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中欧纺织品贸易摩擦及中国企业应对策略_李冀君

合集下载

中欧纺织品贸易的影响因素分析

中欧纺织品贸易的影响因素分析

中欧纺织品贸易的影响因素分析摘要:在经济全球化的背景下,世界各国经济往来日益密切,为发展经济需要结合国内优势发展特色产业,引进稀缺资源,实现优势互补,由此开拓国际市场,而贸易全球化也让各国面临巨大挑战。

中欧之间的纺织品贸易一直是双方经济合作的重要方面。

本文先从中欧纺织品贸易发展现状入手,再对中欧纺织品贸易的影响因素进行分析。

结果表明,贸易政策的变化、经济增长水平和技术进步是中欧纺织品贸易的主要影响因素。

对于中国纺织品出口商来说,应关注贸易政策的变化,积极应对经济环境的变化,提高技术水平,进而提升中欧纺织品贸易的竞争力。

关键词:中欧;纺织品贸易;影响因素我国是世界最大的纺织生产国,不过纺织业是劳动密集型产业,在对外贸易中我国处于劣势地位。

2005年开始世界纺织品贸易配额体制取消,开启了纺织品贸易一体化发展,然而在后配额时代并未消除国际贸易壁垒,美欧等国家利用自身优势制定贸易壁垒,阻碍我国纺织品国际贸易发展,使得我国纺织企业难以参与国际竞争和获得利益。

中欧之间的纺织品贸易一直是双方经济合作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和欧洲市场对纺织品的需求增加,中欧纺织品贸易规模持续扩大。

