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人教版高中政治《文化与生活》PPT教学课件1

合集下载

高中政治人教版必修三《文化生活》文化与生活专题复习课件 (共30张PPT)

高中政治人教版必修三《文化生活》文化与生活专题复习课件 (共30张PPT)

)
提示:错误。产生深远持久的影响但并不意味着终身不变。 )
提示:错误。文化对人的影响具有潜移默化的特点,但是人们并不是消极
答案
易错点剖析
易错矫正
易错点1 文化是由文人创造的
提醒
文化是人类社会实践的产物。人民群众是文化创造的主体。
提醒
矫正训练1 (2010· 广东高考)孟浩然《与诸子登岘山》诗:“人事有
响。开展“微公益”活动,有利于提高全体公民的思想道德素
养,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4)文化成为民族凝聚力和创造力的重要源泉,成为综合国力竞 争的重要因素。“微公益”的开展,凝聚了社会力量,使中国 更美好。
★运用文化与社会的相关知识:
(1)文化作为一种精神力量,能够在人们认识世界 、改造世界的过程中转化为物质力量,对社会发展和 个人成长都产生深刻影响。 (2) 文化与经济、政治相互影响,文化由经济、政治 决定,又反作用于经济、政治,先进文化为经济政治 发展提供强大的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持。 (3) 文化与经济政治相互交融,在经济发展中,科学 技术作用越来越重要,文化产业、文化生产力在现代 经济格局中作用日益突出。 (4) 文化越来越成为民族凝聚力和创造力的重要源泉 ,越来越成为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支撑,越来越成为 综合国力竞争的重要因素。
结合材料,运用文化作用的相关知识,说明开展 “微公益 ” 活
动的重要意义。
答案
答案
(1)文化作为一种精神力量,能够转化为物质力量,对社
会发展和个人成长产生深刻的影响。 (2)文化与经济、政治相互影响、相互交融,开展“微公益”活 动,有利于推动经济发展、政治稳定,构建和谐社会。 (3)文化影响人,对人的认识活动、实践活动和思维方式产生影
提示:错误。先进的、健康的文化才能成为个人成长的催长剂。

高中政治人教版必修3文化生活 2.1感受文化影响 课件 (共31张PPT)

高中政治人教版必修3文化生活 2.1感受文化影响 课件 (共31张PPT)

含义 角度
潜移默化
深远持久
指每时每刻、不知不觉地受到 文化的影响
指经年累月、难以抹去的文化影响
侧重
侧重
特点 一般不是有形的、强制的
具有稳定性,短期内一般不会变
注意

不是消极的过程,而是自觉学 文化对人的影响是深远持久的,但 习、主动接受文化熏陶的过程 并不是一成不变的
要求
启示我们要自觉学习、主动接 启示我们要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
5.“读首诗再睡觉”“为你读诗”“诗歌是一束光”
等一批是个微信平台推出的诗作,经过精心编辑,给读
者带来的不仅是审美和情感的共鸣,还有视觉和听觉得
立体享受,重新打开了我们接触诗歌的多种感官,丰富
了我们对诗歌的想象,滋润着我们的心灵。这表D明
(1)文化环境潜移默化影响着人们的文化素养 (2)微信平台已成为个人文化传播的主要手段 (3)科学技术的进步决定了我国文化的发展方向 (4)自媒体平台拓宽了文化沟通和共享的渠道
不同
语言
时代
风俗
不同 民族
拥有 习惯 不同 价值
形 成
交往 行为 见诸
符号
不同 地域
不同 阶级、
观念 文化
不 同
交往 方式
程度
器物
行为 举止
阶层
处处都漂亮
一位外国朋友不知道中国人的“哪里!哪里!” 是自谦词。一次他参加一对年轻华侨的婚礼时,很有 礼貌地赞美新娘非常漂亮,一旁的新郎代新娘说了声: “哪里!哪里!”不料,这位朋友却吓了一大跳!想 不到笼统地赞美,中国人还不过瘾,还需举例说明, 于是便用生硬的中国话说:“头发、眉毛、眼睛、耳 朵、鼻子、嘴都漂亮!”结果引起全场哄堂大笑。
华盛顿唐人街

