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业10项新技术2010版之绿色施工技术
建设部建筑业10项新技术

建筑业10项新技术(2010年版) 1、地基基础和地下空间工程技术1.1灌注桩后注浆技术1.2长螺旋钻孔压灌桩技术1.3水泥粉煤灰碎石桩(CFG桩)复合地基技术1.4真空预压法加固软土地基技术1.5土工合成材料应用技术1.6复合土钉墙支护技术1.7型钢水泥土复合搅拌桩支护结构技术1.8工具式组合内支撑技术1.9逆作法施工技术1.10爆破挤淤法技术1.11高边坡防护技术1.12非开挖埋管技术1.13大断面矩形地下通道掘进施工技术1.14复杂盾构法施工技术1.15智能化气压沉箱施工技术1.16双聚能预裂与光面爆破综合技术2、混凝土技术2.1高耐久性混凝土2.2高强高性能混凝土2.3自密实混凝土技术2.4轻骨料混凝土2.5纤维混凝土2.6混凝土裂缝控制技术2.7超高泵送混凝土技术2.8预制混凝土装配整体式接受施工技术3、钢筋及预应力技术3.1高强钢筋应用技术3.2钢筋焊接网应用技术3.3大直径钢筋直螺纹连接技术3.4无粘结预应力技术3.5有粘结预应力技术3.6索结构预应力施工技术3.7建筑用成型钢筋制品加工与配送技术3.8钢筋机械锚固技术4、模板及脚手架技术4.1清水混凝土模板技术4.2钢(铝)框胶合板模板技术4.3塑料模板技术4.4组拼式大模板技术4.5早拆模板施工技术4.6液压爬升模板技术4.7大吨位长行程油缸整体顶升模板技术4.8贮仓筒壁滑模托带仓顶空间钢结构整安装施工技术4.9插接式钢管脚手架及支撑架技术4.10盘销式钢管脚手架及支撑架技术4.11附着升降脚手架技术4.12电动桥式脚手架技术4.13预制箱梁模板技术4.14挂篮悬臂施工技术4.15隧道模板台车技术4.16移动模架造桥技术5、钢结构技术5.1深化设计技术5.2厚钢板焊接技术5.3大型钢结构滑移安装施工技术5.4钢结构与大型设备计算机控制整体顶升与提升安装施工技术5.5钢与混凝土组合结构技术5.6住宅钢结构技术5.7高强度钢材应用技术5.8大型复杂膜结构施工技术5.11模块式钢结构框架组装、吊装技术6、机电安装工程技术6.1管线综合布置技术6.2金属矩形风管薄钢板法兰连接技术6.3变风量空调系统技术6.4非金属复合板风管施工技术6.5大管道闭式循环冲洗技术6.6薄壁不锈钢管道新型连接技术6.7管道工厂化预制技术6.8超高层高压垂吊式电缆敷设技术6.9预分支电缆施工技术6.10电缆穿刺线夹施工技术6.11大型储罐施工技术7、绿色施工技术7.1基坑施工封闭降水技术7.2基坑施工降水回收利用技术7.3预拌砂浆技术7.4外墙自保温体系施工技术7.5粘贴式外墙外保温隔热系统施工技术7.6现浇混凝土外墙外保温施工技术7.7硬泡聚氨酯外墙喷涂保温施工技术7.8工业废渣及(空心)砌块应用技术7.9铝合金窗断桥技术7.10太阳能与建筑一体化应用技术7.11供热计量技术7.12建筑外遮阳技术7.13植生混凝土7.14透水混凝土8、防水技术8.1防水卷材机械固定施工技术8.2地下工程预铺反粘防水技术8.3预备注浆系统施工技术8.4遇水膨胀止水胶施工技术8.5丙烯酸盐灌浆液防渗施工技术8.6聚乙烯丙纶防水卷材与非固化型防水粘结料复合防水施工技术8.7聚氨酯防水涂料施工技术9、抗震、加固与改造技术9.1消能减震技术9.2建筑隔震技术9.3混凝土构件粘贴碳纤维、粘钢和外包钢加固技术9.4钢绞线网片聚合物砂浆加固技术粘钢和外包钢加固技术9.5结构无损拆除技术9.6无粘结预应力混凝土结构拆除技术9.