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历史文化名镇临朐大关镇

合集下载

介绍我的家乡潍坊

介绍我的家乡潍坊

总结
总结
1
潍坊是一个充满活力和魅力的城市,拥有丰富 的历史文化和美食特产,还有美丽的自然景观
2
如果你有机会来到中国,一定不要错过这个美
丽的城市
3
我相信,你一定会被它的美丽和独特所吸引
现代化发展
现代化发展
潍坊的现代化发展也 非常迅速,尤其是在
经济和文化领域
经济发展
潍坊的经济实力不断 增强,拥有多家知名 企业和品牌。这些企 业的产品涵盖了多个 领域,如汽车制造、 电子信息、生物医药 等。同时,潍坊的农 业和制造业也发展迅 速,为经济发展提供 了强有力的支撑
自然景观
自然景观
潍坊的自然景观也非常美丽, 有许多值得一游的景点
自然景观
临朐石门坊
石门坊位于临朐县城南10公里处的丛山中,因山势如坊 而得名。这里风景秀丽,山势峻峭,红叶如火,素有" 石门晚照"之称
自然景观
寿光林海生态 博览园
寿光林海生态博览园 位于寿光市西北部, 是中国最大的平原森 林公园之一。里有 广袤的森林和湖泊, 是一个休闲度假的好 去处
水平和质量不断提高
教育事业
潍坊的教育事业发展 迅速,拥有多所知名 高校和中小学。这些 学校的教育质量和师 资力量不断提高,为 培养优秀人才提供了 良好的环境
社会生活
社会生活
医疗事业
潍坊的医疗事业也得 到了长足的发展,多 家医院和社区卫生服 务中心为市民提供了 优质的医疗服务。同 时,潍坊还积极推广 健康生活方式,提高 了市民的健康水平
美食特产
美食特产
潍坊的美食也是非常丰富 的,这里有许多有名的特
色小吃和特产
美食特产
潍坊萝卜
潍坊萝卜是潍坊的特色农产品,以其脆甜可 口、营养丰富而著名。当地人喜欢将萝卜切 成丁状,配以各种调料,制作成酱菜或者泡 菜

临朐古村落旅游景点

临朐古村落旅游景点

临朐古村落旅游景点
临朐古村落位于山东省临朐县境内,是中国历史文化名村。

以下是临朐古村落旅游景点的介绍:
1. 古城墙:临朐古村落保留有完整的古城墙,始建于明代,高大厚实,具有很高的历史价值和观赏价值。

2. 古街巷:临朐古村落的古街巷保存完好,道路狭窄,两旁是精美的古建筑,徜徉其间可以感受到浓厚的历史氛围。

3. 古民居:临朐古村落保存有丰富的古民居,包括清代的庄园、宅院等,建筑风格独特,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

4. 古井:临朐古村落散布着多口古井,这些古井源远流长,有些井口上还有精美的井盖,是古村落的重要地标。

5. 古庙宇:临朐古村落还保留有一些古庙宇,其中最著名的是清代的古庙宇,规模宏大,建筑雄伟,是信仰活动的重要场所。

除了以上景点,临朐古村落还有许多传统手工艺品、民俗文化等特色,游客可以参观体验,了解当地的传统文化。

山东寿光临朐石门坊091024

山东寿光临朐石门坊091024

石门坊,亦称石门房,又名石门山,海拔526米,位于临朐城西12公里,山势曲结南向,两峰对峙如门而得名。

景区包括石门山、太平崮、天柱峰三大景点,面积约十余平方公里。

古以“晚照”闻名,现以红叶著称,与北京香山、南京栖霞山、苏州天平山、四川末亚罗齐名,为国内五大红叶景观之一,齐鲁红叶之冠。

石门坊文化底蕴丰厚,摩崖石刻造像众多,佛塔庙宇别具风韵,神奇的自然风光和丰富的人文景观相融合,成为著名的省级风景名胜区和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奇观天成的石门“晚照”,居临朐八大景之首,早在殷商时期,即被人们所仰慕距今已有三千年的历史。

石门坊有八洞:龙洞、三元洞、仙人洞、悬天洞、尊天洞、串门洞、盼僧洞。

其中尤以龙洞、三元洞为最。

洞势各异,惊险诱人。

石门坊一年四季风光纷呈。

春游石门山,阳光明媚,蓝天白云,栌花满山,鸟语花香,令人心清神怡;夏游石门山,树林荫翳,青翠欲滴,溪流凉风,蝉鸣虫吟,实乃避暑佳地;秋游石门山,天高气爽,黄栌霜染,朱谷丹崖,游人如织;冬游石门山,冰封雪覆,银装素裹,玉树琼枝,好一派北国风光。