然而纺织品贸易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这些因素也对中国纺织品出口商至关重要。

因此,分析中欧纺织品贸易的影响因素对于制定有效的贸易策略具有重要意义。

一、中欧纺织品贸易发展现状近年来中欧纺织品贸易规模继续扩大,据统计2019年中欧纺织品贸易金额达到200亿元。

中欧双方的纺织品贸易开展主要体现在中国是纺织品服装的出口方,并且出口额远超进口额。

我国是世界纺织品生产和出口大国,欧洲则是纺织品主要的供应目标,不过中欧纺织品贸易摩擦不断,双方的纺织品贸易发展也对世界纺织品贸易产生了深远影响。

发展现状如下:(一)中欧贸易规模持续扩大据统计,2013年欧盟向美国出口金额161亿欧元,向瑞士出口830亿欧元,向中国出口320亿元。

分别占欧盟总出口额的23%、12%、5%,从中可以看出中国在欧盟出口市场中占有重要地位。

中欧纺织品贸易摩擦及争端解决机制

中欧纺织品贸易摩擦及争端解决机制

中欧纺织品贸易摩擦及争端解决机制内容摘要中国加入WTO后,国际贸易摩擦的增加已成为影响中国对外贸易的一个重要问题。

自2005年全球纺织品配额取消以来,欧盟采取种种措施对我国纺织品及服装出口设限,中欧贸易摩擦不断升级,对我国纺织品出口贸易产生了巨大的影响。

导致贸易摩擦的产生既有国际贸易环境的原因,也有欧盟和中国各自不同的利益冲突和内部社会制度等原因。

本文着力分析中欧纺织品贸易的现状,探讨摩擦产生的各方面原因,并就应采取的对策和措施做了积极思考,提出了一些实质上的建议。

关键词:欧盟、纺织品贸易、中欧关系、贸易摩擦CHINA-EU TEXTILE TRADE FRICTIONS AND DISPUTES SETTLEMENT MECHANISMABSTRACTSince China joined the WTO, The increase of international trade friction has influenced Chinese foreign trade as an important trade issue . For EU take various measures to restrict China's textile and apparel export since the global textile quotas were cancelled in 2005, China-EU trade friction is escalating which has had a tremendous impact on China's textile exports. The reason that cause the China-EU trade friction are various including the international trading environment, the conflicts of interest between European Union and China, the internal social system and so on. This paper firstly analyses the China-EU textile trade status in quo, and then explores the reasons which cause the China-EU trade friction. In the main part of this paper the measures to solve the increase of international trade friction are thinked over, and some substantive proposals are put forward. KEYWORDS:EU, China-EU, Textile trade, trade friction正文目录第一章引言 (1)第二章摩擦解决过程回顾 (3)第三章中欧纺织品贸易出口现状 (5)第一节中国纺织业的发展状况及地位 (5)第二节中欧纺织品贸易现状 (6)第四章中欧贸易摩擦的特点 (7)第一节贸易摩擦数量剧增 (7)第二节摩擦形式从单一逐渐多样化 (7)第三节摩擦的冲突点产品逐步扩散 (8)第四节纺织品贸易壁垒呈现出长期性与复杂多变性 (8)第五章诱发摩擦的因素 (10)第一节中国方面的因素 (10)一、中国出口到欧盟的纺织品量增速过快是直接的原因 (10)二、我国社会主义体制的不完善,观念上的偏颇是基本原因 (11)三、我国的经济结构比较落后,出口产品档次不高是根本原因 (11)第二节欧盟方面的因素 (11)一、欧盟内部政治形势复杂 (11)二、西方的贸易保护主义 (12)三、产业结构不协调 (12)第六章应对中欧纺织品贸易争端的解决机制 (14)第一节政府角度 (14)一、积极运用已有的国际规则,主动出击,竭力避免摩擦的产生 (14)二、建立健全我国的贸易救济体系,完善国际贸易摩擦预警机制 (14)三、从宏观上加强对纺织行业的引导和调控 (15)四、实施市场多元化,降低市场集中度 (15)第二节行业角度 (15)一、加强行业自律,增强自保意识 (15)二、行业协会还应加强信息采集,建立预警机制 (15)第三节企业角度 (16)一、积极推动技术创新,加快我国纺织业向高新技术发展 (16)二、实施“走出去”战略,建立我国纺织业的品牌优势 (16)三、加强企业社会责任建设 (17)第七章结论 (18)参考文献 (20)致谢 (22)第一章引言近年中国经济持续稳定增长,在世界经济中的作用日益增强。

浅谈中国国际贸易摩擦问题及其应对措施

浅谈中国国际贸易摩擦问题及其应对措施

浅谈中国国际贸易摩擦问题及其应对措施引言随着全球化进程的推进,中国国际贸易摩擦问题愈发凸显。

国际贸易摩擦对中国经济和全球经济都带来了不可忽视的影响。

本文将简要介绍中国国际贸易摩擦问题,分析其影响因素,并提出应对措施。

中国国际贸易摩擦问题的成因中国国际贸易摩擦问题的成因复杂多样,下面列举几个主要的因素:1.贸易逆差:中国长期以来都面临着与多个贸易伙伴国之间的贸易逆差问题。

这导致了一些贸易伙伴国不满意中国的贸易政策,并采取贸易保护主义措施。

2.知识产权保护不足:中国在过去的几十年间实行了一系列经济改革开放政策,吸引了大量外国投资。

然而,一些国际企业对中国的知识产权保护不满意,认为中国对知识产权的侵权行为屡禁不止。

3.市场准入壁垒:中国市场对外国企业的准入条件相对较高。

一些国际企业抱怨中国政府对外国企业的市场准入存在限制,这被认为违反了国际贸易规则。

中国国际贸易摩擦问题的影响中国国际贸易摩擦问题对中国和全球经济都产生了负面影响,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减缓中国经济增长:贸易摩擦使中国的对外贸易环境变得更加复杂,阻碍了中国经济的增长。

一些国际贸易伙伴国采取了关税壁垒、贸易限制等措施,使中国商品的出口受到了限制。

2.影响全球供应链稳定性:中国是全球制造业中心,国际贸易摩擦可能导致全球供应链中断,进而影响到全球的生产和贸易。

3.削弱国际贸易合作:贸易摩擦可能削弱国际贸易合作的信任,导致贸易伙伴关系紧张,甚至发展成更严重的贸易战。

应对中国国际贸易摩擦问题的措施为了应对中国国际贸易摩擦问题,中国政府可以采取以下措施:1.推动经济结构升级:中国可以加大对创新型企业的支持力度,提高技术含量和附加值较高的产品在国际贸易中的比重,从而减少贸易逆差。

