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代建筑屋顶形式
中国传统屋顶分类介绍

中国传统屋顶分类介绍
1、囤顶:是我国建筑当中的一个缩影,
2、特点
特点为房顶略微拱起,主要是我国东北地区一带常用,由于在冬天气候寒冷时常会下雪,这样设计的屋顶避免过多的雪在房顶上堆积,减少屋顶的受重。
攒【cuán】尖顶的垂脊和斜面多向内凹或成平面,若上半部外凸下半部内凹,则为盔顶。
攒尖顶有单檐、重檐之分,按形状可分为角式攒尖和圆形攒尖,其中角式攒尖顶有同其角数相同的垂脊,有四角、六角、八角等式样。
圆形攒尖则没有垂脊,尖顶由竹节瓦逐渐收小。
故宫的中和殿为四角攒尖,天坛祈年殿为圆形攒尖。
十、卷棚顶
juànpénɡdǐnɡ
中国古建筑屋顶形式之一。
为双坡屋顶,两坡相交处不作大脊,由瓦垄直接卷过屋面成弧形的曲面卷棚顶整体外貌与硬山、悬山一样,唯一的区别是没有明显的正脊,屋面前坡与脊部呈弧形滚向后坡,颇具一种曲线所独有的阴柔之美。
卷棚顶形式活泼美观,一般用于园林的亭台、廊榭及小型建筑上。
古建筑屋顶形式

古建筑屋顶形式古建筑作为中华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屋顶形式也是其独特之处。
在古代的建筑形制中,屋顶是承载建筑重量的重要部分,同时也是建筑美学的重要表现形式。
下面我们将重点介绍古建筑屋顶形式的特点和演变。
古代中国的屋顶形式,一般分成单檐、双檐和多檐三种,其中以单檐和双檐最为常见。
单檐屋顶形式简洁大方,适用于较小的建筑物,例如庭院、小房屋等。
而双檐屋顶形式则更适合大型建筑物,例如庙宇、宫殿等。
在多檐屋顶形式中,多层的檐口和拱形结构,更能突出中国传统建筑的设计和美学风格。
古代双檐屋顶的构造一般分为四部分:顶部炬台、下层悬山、中层悬山和下方斗拱,每个部分都有其独特的装饰和构造。
例如顶部炬台,一般是以宝珠、珂罗、葫芦等为顶饰,底部则有拱、角、翼等装饰,有时候还会有金银鱼雷等装饰品。
古代双檐屋顶的悬山部分也有许多不同的表现形式,例如拱形悬山、角形悬山、扶壁悬山等,每种悬山都有其独特的构造和装饰。
除了双檐屋顶形式,中国古代的单檐屋顶形式也同样独具特色。
单檐屋顶的构造通常包括檐口、斗栱、翼角、短檩、长檩等,每个部分都有其独特的装饰和构造。
例如斗栱,一般是由斗拱和栱拱构成,其内部还可以有装饰画等装饰。
在短檩和长檩的构造中,还可以加入滚绳、篦子、画梁等装饰,使建筑物更加精美美观。
对于古建筑屋顶形式的演变,从战国时期开始,屋顶的形式逐渐由简单到复杂,由木制到砖石结构,从碑亭、进士院、庙宇到宫殿,古建筑屋顶的形式逐渐演变成了完美的国宝。
尽管古建筑屋顶形式经历了千年的演变,但是其独特性、实用性和美学价值至今仍然难以被超越。
总之,古建筑屋顶形式在中国传统建筑中扮演着非常重要的角色。
无论是单檐、双檐还是多檐屋顶形式,都凝聚了中国古代人民的劳动和智慧,展示出丰富的文化和艺术内涵。
通过对古建筑屋顶形式的了解和学习,我们可以更好地继承和发扬传统文化,为中华民族的繁荣昌盛贡献我们的力量。
举出古建筑的几种屋顶形式

