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工基础教案2.1电动势 闭合电路欧姆定律

合集下载

闭合电路的欧姆定律教案

闭合电路的欧姆定律教案

选修3-1第二章第7节闭合电路的欧姆定律一、教学目标(一)知识与技能1、能够推导出闭合电路欧姆定律及其公式,知道电源的电动势等于内、外电路上电势降落之和。

2、理解路端电压与负载的关系,知道这种关系的公式表达和图象表达,并能用来分析、计算有关问题。

3、掌握电源断路和短路两种特殊情况下的特点。

知道电源的电动势等于电源没有接入电路时两极间的电压,熟练应用闭合电路欧姆定律解决有关的电路问题。

4、理解闭合电路的功率表达式,知道闭合电路中能量的转化。

(二)过程与方法1、通过演示路端电压与负载的关系实验,培养学生利用探究物理规律的科学思路和方法。

2、通过利用闭合电路欧姆定律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培养学生运用物理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本节课教学,加强对学生科学素质的培养,通过探究物理规律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二、教材分析本节首先介绍了闭合电路的概念,再引入外电路、内电路以及各自的电阻等基本概念,从而得出了闭合电路的欧姆定律,根据闭合电路的欧姆定律得到了路端电压与负载之间的关系,最后又从能量的角度分析了闭合电路的功率。

教学的重点应该在闭合电路的欧姆定律;路端电压与负载的关系以及闭合电路中的功率的计算,特别是闭合电路只能适用于纯电阻电路,对有电动机等存在的非纯电阻电路的处理问题要详细介绍。

三、教学重点难点教学重点1、推导闭合电路欧姆定律,应用定律进行有关讨论。

2、路端电压与负载的关系教学难点路端电压与负载的关系四、学情分析1.知识基础分析:①初中掌握了欧姆定律,会利用该定律列式求解相关问题。

②掌握了电场力做功的计算方法。

2.学习能力分析:①学生的观察、分析能力不断提高,能够初步地、独立发现事物内在联系和一般规律的能力。

②具有初步的概括归纳总结能力、逻辑推力能力、综合分析能力。

五、教学方法实验演示,讨论,举例 六、教学过程(一)预习检查、总结疑惑 (二)情景引入、展示目标 实验演示: 闭合电路 (三)合作探究、精讲点拨: 1、闭合电路欧姆定律 (1)内电路和外电路①内电路:电源内部的电路,叫内电路。

高中物理《闭合电路欧姆定律》教案

高中物理《闭合电路欧姆定律》教案

高中物理《闭合电路欧姆定律》教案一、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了解欧姆定律的基本概念和公式–掌握计算电流、电阻和电压关系的方法–理解闭合电路中电流、电阻、电压的作用和相互关系2.过程与方法–通过实验观察和数据分析,帮助学生理解欧姆定律–引导学生进行思维导图和概念表的绘制,加深对欧姆定律的理解–进行小组合作和讨论,培养学生合作与交流的能力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培养学生的实验探究能力和科学思维–引导学生正确对待电路中的安全问题–培养学生对物理学科的兴趣和积极参与的态度二、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欧姆定律的基本概念和公式,计算电流、电阻和电压关系的方法•教学难点:欧姆定律与电路实际问题的应用三、教学过程1. 导入(5分钟)•使用一个简单的问题来引导学生思考:为什么我们打开水龙头,水就会流出来?•引导学生讨论,从中引出电流的概念以及与水流的类比。