临朐石门坊风景谈石门坊位于临朐县城西10公里的深山入口处。

因石门山两峰耸立,对峙如门,故名之。

临朐是全国有名的文化先进县,它南依沂山,文墨发达,文人辈出;山清水秀,景点密布,历史上素有“临朐八景”之称。

近年来石门坊脱颖而出,独领风骚,以其优美的自然景观和诸多古文化遗迹驰名海内外,每年一度的石门红叶庆典观赏活动更吸引了全国及世界各地的游客。

目前已被列为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登上石门山顶,极目远眺,这里峰峦连绵,迭曲峻峭,林木崴蕤,石奇岩怪。

据载,自清嘉庆年问,石门坊始见黄栌。

民国以后,黄栌逐渐成林,布满山峦。

每至深秋,霜打树叶,层林尽染,遍山红透,间以苍松翠柏与白塔掩映辉衬其间,泼红嵌黛,妍丽多姿,人谓“不亚香山”。

重阳节前后,是石门坊的旅游旺季。

自古以来人们就有九九重阳登高饮酒的习俗。

唐代大诗人王维有诗《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用以表达思乡之情。

临朐县打造文化品牌的调查与思考

临朐县打造文化品牌的调查与思考

临朐县打造文化品牌的调查与思考中共临朐县委宣传部近年来,特别是今年以来,临朐县以建设“文化强县”为目标,深入挖掘资源优势,突出地方特色,建立扶持政策,搭建发展平台,创新发展方式,以奇石、书画、雕塑、旅游为主的文化品牌初步形成,促进了文化建设繁荣发展;根据市委宣传部的统一安排,临朐县委宣传部抽调专门人员,围绕如何打造文化品牌,进行了深入调研;一、临朐基本文化资源状况临朐县总面积1834平方公里,辖8个镇、2个街道,937个行政村,85万人;临朐文化底蕴深厚、资源丰富、氛围浓厚,素有“小戏之乡”、“书画之乡”和“世界化石宝库”的美誉;1988年被文化部命名为“中国民间绘画画乡”;1991年被山东省委、省政府授予全省首批“社会文化先进县”称号;1993年、1995年先后被文化部、人事部授予“全国社会文化先进县”和首批“全国文化模范县”荣誉称号;2007年被命名为“中国观赏石之乡”和“中国最佳生态旅游县”,并顺利通过全省“社会文化先进县”验收;2008年3月,被省政府授予“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示范县”称号;一奇石资源丰厚临朐县87%是山区丘陵,地质构造复杂,蕴藏着丰富的奇石资源;全县已发现并开采的观赏石有纹理石类、造型石类、生物化石类等十多个系列八十多个品种,其中以红丝石、五彩石、临朐太湖石、山旺化石最为代表,除此,还有紫金石、龟石、竹节石、燕子石、千层石、钟乳石、沂山石、嵩山玉等,瑰丽而神奇,观赏、实用价值颇高;临朐红丝石质坚而润,丝纹虚幻神妙,纹理变幻无穷,图形色彩各异,观赏价值极高;红丝石加工精制而成的红丝砚,质地嫩润,发墨如油,蓄墨似漆,不渍墨,不损毫,匣藏不干涩,砚内色彩纹理美观和谐,是历史上中国四大名砚之一;临朐五彩石石质细腻,手感润滑,图案花纹美丽;经过巧妙构思和精细加工后的五彩石,有的似天然的山水、画面,有的似逼真的人物、动物,形象逼真,千姿百态;临朐太湖石多分布在境内西南部山区,色以青、红、黄为多,型以瘦、漏、皱、透、秀居首,形态生动,俊秀自然,古朴典雅,妙趣横生,是装饰园林、美化庭院之佳品;临朐山旺化石是中国唯一、世界罕见的在中新世保存完整、门类齐全、具有不可替代和重要科学价值的地层古生物化石遗迹;已发现各类生物化石十几个门类600多属种;荣获“阳光财险杯”潍坊市知名文化品牌荣誉称号;依托丰厚的奇石资源,通过规划引导,建成了全国最大的奇石集散地——山东临朐奇石市场和占地1500亩的临朐县观赏石市场两个大型奇石交易市场;奇石市场是以奇石为主的综合性批发交易市场,经营的奇石除紫金石、红丝石、五彩石、龟石、木鱼石、燕子石等当地品种外,还经销来自豫、湘、鄂、桂、川、新、藏、浙、琼等国内名石珍品和来自缅甸、阿富汗、巴西等国外名石玉器,同时,还兼营根雕、书画、古玩、文物、花卉、盆景、及其他工艺品制品;产品销往全国各地,及美、日、韩以及港台等10多个国家和地区,年交易额4亿元,形成了“买全国,卖全国”并逐步走向世界的格局,是江北