举出古建筑的几种屋顶形式古建筑的屋顶形式是其独特特征之一,它们反映了当地的气候条件、文化传统和建筑技术。
在中国古建筑中,有许多种不同的屋顶形式。
下面将介绍几种常见的古建筑屋顶形式。
1.歇山式屋顶:歇山式屋顶是中国传统古建筑常见的屋顶形式之一、它采用两片坡面,呈山脊状,两端稍微弯曲。
这种屋顶形式通常被用于寺庙、宫殿和重要的文化遗产中,如故宫和泰山。
2.温州式屋顶:温州式屋顶是中国南方地区流行的古建筑屋顶形式之一、它的特点是四斜面,呈流线型,两端逐渐上升。
这种屋顶形式多见于江浙一带的传统建筑,如园林、民居等。
3.悬山式屋顶:悬山式屋顶是中国古建筑中独特的屋顶形式之一,形似悬崖山峰。
它的特点是坡面曲线弯曲,形成多个起伏。
这种屋顶形式多见于古代庙宇和皇家建筑中,如岳阳楼和佛教寺庙。
4.歇山脊式屋顶:歇山脊式屋顶是中国传统古建筑中常见的屋顶形式之一、它采用两片坡面,呈山脊状,两端稍微上翘。
这种屋顶形式多见于中国北方的古建筑,如北京的天坛和北海。
5.伞盖式屋顶:伞盖式屋顶是中国古建筑中独特的屋顶形式之一、它呈圆锥形,像一个大伞盖。
这种屋顶形式多见于古代建筑中的亭子、塔等,如灵鹫寺的宝塔和古代园林中的亭子。
6.桁架式屋顶:桁架式屋顶是西方古建筑中较为常见的屋顶形式之一、它采用木质或金属的桁架结构,形成三角形。
这种屋顶形式多见于教堂、大厦和博物馆等建筑中。
7.平顶式屋顶:平顶式屋顶是现代建筑中常见的屋顶形式之一,特点是平坦且简洁。
这种屋顶形式多见于商业建筑、工业建筑和现代住宅等。
总的来说,古建筑的屋顶形式是受到当地地理气候条件、文化传统和建筑技术的影响。
每种屋顶形式都有其独特的美学特点和文化意义,反映了不同时期和地区的建筑风格和审美观念。
这些屋顶形式不仅是古建筑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中国古代建筑文化的重要遗产。
中国古建筑屋顶形式

两个或两个以上 屋顶相连成为一 个屋顶,每个屋 顶之间是连在一 起的。这样的屋 顶形式,可以在 建筑下部形象不 变的情况下,使 上部屋顶更富有 变化,更为生动 多姿。另外,也 在不提高屋面整 体高度的情况下 ,扩大室内空间 。
屋面双坡相交处无明显 正脊,而是做成弧形曲面, 用筒瓦铺顶,直接卷过 屋面,没有明显的正脊, 像个罗锅,所以也叫罗 锅脊,也称元宝脊,多 用于园林建筑中,如颐 和பைடு நூலகம்中的谐趣园,屋顶 的形式全部为卷棚顶。 在古时宫殿建筑中,太 监、佣人等居住的边房, 多为此顶。
扇面顶和万字顶一样,是一种非常别致的屋顶形式,扇面顶顾名 思义,就是扇面形状的屋顶形式,其最大特点就是前后檐线呈弧 形,弧线一般是前短后长,即建筑的后檐大于前檐。建筑的西山 墙的墙线若向内延伸,可以交于一点,而这一点就是扇形的扇子 柄端。扇面顶的两端可以做成歇山、悬山,也可做成卷棚形式。 扇面顶一般都用在形体较小的建筑中,会让建筑看起来更为小巧 可爱。
攒尖就是把所有的脊 都攒到一起的意思, 平面为圆形或多边形, 上为锥形的屋顶,没 有正脊,有若干屋脊 交于上端。一般亭、 阁、塔常用此式屋顶。 攒尖也分单檐与重檐。 如下图便是重檐的天 坛的祈年殿。