2.提升知识产权保护水平:中国可以进一步完善知识产权保护法律和法规,加强对知识产权的执法,为国际企业提供更好的保护环境。

3.加强国际贸易合作:中国可以与其他国家加强合作,扩大双边贸易和多边贸易组织的合作。

中欧纺织品贸易摩擦的回顾及思考

中欧纺织品贸易摩擦的回顾及思考

织品采取限制措施进行 贸易保护的主要原因。改革开放 以来 , 中国的经济迅速崛起 , 纺织服装业发展势力强劲, 对外贸易呈上升趋势 ,但欧盟的纺织业发展缓慢 ,与中 国长期存在着贸易逆差 。欧中纺织品贸易逆差对欧盟纺
织 业 的发 展产 生 了很 大影 响 ,主要 表现 为一 是对 欧 盟 同
垒 ” 绿色 贸易 壁垒 和社会 责任 标准 等力 图 限制 中 国纺织 、 品 的出 口。20 05年 欧盟对 华纺 织 品特保 案 中 ,欧 盟希 望 通过 对华 的纺织 品设 限 问题 ,从 而 对华 施加 压 力 ,希 望
中欧 纺织 品 贸易发 展 的不 平衡 是 导致 欧盟 对 中国纺
品服装贸易长达 3 多年的进 口配额制将在 1 年内将分 4 0 0 个 阶段逐步取消 ,欧美等发达国家将逐步开放纺织品贸 易市场。但是 ,欧盟和美 国等发达 国家有意推迟全球纺
织 品配额 的释 放进 程 , A C的早期 阶段 , 入 到 WT 在 T 融 O
强 ,中欧的纺织品贸易摩擦接踵而至。一方面 ,纺织业 是劳动密集型产业 ,我国庞大而廉价的劳动力市场 ,纺 织品生产成本低 ,在 国际市场上具有较低价格的竞争优
欧盟委员会关于中国部分输欧纺织品备忘录》 欧盟同意 ,
从 20 年 6月 1 05 1日到 2 0 07年底 对源 自中国 的棉 布 、T
种是以法国、意大利为代表的纺织业较强大的国家 ,
强烈要求对中国的纺织品出口给予制裁 ,竭力保护配额 制度 ;另一种是德国、英 国、丹麦及荷兰等 国,其纺织 业规模较小或者主要 以产品的研发为主,他们支持零售 商从中国进 口物美价廉的的服装 ,坚决反对对中国的纺 织品设 限。纺织品问题还影响到 《 欧盟宪法条约》的通

试论纺织品贸易欧美设限对我国企业的影响及对策

试论纺织品贸易欧美设限对我国企业的影响及对策

【 键 词 】 配额取消; 关 贸易摩擦; 磋商谈判; 多元 化出口 【 中图分类号 】 72 5 F5. 【 6 文献标识码 】 【 A 文章编号 】10—7820 )009— 2 0426(082—030
为了维护 国际 贸易健康发展 , 0 5年 1月 1日, 自2 0 也就是 从纺织 品配额制 “ 寿终正寝 ” 的第 一 天起 , 国政府就 宣布 对 我 18种纺织品征 收出口关税。紧接着 3月 1日又就商务部先前 4 发布的《 纺织品出 口自动许 可暂行办法》 宣布正式实施。至此 , 我国对出 口美 国、 欧盟的部分 服装 实施 出口 自动许可 , 首批实 施出 口自动许可的服装就涉及到了 2 6个商品编号。出 口自动 1 许可政策起到 了对进 出口状况的及时监控 , 它与以往单 纯依靠 海关数据反映 的情况相 比, 口自动许可 , 以达 到提前十 天 出 可 到 半 个 月对 出 口产 品 的数 量 进 行 控 制 。 用 对 出 口 自动 许 可批 利 复时间的控制 , 直接为政府控制纺织 品的出 口提供 了一定 的缓 冲余 地。 我国政府采取这一政 策 , 足可 以 向 国际 社 会 表 明 : 国政 我 府对我国纺织品的出 口是 负责任的。 然而 , 对于我国企业本身来说 , 后配额时代少 了老外的“ 管 柬” 自己政府 的家法 紧接着又随之而来 。出口自动许可 , , 这是 继 20 0 5年 1 1日 ,对 六 大类 18个 税 号 的 出 口纺 织 品开 征 月 4 从量出口关税之后 , 商务部 对纺 织品采取 的又一项 “ 家法” 。相 继出台的两威 力 : 手续 比 以前 更 复 杂 了 , 业 出 口不 如 想 象 的 那 么 自由 了 。 企 接 下 来 财 政 部 又 一 次 发 布 公 告 : 自 6月 1E起 提 高 7 1 4种 纺织品出 口关税税率 ,多数纺织品的税率提高为原来的 5 , 倍 调 整 后 的 从 量 税 费 从 原 来 的 05元 增 加 到 l 、 和 4元 不 . 元 3元 等。 国政府针对纺织品大量激增 的情况 , 我 多次采取调控措施 , 主 动 对我 出 口产 品进 行 限制 。 对 于政 府 采 取 的 措 施 , 业 也 能 够给 与 理 解 。在 后 配 额 时 企 代刚刚到来 , 我国纺织 行业 就做 出了这样大 的牺牲 。从长远来 看, 如果通过我们的牺牲真能为企业换来一种 良好 的国际贸易 环境 , 这种牺牲或者说是企业付 出的代价 , 是值得的。 但是 ,我 国政府的诚意非但没有得到美欧的积极回应 , 反 倒令 他们进一步对我 国纺织品加设 限制 。 美国政府于 2 0 0 5年 4月 4 E宣布 ,将对于从我 国进 口的 l 纺织品和服装进行调查 ,从而确定是否需 要重新实施 配额限 制, 以保护美 国国内纺织服装业制造商的利益。 之后两天 , 即于

