2012北京科技大学冶金与生态学院导师名单

合集下载

北科大保研—北科大钢铁冶金新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保研推荐免试复试安排

北科大保研—北科大钢铁冶金新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保研推荐免试复试安排

2014 年 10 月 23 日 研究生院招生
7
试成绩和结果研究生院为唯一发布机
老师
(周四)
办公室
构,以研究生院发布为准)。
010-62332484
3、复试方式及内容:专业综合面试及外语听力和口语测试(复试成绩总分 100 分)。 (1)专业综合面试(80 分),考生凭学生证、第二代居民身份证、申请材料参加复试。
3、复试的监督和复议的具体办法: (1)监督各复试环节的评分标准、成绩评定等,确保公平、公正。 (2)对考生提出复试环节中的问题,考生本人需提出书面申请,经复试工作领导小组审核,若发现问题应及时解
答并处理。 (3)复试监督小组: 组 长:李晶(支部书记) 成 员:王静松、赵世强 监督电话:010-82375828 邮 箱:sqzhao@
3.上述(一)中 2-7 项所列材料。 三、北科大钢铁冶金新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保研推荐免试复试工作办法:
1、复试人数及比例
(1)硕士研究生招生专业目录上所列 080600 冶金工程、085205 冶金工程(专业学位)专业均招收推免生。
(2)博士研究生招生专业目录上所列 080600 冶金工程专业指导教师均招收直博生。
我单位对申请材料进行网上初审,并通过“推免服务系统”向符合报名条件者发出复试通知。接到“推免服务系 统”复试通知的申请者,须在 24 小时内通过“推免服务系统”接受复试通知,否则视为放弃复试资格。
复试结束后 24 小时内,我校研招办将通过“推免服务系统”向拟录取的申请者发放待录取通知。“待录取通知” 的有效期为 24 小时,申请者应在接到通知后及时通过“推免服务系统”进行确认,否则视为自动放弃待录取。
致,否则仍将默认前期所报导师;复试 时务必携带该资料袋前往。