也叫挑山,屋面只有前后两个坡,从侧面看,屋面的檩头 在山墙处没有停下来,而是又外挑了一段伸出山墙之外, 屋面上有一条正脊和四条垂脊,悬山之名由此而来。 不
庑殿式是古建筑屋顶等级最高的形式。它的屋面分成前、 后、左、右四坡,有一条正脊和四条斜脊,屋面稍有弧度, 宋时称四阿顶。在建筑的层数上,一个屋檐的叫单檐, 两个屋檐的叫重檐,更为高级。只有宫殿、陵殿或皇家 御准才能使用这种屋顶形式。如北京的太和殿。
是庑殿顶和硬山顶的结合,从侧面看,向下的两条脊好像是 在半路上歇了一下,然后就改变了方向,折向另一个方向延 伸出去了,所以侧面的上半部形成了一个类似三角形的样子, 有一条正脊、四条垂脊,四条依脊组成,所以又称九脊顶。 歇山式的屋檐也分单檐和重檐,达官贵人的府邸和重要的建 筑物多采用这种如故宫保和殿
中国传统屋顶分类介绍

中国传统屋顶分类介绍中国传统屋顶共有十种,如下:1、歇山顶2、庑殿顶3、悬山顶4、硬山顶5、盔顶5、卷棚顶6、囤顶7、盝顶8、十字脊顶9、攒尖顶10、卷棚顶等级排位如下:第一位:重檐庑殿顶。
重要的佛殿、皇宫的主殿,象征尊贵。
第二位:重檐歇山顶。
常见于宫殿、园林、坛庙式建筑。
第三位:单檐庑殿顶。
重要的建筑。
第四位:单檐歇山顶。
重要的建筑。
第五位:悬山顶。
民居、神橱、神库。
第六位:硬山顶。
民居。
第七位:卷棚顶。
民间建筑。
无等级:攒尖顶。
亭台楼阁。
一、歇山顶1、歇山顶,即歇山式屋顶,宋朝称九脊殿、曹殿或厦两头造,清朝改今称,又名九脊顶。
为中国古建筑屋顶样式之一,在规格上仅次于庑殿顶。
歇山顶亦有传入东亚其他地区,日本称为入母屋造。
2、样式歇山顶共有九条屋脊,即一条正脊、四条垂脊和四条戗脊,因此又称九脊顶。
由于其正脊两端到屋檐处中间折断了一次,分为垂脊和戗脊,好像“歇”了一歇,故名歇山顶。
其上半部分为悬山顶或硬山顶的样式,而下半部分则为庑殿顶的样式。
歇山顶结合了直线和斜线,在视觉效果上给人以棱角分明、结构清晰的感觉。
歇山式的屋顶两侧形成的三角形墙面,叫做山花。
山面有博风板,山花和博风之间有段距离,可形成阴影。
为了使屋顶不过于庞大,山花还要从山面檐柱中线向内收进,这种做法叫收山。
歇山顶屋脊上有各种脊兽装饰,其中正脊上有吻兽或望兽,垂脊上有垂兽,戗脊上有戗兽和仙人走兽,其数量和用法都是有严格等级限制的。
3、分类重檐歇山顶的天安门歇山顶分单檐和重檐两种,所谓重檐,就是在基本歇山顶的下方,再加上一层屋檐,和庑殿顶第二檐大致相同。
例如天安门、故宫的太和门、保和殿、乾清门,妙应寺山门、智化寺智化殿、台北府城北门则为单檐歇山顶。
在中国古代,建筑屋顶的样式有严格的等级限制。
其中重檐歇山顶等级高于单檐庑殿顶,仅低于重檐庑殿顶,而单檐歇山顶低于单檐庑殿顶,只有五品以上官吏的住宅正堂才能使用,后来也有些民宅开始使用歇山顶。
4、历史歇山顶的出现晚于庑殿顶,其样式最早可见于汉阙石刻,在汉代的明器、北朝石窟的壁画上,也都可看到歇山顶。
中国古建筑屋顶形式

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金樽空对月。0 2:26:55 02:26:5 502:26 12/23/2 020 2:26:55 AM
