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作文关系型作文审题

合集下载

高考作文审题立意及练习(含答案)

高考作文审题立意及练习(含答案)

审题立意“千古文章意为先。

”审题立意,是考场作文写作第一关,是写作教学第一难。

审题不严谨周密,作文就会不符合题意,立意不深刻高远,文章就会平庸肤浅,难得考官青睐。

所以,在写作教学中,首先要指导学生学会仔细审题,精心立意。

一、抓关键句法关键句常常有暗示材料中心的作用。

所以,有些作文材料中的关键性语句可以作为选择立意角度的突破口。

在材料作文的材料中,关键句常常是命题者或材料中的人物的评议性语句。

即时训练1(2016·全国乙卷)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语文学习关系到一个人的终身发展,社会整体的语文素养关系到国家的软实力和文化自信。

对于我们中学生来说,语文素养的提升主要有三条途径:课堂有效教学、课外大量阅读、社会生活实践。

请根据材料,从自己语文学习的体会出发,比较上述三条途径,阐述你的看法和理由。

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

请找出这则材料的关键句:请确立文章的立意:【思路点拨】这一试题承袭了2015年全国卷Ⅱ的比较模式——对三个风采人物大李、老王、小刘的比较,平行罗列了“语文素养的提升主要有三条途径”,并要求“从自己语文学习的体会出发,比较上述三条途径,阐述你的看法和理由”。

这是所谓标准的任务驱动型作文命题。

这道作文试题的引导语由两句话构成。

前一句是说语文学习、语文素养的重要性。

后一句是说中学生语文素养提升的三条途径。

关键句在于后者。

题干要求考生“从自己语文学习的体会出发,比较上述三条途径,阐述你的看法和理由”。

考生应针对“课堂有效教学”“课外大量阅读”“社会生活实践”这三条途径进行比较分析,结合自己的学习经历、体会来谈。

题干标明“明确文体”,没有限定文体,考生在文体选择上有充分的自由度,但文体要鲜明。

题干中有“比较上述三条途径”和“阐述你的看法和理由”的写作任务指令,考生立意时不可忽视,要对上述三者在语文学习中的地位进行必要的权衡、比较,从而形成自己的看法。

2025届高考语文作文复习:审题立意课件(共32张PPT).ppt

2025届高考语文作文复习:审题立意课件(共32张PPT).ppt

类型二:关注位置
(1)在材料中:议论句、因果句、抒情句、寓意句、哲理句、老者长辈名人

所说的话
(2)在要求中:以……为主题,对……的看法
作文
实战演练
立意
1917年4月,毛泽东在《新青年》发表《体育之研究》一文,其中论及
“体育之效”时指出:人的身体会天天变化,目不明可以明,耳不聪可以聪,
生而强者如果滥用其强,即使是至强者,最终也许会转为至弱;而弱者如果勤
要求:选准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不得滑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24年高考题)
审题步骤: 1.单则材料,用关键词句法。 2.材料中的关键句是紫色字体的句子(议论句、结尾句)。 3.得出立意:个人、国家、甚至人类,想要走得远,都要不断抵达未知之境 4.拟题:肩负 人类使命,抵达未知之境
作文 立意
实战演练
一只乌龟,西部山区的小池塘里平淡无奇地生活了10年后,突然觉得它的
一生不应该这样度过,世界很大,它应该出去走走。开始它想游向大海,感
受大海的辽阔,可一计算,要实现这个计划,至少需要200年时间,只好忍痛
放弃了这个打算。
后来它又想降低难度,游向长江,感受奔腾的江水,可一计算,至少也需
作文
作文复习
——审题立意
作文
立意
一、单则材料:
1.关键词句法(重点)
目 录
2.由果溯因法(重点) 3.寓意揭示法
二、多则材料:
1.异中求同
2.同中求异
3.寻关系法
作文
单则材料
立意
方法 一:关键词、句法
1.抓关键词:
材料作文中多次出现的高频词,多次重复的词,肯定是重点,是 要重点关注的,它往往就是关键词。