中国和欧美纺织品贸易争端与“产品生命周期理论”的联系

中国和欧美纺织品贸易争端与“产品生命周期理论”的联系

中国和欧美纺织品贸易争端与“产品生命周期理论”的联系【摘要】中国和欧美纺织品贸易争端与“产品生命周期理论”的联系是一个复杂而重要的话题。

本文将从纺织品贸易争端背景分析入手,探讨产品生命周期理论在纺织品行业的应用,同时分析中国纺织品生命周期的特点。

欧美纺织品市场需求变化对贸易争端的影响也将被详细探讨。

文章将提出一些贸易争端解决对策,以期能够减少纺织品贸易纠纷。

通过本文的阐述,可以更深入地理解中国和欧美纺织品贸易争端与“产品生命周期理论”的联系,为相关研究和实践提供一定的参考和启示。

【关键词】中国、欧美、纺织品、贸易争端、产品生命周期理论、市场需求、特点、解决对策、联系总结1. 引言1.1 中国和欧美纺织品贸易争端与“产品生命周期理论”的联系纺织品贸易争端的出现往往与市场需求、产能过剩、贸易政策等因素有关。

产品生命周期理论则强调产品在市场上的发展过程,包括产品的引入阶段、成长阶段、成熟阶段和衰退阶段。

在纺织品行业,中国作为世界最大的纺织品生产和出口国,其产品生命周期的特点表现出高产能、低成本的优势,但同时也会面临市场需求饱和和竞争加剧的挑战。

欧美纺织品市场作为消费大国,在需求变化上具有较大影响力。

市场对节能环保、品质升级等要求不断加强,这也影响了中国纺织品出口市场。

贸易争端解决的对策包括推动创新、提高质量、拓展市场多元化等方面,促进中国和欧美之间的纺织品贸易健康发展。

通过对中国和欧美纺织品贸易争端与产品生命周期理论的联系进行分析,可以更好地理解和应对国际贸易中的挑战和机遇。

在全球化背景下,不断优化产业结构、提高竞争力是中国纺织品行业持续发展的关键。

2. 正文2.1 纺织品贸易争端背景分析纺织品产业是中国和欧美经济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两者之间贸易争端的焦点之一。

纺织品贸易争端主要源自市场环境的变化、贸易政策的调整以及竞争压力的增加。

市场环境的变化是纺织品贸易争端的重要原因之一。

随着全球化进程的不断推进,市场竞争日益激烈,各国纺织品生产企业为了在市场上获得竞争优势,采取了各种手段,包括降低价格、提高质量、加大营销力度等。

中欧光伏产品贸易摩擦的原因及中国的对策分析

中欧光伏产品贸易摩擦的原因及中国的对策分析

中欧光伏产品贸易摩擦的原因及中国的对策分析以硅材料的应用开发形成的产业链称之为“光伏产业”,包括高纯多晶硅原统等较为完整的产业链。

光伏电池转换效率不断提高,制造能力迅速扩大。

无论是装备制造还是配套的辅料制造,国产化进程都在加速。

在光伏产业链中,有实材料生产、太阳能电池生产、太阳能电池组件生产、相关生产设备的制造等。

我国光伏电池制造产业快速发展,已经形成了从硅材料、器件、生产设备、应用系际产能的多晶硅生产商20~30家, 60多家硅片企业,电池企业60多家,组件企业330多家。

