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善大气质量

合集下载

大气污染解决方案

大气污染解决方案

大气污染解决方案引言近年来,随着工业化和城市化的快速发展,大气污染问题越来越严重,给人们的生活和健康带来了严重威胁。

为了解决这一问题,政府、企业和个人需要采取有效的措施来减少大气污染。

本文将介绍一些常见的大气污染解决方案,并探讨它们的可行性和效果。

1. 使用清洁能源清洁能源是解决大气污染问题的重要途径之一。

将传统的化石燃料替换为清洁能源,如太阳能、风能和水能,可以减少大气中的污染物排放。

政府可以通过制定政策,鼓励企业和个人使用清洁能源,同时提供相应的补贴和优惠政策。

2. 推广低碳交通工具交通是城市大气污染的主要原因之一。

推广低碳交通工具,如电动汽车和自行车,可以减少车辆尾气排放带来的污染。

政府可以制定鼓励购买和使用低碳交通工具的政策,如减免车辆购置税和加强对交通工具尾气排放的监管。

3. 加强工业污染治理工业生产是大气污染的重要源头之一。

政府和企业应加强工业污染治理,通过引入先进的污染治理技术和设备,减少废气排放并提高污染物的处理效果。

同时,对于违反排污标准的企业,应加大处罚力度,并严格监管其生产过程。

4. 实施机动车尾气排放控制机动车尾气是城市大气污染的主要来源之一。

政府可以通过严格实施机动车尾气排放标准和控制措施,如使用清洁燃料、推行尾气净化装置和限制高排放车辆的进入城区,来减少机动车尾气带来的污染。

5. 发展城市绿化和生态建设城市绿化和生态建设是改善大气质量的重要手段之一。

增加城市植物覆盖率和建设城市绿地,可以吸收大气中的有害气体并释放出氧气。

此外,通过推广屋顶绿化、立体绿化和湿地建设,可以进一步提升城市的空气质量。

6. 加强监测和预警体系建设及时准确地监测大气污染状况是有效治理大气污染的前提。

政府和科研机构应加强监测设施的建设,提高监测数据的质量和精度。

同时,建立大气污染预警体系,通过对污染预警信息的发布和宣传,提醒人们采取相应的防护措施。

7. 科学普及与教育宣传大气污染治理需要全社会共同参与和努力。

2024大气环境质量专项整治方案

2024大气环境质量专项整治方案

2024大气环境质量专项整治方案一、总体目标2024年,我国大气环境质量总体改善,PM2.5和PM10浓度持续下降,严重污染天数显著减少。

实现全国大气环境质量良好的城市数量的增加,确保人民群众呼吸到更加清新的空气,建设美丽中国。

二、燃煤污染治理1.加强燃煤电厂脱硫、脱硝和除尘设施的建设和运营维护,确保排放达到国家标准。

2.推进电厂低排放改造,加快淘汰老旧燃煤电厂,提高燃煤发电设备效率。

3.提高煤炭质量,促进清洁利用,推广煤炭深加工技术,减少煤炭燃烧对大气环境的污染。

三、机动车尾气治理1.加快新能源汽车发展,推广电动车和混合动力车。

2.加强汽车尾气排放监测,加大对不合格车辆的处罚力度。

3.加强机动车尾气排放标准的执行,提高车辆尾气治理技术水平。

四、工业污染治理1.推进工业企业污染治理,加强对大气污染物排放的监测和管理。

2.加强工业源大气污染的减排工作,对不符合排放标准的企业进行严厉处罚。