最大的奇石集散中心;临朐观赏石市场占地面积1000亩,现已入驻经营业户450多家,日常存放风景石万多块,经营大型临朐奇石、草坪石、假山石、泰山石等十多个品种,销售范围覆盖省内外大中城市及日、韩等国家和地区,年实现销售收入2亿多元,目前全县奇石经营业户发展到6400家,从业人员万人,年交易额6亿元;二文化人才辈出临朐人杰地灵,在悠久的历史发展中产生出许许多多政治、军事、思想、文学、史学等方面的杰出人物;如汉末“高士”管宁、明朝状元马愉、明代着名散曲家冯惟敏、庄农日用杂字作者马益着等,他们或为朝廷重臣,或以文章垂世;马愉是明朝江北的第一位状元,曾参与宣宗实录的撰修,他官居要职,门无私谒,不媚权贵,廉洁自守,乐善好施;着有澹轩集8卷,收入四库全书;明代着名散曲家冯惟敏被誉为“曲中辛弃疾”,着作有海浮山堂词稿、石门集,主纂嘉靖临朐县志、万历保定通志等,以其为代表的冯氏文学世家,前后七代,共考中进士十二人,诗文集收入四库全书者五人,名播海内外;清末民初庄农日用杂字在山东及周围地区广为流传,并成为与三字经、百家姓并列的三大儿童启蒙读物;临朐近代名人更是星光璀璨;如原山东省省委书记高启云,中央美术学院油画系教授、着名画家王少伦,中共山东分局代理书记向明、着名寄生虫学家冯兰洲等;吕学勤生前曾任山东省美术家协会副主席、中国美术家协会理事,创作年画、国画、插图等1800幅,许多佳作给艺术家和人民群众留下深刻印象;张玉臻,现为省艺术馆书记、副馆长,国家一级演员,省曲艺协会副主席,全国曲协理事,省戏剧协会理事,省群众文化学会理事,创作发表戏剧小品、小戏曲等40余个,获奖作品20余件;王少伦,中央美术学院油画系教授,着名画家;作品多次参加中国青年油画展、中国油画肖像百年展、北京市庆祝建国50周年美术作品展、全国第九届美展、第三届油画展、全国第十届美展等展览并获奖;群众性文化人才更是数不胜数;全县各类文艺协会20多个;临朐书画创作历史悠久、爱好者众多,全县现有省和全国书协、美协会员60余人,书画创作骨干1800多人;有8人在省以上举办个人书画展,有15件书画作品被中国美术馆收藏,有80多人的作品在日本、美国、法国等国家展出;中央电视台、人民日报、山东电视台、大众日报等媒体曾多次专题报道临朐书画;临朐业余文艺演出队伍及庄户剧团逐年增加,全县活跃在民间的乡土剧团和秧歌、高跷、舞龙、腰鼓、吕剧等表演队伍近百家,其中经注册成立的业余文艺表演团队6家;临朐文艺创作人才众多,佳作迭出,相继推出了一批具有临朐乡土特色、体现时代精神的精品力作,连续五届获市“精品工程”创作组织奖;长篇小说河东、奴性的背后,丛书沂山历史文化丛书,散文集清欢过红尘、在黑夜里醒着以及电视剧本家庭、冯府大院等深受社会好评;三文化企业众多我县文化企业众多,目前全县文化企业发展到224家,文化专业户达到8200家,涉及广电、广告、印刷、红木嵌银、工艺品、休闲娱乐等行业的150多种文化产品,全县文化产业年创经济效益8亿多元,成为临朐经济新的增长点;其中规模比较大的文化企业有山东华艺雕塑艺术有限公司、山东红叶地毯股份有限公司、鲁艺红木家具有限公司、临朐茂森红木家具有限公司、潍坊宽惠红木制品有限公司等;我县雕塑业发展门类比较齐全,能承接不锈钢雕塑、石雕、浮雕以及木雕、根雕等各类雕塑的设计与制作;市场覆盖范围较广,除在周边地市拥有较为巩固的市场外,经营范围拓展到北方大部分省、市、自治区和江苏、湖北等地,部分产品出口日本、加拿大、美国、德国、香港等国家和地区;特别是山东临朐华艺雕塑艺术公司现有高级设计师20余名,专业技术人员120多人,成为山东省规模最大的专业雕塑园林企业、全国五大城雕企业之一;为迎接潍坊国际风筝会和北京奥运会,该公司制作的大型群雕——“风筝魂”是国内最大组合群雕,通过2008件人物和场景单体雕塑,再现了潍坊风筝的历史变迁和演变过程,被誉为“浓缩的风筝史话”、立体的“清明上河图”,目前该组铜雕正积极申报吉尼斯世界纪录;红叶地毯集团产品畅销美国、加拿大、以色列等20多个国家和地区,成为潍坊市民营企业50强之一,“红叶牌”地毯先后获山东省着名商标、国家免检产品、中国环保地毯证书等,目前,该企业申报中国驰名商标,已通过国家商标局初审;鲁艺红木公司的“鲁艺”牌商标曾被评为山东省着名商标,其红木嵌银漆器先后获“第七届中国工艺美术品百花奖”、“国际轻工博览会金奖”等荣誉称号;四旅游资源丰富临朐县境内旅游资源丰富,拥有沂山国家森林公园、山东山旺国家地质公园、天下名泉老龙湾、省级着名风景名胜区—石门坊以及嵩山、黑松林、东镇庙、齐长城等重点景区景点20多处, 