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年级 概括文章的中心思想
概括文章的中心思想(1)

《概括文章的中心思想》教学设计君埠小学杨成教学目标1.通过整理小学常见的概括文章中心思想的方法,帮助学生形成知识体系。
2.学习有规律地解决问题的方法与策略,提高习练的效率。
3.培养学生善于发现、善于探究、善于总结的阅读习惯,并逐步提高他们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重难点重点:通过整理小学常见的概括文章中心思想的方法,帮助学生形成知识体系。
难点:学习有规律地解决问题的方法与策略,提高习练的效率。
教学过程一、问题导入,明确概念1、思考:什么是文章的中心思想?文章的中心思想就是作者的写作意图。
我们要概括中心思想,首先必须读懂文章的主要内容,然后从审读题目、开头、重点段落、议论局部、结尾、考题中的提示等方面入手来思考作者想表达什么,从而概括文章的中心思想。
二、激发兴趣,学会方法思考:如何概括文章中心思想?1.了解文章的主要内容,思考作者为什么要写这些内容,领会中心思想。
2. 从题目中找出中心中心思想。
3. 分析课文的重点段落,从中找出中心思想。
4. 从中心句找中心思想。
三、联系课文,学会运用1.联系课文,感知运用〔1〕《桂花雨》第5自然段摇花对我来说是件大事,我总是缠着母亲问:“妈,怎么还不摇桂花呢?〞母亲说:“还早呢,花开的时间太短,摇不下来的。
〞可是母亲一看天上布满阴云,就知道要来台风了,赶紧叫大家提前摇桂花。
这下,我可乐了,帮大人抱着桂花树,使劲地摇。
摇哇摇,桂花纷纷落下来,我们满头满身都是桂花。
我喊着:“啊!真像下雨,好香的雨呀!〞〔2〕《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3〕《落花生》〔4〕《珍珠鸟》可采用“本文通过记叙/描写了……,表现/赞扬了……的品质/精神〞这种句式。
《粉笔》。
小学生概括文章中心思想

小学生概括文章中心思想
1、概括文章的中心思想要包括“文章主要内容”和“思想感情”两部分。
2、概括文章中心思想的常用方法:
1)、用分析题目的方法概括思想。
如:《董存瑞舍身炸暗堡》的“舍身”二字包含有董存瑞为了革命事业英勇献身的英雄气概和大无畏精神。
2)、用分析中心句的方法概括思想。
如:《鸟的天堂》一课的中心句是:那“鸟的天堂”的确是鸟的天堂啊!从这句可知作者对鸟的天堂、对大自然的热爱之情。
3)、用分析主要情节的方法概括思想。
如《麻雀》一课,母雀为了护子,挺身而出准备与猎狗搏斗。
这体现了老麻雀的爱子精神。
4)、用分析主要人物的方法来概括思想。
如《珍贵的教科书》一课的中心,要从指导员的身上去分析,从中体会他关心下一代及不怕牺牲的革命精神。
3、概括中心思想的基本形式:(部分列举)
1)、课文写了()表达了()。
2)、课文写了()赞美了()。
3)、课文写了()说明了()。
4)、课文写了()告诉了()。
5)、课文写了()表达了()赞美了()。
五年级语文上册课文中心主题归纳总结

五年级语文上册课文中心主题归纳总结
本文档旨在对五年级语文上册的各篇课文进行中心主题的归纳总结,以便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课文内容和主题。
一、《神奇的拼音》
中心主题:研究拼音的重要性和方法
本篇课文通过介绍小燕子如何研究拼音的故事,强调了拼音对研究语文的重要性,启发了学生们主动研究拼音的积极性。
二、《怒放的生命》
中心主题:生命的可贵和珍惜
本篇课文通过描写樱花的生长过程和生命的短暂,向学生们传达了生命的可贵和珍惜,启发了学生们珍惜每一天的生活。
三、《奇妙的大脑》
中心主题:大脑的奇妙和开发
本篇课文通过介绍大脑的结构和功能,向学生们展示了大脑的奇妙之处,并鼓励学生们积极开发自己的大脑潜力。