3.促进工业结构调整,鼓励发展清洁生产技术,减少工业过程中的污染物排放。

五、农村污染治理1.加强农村地区沼气、沼液等有机废弃物的处理,减少农村产生的温室气体排放。

2.推广农田污水处理技术,减少农村废水对大气环境的污染。

3.加强农村燃煤和生物质燃烧治理,提高农村地区大气环境的质量。

六、建筑施工扬尘治理1.加强对建筑施工现场的监管,确保施工过程中的尘土污染控制。

2.推广施工工地喷洒水雾等扬尘控制技术,减少建筑施工对大气环境的污染。

3.加强建筑垃圾的处理,减少建筑废弃物对大气环境的影响。

七、重污染天气应对措施1.建立重污染天气预警系统,及时发布预警信息,引导公众采取相应的防护措施。

2.实施应急减排措施,降低大气污染物的排放量。

3.限制或暂停敏感源的生产或使用,减少污染物的排放。

八、科技创新与管理机制1.加强大气环境监测和数据分析能力的提升,建立完善的大气环境监测网络。

2.加强大气污染治理技术的研发和推广应用,推进大气污染防治技术的创新。

亚洲城市空气质量改善大气污染的行动计划

亚洲城市空气质量改善大气污染的行动计划

亚洲城市空气质量改善大气污染的行动计划随着工业化进程和城市化规模的扩大,亚洲城市普遍面临严重的空气污染问题。

大气污染不仅对人们的健康造成严重威胁,也对环境和可持续性发展带来了重大挑战。

为了改善亚洲城市的空气质量,各国纷纷制定行动计划,以减少大气污染的影响。

本文将就亚洲城市空气质量改善的行动计划进行探讨。

行动计划一:加强工业排放控制工业生产是主要的大气污染源之一。

为了减少工业排放对空气质量的影响,亚洲城市应加强对工业企业的排放控制。

首先,建立健全的排放标准和监管机制,对高污染排放企业实行强制性减排措施。

其次,推动工业企业转型升级,促进清洁生产技术和设备的应用,降低污染物排放。

行动计划二:推广清洁能源使用传统能源的使用是空气污染的重要原因之一。

为了改善空气质量,亚洲城市应推广清洁能源的使用。

首先,加大对可再生能源的开发和利用,如太阳能、风能等。

其次,推进能源结构转型,减少传统化石能源的使用,增加清洁能源在能源消费中的比重。

此外,鼓励城市居民使用清洁能源交通工具,如电动汽车、公共交通工具等。

行动计划三:加强交通尾气治理交通运输是城市大气污染的主要来源之一。

为了改善空气质量,亚洲城市应加强交通尾气治理。

首先,引导城市居民减少机动车的使用,推广步行、骑行等低碳出行方式。

其次,在公共交通领域推动电动化进程,加大清洁能源公共交通工具的投入和推广。

此外,加强尾气排放监管,提高车辆排放标准,严厉打击超标排放行为。

行动计划四:加强环境监测和信息发布环境监测是制定科学有效的空气质量改善计划的基础。

亚洲城市应加强环境监测能力建设,建立完善的监测网络和技术手段,全面了解城市大气环境质量。

同时,加强信息发布和公众参与,提高公众对空气质量问题的认知和重视程度。

通过透明、及时的信息发布,激励社会各界积极参与到大气污染治理中来。

行动计划五:加强区域合作与国际交流大气污染问题不仅是单一城市的问题,更是区域和全球性的挑战。

亚洲各城市应加强区域合作,推动环境治理的合力。

大气污染防治整改方案范本(三篇)

大气污染防治整改方案范本(三篇)