2007年接待游客157万人次,实现旅游总收入11亿元;沂山风景名胜区属国家AAAA级旅游区、国家级森林公园、山东省风景名胜区,有“东泰山”之称,居中国五大镇山之首;主峰玉皇顶海拔1032米,被誉为“鲁中仙山”;山东山旺国家地质公园是目前世界上发现种类最多、门类最齐全、保存最完整的古生物化石群产地之一,有“第三纪动植物园”和“万卷书”之称,是国家重点自然保护区和国家级地遗迹保护区;老龙湾风景区是山东省省级风景名胜区、国家AAA级旅游区,泉水恒温18度,水深盈丈,清澈见底,有“北国江南”之美誉,并入“天下七十二名泉”之列;石门坊景区是国家AAA 级旅游区、山东省重点风景名胜区,与北京香山、南京栖霞山、苏州天平山、四川末亚罗齐名,为国内五大红叶景观之一,齐鲁红叶之冠;临朐县境内文物数量众多且颇具地方特色;目前,全县已发现地上、地下文物遗迹200余处,其中国家级重点文保单位2处:北齐崔芬壁画墓、齐长城临朐段,省级重点文保单位3处:石门坊风景区唐摩崖造像群、东镇庙碑林、柳山魏家庄龙山文化遗址,市级文保单位5处,县级文保单位131处,博物馆收藏文物6000余件;上自大汶口、龙山文化时期下至近现代各个历史时期的文物均有出土和发现,既有发掘出土的珍贵文物,也有罕见的传世之宝;其中,出土的陶器、玉器、瓷器、青铜器及东汉印章,北魏石佛、北齐壁画均是不可多得的珍品;1980年出土的春秋时期的青铜器--齐侯子行匜,被调入中国历史博物馆收藏;西朱封龙山文化遗址1989年被新华文摘列入全国十大考古发现之一;唐柏、元槐、宋银杏、明古桑等名木古树见诸于古寺乡村;五民俗文化独特临朐民俗文化历史悠久,特色鲜明,是齐鲁文化、华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并以从事人员之多、涉及门类之广、艺术作品之精而闻名;临朐小戏由来已久,戏剧小品、话剧小品、小戏曲等创作演出历年均有获奖;1995年小品收购苦恼获全国戏剧小品大赛群星奖银奖;2000年小吕剧借媳妇作为全国农村题材小戏两次晋京演出均获圆满成功;“周姑戏”是临朐一个土生土长的剧种,亦称东路肘鼓,唱腔由当地民歌发展而来,多数剧目表现当地风俗民情和普通劳动人民的故事,反映他们的愿望和心声,尤其表现反抗礼教,争取婚姻自主,深受妇女欢迎,所以被当地群众戏称为“栓老婆撅子”;一对迷、考女婿、村头风波、青丝记等周姑戏新剧目,曾在临朐、青州、昌乐等地广泛演出,并在省市汇演中获奖,中央电台和省广播电台也录制部分剧目的唱腔选段进行了播放,受到听众一致好评;临朐年画属纯手绘年画,工序技法繁琐,从草图绘制到最后成稿需要的创作时间相对较长,以其色彩热烈、构图饱满、内容喜庆而具有较强的艺术魅力,有多件作品在全国美展中获奖,曾作为国家文化交流项目赴津巴布韦展出,并出版过临朐年画集;临朐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拥有灿烂多姿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今年,经过认真普查、整理、反复论证,确立了32个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并将临朐桑皮纸制作技艺列为重点挖掘保护项目上报省、市非物质文化遗产普查办公室;组织临朐红丝砚制作工艺、临朐全羊宴制作工艺、庄农日用杂字、临朐民间绘画、临朐周姑戏等5个项目申报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项目;临朐根雕、剪纸、葫芦工艺文化等也在群众中广为流传;六文化设施齐全临朐县城建有文化馆、博物馆、图书馆、影剧院,其中文化馆、图书馆均达到国家二级馆标准;县文化馆成立于1951年,为全额拨款事业单位,下设办公室、财务科、音乐科、戏曲科、少儿辅导科、摄影科、书画院创作室、