7深基坑施工监测技术9.8结构安全性监测(控)技术9.9开挖爆破监测技术9.10隧道变形远程自动监测系统9.11一机多天线GPS变形监测技术10、信息化应用技术10.1虚拟仿真施工技术10.2高精度自动测量控制技术10.3施工现场远程监控管理及工程远程验收技术10.4工程量自动计算技术10.5工程项目管理信息化实施集成应用及基础信息规范分类编码技术10.6建设项目资源计划管理技术10.7项目多方协同管理信息化技术10.8塔式起重机安全监控管理系统应用技术。
精选绿色施工技术建筑业10项新技术XXXX版

典型工程与应用实例
• 国家游泳中心在降水施工时,对方案进行了优化, 减少了地下水抽取,充分利用自渗效果将上层潜 水引渗至较深层潜水水中,使一大部分水资源重 新回灌至地下,施工现场还设置了喷淋系统,将 所抽水体集中存放于水箱(现场制作一个蓄水的 水箱)中,然后将该水用喷淋扬尘,现场喷射混 凝土用水、土钉孔灌注水泥浆液用水以及混凝土 养护用水、砌筑用水、生活用水等均使用地下水, 并联系绿化部门,定期为洒水车蓄水,有效防止 了水资源的浪费。
• 绿色施工环境效果检测技术等。
二、编写思路
• 本次编写10项新技术之绿色施工技术,整体 思路是从建筑物的基坑施工技术开始,至建 筑物整体施工完成,所含盖的技术内容是目 前基本成熟并可在全国推广的技术;我们认 为绿色施工技术即包括施工过程的绿色控制 技术,也包括施工技术的绿色节能技术,而 施工过程的绿色控制技术(如扬尘,噪声等) 偏向于管理,因此没有纳入。
1.基坑施工封闭降水技术
• 基坑施工封闭降水技术多采用基坑侧壁帷幕 或基坑侧壁帷幕+基坑底封底的截水措施, 阻截基坑侧壁及基坑底面的地下水流入基坑, 同时采用降水措施抽取或引渗基坑开挖范围 内的现存地下水的降水方法;帷幕常采用深 层搅拌桩防水帷幕、高压摆喷墙、旋喷桩、 地下连续墙等作止水帷幕。
• 其特点是:抽水量少,对周边环境不造成影 响,不污染周边水源,止水系统配合支护体 系一起设计降低造价。
与2005版比较
• 绿色施工技术是以建筑业10项新技术 (2005) 中第七章建筑节能技术为基础编 写的,因此保留了节能型围护结构应用技 术、新型墙体材料应用技术及施工技术、 节能型门窗应用技术、供热采暖系统温控 与热计量技术、预拌砂浆技术等中的部分 内容,技术指标有更新,同时又增加了部 分内容。
建筑业10项新技术(2010版)

建筑业10项新技术(2010版)1 地基基础和地下空间工程技术1。
1 灌注桩后注浆技术1.2 长螺旋钻孔压灌桩技术1.3 水泥粉煤灰碎石桩(CFG桩)复合地基技术1.4 真空预压加固软土地基技术1。
5 土工合成材料应用技术1。
6 复合土钉墙支护技术1。
7 型钢水泥土复合搅拌桩支护结构技术1.8 工具式组合内支撑技术1.9 逆作法施工技术1。
10 爆破挤淤法技术1.11 高边坡防护技术1。
12 非开挖埋管施工技术1.13 大断面矩形地下通道掘进施工技术1。
14 复杂盾构法施工技术1.15 智能化气压沉箱施工技术1.16 双聚能预裂与光面爆破综合技术2 混凝土技术2。
1 高耐久性混凝土2.2 高强高性能混凝土2.3 自密实混凝土技术2。
4 轻骨料混凝土2.5 纤维混凝土2。
6 混凝土裂缝控制技术2.7 超高泵送混凝土技术2。
8 预制混凝土装配整体式结构施工技术3 钢筋及预应力技术3。
1 高强钢筋应用技术3。
2 钢筋焊接网应用技术3.3 大直径钢筋直螺纹连接技术3.4 无粘结预应力技术3.5 有粘结预应力技术3.6 索结构预应力施工技术3.7 建筑用成型钢筋制品加工与配送3.8 钢筋机械锚固技术4 模板及脚手架技术4.1 清水混凝土模板技术4。
