闭合电路和欧姆定律教案

合集下载

2024年物理教案-闭合电路欧姆定律

2024年物理教案-闭合电路欧姆定律

一、教案基本信息2024年物理教案-闭合电路欧姆定律课时安排:2课时(90分钟)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闭合电路的概念。

2. 让学生掌握欧姆定律的表述和适用范围。

3. 培养学生运用欧姆定律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教学重点:1. 闭合电路的概念。

2. 欧姆定律的表述和适用范围。

3. 欧姆定律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

教学难点:1. 欧姆定律的理解和应用。

2. 串并联电路中电流、电压和电阻的计算。

教学准备:1. 实验室用欧姆表、电流表、电压表、电阻器等实验器材。

2. 教学PPT或黑板。

二、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导入(10分钟)教师通过提问方式引导学生回顾电路基础知识,为新课的学习做好铺垫。

二、新课讲解(40分钟)1. 闭合电路的概念(10分钟)教师讲解闭合电路的定义,并通过示例图让学生理解闭合电路的特点。

2. 欧姆定律的表述和适用范围(20分钟)教师引导学生通过实验观察电流、电压和电阻的关系,讲解欧姆定律的表述(I=V/R)和适用范围。

3. 欧姆定律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10分钟)教师通过实例讲解欧姆定律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如计算电路中的电流、电压和电阻等。

三、课堂练习(20分钟)学生分组进行实验,运用欧姆定律计算实验数据,教师巡回指导。

第二课时:四、复习导入(10分钟)教师通过提问方式复习上节课的知识点,为新课的学习做好铺垫。

五、串并联电路中的欧姆定律(40分钟)1. 串并联电路的特点(10分钟)教师讲解串并联电路的特点,让学生理解串并联电路中电流、电压和电阻的关系。

2. 串并联电路中的欧姆定律(20分钟)教师讲解串并联电路中的欧姆定律,并引导学生通过实验观察串并联电路中的电流、电压和电阻的变化。

3. 串并联电路中的应用实例(10分钟)教师通过实例讲解串并联电路中的应用,如计算电路中的总电流、总电压和总电阻等。

六、课堂练习(20分钟)学生分组进行实验,运用串并联电路中的欧姆定律计算实验数据,教师巡回指导。

七、总结与拓展(10分钟)教师对本节课的知识点进行总结,并提出拓展问题,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闭合电路欧姆定律教案