高三作文训练二元关系型话题作文的

高三作文训练二元关系型话题作文的
挺直腰杆的兄弟,像极了一泛个论奔关跑系的人。 6、“以兄和弟为,贵挺与直竞腰争杆意快识点同跑等不。重见”要重点
二元关系型话题作文的
审题立意
审题
1、审什么 (材料、提示、话题、要求) 2、怎样审 (反复品读、仔细思考)
2004年高考题(山东卷)
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作文。(60分)
O走你自己的路,让别人说去吧!(但丁)
二元关系型话题作文:
它同样也是由材料、提示语、话 题和要求四部分组成,但不同的是 这种话题的提示语中涉及到两种事 物,这两种事物合并在一起组成了 话题。
抓住一点
1、“以和不为及贵其”余才能治天下
23、 、“以伸 清手 政和不府为打一笑味贵脸求”人 “和与”“换来竞灭争亡 意识”
4、“争争”日上 5、竞,上面一个“立”下面一个“兄”,代表着
1,遭遇挫折和放 大痛苦
2,相信自己与善 于听取别人意见
3,快乐幸福与思 维方式
4,看到自己与看 到别人
5,包容 6,材与非材 7,忙 8,自我认识与他 人期望
∣∣∣
9,苏轼、曾国藩、鲁 迅、霍金;曹操、宋江、 薛宝钗、冬尼娅、桑提亚 哥。 11,家庭教育 12,买镜 13,人文素养与发展 14,水的灵动,山的沉稳 15,平凡与自豪
O常问路的人不会迷失方向。(波兰谚语)
O应当耐心地听取他人的意见,认真考虑指责你的人 是否有理。(达·芬奇)
O相信一切人和怀疑一切人,其错误是一样的。(塞纳 克)
面对各种说法,有人想:我该相信谁的话呢?也有 人想:还是相信自己最重要。请以“相信自己与听 取别人的意见”为话题,自定立意,自选文体,自 拟标题,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所写内容必 须在话题范围之内。
请就“以和为贵”与“竞争意识”为话题 写篇文章。

2023届高考作文备考:新材料作文——因果关系(由果溯因法)

2023届高考作文备考:新材料作文——因果关系(由果溯因法)

新材料作文一一因果关系型以果溯因事物都是互相联系的。

比方,有很多事物就是以因果关系的联系形式存在的。

写材料作文审题时如果能材料中列举的现象或结果推究出造成所列现象或结果的本质愿因,往往能找到最正确的立意。

一、高考试题回放阅读下面的文字,按照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60 分)4月29日,尚先生把手机落在了出租车上。

他随后拨打那部手机,对方接听后立即挂断。

他又发短信表示,愿意出2000元〃买〃回手机。

一小时后,尚先生收到回复,说要归还手机。

见面后才知道,捡手机的是一位年轻人。

尚先生要酬谢他,但对方交还手机后就转身离去了。

当天晚上,记者联系到那位年轻人,年轻人说:〃我本来无意归还,但看到手机里的照片和信息,发现机主刚刚给庐山地震灾区汇去一大笔捐款,很受感动。

我不能见利忘义,不能用贪心对待爱心。

我也要像尚先生那样多一些真诚和友善。

〃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和含义的范围作文,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分析](2)年轻人种的胡杨几乎全被风刮倒了,有的甚至连根拔起。

[胡杨树](1)老人种的树,只是被风吹折了一些树枝,吹掉了一些树叶。

(2)年轻人种的胡杨几乎全被风刮倒了,有的甚至连根拔起。

第三步:分析这些句子隐藏的意思是什么,在此基础上进行立意。

[思考]为什么老人种的胡杨在沙尘暴后会无碍?为什么年轻人种的胡杨在沙尘后全被风刮倒?胡杨树如何才能抵挡沙尘暴?[确定立意]⑴在子女的教育、人才的培养方面,-定要有科学的方法、长远的眼光。