2 钢(铝)框胶合板模板技术4。
3 塑料模板技术4。
4 组拼式大模板技术4.5 早拆模板施工技术4。
6 液压爬升模板技术4.7 大吨位长行程油缸整体顶升模板技术4。
8 贮仓筒壁滑模托带仓顶空间钢结构整体安装施工技术4。
9 插接式钢管脚手架及支撑架技术4.10 盘销式钢管脚手架及支撑架技术4.11 附着升降脚手架技术4.12 电动桥式脚手架技术4.13 预制箱梁模板技术4.14 挂篮悬臂施工技术4。
15 隧道模板台车技术4.16 移动模架造桥技术5 钢结构设计5。
1 深化设计技术5。
2 厚钢板焊接技术5。
3 大型钢结构滑移安装施工技术5.4 钢结构与大型设备计算机控制整体顶升与提升安装施工技术5.5 钢与混凝土组合结构技术5.6 住宅钢结构技术5。
绿色施工技术内容简介

绿色施工技术内容简介 --------------建筑业10项新技术之一绿色施工技术是指在工程建设中,在保证质量和安全等基本要求的前提下,通过科学管理和技术进步,最大限度地节约资源,减少对环境负面影响的施工活动,绿色施工是可持续发展思想在工程施工中的具体应用和体现。
首先绿色施工技术并不是独立于传统施工技术的全新技术,而是对传统施工技术的改进,是符合可持续发展的施工技术,其最大限度地节约资源并减少对环境负面影响的施工活动,使施工过程真正做到“四节一环保”,对于促使环境友好、提升建筑业整体水平具有重要意义。
一、绿色施工技术的编写基础和新增内容绿色施工技术是以建筑业10项新技术(2005)中第七章建筑节能技术为基础编写的,因此保留了节能型围护结构应用技术、新型墙体材料应用技术及施工技术、节能型门窗应用技术、供热采暖系统温控与热计量技术、预拌砂浆技术等中的部分内容,技术指标有更新,同时又增加了部分内容。
增加内容1、是以水、太阳能等自然资源为主线,使建筑物在发挥其使用功能的同时融入自然,充分利用自然界给与我们的资源,以减少对环境的污染,使人与自然和谐相处,从而体现绿色主题。
2、考虑到基坑施工中地下水的浪费在全国是巨大的,施工过程废水的回收利用和雨水利用技术是增加成本少,容易实现的技术,特提出封闭降水技术和施工过程废水和雨水回收利用技术二、绿色施工技术之主要项目 1.基坑施工封闭降水技术 2 .施工过程水回收利用技术 3 .预拌砂浆技术 4 .外墙外保温体系施工技术 5 .外墙自保温体系和工业废渣及(空心)砌块应用技术 6.铝合金窗断桥技术 7.太阳能与建筑一体化应用技术 8 .供热计量技术9.建筑外遮阳技术 110.植生混凝土11.透水混凝土三、绿色施工技术主要内容简介1、基坑施工封闭降水技术基坑施工封闭降水技术多采用基坑侧壁帷幕或基坑侧壁帷幕+基坑底封底的截水措施,阻截基坑侧壁及基坑底面的地下水流入基坑,同时采用降水措施抽取或引渗基坑开挖范围内的现存地下水的降水方法;帷幕常采用深层搅拌桩防水帷幕、高压摆喷墙、旋喷桩、地下连续墙等作止水帷幕。
2010版建设部10项新技术

1地基基础和地下空间工程技术1.1灌注桩后注浆技术1.主要技术内容灌注桩后注浆是指在灌注桩成桩后一定时间,通过预设在桩身内的注浆导管及与之相连的桩端、桩侧处的注浆阀注入水泥浆。
注浆目的一是通过桩底和桩侧后注浆加固桩底沉渣(虚土)和桩身泥皮,二是对桩底和桩侧一定范围的土体通过渗入(粗颗粒土)、劈裂(细粒土)和压密(非饱和松散土)注浆起到加固作用,从而增大桩侧阻力和桩端阻力,提高单桩承载力,减少桩基沉降。
