紫外线知识汇总
紫外线专题知识培训课件

*
紫外线专题知识
3.强度与波长的关系 297nm的红斑反应最强 213.7nm的反应次之 4.实质:皮肤或粘膜的一种急性非特异性炎症反应 光化学反应-局部血管扩张、充血、渗出、白细胞增多
生物学效应 红斑反应
*
紫外线专题知识
5.红斑反应的机制:较复杂,尚不完全清楚 (1)组织胺学说 (2)血管内皮损伤学说 (3)溶酶体学说 (4)前列素学说 (5)神经机制
临床应用 注意事项
*
紫外线专线专题知识
测定方法 操作者抽动测定器遮盖板,每隔5、10或15秒依次抽动插板照射各孔,直至6孔全部照射完毕 照射后6~12小时观察测定部位,以出现最弱红斑孔的照射时间为一个生物剂量。 如照射后6个孔均未出现红斑或全部出现红斑反应,则应适当增减每孔照射时间,重新测定
治疗技术 生物剂量测定法
生物学效应 红斑反应
*
紫外线专题知识
生物学效应 红斑反应
*
紫外线专题知识
紫外线生物剂量 一个生物剂量即最小红斑量(minimal erythema dose,MED)是指紫外线灯管在一定距离垂直照射下引起机体最弱红斑反应(阈红斑反应)所需的照射时间。其剂量单位为秒
生物学效应 红斑反应
*
紫外线专题知识
治疗技术 照射方法
*
紫外线专题知识
局部照射法 照射前应先将病变部位的坏死组织及分泌物清理干净 患者取适当体位,暴露照射部位,非照射部位用治疗巾遮好 操作者及患者需戴防护眼镜遮盖眼部 将光源垂直于照射中心,严格掌握照射时间 照射结束,迅速移开紫外线灯,从患者身上取下治疗巾,嘱患者离开
治疗技术 照射方法
生物学效应 红斑反应
红外线
紫外线
使用紫外辐照计了解紫外线知识

深圳市林上科技有限公司使用紫外辐照计了解紫外线知识UV辐照计也就是紫外线辐照计,UV是英文Ultraviolet Rays的缩写,即紫外光线。
紫外线太阳光线中的不可见光,是可见紫色光以外的一段电磁辐射,波长在10-400nm的范围,通常按其性质可以细分为三个区域或四个波段。
其中根据紫外线自身波长不同可将紫外线分为三个区域;即短波紫外线、中波紫外线及长波紫外线。
短波紫外线简称UVC,是波长200-280nm的紫外光线;太阳光线中的短波紫外线在经过地球表面同温层时被臭氧层吸收,难以到达地球表面但对人体产生重要的主要。
对短波紫外线应该引起足够的认识。
中波紫外线简称UVB,是波长280-320nm的紫外线;该波长的紫外线对人体皮肤会产生一定的生理作用。
太阳光线中此类紫外线极大部分被皮肤表皮所吸收,不能再渗入皮肤内部,中波紫外线又被称作紫外线的晒伤段,是应重点预防的紫外线波段。
长波紫外线简称UVA,是波长320-400nm的紫外线;长波紫外线多衣物和人体皮肤的穿透性远比中波紫外线要强,可以到底人体皮肤的真皮深处,并可对表皮部位的黑色素起作用,从而引起皮肤黑色素沉着,使皮肤变黑,起到了防御紫外线,保护皮肤的作用。
但是长期积累会导致皮肤老化和严重损伤。
另外,根据紫外线生物效应的不同可将紫外线按照波长划分为四个波段;即UVA、UVB、UVC、UVD四个波段范围。
UVA波段:波长在320-400nm,又称为长波黑斑效应紫外线,该波段的紫外线有很强的穿透力,可以穿透大部分透明的玻璃以及塑料。
UVA可以直达肌肤的真皮层,破坏弹性纤维和胶原蛋白纤维,将我们的皮肤晒黑。
360nm波长的UVA 紫外线符合昆虫类的趋光性反应曲线,可制作诱虫灯。
300-420nm波长的UVA紫外线可透过完全截止可见光的特殊着色玻璃灯管,仅辐射出以365nm为中心的近紫外光,可用于矿石鉴定、舞台装饰、验钞等场所。