四、《小小橙子》
中心主题:劳动的意义和价值
本篇课文通过讲述小明种植橙子的过程和劳动的辛苦,向学生们传达了劳动的意义和价值,引导学生们树立正确的价值观。
五、《受苦的乌鸦》
中心主题:善待动物和关爱他们
本篇课文通过叙述乌鸦被人欺负的故事,向学生们传递了善待动物和关爱他们的重要性,引起学生们的同情和思考。
通过对以上五篇课文的归纳总结,学生们可以更深入地理解课文的中心主题,培养正确的价值观和品质,从而提高语文水平和人文素养。
以上为《五年级语文上册课文中心主题归纳总结》的内容。
如何概括文章的中心思想方法总结

如何概括文章的中心思想方法概括一篇文章的中心思想是阅读理解的核心技能之一。
无论是学术论文、新闻报道还是小说故事,理解文章的中心思想对于学术研究、情感沟通和知识积累都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介绍几种常见的方法和技巧,帮助读者快速掌握概括文章中心思想的要领。
1. 找出文章的关键词文章的关键词通常是强调作者所关注的核心问题或主题。
在阅读一篇文章时,读者应该尝试寻找文章中出现频率较高的词汇和短语,并思考这些词汇在文章中所起的作用。
通常情况下,这些关键词和短语往往反映了文章的核心思想和主题。
举例来说,如果一篇文章中出现了“气候变化”、“环境污染”、“可持续发展”等词汇的频率较高,那么可以初步推断这篇文章的主题可能是有关环境问题的。
进一步地,如果这些词汇被用于强调某种观点或者解决方案,那么这也有助于帮助读者概括出文章的核心思想。
2.理解文章的结构文章的结构是作者为了深入探讨某个问题或者表达某种观点而采用的论述框架。
了解文章的结构有助于读者把握文章的逻辑和论证过程,从而推导出文章的中心思想。
常见的文章结构包括:•问题解决型:这种文章结构通常由问题引入、原因分析、解决方案等部分构成。
读者可以通过理解问题的性质和文章作者提出的解决方案来文章的中心思想。
•归纳型:这种文章结构通常是通过提供一系列事实和数据,然后利用归纳推理的方式出某种。
读者可以根据这些被列举的数据和事实来文章的中心思想。
•对比型:这种文章结构通常是通过对比两种观点或思想来阐述自己的观点。
读者可以通过理解对比各方的优缺点、优势和限制等方面的方法来文章的中心思想。
3.理解作者的语境和语气了解作者的语句表达的语气和语境也有助于读者概括文章的中心思想。
例如,如果文章语气严肃且表达紧凑,则说明作者可能在强调某种观点或者问题;如果文章注重环境的描写,则说明文章的主题或者背景可能与环境相关。
此外,还应该关注文章的开头、结尾和转折句等语句,这些语句通常包含着文章的重点和。
如何概括文章的中心思想

阅读文学作品,如何概括文章的中心思想
1、分析课题概括法:文章的题目是文章之眼目,是文章中心思想的体现、起到统领全文的作用。
有些文章的作者往往把中心思想集中体现在题目上,使读者一触便晓。
2、从文章的开头找出中心:文章的开头是全篇的序幕,起着提纲挈领的作用。
有的作者恰好把中心思想放在文章的开头表达,使读者一进入文章便知作者的写作目的,从而加深对文章的理解。
3、、从文章的结尾找出中心:文章的结尾在文章中起着画龙点睛的作用。
也有的作者把中心思想放在文章的最后来表达。
4在文章主人翁的语言描写中找:以写人为主的记叙文,主要在于描写人物形象,而人物的语言则是人物内心世界的主要标志。
作者把中心思想放在人物的语言中表达。
5、从抒情部分找:一些记人叙事的课文,在记叙中用抒情句来抒发自己赞美、颂扬等思想感情,这个抒情句常常就是文章的中心句。
6、从作者的议论部分找:有的作者时常把中心思想放在自己的议论部分来表达。
7、从课文的反复部分找:一些课文为了表示强调,往往把某个句子在课文中出现好几次,这个反复部分一般就是中心句。
8、从重点句段找:一般课文中,总有表现文章中心的重点句段,这些重点句就是文章的中心句。