在优化注浆工艺参数的前提下,可使单桩承载力提高40%~120%,粗粒土增幅高于细粒土,桩侧、桩底复式注浆高于桩底注浆;桩基沉降减小30%左右。
可利用预埋于桩身的后注浆钢导管进行桩身完整性超声检测,注浆用钢导管可取代等承载力桩身纵向钢筋。
2.技术指标根据地层性状、桩长、承载力增幅和桩的使用功能(抗压、抗拔)等因素,灌注桩后注浆可采用桩底注浆、桩侧注浆、桩侧桩底复式注浆等形式。
主要技术指标为:(1)浆液水灰比:地下水位以下0.45~0.65,地下水位以上0.7~0.9。
(2)最大注浆压力:软土层4~8MPa,风化岩10~16MPa。
(3)单桩注浆水泥量:G c=a p d+a s nd,式中桩端注浆量经验系数a p=1.5~1.8,桩侧注浆量经验系数a s=0.5~0.7,n为桩侧注浆断面数,d为桩径(m)。
(4)注浆流量不宜超过75L/min。
实际工程中,以上参数应根据土的类别、饱和度及桩的尺寸、承载力增幅等因素适当调整,并通过现场试注浆和试桩试验最终确定。
设计施工可依据现行《建筑桩基技术规范》JGJ94进行。
3.适用范围灌注桩后注浆技术适用于除沉管灌注桩外的各类泥浆护壁和干作业的钻、挖、冲孔灌注桩。
4.已应用的典型工程北京首都国际机场T3航站楼。
目前该技术应用于北京、上海、天津、福州、汕头、武汉、宜春、杭州、济南、廊坊、龙海、西宁、西安、德州等地数百项高层、超高层建筑桩基工程中,经济效益显著。
1.2长螺旋钻孔压灌桩技术1.主要技术内容长螺旋钻孔压灌桩技术是采用长螺旋钻机钻孔至设计标高,利用混凝土泵将混凝土从钻头底压出,边压灌混凝土边提升钻头直至成桩,然后利用专门振动装置将钢筋笼一次插入混凝土桩体,形成钢筋混凝土灌注桩。
建筑业10项新技术包括

建筑业10项新技术包括:地基基础与地下空间工程技术、混凝土技术、钢筋及预应力技术、模板及脚手架技术、钢结构技术、机电安装工程技术、绿色施工技术、防水技术、抗震与加固改造技术及信息化应用技术等10大项108小项。
其中主要常用项目有:一、地基基础与地下空间工程技术包括1、灌注桩后注浆技术,2、长螺旋钻孔压灌桩技术,3、复合土钉墙支护技术,4、逆作法施工技术,5、高边坡防护技术,6、非开挖埋管技术,7、复杂盾构法施工技术等16项技术。
二、混凝土技术包括1、高耐久性混凝土,2、高强高性能混凝土,3、自密实混凝土技术,4、轻骨料混凝土,5、混凝土裂缝控制技术,6、超高泵送混凝土技术等8项技术。
三、钢筋及预应力技术包括1、高强钢筋应用技术,2、大直径钢筋直螺纹连接技术,3、建筑用成型钢筋制品加工与配送,4、钢筋机械锚固技术等8项技术。
四、模板及脚手架技术包括1、清水混凝土模板技术,2、钢(铝)框胶合板模板技术,3、组拼式大模板技术,4、早拆模板施工技术,5、挂篮悬臂施工技术,6、隧道模板台车技术,7、移动模架造桥技术等16项技术。
五、钢结构技术包括1、厚钢板焊接技术,2、大型钢结构滑移安装施工技术,3、钢与混凝土组合结构技术,4、住宅钢结构技术等9项技术。
六、机电安装工程技术包括1、管线综合布置技术,2、金属矩形风管薄钢板法兰连接技术,3、非金属复合风管施工技术,4、大管道闭式循环冲洗技术,5、预分支电缆施工技术等11项技术。
七、绿色施工技术包括1、基坑施工封闭降水技术,2、施工过程水回收利用技术,3、粘贴式外墙保温隔热系统施工技术,4、铝合金窗断桥技术,5、工业废渣及(空心)砌块应用技术,6、现浇混凝土外墙外保温施工技术等14项技术。
八、防水技术包括1、地下工程预铺反粘防水技术,2、遇水膨胀止水胶施工技术,3、聚氨酯防水涂料施工技术等7项技术。