2012北科大拟录取名单

2012北科大拟录取名单

085229 环境工程 085229 环境工程 085229 环境工程 085229 环境工程 070901 矿物学、岩石学、矿床学 070901 矿物学、岩石学、矿床学 070901 矿物学、岩石学、矿床学 070901 矿物学、岩石学、矿床学 070901 矿物学、岩石学、矿床学 070901 矿物学、岩石学、矿床学 070901 矿物学、岩石学、矿床学 070901 矿物学、岩石学、矿床学 080103 流体力学 080103 流体力学 080103 流体力学 080103 流体力学 080104 工程力学 080104 工程力学 080104 工程力学 080104 工程力学 081400 土木工程 081400 土木工程 081400 土木工程 081400 土木工程 081400 土木工程 081400 土木工程 081400 土木工程 081400 土木工程 081400 土木工程 081400 土木工程 081400 土木工程 081400 土木工程 081400 土木工程 081400 土木工程 081400 土木工程 081400 土木工程 081400 土木工程 081400 土木工程 081400 土木工程 081400 土木工程 081400 土木工程 081400 土木工程 081400 土木工程 081400 土木工程 081400 土木工程 081400 土木工程 081400 土木工程 081400 土木工程 081400 土木工程 081400 土木工程 081400 土木工程 081400 土木工程 081400 土木工程 081400 土木工程 081400 土木工程
2012年北京科技大学硕士研究生拟录取名单公示
考生编号 100082100080189 100082100080190 100082100080191 100082100080192 100082100080193 100082100080194 100082100080195 100082100080196 100082100080197 100082100080198 100082100080199 100082100080200 100082100080201 100082100080202 100082100080203 100082100080204 100082100080205 100082100080206 100082100080207 100082100080208 100082100080209 100082100080210 100082100080211 100082100080212 100082100080213 100082100080214 100082100080215 100082100080216 100082107100400 100082107100401 100082100080217 100082100080218 100082100080219 100082100080220 100082100080221 100082100080222 100082100080223 100082100080315 100082100080316 100082100080317 100082100080318 100082100080319 100082100080320 100082100080321 100082100080322 100082100080323 100082100080324 100082100080325 100082100080326 100082100080327 100082100080328 100082107100402 100082100080329 姓名 陈璐 高莉莉 贺昭 黄琨 唐君 汪成林 王健 王旭 王祖琦 吴昊燕 赵伟 邹颖 邸云竹 胡甲国 杨钦海 赵兴海 邹艾娟 曹帅 侯杰 黄东旭 马朝阳 秦洁璇 王波 王恒 姚鹏飞 张萌 卢俊颖 陆琳斐 冯志远 郭玉 米乐 项娟 姜楠楠 林飞 彭亚 宋管政 张超 陈布雷 崔薇 付宇 李鹏飞 马瑞璞 杨凯 边巴仓拉 程光华 蒋蓓萍 彭乃兵 于春晓 张开路 王露露 王奕 王远 侯霜 录取学院 土木与环境工程学院 土木与环境工程学院 土木与环境工程学院 土木与环境工程学院 土木与环境工程学院 土木与环境工程学院 土木与环境工程学院 土木与环境工程学院 土木与环境工程学院 土木与环境工程学院 土木与环境工程学院 土木与环境工程学院 土木与环境工程学院 土木与环境工程学院 土木与环境工程学院 土木与环境工程学院 土木与环境工程学院 土木与环境工程学院 土木与环境工程学院 土木与环境工程学院 土木与环境工程学院 土木与环境工程学院 土木与环境工程学院 土木与环境工程学院 土木与环境工程学院 土木与环境工程学院 土木与环境工程学院 土木与环境工程学院 土木与环境工程学院 土木与环境工程学院 土木与环境工程学院 土木与环境工程学院 土木与环境工程学院 土木与环境工程学院 土木与环境工程学院 土木与环境工程学院 土木与环境工程学院 土木与环境工程学院 土木与环境工程学院 土木与环境工程学院 土木与环境工程学院 土木与环境工程学院 土木与环境工程学院 土木与环境工程学院 土木与环境工程学院 土木与环境工程学院 土木与环境工程学院 土木与环境工程学院 土木与环境工程学院 土木与环境工程学院 土木与环境工程学院 土木与环境工程学院 土木与环境工程学院 录取专业代码及专业名称 081400 土木工程 081400 土木工程 081400 土木工程 081400 土木工程 081400 土木工程 081400 土木工程 081400 土木工程 081400 土木工程 081400 土木工程 081400 土木工程 081400 土木工程 081400 土木工程 081404 供热、供燃气、通风及空调工程 081404 供热、供燃气、通风及空调工程 081404 供热、供燃气、通风及空调工程 081404 供热、供燃气、通风及空调工程 081404 供热、供燃气、通风及空调工程 081901 采矿工程 081901 采矿工程 081901 采矿工程 081901 采矿工程 081901 采矿工程 081901 采矿工程 081901 采矿工程 081901 采矿工程 081901 采矿工程 081902 矿物加工工程 081902 矿物加工工程 081902 矿物加工工程 081902 矿物加工工程 083000 环境科学与工程 083000 环境科学与工程 083700 安全科学与工程 083700 安全科学与工程 083700 安全科学与工程 083700 安全科学与工程 083700 安全科学与工程 085213 建筑与土木工程 085213 建筑与土木工程 085213 建筑与土木工程 085213 建筑与土木工程 085213 建筑与土木工程 085213 建筑与土木工程 085218 矿业工程 085218 矿业工程 085218 矿业工程 085218 矿业工程 085218 矿业工程 085218 矿业工程 085224 安全工程 085224 安全工程 085224 安全工程 085229 环境工程

工热所导师

工热所导师

工程热物理研究所导师一览1.淮秀兰:hxl@博导研究员,博士生导师,中国工程热物理学会传热传质专业委员会委员,全国能量系统标准化委员会委员,北京热物理与能源工程学会理事等。

1997年毕业于北京科技大学热能工程专业,获博士学位。

1998年初进入中国科学院工程热物理研究所博士后流动站从事微尺度传热传质方面科研工作,1999年底出站后留所继续从事相关研究工作。

2002--2003年期间赴日本九州大学从事访问研究。

目前主要从事微尺度传热传质、先进高效光电子与微电子元器件热管理、强化传热与高效节能等方面科研工作。

作为负责人曾获得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规划项目(863)、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规划项目子课题(973)、多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中科院科研装备研制项目、军工项目、国际合作项目、中科院知识创新工程重大项目子课题及企业合作等重要科研项目支持。