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共9个科室;依托县文化馆的职能,全县每年举办各类培训班200余期,组织各类综合性文化活动300余场次;县图书馆为国家二级图书馆,1987年由县政府拨款44万元建成,内设借书室、成人阅览室、少儿阅览室、采编室、辅导部、资料室、电子阅览室、多媒体教室等;现有藏书16万册;共有四库全书、四库全书存目丛书、四库未收书辑刊和四库禁毁书丛刊四套,建成四库全书特藏书库,成为全国县级图书馆中一大馆藏特色和亮点;县博物馆建于1980年,辟有山旺化石、文物、石佛、书画、奇石、民俗六大展厅及石刻长廊一处,是一个集陈列、教育、收藏、研究和利用于一体的综合性博物馆,馆藏文物极为丰富;展藏品曾先后赴德国、日本、美国、香港、台湾等国家和地区展览,极大地促进了临朐文化在国际上的知名度;该馆是中国科学院、中国地质大学、北京大学等单位的教学科研基地,被中国古生物学会授予“科普教育基地”;被山东省委宣传部授予“省级青少年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全县10处镇街道全部建起了文化中心站,其中国家级先进文化站 1 个,省级 1 个,市级 5个;冶源、辛寨文化中心基本达到了市定标准;400多个村建起文化大院,发展文化户2000多家;50%以上的企事业单位、中小学建起了文化活动室,县、镇、村、户四级文化网络初步形成;二、打造文化品牌的主要做法深入挖掘资源优势,拉长传统产业链条,临朐县全力打造奇石、书画、雕塑、旅游“四大文化品牌”,着力培育文化产业增长点,推动持续开发和规模经营,构建起发展活力强劲、区域特色鲜明的文化建设新格局;政策推动;临朐县委、县政府始终把文化建设摆在重要位置,将打造文化品牌纳入全县经济社会发展总体布局,研究制定并落实扶持文化发展的各项优惠政策,为文化品牌建设营造良好的发展环境;一是健全机制,齐抓共管;成立由县委主要领导任组长、分管领导任副组长、相关部门主要负责同志任成员的发展文化旅游工作委员会,负责全县文化、旅游产业组织领导、规划建设,统筹全县文化旅游产业发展;印发了关于加快“十一五”时期文化发展的意见、中共临朐县委、临朐县人民政府关于加强文化建设的意见、临朐县文化建设考核办法、临朐县文化艺术政府奖评选奖励办法、临朐县关于加强镇街办文化中心、村级文化大院建设的实施意见,确保了打造文化品牌工作的持续、健康、有序推进;二是加强规划,科学定位;在对全县文化发展状况进行调查研究的基础上,邀请省内外专家进行规划论证,确立了“布局集约化、产业特色化、建设项目化、形象品牌化”的发展思路,主打奇石、雕塑、书画、旅游四大特色文化产业品牌,着力培植发展特色和竞争优势项目;邀请山东省旅游规划设计研究院专家实地考察,详细论证,高标准编制完成了临朐县旅游产业发展总体规划, 为临朐文化旅游业快速发展打下坚实基础;三是优化服务,搭建平台;加大公共财政投入,设立专项资金主要用于文化产业发展引导资金、重大文化项目建设补助、文化项目宣传推介、招商引资补贴等;实施多元融资机制,鼓励支持引导社会资本和境外资本投入文化建设;健全完善人才引进、培养和使用机制,吸引优秀文化人才来临朐创业;加大文化人才培训力度,培养一批既懂文化又善经营的复合型人才和相关人才,建立文化艺术人才库和文化经营管理人才库,为打造文化品牌提供了坚实的人才支撑;项目带动;坚持把项目建设作为打造文化品牌建设的突破口,重点扶持一批有实力、有潜力的骨干企业,培育一批规模大、带动力强的龙头市场,建设一批功能完善、运行有效的文化设施,打造文化品牌建设的坚定平台;一是发展大企业;按照重点突破和扶优扶强原则,对重点文化产业项目、重点产业、重点文化市场、文化骨干企业和园区加大扶持,以华龙园艺为龙头,培植一批骨干园林企业;以红叶地挂毯和鲁艺公司为龙头,培植一批重点工艺品文化企业;以华艺雕塑公司为龙头,打造一批具有较强竞争力的雕塑文化企业,以产业的发展促进文化品牌的发展;二是培育大市场;投资5000万元建起了占地万平方米的奇石市场;扩建占地1000亩的临朐观赏石市场;建起总投资亿元、建筑面积万平方米的临朐文化城;今年投资亿元新开工建设龙韵文化艺术城,主要经营书画、古玩、玉器、陶器、工艺品