大气污染防治整改方案范本大气污染防治是当前全球普遍关注的重大环境问题之一。

为了有效应对气候变化、改善人民生存环境,我国积极采取了一系列的措施,并制定了一系列的政策法规。

然而,在实际执行过程中,仍然存在一些问题和挑战,需要我们进一步加强大气污染防治工作。

1. 加强大气污染源头管控(1)严格控制工业排放。

加强工业企业的排污许可管理,建立完善的污染物排放限值标准和监测体系,对超标排放进行严厉处罚。

同时鼓励工业企业进行清洁生产,推广先进的污染治理技术,减少排放。

(2)加强交通尾气治理。

加大对汽车尾气排放的监测力度,推广清洁能源汽车,鼓励使用新能源汽车和公共交通工具,减少高污染排放车辆的使用。

加强道路交通管理,减少拥堵情况,以减少排放。

(3)加强农业污染防治。

推广科学的农业生产技术,减少农药和化肥的使用,加强农田及农畜禽污染整治工作。

鼓励农民采用有机肥料、生物农药等环保农业技术。

加强畜禽养殖场的环境管理,控制粪污污染及异味产生。

2. 提高大气污染监测和预警能力(1)完善大气污染监测网络。

建立全国统一的大气污染监测体系,加强监测设施的建设和管理,完善监测数据的质量控制机制。

加强对重点城市、重点污染源和重要区域的监测和评估。

(2)加强大气污染预警和应急响应。

建立健全大气污染预警系统,及时发布预警信息,组织相关部门采取措施减少污染物排放。

制定完善应急预案,加强应急演练,提升应对突发大气污染事件的能力。

3. 推动产业结构调整和能源结构转型(1)加快清洁能源发展。

鼓励开发利用风能、太阳能等可再生能源,加大清洁能源的装机容量和利用率。

减少对煤炭的依赖,推动煤炭电厂的超低排放改造或关闭,加大天然气、核能等清洁能源的开发和利用。

(2)推动高效节能技术应用。

加强对建筑、交通、工业等领域的节能技术研发和示范推广,提高能源利用效率。

加强对高能耗、高污染行业的约束和引导,推动产业结构调整。

4. 加强政府监管和执法力度(1)建立健全大气污染治理监管体系。

加强空气质量保障措施

加强空气质量保障措施

加强空气质量保障措施加强空气质量保障措施空气质量是人类生活中十分重要的环境因素之一,对于人类的健康和生活质量有着极其重要的影响。

然而,由于工业、交通和能源消耗等因素的增加,空气质量问题日益严重。

为了保护人民的生命安全和生活质量,加强空气质量保障措施势在必行。

一、推行清洁能源清洁能源是减少空气污染的重要手段之一。

传统能源使用不仅对环境有害,还会产生大量的污染物。

因此,我们要加大清洁能源的推广力度,减少对传统能源的依赖。

在发展能源的过程中,应优先选择清洁能源,如太阳能、风能和地热能,以最大限度地降低对大气的污染。

同时,对于传统能源的使用,要提高能源利用效率,减少污染物的排放。

二、建立和完善环境监测系统监测是加强空气质量保障的基础。

要建立起全面的环境监测系统,对大气环境中的各种污染物进行监测和监控。

通过监测数据,可以及时发现和掌握大气质量变化的情况,做出相应的调控和管理措施。

同时,要加强监测数据的公开透明,提高信息公开率,使公众能够及时了解和掌握大气质量的状况,提高公众参与度,形成社会共治的格局。

三、制定和完善环境保护法律法规环境保护法律法规的制定和完善是加强空气质量保障的重要保障措施。

要根据国情和发展需要,制定出一系列有力的环境保护法律法规,并加强对其执行的监督和管理。

通过法律的约束和规范,可以规范各方面的行为,减少污染物的排放,提高环境保护意识,促进各方的共同参与和行动。

四、加强行业管理和监管行业管理和监管是加强空气质量保障的重要途径。

不同的行业对空气质量的影响程度各不相同,要因行业而施策,加强对各行业的管理和监管。

例如,对工业企业,要建立起严格的排污标准和监测机制,加大对违规企业的处罚力度;对交通行业,要推广清洁能源车辆,提高车辆排放标准,加强尾气治理等。

通过行业管理和监管措施,能够减少各行业对大气的污染,提高空气质量。

五、加强科技创新和技术支持科技创新和技术支持是加强空气质量保障的有力支撑。

要加大对环境科技创新的投入,促进环境保护技术和装备的研发和应用。

中国空气质量改善的成功案例与经验总结

中国空气质量改善的成功案例与经验总结

中国空气质量改善的成功案例与经验总结近年来,中国一直在不懈努力改善空气质量,通过一系列措施和努力,取得了显著的成效。

本文将总结中国改善空气质量的成功案例,并探讨背后的经验与教训。

一、大气污染治理的成功案例1. 京津冀地区大气污染治理在京津冀地区,大气污染问题一直是严重的挑战。

然而,通过采取一系列综合治理措施,如限制工业排放、减少油烟污染、推广清洁能源等,京津冀地区成功改善了空气质量。

这一案例显示了政府部门的强力治理、企业的支持与自律、居民的环保意识均为治理成功的重要因素。

2. 北京奥运会后的改善北京作为中国的首都,曾面临着极其严重的大气污染问题。

然而,为了成功举办2008年奥运会,北京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如严格控制机动车排放、关闭高污染企业等,有效改善了空气质量。

