沥青混合料试验PPT课件
合集下载
第八章---沥青及沥青混合料PPT课件

• 1.1 普通原纸胎基油毡和油纸
• 采用低软化点沥青浸渍原纸所制成的无涂盖层的 纸胎防水卷材叫油纸,当再用高软化点沥青涂盖 油纸的两面,并撒布隔离材料后,则称为油毡。 按原纸1m2的质量克数,油毡分为200、350和500 三种标号,油纸分为200. 和350两种标号。 45
• 1.2 新型有胎沥青防水卷材
.
26
6.2 煤沥青的主要技术性质及应用
• 煤沥青是炼焦或生产煤气的副产品。 烟煤干馏时所挥发的物质冷凝为煤焦油, 煤焦油经分馏加工,提取出各种油质后的 产品即为煤沥青。
.
27
6.2.1 分类
• 煤沥青可分为硬煤沥青与软煤沥青两 种。
• 硬煤沥青是从煤焦油中蒸馏出轻油、 中油、重油及蒽油之后的残留物,常温下 一般呈硬的固体;软煤沥青是从煤焦油中 蒸馏出水分、轻油及部分中油后得到的产 品。
低温时又有较好的形变能力。 • C.凝胶结构——具有温度稳定性较好,但低温变
形能力较差。
.
8
.
9
• 6.1.2沥青的主要性质及其测试方法
• 1.沥青的主要性质及测试方法
• (1)粘滞性
• 石油沥青的粘滞性是反映沥青材料内部阻碍其相 对流动的一种特性。也可以说,它反映了沥青软 硬、稀稠的程度。是划分沥青牌号的主要技术指 标。
• 由于沥青中含有水分,施工前要进行 加热熬制。在加热过程中,应加快搅拌, 促使水分蒸发,并降低加热温度,而且锅 内沥青不能装得过多。
.
21
6.1.3 沥青的技术质量标准
• 沥青的主要技术标准以针入度、延伸 度、软化点等指标表示,见表6.1
.
22
表6.1 石油沥青的质量指标
.
23
6.1.4 石油沥青的简易鉴别
• 采用低软化点沥青浸渍原纸所制成的无涂盖层的 纸胎防水卷材叫油纸,当再用高软化点沥青涂盖 油纸的两面,并撒布隔离材料后,则称为油毡。 按原纸1m2的质量克数,油毡分为200、350和500 三种标号,油纸分为200. 和350两种标号。 45
• 1.2 新型有胎沥青防水卷材
.
26
6.2 煤沥青的主要技术性质及应用
• 煤沥青是炼焦或生产煤气的副产品。 烟煤干馏时所挥发的物质冷凝为煤焦油, 煤焦油经分馏加工,提取出各种油质后的 产品即为煤沥青。
.
27
6.2.1 分类
• 煤沥青可分为硬煤沥青与软煤沥青两 种。
• 硬煤沥青是从煤焦油中蒸馏出轻油、 中油、重油及蒽油之后的残留物,常温下 一般呈硬的固体;软煤沥青是从煤焦油中 蒸馏出水分、轻油及部分中油后得到的产 品。
低温时又有较好的形变能力。 • C.凝胶结构——具有温度稳定性较好,但低温变
形能力较差。
.
8
.
9
• 6.1.2沥青的主要性质及其测试方法
• 1.沥青的主要性质及测试方法
• (1)粘滞性
• 石油沥青的粘滞性是反映沥青材料内部阻碍其相 对流动的一种特性。也可以说,它反映了沥青软 硬、稀稠的程度。是划分沥青牌号的主要技术指 标。
• 由于沥青中含有水分,施工前要进行 加热熬制。在加热过程中,应加快搅拌, 促使水分蒸发,并降低加热温度,而且锅 内沥青不能装得过多。
.
21
6.1.3 沥青的技术质量标准
• 沥青的主要技术标准以针入度、延伸 度、软化点等指标表示,见表6.1
.
22
表6.1 石油沥青的质量指标
.
23
6.1.4 石油沥青的简易鉴别
JTGE20_2011公路工程沥青和沥青混合料试验规程(修订主要内容)_4PPT

▪ 此方法应用最为广泛,适用于测定吸水率不大于2%的各种 沥青混合料的试件,包括密级配沥青混凝土、沥青玛蹄脂 碎石混合料〔SMA和沥青稳定碎石等沥青混合料的毛体 积相对密度和毛体积密度.
▪ ⑴适用范围中去掉了原规程的I、II型,统称为密级配沥青 混凝土.
▪ ⑵增加了对水的温度要求,要求溢流水箱中的水温保持在 25±0.5℃.