其中,作为项目负责人主持的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获―优+‖评价;主持完成的科研成果通过省部级鉴定,获―2004-2005年度北京市金桥工程项目一等奖‖等。

在Applied Physics Letters, Optics Letters,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Heat and Mass Transfer等国内外重要学术期刊与会议上发表/录用学术论文150余篇,其中被SCI、EI等国际检索系统收录100余篇。

2.谭春青:tan@博导研究员,男,1963年生1993年获哈尔滨工业大学博士学位,1993-1995年在工程热物理所从事博士后研究工作。

2000-2004年,先后在日本航空宇宙技术研究所、日本航空航天局任STA Fellow、特别研究员和主任研究员,2004年入选中国科学院―百人计划‖,并被聘任研究员。

现任日本燃气轮机学会会员、美国航空航天学会会员。

研究方向:涡轮弯曲叶片叶栅内部二次流场结构和损失机理研究、叶轮机械气动热力学关键技术研究、高/超高负荷涡轮叶栅流动损失机理及损失控制技术研究、垂直/短距起降飞行器升力推进技术研究、微型/超微型燃气轮机研究、压缩空气/燃气轮机储能发电技术研究、航空发动机压气机及涡轮气动设计技术研究、通用流体机械节能技术研究、高效风机以及智能通风网络系统研究、采用矢量推进技术的空气炮气动热力学技术研究。

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创新团队申请

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创新团队申请

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创新团队)申请团队名称:北京科技大学钢铁冶金节能减排新技术创新团队依托单位:钢铁冶金新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北京科技大学)学术带头人:郭占成,朱荣,焦树强,主要成员:周国治,张欣欣,张建良,朱鸿民,苍大强,薛庆国,王静松,冯妍卉,张延玲,胡晓军,李宇,张国华(一)团队建设情况我国钢铁工业的可持续发展急需节能减排技术。

在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郭占成教授的带领下,以该团队为主要科研力量,2006年发展为“生态与循环冶金教育部重点实验室”;2007年教育部批准为“长江学者创新团队”;又经过4年的发展,作为主要组成部分,2011年国家科技部批准为“钢铁冶金新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

依托北京科技大学“钢铁冶金新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的节能减排新技术创新团队,针对钢铁工业节能与CO2减排、冶金粉尘二次资源综合利用、钢铁冶炼渣综合利用等领域取得了突出的创新性科研成果,部分成果已应用于工业生产,有力地支持了我国钢铁工业节能减排的技术进步,并在科技研发的组织和运行机制上具有创新性,已成为我国钢铁冶金节能减排新技术研发的重要创新团队,2014年中国循环经济协会认定为“全国循环经济工程实验室”。

(二)创新能力与水平研发了转底炉处理冶金粉尘工艺技术和关键装备、发明了用烧结电除尘灰生产氯化钾的技术,并应用于工业生产,为我国钢铁冶金粉尘高效综合利用提供了重要的技术支持。

获得2015年度中国发明专利优秀奖。

发明了电炉炼钢复合吹炼与集束供氧喷煤技术,在全国电炉炼钢工艺中推广应用,取得了巨大的节能效益和经济效益。

获得2016年度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

发明了USTB法电化学还原制备金属钛新技术,正在进行单电解池10000A 级电流工业性试验,有望使金属钛生产成本大幅降低。

获得2016年度教育部技术发明二等奖。

研究开发的以煤代焦高炉喷煤节能技术,广泛应用于钢铁企业生产,2016年获得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

钢渣资源化综合利用技术研发,取得了重要进展。

关于表彰北京科技大学2012年学生暑期社会实践先进的决定

关于表彰北京科技大学2012年学生暑期社会实践先进的决定

校团发〔2012〕55号关于表彰北京科技大学2012年暑期社会实践各类先进的决定2012年暑期社会实践活动锐意创新、成果丰硕。

为鼓励先进,经研究决定,对在2012年暑期社会实践表现突出的集体和个人进行表彰:授予马鸿志等24名教师“社会实践优秀指导教师”称号;授予闫文鑫等12名教师“社会实践先进工作者”称号;授予陈杰敏等10名同学“社会实践十佳标兵”称号;授予王琼琼等撰写的《对城市拾荒者的管理引导对策研究》等10篇论文“社会实践优秀论文”称号;授予“环渤海生态环境调查”实践团等60支团队“社会实践优秀团队”称号;授予马宽泽等341名同学“社会实践先进个人”称号。