UVB波段:波长在275-320nm,又称为中波红斑效应紫外线,中等的穿透力,它的波长较短的部分会被透明玻璃吸收,日光中含有的中波紫外线大部分被臭氧层所吸收,只有不足2%能到达地球表面,在夏天和午后会特别强烈。
关于紫外线的知识

(一)紫外线的由来1800年英国物理学家赫耳在三棱镜光谱的红光端外发现了不可见的热射线——红外线。
德国物理学家里特(Ritte)对这一发现极感兴趣,他坚信物理学事物具有两极对称性,认为既然可见光谱红端之外有不可见的辐射,那么在可见光谱的紫端之外也一定可以发现不可见的辐射。
终于在1801年的一天,当时他手头恰好有一瓶氯化银溶液。
人们当时已知道,氯化银在加热或受到光照时会分解而析出银,析出的银由于颗粒很小而呈黑色。
里特(Ritte)就想通过氯化银来确定太七色光以外的成份,他用一纸片醮了少许氯化银溶液,并把纸片放在白光经棱镜色散后七色光的紫光的外侧。
片刻后,他果然在纸片上观察到醮有氯化银部分的纸片变黑了,这说明纸片的这一部分受到了一种看不见的射线照射。
里特把紫光外附近的不可见光叫做“去氧射线”以强调是化学反应。
不久之后,这个名词被简化为“化学光”,并且成为当时广为人知的名词。
直到1802年,化学光最终更名为“紫外线”,目前这一词一直沿用至今。
(二)紫外线的分类太线分为X线、X光、紫外线、可视光线、红外线等五种,其中到达地球表面的光线为紫外线A,B,可视光线及红外线,但对人体最有影响、最有害的是紫外线,紫外线是位于日光高能区的不可见光线,它的简称为UV。
依据紫外线自身波长的不同,可将紫外线分为三个区域,即短波紫外线、中波紫外线和长波紫外线。
短波紫外线:简称UVC,是波长200-280nm的紫外光线。
短波紫外线在经过地球表面同温层时被臭氧层吸收。
不能达到地球表面,对人体产生重要作用。
因此,对短波紫外线应引起足够的重视。
中波紫外线:简称UVB,是波长280-320nm的紫外线。
中波紫外线对人体皮肤有一定的生理作用。
此类紫外线的极大部分被皮肤表皮所吸收,不能再渗入皮肤部。
但由于其阶能较高,对皮肤可产生强烈的光损伤,被照射部位真皮血管扩,皮肤可出现红肿、水泡等症状。
长久照射皮肤会出现红斑、炎症、皮肤老化,严重者可引起皮肤癌。
关于紫外线的知识

(一)紫外线的由来1800年英国物理学家赫谢耳在三棱镜光谱的红光端外发现了不可见的热射线——红外线。
德国物理学家里特(Ritte)对这一发现极感兴趣,他坚信物理学事物具有两极对称性,认为既然可见光谱红端之外有不可见的辐射,那么在可见光谱的紫端之外也一定可以发现不可见的辐射。
终于在1801年的一天,当时他手头恰好有一瓶氯化银溶液。
人们当时已知道,氯化银在加热或受到光照时会分解而析出银,析出的银由于颗粒很小而呈黑色。
里特(Ritte)就想通过氯化银来确定太阳光七色光以外的成份,他用一张纸片醮了少许氯化银溶液,并把纸片放在白光经棱镜色散后七色光的紫光的外侧。
片刻后,他果然在纸片上观察到醮有氯化银部分的纸片变黑了,这说明纸片的这一部分受到了一种看不见的射线照射。
里特把紫光外附近的不可见光叫做“去氧射线”以强调是化学反应。
不久之后,这个名词被简化为“化学光”,并且成为当时广为人知的名词。
直到1802年,化学光最终更名为“紫外线”,目前这一词一直沿用至今。
(二)紫外线的分类太阳光线分为X线、X光、紫外线、可视光线、红外线等五种,其中到达地球表面的光线为紫外线A,B,可视光线及红外线,但对人体最有影响、最有害的是紫外线,紫外线是位于日光高能区的不可见光线,它的简称为UV。
依据紫外线自身波长的不同,可将紫外线分为三个区域,即短波紫外线、中波紫外线和长波紫外线。