人教版高中政治必修三《文化生活》第1单元第1课 1.1体味文化 课件 (共36张PPT)

人教版高中政治必修三《文化生活》第1单元第1课 1.1体味文化 课件 (共36张PPT)

那达慕大会中的蒙古族文化
壁画中的埃及文化
电影中的印度文化
建筑中的希腊文化
舞台上的中国文化
纸币里的阿拉伯文化
风景迥异的建筑艺术
艾菲尔铁塔(法国) 克里姆林宫(俄) 比萨斜塔(意)
故宫(中)
凯旋门(法国)
白金汉宫(英)
泰姬陵(印度)
一、文化“万花筒”
探究·讨论一 我们所参加的、所接触的文化现
象有什么特点呢?能否举例说明?
归纳:
文化无处不在,无时不在, 形式多样,各具特色。
二、文化是什么
你不问我什么是文化的时 候,我还知道文化是什么;你 问我什么是文化,我反而不知 道文化是什么了。
—— 著名作家、文学研究家 钱钟书
二、文化是什么
――是相对于经济、政治而言的 人类全部精神活动及其产品。
• A.不同区域文化具有各自特色
• B.文化现象无处不在
• C.文化是人类社会特有的现象
• D.文化是人类社会实践的产物
• 解析:材料中山西各地民歌特点不同,说 明了不同区域文化具有各自特色。B、C、 D三项与题意不符,应舍去。
• 答案A
• 2.甲骨文象形字“月”像一弯月亮的形状, “龟”像一只龟的侧面形状,“马”就像一 匹有马鬃、四条腿的马,“鱼”像一尾有鱼 头、鱼身、鱼尾的游鱼。这启示我们( )

12、要记住,你不仅是教课的教师,也是学生的教育者,生活的导师和道德的引路人。04:01:2904:01:2904:01Wednesday, August 25, 2021
13、He who seize the right moment, is the right man.谁把握机遇,谁就心想事成。21.8.2521.8.2504:01:2904:01:29August 25, 2021

高中政治《文化生活》教材教法分析课件 新人教版必修3

高中政治《文化生活》教材教法分析课件 新人教版必修3

建议: 重


发 利 用
◇课堂探究:(1)如果你支持第一种观点,除了陈述你的理由外,还请你思考: ①现在青少年主要喜欢什么样的流行文化作品; ②年轻人追“潮”有哪些原因; ③历史上存在过的流行文化作品,它们后来的命运如何。 ◇探究提示:现在青少年主要喜欢港台流行音乐、网络游戏、日本动漫、韩 剧、崇拜明星、歌星等。年轻人追“潮”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有的赶时髦,有的 羡慕明星的生活方式,也有的是为了实现个人的人生价值,以明星为榜样进行自 我塑造,等等。历史上存在过的流行文化作品,留下来的并不多,它们后来大多 被人们遗忘了,因此,流行的未必是长久的。 ◇课堂探究:(2)如果你支持第二种观点,除了陈述你的理外外,还请你思考: ①经典文化作品为什么能成为经典; ②对于今天的青年来说经典文化作品是否过时了; ③现在的流行作品能否成为经典。 ◇探究提示:经典文化作品之所以成为经典是因为其经过了时间老人筛选过 后能留下来的东西,如先秦诸子散文、唐诗、宋词、元曲等等。对于今天的青年 来说经典文化并不过时,因为中国优秀的传统文化是我们生命的源泉。现在流行 的作品有的能成为经典,有的犹如过往的烟云。 ◇课堂探究:(3)如果你对以上两种观点都不赞成,可否就流行文化作品与经 典文化作品的意义阐述自己的见解? ◇探究提示:流行文化与经典文化并不是完全对立的,流行文化往往形成时 尚,而经典文化也并不是曲高和寡的,经典代表着高层次的文化。流行文化有着 容易被人接受的特点,它快速、直接,极易导致人们感官的刺激,形成兴奋点, 流行文化主要由年轻人倡导、推动、消费,有激情。经典文化像贮存了多年的美 酒一样醇厚,经典唯美,有着高贵的气质,经典文化使人回味无穷。有时候流行 文化也就是经典文化。