希望获奖的集体和个人在学习、工作中再接再厉,在今后的社会实践中取得更大的成绩。

附件:2012年暑期社会实践各类先进的名单“大学生社会实践”课程组共青团北京科技大学委员会2012年12月17日附件:2012年暑期社会实践各类先进的名单1. 北京科技大学2012年“社会实践优秀指导教师”名单马鸿志巩丽李红梅张延玲李立东林冠群邢朝国刘春李擎景鹏赵雅楠张冬艳张师平郭东旭常志东周花蕾张扬姿薄启欣王霁霞唐德龙彭漪涂传银王小宁吕文生2. 北京科技大学2012年“社会实践先进工作者”名单闫文鑫张瑜吉宏玮孔德雨刘长鑫蒋灵斌张鹏飞孟涛周政奇于林民邵丽华陈建帮3. 北京科技大学2012年“社会实践十佳标兵”名单张赛赛王端陈杰敏韩一平马宽泽冉冬平邵胜梅王静李帆李斌4. 北京科技大学2012年“社会实践优秀论文”名单5. 北京科技大学2012年“社会实践优秀团队”名单金奖土木与环境工程学院李宝钟常运程业苗延科王云祯于子豪刘美男代传宇付乾峰马淑贤翟培宁高璐许俊乔永祥徐萌森董立夫张智鹏刘晨杨柳尹双越胡超孙伟强董志玮杨东锟张韬李超倪结文崔宇轩陈如毅李傲郭杰贺思琪林森俊韩巍于鹏强上官一阳冶金与生态工程学院马良健黄蓉帅严谨文艳梅文甜洁刘平奇王萌李留辉刘晓楠卢鹏毛煜谢芮乔英钧任建坤王云鹏王泽宇罗骏项雅静郝勇飞胡绍洋徐济飞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王一旭曾文财陈筱菲王一凡薛颖张亚丹张赛赛姚珂李翔刘敏黄路遥刘熠焜万颖琦瞿建鑫李佳郑炜郝佳张湘君杨杨吴征洋刘旭叶泽宇黄燊燊张涛麟张笑晨徐海峰陈宇田汉宸傅若凡张一越王晓彤于书萱张梅王凯笙金美廷陈婷婷机械工程学院王督皓蒋金阳陈新毛文健张磊邹佩轩常文静刘婧刘柯华强王新宇王天怡孙赫王笑吟李蕾刘硕孔志超杨宇航张露丹马敏宋伟光张泽宇崔琪万金黎驰叶墅锋李浩琪刘倩颖曲恒宇王磊张潇予王珏岳铭杨高鑫何永健张征东魏润枝李弘炜牛宣权李颖华刘姝佩王堉企郑晓虎于泽沛章君韬郭霄宇蔡萍董文强王春琪孙晨张勇李如月吴桐王益罗新祥王静雅刘珊珊刘霄丁攀周炫杰王端扈晓敏自动化学院张宁宁曹杉杉张佳婧郝昭君张琪孙思洋蔺向楠邹歌陈毅腾郭智翀苗杰李梦君刘一鸣张程王南飞孙佳刘瑜陈思汝张雨童王梦园陈峋宇万千慧陈杰敏孙逢时计算机与通信工程学院廉洁张沛然候克坚许晓晨胡晓波闫创梁婷任晖燕妮闫志豪陈翊杭刘方捷崔星柳颖超朱奇李奇霏张弘杨原黄丽颖张晓娟张渴为赖松尹黎李毅萍韩一平陆佳炜王玥黄瑞胡智程高鑫晨田博远曾国庆秦放江振滔罗迪刘健数理学院李莹吕政权韩天健焦茂鑫王亚丽戴九如索曌君黄凯依然吕津宁崔跃王海岩徐奥妮汪岸罗宇辰曾晨周巧徐闪闪马宽泽鲁凡化学与生物工程学院孟妍王建新刘欣彤黎博雅彭玺周强丁涛余灿翟奇然曲琛吴霜徐亚男东凌经济管理学院冉冬平洪逸君郭芳王俊鑫张传奇张赢李惠吕琳许书舟安彤李菁罗海威杨双宁杜春苓周琳钟悦王婷婷谢亭亭张婧婷王久乐刘洋阳张淑琪刘相兰孙丹丹乔娜刘丙轩杨忠璟薛丹邱中士胡婕马奕婷詹舒琳吴欣烨农航温家隆董鹏程郑一帆邵胜梅魏巍文法学院史紫薇赵乾宇董博涵祖希睿李帆白学彬成红磊雷婷张舒恺杜萌宇宙航王静文祺顾思宇陈瑶琪杨璟颖白华苏舒外国语学院应稚李丹张力丹刘雨霏成文靖郑诗凡赵思齐林塞娜杨贺春张姝冷王玑刘静宇朱茜赵禹桥杨诗雨陈剑炜高等工程师学院甘宝恒马金玲薛琚程里烽王培毅陈曦付余李哲李建兴张尚野吕海潮陈博川柴雪婷揭晓东袁禾蔚张宇航郑禹周潇雨修旗王志豪李斌。