7、T0707 压实沥青混合料密度试验〔蜡封法
▪ 本方法适用于测定吸水率大于2%的沥青混凝土或沥青碎 石混合料的毛体积相对密度或毛体积密度,但该法受人为 因素较大,数据准确性欠佳.〔目前对于吸水率比较大或空 隙率比较大的混合料密度测定最准确方法为CoreLok法.
▪ ⑴石蜡温度必须控制好,宜控制在蜡熔点以上5.5±0.5℃, 如蜡封时温度过高,造成蜡膜厚度薄,造成空隙未完全封住, 水进入影响试验结果.如果温度过低,试件表面的蜡很多,且 蜡在试件表面也容易开裂,水进入试件也造成试验结果不 准确.
理论最大相对密度采用计算法时,沥青密度技术规 范中要求为25℃的沥青相对密度,试验条件将原来 的15℃修改为25℃及15℃,取消了原来的规程中 的温度换算公式.
4、T0604 沥青针入度试验
针入度试验的属于条件试验,三大条件:温度、时间和荷载质量〔针、连 杆和砝码总质量,任何一个不符合要求,都将会影响试验结果的准确性.
▪ ⑵在运料车上取样时,不得仅从满载的运料车车顶 取样,且不允许在一辆车上取样.宜在汽车装料一 半后,分别用铁锹从不同方向的三个不同高度处取 样,然后混合拌匀,取出规定数量.
2、T0702 沥青混合料试件制作方法
▪ ⑴取消了替代法试件制作方法,即当公称最 大粒径超过26.5mm时,采用大型马歇尔击 实法,一组试件数量不少于6个.对于小于等 于26.5mm,仍然采用标准击实法.
▪ ⑴适用范围中去掉了原规程的I、II型,统称为密级配沥青 混凝土.
▪ ⑵增加了对水的温度要求,要求溢流水箱中的水温保持在 25±0.5℃.
7、T0707 压实沥青混合料密度试验〔蜡封法
▪ 本方法适用于测定吸水率大于2%的沥青混凝土或沥青碎 石混合料的毛体积相对密度或毛体积密度,但该法受人为 因素较大,数据准确性欠佳.〔目前对于吸水率比较大或空 隙率比较大的混合料密度测定最准确方法为CoreLok法.
▪ ⑴石蜡温度必须控制好,宜控制在蜡熔点以上5.5±0.5℃, 如蜡封时温度过高,造成蜡膜厚度薄,造成空隙未完全封住, 水进入影响试验结果.如果温度过低,试件表面的蜡很多,且 蜡在试件表面也容易开裂,水进入试件也造成试验结果不 准确.
理论最大相对密度采用计算法时,沥青密度技术规 范中要求为25℃的沥青相对密度,试验条件将原来 的15℃修改为25℃及15℃,取消了原来的规程中 的温度换算公式.
4、T0604 沥青针入度试验
针入度试验的属于条件试验,三大条件:温度、时间和荷载质量〔针、连 杆和砝码总质量,任何一个不符合要求,都将会影响试验结果的准确性.
▪ ⑵在运料车上取样时,不得仅从满载的运料车车顶 取样,且不允许在一辆车上取样.宜在汽车装料一 半后,分别用铁锹从不同方向的三个不同高度处取 样,然后混合拌匀,取出规定数量.
2、T0702 沥青混合料试件制作方法
▪ ⑴取消了替代法试件制作方法,即当公称最 大粒径超过26.5mm时,采用大型马歇尔击 实法,一组试件数量不少于6个.对于小于等 于26.5mm,仍然采用标准击实法.
沥青混合料试验

.
1
图 1 马歇尔电动击实仪
.
2
图 2 马歇尔稳定度仪
.
3
图3 沥青混凝土拌和机
.
4
图4 恒温水浴
.
5
图5 抽提仪
.
6
图6 马氏试模
.
7
3.沥青混凝土试件制作
1)按设计的级配称取集料,进行集料加热,加热温度高出拌和温度10~15C,矿 粉单独加热;
2)用沥青混凝土拌和机进行拌和,拌和温度为160C,加集料加沥青拌和1~2min, 加矿粉拌和,总拌和时间3min;
.
14
用压力过滤器回收溶液中矿粉质量m3,也可用燃烧法测定m3。 取 10ml 溶液 Vb,放在坩埚中,加热后高温烧成残渣,取出后,加入碳酸 铵饱和溶液静置1h,烘干后称量m4,
ms
m4
Va Vb
式中 m3—溶液中矿粉的质量; Va—溶液体积; Vb—10 ml 溶液 ; m4—10ml 溶液中矿粉的质量。
通常做6个试件(合格)
.