知识结构
当代中国的先进文化与文化建设

高中政治人教版必修三文化生活10.1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课件

高中政治人教版必修三文化生活10.1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课件
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要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内 化为人们的精神追求,外化为人们的自觉行动,即内化于心,外化 于行。
(3)深入挖掘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蕴含的思想观念、人文 精神、道德规范(继承创新)
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要深入挖掘中华优秀传统文 化蕴含的思想观念、人文精神、道德规范,结合时代要求继承创新。
陈薇既是院士,又是 一位著名的女将军,今年 54岁的她与病毒战斗了29 年,救人无数,是抗击非 典的杰出科学家,也是 “埃博拉的终结者”。如 今奋战在抗击疫情的第一 线,在新冠肺炎疫苗研制 上取得重要阶段性成果, 她用实际行动诠释了军人 的责任和担当。
三、内化于心 外化于行
如何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1.要强化教育引导、实践养成、制度保障,发 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对国民教育、精神文明创 建、精神文化产品创作生产传播的引领作用,把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社会发展各方面,转化 为人们的情感认同和行为习惯。
如何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2.要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人们日常生活紧密联系起来,在落细、 落小、落实上下功夫;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内化为人们的精神追求 ,外化为人们的自觉行动。
3.深入挖掘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蕴含的思想观念、人文精神、道德规 范,结合时代要求继承创新,让中华文化展现出永久魅力和时代风采。
小结
是什么:基本内容
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 核心价值观
为什么:地位和作用
要求:怎么做
活学活用
A 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公民个人层面的价值准则是( )
A.爱国、敬业、诚信、友善 B.爱国、守法、明礼、诚信 C.富强、民主、文明、和谐 D.自由、平等、公正、法治
解析 : B不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正确表述,排除;C是国家层面的 价值目标,D是社会层面的价值取向,均不符合题意,排除。

体味文化课件-高中政治人教版必修三文化生活

体味文化课件-高中政治人教版必修三文化生活
双重影响(正促错阻)
文化的力量——作用的对象
文化作为一种精神力量,能在人们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过程中转化为物质力 量,对社会发展产生深刻的影响。文化的影响,不仅表现在个人的成长历程中 ,而且还表现在民族和国家的历史中。
一个国家,没有先进的科技一打 就垮,没有民族的精神不打就垮。
杨叔子院士
人类社会发展的历史证明,一个民族,物质上不能贫困,精神上也不 能贫困,只有物质和精神都富有,才能自尊、自信、自强地屹立于世 界民族之林。
(2019·江苏卷)“清早起来什么镜子照?梳一个油头什么花
香……”随着一阵清脆明快的京剧曲调声,学生们有板有眼地做
起了戏曲课间操。戏曲课间操不仅提升了学生做课间操的兴趣,
也成为同学们感受优秀传统文化的一个窗口。材料说明
A.大众文化的发展可以高雅与通俗并存
B.形式多样的文化生活活跃了文化思想
C.人们在实践中创造、发展并享用文化 D.文化影响人们的交往行为和交往方式
(5)小林参加海淀区人大代表选举 (政治现象) (6)莫言获得诺贝尔文学奖
(7)罗伯特·莱夫科维茨和布莱恩·科比尔卡共获2012年诺贝尔化学奖。 他们解开了人体感受外界的工作原理,这个核心物质就是G蛋白偶联受体。
(8)张家寨、九寨沟的自然风光 (自然现象) (9)小林参观燕都文化遗址
这些是文化吗?
深度理解文化的特点 (人化—实践、主动培养、与物质密切联系)
(1)文化是一种精神活动及其产品;(不是经济现象、政治现象) (2)文化是人类社会特有的现象;(是由人创造,也不是自古就有 的,有了人类社会才有文化,来源于人类实践) (3)文化是人们的一种素养;(不是天生的,是逐步培养出来的) (4)文化与物质密切联系。(精神生活离不开物质活动,精神产品 也凝结在一定的物质载体之中)