到2010年底,国内已经有海外上市的光伏产品制造公司16家,国内上市的光伏产品制造公司16家,行业年产值超过3 000多亿元,进出口额220亿美元,就业人数近百万人。

国际贸易摩擦的增加成为影响中国对外贸易的重要问题。

中欧贸易摩擦具有数量不断增多,范围逐渐扩散,形式日趋多样等特点。

导致中欧贸易摩擦,既有国际贸易环境的原因,也有欧盟和中国各自不同的利益冲突和社会制度等原因。

未来中欧贸易摩擦将呈现数量持续增长、花样翻新、涉及领域逐级扩散的态势,但和平磋商仍将是未来解决贸易争端的主要途径。

为了减少贸易摩擦,保护我国企业利益,我国应不断完善市场机制,建立健全贸易救济体系和预警机制,为贸易企业提供全面的国际贸易咨询服务等。

随着世界经济一体化和全球化进程的深入发展,各国之间的经贸往来也日益频繁,经济联系愈来愈密切。

但与此同时,我国也成为世界反倾销诉讼涉案最多的国家,针对我国的反补贴案件也在日益增多。

其中,我国与欧盟国家的贸易摩擦和冲突更是呈现出大幅增长的势头,在欧盟东扩之后尤其突出。

因此,研究中欧贸易摩擦的特点、成因及发展趋势很有必要。

一、中欧光伏产品贸易摩擦进程2012年9月25日:EUProSun向欧盟提起申诉,指控中国的光伏企业获得政府补贴,并要求对其产品征收惩罚性进口关税。

根据规定,欧盟将在45天内决定是否立案。

2012年11月8日:欧盟正式启动对华光伏产品反补贴调查2013年2月28日;欧委会发布公告称,基于欧盟光伏玻璃协会的申诉,对原产于中国的光伏玻璃发起反倾销调查,涉案光伏玻璃为碱石灰平板玻璃,具有铁含量低于300ppm、太阳透射率在88%以上等特性。

浅析中国与欧盟贸易摩擦对浙江纺织品出口的影响及对策

浅析中国与欧盟贸易摩擦对浙江纺织品出口的影响及对策

定 的冲 击 ,甚至使 一些 发展 中 国家 的
限垄断权 的范 围,行使 知识 产权 ,实 行 出口下 降,所 以我 国纺织 业将 成为全 球 不公 平 贸易 ”。知 识产 权壁 垒具有 一 贸 易 摩 擦 的焦 点 。 世贸组织的 《 反倾销协议》规定,成 “ 员 国要实施反倾销措施,必须符合 三个条 定 的时 间性 和地 域性 ,再 加之 其分布 的 继 技 术 壁 垒 、 绿 色 壁 垒 之 后 , 以 件:首先,确定存在倾销的事实;第二,确 技 术领域 可 见知 识产权 壁垒 尽 管是无 形 S A 8 0 0 0 社 会责任 认证 为代表 的 “ 劳动 壁 定对 国内产业造成 了实质损害或实质威胁, 或对建立 国内相关产业造成实质阻碍;第 三,确定倾销和损害之间存在因果关系。 的却是客观存在 的。 2 . 浙江纺织品出 口现状与问题
浅 析 中 国 与 欧 盟 贸 易 摩 擦 对 浙 江 纺 织 品 出 口 的 影 响 及 对 策
杨 元 生 西 安外 事学 院商 学院 国 贸系
【 摘 要 】随着全球经济逐渐走出金融危机阴影,欧盟与美国经济出现复苏迹象,中国与主要贸易伙伴特别是与欧盟、美国的进出口贸易会逐渐恢复和发展,但 贸易摩擦不可能消除。欧盟作为中国第一大贸易伙伴 ,也是我国纺织品出口的主要市场之一。欧盟和中国之间不断地贸易摩擦使得 中国的纺织品出口 越加 困难
2 . 1 现 状
垒 ” ,正 成为 中 国出 口纺 织 品的又 一大 障碍 。虽然我 国 的纺织 品 出 口在价格 方 面 具有很 大 的优势 ,但是 我 国的劳 动力
按照倾销 的定义 ,若产品的出 口价格 首 先 ,我 国加 入W T O 后 ,纺织 品出口 很 多是在 不被 提供任 何社 会保 障 的情 况 低于正常价格,就会被认为 存在倾销 。出 从2 0 0 1 年 的5 3 4 . 4 亿美元猛增  ̄ I J 2 0 0 6 年约 下 工作 的 。为了应 对进 口国实 行越来 越 口价格 低于 正 常价格 的差 额被 称为 倾销 1 6 5 1 . 4 亿美元 。五年来 ,出口增 长了2 倍 严格 的 “ 劳动 壁垒 ”措施 ,我 国纺 织行 幅 度 。所 以,确 定倾 销必 须经 过三 个步 多。据最新统计数据 ,2 0 0 6 年我国纺织 品 业 也 开 始 积 极 推 行 企 业 社 会 责 任 体 系 , 按 照有关 国际公约 和相 关法律 法规开 始 骤 : 确 定 出 口价 格 ; 确 定 正 常 价 格 ; 对 服 装 进 出 口总 值 同 比增 长 2 2 . 6 6 % , 占全 出 口价格和 正常价格 进行比较。 1 . 2技术性贸易壁垒 国外贸进 出口总值 的9 . 3 8 % ,贸 易顺差达 实施符 合 国际惯例 以及 我 国国情 的行业 1 2 9 0 . 3 4 亿美元 。纺 织品服装 出口总值 是 自律性 的社会 责任 管理 体系 ,但在 推行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内蒙古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年第2期(第11卷总第44期) Journal of Inne r Mongoli a Agric ul tura l Unive rsit y(Soc ia l Sc ie nce Edi tio n)No.22009(Vol.11Sum No.44)浅析中欧纺织品贸易摩擦及中国企业应对策略*p李冀君,潘丽萍(湘潭大学哲学与历史文化学院,湖南湘潭411105)摘要:纺织业是我国的龙头产业,自2005年全球纺织品贸易自由化以来,中欧纺织品贸易摩擦不断。