安全象只弓,不拉它就松,要想保安 全,常 把弓弦 绷。20. 12.2302 :26:550 2:26De c-2023-Dec-20
加强交通建设管理,确保工程建设质 量。02: 26:5502 :26:550 2:26W ednesda y, December 23, 2020
“卐”字纹是我国古代 装饰中非常常见的一种 纹样,“卐”读作“万 ”,它可以代表“万事 如意”、“万寿无疆” 等,非常吉利。因为它 的吉利意义,所以也有 一些建筑的平面和屋顶 采用“卐”字形,这样 的屋顶形式就叫做:万 字顶,北京圆明园中的 “万方安和”就是采用 的万字顶,建筑名称与 建筑形式相应。
严格把控质量关,让生产更加有保障 。2020 年12月 上午2时 26分20 .12.230 2:26De cember 23, 2020
作业标准记得牢,驾轻就熟除烦恼。2 020年1 2月23 日星期 三2时26 分55秒 02:26:5 523 December 2020
好的事情马上就会到来,一切都是最 好的安 排。上 午2时26 分55秒 上午2 时26分0 2:26:55 20.12.2 3
谢谢大家!
生活中的辛苦阻挠不了我对生活的热 爱。20. 12.2320 .12.23 Wednes day, December 23, 2020
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金樽空对月。0 2:26:55 02:26:5 502:26 12/23/2 020 2:26:55 AM
做一枚螺丝钉,那里需要那里上。20. 12.2302 :26:550 2:26De c-2023-Dec-20
中国古建筑屋顶形式大全

中国古建筑屋顶形式大全1.平顶:平顶是中国古代建筑中最早出现的屋顶形式之一、在早期的古代建筑中,平顶常用于祭祀场所和宫殿等重要建筑。
平顶不仅简洁大气,还具有凝聚和神圣化的象征意义。
2.斗拱顶:斗拱顶是中国古代建筑中最常见的一种屋顶形式,它由一系列逐渐升高的层次构成,每层之间用斗拱相连。
斗拱顶常见于寺庙、宫殿和宅院等建筑中,它不仅具有牢固稳定的结构,还展现了中国古代建筑对曲线美的追求。
3.黄瓦顶:黄瓦顶是中国古代建筑中的重要特色之一,它由一层或多层黄色瓦片组成。
黄瓦顶常见于古代宫殿和庙宇等建筑中,它不仅具有美观大方的外观,还具有很好的防水性能。
4.筒瓦顶:筒瓦顶是中国古代建筑中一种独特的屋顶形式,它由数十只或数百只圆筒状的瓦片按照一定的规律排列而成。
筒瓦顶常见于古代宫殿、寺庙和庙宇等建筑中,它不仅具有美观独特的外观,还可以起到保护建筑的作用。
5.飞檐翘角:飞檐翘角是中国古代建筑中的一种特殊屋顶形式,它具有类似于出檐和悬角的构造,常用于宫殿、庙宇和宅院等建筑的屋顶。
飞檐翘角不仅可以起到遮阳挡雨的作用,还可以增加建筑的立体感和层次感。
6.重檐歇山顶:重檐歇山顶是中国古代建筑中一种具有典型特色的屋顶形式,它由两层或多层的歇山顶结构相叠而成。
重檐歇山顶常见于古代建筑中的宫殿和重要祭祀场所,它不仅具有庄重大气的外观,还展现了古代建筑师在结构设计和装饰形式上的非凡才华。