这一案例表明政府能在特定的时间限制下加大治理力度,并取得重要的突破。

二、成功案例背后的经验与教训1. 加强政府的监管与治理能力这些成功的案例揭示了政府在大气污染治理中的重要作用。

为了改善空气质量,政府需要加强监管与治理能力,确保相关政策的有效实施。

同时,建立科学、严格的监测体系,及时发布空气质量数据,增强政府的透明度与公信力。

2. 鼓励企业主动参与减排行动企业是大气污染的重要源头,也是治理的重要主体。

政府需要通过政策激励和市场机制,鼓励企业采取环保措施,减少排放。

同时,加强环境保护与污染治理的宣传教育,提高企业的环保意识,促使其自觉履行社会责任。

3. 科技创新与绿色发展科技创新和绿色发展是改善空气质量的重要推动力。

政府需要加大对环保科技研发的投入,推动绿色经济的发展,优化产业结构,减少污染物的排放。

此外,促进节能减排、推广清洁能源等也是重要的举措,可以有效改善空气质量。

4. 强化环境教育与民众参与民众的环保意识和参与感对于空气质量的改善至关重要。

政府应加强环境教育,提高公众的环保意识,引导民众采取环保行动。

此外,可以鼓励社会组织和志愿者参与环境保护活动,提高整个社会对空气质量改善的认识和参与度。

植树造林增加森林面积改善大气质量

植树造林增加森林面积改善大气质量

植树造林增加森林面积改善大气质量植树造林是一项重要的环境保护行动,它通过增加森林面积来改善大气质量。

本文将从几个方面探讨植树造林对大气质量的改善作用,并进一步说明其重要性。

一、植树造林净化空气森林是地球上最大的氧气供应者之一。

树木通过光合作用吸收二氧化碳并释放氧气,大量树木的存在可以有效降低空气中的二氧化碳含量,净化空气。

此外,树木还能吸附空气中的有害气体和微尘,减少空气污染物的浓度,提高空气质量。

因此,植树造林是改善大气质量的有效手段。

二、植树造林保护生态平衡森林是地球上最重要的生态系统之一,它不仅提供了丰富的生物多样性,还对生态平衡起到了关键作用。

通过植树造林,我们可以促进植被的恢复和生态系统的复苏。

森林中的植被能够吸附大量的水分,并通过树木的蒸腾作用将水分释放到空气中,提高空气湿度,减缓气候变暖的趋势。

此外,森林还为动物提供了栖息地和食物来源,保护了生物多样性。

保护生态平衡对于改善大气质量至关重要。

三、植树造林降低温室气体排放温室气体的排放是导致气候变化的主要原因之一。

植树造林可以通过吸收温室气体来降低其排放量。

树木通过光合作用吸收了大量的二氧化碳,并将其储存在树干、树枝和根系中,减少了二氧化碳在大气中的浓度。

同时,森林的存在还可以帮助调节气候,减少极端天气事件的发生,进一步降低温室气体的排放。

四、植树造林改善空气质量通过上述几个方面的作用,植树造林可以显著改善大气质量。

森林的存在不仅使空气更清新,减少了污染物的含量,还能减少空气中的灰尘和悬浮颗粒物,改善空气透明度。

此外,森林中的植被可以减少风速,阻挡沙尘暴等自然灾害的发生,保护人类健康。

五、植树造林的重要性和必要性植树造林不仅对改善大气质量有着积极的作用,还具有重要的生态和经济价值。

森林资源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重要资源,植树造林可以保护水源、防止土壤侵蚀、改善生态环境等。