北京科技大学冶金与生态工程学院2019年博士拟录取名单

北京科技大学冶金与生态工程学院2019年博士拟录取名单

考生编号姓名考试方式拟录取类别拟录取培养单位100089192300026董延楠硕博连读非定向就业冶金与生态工程学院100089192300027姜春鹤硕博连读非定向就业冶金与生态工程学院100089192300028程翔硕博连读非定向就业冶金与生态工程学院100089192300029贾克俭硕博连读非定向就业冶金与生态工程学院100089192300030李天宇硕博连读非定向就业冶金与生态工程学院100089192300031王桂林硕博连读非定向就业冶金与生态工程学院100089192300033张月云硕博连读非定向就业冶金与生态工程学院100089192300034程晓曼硕博连读非定向就业冶金与生态工程学院100089192300035弓硕硕博连读非定向就业冶金与生态工程学院100089192300036程文森硕博连读非定向就业冶金与生态工程学院100089192300037余成意硕博连读非定向就业冶金与生态工程学院100089192300040罗银博硕博连读非定向就业冶金与生态工程学院100089192300041闫岩硕博连读非定向就业冶金与生态工程学院100089192300042邵爽硕博连读非定向就业冶金与生态工程学院100089192300043王子涵硕博连读非定向就业冶金与生态工程学院100089192300044董建锋硕博连读非定向就业冶金与生态工程学院100089192300045刘朋波硕博连读非定向就业冶金与生态工程学院100089192300047马恒保硕博连读非定向就业冶金与生态工程学院100089192300048吕明鑫硕博连读非定向就业冶金与生态工程学院100089192300049薛凡硕博连读非定向就业冶金与生态工程学院100089192300051王田田硕博连读非定向就业冶金与生态工程学院100089192300054王建松硕博连读非定向就业冶金与生态工程学院100089192300055张继硕博连读非定向就业冶金与生态工程学院100089192300058牛凯军硕博连读非定向就业冶金与生态工程学院100089192300059黄孝山硕博连读非定向就业冶金与生态工程学院100089192300060季莎硕博连读非定向就业冶金与生态工程学院100089192300064梁旺硕博连读非定向就业冶金与生态工程学院100089192300065卢婷婷硕博连读非定向就业冶金与生态工程学院100089192300066周秋月硕博连读非定向就业冶金与生态工程学院100089192300067吕晗硕博连读非定向就业冶金与生态工程学院100089192300069郭鹏辉硕博连读非定向就业冶金与生态工程学院100089192300071周赟硕博连读非定向就业冶金与生态工程学院100089192400187易坤学士直攻博非定向就业冶金与生态工程学院100089192400188霍传瑞学士直攻博非定向就业冶金与生态工程学院100089192400189吕克轩学士直攻博非定向就业冶金与生态工程学院100089199100324冯佳萌申请-考核制选拔博士生非定向就业冶金与生态工程学院100089199100326刘学兵申请-考核制选拔博士生非定向就业冶金与生态工程学院100089199100327崔凌霄申请-考核制选拔博士生定向就业冶金与生态工程学院100089199100328郭沁怡申请-考核制选拔博士生非定向就业冶金与生态工程学院100089199100329朱林茂申请-考核制选拔博士生定向就业冶金与生态工程学院100089199100330唐书杰申请-考核制选拔博士生非定向就业冶金与生态工程学院100089199100