本文阐述了中欧纺织品贸易摩擦的现状,对摩擦的发展态势进行了分析,概括了贸易摩擦对中国企业的影响,为能在频繁的贸易摩擦中立于不败之地,中国纺织品企业应不断完善自身管理,创新品牌,灵活应对风云变化的国际市场。

关键词:中欧;纺织品贸易;贸易摩擦;应对策略中图分类号:F746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4458(2009)02-0073-03目前,中国已成为欧盟的第二大贸易伙伴,欧盟则是中国最大的贸易伙伴。

随着中欧贸易额不断增加,由于中欧的产品在世界市场上存在着不同程度的竞争,且在文化、法规和价值观等方面有着巨大差异,各种贸易摩擦不断涌现。

在纺织品贸易上尤为突出,它是中欧贸易摩擦的焦点,牵动了世界纺织品贸易。

一、中欧纺织品贸易摩擦现状及发展态势中国自2001年成功的加入了世界贸易组织这样一个对中国而言是一个/典型的半收益国际制度0[1]多边贸易体系以来,我国出口产品有了一个更广阔的平台。

近年来中国与欧盟关系快速发展,双方在联合国、世界贸易组织等多边国际制度中的互动日益引人注目。

中欧贸易也开始走上高速发展的快车道。

2003年10月,中欧确立战略性伙伴关系,贸易额不断扩大。

2004年欧盟正式东扩,到2007年止,已拥有27个成员国,成为全世界最大的区域经济体,为中欧贸易的发展提供了历史性的机遇。

近几年来中国对欧盟出口额增长速度非常快(如下图所示),同时,在科技、教育、能源等方面都有着较为深入的合作。

2004-2008年中欧贸易额统计表(单位:亿美元)年份中欧贸易总额同比增长中国对欧出口额同比增长中国从欧盟进口额同比增长20041772.933.6%1071.636.9%701.328.8%20052173.122.6%1437.134.1%736.05%20062723.025.3%1819.826.6%903.222.7%20073562.027%245229%111022% 08年1-9月3225.225.9%2204.725.6%1020.526.6%资料来源:根据中国商务部数据统计我国是欧盟最大的纺织品服装进口国,欧盟则是我国纺织品服装出口的第一大目标市场。

2005年配额的取消,为我国纺织品出口提供了一个前所未有的发展空间。

同年,我国纺织品对欧盟出口183.2亿美元,同比增长56.9%;2006年,对欧盟出口222.9亿美元,同比增长21. 7%,超过美国,并呈持续增长态势。

1.中欧纺织品贸易摩擦现状2005年,纺织品进入后配额时代,欧盟就中国出口欧盟纺织服装产品数量激增[2]出台了5对华纺织品特别限制措施行动指南6,4月25日欧盟称一些产品已经超过了欧盟的警戒线,开始了对中国9类纺织品的特保调查和从中国进口的T恤和麻纱等两类产品启动/紧急特保0程序。