九、抗震与加固改造技术包括1、消能减震技术,2、建筑隔震技术,3、结构无损拆除技术等11项技术。
绿色施工技术内容简介

绿色施工技术内容简介-------- 建筑业10 项新技术之一绿色施工技术是指在工程建设中,在保证质量和安全等基本要求的前提下,通过科学管理和技术进步,最大限度地节约资源,减少对环境负面影响的施工活动,绿色施工是可持续发展思想在工程施工中的具体应用和体现。
首先绿色施工技术并不是独立于传统施工技术的全新技术,而是对传统施工技术的改进,是符合可持续发展的施工技术,其最大限度地节约资源并减少对环境负面影响的施工活动,使施工过程真正做到“四节一环保” ,对于促使环境友好、提升建筑业整体水平具有重要意义。
一、绿色施工技术的编写基础和新增内容绿色施工技术是以建筑业10 项新技术(2005)中第七章建筑节能技术为基础编写的,因此保留了节能型围护结构应用技术、新型墙体材料应用技术及施工技术、节能型门窗应用技术、供热采暖系统温控与热计量技术、预拌砂浆技术等中的部分内容,技术指标有更新,同时又增加了部分内容。
增加内容1、是以水、太阳能等自然资源为主线,使建筑物在发挥其使用功能的同时融入自然,充分利用自然界给与我们的资源,以减少对环境的污染,使人与自然和谐相处,从而体现绿色主题。
2、考虑到基坑施工中地下水的浪费在全国是巨大的,施工过程废水的回收利用和雨水利用技术是增加成本少,容易实现的技术,特提出封闭降水技术和施工过程废水和雨水回收利用技术二、绿色施工技术之主要项目1. 基坑施工封闭降水技术2 .施工过程水回收利用技术3 .预拌砂浆技术4 .外墙外保温体系施工技术5 .外墙自保温体系和工业废渣及(空心)砌块应用技术6.铝合金窗断桥技术7.太阳能与建筑一体化应用技术8 .供热计量技术9.建筑外遮阳技术10•植生混凝土11透水混凝土三、绿色施工技术主要内容简介1、基坑施工封闭降水技术基坑施工封闭降水技术多采用基坑侧壁帷幕或基坑侧壁帷幕+基坑底封底的截水措施,阻截基坑侧壁及基坑底面的地下水流入基坑,同时采用降水措施抽取或引渗基坑开挖范围内的现存地下水的降水方法;帷幕常采用深层搅拌桩防水帷幕、高压摆喷墙、旋喷桩、地下连续墙等作止水帷幕。
建筑业10项新技术

建筑业10项新技术在当今社会,建筑业作为国民经济的重要支柱产业,一直在不断创新和发展。
随着科技的进步,一系列新技术的出现为建筑业带来了巨大的变革,提高了建筑的质量、效率和可持续性。
下面就让我们一起来了解一下建筑业的 10 项新技术。
一、地基基础和地下空间工程技术在建筑施工中,地基基础的稳固至关重要。
灌注桩后注浆技术通过在灌注桩成桩后,将水泥浆注入桩端和桩侧,有效地提高了桩的承载力,减少了桩的沉降量。
长螺旋钻孔压灌桩技术则具有施工速度快、成桩质量高、无污染等优点,适用于各种地质条件。
地下连续墙施工技术在深基坑支护和地下空间开发中发挥着重要作用,能够有效地止水和挡土,保证施工安全。
二、高性能混凝土技术高性能混凝土具有高强度、高耐久性和良好的工作性能。
自密实混凝土技术可以在无需振捣的情况下自流平并填充模板,大大提高了施工效率,减少了噪音污染。
混凝土裂缝控制技术通过优化混凝土配合比、加强施工过程控制等措施,有效地减少了混凝土裂缝的产生,提高了建筑物的耐久性。
三、高效钢筋与预应力技术高强钢筋的应用可以减少钢筋用量,降低工程造价。
大直径钢筋直螺纹连接技术具有连接强度高、施工速度快、质量稳定等优点,已广泛应用于各类建筑工程。
有粘结预应力技术和无粘结预应力技术在大跨度结构和高层建筑中得到了广泛应用,有效地提高了结构的承载能力和抗裂性能。