闭合电路欧姆定律教案

闭合电路欧姆定律教案闭合电路欧姆定律教案教学目标(一)知识目标1、知道电动势的定义.2、理解闭合电路欧姆定律的公式,理解各物理量及公式的物理意义,并能熟练地用来解决有关的电路问题.3、知道电源的电动势等于电源没有接入电路时两极间的电压,电源的电动势等于内、外电路上电势降落之和.4、理解路端电压与电流(或外电阻)的关系,知道这种关系的公式表达和图线表达,并能用来分析、计算有关问题.5、理解闭合电路的功率表达式.6、理解闭合电路中能量转化的情况.(二)能力目标1、培养学生分析解决问题能力,会用闭合电路欧姆定律分析外电压随外电阻变化的规律2、理解路端电压与电流(或外电阻)的关系,知道这种关系的公式表达和图线表达,并能用来分析、计算有关问题.3、通过用公式、图像分析外电压随外电阻改变规律,培养学生用多种方式分析问题能力.(三)情感目标1、通过外电阻改变引起电流、电压的变化,树立学生普遍联系观点2、通过分析外电压变化原因,了解内因与外因关系3、通过对闭合电路的分析计算,培养学生能量守恒思想4、知道用能量的观点说明电动势的意义教学建议1、电源电动势的概念在高中是个难点,是掌握闭合电路欧姆定律的关键和基础,在处理电动势的概念时,可以根据教材,采用不同的讲法.从理论上分析电源中非静电力做功从电源的负极将正电荷运送到正极,克服电场力做功,非静电力搬运电荷在两极之间产生电势差的大小,反映了电源做功的本领,由此引出电动势的概念;也可以按本书采取讨论闭合电路中电势升降的方法,给出电动势等于内、外电路上电势降落之和的结论.教学中不要求论证这个结论.教材中给出一个比喻(儿童滑梯),帮助学生接受这个结论.需要强调的是电源的电动势反映的电源做功的能力,它与外电路无关,是由电源本生的特性决定的.电动势是标量,没有方向,这要给学生说明,如果学生程度较好,可以向学生说明,做为电源,由正负极之分,在电源内部,电流从负极流向正极,为了说明问题方便,也给电动势一个方向,人们规定电源电动势的方向为内电路的电流方向,即从负极指向正极.2、路端电压与电流(或外电阻)的关系,是一个难点.希望作好演示实验,使学生有明确的感性认识,然后用公式加以解释.路端电压与电流的关系图线,可以直观地表示出路端电压与电流的关系,务必使学生熟悉这个图线.学生应该知道,断路时的路端电压等于电源的电动势.因此,用电压表测出断路时的路端电压就可以得到电源的电动势.在考虑电压表的内阻时,希望通过第五节的“思考与讨论”,让学生自己解决这个问题.3、最后讲述闭合电路中的功率,得出公式,.要从能量转化的观点说明,公式左方的表示单位时间内电源提供的电能.理解了这一点,就容易理解上式的意义:电源提供的电能,一部分消耗在内阻上,其余部分输出到外电路中.教学设计方案闭合电路的欧姆定律一、教学目标1、在物理知识方面的要求:(1)巩固产生恒定电流的条件;(2)知道电动势是表征电源特性的物理量,它在数值上等于电源没有接入电路时两极间的电压.(3)明确在闭合回路中电动势等于电路上内、外电压之和.(4)掌握闭合电路的欧姆定律,理解各物理量及公式的物理意义(5)掌握路端电压、输出功率、电源效率随外电阻变化的规律.2、在物理方法上的要求:(1)通过电动势等于电路上内、外电压之和的教学,使学生学会运用实验探索物理规律的方法.(2)从能量和能量转化的角度理解电动势的物理意义.(3)通过对路端电压、输出功率、电源效率随外电阻变化的规律的讨论培养学生的推理能力.(4)通过用公式、图像分析外电压随外电阻改变规律,培养学生用多种方式分析二、重点、难点分析1、重点:(1)电动势是表示电源特性的物理量(2)闭合电路欧姆定律的内容;(3)应用定律讨论路端电压、输出功率、电源效率随外电阻变化的规律.2、难点:(1)闭合回路中电源电动势等于电路上内、外电压之和.(2)短路、断路特征(3)应用闭合电路欧姆定律讨论电路中的路端电压、电流强度随外电阻变化的关系三、教学过程设计引入新课:教师:同学们都知道,电荷的定向移动形成电流.那么,导体中形成电流的条件是什么呢?(学生答:导体两端有电势差.)演示:将小灯泡接在充满电的电容器两端,会看到什么现象?(小灯泡闪亮一下就熄灭.)为什么会出现这种现象呢?分析:当电容器充完电后,其上下两极板分别带上正负电荷,如图1所示,两板间形成电势差.当用导线把小灯泡和电容器两极板连通后,电子就在电场力的作用下通过导线产生定向移动而形成电流,但这是一瞬间的电流.