⑵一味关心保护有可能会贻误被关爱者的一生。

⑶逆境成才、顺境可能会使生命变得脆弱、要夯实基础。

范文展示:放手,让孩子自己走离开父母的怀抱,在遍布荆棘的世间飞翔,幼雕才会成长。

自然界各色动物都懂的道理,许多人却不懂。

殊不知,真正的成长,需要放手让孩子去历练。

林肯与十级台阶的故事想必许多,人都早有耳闻。

圆乎乎的小手,吃力地攀着台阶,脸涨得通红,年幼的他回头望望母亲,可是母亲只是笑笑,给了他一个鼓励的眼神。

关系型作文(议论文)

关系型作文(议论文)

关系类议论文导学案高二语文编写:李小静审稿:陈鹏日期:2009-10—29 序号:1【学习目标】(能力层级D级)1、能记住关系型作文话题要素之间的关系主要有哪些。

2、掌握审题技巧3、关系式话题或文题编写论点的一般方法。

【重点难点】1、审题,确定话题要素之间的关系。

2、确定论点【学法指导】1、认真阅读高考链接部分内容,掌握关系式作文话题、命题或材料作文论题的表现形式。

2、总结关系类议论文审题立意的方法,并完成“达标检测”。

【高考链接】关系型作文话题要素之间的关系主要有以下几种:1。

对立统一关系:就是各要素单一来看是对立矛盾的,但实质上它们又相互依存、相辅相成、和谐统一。

也可称之为无此无彼式。

如2005年全国卷一:话题是《出人意料和情理之中》。

细加审题,便能领悟:话题的两个方面是对立统一的,同时又是互为因果联系的,彼此之间相互作用、相互依存、相互促进。

可以运用所学的唯物辩证法的基本原理来透析出两者之间的逻辑关系,从而构建出符合话题的文章来。

2.是非取舍关系:即指关系型话题的诸要素之间是一是一非、一对一错的关系,对它们只能有所取舍选择。

也可称之为有此无彼式.如2005年全国卷三:以“铭记与忘记”为话题进行作文.细加审题,便能领悟:这道题目教育人们要用正确而科学的态度来对待历史和现实,教育人们要把关爱铭刻在心,让怨恨随风而去.倡导人与人之间相互包容,奏响创建和谐社会的主旋律。

取舍统一,彰显辨证,什么该记,什么该忘,要体现人文精神,反映时代主题。

3。

并非绝对关系:即指构成话题的诸要素之间存在着某种关系,但这种关系不是一成不变的。

也可称之为有此未必有彼式,或辩证关系式。

这种类型话题,概念之间存在着极其复杂的关系,它们之间相互影响,可谓牵一发而动全身,写作时要注意从物质、运动、实践等角度切入,抓住其中一个方面,写清概念之间的辩证关系。

如2003年的高考作文题“感情亲疏”与“认知的正误”之间,就有着复杂的辩证关系,简而言之可以分为:①正影响——感情越亲,对事物的认知就越准确,所谓“亲贤臣,远小人,此先汉所以兴隆也”。