2. 欧姆定律的引入(10分钟)•通过实验演示,展示欧姆定律的实验验证过程,引出欧姆定律的概念。

•让学生观察演示实验并记录相关数据,进行电压、电流和电阻的初步计算。

3. 欧姆定律的讲解与推导(15分钟)•结合实验数据和观察结果,讲解欧姆定律的定义和公式。

•通过推导欧姆定律的数学表达方式,让学生理解电流、电阻和电压之间的关系。

4. 欧姆定律的应用(15分钟)•分发练习题,让学生运用欧姆定律解决相关问题。

•引导学生分析不同电路中电流、电阻、电压的变化情况,加深对欧姆定律的理解。

5. 实例分析与讨论(15分钟)•列举一些生活中常见的电路问题,并引导学生分析和解决。

•小组合作讨论,让学生共同探讨电路问题背后的物理原理。

6. 总结归纳(10分钟)•引导学生进行思维导图和概念表的绘制,总结和归纳欧姆定律的重点内容。

•鼓励学生提出问题,解答学生的疑惑。

7. 课堂作业(5分钟)•布置相关练习题,巩固学生对欧姆定律的掌握程度。

•提示学生注意实验安全问题,并鼓励他们积极参与物理实验。

电工基础教案第四讲部分电路欧姆定律

电工基础教案第四讲部分电路欧姆定律
1.内容:导体中的电流与它两端的电压成正比,与它的电阻成反比。
I
2.单位:U-伏特(V);I-安培(A);R-欧姆()。
注:
(1)R、U、I须属于同一段电路;
(2)虽R ,但绝不能认为R是由U、I决定的;
(3)适用条件:适用于金属或电解液。
例3:给一导体通电,当电压为20V时,电流为0.2A,问电压为30V时,电流为
多大?电流增至1.2A时,导体两端的电压多大?当电压减为零时,导体的电阻多大?
二、伏安特性曲线
1.定义:以电压为横坐标,电流为纵坐标,可画出电阻的U-I关系曲线,叫电阻元件的伏安特性曲线。
2.线性电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电阻元件的伏安特性曲线是直线。
K ;R
3.非线性电阻:若电阻元件的伏安特性曲线不是直线,例:二极管。
授课日期/班级
教学目的
熟练掌握欧姆定律。
教学重点
欧姆定律
教学难点
R与U、I无关
教学准备
1.教参
2.教案
教学方法
1.讲授法2.演示法




Ⅰ、课堂组织:5分钟
课前点名,维持纪律,提问学生电阻定律内容。
Ⅱ、复习旧课,导入新课:5分钟
1.认识部分电路欧姆定律公式
2.电流公式的计算
Ⅲ、讲授新课:75分钟
一、欧姆定律
启发学生讨论回答,教师复述,指出这个结论就叫欧姆定律.
Ⅳ、归纳总结:3分钟
(掌握欧姆定律,认识部分电路欧姆定律公式)
Ⅴ、布置作业:2分钟
习题(《电工基础》第2版)
1.是非题(4)~(7)。
2.选择题(3)、(4)。
教学反思
教研组长签名教务科长签名
年月日

第18单元:电动势、闭合电路欧姆定律教案

第18单元:电动势、闭合电路欧姆定律教案

第18单元:电动势、闭合电路欧姆定律【教学结构】一、电动势,是本部教材难点,交待清楚即可。

1.电源:把其它形式的能转化为电能的装置。

电源的作用:保持两极间有一定电压,供给电路电能。

2.电动势:电源的属性,描述电源把其它形式能转化为电能本领的物理量。

在数值上就等于电源没有接入外电路时两极间电压。

用符号ε表示。

单位:伏特,ν。

(1)电动势由电源自身决定,与外电路无关不同类型的电源电动势不同,同种类型不同型号电源电动势相同。

(2)实验:如图1所示电路。

过程:断开电键,伏特表读数U,闭合电键,改变滑线变阻器阻值,R减小,对应伏特表读数,U1、U2、U3。

U为电源电动势,U大于U1、U2、U3,且U1>U2>U3分析产生原因:电源内电阻存在,且内阻r不变,大小由电源自身特点决定。

随着R变小,电路电流增大,电源内部电势降落增加,外电路电势降落降低。

(3)电源的电动势等于内、外电路上的电压之和ε=U+U′,U外电路电压又称路端电压,U′电源内电路电压分析U、U′的物理意义:电源电动势反映电源的一种特性,它在数值上等于电路中通过1库仑电量时电源提供的电能。