四、新型模板及脚手架技术铝合金模板具有重量轻、强度高、周转次数多等优点,能够提高混凝土成型质量,降低施工成本。
爬升模板技术适用于高层建筑施工,能够随着建筑物的升高自动爬升,提高了施工效率和安全性。
盘扣式脚手架具有搭设速度快、稳定性好、承载力高等优点,已逐渐取代传统的脚手架。
五、钢结构技术钢结构具有强度高、重量轻、施工速度快等优点。
钢结构深化设计与物联网应用技术可以实现对钢结构施工过程的精细化管理,提高施工质量和效率。
钢结构智能测量技术通过使用先进的测量设备和软件,能够准确地测量钢结构的尺寸和位置,保证安装精度。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典型工程
• 2008年开挖的北京中关村朔黄大厦工程:基坑面 积约5000m2,基坑深度17m,原计划采用管井降 水,计算90天涌水量2.48万吨,后采用旋喷桩止 水帷幕工艺,在基坑内配置疏干井,将上部潜水 引入下层,全工程未抽取地下水。 • 成功应用封闭降水的工程还有:天津地区中钢天 津响锣湾项目、北京地区协和医院门诊楼及手术 科室楼工程、上海轨道交通10号线一期工程、太 原名都工程、深圳地铁益田站、广州地铁越秀公 园站基坑工程、河北曹妃甸首钢炼钢区地下管廊 工程、福州茶亭街地下配套交通工程。
绿色施工技术的内容
• 基坑施工封闭降水技术,包括工程降水对 施工安全及周边环境影响及防治技术、施 工降水回灌及循环利用技术; • 施工过程水回收利用技术,包括雨水回收 利用技术和现场生产废水利用技术; • 建筑外围护结构的保温隔热技术,包括各 种外墙保温隔热技术、自保温隔热技术、 门窗节能保温技术、建筑遮阳隔热技术; • 采暖空调通风系统节能技术;
三、绿色施工技术主要内容
• • • • • • • • • • • • • • 1. 基坑施工封闭降水技术 2 . 施工过程水回收利用技术 3 .预拌砂浆技术 4 .外墙自保温体系施工技术 5 .粘贴式外墙外保温隔热系统施工技术 6 .现浇混凝土外墙外保温施工技术 7 .硬泡聚氨酯外墙喷涂保温施工技术 8 .工业废渣及(空心)砌块应用技术 9 .铝合金窗断桥技术 10 . 太阳能与建筑一体化应用技术 11 .供热计量技术 12 . 建筑外遮阳技术 13 . 植生混凝土 14 .透水混凝土
太阳能资源
• 我国年太阳能辐照总量大于502万kJ/㎡,年日照时数超过 2200h的地区占国土面积2/3以上,为太阳能与建筑一体 化奠定了重要的物质基础. • 2008年金融危机后我国政府提出的“金太阳工程”在政 策上推动了太阳能光电一体化的发展. • 但如何用好政策,选好适宜的建筑群,使太阳能光电技术 代替传统火电发电,而不是产生众多光电垃圾是我们尤为 注意的问题。 • 太阳能光热技术在我国的发展有十多年的历史,数量最多 的是太阳能热水器,多为家庭自发使用,较少与建筑一体 化设计; • 目前我国多个省市建造的太阳能热水或光电示范工程,为 全面推广奠定了良好的基础,我们认为这是推广太阳能与 建筑一体化应用技术的最佳时期。
建筑遮阳
• 建筑遮阳可以有效遮挡太阳过度的辐射,夏季减 少空调负荷,在节能减排的同时还改善室内热环 境;冬季调整遮阳百叶角度,充分利用太阳辐射 热,提高建筑的热舒适度等优点。 • 采用遮阳设施,可以节约空调用电25%左右,设 置良好遮阳的设施,可以使外窗保温性能提高约 一倍,节约建筑采暖用能10%左右。 • 建筑遮阳技术是实现建筑节能的又一增长点。
典型工程与应用实例