因为两极板上正负电荷逐渐中和而减少,两极板间电势差也逐渐减少为零,所以电流减小为零,因此只有电场力的作用是不能形成持续电流的.教师:为了形成持续的电源,必须有一种本质上完全不同于静电性的力,能够不断地分离正负电荷来补充两极板上减少的电荷.这才能使两极板保持恒定的电势差,从而在导线中维持恒定的电流,能够提供这种非静电力的装置叫电源.电源在维持恒定电流时,电源中的非静电力将不断做功,从而把已经流到低电势处的正电荷不断地送回到高电势处.使它的电势能增加.板书:1、电源:电源是一种能够不断地把其他形式的能量转变为电能的装置.它并不创造能量,也不创造电荷.例如:干电池是把化学能转化为电能,发电机是把机械能、核能等转化为电能的装置.教师:电源能够不断地把其他形式的能量转变为电能,并且能够提供恒定的电压,那么不同的电源,两极间的电压相同吗?展示各种干电池(1号、2号、5号、7号),请几个同学观察电池上面写的规格,发现尽管电池的型号不同,但是都标有“1.5V”字样.我们把示教电压表直接接在干电池的两端进行测量,发现结果确实是 1.5V.讲台上还摆放有手摇发电机、蓄电池、纽扣电池,它们两端的电压是否也是1.5V呢?(学生回答:不是)那么如何知道它们两端的电压呢?(学生:用电压表直接测量).结论:电源两极间的电压完全由电源本身的性质(如材料、工作方式等)决定,同种电池用电压表测量其两极间的电压是相同的,不同种类的电池用电压表测量其两极间的电压是不同的.为了表示电源本身的这种特性,物理学中引入了电动势的概念.板书:2、电源电动势教师:从上面的演示和分析可知,电源的电动势在数值上等于电源未接入电路时两极间的电压.板书:电源的电动势在数值上等于电源没有接入电路时其两极间的电压.例如,各种型号的干电池的电动势都是 1.5V.那么把一节1号电池接入电路中,它两极间的电压是否还是1.5V呢?用示教板演示,电路如图所示,结论:开关闭合前,电压表示数是1.5V,开关闭合后,电压表示数变为1.4V.实验表明,电路中有了电流后,电源两极间的电压减少了.教师:上面的实验中,开关闭合后,电源两极间的电压降为1.4V,那么减少的电压哪去了呢?用投影仪展示实验电路,介绍闭合电路可分为内、外电路两部分,电源内部的叫内电路,电源外部的叫外电路.接在电源外电路两端的电压表测得的电压叫外电压.在电源内部电极附近的探针A、B上连接的电压表测得的电压叫内电压.我们现在就通过实验来研究闭合电路中电动势和内、外电压之间的关系.板书:3、内电压和外电压教师:向学生介绍实验装置及电路连接方法,重点说明内电压的测量.实验中接通电键,移动滑动变阻器的滑动头使其阻值减小,由两个电压表读出若干组内、外电压和的值.再断开电键,由电压表测出电动势.分析实验结果可以发现什么规律呢?学生:在误差许可的范围内,内、外电压之和等于电源电动势.板书:在闭合电路中,电源的电动势等于内、外电压之和,即.下面我们来分析在整个电路中电压、电流、电阻之间的关系.教师:我们来做一个实验,电路图如图所示观察电键S先后接通1和2时小灯泡的亮度.结论:把开关拨到2后,发现小灯泡的亮度比刚才接3V的电源时还稍暗些.怎么解释这个实验现象呢?这就要用到我们将要学习的内容——闭合电路的欧姆定律.板书:闭合电路的欧姆定律教师:在图1所示电路图中,设电流为,根据欧姆定律,,,那么,电流强度,这就是闭合电路的欧姆定律.板书:4、闭合电路的欧姆定律的内容:闭合电路中的电流强度和电源电动势成正比,和电路的内外电阻之和成反比.表达式为.同学们从这个表达式可以看出,在电源恒定时,电路中的电流强度随电路的外电阻变化而变化;当外电路中的电阻是定值电阻时,电路中的电流强度和电源有关.教师:同学们能否用闭合电路的欧姆定律来解释上一个实验现象呢?学生:9V的电源如果内电阻很大,由闭合电路的欧姆定律可知,用它做电源,电路中的电流I可能较小;而电动势3V的电源内阻如果很小,电路中的电流可能比大,用这两个电源分别给相同的小灯泡供电,灯泡的亮度取决于,那么就出现了刚才的实验现象了.教师:很好.一般电源的电动势和内电阻在短时间内可以认为是不变的.那么外电阻的变化,就会引起电路中电流的变化,继而引起路端电压、输出功率、电源效率等的变化.几个重要推论(1)路端电压随外电阻变化的规律板书:5几个重要推论(l)路端电压随外电阻变化的规律演示实验,图3所示电路,4节1号电池和1个10。