9、套路法:做法是分两部分表述,一部分是根据文章的主要内容,一部分是分析作者的写作意图。
其表现形式一般为“本文记叙了……表现了(赞扬了)……特点、品质、精神等”,或者是“本文描写了……表达了……感情。
”
10、归结段意,理清结构法:中心思想是从文章中归纳出来的,文章是由若干段落组成的,不系统地归结各段段意,不清理文章的逻辑结构,就难以找到贯穿全文的思想主线,也就难以归纳出文章的中心思想。
如何概括文章的中心思想

如何概括文章的中心思想
中心思想是文章的灵魂。
它反映了作者的写作目的,反映了作者对某一件事的立场、看法、主张。
文章的中心思想一般不直接在文章里写出来,我们必须认真阅读,深入思考、领会和归纳。
1.分析文章的题目。
眼睛是心灵的窗户,题目就是文章的“眼睛”。
分析题目,再阅读文章内容,可以准确地把握文章的中心思想。
2.分析文章的主要内容。
先读懂文章写了什么人、什么事,将主要内容概括出来,再进一步思考作者赞扬了什么、批评了什么、说明了什么道理,或者抒发了什么情感。
3.分析关键语段。
可以借助文中的关键词句概括中心。
它们的位置很灵活,或在篇首,开门见山,直抒胸臆;或在篇尾,收束点题,总结深化,卒章显志;或反复出现。
另外,抓住文中抒情、议论的句子,也能快速理解文章的中心思想。
4.分析文章的类型。
写人、叙事的文章往往通过人物形象表达作者的爱憎情感,通过事件揭示生活哲理或人生感悟;写景状物类文章要注意文章写了什么景物,景物之中蕴含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概括文章中心思想的方法

11
阅读——概括文章中心的方法
创新微课
归纳中心思想的方法:
方法三: 中心句概括法。 文章的中心句是文章思想感情集中的反映,体现作者的写作目的,
往往直接点明中心思想。
《桂林山水》
一篇游记散文
本文通过描写桂林 山水的特点,描绘了 桂林山水的秀丽多 姿,表达了作者赞美 桂林山水的美好景 色,对祖国山河无比 热爱的感情.
5
阅读——概括文章中心的方法
创新微课
火神不敢违抗宙斯的命令,只好把普罗米修斯押(yā)到高加索山上。普罗米修斯的双手和 双脚戴着铁环,被死死地锁在高高的悬崖上。他既不能动弹,也不能睡觉,日夜遭受着风吹雨淋 的痛苦。尽管如此,普罗米修斯就是不向宙斯屈服。
狠(hěn)心的宙斯又派了一只凶恶的鹫(jiù)鹰,每天站在普罗米修斯的双膝上,用它尖 利的嘴巴,啄食他的肝脏。白天,他的肝脏被吃光了,可是一到晚上,肝脏又重新长了起来。这 样,普罗米修斯所承受的痛苦,永远没有尽头了。
14
阅读——概括文章中心的方法
创新微课
中心思想的表达形式和语言特点: 写事的记叙文:本文记叙了……(事),说明(赞扬)了……道理(精神)。
《中彩那天》
《中彩那天》通过记叙父亲中奖以后却又 把车还给了库伯的事,赞扬了人世间这种纯 真的美,提倡人活着就得诚实、守信用。
15
阅读——概括文章中心的方法
中心思想的表达形式和语言特点: 写景状物的记叙文:文章描述了……,抒发了……(思想感情)。
自己提倡什么、反对什么、赞扬什么、批判什么的思想倾向,就叫“文章的
中心思想”。
2
阅读——概括文章中心的方法
文章主要内容和中心思想的区别:
创新微课
《怎么概括文章的中心思想》

文章的中心思想就是作者的写 作意图和目的。它是通过文章的字、 词、段、篇的结构形式表达出来的。
我们要归纳中心思想,首先必 须读懂文章的主要内容、段意或文 章的中心句来概括总结,也可以从 审题、文章的开头、结尾、重点段、 议论部分或从考题中得到提示入手。
(1)先概括文章的主要内容,再 想一想作者为什么要写这些内容,然 后领会写作目的,即中心思想。如 《穷人》主要描写了渔夫和他的妻子 桑娜,不管自己家境困难依然收养了 自己已故邻居的两个孤儿这件事,想 一想作者为什么要写这些呢,从文中 可以分析出作者的写作目的是:反映 沙俄时代渔民的悲惨生活和穷人宁可 自己吃苦,也要互相帮助的高尚品质。