短波紫外线:简称UVC,是波长200-280nm的紫外光线。
短波紫外线在经过地球表面同温层时被臭氧层吸收。
不能达到地球表面,对人体产生重要作用。
因此,对短波紫外线应引起足够的重视。
中波紫外线:简称UVB,是波长280-320nm的紫外线。
中波紫外线对人体皮肤有一定的生理作用。
此类紫外线的极大部分被皮肤表皮所吸收,不能再渗入皮肤内部。
但由于其阶能较高,对皮肤可产生强烈的光损伤,被照射部位真皮血管扩张,皮肤可出现红肿、水泡等症状。
长久照射皮肤会出现红斑、炎症、皮肤老化,严重者可引起皮肤癌。
红外线和紫外线初中物理知识

红外线和紫外线初中物理知识
哎呀,说起红外线和紫外线,这可是初中物理里挺有意思的两个东西呢!咱们先说说红外线吧。
红外线啊,就像咱们晚上用的手电筒,虽然看不见光,但能感受到它的热量。
你把手放在手电筒前面试试,虽然看不到光,但是不是能感觉到手暖暖的?这就是红外线的作用啦!红外线还能用在遥控器上,咱们在家看电视,换个频道,换个音量,不都是按一下遥控器的事儿嘛,这遥控器就是靠红外线来传递信号的。
再来说说紫外线吧。
紫外线啊,就像太阳里的“小刺猬”,虽然看不见摸不着,但挺厉害的。
它能杀菌,你知道咱家阳台上晒被子不?那可不是只为了晒暖和,也是为了用太阳的紫外线来杀菌。
不过啊,紫外线也有坏处,它能让咱们的皮肤变黑,甚至晒伤。
所以夏天出门得涂防晒霜,戴帽子,保护好自己的皮肤哦!
总之啊,红外线和紫外线都是咱们生活中挺重要的东西,虽然看不见摸不着,但都在默默地帮咱们的忙呢!。
紫外线基础知识

紫外线的概念紫外线是一种波长位于可见光和X射线之间,波长在100~400nm之间的电磁波。
UV 是紫外线的缩写。
紫外线具有很多自己独特的特点,如紫外线的荧光效应、生物效应和光化学效应。
能透过臭氧保护层和云层到达地球表面的太阳光线(290nm—2000nm)中紫外线约占13%,只有UVA和UVB两部分,其中UVA占97%,UVB占3%,UVC接近于0。
对人皮肤损伤的只有UVA、UVB。
紫外线的分类根据作用效果的不同,将紫外线按照波长划分为四个波段:UVA波段,波长315~400nm,又称为长波黑斑效应紫外线。
它有很强的穿透力,可以穿透大部分透明的玻璃以及塑料。
日光中含有的长波紫外线有超过98%能穿透臭氧层和云层到达地球表面,UVA可以直达肌肤的真皮层,破坏弹性纤维和胶原蛋白纤维,将我们的皮肤晒黑。
360nm波长的UVA紫外线符合昆虫类的趋光性反应曲线,可制作诱虫灯。
300-420nm波长的UVA紫外线可透过完全截止可见光的特殊着色玻璃灯管,仅辐射出以365nm为中心的近紫外光,可用于矿石鉴定、舞台装饰、验钞等场所。
UVA紫外线有附着色素及光化学作用,称为化学线。
UVB波段,波长280~315nm,又称为中波红斑效应紫外线。
中等穿透力,它的波长较短的部分会被透明玻璃吸收,日光中含有的中波紫外线大部分被臭氧层所吸收,只有不足2%能到达地球表面,在夏天和午后会特别强烈。
UVB紫外线对人体具有红斑作用,能促进体内矿物质代谢和维生素D的形成,但长期或过量照射会令皮肤晒黑,并引起红肿脱皮。
紫外线保健灯、植物生长灯发出的就是使用特殊透紫玻璃(不透过254nm以下的光)和峰值在300nm附近的荧光粉制成。
UVB紫外线有促进维生素的作用,成为健康线。
UVC波段,波长200~280nm,又称为短波灭菌紫外线。
它的穿透能力最弱,无法穿透大部分的透明玻璃及塑料。
日光中含有的短波紫外线几乎被臭氧层完全吸收。
短波紫外线对人体的伤害很大,短时间照射即可灼伤皮肤,长期或高强度照射还会造成皮肤癌。
UV基础知识