• 国家游泳中心在降水施工时,对方案进行了优化, 减少了地下水抽取,充分利用自渗效果将上层潜 水引渗至较深层潜水水中,使一大部分水资源重 新回灌至地下,施工现场还设置了喷淋系统,将 所抽水体集中存放于水箱(现场制作一个蓄水的 水箱)中,然后将该水用喷淋扬尘,现场喷射混 凝土用水、土钉孔灌注水泥浆液用水以及混凝土 养护用水、砌筑用水、生活用水等均使用地下水, 并联系绿化部门,定期为洒水车蓄水,有效防止 了水资源的浪费。 • 北京清华大学环境能源楼工程、北京市威盛大厦 工程、中石化办公大楼工程、微软(中国)研发 集团总部工程、中关村金融中心等。
雨水回收利用技术
• 雨水回收利用技术是指在施工过程中将雨 收集后,经过雨水渗蓄、沉淀等处理,集 中存放,用于施工现场降尘、绿化和洗车, 经过处理的水体可用于结构养护用水、现 场砌筑抹灰施工用水等。 • 现场生产废水利用技术是指将施工生产、 生活废水经过过滤、沉淀等处理后循环利 用的技术。
雨水回收利用技术特点
绿色施工技术内容简介
--------------
建筑业10项新技术之一
一、背景
• 2003年中国申报奥运时提出“绿色奥运、 科技奥运、人文奥运”的理念后,建筑施 工领域的绿色概念开始逐渐形成。 • 绿色建筑评价标准GB/T50378-2006 • 民用建筑绿色设计规范JGJ/T229-2010 • 建筑工程绿色施工评价标准GB/T50640-2010
基坑施工降水回收利用技术
• 基坑降水回收利用率为
Q1 q1 q2 q3 R K6 100% Q0
• 式中,Q1--回灌至地下的水量(根据地质情况及 试验确定); • K6--损失系数;取0.85~0.95。 • q1—现场生活用水量(m3/d) • q2—现场洒水控制扬尘用水量(m3/d) • q3--施工砌筑抹灰用水量(m3/d)
二、编写思路
• 本次编写10项新技术之绿色施工技术,整体 思路是从建筑物的基坑施工技术开始,至建 筑物整体施工完成,所含盖的技术内容是目 前基本成熟并可在全国推广的技术;我们认 为绿色施工技术即包括施工过程的绿色控制 技术,也包括施工技术的绿色节能技术,而 施工过程的绿色控制技术(如扬尘,噪声等) 偏向于管理,因此没有纳入。
适用范围和典型工程
• 本技术适用于有地下水存在的所有非岩石地层的 基坑工程。 • 在使用时应根据土层的性质和特点、水层性质、 基坑开挖深度、封闭深度和基坑内井深度综合考 虑,尤其应注意公式的选取。 • 天津中钢天津响锣湾项目、北京朔黄大厦工程、 协和医院门诊楼及手术科室楼工程、太原名都工 程、深圳地铁益田站、广州地铁越秀公园站基抗 工程
• 特点:利用施工季的降雨,将雨水存储,用于施工 过程中,减少地下水的使用,节约抽水的用电量、 减少人工等。 • 施工现场用水应有20%来源于雨水和生产废水等。 • 在施工现场临时道路两旁设置引水管和沉淀池,沉 淀池的水引入蓄水池,蓄水池的大小根据工地的实 际情况和实际需要确定;如果工程投入使用后仍有 雨水回收系统,应将临时雨水回收系统与设计结合, 蓄水池可先行施工使用,以减少施工成本。
技术指标
(1)封闭深度:宜采用悬挂式竖向截水和水平封底相结合,在 没有水平封底措施的情况下要求侧壁帷幕(连续墙、搅拌桩、 旋喷桩等)插入基坑下卧不透水土层一定深度,深度情况应 满足下式计算: l=0.2hw-0.5b 式中: l ——帷幕插入不透水层的深度; hw——作用水头; b——帷幕厚度。 (2)截水帷幕厚度:满足抗渗要求,渗透系数宜小于1.0×106cm/s。 (3)基坑内井深度:可采用疏干井和降水井,若采用降水井, 井深度不宜超过截水帷幕深度;若采用疏干井,井深应插入 下层强透水层。 (4)结构安全性:截水帷幕必须在有安全的基坑支护措施下配 合使用(如注浆法),或者帷幕本身经计算能同时满足基坑 支护封闭降水技术