、民俗产品等文化旅游服务用品,建成后将成为集文化艺术产品经营、旅游观光、休闲娱乐于一体的大型综合性市场、书画品牌标志性建筑群和书画产业基地;三是完善基础设施;改造提升文化馆、博物馆、图书馆、县文体活动中心、山东山旺国家地质公园等重点文化设施;投资100多万元完成了信息资源共享工程县级支中心、电子阅览室和多媒体教室配套建设;投资1000多万元组织实施了体育中心综合改造提升工程,对体育场进行全面改造,建成了健身广场,配置了功能齐备的健身器械,成为城区居民理想的文体活动场所;山东山旺国家地质公园改造提升项目被列为潍坊市十大重点旅游建设项目之一;新开工建设的民俗文化园总规划面积1600亩,包括民俗文化休闲公园、奇石精品园、沙滩雕塑园及高档住宅小区,计划总投资亿元,今年投资亿元重点建设民俗文化休闲公园,建设群艺展示区、生态旅游区和时尚运动区,建成后将成为融公园人文景观和自然生态景观于一体的居民休闲娱乐中心和文化艺术长廊;宣传促动;多措并举,立体宣传,全方位推介,提高临朐文化知名度、美誉度,逐步打响临朐文化品牌;一是加强和改进对外宣传,提高临朐影响力;充分利用电视、广播、报纸、网络等媒体的宣传作用,开通临朐宣传网、临朐文化网、临朐旅游网,在县城设立大型LED全彩电子屏,在高速路及交通要道显眼处设置10处巨幅户外广告,全方位地宣传临朐在文化建设方面的取得新经验、新成效;加大对外宣传力度,迎奥运临朐文化艺术精品晋省展期间,中央、省、市30多家媒体参与报道,刊发稿件40余篇,大众日报、齐鲁晚报分别刊发了专版,有力提升了临朐文化的影响力和竞争力;二是精心组织文化活动,扩大宣传效果;通过开展临朐旅游形象主题词征集评选、和谐书画笔会、“春满朐城”电视文艺晚会、中国观赏石之乡揭牌仪式暨奇石精品展、迎奥运临朐文化艺术精品晋省汇报展、“唱响和谐·文明之夏”系列文化活动、“颂清廉”合唱比赛、“临朐县文化建设十大带头人评选”等群众性文化活动,提高了群众参与度,形成了品牌效应;三是举办重大节会,积极拓宽对外交流渠道;统一规划定位,整体宣传推介,打造书画、奇石、雕塑、旅游等特色文化品牌;组织举办“中国五大镇山文化旅游节”、2008携手奥运北京赏石精品展、奇石文化节、红叶旅游观光月、沂山槐花艺术节等高层次节会,利用节会所产生的效应扩大临朐文化的知名度;三、几点思考一打造文化品牌必须深入挖掘资源优势,丰富品牌内容一是摸清文化资源家底,整合历史文化资源,积极拓展品牌内容,打造富有本土特色的民俗文化品牌、名人品牌、节会品牌等;在继续打造临朐奇石、书画、雕塑、旅游四大文化品牌,做大做强四大产业的同时,进一步挖掘整理临朐年画、临朐全羊等民俗文化,冯惟敏等名人品牌,奇石节、红叶旅游观光月、沂山槐花节等节会文化品牌,加大宣传力度,丰富临朐文化品牌内容;二是注意文化品牌的保护,增强经济意识,对于某些独特文化资源以商标注册等形式予以保护开发,部分特色文化遗产、节会等也要积极申报注册商标,有效保护、传承和发展品牌文化;二打造文化品牌必须坚持政府主导,提供良好的政策与环境支持打造文化品牌,建设“文化强县”,必须坚持政府主导,从规划、政策、投入等方面予以支持;一是对本土文化资源进行整合梳理,整体定位,制定出台创建规划,明确创建内容、方法步骤以及品牌目标;二是建立完善配套扶持政策,从规划、土地、投入、人才等方面,完善落实具体可行的政策措施;三是相关部门各负其责、协调配合,全社会共同参与,出计出力,形成全社会共同重视文化品牌、人人参与品牌创建参与的整体合力;三打造文化品牌必须坚定市场道路,从体制机制上走市场化路子一是政府要联合文化企业来共同开发运作,通过深入的市场运作,提高文化品牌的市场认知度,形成注意力经济,品牌优势只有转换为产业优势进而转换为经济优势,才能形成持久活力、增强发展后劲;二是奇石、书画等行业协会要充分发挥作用,从组织举办活动、加大宣传推介等方面提高品牌的影响力;三是探索品牌营销,以品牌作为资本,采取入股、联合经营、品牌评估、品牌共享、品牌代理、出让品牌经营权,以寻找文化品牌的增值空间和合作方式;四打造文化品牌必须加强载体建设,搭建发展平台加强各类公益文化设施和文化市场建设,为开展各类文化活动营造平台,为开展文化产品经营提供场所,进一步展示文化品牌形象,夯实文化发展基础,。