332王冬冬申请-考核制选拔博士生非定向就业冶金与生态工程学院100089199100333刘莹申请-考核制选拔博士生非定向就业冶金与生态工程学院100089199100334高锦国申请-考核制选拔博士生定向就业冶金与生态工程学院100089199100335张立生申请-考核制选拔博士生非定向就业冶金与生态工程学院100089199100336张福君申请-考核制选拔博士生非定向就业冶金与生态工程学院100089199100337刘南申请-考核制选拔博士生非定向就业冶金与生态工程学院100089199100339和飞申请-考核制选拔博士生非定向就业冶金与生态工程学院100089199100340安海飞申请-考核制选拔博士生非定向就业冶金与生态工程学院100089199100341丁灿灿申请-考核制选拔博士生非定向就业冶金与生态工程学院100089199100343赵顶申请-考核制选拔博士生非定向就业冶金与生态工程学院100089199100344张未申请-考核制选拔博士生非定向就业冶金与生态工程学院100089199100345刘旋申请-考核制选拔博士生非定向就业冶金与生态工程学院100089199100347周正恩申请-考核制选拔博士生非定向就业冶金与生态工程学院100089199100348冯绍平申请-考核制选拔博士生定向就业冶金与生态工程学院100089199100350张波申请-考核制选拔博士生定向就业冶金与生态工程学院拟录取专业拟录取导师备注冶金工程张家泉与北京有色金属研究总院联合培养冶金工程张建良与钢铁研究总院联合培养冶金工程张梅Y冶金工程蒋开喜与北京矿冶研究总院联合培养冶金工程陈骏冶金工程刘征建冶金工程陈骏冶金工程程树森冶金工程王福明冶金工程宋波Y冶金工程邢献然冶金工程贺东风冶金工程郭汉杰冶金工程王成彦冶金工程郭汉杰冶金工程朱荣冶金工程程树森冶金工程李建玲冶金工程邢献然冶金工程邢献然冶金工程杨树峰冶金工程曹战民冶金工程张立峰与北京有色金属研究总院联合培养冶金工程Alberto N.Conejo冶金工程张新房冶金工程王新东冶金工程郭兴敏冶金工程刘风琴冶金工程张立峰冶金工程刘风琴冶金工程李素芹冶金工程朱荣冶金工程张新房冶金工程陈骏冶金工程王成彦冶金工程李建玲冶金工程张新房冶金工程张立峰冶金工程罗海文冶金工程贾云海与钢铁研究总院联合培养,对方一导冶金工程郭敏冶金工程王新东冶金工程于然波冶金工程李京社冶金工程郭兴敏冶金工程李京社与钢铁研究总院联合培养冶金工程刘晓明冶金工程邱定蕃与北京矿冶研究总院联合培养冶金工程白皓冶金工程罗海文冶金工程王成彦冶金工程刘晓明冶金工程徐安军冶金工程黄焜冶金工程黄焜冶金工程张建良。

国内外桥梁缆索用高碳钢盘条实物质量对比

国内外桥梁缆索用高碳钢盘条实物质量对比
蚀,分别在场发射扫描电镜和金相显微镜下观察,检
分别取新日铁、国内A钢厂和B钢厂生产的盘
条进行力学性能对比,结果见表2。由表2可以看
出:尽管国内钢厂采用了添加合金元素cr和V的 方法来提高盘条抗拉强度,但是新日铁盘条的抗拉
强度最高;3个钢厂盘条的延伸率均在14%左右;新 日铁盘条断面收缩率为44.5%,国内两钢厂的盘条 断面收缩率均低于40%。
热处理工艺旧。j。笔者对国内外一些钢厂生产的缆 索用盘条实物质量进行对比分析,为提高国内桥梁 缆索用高碳钢盘条质量提供参考。
内A钢厂B82MnQL桥梁缆索用盘条、国内B钢厂 SWRS82B盘条进行成分分析,各钢厂盘条的化学成
分见表1。
由表1可以看出:国内外3个钢厂盘条的碳质 量分数均在0.80%~0.84%;国内A钢厂和B钢厂 生产的盘条中cr和V质量分数远高于新日铁生产
的盘条,而新日铁盘条中未加cr和V,其cr和V为
残余含量;国内A钢厂的盘条中cu和Ti的质量分
万方数据
・38・