闭合电路欧姆定律教学设计

闭合电路欧姆定律教学设计

闭合电路欧姆定律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理解闭合电路的概念和组成要素。

2.掌握欧姆定律的表达式和计算方法。

3.能够应用欧姆定律解决简单的电路问题。

教学准备:1.教师准备:电路板、电源、导线、电阻器、电流表、电压表。

2.学生准备:笔记本、计算器。

教学过程:一、导入(5分钟)1.利用物理学中已学知识再次复习电流、电压和电阻的概念。

2.引入闭合电路的概念:闭合电路是由电源、导线和负载组成的完整电路,其中电源提供电能,导线负责电流的传输,负载则是电能的消耗者。

3.引导学生思考:如何测量电流和电压?二、实验部分(20分钟)1.将电源、导线和负载连接在电路板上,形成一个闭合电路。

2.在负载电阻上并排接入一个电压表和一个电流表。

3.依次调节电源电压使其分别为3V、5V和8V,记录下此时电流和电压的数值。

4.改变负载电阻的大小,重复步骤3三、欧姆定律的引入(10分钟)1.在实验过程中引导学生发现电流和电压的关系。

2.引入欧姆定律的概念:在一条导体中,电流的强弱与电压成正比,与其阻抗成反比。

即I=U/R,其中I为电流,U为电压,R为电阻。

四、欧姆定律的应用(15分钟)1.引导学生根据已知的电流和电压计算电阻。

2.设计练习题,让学生应用欧姆定律解决简单的电路问题。

五、拓展延伸(20分钟)1.引导学生思考:当电流和电阻给定时,如何计算电压?当电流和电压给定时,如何计算电阻?当电压和电阻给定时,如何计算电流?2.引导学生观察电阻与电流、电压的关系。