人教版高中政治必修三《文化生活》第一单元 综合探究:聚焦文化实力和竞争力 课件 (共30张PPT)

人教版高中政治必修三《文化生活》第一单元 综合探究:聚焦文化实力和竞争力 课件 (共30张PPT)

材料四说明了:华人致力于推动中华文化走向 世界,加强中外文化的交流。
材料五说明了:中国文化正走向世界。
材料六说明了:中国的传统节日赢得了世界许 多国家的尊重和重视。
中国文化为何能在世界各地赢得尊重与喝彩?请 谈谈你的理解!
原因: 1、经济实力的带动; 2、综合国力的增强; 3、国家形象的改善; 4、民族文化的魅力; 5、文化创新的活力; 总之,中国的文化在于经济、政治的交融中不断发展, 在综合国力竞争中的地位和作用愈加突出。
为什么要提高文化实力和竞争力?
(1)文化是民族的血脉,是人民的精神家园; (2)世界多极化和经济全球化的发展; (3)文化在综合国力竞争中的地位和作用更加凸显; (4)文化霸权主义的存在,维护国家文化安全的任 务更加艰巨; (5)文化是综合国力竞争中维护国家利益和安全的 重要精神武器; (6)文化对经济、政治的反作用; (7)文化是一种精神力量,能够转化为物质力量; (8)为经济建设提供正确的方向保证、精神动力和 智力支持。
2.随着民主、法制建设的发展,决策越来越民 主化和科学化,公民参与政治生活越来越广泛、 多样和直接。如人大立法向市民征求意见等。 这表明 A.我国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发展迅速 B.我国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发展是由文化发 展决定的 C.我国公民文化素养的提高对社会主义民主 政治的发展提出了新的要求 D.我国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发展对公民的文 化素养提出了新的要求
(2)继承优秀的传统文化,弘扬民族精神,加快文化创新, 发展先进的、健康的文化,把文化建设作为社会主义现代化 建设的重要战略任务,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坚决反对文化 霸权主义。
1.之所以要对青少年进行传统美德教育、诚实 信用教育,是因为 ①文化和经济、政治相互影响 ②先进文化能够为经济的发展提供精神动力和 智力支持 ③文化影响人们的交往行为和方式 ④文化塑造人生 ⑤文化影响是消极的 A.①②⑤ B.②④⑤ C.③④⑤ D.①②③④

高中政治人教版必修三文化生活第四课 文化的继承性与文化发展课件(共48张PPT)

高中政治人教版必修三文化生活第四课 文化的继承性与文化发展课件(共48张PPT)