8
4.沥青混凝土物理指标测定
1)试验方法 采用水中重法。 2)试验步骤 (1)称试件在空气中质量ma; (2)称试件在水中质量mw; (3)称试件饱和面干质量mf; 3)计算
( 1) 表 观 相 对 密 度 s
sm am a m w
表 观 密 度 s
sm am am ww
.
15
( 3 ) 计 算 矿 料 的 总 质 量 : m a m 1 m 2 m 3 沥 青 用 量 : P b m m m a 100
油 石 比 : P a m m a m a 100
.
16
6.沥青混合料矿料级配检测试验
1)目的 测定沥青混合料中矿料的级配。 2)试验方法和步骤 采用筛分法,将抽提后烘干的矿料进行筛分,得到分级筛余:
[工学]道路工程材料-第3章沥青混合料.ppt
![[工学]道路工程材料-第3章沥青混合料.ppt](https://img.taocdn.com/s3/m/8bc3ee095022aaea988f0f4d.png)
规定:高速公路,不宜小于800次/mm
一级公路、城市主干道,不宜小于600次/mm
影响混合料高温稳定性的因素:
沥青用量、沥青的粘度、矿料的级配、矿料尺寸、形状
道路工程材料
第三章沥青混合料
2 沥青混合料的技术性能
2.1 高温稳定性
车辙实验方法首先是英国运输与道路研究试验所(TRRL) 开发的,并经过了法国、日本等道路工作者的改进与完善。
沥青混合料的抗剪强度与形变速率也有关,粘聚力 C 值随 形变速率的增加而显著提高,内摩阻角随形变速率的变化很 小。
道路工程材料
第三章沥青混合料
2 沥青混合料的技术性能
高温稳定性 低温抗裂性 疲劳特性 耐久性 水稳定性 抗滑性 施工和易性
道路工程材料
第三章沥青混合料
2 沥青混合料的技术性能
在沥青用量固定的情况下,矿粉的用量多少也直接影响沥
青混合料的密实程度及粘结力,矿粉用量不能过多,否则使沥
青混合料结团成块,不易施工。
道路工程材料
第三章沥青混合料
1 沥青混合料的类型与组成结构
1.6 沥青混合料的结构强度理论 影响抗剪强度τ的因素 矿料的级配类型及表面性质对沥青混合料抗剪强度的影 响
粗、细骨料及填料 较稀沥青分布其间
密实级配的矿质骨架 沥青混合料
道路工程材料
第三章沥青混合料
1 沥青混合料的类型与组成结构
1.5 沥青混合料的组成结构类型
胶浆理论:(现代理论) 将高稠度沥青加到矿粉中形成胶浆-微分散体系 将细骨料添加到胶浆中形成沥青砂浆-细分散体系 将粗骨料添加到沥青砂浆中形成沥青混合料-粗分散体系
特点: 高稠度沥青 / 沥青用量大 / 间断级配
道路工程材料
JTGE20-2019公路工程沥青及沥青混合料试验规程(修订主要内容)_PPT-精品文档

7、T0607 沥青溶解度试验 ⑴适用范围中增加了聚合物改性沥青。 ⑵删除了水流泵过滤的方法,而采用古氏 坩埚及玻璃纤维滤纸过滤。
8、T0609、T0610沥青薄膜加热试验、旋转薄 膜加热试验
本试验的目的是估计热沥青混合料拌合、运输、摊铺的短期老化,尽 管次试验的老化试验短,但与空气的接触面积大,温度高,加快了老 化的速率。 ⑴适用范围中增加了聚合物改性沥青。 ⑵当沥青黏度比较大时,优先采用沥青薄膜加热试验,因沥青旋转薄 膜加热试验(RTFOT)盛样瓶水平放置,沥青易流出,存在不安全 的隐患。 ⑶防止相互污染,不同标号的沥青不得同时进行加热老化。 ⑷经过老化后的沥青指标变化相对比较有规律性,如针入度和延度指 标下降,软化点指标升高。如果试验结果与其相反,应检查仪器是否 正常与操作方法是否正确,可进行温度自校。 ⑸试验数据:质量变化数据准确度由原规程的保留至两位小数修改为 准确至三位小数。
4、T0604 沥青针入度试验
针入度试验的属于条件试验,三大条件:温度、时间和荷载质量(针、 连杆和砝码总质量),任何一个不符合要求,都将会影响试验结果的 准确性。 ⑴针入度仪:手动针入度仪受人为因素影响比较大,因此取消了手动 针入度仪,统一采用自动针入度仪进行测定。 ⑵标准针:要求每根针上必须有打印的号码标准,每根针必须单独放 在装置盒(筒)内,每根针必须有计量部门的检验单。要定期检验标 准针,且学会保养,在每次试验时,宜采用三氯乙烯小心擦拭标准针, 尤其是针尖部位的擦拭。 ⑶温度:要定期进行自校,保证温度保持在25±0.1摄氏度。 ⑷试验准备工作的保温时间,取消了原规程中的保温时间下限,规定 盛有试样的盛样皿在15-30℃室温中冷却不少于1.5h(小盛样皿)、 2h(大盛样皿)或3h(特殊盛样皿)后移入保持规定的试验温度 ±0.1℃的恒温水槽中,保温不少于1.5h(小盛样皿)、2h(大盛样 皿)或2.5h(特殊盛样皿)。