高考作文常见命题材料类型及审题立意要点分析

高考作文常见命题材料类型及审题立意要点分析
在明确了每句名言的含意之后,考生就可以选择有逻辑关联的两三句作为基础确 定立意。如考生以①④⑥句为基础,可以从自强不息、胸怀天下、建功立业等方向确 定立意;以②③⑤三句为基础,可以围绕修身爱国,必须要有使命担当等方向立意。 考生也可以选择两句名言为基础确定立意,如⑤句与⑥句组合,可以立意为敢想,敢 说,敢做,敢当,勇做时代先锋。
审题立意解析
此材料包含2000年至2035年中的7个年份以及当年的热点事件, 贯串过去,现在和未来,既集中展示中国新世纪的标志事件和新时代 的重大规划,又精准对接考生成长中的重要时刻,具有强烈的历史感 与时代感,引导考生在体会国家进步,民族振兴的同时,感受大国风 采,民族精神和时代风格,不断增强自己的荣誉感,责任感,更充分 地认识个人成长与国家、民族、新时代的深刻关联,更切实地感受 “四个自信”的深刻内涵,在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实现中国梦的生 动实践和激情奋斗中放飞青春梦想。
3、互补法。如果是内涵对立的多则名言材料,彼此之间没有“交 集”,考生从某则材料人手确定立意未尝不可, 但如此作文只能算 作基本符合题意。要精准切题,考生还须采用互补法,就是寻求 名言之间的互补关系,用叠加数则名言内涵的方式确定立意。 4、关联法。如果作文题目要求考生从所给名言中选择两三条确定 立意,考生务必要选择有逻辑关联的几则材料合理组合,明确它 们之间的关系,并列,层进,总分,切忌不假思索,胡乱选择, 导致作文立意混乱。
高考作文常见命题材料类型及 审题立意要点分析
一、热点事件
“热点事件”是指新近发生的并在社会中引起广泛关注,讨论,激起民众情绪, 引发强烈反响的事件,通俗地说就是被很多人熟知且讨论的事件。如近年来高考作文 试题涉及的“天宫一号”首次太空授课、“精准扶贫”、“一 带一路”、“共享单 车”、“移动支付”、高铁、恢复高考40周年等。

最新高考语文作文审题立意训练题精选(附思路指导)

最新高考语文作文审题立意训练题精选(附思路指导)

最新高考语文作文审题立意训练题精选(附思路指导)作文审题类型1、命题作文[完全式、填充式(半命题)、倾向式(材料+题目)]2、材料作文(文字材料、图画材料)3、话题作文(联想想象型、比喻象征型、定向暗示型、关系型)三、审题应怎样切合题意呢“切合题意”是作文命题都每一忠告.忠告考生务必准确审题.审题的本质就是正确把握行文的方向.面对话题作文,考生就像站在十字路口,何去何从是首要问题.如果出发的方向错了.那无论行进中如何经营都无济于事。

为此我们提出三个切题具体要求:A、实扣:作文内容与作文题所供话题或材料有实际的本质的联系和契合,而不貌合神离.B、明扣:作文内容与作文题所供话题或材料有明显的相似语句.C、全扣:作文的标题、开头、主体段落、过渡、结尾等处处都应体现作文题的命题寓意.四、审题三忌:一忌无视材料或话题,另起炉灶;二忌游离话题,喧宾夺主;三忌主旨不明,云山雾罩。

一、材料作文材料作文的审题决定着立意,也就是说文章的立意取决于审题。

审题不清,那么立意就不准;立意不准,就会出现偏题、跑题现象。

“棋失一着,全盘皆输”就是这个道理。

审题时要注意点。

①整体性原则;②多角度原则;③明限制原则。

审题方法:找关键词句法,领会寓意。

1.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森林边住着一个猎人,他平日里总习惯带上自己那条忠实的猎狗到山上和林中打猎。