第38卷
数比其他2个钢厂高。 国产盘条中cr和V的质量分数较高,主要是 因为国内钢厂通过添加适量的合金元素来提高盘条 的强度。cr是强碳化物形成元素,能够置换渗碳体 内的铁原子而形成合金渗碳体(Fe,cr),c,能阻止
“开裂”,此缺陷容易成为钢丝扭转过程中裂纹的萌
不一的情况,国产盘条由于添加了V使珠光体团尺 寸较小,但其珠光体团片层间距的均匀性较差,出现 了一些片层间距较大的珠光体团(图lb和1C),而 新日铁盘条珠光体团片层间距小而且不同珠光体团 中的片层间距大小均匀(图la),说明片层间距小且 均匀是新El铁盘条扭转性能优于国产盘条的主要
别均较低;(4)除新日铁生产的盘条网状渗碳体级 别为零外,国内钢厂的盘条中均有少量的晶界渗

北京科技大学冶金与生态工程学院

北京科技大学冶金与生态工程学院

据2020年2月学院官所示,学院有专任教师60余名,其中教授、博导35名,中国科学院院士1名,国家学位委 员会委员2人、国家突出贡献专家4人、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2人、“国家百千万人才工程”入选者3人, 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6人,北京市教学名师3人,魏寿昆科技教育奖1人 。
中国科学院院士(专职):周国治 国务院学科评议组成员:杨天钧、邢献然 国家突出贡献专家:周国治、傅杰、杨天钧、高征铠 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邢献然、张立峰 “国家百千万人才工程”入选者:邢献然、王成彦、刘风琴 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王新东、于然波、张梅、郭敏、李建玲、侯新梅 北京市教学名师:周国治、吴胜利、郭汉杰
现任领导
(表格资料来源: )
谢谢观看
据2021年3月学院官所示,学院设4个系,开办2个本科专业,有1个博士后流动站,1个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 权点,3个二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1个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3个硕士学位授权二级学科,其中国家一级 重点学科1个、国家二级重点学科3个,学院有专任教师60余名,其中教授、博导35名,2012年以来,培养本科生 1016名、硕士生1127名(含企业工程硕士353名)、博士271名。
博士后流动站:冶金工程 一级学科博士点:冶金 一级学科硕士点:冶金工程 二级学科硕士点:钢铁冶金、冶金物理化学、有色金属冶金 国家一级重点学科:冶金工程 国家二级重点学科:钢铁冶金、冶金物理化学、有色金属冶金 在2016年的教育部第四轮学科评估中,冶金学科获评A+ 。
办学条件
院系专业 学科建设
师资力量 教学建设
据2021年3月学院官所示,学院下设4个系,2个本科专业 。 系:钢铁冶金系、有色金属冶金系、物理化学系、生态科学与工程系 本科专业:冶金工程、储能科学与工程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7 28 29 30 31 32 33 34 35 36 37 38 39 40 41 42 43 44 45 46 47 48 49 50 51 52 53 54
27 28 29 30 31 32 33 34 35 1 2 3 4 5 6 1 2 3 4 5 6 1 2 3 4 5 6 7