温拌沥青混合料技术 ppt课件

2.2 WMA技术显著特点
• 1.减少有害气体的排放有利于保护环境 • 2.降低能源消耗
• 3.降低生产设备的损耗 • 4.减轻沥青胶结料老化程度 • 5.使路面更容易实现再生 • 6.较快的开放交通 • 7.延长施工季节 • 8.起助碾作用
2.3 EC120温拌沥青混合料技术
• EC120是一种聚烯茎类的沥青改性剂 EC120对沥青改姓的主要特点:
•
本章先采用等粘温度原则来初步确定试验室混合料
的拌和与压实温度。
•
从试验数据可以看出,添加温拌改性剂可以有效地
降低沥青混合料的拌和与压实温度20 ~30 ℃左右。特
别是EC120 ,其降温效果最好。
根据等粘温度确定的沥青混合料的施工温度
沥青类型
70#
70#~
基质沥青 EC120
SBS 改性沥
青
SBS~ EC120
有机添加剂
• ——Sasobit(Fischer—Tropsch Wax),一种合 成石蜡,熔点110℃;
• ——Asphaltan-B(Montan Wax With fatty acid amide),一种带有脂肪酸胺的褐煤蜡,熔点 82~95℃;
• ——EC120,一种合成直链脂肪族碳氢混合物,熔点 100℃,
57
30
75
0.34
61.2
-13.6
17#
SBS~Sasobit(5%)
11
26
41
21
79
0.34
64.0
-10.3
3.4.2针入度试验
• 从试验结果看,添加这三种温拌改性剂后,
沥青针入度都降低,说明掺入这三种温拌改性
剂后能使沥青变硬,抵抗变形能力有所增加。 特别是EC120比较明显。
JTGE20-2011公路工程沥青及沥青混合料试验规程(修订主要内容)_PPT[1]
![JTGE20-2011公路工程沥青及沥青混合料试验规程(修订主要内容)_PPT[1]](https://img.taocdn.com/s3/m/217eea0da6c30c2259019e6a.png)
3、T0703 沥青混合料试件制作方法(轮碾法)
⑴将原规程试模尺寸300*300*50(或40mm)或 300*300*100修改为300*300*50-100,删除了 300*300*40的试模。 ⑵对于公称最大粒径小于或等于19mm的沥青混合料,宜 采用300*300*50的板块试模成型,对于公称最大粒径大 于或等于26.5mm的沥青混合料,宜采用300*300*80-100 的板块试模成型。 ⑶对于普通沥青混合料,一般按照12个往返(24次)左 右可达到要求,但对S型嵌挤密实型混合料、SMA混合料 以及改性沥青、高黏度沥青或其他改性材料的混合料,碾 压次数必须通过试压确定成型次数,碾压标准为马歇尔标 准密度100±1%为止。 ⑷不得采用二次重新加热的混合料进行成型车辙试件。
11、T0615 沥青蜡含量试验 沥青中的蜡分是一个对沥青路用性能极为 不利的成分,蜡对于沥青的温度敏感性、 黏结力、抗水剥离性等均有较大的影响, 所以沥青中的蜡含量一直是使用单位、生 产单位、科研工作者关注度的目标。
12、T0616 沥青与粗集料的黏附性试验
本试验是检验沥青与粗集料表面的黏附性及评定 粗集料的抗水剥离能力,黏附性的是否优良将直 接影响沥青路面的使用质量和寿命。 本试验与原规程几无差别,但目前山东高速公路 及一级路为增强沥青混合料的抗水损害能力,大 多数采用在矿粉中加入生、熟石灰粉等措施提高 抗水损害能力,因此可将50g熟石灰粉放在容器 中,加洁净水搅拌,将碎石放入溶液中浸泡5s, 拿出晾干,然后再按本方法进行黏附性试验。
6、T0606 沥青软化点试验
⑴温度计:鉴于目前市场上没有0-80℃的产品,温度计根 据软化点的温度调整为0-100℃,分度值为0.5℃。 ⑵温度的标定,购买标准温度计对自动软化点仪的温度传 感器进行标定。 ⑶底板要求必须清洁干净,底板上不得有油污等情况,造 成隔离剂涂抹不均匀,如涂抹少了试样粘在底板上,在取 样过程中造成试样底部变形,如涂抹过多,造成隔离剂占 据模内沥青的空间,从而在模内形成空洞,造成软化点测 量值偏小 ⑷振荡器:在试验时应开动振荡搅拌器,再开始加热,以 确保水温的均匀,如果不开振荡搅拌器,上下水温传导有 一个时间差,软化点的测定温度可能要比搅拌了的高约 1.5℃。
JTGE20 2011公路工程沥青及沥青混合料试验规程演示课件

JTGE20-2011公路工程沥青及沥青混 合料试验规程 (修订主要内容)
自2011 年12月1日起施行
何宏伟
2012年3月
1
第一节 简述
?