• 基坑施工封闭降水技术多采用基坑侧壁帷幕 或基坑侧壁帷幕+基坑底封底的截水措施, 阻截基坑侧壁及基坑底面的地下水流入基坑, 同时采用降水措施抽取或引渗基坑开挖范围 内的现存地下水的降水方法;帷幕常采用深 层搅拌桩防水帷幕、高压摆喷墙、旋喷桩、 地下连续墙等作止水帷幕。 • 其特点是:抽水量少,对周边环境不造成影 响,不污染周边水源,止水系统配合支护体 系一起设计降低造价。
绿色施工技术的涵义
• 绿色施工技术是指在工程建设中,在保证质量和 安全等基本要求的前提下,通过科学管理和技术 进步,最大限度地节约资源,减少对环境负面影 响的施工活动,绿色施工是可持续发展思想在工 程施工中的具体应用和体现。 • 绿色施工技术并不是独立于传统施工技术的全新 技术,而是对传统施工技术的改进,是符合可持 续发展的施工技术,最大限度地节约资源并减少 对环境负面影响的施工活动,使施工过程真正做 到“四节一环保”,对于促使环境友好、提升建 筑业整体水平具有重要意义。
技术措施
• 现场建立高效洗车池:主要包括蓄水池、沉淀池和 冲洗池等三部分。将降水井所抽出的水通过基坑周 边的排水管汇集进蓄水池,经水泵冲洗运土车辆。 冲洗完的污水经预先的回路流进沉淀池进行沉淀, 沉淀后的水可再流进蓄水池,循环使用。 • 设置现场集水箱:根据以上技术指标测算现场回收 水量,制作蓄水箱,箱顶制作收集水管入口,与现 场降水水管连接,并将蓄水箱置于固定高度(根据 所需水压计算),回收水体通过水泵抽到蓄水箱, 同时水箱顶部设有溢流口,溢流口连接到马桶冲洗 水箱入水管,溢水自然排到马桶的冲洗水箱,水箱 的底部设有水闸口,水闸口可以连接各种用水管 (施工用水水管等),用于现场部分施工用水。
3. 预拌砂浆技术
• 考虑到预拌砂浆符合国家节能减排的产业 政策,即保留了2005版的预拌砂浆的主要 内容,预拌砂浆分为干拌砂浆和湿拌砂浆 两种。2005版按使用功能的不同将干拌砂 浆分为若干种类型,考虑到目前各种类型的 砂浆均有产品标准,故在新版中就没有细 分类,但各种类型的干拌砂浆均属于本节 内容,性能指标按照产品标准即可,适用 于工业与民用建筑施工有要求的地区。
与2005版比较
• 绿色施工技术是以建筑业10项新技术 (2005) 中第七章建筑节能技术为基础编 写的,因此保留了节能型围护结构应用技 术、新型墙体材料应用技术及施工技术、 节能型门窗应用技术、供热采暖系统温控 与热计量技术、预拌砂浆技术等中的部分 内容,技术指标有更新,同时又增加了部 分内容。
绿色主题
• 本次编写是以水、太阳能等自然资源为主线,使 建筑物在发挥其使用功能的同时融入自然,充分 利用自然界给与我们的资源,以减少对环境的污 染,使人与自然和谐相处,从而体现绿色主题。 • 考虑到基坑施工中地下水的浪费在全国是巨大的, 施工过程废水的回收利用和雨水利用技术是增加 成本少,容易实现的技术,特提出封闭降水技术 和施工过程废水和雨水回收利用技术。
北京中关村朔黄大厦工程
2.施工过程水回收利用技术
• 施工过程水的回收利用技术包括基坑施工 降水回收利用技术、雨水回收利用技术与 现场生产废水利用技术 。 • 基坑施工降水回收利用技术,包含两种技 术:一是利用自渗效果将上层滞水引渗至 下层潜水层中,可使大部分水资源重新回 灌至地下的回收利用技术;一是将降水所 抽水集中存放,用于施工过程中用水等回 收利用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