此外,植树造林还能提供木材、果实、草药等资源,带动经济发展,改善人民生活质量。

防治大气污染的建议书

防治大气污染的建议书

防治大气污染的建议书一、背景介绍近年来,随着工业化和城市化的加速发展,大气污染问题日益突出,严重影响了人民群众的健康和生活质量。

为了改善大气环境质量,保护生态环境,我们提出以下防治大气污染的建议。

二、加强大气污染监测1. 建立完善的大气污染监测网络,包括城市和农村地区,覆盖全国各地。

2. 提高监测设备的精度和灵敏度,确保数据准确可靠。

3. 加强对大气污染源的监管,及时发现和处理违规排放行为。

三、推进清洁能源替代1. 大力发展可再生能源,如太阳能、风能等,减少对化石燃料的依赖。

2. 加大对清洁能源技术研发的支持力度,提高清洁能源利用效率。

3. 鼓励企业和个人使用清洁能源设备,减少污染物排放。

四、加强工业排放管理1. 制定严格的工业排放标准,对污染物排放进行限制和监管。

2. 加强对工业企业的排污许可管理,严格控制污染物排放。

3. 推广先进的污染管理技术,提高工业企业的污染管理能力。

五、促进交通尾气管理1. 推广使用清洁能源汽车,如电动汽车、混合动力汽车等。

2. 完善公共交通系统,鼓励居民使用公共交通工具,减少私家车使用。

3. 加强对汽车尾气排放的监管,对不符合标准的车辆进行处罚。

六、加强农村大气污染管理1. 推广清洁燃料和清洁炊具,减少农村生活污染。

2. 加强农村畜禽养殖污染管理,推广生态养殖模式。

3. 完善农业废弃物处理设施,减少农村废弃物焚烧对大气环境的影响。

七、加强政策法规支持1. 制定完善的大气污染防治法律法规,明确责任和处罚措施。

2. 加大对环境保护工作的投入,提供资金和技术支持。

3. 鼓励社会各界参预大气污染管理,形成全社会共同推动的局面。

八、加强宣传教育1. 开展大气污染防治的宣传教育活动,提高公众的环保意识和参预度。

2. 加强大气污染管理知识的普及,提供相关技术培训和咨询服务。

3. 通过媒体和互联网等渠道,加强大气污染防治的宣传力度。

九、加强国际合作1. 加强与国际组织和其他国家的合作,共同应对全球大气污染问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一节 改善大气质量 学习目标:1.了解大气污染的危害。2.掌握大气中的主要污染物。(重点)3.以酸雨的形成、臭氧层的破坏以及温室效应的产生,掌握改善大气质量的途径。(难点)4.了解室内的一些主要污染物。 [自 主 预 习·探 新 知] 一、大气污染的危害 1.大气污染物的组成及危害 (1)清洁空气的组成为N2、O2、稀有气体、CO2、少量水蒸气和其他微量杂质。 (2)主要的大气污染物及其危害 大气污染物 主要成分 危害

可吸入颗粒物 大气中液体、固体状颗粒物,又称飘尘 加重呼吸道疾病,其他有害气体转化的催化剂 S的氧化物 SO2、SO3 酸雨

N的氧化物 NO、NO2 光化学烟雾、酸雨、破坏臭氧层 C的氧化物 CO 降低血液的输氧能力 碳氢化合物 CH4、C2H6等 温室效应、光化学烟雾 氟氯代烃 CF3Cl(氟利昂)等 温室效应,破坏臭氧层 2.酸雨 (1)概念:pH小于5.6的降水。 (2)成因:人为排放的硫氧化物和氮氧化物等酸性气体转化而成。

(3) 我国的酸雨主要以硫酸型酸雨为主,这是由我国以煤炭为主的能源结构造成的。 3.臭氧层受损 (1)臭氧层及其作用

(2)破坏臭氧层的物质 人类活动排入大气的某些化学物质如氟氯代烷和含溴的卤代烷烃、CCl4、CH4、喷气式飞机在高空飞行排出的氮氧化物如N2O、NO以及大气中的核爆炸产物等,都能使臭氧层受到破坏。 (3)氟氯代烷破坏臭氧层的原理 氟氯代烷在紫外线的照射下分解出氯原子,参与破坏臭氧层的反应:

Cl+O3―→ClO+O2,O3――→紫外线O2+O,ClO+O―→Cl+O2 总反应:2O3―→3O2 反应结果是O3变成了O2,Cl在其中起了催化作用。 4.温室效应与全球气候变暖 (1)温室气体主要有CO2、CH4、N2O、氟氯代烷,其中影响最大的是CO2。 (2)危害与防治措施