随着公路建设事业的发展,沥青路面材料研究的不
断深入,我国在沥青及沥青混合料方面取得了许多新的科
研成果。尤其是《公路沥青路面施工技术规范》(JTG
F40-2004)及《公路工程集料试验规程》(JTG E42-
7
6、T0606 沥青软化点试验
? ⑴温度计:鉴于目前市场上没有0-80℃的产品,温度计根 据软化点的温度调整为0-100℃,分度值为0.5℃。
? ⑵温度的标定,购买标准温度计对自动软化点仪的温度传 感器进行标定。
? ⑶底板要求必须清洁干净,底板上不得有油污等情况,造 成隔离剂涂抹不均匀,如涂抹少了试样粘在底板上,在取 样过程中造成试样底部变形,如涂抹过多,造成隔离剂占 据模内沥青的空间,从而在模内形成空洞,造成软化点测 量值偏小
3
第二节 原规程修改部分
? 一、沥青部分?Fra bibliotek1、TO601 沥青取样法
? ⑴取样数量:由于取样数量太少缺乏代表性,影响数据的准确性,因 此将稠沥青或固体沥青的沥青样品数量有1.5kg修改为4.0kg。
? ⑵加了在验收地点取样方法,新规规定:当沥青到达验收地点卸货时, 应尽快取样,且要求所取样品为两份,一份样品用于验收试验,另一 份样品留存备查。
2005)的实施,对原材料的质量、检验方法及施工质量
控制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且美国SHRP研究成果对国内外
前沿技术影响较大,因此为提高我国沥青及沥青混合料的
试验和评价水平,交通部公路研究院对原规程进行了修订
和完善,制定了《公路工程沥青及沥青混合料试验规程》
自2011 年12月1日起施行
何宏伟
2012年3月
1
第一节 简述
?
随着公路建设事业的发展,沥青路面材料研究的不
断深入,我国在沥青及沥青混合料方面取得了许多新的科
研成果。尤其是《公路沥青路面施工技术规范》(JTG
F40-2004)及《公路工程集料试验规程》(JTG E42-
7
6、T0606 沥青软化点试验
? ⑴温度计:鉴于目前市场上没有0-80℃的产品,温度计根 据软化点的温度调整为0-100℃,分度值为0.5℃。
? ⑵温度的标定,购买标准温度计对自动软化点仪的温度传 感器进行标定。
? ⑶底板要求必须清洁干净,底板上不得有油污等情况,造 成隔离剂涂抹不均匀,如涂抹少了试样粘在底板上,在取 样过程中造成试样底部变形,如涂抹过多,造成隔离剂占 据模内沥青的空间,从而在模内形成空洞,造成软化点测 量值偏小
3
第二节 原规程修改部分
? 一、沥青部分?Fra bibliotek1、TO601 沥青取样法
? ⑴取样数量:由于取样数量太少缺乏代表性,影响数据的准确性,因 此将稠沥青或固体沥青的沥青样品数量有1.5kg修改为4.0kg。
? ⑵加了在验收地点取样方法,新规规定:当沥青到达验收地点卸货时, 应尽快取样,且要求所取样品为两份,一份样品用于验收试验,另一 份样品留存备查。
2005)的实施,对原材料的质量、检验方法及施工质量
控制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且美国SHRP研究成果对国内外
前沿技术影响较大,因此为提高我国沥青及沥青混合料的
试验和评价水平,交通部公路研究院对原规程进行了修订
和完善,制定了《公路工程沥青及沥青混合料试验规程》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主讲:
道路建筑材料
整体 概述
一 请在这里输入您的主要叙述内容
二
请在这里输入您的主要 叙述内容
三 请在这里输入您的主要叙述内容
上一页 下一页2
道路建筑材料
地方道路
第九章 沥青混合料 概述
沥青路面越来越多地被应用于不同等级的公路,其原因何在?