六、复习总结(10分钟)1.整理已学知识,向学生强调欧姆定律的重要性。

2.通过讨论巩固并巩固学生对欧姆定律的理解。

七、作业布置(5分钟)1.依据给定的电流和电压计算电阻。

2.设计一个简单的电路,利用欧姆定律计算电流和电压的值。

教学反思:1.通过实验引入的方式,学生能够直观地观察和体验电流和电压的变化。

2.利用问题引导的方式,学生可以思考并巩固对欧姆定律的理解。

3.在教学的过程中,要注意引导学生形成正确的实验观念和安全意识,并保证实验的顺利进行。

高中物理《闭合电路的欧姆定律》教案设计

高中物理《闭合电路的欧姆定律》教案设计

高中物理《闭合电路的欧姆定律》教案设计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闭合电路的概念,了解欧姆定律的定义和意义。

2. 让学生掌握欧姆定律的数学表达式,并能进行相关的计算。

3. 培养学生运用物理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二、教学内容1. 闭合电路的概念介绍。

2. 欧姆定律的定义和数学表达式。

3. 欧姆定律的应用和计算。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重点:欧姆定律的数学表达式和应用。

2. 难点:闭合电路的概念和欧姆定律的实际应用。

四、教学方法1. 采用问题驱动的教学方法,引导学生通过观察和实验发现欧姆定律。

2. 使用多媒体教学辅助工具,展示实验过程和结果,帮助学生形象理解。

3. 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和问题解答,培养学生的合作和思考能力。

五、教学过程1. 引入:通过电路实验,引导学生观察电流和电压的关系,激发学生对闭合电路和欧姆定律的兴趣。

2. 讲解:介绍闭合电路的概念,讲解欧姆定律的定义和数学表达式,解释其物理意义。

3. 实践:学生进行电路实验,测量电流和电压值,验证欧姆定律。

4. 应用:引导学生运用欧姆定律解决实际问题,如电流的计算、电阻的测量等。

5. 总结:对本节课的内容进行总结,强调闭合电路和欧姆定律的重要性和应用。

六、教学评估1. 课堂问答:通过提问方式检查学生对闭合电路概念和欧姆定律的理解程度。

2. 实验报告:评估学生在电路实验中的操作技能和对实验结果的分析能力。

3. 课后作业:布置相关计算题和应用题,检验学生对欧姆定律的应用能力。

七、教学拓展1. 介绍欧姆定律在现代科技领域中的应用,如电路设计、手机电池等。

2. 探讨欧姆定律的局限性,如在非线性电路中的适用性问题。

八、教学资源1. 多媒体课件:展示实验过程、电路图和计算实例。

2. 实验器材:电路实验所需的器材,如电阻、电压表、电流表等。

3. 参考资料:提供相关学术论文或书籍,供有兴趣深入了解的学生参考。

九、教学建议1. 鼓励学生在课堂上积极提问,培养学生的质疑精神。

高中物理《闭合电路欧姆定律》教案范文

高中物理《闭合电路欧姆定律》教案范文

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闭合电路的概念,掌握欧姆定律的内容及应用。

2. 培养学生运用物理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 引导学生通过实验探究,提高观察、分析、总结的能力。

二、教学内容1. 闭合电路的定义及特点2. 欧姆定律的表述:电流I等于电压U与电阻R的比值,即I=U/R。

3. 欧姆定律的应用:计算电路中的电流、电压和电阻。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重点:闭合电路的概念,欧姆定律的表述及应用。

2. 难点:欧姆定律在复杂电路中的应用。

四、教学方法1. 采用问题驱动法,引导学生思考和探究。

2. 利用实验现象,让学生直观地理解欧姆定律。

3. 运用案例分析,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五、教学过程1. 引入新课:通过讨论闭合电路的概念,引导学生了解欧姆定律的研究对象。

2. 讲解闭合电路的特点,阐述欧姆定律的表述。

3. 演示实验:测量不同电阻下的电流和电压,让学生观察欧姆定律的实验现象。

4. 分析实验结果,引导学生总结欧姆定律的规律。

5. 案例分析:让学生运用欧姆定律计算实际电路中的电流、电压和电阻。

6. 课堂小结:强调闭合电路欧姆定律的重要性及应用范围。

7. 布置作业:设计一些有关闭合电路欧姆定律的应用题,巩固所学知识。

六、教学策略1. 采用问题驱动法,引导学生思考和探究。

2. 通过实验现象,让学生直观地理解欧姆定律。

3. 运用案例分析,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4. 利用多媒体教学,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