(4)比较电动势和电压的物理意义。

电动势:ε=wq。

w表示正电荷从负极移到正极所消耗的化学能(或其它形式能),ε表示移单位正荷消耗化学能(或其它形式能,反映电源把其它形式能转化为电能的本领)。

电压:U=wq。

w表示正电荷在电场力作用下从一点移到另一点所消耗的电能,电压表示移动单位正电荷消耗的电能。

反映把电能转化为其它形式能的本领。

二、闭合电路欧姆定律,是本部教材重点应多下功夫。

1.闭合电路欧姆定律ε=U+U′,I=εR r或ε=IR+Ir,都称为闭合电路欧姆定律。

式中:ε:若电源是几个电池组成的电池组,应为整个电池组的总电动势,r为总内阻,R为外电路总电阻,I为电路总电流强度。

应注意:ε=U+U′和ε=IR+Ir,两式表示电源使电势升高等于内外电路上的电势降落总和,ε理解为电源消耗其它形式能使电荷电势升高。

高中物理《闭合电路的欧姆定律》教案设计

高中物理《闭合电路的欧姆定律》教案设计

高中物理《闭合电路的欧姆定律》教案设计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闭合电路的概念,了解欧姆定律的定义和意义。

2. 让学生掌握欧姆定律的数学表达式,并能进行相关的计算。

3. 培养学生运用物理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二、教学内容1. 闭合电路的概念介绍。

2. 欧姆定律的定义和数学表达式。

3. 欧姆定律的应用和计算。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重点:欧姆定律的数学表达式和应用。

2. 难点:闭合电路的概念和欧姆定律的实际应用。

四、教学方法1. 采用问题驱动的教学方法,引导学生通过观察和实验发现欧姆定律。

2. 使用多媒体教学辅助工具,展示实验过程和结果,帮助学生形象理解。

3. 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和问题解答,培养学生的合作和思考能力。

五、教学过程1. 引入:通过电路实验,引导学生观察电流和电压的关系,激发学生对闭合电路和欧姆定律的兴趣。

2. 讲解:介绍闭合电路的概念,讲解欧姆定律的定义和数学表达式,解释其物理意义。

3. 实践:学生进行电路实验,测量电流和电压值,验证欧姆定律。

4. 应用:引导学生运用欧姆定律解决实际问题,如电流的计算、电阻的测量等。

5. 总结:对本节课的内容进行总结,强调闭合电路和欧姆定律的重要性和应用。

六、教学评估1. 课堂问答:通过提问方式检查学生对闭合电路概念和欧姆定律的理解程度。

2. 实验报告:评估学生在电路实验中的操作技能和对实验结果的分析能力。

3. 课后作业:布置相关计算题和应用题,检验学生对欧姆定律的应用能力。

七、教学拓展1. 介绍欧姆定律在现代科技领域中的应用,如电路设计、手机电池等。

2. 探讨欧姆定律的局限性,如在非线性电路中的适用性问题。

八、教学资源1. 多媒体课件:展示实验过程、电路图和计算实例。

2. 实验器材:电路实验所需的器材,如电阻、电压表、电流表等。

3. 参考资料:提供相关学术论文或书籍,供有兴趣深入了解的学生参考。

九、教学建议1. 鼓励学生在课堂上积极提问,培养学生的质疑精神。

高中物理《闭合电路欧姆定律》教案范文

高中物理《闭合电路欧姆定律》教案范文

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闭合电路的概念,掌握欧姆定律的内容及应用。

2. 培养学生运用物理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 引导学生通过实验探究,提高观察、分析、总结的能力。

二、教学内容1. 闭合电路的定义及特点2. 欧姆定律的表述:电流I等于电压U与电阻R的比值,即I=U/R。

3. 欧姆定律的应用:计算电路中的电流、电压和电阻。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重点:闭合电路的概念,欧姆定律的表述及应用。

2. 难点:欧姆定律在复杂电路中的应用。

四、教学方法1. 采用问题驱动法,引导学生思考和探究。

2. 利用实验现象,让学生直观地理解欧姆定律。

3. 运用案例分析,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五、教学过程1. 引入新课:通过讨论闭合电路的概念,引导学生了解欧姆定律的研究对象。

2. 讲解闭合电路的特点,阐述欧姆定律的表述。

3. 演示实验:测量不同电阻下的电流和电压,让学生观察欧姆定律的实验现象。

4. 分析实验结果,引导学生总结欧姆定律的规律。

5. 案例分析:让学生运用欧姆定律计算实际电路中的电流、电压和电阻。

6. 课堂小结:强调闭合电路欧姆定律的重要性及应用范围。

7. 布置作业:设计一些有关闭合电路欧姆定律的应用题,巩固所学知识。

六、教学策略1. 采用问题驱动法,引导学生思考和探究。

2. 通过实验现象,让学生直观地理解欧姆定律。

3. 运用案例分析,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4. 利用多媒体教学,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