什么是UV ? 什么是UV Curing Process ?A : UV就是紫外线(Ultra-Violet Ray)的英文简称. 工业用的UV波长以200nm 到450 nm为其应用范围. 用UV 来照射"UV 照射可硬化的材料" 而使它硬化的制程, 我们称之为"UV Curing Process" .Q : 什么是UV A , UVB , UVC 和UVV ?A : 在工业用的UV 波长200 - 450 nm 范围之间, 我们把它分成四个区域:UV A : 320 - 390 nmUVB : 280 - 320 nmUVC : 280 nm 以下UVV : 390 nm 以上Q : 什么是Curing ?A : Curing 我们把它翻译成"硬化"(或"固化") . 在UV Curing Process 中, 液态的"UV 照射可硬化的材料" , 经过UV 的照射, 瞬间变成固态的加工过程, 我们称它"Curing" . 硬化"Curing" 与传统的干燥"Drying" 加工过程相似但不相同, 其差别在于干燥的加工过程有溶剂的挥发, 而硬化的加工过程则无溶剂的挥发.Q : 为何要用UV Curing Process (UV 硬化制程) ?A : 1. 可以减少能源浪费.2. 不会有溶剂的挥发, 而造成空气的污染.3. 制程时间缩短, 提高生产效率.4. 所需的设备空间小, 可降低厂房的投资成本.5. 因制程缩短, 品质容易控制, 故产品的良率可以大幅提高.Q : UV 硬化制程如何使用?A : 基本上, UV 硬化制程我们可以把它看成是产品加工的一种工具, 这工具包括"UV 照射可硬化的材料"和"UV 光源"及涂抹设备. 针对各种不同的需求, 使用者要先选定"UV 照射可硬化的材料" , 再依材料的特性来设计涂抹设备与适当的UV 光源.Q : 什么是"UV 照射可硬化的材料" ?A : UV 照射可硬化的材料可以是一种涂料, 上光漆, 油墨或是黏着剂. 其中成分主要的有:1. 单体.2. 预聚合体.3. 光起始剂.4. 添加剂.5. 颜料或染料(油墨) .Q : "UV 照射可硬化材料" 的硬化原理为何?A : UV 照射可硬化材料中的光起始剂吸收紫外线光谱(波长200-400nm)中的某些特殊波长的光而产生断键情形, 这些断键的物质再去撞击单体和预聚合体而产生连锁架桥反应,瞬间将此材料从液态变成固态.Q : 如何选择"UV 照射可硬化材料" ?A : 此问题应该由业者自己回答, 因为只有业者自己才知道他要做什么, 有清楚的目标后,才能找适当的材料供货商讨论以选择合适的UV 照射可硬化材料.Q : 何谓适当的UV 材料供货商?A : UV 硬化制程的应用非常广泛, 不同的产品在其制造过程中有其不同的要求, 甚至相同的产品在不同业者的工厂中, 其制造过程也有可能不同, 每一家UV 材料供货商不太可能生产UV 材料来应付所有不同的产品要求, 但每一家UV 材料供货商针对其所专注的某些产品会发展出一些很好的产品, 业者针对其需要, 找到UV供货商提供适当的UV 材料, 则可以享受UV 硬化制程的各种好处.Q : 找到适当的UV 硬化材料后, 如何选择UV 光源?A : 每一家UV 材料供货商当然知道他们所提供的UV 材料特性, 其中最重要的是要符合每一种UV材料的"硬化条件" ? 有此硬化条件后, 使用者才能针对此硬化条件来选择适当的UV 光源.Q : 何谓"硬化条件" ?A : 硬化UV 材料, 主要的硬化条件, 其考虑的因素有:1. UV 照度=> 灯管输出强度, 反射镜的设计, 照射距离, 涂膜厚度.2. UV 累积能量=> 生产效率, 温度.3. UV 光谱分布=> 灯管种类的选择.