猎狗品种优良,追捕猎物时速度飞快,反应敏捷。

对于锁定的目标,几乎从未失手过。

猎人对此很满意,经常嘉奖它,更是对它特别信任。

有一次,主人用枪射击一只狐狸,但是不够准,让狐狸逃跑了。

于是猎狗朝着狐狸逃跑的方向猛追过去。

狐狸蹿进了森林,森林里树木丛生,道路弯曲,狐狸对路径非常熟悉。

但猎狗也不含糊,追捕的过程紧张迭起。

狐狸跑不过猎狗,眼看就要被追上了。

突然,狐狸一个大转身,蹿到了另一条小路,猎狗一不留神,身子撞到了路边的大树上,擦伤了皮,顿时感到有点疼痛。

“唉!我为什么要追得这么累?即使追不到狐狸,我也不会饿肚子呀!”刚刚有念头闪过,它的速度就已经慢下来了。

关系式作文写作指导型

关系式作文写作指导型
人生观和世界观决定了一个人的奋斗方向和价值取向而家长对孩子的人生观和世界观有着潜移默化的影响虽然有的在今后是学习和工作中会有改变但最初的影响却是深远的如果从小就形成了好逸恶劳弄虚作假欺瞒哄骗金钱至上等观念那他的人生就是危险的
关 系 型 作 文 写 作 指 导
关系型作文写作指导 一、认识关系型作文 (一)关系式作文话题、命题或材料作文论题的表 现形式。 所谓关系型作文,就是由两个或两个以上的词语或 短语并列组合而成的一种作文形式,具体操作的过程中 必须兼顾文题构成的各个要素,清楚地点明其间关系。 常见的关系有并列、对立、从属、因果和层进、条件、 取舍、等,而这些关系中,都包含辩证的、矛盾的关系。
2、A、B各有所长,各有所短
【典型例题】逆境与顺境
【话题分析】人生在世,总是与坎坷相伴而行,在前行路 上没有沟壑时,暂且偷乐,继而乐极生悲,一个筋斗让你 四脚朝天也在所难免。在跌倒与稳行中,哪一种更能使人 促进呢?这个回答是不能绝对化的,这要看处在这两种情 境中人的行为如何。船进退全是由他们自己掌舵的。 顺境,逆境,哪种境能出人才?二者皆可。不过,顺境比 逆境多一点优势就是占有“资本”,而逆境比顺境多一点 的优势是拥有“动力”。因而逆境是完全不影响成才的, 但要看人的行为如何。处在顺境中享受,处在逆境中消沉, 同样会夭折成才的信心。因此可见,不论我们处于何种境, 都必须正视现实,自己的人生轨迹图由自己作,只有如此, 方能成功。
6、即使全国卷作文(吉林、四川、黑 龙江、云南、贵州等地区) 某网站“4220聊天室”有这样一段谈话:A:快乐的人 生,也会有痛苦。有的人能直面挫折,化解痛苦;有的 人却常常夸大挫折,放大痛苦。B:是呀,有的人能把 不小心打破一个鸡蛋,放大成失去一个养鸡场的痛苦。 C:考试失手,竞争失利,恋爱失败,亲友失和,面子 失落,哪怕是其中的一点点,都是无法排解的痛苦啊! 请以“遭遇挫折和放大痛苦”为话题,自定立意,自选 文体,自拟标题,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所写内 容必须在话题范围之内。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题好一半文: “把握现在放眼未来”33夏敏 “明确目标与踏实前行”33李寻宗 “把握现在掌控未来”26陈旭东 “仰望星空与脚踏实地”“学会兼顾”“看 待问题要全面” 怪怪的标题:(不会表达的表现) “学会一心二用”“生活需要平视”“鱼和熊掌可 兼得”“顾此兼彼” 跑题标题:“失去和拥有”“生活需要变通”“带 着智慧前进”“论物质与文化的均衡发展”等 失败的标题: “未来路上”“飞的更高”“生活的磨练” “走好 你的路”“成功之道”26班某某 “俯仰”33 班某
• 学会统筹兼顾,需要用全面发展的眼光看 问题。 • 学会统筹兼顾,需要树立足够的自信。 • 学会统筹兼顾,贵在实践。(33戈同学)
表述不通型
• 统筹兼顾,要求我们在提升科学文化修养 分同时,还要加强思想道德修养, • 统筹兼顾,要求企业 • 统筹兼顾,要求国家 (33制特点。