5. 组织小组讨论,提高学生的合作能力。

七、教学准备1. 准备实验器材:电流表、电压表、电阻箱、电源等。

2. 设计实验方案,确定实验步骤。

3. 准备案例资料,挑选适合的题目。

4. 制作多媒体课件,辅助教学。

八、教学评价1. 课堂问答:检查学生对闭合电路欧姆定律的理解程度。

2. 实验报告:评估学生在实验中的观察、分析、总结能力。

3. 作业完成情况:检查学生对知识的掌握和应用能力。

4. 小组讨论:评价学生的合作精神和解决问题能力。

电工基础教案21电动势-闭合电路欧姆定律.docx

电工基础教案21电动势-闭合电路欧姆定律.docx

课题第一章简单直流电路共2 课时第一节电动势闭合电路的欧姆定律备课人教学目的1.理解电动势、端电压的概念。

2.熟练掌握闭合电路的欧姆定律。

3.掌握电源输出功率与外电阻的关系。

教学重点和难点重点:1•闭合电路的欧姆定律。

2.电源输出功率与外电阻的关系。

难点:闭合电路的欧姆定律。

教学设备PPT 课前准备教学过程个案补充【课前导学】[多媒体投影]■[新课教学]一、电动势衡量电源的电源力大小及其方向的物理量叫做电源的电动势。

电动势通常用符号E或幺⑴表示,E表示大小与方向都恒定的电动势(即直流电源的电动势),£(『)表示大小和方向随时间变化的电动势,也可简记为£。

电动势的国际单位制为伏特,记做V。

电动势的大小等于电源力把单位正电荷从电源的负极,经过电源内部移到电源正极所作的功。

如设W为电源中非静电力(电源力)把正电荷量q从负极经过电源内部移送到电源正极所作的功,则电动势大小为q电动势的方向规定为从电源的负极经过电源内部指向电源的正极,即与电源两端电压的方向相反。

总结:1.电源的电动势等于电源没有接入电路时两极间的电压。

用符号E表示。

2.单位:伏特(V)注意点:(1)电动势由电源木身决定,与外电路无关。

(2)电动势的规定方向:自负极通过电源内部到正极的方向。

二、闭合电路的欧姆定律1.复习部分电路的欧姆定律4 R2.闭合电路欧姆定律的推导(1)电路【教法设计】:【教学思路】:(2) 推导设f 吋间内有电荷量q 通过闭合电路的横截面。

电源内部,非 静电力把q 从负极移到正极所做的功W=Eq = EIt,电流通过R 和局时电能转化为热能Q = I 2 Rt + I 2R (}t因为W=Q所以EIt = I 2 Rt + I 2 R ()tE=I R + I Ro 或 1=—-—R+&)(3) 闭合电路欧姆定律闭合电路内的电流,与电源电动势成正比,与整个电路的电阻 成反比。

其中,外电路上的电压降(端电压)U = IR = E-IR°内电路上的电压降U'=l %电动势等于内、外电路压降之和E = /R + JR ()=U+ U'【例2・1】如图2・2所示,当单刀双掷开关S 合到位置1时, 外电路的电阻/?i=14Q,测得电流表读数/i = 0.2A ;当开关S 合到 位置2时,外电路的电阻/?2=9Q,测得电流表读数/2=0.3 A ;试 求电源的电动势E 及其内阻几解:根据闭合电路的欧姆定律,列出联立方程组J E =尺人+ rl {(当S 合到位置1严、 [E=R 2l 2 + rI 2 (当S 合到位置2解得:r=l Q, E = 3 Vo 本例 V 题给出了一种测量直流电源电动势 _ E 和内阻厂的方法。

高中物理《闭合电路的欧姆定律》教案设计

高中物理《闭合电路的欧姆定律》教案设计

高中物理《闭合电路的欧姆定律》教案设计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闭合电路的概念,掌握欧姆定律的内容及公式。