7.斗栱顶:斗栱顶是中国古代建筑中一种装饰性较强的屋顶形式,它由一系列斗栱相连而成。
斗栱顶常用于寺庙、祠堂和重要建筑中,它不仅可以起到承重的作用,还可以增加建筑的美观度和艺术价值。
8.玉佛顶:玉佛顶是中国古代建筑中一种独特的屋顶形式,它由一系列玉雕或石雕的佛像组成。
玉佛顶常见于佛教寺庙和佛塔等建筑中,它不仅具有富丽堂皇的外观,还体现了佛教对于建筑的崇高和神圣的态度。
以上仅是中国古建筑屋顶形式的一部分,中国古代建筑的多样性和丰富性使得其屋顶形式更加丰富多样。
古建筑屋顶的种类

古建筑屋顶的种类古建筑屋顶的种类古建筑是中华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建筑风格和特点独具一格,其中屋顶作为古建筑的重要组成部分,也具有其独特的风格和特点。
本文将介绍古建筑屋顶的种类。
一、斗拱式屋顶斗拱式屋顶是中国传统建筑中最常见的一种屋顶形式。
它以梁柱结构为基础,通过斗拱相互支撑形成框架结构,再用木质或石质材料铺设而成。
斗拱式屋顶具有结构稳定、耐久性好、美观大方等优点,在中国传统建筑中得到广泛应用。
二、歇山式屋顶歇山式屋顶是中国传统建筑中常见的一种单坡面或双坡面倾斜屋面。
它由两个山墙相对而立,中间用木质或石质材料铺设而成。
歇山式屋顶适合于雨水较多的地区使用,可以有效地防止雨水渗透进入室内。
三、攒尖式屋顶攒尖式屋顶是中国传统建筑中的一种多坡面屋顶形式。
它由多个三角形坡面组成,呈现出攒尖的形状。
攒尖式屋顶在古代中国被广泛应用于宫殿、寺庙等重要建筑中,其造型优美、气势磅礴,是中国传统建筑中的代表性建筑之一。
四、拱券式屋顶拱券式屋顶是中国传统建筑中的一种特殊形式。
它由多个梯形或拱形构件组成,通过相互支撑形成框架结构,再用木质或石质材料铺设而成。
拱券式屋顶在中国传统建筑中得到广泛应用,其结构稳定、美观大方等特点使其成为古代中国建筑艺术的杰作之一。
五、琉璃瓦屋顶琉璃瓦屋顶是中国传统建筑中常见的一种覆盖材料。
它由陶土制成,表面采用各种颜色和图案进行装饰。
琉璃瓦具有防水、防火、耐久性强等特点,因此在中国传统建筑中得到广泛应用。
六、黄琉璃屋顶黄琉璃屋顶是中国传统建筑中的一种特殊形式。
它由黄色琉璃制成,表面采用各种图案进行装饰。
黄琉璃屋顶在古代中国被广泛应用于宫殿、寺庙等重要建筑中,其色彩鲜艳、装饰华丽,是中国传统建筑中的代表性建筑之一。
七、青瓦屋顶青瓦屋顶是中国传统建筑中常见的一种覆盖材料。
它由陶土制成,表面呈现出淡蓝色或淡灰色。
青瓦具有防水、防火等特点,在中国传统建筑中得到广泛应用。
总结:古建筑屋顶的种类多样,每一种都有其独特的风格和特点。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国古代建筑屋顶形式等级由高到低排列主要有庑殿顶,歇山顶,攒尖顶,悬山顶,硬山顶五种
佛光寺大殿是我国现存最大的唐代木建筑
山西应县佛宫寺释迦塔是我国唯一的木塔
高台建筑盛行于春秋战国时期
我国古代最完整的建筑技术书籍《营造法式》作者为李诚
清式彩画分为和玺彩画,旋子彩画,苏式彩画三种