中欧自全球纺织品贸易一体化后的第一次纺织品贸易摩擦正式拉开帷幕。

2006月11日至12日,中欧双方经过艰苦磋商达成了5中华人民共和国与欧盟委员会关于中国部分输欧纺织品备忘录6,避免贸易摩擦的进一步升级。

5谅解备忘录6规定,2005年6月11日-2007年12月31日,欧盟对10类纺织品确定合理基数,并按照每年8% -12.5%的增长率确定中方对欧出口数量[3],欧盟承诺尽量克制对其他中国纺织品采取/特保措施0,并从2008年l月l日起完全开放自中国的纺织品和服装进口。

至此,中欧纺织品贸易摩擦告一段落。

然而好景不长,在协议生效还不到两周,中国套头衫出口就已经达到出口配额,超出出口配额的纺织品在欧洲海关积压。

据欧盟配额监控系统统计,截止2005年8月25日,已约有成本在2亿到2.5亿欧元的中国纺织服装产品,因配额问题而积压在欧洲各港口无法入关。

为避免矛盾恶化,中欧双方于9月5日再次达成协议。

此后,纺织品摩擦不断,欧盟对中国纺织品频发调查,并制定专门针对中国的特别条款。

2006年12月18日,欧洲议会主席和欧盟理事会主席共同签发了欧盟5化学品注册、评估、授权和限制6,简称欧盟REACH法规。

已于2008年6月l日起进入实施。

REACH法规将成为迄今为止关于化学品管理最为复杂的法规,对我国纺织工业造成不小的影响。

目前,由于全球金融危机的影响,欧盟经济发展速度放缓,欧元呈现疲软,纺织制衣业衰落加剧,市场萧条;而中国虽不可避免的受到波及,但经济总体态势是好的。

08年中欧对8种纺织品实行/双边监控0,无数量限制,监控时间从2008年1月1日至2008年末。

在/双边监控0许可制度下,我国批准的出口许可及欧盟批准的进口许可受到监督,用纺织品出口许可制度替代原有的出口配额制度。

灵活的/双边监控0可*收稿日期:2008-12-31作者简介:李冀君(1984-),女,湖南双峰县人,湘潭大学哲学与历史文化学院研究生,研究方向:世界经济。

能成为发达国家对国内产业保护的幌子。

配额的取消并不能说纺织品贸易就实现了自由化,如2008年6月27日生效的欧盟5关于限制全氟辛烷磺酸(PFOS)销售及使用的指令6,规定PFOS含量不能超过总质量的0.005%,这样的绿色壁垒内容广泛、表面合法、实行双重、方式隐蔽,同样限制了中国纺织品进入其市场。

在纺织品摩擦问题上,中国遵循/道义和政治义务0来解决问题[4]。

坚持平等协商解决贸易争端,展现了中国在世界经济中负责任的伙伴角色,即/中国有权利凭借竞争优势获取加入WT O后的利益,但在融入世界经济的过程中避免引起他国对中国的恐惧0[5]。

中欧以WTO 为制度平台进行互动,使通过友好对话和平等协商解决贸易争端,/妥善友好地解决纺织品贸易纠纷将有利于中国更加紧密的全面战略伙伴关系的建设0[6]。

2.中欧纺织品贸易摩擦发展态势随着中欧贸易增多,摩擦是不可避免的,在摩擦中求生存才是智者的选择。

总体来看,摩擦是局部的,体现在:(1)中欧纺织品虽存在竞争,但相互依赖程度较大,中国主要出口低端价值链产品,靠价取胜;而欧盟的纺织品有着自主品牌,在国际市场上以质取胜,但由于它的劳动成本高,低端产品无暇顾及,因此,两者产品的互补性强,中欧间的贸易摩擦对抗可能性不大,在贸易摩擦中可能相互妥协,达成共识。

(2)中国和欧盟是重要的贸易伙伴,经济决定政治,政治可反作用于经济是常理,如今贸易摩擦日趋政治化,摩擦的有效解决有待于双边磋商。

全球经济一体化使得世界经济紧密联系,一国不能只顾追求自身利益的最大化,而无视他国利益。

磋商是解决摩擦的达魔克利之剑。

(3)贸易逆差、知识产权保护、绿色贸易壁垒和技术壁垒等日益成为摩擦的内在原由。

纯粹的反倾销已逐步退出世界舞台,隐蔽性较强的绿色壁垒已成为我国纺织品出口贸易最大的障碍,如此一系列贸易摩擦使得中国纺织品企业老套的销售策略和生产模式在国际市场上步履为艰。