沂山历史名镇临朐县城关街道城关街...

沂山历史名镇临朐县城关街道城关街...

沂山历史名镇临朐县城关街道城关街道位于县境北端,北以石河与青州市为界,东临弥河与东城街道相望,南与冶源镇相连,西与五井镇为邻。

总面积83平方公里,东西最长16.2公里、南北最宽11公里。

耕地面积4.2万亩,辖16个居委会、14个行政村,14.1万人。

是全国创建文明村镇工作先进单位,省级文明单位。

境内的石门坊红叶闻名遐迩,为国内五大红叶景观之一。

县政府驻城关街道。

明、清两代实行乡、社制。

城关属礼让乡、孝慈乡,有平安、龙泉、孤塘、马陵、粟山、西安、田村、寺泊、北门外等社。

民国时期(1930年后),基层区划实行区、乡(镇)制,城关隶属第一区、第三区,宣教镇、纸坊镇、北关镇,含西安乡、龙泉乡、平安乡、纸坊乡、鲍庄乡、粟山乡等。

1946年至1952年间,河崖、北朱堡、寨子崮、上石埠等村隶属益都县方山区。

1952年全县区乡调整,第一区(城关)辖10乡,第十一区(纸坊)辖8乡。

1958年,成立城关人民公社。

1982年城关公社更名为城关镇。

1984年4月,实行乡镇制,城关人民公社改为临朐镇。

2004年3月,撤销临朐镇,以原临朐镇的行政区域设立城关街道。

2007年9月,原纸坊镇并入城关街道,始至目前规模。

城关街道地势西高东低,南高北低,西部轿顶山海拔571米,登高东望,半壁县境尽收眼底,沂山遥距百里清晰可辨。

贺家庄村为街道海拔最高村(510米),河头庄村为海拔最低村(90米)。

自然地形起伏较小,地势相对平坦。

北部有石河绵延而过,东部有弥河贯穿全境。

基础设施建设,以争创“国家园林城市”为目标,突出“宜居宜业”,着力构筑现代服务业发展平台,打造高品质宜居环境。

全力参与配合县委、县政府确定实施的旧城旧村搬迁改造工程,城镇载体服务功能不断提升,以弥河为主轴的城市空间增长带不断拉大,独具风貌、湖光山色的生态宜居特色城镇初步形成。

现代服务业发展日新月异,兴建了龙泉新汇园、兴隆新村、山水文苑、湖畔龙城等15个功能全、品质高的住宅小区。

临朐县邮编

临朐县邮编

临朐县序号:1 省份地区:山东省潍坊市临朐县邮政编码:262600包含地址:65个城关街道办事处、城关镇、城关镇张家庄、城南街、城隍街、创新路、大桥街、大寺南巷、电视台街、东红路、工业街、古府街、华特路、焦化路、靠山巷、临九路、临朐路、临朐南路、龙泉路、龙泉南扩区、龙泉南路、龙泉西扩区、龙泉小区、吕东路、弥河东路、弥河路、民主路、民主路菜市街、民主路古府街、民主路和平街、民主路太和街、民主路县府巷、南环路、南坛街、南苑街、秦池路、三星桥街、三元街、三元新街、山旺路、石门路、粟山路、太昌街、太和街、太平街、体育场后街、外环路、潍临路、文化路、西环路、西坛外街、西坛西街、小斗沟村、新华路、兴隆路、衣家街、沂山路、益民西街、永兴街、站前街、中医院街、仲临路、骈邑路、朐山路、朐阳街。

序号:2 省份地区:山东省潍坊市临朐县邮政编码:262601包含地址:56个杨善镇、杨善镇白家李召、杨善镇北店、杨善镇北杨善、杨善镇程家广尧、杨善镇椿园、杨善镇崔家李召、杨善镇大店、杨善镇大广尧、杨善镇大刘家李召、杨善镇大石庄、杨善镇大辛庄、杨善镇东赵家庄、杨善镇东朱阳、杨善镇福山、杨善镇付家李召、杨善镇付家石河、杨善镇高家庄、杨善镇巩家桥、杨善镇广尧店、杨善镇后洼子、杨善镇老庄子、杨善镇李家营、杨善镇刘家广尧、杨善镇吕家楼、杨善镇孟家广尧、杨善镇孟家庄、杨善镇木家石河、杨善镇南杨善、杨善镇潘家埠、杨善镇前洼子、杨善镇申家石河、杨善镇申家庄、杨善镇石灰窑子、杨善镇史家石河、杨善镇苏家庄、杨善镇孙家李召、杨善镇孙家小崔、杨善镇谭家小崔、杨善镇甜水井子、杨善镇王家营、杨善镇西小章、杨善镇西赵家庄、杨善镇西朱阳、杨善镇小店、杨善镇小广尧、杨善镇小刘家李召、杨善镇小楼、杨善镇小石庄、杨善镇薛家庙子、杨善镇颜家搂、杨善镇杨善集、杨善镇玉皇庙、杨善镇张家李召、杨善镇赵家楼、杨善镇中朱阳。