在中国古代城市建设和建筑营造的具体掌管者和实施者称
琉璃娃的等级以彩色加以区为黄,绿,蓝,紫,黑,白
山基两侧面垂带石下的三角形部分称象眼
仙人走兽排列仙人后依次为龙凤狮子麒麟天马海马鱼吼猴
时间上最早的敞肩拱桥是赵州桥
是一组保存比较完整的元代道教建筑
开封有我国现存最早的琉璃塔
避暑山庄位于河北省承德市
河北正定隆兴寺摩尼殿建于北宋
斗拱:是中国建筑特有的结构部件,其作用是在柱子上伸出悬臂梁承托檐部分的重量
尾:汗至宋殿屋脊两端之饰物
侧脚:把建筑物的一圈檐柱柱角向外抛出,柱头向内收进,其目的是借助于屋顶重量产生水平推力,增加木构架的内测力,以防散架或侧倾
大木作:中国古代建筑中一切骨干木构架均称为大木。
如,柱,梁,枋,,,而负责制作,组合,安装这些大木构件的专业称为大木作,建筑的设计工作也属于大木作
副阶周匝:塔身,殿身周围包绕一圈外廊
步:梁架上相邻的与中心线的水平距离,清代称为步或步架各步之总事通进深
生起:屋宇檐柱的角柱比当心间的梁柱高2-12寸,其余檐柱也依势逐柱升高,
砖细:
小木作:中国古代建筑中非承重木构件
平棋:唐宋事使用的大方格天花,格内贴洛木雕花饰,并绘彩画
抱厦:即在主建筑之一侧突出1间或3间
平座:高台或楼层用斗拱,坊子,铺板等挑出,以利登临眺望,此结构层称为平坐。
叠涩:以砖石层层向外出挑之法,用于砖石建筑的出檐,或须弥座束腰上下枋的出跳。
方城明楼:明清帝陵坟丘前的城楼式建筑,下为方形城台,上为明楼,楼中立庙溢碑。
简述唐代建筑的主要特点。
1规模宏大,规划严整。
2建筑群处理愈趋成熟。
3木建筑解决了大面积,大体量的技术问题,并已定型化。
4设计与施工水平提高5砖石建筑有进一步发展。
6建筑艺术加工的真实和成熟
简述明清江南私家园林的基本设计原则与手法。
1园林布局:主题多样,隔而不塞,欲扬先抑,曲折回,尺度得当,余意不尽,远借邻借。
2水面处理:水面处理有聚分之别,小园池水以聚为主,以分为辅,聚则水面开阔,有江湖烟波之趣,分则曲折回,可起溪涧探幽之兴。
三叠山置石:可看可游可局,塑造丘壑,体块缝隙纹理的处理,用石得当,建筑营构。
活泼,玲珑,空透,典雅。
4,建筑营构建筑物园林中既是局止处,观景点,又是景观的重要成分
我国佛塔类型有哪些?在类型上可分为大乘佛教的楼阁式塔,密檐塔,单层塔,喇叭塔,和金刚宝座塔,以及小乘佛教的佛塔几类。
简述南京中山陵的建筑特色。
1总体规划借鉴了中国古代陵墓一少量建筑控制大陵区的布局原则。
2揉入了法则式规则型林荫道的处理手法3运用了新技术,新材料采用了纯净,明朗的色调和简介的装饰。
北京故宫的建筑成就有哪些?北京故宫是中国封建社会末期的代表性建筑之一,在利用建筑群来烘托皇帝的崇高与神圣方面,达到了登峰造极的地步。
它的主要手法是在1.6公里的轴线上,用连续的,对称的封闭空间,形成逐步展开的建筑序列来衬托出三大殿的庄严,崇高,宏伟。
建筑学家们认为故宫的设计与建筑,实在是一个无与伦比的杰作,它的平面布局,立体效果,以及形式上的雄伟,堂皇,庄严,和谐,建筑气势雄伟,豪华壮丽,是中国古代建筑艺术的精华。
它标志着中国悠久的文化传统,显示着五百多年前匠师们在建筑上的卓越成就。
简述斗拱的作用与组成。