1.沥青混合料是一种粘弹性材料,具有良好的力学性能, 铺筑的路面平整无缝,振动小,噪音低,行车舒适。 2.路面平整且有一定的粗糙度,耐磨好,无强烈反 光,有利于行车安全。 3.施工方便,施工时不需要养护,能及时开通交通。
差,但热稳定性好,内摩阻力大
上一页 下一页9
道路建筑材料
3)骨架—密实结构(SMA): 是一种理想结构,它既有一定的粗集料形成骨架,又有足够的细
集料充填空隙,既有较高的粘聚力,又有较高的内摩阻角
(二)沥青混合料的强度理论
要求沥青混合料在高温时,必须具备一定的抗剪强度和抵抗变形
的能力,一般采用库伦理论
上一页 下一页4
道路建筑材料
温度稳定性差的表现: 夏季高温沥青易软化,路面易产生车辙、波 浪;冬季低温时易脆裂,在车辆重复作用下 易产生开裂。
泛油
波浪
车辙
上一页 下一页5
道路建筑材料
第九章 沥青混合料 分类
1.特粗式沥青混合料 2.粗粒式沥青混合料 3.中粒式沥青混合料 4.细粒式沥青混合料 5.砂粒式沥青混合料
课题:沥青混合料技术性质和技术标准 教具用品: 相关仪器 教学目的:了解沥青混合料各项技术性质和内
容、测定方法及规范要求 重点难点:混合料的高温稳定性及马歇尔试验
指标
上一页 下一页15
道路建筑材料
(1)高温稳定性
第九章 沥青混合料 技术性质和技术标准
马歇尔试验—稳定度MS(KN)、流值FL(mm) 马歇尔模数T=MS/FL
车辙试验—动稳定度DS(次/mm)(60℃)
1.技术性质
(2)低温抗裂性 (3) 耐久性 (4) 抗滑性
低温弯曲试验
浸水马歇尔试验—残留稳定度(%) 水稳性
冻融劈裂试验—残留强度比(%) 耐老化性
耐疲劳性
(5)施工和易性
2.技术标准
就是马歇尔试验指标要求 《公路沥青路面施工技术规范》 JTG F40-2004
参考规范 上一页 下一页16
道路建筑材料
(一)沥青混合料的技术性质 1、高温稳定性 指混合料在高温(通常为60℃)条件下,经车辆荷载长期重复作用
后,不产生车辙和波浪等病害的性能 评价方法:马歇尔稳定度试验及动稳定度试验即抗车辙试验 1)马歇尔试验 ①稳定度:指标准尺寸试件在规定温度下和加荷速度下,在马歇尔
ctan
(三)影响沥青混合料抗剪强度的因素 1、沥青粘度的影响 通常沥青的粘度越高,沥青混合料的抗剪强度越高。 C随着沥青粘度升高而升高,略有上升
上一页 下一页10
道路建筑材料
2、沥青与矿料之间的吸附作用 ①物理吸附 与沥青表面活性物质含量有关,另外,碎石干燥时才产生物理吸附 ②化学吸附 受化学吸附力影响的沥青叫做结构沥青,不受化学吸附力影响的沥青
热拌沥青混合料是目前路面材料中最典来自的品种,故本文 着重介绍该品种。
一、沥青混合料的组成结构和强度理论 (一)沥青混合料组成结构 1、结构理论 1)表面理论:矿料形成矿质骨架,沥青胶结料分布在矿
料表面起粘聚作用
上一页 下一页8
道路建筑材料
2)胶浆理论 多级网络分散体系 粗分散系:粗集料为分散相,分散在沥青砂浆的介质中细分散系:
温度降低:C 升 升变形能力降 加荷频率高,产生不可逆永久变形
上一页 下一页13
道路建筑材料
课后小结:热拌沥青混合料的强度有很多方面, 目前重点研究其在高温时的抗剪强度。混合料 中结构沥青的比例是影响强度的最重要的因素, 通过控制沥青用量及矿粉用量等手段来实现。
上一页 下一页14
道路建筑材料
0.8 0.7 0.5
0.4
0.3 0.2 0.1
70
60 50 40 30 20 10
0
1
φ c
2
3
4
5
6
上一页 下一页12
道路建筑材料
5、矿料级配类型及表面状态的影响
密级配:C大, 小 开级配:C小, 大 间断配:C大, 大
6、加荷速度对沥青混合料抗剪强度影响
温度升高:C 降变形升
叫做自由沥青。
3、矿料比面的影响 一般要求沥青混合料中小于0.075mm粒径的含量不要过少,但粒径 小于0.005mm的部分含量亦不宜过多。
4、沥青用量的影响 沥青用量过少:不足以包裹矿料表面 增加沥青,逐渐形成结构沥青 沥青用量过多:形成自由沥青