易错易混
1.传统建筑被称为民族精神的火炬。( )X
传统建筑被称为凝固的艺术,是展现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标志。 传统文艺被称为民族精神的火炬,是中华民族灿烂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2.传统文化是固定不变的。( )X
传统文化具有相对稳定性。传统文化在世代相传中保留着基本特征,同 时,它的具体内涵又能够因时而变。
正确对待传统文化的影响(意义):
➢ 一个民族、一个国家只有发挥传统文化的积极作用,克服传统文化 的消极作用,才能兴旺发达。(国家、社会)
➢ 每个人只有正确对待传统文化,才能使自己全面发展,更好地创造 新生活。(个人)
5.对待传统文化的辩证态度 (P43第一段)
传统文化中的精华:继承
取其精华、去其糟粕
2.传统文化继承性的表现
①传统习俗
②传统建筑
③传统文艺
④传统思想
含义
在一定社会群体 中约定俗成、世 代相传的风尚、 礼节和习惯
地位
是传统文化的 基本形式之一
中秋节赏月、端 例子 午节吃粽子、春
节放鞭炮吃饺子
建筑,是凝固的 艺术
以古典文学、传 统戏曲、传统绘 画为代表
是展现中国传统 文化的重要标志
是中华民族灿烂 文化的重要组成 部分
文化发展的含义:
不断革除陈旧的、过时 的旧文化,推出体现时 代精神的新文化,即 “推陈出新,革故鼎 新”。
32
2 文化继承与文化发展的关系
(1)区别
文化继承:取其精华,去其糟粕 文化发展:推陈出新,革故鼎新
(2)联系 [P43-44]
①继承是发展的必要前提,发展是继承的必然 要求;
②文化继承与文化发展是同一过程的两个方面; ③文化在继承的基础上发展,在发展的过程中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新人教版高中政治《文化与生活》PPT 教学课 件1
忆一忆
社会实践与文化创新的关系是什么?
源泉 动力 社会 实践
引导制约
文化 创新
(一)文化创新的根本途径
新人教版高中政治《文化与生活》PPT 教学课 件1
新人教版高中政治《文化与生活》PPT 教学课 件1
问题2
1.继承传统, 推陈出新
为什么对传统文化既要继承 又要创新?
新人教版高中政治《文化与生活》PPT 教学课 件1
新人教版高中政治《文化与生活》PPT 教学课 件1
课堂小结
• 三条途径: • 两个关系:
根本途径: 立足于社会实践 基本途径: 继承传统,推陈出新
面向世界,博采众长 传统文化与当代文化的关系
民族文化和外来文化的关系
• 一个方向: 坚持正确方向,克服错误倾向
新人教版高中政治《文化与生活》PPT 教学课 件1
新人教版高中政治《文化与生活》PPT 教学课 件1
裘继戎, 京剧“裘派”继承 人。2015年担任杨 丽萍导演舞剧《十 面埋伏》男主角; 2017年参演张艺谋 观念演出《对话 寓 言2047》。2017年, 获得国家精神造就 者称号。
新人教版高中政治《文化与生活》PPT 教学课 件1
新人教版高中政治《文化与生活》PPT 教学课 件1
第五课 文化创新 5.2 文化创新的途径
新人教版高中政治《文化与生活》PPT 教学课 件1
新人教版高中政治《文化与生活》PPT 教学课 件1
研读教材P51-55
1、表述文化创新的根本途径是社会实践 2、辩证地判断分析传统文化的继承和发展 3、辩证地判断与分析外来文化的学习与借鉴 4、厘清文化创新中的“当代文化与传统文化, 民族文化与外来文化的关系”
新人教版高中政治《文化与生活》PPT 教学课 件1
思考: 为什么要文化交流、借鉴和融合 ? P53
学习和吸收各民族优秀文化成果, 以发展本民族文化的过程
是不同民族文化之间相互借鉴, 以“取长补短”的过程
是在文化交流、借鉴的基础上, 推出融汇多种文化特质的新文化的过程
文化多样性 是文化创新的
重要基础。
新人教版高中政治《文化与生活》PPT 教学课 件1
新人教版高中政治《文化与生活》PPT 教学课 件1
新人教版高中政治《文化与生活》PPT 教学课 件1
2:面向世界,博采众长
问题3 为什么要面向世界,博采众长? 怎样学习外来文化?
(1)原因 文化多样性是文化创新的基础
(2)怎样学习
① 是一个交流、借鉴与融合P53
科学精神
②充分吸收外国文化的有益成果。
③原则:以我为主,为我所用。
新人教版高中政治《文化与生活》PPT 教学课 件1
新人教版高中政治《文化与生活》PPT 教学课 件1
新人教版高中政治《文化与生活》PPT 教学课 件1
思考与交流
1.教材从哪几个方面分析文化创新的途径? 2.为什么要继承传统文化?怎样继承传统文化? 3.为什么要面向世界,博采众长?怎样学习外来文化? 4.回答P55的问题
新人教版高中政治《文化与生活》PPT 教学课 件1
新人教版高中政治《文化与生活》PPT 教学课 件1
新人教版高中政治《文化与生活》PPT 教学课 件1
2、怎样铸造中华文化的新辉煌?
(1)立足于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实践, (2)着眼于人民群众不断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 (3)发扬中华民族优秀文化传统, (4)汲取各民族文化的长处,在内容与形式上 积极创新, (5)努力铸造中华文化的新辉煌。
(1)文化创新是一个过程
怎样继承和创新传统文化?
既是一个 “取其精华,去其糟粕”,
改造传统文化
的过程;
又是一个 “推陈出新、革故鼎新”, 创造化是文化创新的根基。 ——重视文化的继承
②体现时代精神,是文化创新的重要追求 。 ——重视文化的发展
新人教版高中政治《文化与生活》PPT 教学课 件1
裘继戎通过实践,不断尝试,精 益求精,融合创新
对接知识点
1、传统文化是文化创新的根基, 要批判继承,推陈出新,体 现时代精神
2、要面向世界,博采众长,以 我为主,为我所用,学习借 鉴外来文化。
3、文化创新的根本途径是社会 实践
新人教版高中政治《文化与生活》PPT 教学课 件1
新人教版高中政治《文化与生活》PPT 教学课 件1
新人教版高中政治《文化与生活》PPT 教学课 件1
新人教版高中政治《文化与生活》PPT 教学课 件1
判断分析
热衷于过洋节,对传统节日不屑一顾。 民族虚无主义
儒家思想打上了封建社会的烙印,应 坚决抛弃。
历史虚无主义
网络语言是对现代汉语的污染,应禁止 守旧主义 使用。
为保护我国的文化产业,应抵制外国 封闭主义 的文化产品。
?
\ 文化创新的基本途径 〓 文化创新的根本途径
既要继承传统,推陈出新, 又要面向世界,博采众长.
社会实践
新人教版高中政治《文化与生活》PPT 教学课 件1
新人教版高中政治《文化与生活》PPT 教学课 件1
讨论
有人认为裘继戎的表演过度植入西方艺 术元素,文化创新应该固守传统文化, 你如何看待?
抵 制
PK
不 抵