5. 组织小组讨论,提高学生的合作能力。

七、教学准备1. 准备实验器材:电流表、电压表、电阻箱、电源等。

2. 设计实验方案,确定实验步骤。

3. 准备案例资料,挑选适合的题目。

4. 制作多媒体课件,辅助教学。

八、教学评价1. 课堂问答:检查学生对闭合电路欧姆定律的理解程度。

2. 实验报告:评估学生在实验中的观察、分析、总结能力。

3. 作业完成情况:检查学生对知识的掌握和应用能力。

4. 小组讨论:评价学生的合作精神和解决问题能力。

闭合电路的欧姆定律的物理教案

闭合电路的欧姆定律的物理教案

闭合电路的欧姆定律的物理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闭合电路的概念,掌握欧姆定律的表述和含义。

2. 培养学生运用欧姆定律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 引导学生通过实验探究,提高观察、分析、总结问题的能力。

二、教学内容1. 闭合电路的定义及组成2. 欧姆定律的表述:电流I与电压U、电阻R之间的关系3. 欧姆定律的应用:解决电路中电流、电压、电阻的问题4. 实验探究:闭合电路中电流、电压、电阻的关系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闭合电路的概念,欧姆定律的表述和应用。

2. 教学难点:欧姆定律的推导,实验探究中数据的处理和分析。

四、教学方法1. 采用问题驱动的教学方法,引导学生主动探究闭合电路的欧姆定律。

2. 利用实验和数据分析,让学生直观地理解欧姆定律的内涵。

3. 采用小组讨论、合作交流的方式,培养学生团队协作能力。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实例介绍闭合电路的概念,引导学生关注电路中的电流、电压和电阻。

2. 理论学习:讲解欧姆定律的表述和含义,让学生理解电流、电压、电阻之间的关系。

3. 实验探究:安排学生进行闭合电路实验,观察电流、电压、电阻的变化,引导学生总结欧姆定律。

4. 数据分析:让学生运用欧姆定律解决实际问题,如计算电路中的电流、电压、电阻。

5. 总结:对本节课内容进行总结,强调闭合电路的欧姆定律在实际应用中的重要性。

6. 作业布置:布置一些有关闭合电路欧姆定律的练习题,巩固所学知识。

六、教学评估1. 课堂提问:在教学过程中,及时提问学生,了解学生对闭合电路欧姆定律的理解程度。

2. 实验报告:评估学生在实验过程中的观察、分析、总结能力,以及数据处理的准确性。

3. 课后作业:检查学生完成作业的情况,巩固对闭合电路欧姆定律的知识点。

七、教学反思1. 针对教学过程中的疑问和问题,进行自我反思,找出解决问题的方法。

2. 结合学生的反馈,调整教学方法,提高教学效果。

3. 不断学习新的教学理念,丰富自己的专业知识,提高自身教学水平。

闭合电路欧姆定律教学设计

闭合电路欧姆定律教学设计

闭合电路欧姆定律教学设计闭合电路欧姆定律教学设计1一、教材分析1、地位和作用《闭合电路欧姆定律》是高中物理第十五章《恒定电流》的第四节内容,是__的重点,也是整个电学部分的一个重点。

本节内容是在学生学习了“欧姆定律”、“电功”等内容之后编排的,是分析和理解部分电路和全电路的交汇点。

本节内容在教材中具有承上启下的作用,既是前面所学知识的巩固和深化,又为后继内容的学习做出了铺垫。

2、重点和难点重点:闭合电路欧姆定律的内容及其理解难点:电动势的概念;路端电压与负载的关系3、教学目标根据教学大纲、教材内容和学生的认知特点,确定如下的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知道电动势的概念;知道电源的电动势等于外电压和内电压之和;理解闭合电路欧姆定律及其公式,并能熟练地用来解决有关的电路问题;理解路端电压与负载的关系,知道这种关系的公式表达和图像表达,并能用来分析、计算有关问题;理解闭合电路的功率表达式,理解闭合电路中能量的转化。

(2)能力目标培养学生观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3)科学思维品质目标通过教学示范作用,培养学生实验探索和科学推理的物理思维品质,由此进一步认识物理思维方法;通过能力训练,培养学生创造性地学习的思维品质,能够变换、创设问题,从中理性地体会物理思维方法。

二、教学方法1、对“电动势”采用“类比”方法,并配以多媒体模拟分析,使学生的认识从感性上升到理性。

2、对“路端电压与负载的关系”,可采用“设疑——猜测——实验——分析——结论”的研究方法,以完成本环节的内容及从实验现象到理论总结,从实验技能到科学推理的教学任务。

3、讲练结合式:结合本节内容,给出相应的练习,随时发现学生的错误,并引导分析其错误原因,把教师的主导作用与学生的主体作用结合起来,巩固强化有关知识。

三、教学程序设计1、指导思想根据教材特点和教学目标设计,教学中以了解、学习研究物理问题的方法为基础,掌握知识为中心,培养能力为主线,突出重点,突破难点为宗旨设计教学程序。