以上三个因素的适当搭配所提供的"UV 光" , 照射UV 材料, 使UV 材料硬化, 而达到业者产品规范的要求. 我们称此"UV 光"为合适的"硬化条件" .Q : 市面上的UV 光源有哪些种类?A : 一般而言, 用来硬化UV 硬化材料的光源有二类:1) 电极式的UV 光源(Arc UV Lamp) .2) 无电极式的UV 光源(Electrode-less UV Lamp) .Q : 什么是电极式UV 光源(Arc UV Lamp) ?A : 电极式的UV 光源, 其灯管如下图所示.是由一根石英管, 抽真空后, 注入一定量的水银或填充一些特殊材料, 二端各放置一个电极后封口. 二端的电极再以陶瓷绝缘导线或直接以金属接头与电源供应器相连接.特点:1) 灯管长度从4 英吋到90 英吋2) 灯管便宜, 普遍性高3) 单位强度: 200 W/inch ; 300 W/inch ; 400W/inch …… 800 W/inch .4) 设备较便宜.缺点:1) 灯管放射强度容易衰减, 灯管寿命较短.2) 灯管较粗23 ~ 26 mm 直径, 故聚焦设计不容易, 光反射强度较少.3) 光谱选择方便性低. 且光谱会随使用时间加长而平移.4) 冷却系统为上吸式, 容易造成灯管及反射镜罩污染.5) 所放射出之UV 光比率较低. IR(红外线)光比率相对偏高.Q : 什么是无电极式UV 光源(Electrode-less UV Lamp) ?A : 无电极式的UV 光源, 其灯管如右:是由一根石英管, 抽真空后, 注入一定量的水银或填充一些特殊材料再封口而成. 灯管内没有电极存在. UV 光是由微波激发灯管内的水银或特殊材料而产生.特点:1) 灯管长度: 6 英吋和10 英吋二种. 可用串接式无限延伸而无强度均匀性的问题.2) 灯管强度有: 300W/inch , 500W/inch , 600W/inch 等.3) 灯管直径: 9 mm ;11 mm 和13 mm . 聚焦设计容易, 可有75% 以上的光反射强度.4) 相同设备, 只要变换灯管就可选择不同的光谱放射来配合不同的UV 材料变化.5) 灯管放射强度稳定, 使用时间加长也不会影响其放射强度或光谱偏移. 寿命较长可达3000 小时以上.6) 冷却系统为下吹式, 灯管和反射镜罩的清洁比较容易管理.Q : 如何找到一个合适的UV 制程?A : 一个合适的UV 制程, 对业者而言, 是要来提高其生产效率, 增加其产品的良率,让其产品在市场上有更高的竞争能力. 所以使用者或是业者才能知道如何安排UV 制程在其生产线上. UV 设备制造商只能依业者要求提供一个能与业者生产线兼容的UV 光源, 当然此UV光源是要能正确且稳定的硬化业者所选定的UV材料. 至于UV 材料的供货商, 也要针对业者所提供的需要, 设计出符合业者所要求的材料,并提供一个要硬化此材料的条件供UV 设备制造商参考. 总之一个合适的UV 制程, 一定是业者, UV 设备制造商和UV 材料供货商三者意见的交集.UV技术之(一)在印刷和包装加工业,设备维护和印刷机停机时间的控制对提高企业的利润和增加投资回报率而言十分重要。
医院紫外线照射消毒合理使用知识汇总