序号:3 省份地区:山东省潍坊市临朐县邮政编码:262602包含地址:20个纸坊镇、纸坊镇北高家庄、纸坊镇北朱堡、纸坊镇东朱堡、纸坊镇董家搂、纸坊镇凤凰、纸坊镇付家峪、纸坊镇贺家庄、纸坊镇后马陵、纸坊镇后殷家河、纸坊镇柳家圈、纸坊镇孟家庄、纸坊镇前殷家河、纸坊镇谭马、纸坊镇西安、纸坊镇衣家庄、纸坊镇寨子崮、纸坊镇张勤家庄、纸坊镇郑家庄、纸坊镇纸坊。

山东最美乡村临朐县石门坊、寨子崮景区

山东最美乡村临朐县石门坊、寨子崮景区
此 f f 久将 畅骥 之 乱 , 留 下 “ 逄 山影 照万 古 传 ” 的 悲 壮 传 ; 柑 _ 火书年问所刻摩崖造像被列为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 } J I 】 戗德L ( 1 d 3 2 q - )和 明 天 顺五 年 ( 1 4 6 1 年 ) 的两 座 石塔 。 』 ) ) 余找 『 J j 龋、 川j 林 ,沐浴 彩 霞 , 自唐 宋 以来 ,山上 碑碣
叠嶂 、险 噍 ¨ 削、 、 r ‘ ¨. t l ‘ 订 “ } I f I | J J ' 卜 峰 比行 秀 ,嶙 峋 教 ” 之戈 ÷ : ,r 0观 人 的 “ f 汀J I 晚照 ” 更是 被 誉 为 卡 对 I 1 r f l l J  ̄。 林 染 ,求
8 8 7 0 5 A
2 01 7
,省临朐县城西l 0 干米,总面积2 2
、 卜, ,1 - 水1分 为 门山和寨子 崮两个旅游区。分别 以天然黄栌 森林干 ¨ { 念【 1 ] 园风光为特色,集旅游观光 、休闲度假 、农事 体验、【 俗祭拜 、 勾一体 ,为山东省著名 风景名胜区、山东省最 乡¨旅游 曰的地 、国家3 A 级旅游景 ,省级 “ 乡村旅游示范 忖”、钉级 “ 传统村落”、省级 “ 宜居乡村”。 I 、 J 坊 兜悠 久,文化渊源流长 ,殷商时期诸侯逄伯陵曾
2 0 1 3 { t - .r H J J - f j  ̄ . 1 叶
世 、玻端 悬 。 } 、 衙 ㈦ 、 相继 J r 收。
古 村 落 为依 托 ,以农 家 乐 、 为 石 门坊 新 拓 景 。这 顶 人 文 古建 如 魁 楼 、
腰茂林碧树 ,近万棵柿 r 旅游专线如 “ 蟒袍 带”蜿 增地方特色的樱桃 、攻现
题I 多。 之题字,尼以清代衣于帝 书 “ 晚照”最具盛名 。 今 人瞅 t l t 、”螋 f 、李铎 、臧 克 家 等均 有 墨宝 所 赐 , 为石

山东历史文化名镇临朐冶源镇

山东历史文化名镇临朐冶源镇

山东历史文化名镇临朐冶源镇
山东历史文化名镇临朐冶源镇
临朐县冶源镇位于泰沂山脉北麓,临朐县城南。

齐国酿造巨匠田无忌在此酿成“千日醉”名酿;南齐高僧曾远在此建浮山庙,北宋刘概、范仲淹曾留居于此。

冶源镇古迹众多,有老龙湾、北齐古墓、海浮山古建筑、“轰雷溅雪”题字等。

老龙湾古称薰冶湖,秦始皇曾赐名老龙湾“神池”。

老龙湾主泉“薰冶泉”是春秋时欧冶子鼓炉铸造“龙泉宝剑”之地,明代散曲家冯惟敏曾久居此处,并约雪蓑书写“铸剑池”三字。

薰冶泉为冶水之源,故取名冶源。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