冶金工程、钢铁冶金 冶金工程、钢铁冶金 冶金工程、钢铁冶金 冶金工程、钢铁冶金 冶金工程、钢铁冶金 冶金工程、钢铁冶金 冶金工程、钢铁冶金 冶金工程、钢铁冶金 冶金工程、钢铁冶金 冶金工程、有色金属冶金 冶金工程、有色金属冶金 冶金工程、有色金属冶金 冶金工程、有色金属冶金 冶金工程、有色金属冶金 冶金工程、有色金属冶金 冶金工程、工业生态 冶金工程、工业生态 冶金工程、工业生态 冶金工程、工业生态 冶金工程、工业生态 冶金工程、工业生态 冶金工程、冶金物理化学 冶金工程、冶金物理化学 冶金工程、冶金物理化学 冶金工程、冶金物理化学 冶金工程、冶金物理化学 冶金工程、冶金物理化学 冶金工程、冶金物理化学
徐安军 许中波 杨世山 张延玲 张宗旺 左海滨 王中丙 殷瑞钰 赵沛 焦树强 薛济来 朱鸿民 邹兴 曹战民 马瑞新 苍大强 李宏 李宏煦 白皓 李素芹 宗燕兵 陈骏 郭敏 郭兴敏 李建业 宋波 王福明 王新东
副教授 副教授 副教授 副教授 副教授 副教授 教授 教授 教授 教授 教授 教授 教授 副教授 副教授 教授 教授 教授 副教授 副教授 副教授 教授 教授 教授 教授 教授 教授 教授 校外导师 校外导师 校外导师 1 1 1
邢献然 于然波 张梅 周国治 胡晓军 李建玲 沈少波 束奇峰 唐惠庆 闫柏军
教授 教授 教授 教授 副教授 副教授 副教授 副教授 副教授 副教授
65 66 67 68 69 70 71 72 73 74 75 76 77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科学技术史 科学技术史 科学技术史 科学技术史 科学技术史 科学技术史 科学技术史 科学55 56 57 58 59 60 61 62 63 64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冶金工程、冶金物理化学 冶金工程、冶金物理化学 冶金工程、冶金物理化学 冶金工程、冶金物理化学 冶金工程、冶金物理化学 冶金工程、冶金物理化学 冶金工程、冶金物理化学 冶金工程、冶金物理化学 冶金工程、冶金物理化学 冶金工程、冶金物理化学 科学技术史
李晓岑 李延祥 梅建军 潜伟 何积铨 李秀辉 章梅芳 郭宏 马清林 潘路 铁付德 杨军昌 周卫荣
教授 教授 教授 教授 副教授 副教授 副教授 研究员 研究员 研究员 研究员 研究员 研究员 校外导师 校外导师 校外导师 校外导师 校外导师 校外导师 材料
注:本表按姓名的拼音字母顺序排序。
钢冶:教授19人,副教授13人,校外指导教师3人。有色:教授4人,副教授2人。工业生态: 教授3人,副教授3人.冶金物化:教授11人,副教授6人。 科技史:教授4人,副教授2人,研 究员6人。
冶金与生态工程 学院硕士导师一览表
序号1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序号2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学科、专业名称 冶金工程、钢铁冶金 冶金工程、钢铁冶金 冶金工程、钢铁冶金 冶金工程、钢铁冶金 冶金工程、钢铁冶金 冶金工程、钢铁冶金 冶金工程、钢铁冶金 冶金工程、钢铁冶金 冶金工程、钢铁冶金 冶金工程、钢铁冶金 冶金工程、钢铁冶金 冶金工程、钢铁冶金 冶金工程、钢铁冶金 冶金工程、钢铁冶金 冶金工程、钢铁冶金 冶金工程、钢铁冶金 冶金工程、钢铁冶金 冶金工程、钢铁冶金 冶金工程、钢铁冶金 冶金工程、钢铁冶金 冶金工程、钢铁冶金 冶金工程、钢铁冶金 冶金工程、钢铁冶金 冶金工程、钢铁冶金 冶金工程、钢铁冶金 冶金工程、钢铁冶金 导 师 姓 名 包燕平 陈伟庆 成国光 程素森 郭汉杰 郭占成 李京社 李晶 刘青 王新华 吴铿 吴胜利 薛庆国 杨天钧 张家泉 张建良 张炯明 张立峰 朱荣 高斌 贾彦忠 刘润藻 宁晓钧 孙彦辉 王安仁 王静松 职称 教授 教授 教授 教授 教授 教授 教授 教授 教授 教授 教授 教授 教授 教授 教授 教授 教授 教授 教授 副教授 副教授 副教授 副教授 副教授 副教授 副教授 备 注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