XXXX 医院紫外线照射消毒合理使用知识汇总一、紫外线消毒原理1、紫外线消毒起源2、紫外线消毒原理二、紫外线消毒灯与日光灯/节能灯的区别三、紫外线灯管分型及技术要求1、紫外线灯管分型2、紫外线灯技术要求四、紫外线消毒适用范围及消毒时间1、适用范围2、消毒时间五、紫外线消毒的影响因素1、流动人群的影响2、温湿度影响3、空气流速影响4、镇流器影响5、联合化学消毒的影响6、臭氧要求六、紫外线照射强度监测七、消毒效果监测(环境微生物学监测)1、采样方法2、监测结果八、维护保养及其登记九、紫外线使用监测与个人防护1、紫外线消毒使用监测2、紫外线消毒个人防护紫外线照射作为一种传统的消毒方法,在基层医院诊室、治疗室、处置室等普遍使用,但是在使用过程中基层医院没有对紫外线辐射强度进行监测等,在使用紫外线灯进行消毒时,造成眼睛、面部和颈部等灼伤不良事例也有发生,本文对合理使用紫外线照射消毒的知识进行汇总。
一、紫外线消毒原理1、紫外线消毒起源早期研究始于1920年代。
1936年开始在医院手术室中采用,1937年首次在学校中采用控制风麻疹传播。
紫外线的波长。
波长范围在400-100nm之间,分为A、B、C三个波段。
其中,UV-C波段(290T00nm)的紫外线具有杀菌能力,称为消毒紫外线。
紫外线杀菌灯直接利用紫外线(中心波长为253.7nm)到达消毒目的的特种电光源。
2、紫外线消毒原理紫外线消毒灯是一种低压汞灯,是利用较低压(<10-2Pa)汞蒸汽被激化而发出的紫外线进行照射消毒的灯。
紫外线消毒灯的主要发光谱线有两条:253.7nm波长和185nni波长,峰值波长为253.7nm。
这两种波长的紫外线都能起到很好的杀菌作用,其中前者能直接作用于生物细胞遗传物质即DNA,使DNA 遭到破坏而导致细菌死亡,并具有分解臭氧功能;后者那么能通过与空气中的氧气作用,产生有强氧化作用的臭氧,从而杀灭细菌。
普通日光灯、节能灯的灯管采用的是普通玻璃,紫外线不能透出来,被荧光粉吸收后发出可见光;而紫外线消毒灯的灯管那么采用透紫外线玻璃或石英玻璃生产,紫外线能够穿过玻管壁透射出来。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UV A UVB射线的区别及危害对肌肤有害的射线有两种:UV A和UVB。
UV A射线会渗入肌肤深层,并导致肌肤出现老化早熟的现象,包括细纹和皱纹。
UVB射线是晒黑的主要原因,因为他们会深入肌肤的表层,引起肌肤细胞的伤害。
80%的肌肤老化来自于紫外线引起的感光性老化,形成细纹、皮肤松弛及皱纹,全球性气侯暖化包括气温升高和阳光强化现象,使我们的肌肤更容易暴露在阳光下,受到紫外线的威胁。
为什么在多云的天气你的肌肤受到阳光的灼伤,这是因为紫外线辐射在大气中被水分子驱散,躲藏在云层下的紫外线辐射依然很高。
真皮层在表皮层的下方,若没有适当的防护,过多的日晒会使真皮层的胶原蛋白和弹性纤维流失,导致肌肤衰老。
DNA又称脱氧核糖核酸,是体内构成每一种分子、细胞、组织和器官的遗传物质,紫外线辐射会损伤皮肤中的DNA,破坏他们的功能而加速皮肤的老化。
表层即表层肌肤,表层肌肤为了自我防御,角质层会逐渐增厚,同时会增加释放麦拉宁色素以吸收和中和紫外线辐射麦拉宁色素是在表皮中形成的一种物质,它决定了人类皮肤的颜色,他保护皮肤细胞和DNA 免受紫外线照射引起的自由基的损伤和变化。
弹性蛋白是形成组织粘结的弹性纤维,使被拉拧的肌肤恢复原位,若弹性纤维被紫外线晒伤,会导致皮肤加速老化。
只有20%的肌肤老化是遗传因素造成的,80%的可见老化现象都是日晒的缘故你爬得越高。
空气就越稀薄,大气越稀薄,过滤能力就逐渐下降,紫外线辐射就更强,每增加1000米的高度,紫外线的辐射强度就会增加12%-15%。
平流臭氧层可以吸收紫外线辐射,减弱UV A/UVB到达地面时的辐射,但由于臭氧层日渐稀薄,保护过滤功能由此而降低,更多有害的UVB射线得以直达地面,对人类的皮肤和眼睛产生伤害。