(3)从文题找中心,有些文章的题 目就直接点明了中心。如《伟大的友 谊》,文章歌颂了马克思和恩格斯之 间的伟大的革命友谊。
(2)分析课文的重点段,从文中找 出中心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想。如《卖火柴的小女孩》 的第二段,描写了卖火柴的小女孩几 次擦燃火柴所产生的美好的幻觉以及 幻觉瞬间消逝,重新回到冷酷的现实, 再联系第一段和第三段“惨死街头” 就不难找出中心:作者的目的就是要 揭露资本主义社会的罪恶,表达了他 对小女孩的不幸遭遇的深切同情。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概括记叙文中心思想:教学目标:1、掌握概括一般写人记事类记叙文中心思想的一般方法。
2、通过学习,学生自己再阅读课本文章或者课外文章时都能自己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和中心思想。
一、概述:记叙文的中心是文章的灵魂,是对写人、记事、写景、状物等的内容的概括、提炼是通过人、事、景物所表现出的中心思想。
二、概括记叙文中心的主要方法有:(1)依据文章的主要内容,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作者的思想感情,主要是通过文章内容表现出来的,因而抓住了文章的主要内容,就能体会出作者的思想感情来。
如《钓鱼的启示》讲述了作者34年前的一天晚上和父亲去钓鱼,好不容易钓到一条大鲈鱼,此时正是离捕捞鲈鱼开放时间仅差两个小时,父亲竟让“我”把鲈鱼放回湖里,使我从中获得终生启示----那就是:道德只是个简单的是与非的问题,但是实践起来却很难。
要是人们从小受到像把钓到的大鲈鱼放回湖中这样严格的教育的话,就会获得道德实践的勇气和力量。
《地震中的父与子》讲述1994年美国洛杉矶大地震中,一位父亲冒着生命危险,抱着坚定的信念,不顾劝阻,历经艰辛,经过38个小时的挖掘,终于在废墟中救出了自己的儿子和其他同学的故事。
多么感人的故事啊!在困难面前,父亲没有一丝抱怨,没有一丝犹豫,没有一丝退缩,终于用自己的毅力换来了儿子的生命,迎来了生的希望。
(2)依据带有感情色彩的语句,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文章是通过具体的语言文字表情达意的,作者总会在字里行间表露出自己的观点和态度,有时甚至直接用抒情、议论的方法来宣泄自己的感情。
因而,抓住了文章中带有感情色彩的语句,就能体会出作者的感情来。
例如《索溪峪的“野”》一文,作者在写了索溪峪的山”野”、水“野”、动物“野,,就连行进在期间的男女老幼也返朴归真,”野”性十足后,赞叹道:“于是,我感到从未有过的快慰,从未有过的清爽;索溪峪的‘野’,荡涤着我的胸怀”对索溪峪的赞美之情溢于言表。
(3)依据含义深刻的语句、段落体会文章的思想感情。
作者在表明自己的态度时,力求明朗、显豁,以便于读者和自己产生感情上的共鸣。
有时为了取得意味深长的效果,作者不直接表情达意,而是采用比较含蓄的方法说出言外之情。
对于蕴含在语句中的作者的态度,我们或者要联系作者写作时特定的历史背景,或者联系文章的写作手法,或者联系文章的主要内容、中心意思和结构层次进行理解,尤其要联系句子或语段所在的上下文的具体语境理解。
如《穷人》一课中桑娜的丈夫听到邻居的死讯后说的话,看似平常,但联系上下文我们就能明白渔夫说的“熬过去”是什么意思。
渔夫冒着生命危险打鱼经常一无所获,生活极度困窘。
在这种情况下,他们又把邻居的孩子抱过来,作者对这对善良穷人的赞美之情蕴涵其中。
(4)抓住细节描写体会文章的思想感情。
细节描写是指对表现人物性格和情节发展有特殊作用的,包括动作、神情、环境等在内的一些细小环节的细致描写,运用细节描写,往往能增强文章的生动性和真实感,使人物更具个性特征,对人物塑造有重要的作用。