2. 培养学生运用欧姆定律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 引导学生通过实验探究,提高观察、思考、动手能力。

二、教学内容1. 闭合电路的概念介绍。

2. 欧姆定律的内容讲解:电流I与电压U、电阻R之间的关系,公式I=U/R。

3. 欧姆定律的应用:分析电路中电流、电压、电阻的变化规律。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重点:欧姆定律的内容、公式及应用。

2. 难点:闭合电路中电流、电压、电阻之间的关系及动态变化分析。

四、教学方法1. 采用问题驱动法,引导学生探究闭合电路的欧姆定律。

2. 利用实验演示,让学生直观地了解欧姆定律的原理。

3. 运用案例分析法,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五、教学过程1. 引入新课:通过讲解电源、电压、电流等基本概念,引出闭合电路的概念。

2. 讲解欧姆定律:阐述电流、电压、电阻之间的关系,给出欧姆定律的公式I=U/R。

3. 实验演示:安排学生进行实验,观察电流、电压、电阻的变化规律,验证欧姆定律。

4. 案例分析:提供一些实际问题,让学生运用欧姆定律进行分析解决。

5. 总结提高:对本节课内容进行总结,强调欧姆定律在实际应用中的重要性。

6. 作业布置:布置一些有关欧姆定律的应用题,巩固所学知识。

六、教学评估1. 课堂提问:通过提问了解学生对闭合电路概念和欧姆定律的理解程度。

2. 实验报告:评估学生在实验过程中的观察、分析、总结能力。

3. 作业完成情况:检查学生对欧姆定律应用题的解答,评估其应用能力。

七、教学反思1. 反思教学内容:确保欧姆定律的知识点讲解清晰,便于学生理解。

2. 反思教学方法:观察学生对问题的探究和实验操作,调整教学方法,提高教学效果。

3. 反思教学效果:根据学生作业和实验报告,分析学生的掌握程度,为后续教学提供参考。

八、拓展与延伸1. 讲解其他定律:介绍与欧姆定律相关的其他物理定律,如电压定律、电流定律等。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U R
第 1 页 共 4 页
中专校电子专业教研组电工基础集体备课教案
(2) 推导 设 t 时间内有电荷量 q 通过闭合电路的横截面。电源内部,非 静电力把 q 从负极移到正极所做的功 WEqEIt,电流通过 R 和 R0 时电能转化为热能 QI2RtI2R0t 因为 WQ 所以 EItI2RtI2R0t EIRIR0 或 I
中专校电子专业教研组电工基础集体备课教案
课 题
第二章
第一节
简单直流电路
共__2___课时 备课人
电动势 闭合电路的欧姆定律
教学目的 教学重点和 难点 教学设备
1.理解电动势、端电压的概念。 2.熟练掌握闭合电路的欧姆定律。 3.掌握电源输出功率与外电阻的关系。 重点:1.闭合电路的欧姆定律。 2.电源输出功率与外电阻的关系。 难点:闭合电路的欧姆定律。 PPT 课前准备
E R R0
学生讨论解决
(3)闭合电路欧姆定律 闭合电路内的电流,与电源电动势成正比,与整个电路的电阻 成反比。其中,外电路上的电压降(端电压) UIREIR0 内电路上的电压降 UIR0 电动势等于内、外电路压降之和 EIRIR0UU 【例 2-1】 如图 2-2 所示,当单刀双掷开关 S 合到位置 1 时, 外电路的电阻 R1 = 14 ,测得电流表读数 I1 = 0.2 A;当开关 S 合到 位置 2 时,外电路的电阻 R2 = 9 ,测得电流表读数 I2 = 0.3 A;试 求电源的电动势 E 及其内阻 r。 解:根据闭合电路的欧姆定律,列出联立方程组

【课前导学】 [多媒体投影]