• 所谓关系型作文话题,就是由两个或两个 以上的词语或短语并列组合而成的一种话 题形式,具体操作的过程中必须兼顾话题 构成的各个要素,分论点要清楚地点明其 间关系。如:“失去与获得”。 • 就关系型话题作文的命制而言,其形式主 要有两种:①直接亮出话题,如以“冷与 热”为话题。②由具体材料抽象出话题。
二、关系型作文话题要素之间的关 系主要有以下几种:
• 1.对立统一关系:就是各要素单一来看是对立矛盾的,但实 质上它们又相互依存、相辅相成、和谐统一。也可称之为无 此无彼式。 • 再如“平凡与伟大”,从一定意义上讲,这个话题可理 解为:1.没有“平凡”也就不会有“伟大”。2.平凡蕴育伟 大;3.伟大源自平凡;4.我们只有从平凡的点滴小事做起, 才能构筑伟大人格的大厦。 倾斜与平衡(1倾斜了,需要平衡;2倾斜为了平衡) 卑微与伟大 捷径与弯路 出人意料与情理之中 批评与宽容(1正确的批评是宽容的表现;2批评要留有余 地,体现宽容)
抬头与低头作文标题
分论点
• 梦在前方,路在脚下,想着前方的梦,走好脚下 的路才是最佳选择。 • 梦在前方,路在脚下,让梦想指引前行的方向, 让踏实铺就脚下的道路。 • 梦在前方,路在脚下,让梦想成就我们的人生, 让踏实完善我们的品质。 33苏明杨《梦在前方, 路在脚下》
• 一个人若想成功,不仅需要前方有明确的 目标,也要注重当下,走好每一步。 • 社会若想发展,不但需要长期发展规划, 更需要注重当下,解决每一件民生小事。 • 国家若想富强,不仅需要有宏伟的发展目 标,更需要从现实出发,实事求是。26殷 增云《遥望前方,也需重视脚下》
• • • • •
• 2.是非取舍关系:即指关系型话题的诸要素 之间是一是一非、一对一错的关系,对它 们只能有所取舍选择。也可称之为有此无 彼式。 • 如“偏见与关爱”,我们只能理解为“要 消除偏见,勇于关爱”,若作其他理解则 是不科学的。而对“自信•自满•自负”,我 们应理解为“要自信,不能自满,更不能 自负”;对“向前看与向钱看”则要理解 为“我们要一切向前看,决不能一切向钱 看”。
• 4.并列共存关系:即指构成话题的诸要素之间存在着一种平等并列的 关系,几个要素可以同时共存。也可称之为有此有彼式。 • 如“谦虚与表现”,对此就可诠释为“既要谦虚待人,又要善于表 现自己”; • 对“成人与成才”也要理解为“要成人,更要成才”或“先要成人, 后要成才”。 • 再如“和而不同”,则须理解为“既要做到‘和’,又要做到‘不 同’”,意即“既要善于调和矛盾,与别人和谐相处,同时又要有不 同于别人的独立见解,不能随风倒、随大流”。
• 3、条件因果关系:指构成作文话题的诸要素之间 存在着条件或因果关系,但这种关系不是绝对的, 一成不变的。也可称之为有此未必有彼式。 • ;如“痛苦与成功”这个话题,我们可理解为 “成功来自痛苦的磨砺”。但痛苦之后不全是成 功,成功也并非全部源自痛苦。 • 寂寞与成功 • 淡泊名利,唯美人生 • 感情亲疏和对事物的认知 • 一步与一生
2014年高考语文考试已经结束,以下为2014年安徽 卷高考作文题:剧本修改谁说了算!
•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 一位表演艺术家和一位剧作家就演员改动剧本台词一事, 发表了不同的意见。表演艺术家说:演员是在演戏,不是 念剧本,可以根据表演的需要改动台词。剧作家说:剧本 是一剧之本,体现了作者的艺术追求;如果演员随意改动 台词,就可能违背创作的原意。 • • • • • 变通与坚守(应突出怎么办) 坚持原则,更要实事求是 继承与创新 协调中取得共赢 合作交流
• 学习中既要拥有考取名校的远大目标,又 要学好每一门学科,这就是仰望星空与脚 踏实地。 • 企业既要拥有成为知名品牌的远大目标, 又要严把每一件产品质量关,这就是仰望 星空与脚踏实地。 • 国家既要构造未来宏伟蓝图,又要关注各 行各业各部门,这就是仰望星空与脚踏实 地。(26程娟娟)
大而化之分论点型: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