斗拱是中国建筑特有的结构部件,其作用是在柱子上伸出悬臂梁承托檐部分的重量。
组成:斗,拱,翘,昂,升
简述我国宋代建筑水平有哪些进展。
1城市结构和布局起了根本变化。
2木架建筑采用了古典的模数制。
3建筑组合方面,在总平面上加强了进深方向的空间层次,以便衬托出主体建筑。
4建筑装修与色彩有很大发展。
5砖石建筑的水平达到新的高度。
6园林兴盛
简述明清建筑主要表现。
明:1砖已普遍用于民居砌墙。
2琉璃面砖,琉璃瓦的质量提高了,应用面更广。
3木机构方面,经过元代的简化到明代形成了新的定型的木构架。
4建筑群的布置更为成熟5官僚地主向私园发达。
6官式建筑的装修,彩画,装饰日趋定型化。
清:1园林达到了极盛期。
2藏传佛教建筑兴盛。
3住宅建筑百花齐放,丰富多彩。
4简化单体设计,提高群体与装修技术水平。
5建筑技艺仍有所创新元代这个时期宗教建筑异常兴盛。
元代的简化措施除了节省木料外,还使木构架进一步加强了本身的整体性和稳定性。
简述西藏布达拉宫的建筑特点。
此宫依山而建,经过漫长的石蹬道行至山腰,才到达宫的入口。
在总平面上使用中轴线和对称布局,仍然达到了重点突出,主次分明的效果。
在建筑形式上采用了汉代建筑的一些形式上保留了藏族建筑的许多建筑艺术的高超水平
简述中国佛教石窟的特点:1建筑以洞窟为主,附属之土木构筑很少。
2其规模以洞窟多少与面积大小为依凭3总体平面依崖壁作带形展开,与一般寺院沿纵深布置不同4由于建筑需开山凿石,故工程量大,费时也长。
5除石窟本身以外,在其雕刻,绘画艺术中,还保存了许多我国早期的建筑形象。
论述学习中国古典建筑的现代意义。
中国建筑中具有审美价值的特征形式和风格,中国古典建筑形成了一种成熟的,独特的体系,不论在城市规划,建筑群,园林,民居等方面。
还是在建筑空间处理,建筑艺术与材料结构方面,其和谐统一,设计方法,施工技术等,都有卓越的创造与贡献。
有许多方面可为我们在建筑创作中提供有益的借鉴。
学习中国古代建筑可以激发我们的爱国情操。
增强民族自信心,我国古典建筑中有很多好的方法可以为我们提供很好的参考,像防震,装饰等。
可以得到古为今用,参借之功论述北京四合院的建筑特色。
悲剧四合院是中国特色建筑类型之一,他的典型特征是外观规矩,中线对称。
建筑规模不定,可以是普通的居民住所,也可以是宏伟的王府,皇宫。
北京四合院遵循四合院的建造法则,在外形看来仍是一个规矩的矩形,仍以坐北朝南的方位为最好。
北京四合院因有规模大小,等级高低的差别而形成了多种类型。
常见的有一下几种:一进院落,二进院落,三进院落,四进及四进以上院落,一主一次并列式院落,两组或多组并列式院落,主院带花园院落等。
四合院内各房的安排也很有讲究,符合伦常的配置,主要体现在住宅方面。
正房开间和进深尺寸都要比厢房大,正房左右解出耳房,由尊者长辈居住,正房前,院子两侧各建厢房,其前沿不超越正房山墙,厢房是后辈们的居室,这符合中国“长尊右卑”的传统。
北京四合院给人一种宁静,安的感觉,无论是从构造,美观,还是实用性来讲,四合院都无愧于中国的特色建筑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