如《一夜的工作》中有“总理把转椅的上部扶正”这样一个细节,作者显然很重视这个细节,单独用一个小自然段来描写,这是由作者写这篇文章要表达的中心决定的,从这件小事上也可以看出总理细心、严谨、平易近人的思想作风。
(5)在反复朗读与诵读中体会文章的思想感情。
有效的朗读有助于更深入地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体会文章的思想感情。
一边读,一边想,在读中理解,在读中感悟,是小学阶段重要的学习方法。
诵读也是一种非常重要的阅读方法,它不同于朗读,不同于吟诵,诵读强调眼到、口到、心到,核心是自我体验的过程,重在感受体验、整体把握。
小学生要通过朗读和诵读理解作品,同时积累语言材料,培养语感,发展语言。
此外,有的文章的开头、结尾或点题的句子直接表达了作者强烈的感情。
例如《只有一个地球≥结尾一段,为了唤起人们的环保意识,作者发出了这样的呼吁“我们要精心地保护地球,保护地球的生态环境。
让地球更好地造福于我们的子孙后代吧!”还有的文章标题本身就流露出作者强烈的感情倾向。
三、分析的方法1、分析文题,概括中心。
标题是文章的眼睛,有的文章标题可揭示文章的中心,可先通过分析文章的标题,结合文章的内容,准确概括出文章中心。
2、分析写作背景,体会中心。
了解背景能明白作者的写作意图,有助于准确地归纳文章的主题。
3、分析首段,确定中心。
文章常常开篇点题,分析开篇的语句、段落,往往可以把握文章主题。
4、分析结尾,总结中心。
篇尾点题也是为文之法,有的记叙文卒章显志,往往在结尾用简短的议论、抒情揭示文章的中心,可细心品味文章的结尾,结合文章的内容,准确概括文章的中心。
5、分析议论、抒情句,品味中心。
有的记叙文,作者往往用议论、抒情的语句,表达情感,这些句子往往与中心密切相关,要认真品读这些句子,就能准确概括文章的中心。
6、抓每段的中心句,归纳中心。
一般的记叙文,每一段落都有一个中心句或重点句,要抓住这些中心句或重点句,归纳出文章的中心。
7、概括各段大意,归纳中心。
要先把每一段的意思概括出来,在各段大意的基础上,归纳出文意的中心。
8、分析文章的结构,总结主题。
结构是为表现主题服务的,分析结构可以了解作者意图,总结归纳出主题。
9、综合分析,把握中心。
有些文章比较复杂,必须从多方面入手,综合分析,才能全面准确地把握文章中心。
四、概括记叙文中心的一般语言表述形式:本文记叙了(或描写了)……的故事(事迹、经过、事件、景物),赞扬了(或揭露了、歌颂了、说明了、表达了、表现了)……的精神(或思想、品质、道理、感情性格、实质),抒发了作者……的感情。
小学记叙文四种文章体裁的中心思想的基本概括句式:1、写人的文章,主要以人为主,以事件的铺叙来反映人物的特点、品质和精神。
概括中心思想,就要抓住人物在事件发展过程中所蕴含的精神品质为主来归纳。
有些文章也概括文章的思想感情。
基本句式如下:“表现(表达)了……品质”或“赞扬(歌颂)……精神”2、记事的文章,主要以叙事为主,由人穿插其中来完成整件事。
概括中心思想,就要理解作者的思想感情和所写的事情所包含的感情与道理进行概括。
有些文章也概括人物的精神品质。
基本句式如下:“表达……思想感情”或“表现(赞颂)……新风尚”或“说明了……道理”3、状物的文章,主要抓住作者对物的感情来概括中心思想,如“喜爱、赞美”等。
以物喻理的文章要概括其中包含的道理,借物喻人的文章要概括出人物的品格精神。
基本句式如下:“表达……思想感情”或“说明……道理”或“说明(赞扬)……品质(精神)”4、写景的文章,主要抓住作者对景物的思想感情来概括中心思想,如“喜爱、热爱、赞美、愉悦”等。
基本句式如下:“表达(表现)……思想感情”实战练习(1)水很活泼一天晚上,我陪天天练习造句。
用的词是“活泼”。
天天说:“小鱼在水里游来游去,很活泼。
”我说:“对。
再造一句。