新人教版高中政治《文化与生活》PPT 教学课 件1
新人教版高中政治《文化与生活》PPT 教学课 件1
(二)坚持正确方向,克服错误倾向
1、(1)把握好当代文化与传统文化、民族文化
与外来文化的关系 (2)克服不利于文化创新的各种错误倾向:
① “守旧主义” 和“封闭主义” ②“民族虚无主义”和“历史虚无主义”
思考: 裘继戎在京剧艺术表演中,是怎样进行文化创新的? 新人教版高中政治《文化与生活》PPT教学课件1
新人教版高中政治《文化与生活》PPT 教学课 件1
新人教版高中政治《文化与生活》PPT 教学课 件1
文化创新的途径
1、根本途径:立足社会实践
社会 实践
源泉 动力 推动
文化 创新
批判继承
推陈出新
3、文化创新的基本途径之二
面向世界
博采众长
新人教版高中政治《文化与生活》PPT 教学课 件1
新人教版高中政治《文化与生活》PPT 教学课 件1
视频信息 裘继戎在继承传统京剧花腔核心
要素和裘派“铜锤”基本唱法的 基础上进行创新.
裘继戎融合吟唱、世界音乐、流 行舞、现代舞等多元艺术风格, 探究以"戎"为"融"的当代文化新 表达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