我国是纺织品出口大国,据研究估计,我国纺织品的出口依存度在40%以上,服装出口每下降一个百分点,国内服装生产就要下降0.5个百分点,全国就会有3.6万人失业。

对于摩擦,我们应以平常心去对待,冷静处理,我国企业应努力提升自身产品的附加值,确保我国一直保持的欧盟纺织品第一大进口国的地位[7]的神话不被打破。

二、中欧纺织品贸易摩擦升温的原由1.欧盟贸易保护主义抬头从20世纪90年代以来,西方国家经济发展呈低迷状态,市场萧条,各国为保护本国工业采用新的贸易保护政策。

中国对外贸易发展较快,一些产品特别是劳动密集型产品在国际市场上的竞争力较强。

给欧盟纺织品产业带来巨大的挑战,因此,欧盟出台的一系列针对中国纺织品的贸易保护措施成为保护欧盟工业的安全阀。

2.中国对欧贸易持续顺差及欧盟经济渐陷低迷期如今,美国次贷危机袭卷全球,欧盟经济增长的速度放慢,工厂倒闭,工人失业现象严重,而中国作为世界新经济体,其国内产业虽受到一定程度的影响,但经济总体依旧在向前迈进,欧盟对华巨额贸易赤字引发了贸易摩擦,中欧贸易中出现了越来越多不和谐的音符。

为平衡国际收支欧盟强化利用反倾销、技术、绿色壁垒等措施控制进口的动力,企图通过压制中国纺织品出口,延缓中国和平崛起步伐,遏制中国经济增长,缩小欧中贸易逆差保护欧盟的经济安全。

3.欧盟对中国的市场经济国家地位的否认一个国家在全球对外贸易中的市场经济地位是不可或缺的。

然而,中国却依旧没有获得欧盟市场经济国家的承认。

欧盟对来自/非市场经济0国家的产品的价值不是以其国内销售价格或成本价格,而是以替代国价格、结构价格或替代国对进口国的出口价格来确定。

由于法律上的不可预见性和主观性,导致中国纺织品的产品常被认定为倾销,否定其所拥有的竞争优势,对中国纺织品企业的出口是极其不利的。

4.欧盟的贸易壁垒:阻碍中国纺织品进入其市场取消配额后,欧盟频繁筑起的/绿色壁垒0和/技术壁垒0制约中欧纺织品贸易的发展。

欧盟国家凭借其技术和资本优势,制定高规格的技术标准或者产品检验标准,产品环保指标相当严格,且涉及范围相当广。

绿色壁垒和技术壁垒为欧盟筑起一道严密的防护墙。

5.中国自身存在的原因(1)人民币升值、中国劳动法的颁布对欧中纺织品贸易有一定的阻碍。

人民币升值,相关研究表明,人民币每升值1%,纺织业利润下降2~6%,出口增速总计放慢0.3~0.4个百分点,企业的利润空间受到进一步的挤压[8],对中国纺织品企业出口造成困扰;劳动法的颁布实施,切实保护了劳动者的权益,但提升了企业的劳动成本和管理成本,且原材料价格上涨,中国的价格优势进一步丧失给中国纺织企业带来了严峻的考验。

(2)企业反倾销意识淡薄。

在反倾销案件诉讼中,纺织品出口企业缺乏自我保护意识,应诉积极性不高。

据统计,中国遭受的400多起反倾销诉讼中,有一半以上甚至更多的企业没有应诉。

这种严重的不作为的方式引发了多米诺骨牌效应,使中国的商品不仅长期被排除在欧盟市场之外,而且造成国外对华反倾销易于成功的错觉,针对中国的贸易摩擦不断。

(3)知识产权保护缺位。

由于我国对纺织品知识产权的保护不力,使得模仿者易于仿制,假冒产品泛滥,低价竞争,引发全球对中国产品的反倾销措施,现今,国内多数布料织造、染整、印花、工艺成衣、款式等没有申请专利;而美国、日本等发达国家,纺织品服装的发明专利占到本国纺织品服装专利申请总量的90%以上。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