太阳光谱包含各种各样的电磁波,紫外光(A、B和C),可见光和红外光,紫外光中包含的高水平能量会穿入我们的皮肤修改细胞结构,皮肤变暗是受到阳光中的紫外线辐射造成的,皮肤晒黑是由于麦拉宁色素增加形成并释放到表皮层引起的。
他能保护脆弱的皮肤组织免受太阳辐射。
UV A中的A代表老化(Ageing),它是紫外线中具有相对较长波长的紫外光:0.32-0.40微米,形成我们接受到的95%的紫外射线,持续过度的、不加保护的日晒会增加DNA受损,加速肌肤老化并增加得皮肤癌的几率,但UV A不会灼伤肌肤。
UVB中的B代表灼伤(Burning),UVB会造成皮肤灼伤、皮肤暗化,它的波长较短,0.29-0.32微米,90%的UVB射线在上层大气中被臭氧、水分、氧气和二氧化碳吸收,UVB射线对肌肤会造成迅速伤害,导致皮肤灼伤、皮肤癌并降低免疫能力。
太阳照射到地球表面的紫外线主要是由UV A和UVB组成的,UV A和UVB分别对肌肤有着不同的影响,UVB波长较短,它会引起皮肤变黑,长波而能量较低的UV A会深入到皮肤深层,引起肌肤的老化和衰老。
什么是阳光损伤?肌肤光损伤既可能快如晒伤,也可能慢如毕生积累所致的肌肤渐变,慢性的光损伤不是导致表面变化—如细纹、皱纹,就是导致医学和健康问题—如癌变前期的损伤。
阳光还能透过晒斑、肌肤的褪色部位、黄色的污点或其他斑点来改变其下的皮肤。
一个强有力的证据是,紫外线是大多数老化肌肤病变的始作俑者。
严重晒伤时,晒到的部位不仅发红、发热、起水泡,还会因炎症而伴发有刺痛感。
经过一段时间后肌肤会变黑,甚至还会起皮,其原因就在于阳光中含有紫外线。
紫外线不仅使肌肤变红变黑,阻碍肌肤的正常更新使肌肤变得粗糙,还会促使色斑和皱纹的产生,另外,还被认为可减弱人得免疫力,损伤细胞,引发皮肤癌,因此防御很重要城市紫外线即使打了伞,即使在阴凉处,皮肤还是会被晒伤,你有过这样的经历吗,究其原因,就在于城市特有的紫外线环境,城市中不仅存在直射阳光,紫外线还会通过高楼墙面、地面、汽车玻璃等,从各个方向漫射至肌肤。
皮肤可以暴露在中等强度的阳光下。
正如我们所知,一旦皮肤长期暴露在阳光下,紫外线会使皮肤晒伤,从而导致皮肤癌。
现在我们已经意识到了紫外线的危害。
这些紫外线占了95%,而且会很容易地深入真皮,从而导致皮肤过早的老化。
UVA比UVB更加危险,因为与UVB引起的晒伤不同,我们的身体没有天然的警告系统,UVA所引起的损害是看不见的,当你发现时已经迟了。
UVA在皮肤癌的形成过程中也起着不可忽视的作用。
这些危险随着皮肤类型和暴露程度而变化。
我们有着遗传决定了自己的光型,它决定了晒伤的可能性,及由于暴露在太阳下在引发的皮肤老化或皮肤癌,其他的环境因素,如地理位置,季节,日照时间,气候,纬度及紫外线的反射程度(沙子,水或雪)也起到重要的作用。
紫外线是由太阳发射出来的射线,并影响皮肤。
它们可以被分为两个部分,A和B。
UVB占到达地面UV紫外线的5%。
它们可以被窗户玻璃过滤。
他们可以穿透到表皮层,从而引发:·短期内的“晒伤”,我们有一个报警系统。
·中期晒伤,从长远来看,会引起某些皮肤癌。
UVA占到达地面UV紫外线的95%,它们只是部分被玻璃过滤。
它们可以深入皮肤,到达真皮层,UVA比UVB更危险,因为它与由UVB引起的晒伤不同,我们的身体没有天然警戒系统。
当我们发现它所引起的损害时,一切都晚了,它会引发皮肤过早老化和皮肤癌。
它们也会引起光过敏,当暴露在阳光下时,胳膊和脸上都会出皮疹。
只有可以持久有效的防护UVA和UVB的防晒产品才是有效的。
在日光中,短波的UVB是导致晒伤和皮肤癌的元凶,而长波的UV A是使皮肤晒黑、老化的主要紫外线成分。
UV A在一年四季的照射量比较稳定,并可穿透云层和玻璃,因此各季节、各种天气乃至能见到日光的室内都应注意防护UV A。