高中物理《闭合电路的欧姆定律》教案设计

高中物理《闭合电路的欧姆定律》教案设计

高中物理《闭合电路的欧姆定律》教案设计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闭合电路的概念,掌握欧姆定律的内容及公式。

2. 培养学生运用欧姆定律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 引导学生通过实验探究,提高观察、思考、动手能力。

二、教学内容1. 闭合电路的概念介绍。

2. 欧姆定律的内容讲解:电流I与电压U、电阻R之间的关系,公式I=U/R。

3. 欧姆定律的应用:分析电路中电流、电压、电阻的变化规律。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重点:欧姆定律的内容、公式及应用。

2. 难点:闭合电路中电流、电压、电阻之间的关系及动态变化分析。

四、教学方法1. 采用问题驱动法,引导学生探究闭合电路的欧姆定律。

2. 利用实验演示,让学生直观地了解欧姆定律的原理。

3. 运用案例分析法,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五、教学过程1. 引入新课:通过讲解电源、电压、电流等基本概念,引出闭合电路的概念。

2. 讲解欧姆定律:阐述电流、电压、电阻之间的关系,给出欧姆定律的公式I=U/R。

3. 实验演示:安排学生进行实验,观察电流、电压、电阻的变化规律,验证欧姆定律。

4. 案例分析:提供一些实际问题,让学生运用欧姆定律进行分析解决。

5. 总结提高:对本节课内容进行总结,强调欧姆定律在实际应用中的重要性。

6. 作业布置:布置一些有关欧姆定律的应用题,巩固所学知识。

六、教学评估1. 课堂提问:通过提问了解学生对闭合电路概念和欧姆定律的理解程度。

2. 实验报告:评估学生在实验过程中的观察、分析、总结能力。

3. 作业完成情况:检查学生对欧姆定律应用题的解答,评估其应用能力。

七、教学反思1. 反思教学内容:确保欧姆定律的知识点讲解清晰,便于学生理解。

2. 反思教学方法:观察学生对问题的探究和实验操作,调整教学方法,提高教学效果。

3. 反思教学效果:根据学生作业和实验报告,分析学生的掌握程度,为后续教学提供参考。

八、拓展与延伸1. 讲解其他定律:介绍与欧姆定律相关的其他物理定律,如电压定律、电流定律等。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闭合电路和欧姆定律教案教学目标(一)知识目标1、知道电动势的定义.2、理解闭合电路欧姆定律的公式,理解各物理量及公式的物理意义,并能熟练地用来解决有关的电路问题.3、知道电源的电动势等于电源没有接入电路时两极间的电压,电源的电动势等于内、外电路上电势降落之和.4、理解路端电压与电流(或外电阻)的关系,知道这种关系的公式表达和图线表达,并能用来分析、计算有关问题.5、理解闭合电路的功率表达式.6、理解闭合电路中能量转化的情况.(二)能力目标1、培养学生分析解决问题能力,会用闭合电路欧姆定律分析外电压随外电阻变化的规律2、理解路端电压与电流(或外电阻)的关系,知道这种关系的公式表达和图线表达,并能用来分析、计算有关问题.3、通过用公式、图像分析外电压随外电阻改变规律,培养学生用多种方式分析问题能力.(三)情感目标1、通过外电阻改变引起电流、电压的变化,树立学生普遍联系观点2、通过分析外电压变化原因,了解内因与外因关系3、通过对闭合电路的分析计算,培养学生能量守恒思想4、知道用能量的观点说明电动势的意义教学建议1、电源电动势的概念在高中是个难点,是掌握闭合电路欧姆定律的关键和基础,在处理电动势的概念时,可以根据教材,采用不同的讲法.从理论上分析电源中非静电力做功从电源的负极将正电荷运送到正极,克服电场力做功,非静电力搬运电荷在两极之间产生电势差的大小,反映了电源做功的本领,由此引出电动势的概念;也可以按本书采取讨论闭合电路中电势升降的方法,给出电动势等于内、外电路上电势降落之和的结论.教学中不要求论证这个结论.教材中给出一个比喻(儿童滑梯),帮助学生接受这个结论.需要强调的是电源的电动势反映的电源做功的能力,它与外电路无关,是由电源本生的特性决定的.电动势是标量,没有方向,这要给学生说明,如果学生程度较好,可以向学生说明,做为电源,由正负极之分,在电源内部,电流从负极流向正极,为了说明问题方便,也给电动势一个方向,人们规定电源电动势的方向为内电路的电流方向,即从负极指向正极.2、路端电压与电流(或外电阻)的关系,是一个难点.希望作好演示实验,使学生有明确的感性认识,然后用公式加以解释.路端电压与电流的关系图线,可以直观地表示出路端电压与电流的关系,务必使学生熟悉这个图线.学生应该知道,断路时的路端电压等于电源的电动势.因此,用电压表测出断路时的路端电压就可以得到电源的电动势.在考虑电压表的内阻时,希望通过第五节的“思考与讨论”,让学生自己解决这个问题.3、最后讲述闭合电路中的功率,得出公式,.要从能量转化的观点说明,公式左方的表示单位时间内电源提供的电能.理解了这一点,就容易理解上式的意义:电源提供的电能,一部分消耗在内阻上,其余部分输出到外电路中.教学设计方案闭合电路的欧姆定律一、教学目标1、在物理知识方面的要求:(1)巩固产生恒定电流的条件;(2)知道电动势是表征电源特性的物理量,它在数值上等于电源没有接入电路时两极间的电压.(3)明确在闭合回路中电动势等于电路上内、外电压之和.(4)掌握闭合电路的欧姆定律,理解各物理量及公式的物理意义(5)掌握路端电压、输出功率、电源效率随外电阻变化的规律.2、在物理方法上的要求:(1)通过电动势等于电路上内、外电压之和的教学,使学生学会运用实验探索物理规律的方法.(2)从能量和能量转化的角度理解电动势的物理意义.(3)通过对路端电压、输出功率、电源效率随外电阻变化的规律的讨论培养学生的推理能力.(4)通过用公式、图像分析外电压随外电阻改变规律,培养学生用多种方式分析二、重点、难点分析1、重点:(1)电动势是表示电源特性的物理量(2)闭合电路欧姆定律的内容;(3)应用定律讨论路端电压、输出功率、电源效率随外电阻变化的规律.2、难点:(1)闭合回路中电源电动势等于电路上内、外电压之和.(2)短路、断路特征(3)应用闭合电路欧姆定律讨论电路中的路端电压、电流强度随外电阻变化的关系三、教学过程设计引入新课:教师:同学们都知道,电荷的定向移动形成电流.那么,导体中形成电流的条件是什么呢?