”天天想了想,说:“小鱼游过去了,水很活泼。
”我说:“对。
等等,不对!”天天不懂我要说什么。
我的本意是赞赏她的句子的,并以为这是非常好的句子。
活泼一词经常用在人或动物的身上,造来造去就不新鲜了。
这句“水很活泼”,真是非常活泼,要是再进一步,就是写诗了。
写文章最重要的一点是,既要别人看懂,又要有自己的语言。
孩子的语言如同他们的画,本来都是很生动的,大人七教八教的,规范自然是规范了,却也枯萎了。
当然这仅是我的说法,老师们未必会这么认为。
学校要教会学生的是字词的规范和习以为常的用法,而不是写诗。
老师的心里或许是也不认为“水很活泼”就是病句。
然而还有监督老师的人。
想来想去,事情就复杂了。
我对天天说:“你造的这句子是一句很好的句子。
但是,考试的时候不要这样造。
”1.用简明语言概括文章中心.2."枯萎"一词一般用于植物,这里却用于孩子的语言,作者想表达什么意思?(二)演奏快乐①曾经有人对我说过:“听说,摩天轮的每个格子里都装满了幸福。
在我仰望摩天轮之际,是否也能感到些许的快乐?那么,幸福为什么离我如此遥远?”我对这个人说:“既然想要幸福快乐,为什么只是仰望摩天轮,而不去亲身体验一番?只有真正体验过的人,才会感悟到幸福与快乐……”②的确,快乐的人是会演奏快乐的。
③演奏快乐,就是品位快乐。
不论是巍峨雄壮的高山,广袤无垠的大海,云彩飘飘的蓝天,还是沁人心脾的气味,绚丽斑斓的色彩,感人肺腑的话语……这些如宝石一般晶莹璀璨的快乐总是在我们身边盘旋。
眺望高山,我们应有心田豁然开朗之感;遥望大海,我们应为生命的宽广而骄傲;仰望蓝天,我们应为云朵飘散后的重聚而高兴……懂得品位这些快乐的人,自然会得到快乐的青睐。
④演奏快乐,就是留住快乐。
流星瞬间的消逝,昙花一现后的凋零,蒲公英随风飘零……这些转瞬即逝的美好,总会带给我们瞬间的幸福与快乐。
快乐的人知道将快乐延续:流星消逝,还有宁静美好的星空;昙花凋零,还有来年绽放的期许;蒲公英飘走了,还有随风飞舞的绚烂……即使人生路上,事业、前途、爱情、家庭都如泡沫一样破灭了也不必悲观。
试图留住这些快乐,学会将快乐延续。
那么,快乐的天使终将降临在你的身上。
⑤演奏快乐,就是寻找快乐。
童年时的我们是那般天真灿烂:一个硬币能让我们玩儿出许多花样;一张纸能让我们折出各式各样的图案;一个易拉罐能让我们踩成高跟鞋;……那时的我们有什么忧郁?有什么烦恼?那时的我们总是寻找快乐,沉浸在快乐的梦幻里。
现在为什么不能?考试没考好会难过很长的时间,比赛失利了会不停地责怪自己,恋人离开了会惆怅得难以自拔,工作不顺利会一个人生闷气……难道这些都是我们成长的代价?在历经沧桑,饱受岁月的洗礼之后,那份童年时寻找快乐的本能也消逝得无影无踪。
万世沧桑,悲欢岁月,痛苦难免,可是,懂得寻找快乐的人,快乐的旋律总会在他的心头回响。
要相信,仰起头,就有蓝天!⑥你是否还在仰望摩天轮,期盼些许的快乐?不妨亲自去坐一下吧。
独自转动的摩天轮,会带你领略你所想不到的快乐!快拿起你心爱的乐器,从现在起,用你的心灵去演奏快乐。
相信你能演奏出无比精彩的乐章!1、本文的中心论点是什么?马市长吃罢早饭,在客厅里悠闲地品着茶。
女儿笑哈哈的走过来,“爸,我请教你一个问题。
”“有什么事就说嘛。
”“我们单位有个刚分配来的女大学生,放着清闲的工作不干,偏要到农村去搞什么乡镇企业,您说她是不是太傻了?”马市长放下手里的茶杯,望着女儿说道:“现在农村的条件的确差些,有些人只顾自己的利益和前途,不愿到农村去,而这个女大学生敢于摆脱传统观念的束缚,敢于舍弃自己的利益,她这种精神值得表扬,我们一定要大力支持。
”女儿神秘的笑了笑,说:“不过,我认为应该表扬的是她爸爸,因为他爸爸十分支持他。
”“哦,他爸爸是谁呀?”马市长问道。
“就是您老人家呀!”“什么?”马市长顿时收敛了笑容,“你怎么能这样呢?这绝对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