阳光中的UV A是引起皮肤光老化的罪魁祸首,经UV A照射数分钟后,皮肤中胶原纤维的合成就受到抑制,而破坏胶原的物质开始增加,长此以往胶原纤维的损失会以皱纹的形式表现出来。
因此抗老化离不开防晒,尤其是防护UV A。
知道你的皮肤光感类型能加深防护意识如今,阳光能促进维生素D的合成和带来愉悦感觉已经成为常识,重提阳光过度暴晒的危害非常有必要。
我们的皮肤与阳光的关系取决于皮肤的光感类型,这取决于你的肤色、眼睛和头发的颜色,以及你的皮肤容易晒黑的程度。
了解阳光的作用有利于充分利用其有益的效应,并且把阳光的危害降至最低。
皮肤光反应类型O 白化病患者(白化病是黑色素完全缺失)Ⅰ红头发,乳白色皮肤(有一定数量黑色素,只能晒伤,不会晒黑)Ⅱ金发,白皮肤,浅色眼睛(北欧人种,可以晒黑但更容易晒伤)Ⅲ栗褐色头发,乳白色皮肤(晒伤后容易晒黑)Ⅳ褐色头发,黑色皮肤(地中海人种,混血:晒后会变黑,但不会晒伤)Ⅴ非洲黑人短期反应:正常反应1. 晒黑晒黑是皮肤对UV A和UVB的自然防御反应。
黑素细胞(位于皮肤表皮基底层)开始大量合成黑素(棕色的小颗粒)。
黑素可以吸收阳光并形成保护性的棕色或者金色:晒黑。
黑素的数量和分布决定了肤色以及对于阳光的反应。
2. 晒伤晒伤是皮肤过度暴露于UVB下的反应。
使用现代的防晒产品,经过很多次的防晒知识教育,不应该再出现晒伤了。
然而,由于没有重视或者防护不充分,晒伤仍然会出现。
晒伤最初表现为暴露部位皮肤发红,界限清晰,与暴晒部位一致;这种皮肤发红往往伴有疼痛和灼热感。
第二阶段,出现水疱、大疱(这时皮肤变得不能接触)。
最终可能出现晕厥、头痛、发热、高温引起的脱水。
病理反应:光照性皮肤病是由于阳光引起的皮肤疾病。
有些是UVB引起的,有些是UV A引起的,但是大多数是两者的共同作用引起的。
1. 光照性皮肤病此类疾病常被称为“日光过敏”。
多形性日光疹是常见的光照性皮肤病,特点是在颈项部和前臂有瘙痒性红斑。
其他如日光疹、日光性荨麻疹则少见很多。
你的皮肤科医生可以通过查体和询问问题识别这些疾病。
2. 光敏性在这些病例中,阳光并不是唯一的病因;在皮肤上涂抹或口服有光敏性的物质会加重病情。
局部的光敏物质可以在植物、香水、某些药物(尤其是局部使用的抗生素)中存在。
长期反应:随着光化作用数年的累积和过度光暴露,会出现其他症状。
1. 晒斑常在曝光部位的(面部和手部)褐色的斑点。
2. 皮肤早老面部、颈项部、手背、前臂背面出现:皱纹、晒斑(雀斑)、弹力纤维病(两颊和颈项皮肤厚而黄)、皮肤变薄……3. 皮肤肿瘤危险性增加这是光暴露最严重的后果;充分说明了医生倡导防护活动的重要性。
实际上,目前已经证实从儿童时期就开始避免紫外线的伤害并保持终身,可以降低皮肤癌的危险性。
日光对皮肤的作用严重程度不一:* 日光性角化老年人的头面部、手背常见毛糙的皮损,应除去这些皮损,因为它们是肿瘤的先兆。
*皮肤肿瘤-皮肤癌最常见,通常局限在发病部位。
皮损较小时早期切除非常必要。
早期皮损小,伴橘皮样变,或长期反复出现的结痂。
-黑素细胞瘤要严重很多:它们可以转移,这意味着它们可以迅速播散因而是致死性的。
通常表现为不规则褐色或黑色斑点,体积迅速增大。
早期诊断至关重要。
云层只能阻止一小部分的光线。
95%的光线可以通过云层。
所以要小心!伞可以遮蔽一半的光线。
可见光和紫外线可以通过其他地方的反射间接的到达你的皮肤,20%由水反射,15-25%由沙子反射。
需要加倍小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