个 案 补 充
【教法设计】 :
【教学思路】 :
. [新课教学] 一、 电动势 衡量电源的电源力大小及其方向的物理量叫做电源的电动势。 电动势通常用符号 E 或 e(t)表示,E 表示大小与方向都恒定的 电动势(即直流电源的电动势),e(t)表示大小和方向随时间变化的电 动势,也可简记为 e。电动势的国际单位制为伏特,记做 V。 电动势的大小等于电源力把单位正电荷从电源的负极,经过电 源内部移到电源正极所作的功。如设 W 为电源中非静电力(电源力) 把正电荷量 q 从负极经过电源内部移送到电源正极所作的功,则电 动势大小为
第 4 页 共 4 页
E2 Pmax 4 R0
这时称负载与电源匹配。 2.电源输出功率 P 与负载电阻 R 的变化关系曲线
3.注意:当 RRO 时,电源输出功率最大,但此时电源的效率仅 为 50%。 【例 2-2】 如图 2-4 所示, 直流电源的电动势 E = 10 V、 内阻 r = 0.5 ,电阻 R1 = 2 ,问:可变电阻 RP 调至多大时可获得最大功率 Pmax? 解:将(R1 r)视为电源的内阻, 则 RP = R1 r = 2.5 时,RP 获得最大 功率 E2 Pmax 10 W 4 RP
五.布置作业
习题( 《电工基础》第 2 版周绍敏主编) 1.选择题(1)、(2)。 2.填空题(1) ~ (3)。
【板书设计】
第一节
闭合电路的欧姆定律
一、电动势 1.电源的电动势等于电源没有接入电路时两极间的电压。用符号 E 表示。 2.单位:伏特(V) 注意点: (1)电动势由电源本身决定,与外电路无关。 (2)电动势的规定方向:自负极通过电源内部到正极的方向。 二、 闭合电路的欧姆定律 三、端电压 四、电源向负载输出的功率 【教后反思】
E 趋向于无穷 R R0
大,U 趋近于零。短路时电流很大,会烧坏电源,引起火灾,决不 允许将导线或电流表直接接到电源上,防止短路。 应用:测量电动势和电源内阻。 四、电源向负载输出的功率 1.P 电源IE;P 负载IU;P 内阻I 2R0;UER0 同乘以 I,得 UIIEI2R0 IEIUI2R0 P 电源P 负载P 内阻 在何时电源的输出功率最大?设负载为纯电阻当 RR0 时,
E R R0
当 R 增加时, (RR0)增加,电流 I 减小,UEIR0增加; 同理可证,当 R 减小时,U 也减小。
第 2 页 共 4 页
中专校电子专业教研组电工基础集体备课教案
2.两种特例: (1)当外电路断开时,R 趋向于无穷大。 I0 UEIR0E 即 UE 应用:可用电压表粗略地测定电源的电动势 (2)当外电路短路时,R 趋近于零,I
E W q
电动势的方向规定为从电源的负极经过电源内部指向电源的 正极,即与电源两端电压的方向相反。 总结: 1.电源的电动势等于电源没有接入电路时两极间的电压。用 符号 E 表示。 2.单位:伏特(V) 注意点: (1)电动势由电源本身决定,与外电路无关。 (2)电动势的规定方向:自负极通过电源内部到正极的方向。 二、闭合电路的欧姆定律 1.复习部分电路的欧姆定律 I 2.闭合电路欧姆定律的推导 (1) 电路
(当 S 合到位置 1 时) E R1 I1 rI1 (当 S 合到位置 2 时) E R2 I 2 rI 2
解得:r = 1 ,E = 3 V。本例 题给出了一种测量直流电源电动势 E 和内阻 r 的方法。
图 2-2 例题 2-1
例 2:电源电动势为 1.5V,内 电阻为 0.12,外电路电阻为 1.38,求电路中的电流和端电压。 例 3:电动势为 3.6V 的电源,与 8 的电阻接成闭合电路, 电源两极间的电压为 3.2V,求电源的内电阻。 三、端电压 1.电动势与外电路电阻的变化无关,但电源端电压随负载变 化, 随着外电阻的增加端电压增加, 随着外电阻的减少端电压减小。 证明:I源自图 2-4 例题 2-2练习
习题( 《电工基础》第 2 版周绍敏主编)
第 3 页 共 4 页
中专校电子专业教研组电工基础集体备课教案
四.课堂小结
1.电源电动势的大小和方向。 2.闭合电路的欧姆定律的内容和表达式。 3.端电压的概念;外电阻增大和减小时,端电压的变化。 4.电源输出功率最大的条件,这时的输出效率。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