二、改善大气质量 1.减少煤等化石燃料燃烧产生的污染 (1)化石燃料污染的成因 煤中除了含有碳元素外还含有H、O、N、S等元素,燃烧时会产生大量的CO、NO、NO2、SO2等对大气造成污染的气体。 (2)减少污染的措施 ①改善燃煤的质量 如推行煤炭的洗选加工,降低煤的含硫量和含灰量,限制高硫分、高灰分煤炭的开采等。 ②改进燃烧装置和燃烧技术、改进排烟设备等 如调节燃烧时的空燃比、采用新型煤粉燃烧器,向煤中加入适量石灰石可大大减少SO2的含量,其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CaCO3+O2+2SO2===2CaSO4+2CO2。 ③发展洁净煤技术,开展煤的综合利用 煤的气化和液化是高效、清洁地利用煤炭的重要途径,水煤气的制取的化学

方程式为C(s)+H2O(g)=====高温CO(g)+H2(g)。 ④调整和优化能源结构,加快利用太阳能、风能、地热能、核能和氢能等新能源。 2.减少汽车等机动车尾气污染 (1)汽车尾气的组成 汽车尾气主要含有CO、NO、NO2、碳氢化合物等污染物,若使用含铅汽油,则还有含铅的化合物。 (2)减少尾气污染的措施 ①推广使用无铅汽油 含铅汽油是指加入抗爆震剂四乙基铅的汽油,现在广泛采用的无铅汽油抗爆震剂是甲基叔丁基醚等。 ②在汽车尾气系统中装置催化转化器 通常采用铂等贵重金属作催化剂,发生的反应如下。

前半部:2CO+2NO=====催化剂2CO2+N2,后半部:2CO+O2=====催化剂2CO2,C7H16

+11O2=====催化剂7CO2+8H2O,故使用催化转化器可有效降低尾气中CO、NO、NO2

和碳氢化合物的含量。

(3)使用新燃料或动力 如以液化石油气为燃料,以锂离子电池为汽车提供动力。 3.减少室内空气污染 (1)家用燃料燃烧、烹调和吸烟等产生的CO、CO2、NO、NO2、SO2和尼古丁等污染物。 (2)各种建筑装饰材料带来各种挥发性有机物如甲醛、苯、甲苯、二甲苯以及放射性元素氡(Rn)等污染物。 [基础自测] 1.判断对错 (1)CO2过多会造成温室效应,属于大气污染物( ) (2)减少机动车尾气排放是改善大气质量的重要措施( ) (3)焚烧废弃塑料会产生有害气体,对大气造成污染( ) 2.某环境监测站每隔一段时间抽取雨水试样,测定其pH,记录数据如下: 测定时间/min 0 1 2 3 4 5

pH 4.9 4.7 4.5 4.4 4.4 4.4 下列有关说法不正确的是( ) A.雨水的酸性持续减小 B.雨水的酸性一段时间后趋于稳定 C.酸雨对农作物的生长会产生一定的影响 D.工业废气中的硫和氮的氧化物是形成酸雨的主要因素 3.在下列情况中可能引起大气污染的是( ) ①煤的燃烧 ②工业废气任意排放 ③燃放鞭炮 ④飞机、汽车尾气的排放 A.只有①② B.只有②④ C.只有①②③ D.①②③④ [合 作 探 究·攻 重 难]

酸雨的成因、危害及防治 [背景材料] 我国农业因遭受酸雨而造成的损失每年高达15亿多元,为了有效控制酸雨,目前国务院已批准了《酸雨控制区和二氧化硫污染控制区划分方案》等法规。现有雨水样品1份,每隔一段时间测定该雨水样品的pH所得数据如下: 测试时间/h 0 1 2 3 4

雨水的pH 4.73 4.62 4.56 4.55 4.54

[思考交流] 1.显酸性pH<7的雨水都是酸雨吗? 2.在瑞典用CaCO3粉末处理受酸雨影响的湖泊,你知道其原理吗? 3.每隔一定时间测定一次pH,发现逐渐变小的原因是什么?