(学生答:导体两端有电势差.)演示:将小灯泡接在充满电的电容器两端,会看到什么现象?(小灯泡闪亮一下就熄灭.)为什么会出现这种现象呢?分析:当电容器充完电后,其上下两极板分别带上正负电荷,如图1所示,两板间形成电势差.当用导线把小灯泡和电容器两极板连通后,电子就在电场力的作用下通过导线产生定向移动而形成电流,但这是一瞬间的电流.因为两极板上正负电荷逐渐中和而减少,两极板间电势差也逐渐减少为零,所以电流减小为零,因此只有电场力的作用是不能形成持续电流的.教师:为了形成持续的电源,必须有一种本质上完全不同于静电性的力,能够不断地分离正负电荷来补充两极板上减少的电荷.这才能使两极板保持恒定的电势差,从而在导线中维持恒定的电流,能够提供这种非静电力的装置叫电源.电源在维持恒定电流时,电源中的非静电力将不断做功,从而把已经流到低电势处的正电荷不断地送回到高电势处.使它的电势能增加.板书:1、电源:电源是一种能够不断地把其他形式的能量转变为电能的装置.它并不创造能量,也不创造电荷.例如:干电池是把化学能转化为电能,发电机是把机械能、核能等转化为电能的装置.教师:电源能够不断地把其他形式的能量转变为电能,并且能够提供恒定的电压,那么不同的电源,两极间的电压相同吗?展示各种干电池(1号、2号、5号、7号),请几个同学观察电池上面写的规格,发现尽管电池的型号不同,但是都标有“1.5V”字样.我们把示教电压表直接接在干电池的两端进行测量,发现结果确实是1.5V.讲台上还摆放有手摇发电机、蓄电池、纽扣电池,它们两端的电压是否也是1.5V呢?(学生回答:不是)那么如何知道它们两端的电压呢?(学生:用电压表直接测量)・结论:电源两极间的电压完全由电源本身的性质(如材料、工作方式等)决定,同种电池用电压表测量其两极间的电压是相同的,不同种类的电池用电压表测量其两极间的电压是不同的.为了表示电源本身的这种特性,物理学中引入了电动势的概念.板书:2、电源电动势教师:从上面的演示和分析可知,电源的电动势在数值上等于电源未接入电路时两极间的电压.板书:电源的电动势在数值上等于电源没有接入电路时其两极间的电压.例如,各种型号的干电池的电动势都是1.5V.那么把一节1号电池接入电路中,它两极间的电压是否还是1.5V呢?用示教板演示,电路如图所示,结论:开关闭合前,电压表示数是1.5V,开关闭合后,电压表示数变为1.4V.实验表明,电路中有了电流后,电源两极间的电压减少了.教师:上面的实验中,开关闭合后,电源两极间的电压降为1.4V,那么减少的电压哪去了呢?用投影仪展示实验电路,介绍闭合电路可分为内、外电路两部分,电源内部的叫内电路,电源外部的叫外电路.接在电源外电路两端的电压表测得的电压叫外电压.在电源内部电极附近的探针A、B上连接的电压表测得的电压叫内电压.我们现在就通过实验来研究闭合电路中电动势和内、外电压之间的关系.板书:3、内电压和外电压教师:向学生介绍实验装置及电路连接方法,重点说明内电压的测量.实验中接通电键,移动滑动变阻器的滑动头使其阻值减小,由两个电压表读出若干组内、外电压和的值.再断开电键,由电压表测出电动势.分析实验结果可以发现什么规律呢?学生:在误差许可的范围内,内、外电压之和等于电源电动势.板书:在闭合电路中,电源的电动势等于内、外电压之和,即.下面我们来分析在整个电路中电压、电流、电阻之间的关系.教师:我们来做一个实验,电路图如图所示观察电键S先后接通1和2时小灯泡的亮度.结论:把开关拨到2后,发现小灯泡的亮度比刚才接3V的电源时还稍暗些.怎么解释这个实验现象呢?这就要用到我们将要学习的内容――闭合电路的欧姆定律.板书:闭合电路的欧姆定律教师:在图1所示电路图中,设电流为,根据欧姆定律,,,那么,电流强度,这就是闭合电路的欧姆定律.板书:4、闭合电路的欧姆定律的内容:闭合电路中的电流强度和电源电动势成正比,和电路的内外电阻之和成反比.表达式为.同学们从这个表达式可以看出,在电源恒定时,电路中的电流强度随电路的外电阻变化而变化;当外电路中的电阻是定值电阻时,电路中的电流强度和电源有关.教师:同学们能否用闭合电路的欧姆定律来解释上一个实验现象呢?学生:9V的电源如果内电阻很大,由闭合电路的欧姆定律可知,用它做电源,电路中的电流I可能较小;而电动势3V的电源内阻如果很小,电路中的电流可能比大,用这两个电源分别给相同的小灯泡供电,灯泡的亮度取决于,那么就出现了刚才的实验现象了.教师:很好.一般电源的电动势和内电阻在短时间内可以认为是不变的.那么外电阻的变化,就会引起电路中电流的变化,继而引起路端电压、输出功率、电源效率等的变化.几个重要推论(1)路端电压随外电阻变化的规律板书:5几个重要推论(l)路端电压随外电阻变化的规律演示实验,图3所示电路,4节1号电池和1个10Ω的定值电阻串联组成电源(因为通常电源内阻很小,的变化也很小,现象不明显)移动滑动变阻器的滑动片,观察电流表和电压表的示数是如何随变化?教师:从实验出发,随着电阻的增大,电流逐渐减小,路端电压逐渐增大.大家能用闭合电路的欧姆定律来解释这个实验现象吗?学生:因为变大,闭合电路的总电阻增大,根据闭合电路的欧姆定律,,电路中的总电流减小,又因为,则路端电压增大.教师:正确.我们得出结论,路端电压随外电阻增大而增大,随外电阻减小而减小.一般认为电动势和内电阻在短时间内是不变的,初中我们认为电路两端电压是不变的,应该是有条件的,当→无穷大时,→0,外电路可视为断路,→0,根据,则,即当外电路断开时,用电压表直接测量电源两极电压,数值等于电源的电动势;当减小为0时,电路可视为短路,为短路电流,路端电压.板书5:路端电压随外电阻增大而增大,随外电阻减小而减小.断路时,→∞,→0,;短路时,,.电路的路端电压与电流的关系可以用图像表示如下(2)电源的输出功率随外电阻变化的规律.教师:在纯电阻电路中,当用一个固定的电源(设、r是定值)向变化的外电阻供电时,输出的功率,又因为,所以,当时,电源有最大的输出功率.我们可以画出输出功率随外电阻变化的图线,如图所示.板书6:在纯电阻电路中,当用一个固定的电源(即、是定值)向变化的外电阻供电时,输出的功率有最大值.教师:当输出功率最大时,电源的效率是否也最大呢?板书7:电源的效率随外电阻变化的规律教师:在电路中电源的总功率为,输出的功率为,内电路损耗的功率为,则电源的效率为,当变大,也变大.而当时,即输出功率最大时,电源的效率=50%.板书8:电源的效率随外电阻的增大而增大.四、讲解例题五、总结探究活动1、调查各种不同电源的性能特点。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