上一页 下一页11
道路故建存筑在材料着最佳沥青用量这个概念。见下图所示:
细集料为分散相,分散在沥青胶浆中 微分散系:矿填料分散相,分散在高稠度的沥青介质中
2、沥青混合料组成结构类型 1)悬浮—密实结构:由连续级配形成,粗集料较少 特点:粘聚力大,内摩阻角小,高温性差,是AC特有
的结构
2)骨架—空隙结构(AK): 属于连续开级配,粗集料多,细集料少 特点:空隙率大,耐久性差,沥青与矿料间的粘聚力
1.连续级配沥青混合料 2.间断级配沥青混合料
公称最 大粒径分
材料级配 组成及空 隙率大小分
沥青 混合料
材料组成及 结构分
制造工 艺分
1.密级配沥青混合料 2.半开级配沥青混合料 3.开级配沥青混合料
1.热拌沥青混合料 2.冷拌沥青混合料 3.再生沥青混合料
目前公路与城市道路路面多采用复合类的沥青混合料,如AC-16F既属于热拌沥青混合料、又 属于密级配的、中粒式沥青混合料。
上一页 下一页6
道路建筑材料
第九章 沥青混合料 分类
热拌沥青混合料种类
上一页 下一页7
道路建筑材料
热拌沥青混合料
定义:热拌沥青混合料是经人工组配的矿质混合料与粘稠 沥青在专门设备中加热拌和而成,用保温运输工具运送至 施工现场,并在热态下进行摊铺和压实的混合料,通称: 热拌热铺沥青混合料,简称:热拌沥青混合料
4.维修简单,旧沥青混合料可再生利用。 5、晴天无尘,雨天不泞,便于汽车高速行驶
但是!
高速公路
何为沥青 混合料?
1.沥青路面容易老化。 2.温度稳定性差。
城市道路
上一页 下一页3
道路建筑材料
沥青路面老化现象
老化定义?
在长期的大气因素作用下,因沥青塑性降 低,脆性增强,粘聚力减小,导致路面表 面产生松散,引起路面破坏。
道路建筑材料
整体 概述
一 请在这里输入您的主要叙述内容
二
请在这里输入您的主要 叙述内容
三 请在这里输入您的主要叙述内容
上一页 下一页2
道路建筑材料
地方道路
第九章 沥青混合料 概述
沥青路面越来越多地被应用于不同等级的公路,其原因何在?
1.沥青混合料是一种粘弹性材料,具有良好的力学性能, 铺筑的路面平整无缝,振动小,噪音低,行车舒适。 2.路面平整且有一定的粗糙度,耐磨好,无强烈反 光,有利于行车安全。 3.施工方便,施工时不需要养护,能及时开通交通。
差,但热稳定性好,内摩阻力大
上一页 下一页9
道路建筑材料
3)骨架—密实结构(SMA): 是一种理想结构,它既有一定的粗集料形成骨架,又有足够的细
集料充填空隙,既有较高的粘聚力,又有较高的内摩阻角
(二)沥青混合料的强度理论
要求沥青混合料在高温时,必须具备一定的抗剪强度和抵抗变形
的能力,一般采用库伦理论
上一页 下一页4
道路建筑材料
温度稳定性差的表现: 夏季高温沥青易软化,路面易产生车辙、波 浪;冬季低温时易脆裂,在车辆重复作用下 易产生开裂。
泛油
波浪
车辙
上一页 下一页5
道路建筑材料
第九章 沥青混合料 分类
1.特粗式沥青混合料 2.粗粒式沥青混合料 3.中粒式沥青混合料 4.细粒式沥青混合料 5.砂粒式沥青混合料
课题:沥青混合料技术性质和技术标准 教具用品: 相关仪器 教学目的:了解沥青混合料各项技术性质和内
容、测定方法及规范要求 重点难点:混合料的高温稳定性及马歇尔试验
指标
上一页 下一页15
道路建筑材料
(1)高温稳定性
第九章 沥青混合料 技术性质和技术标准
马歇尔试验—稳定度MS(KN)、流值FL(mm) 马歇尔模数T=MS/FL
车辙试验—动稳定度DS(次/mm)(60℃)
1.技术性质
(2)低温抗裂性 (3) 耐久性 (4) 抗滑性
低温弯曲试验
浸水马歇尔试验—残留稳定度(%) 水稳性
冻融劈裂试验—残留强度比(%) 耐老化性
耐疲劳性
(5)施工和易性
2.技术标准
就是马歇尔试验指标要求 《公路沥青路面施工技术规范》 JTG F40-2004
参考规范 上一页 下一页16
道路建筑材料