1.酸雨的成因 正常雨水并不是中性水,而是偏酸性,原因是CO2+H2OH2CO3,H2CO3H++HCO-3。酸雨是指pH小于5.6的降水,主要是由硫氧化物和氮氧化物等酸性气体转化而来: SO2+H2OH2SO3

2H2SO3+O2=====催化剂2H2SO4 3NO2+H2O===2HNO3+NO 2.酸雨的危害 酸雨给人类带来种种灾害,严重威胁着生态环境,例如: (1)酸雨会使湖泊的水质变酸,导致水生生物死亡; (2)酸雨浸渍土壤,会使土壤变得贫瘠; (3)长期的酸雨侵蚀会造成森林大面积死亡; (4)酸雨对人、畜的健康也有直接影响,酸雨渗入地下可使地下水中的重金属元素含量增加,饮用这种水会危害人、畜健康; (5)酸雨会加速建筑物、桥梁、工业设备、石材类文物,以及电信电缆等的腐蚀。 3.酸雨的防治 首先,要从消除污染源着手,研究开发能替代化石燃料的新能源(如氢能、太阳能、核能等),这既有利于合理利用化石燃料这一有限的资源,又能从根本上防止酸雨的产生。 其次,要利用物理、化学方法对含硫燃料预先进行脱硫处理,以降低二氧化硫的排放,对燃煤、工业生产中释放出的二氧化硫废气进行处理或回收利用。 此外,还需要提高全民的环境保护意识,加强国际合作,全人类共同努力减少硫酸型酸雨的产生。

(1)大气中烟尘、O3都是反应的催化剂。硫氧化物经反应后形成硫酸型酸雨,氮氧化物经反应后形成硝酸型酸雨。我国主要为硫酸型酸雨。

(2)硫酸型酸雨的成因还可表示为2SO2+O2催化剂2SO3,SO3+H2O ===H2SO4。 [对点训练] 1.A、B、C三个城市全年雨水的月平均pH变化如图所示。

(1)受酸雨危害最严重的是________城市。 (2)导致硫酸型酸雨形成的主要气体是________,减少燃煤过程产生该气体的措施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汽车尾气中含有NO2、NO、CO等有害气体。写出由NO2形成的硝酸型酸雨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汽车安装尾气催化净化装置可将NO、CO转化为无害气体,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对煤燃烧产物污染物的控制 1.消烟除尘 (1)改进燃烧方式和设备,使燃料完全燃烧。 (2)靠机械设备将粉尘收集起来。 常用的除尘设备有沉降室、旋风收尘器、电除尘器、水浴除尘器等。 2.对二氧化硫的控制 对SO2的控制有三种方式:烟气脱硫、燃料预先脱硫、燃烧中脱硫。 (1)从烟气中脱硫

①氨酸法:NH3(aq)――→SO2g(NH4)2SO3(aq)――→SO2gNH4HSO3(aq) 再用93%的浓硫酸分解亚硫酸氢铵,可得到高浓度二氧化硫。 ②石灰乳法(钙法):用氢氧化钙浆液来吸收含SO2的尾气以脱硫,并产生副产品——石膏。其化学反应如下:

2Ca(OH)2+2SO2===2(CaSO3·12H2O)+H2O 2(CaSO3·12H2O)+2SO2+H2O===2Ca(HSO3)2 石膏 Ca(HSO3)2+O2+2H2O===CaSO4·2H2O+H2SO4 石膏在工业中用途较多,它可以用作建筑材料(石膏板),还可以作为高密度树脂材料或塑料所制成的复合材料中的填料。 (2)从燃料中脱硫 燃料脱硫是在煤炭洗选中实现的。洗煤的方法有物理方法和化学方法两种。物理洗选是利用煤中硫铁矿与其他组分间物理性质的差异进行分离的方法。化学方法脱硫是利用化学反应对硫铁矿中的硫进行脱除。 (3)燃烧时脱硫 燃烧时脱硫是采用流化床燃烧技术进行的。这种方法是向炉内喷射石灰或白云石作流动介质,与煤粒混合在炉内进行多级燃烧,二氧化硫以硫酸钙的形式除去。 其化学原理是: CaCO3+SO2===CaSO3+CO2 2CaSO3+O2===2CaSO4 [对点训练] 2.SO2是常见的大气污染物之一,我国规定空气中SO2的含量不得超过0.02 mg·L-1。下列措施中,不能减少SO2排放量的是( )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