(一)沥青混合料的技术性质 1、高温稳定性 指混合料在高温(通常为60℃)条件下,经车辆荷载长期重复作用
后,不产生车辙和波浪等病害的性能 评价方法:马歇尔稳定度试验及动稳定度试验即抗车辙试验 1)马歇尔试验 ①稳定度:指标准尺寸试件在规定温度下和加荷速度下,在马歇尔
ctan
(三)影响沥青混合料抗剪强度的因素 1、沥青粘度的影响 通常沥青的粘度越高,沥青混合料的抗剪强度越高。 C随着沥青粘度升高而升高,略有上升
上一页 下一页10
道路建筑材料
2、沥青与矿料之间的吸附作用 ①物理吸附 与沥青表面活性物质含量有关,另外,碎石干燥时才产生物理吸附 ②化学吸附 受化学吸附力影响的沥青叫做结构沥青,不受化学吸附力影响的沥青
热拌沥青混合料是目前路面材料中最典来自的品种,故本文 着重介绍该品种。
一、沥青混合料的组成结构和强度理论 (一)沥青混合料组成结构 1、结构理论 1)表面理论:矿料形成矿质骨架,沥青胶结料分布在矿
料表面起粘聚作用
上一页 下一页8
道路建筑材料
2)胶浆理论 多级网络分散体系 粗分散系:粗集料为分散相,分散在沥青砂浆的介质中细分散系:
温度降低:C 升 升变形能力降 加荷频率高,产生不可逆永久变形
上一页 下一页13
道路建筑材料
课后小结:热拌沥青混合料的强度有很多方面, 目前重点研究其在高温时的抗剪强度。混合料 中结构沥青的比例是影响强度的最重要的因素, 通过控制沥青用量及矿粉用量等手段来实现。
上一页 下一页14
道路建筑材料
0.8 0.7 0.5
0.4
0.3 0.2 0.1
70
60 50 40 30 20 10
0
1
φ c
2
3
4
5
6
上一页 下一页12
道路建筑材料
5、矿料级配类型及表面状态的影响
密级配:C大, 小 开级配:C小, 大 间断配:C大, 大
6、加荷速度对沥青混合料抗剪强度影响
温度升高:C 降变形升
叫做自由沥青。
3、矿料比面的影响 一般要求沥青混合料中小于0.075mm粒径的含量不要过少,但粒径 小于0.005mm的部分含量亦不宜过多。
4、沥青用量的影响 沥青用量过少:不足以包裹矿料表面 增加沥青,逐渐形成结构沥青 沥青用量过多:形成自由沥青
上一页 下一页11
道路故建存筑在材料着最佳沥青用量这个概念。见下图所示:
细集料为分散相,分散在沥青胶浆中 微分散系:矿填料分散相,分散在高稠度的沥青介质中
2、沥青混合料组成结构类型 1)悬浮—密实结构:由连续级配形成,粗集料较少 特点:粘聚力大,内摩阻角小,高温性差,是AC特有
的结构
2)骨架—空隙结构(AK): 属于连续开级配,粗集料多,细集料少 特点:空隙率大,耐久性差,沥青与矿料间的粘聚力
1.连续级配沥青混合料 2.间断级配沥青混合料
公称最 大粒径分
材料级配 组成及空 隙率大小分
沥青 混合料
材料组成及 结构分
制造工 艺分
1.密级配沥青混合料 2.半开级配沥青混合料 3.开级配沥青混合料
1.热拌沥青混合料 2.冷拌沥青混合料 3.再生沥青混合料
目前公路与城市道路路面多采用复合类的沥青混合料,如AC-16F既属于热拌沥青混合料、又 属于密级配的、中粒式沥青混合料。
上一页 下一页6
道路建筑材料
第九章 沥青混合料 分类
热拌沥青混合料种类
上一页 下一页7
道路建筑材料
热拌沥青混合料
定义:热拌沥青混合料是经人工组配的矿质混合料与粘稠 沥青在专门设备中加热拌和而成,用保温运输工具运送至 施工现场,并在热态下进行摊铺和压实的混合料,通称: 热拌热铺沥青混合料,简称:热拌沥青混合料
4.维修简单,旧沥青混合料可再生利用。 5、晴天无尘,雨天不泞,便于汽车高速行驶
但是!
高速公路
何为沥青 混合料?
1.沥青路面容易老化。 2.温度稳定性差。
城市道路
上一页 下一页3
道路建筑材料
沥青路面老化现象
老化定义?
在长期的大气因素作用下,因沥青塑性降 低,脆性增强,粘聚力减小,导致路面表 面产生松散,引起路面破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