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级上册语文一单元课文内容知识点归纳
三年级语文上册1-8单元每课重点

写手:三年级语文上册1-8单元每课重点文章第一课:《拼字游戏》1. 字母的结构和用法2. 如何正确书写和识别字母3. 通过拼字游戏培养孩子的拼音和语感第二课:《拼音》1. 学习拼音的重要性2. 如何正确念读汉字3. 通过拼音学习提高孩子的阅读能力第三课:《做练习,练毛笔字》1. 了解毛笔字的书写技巧2. 毛笔字的美感及书写规范3. 通过练习毛笔字提高孩子的字体美感和书写能力第四课:《识字》1. 认识一些基础汉字2. 通过认识汉字培养孩子的语文基础3. 识字对于日常生活的重要性第五课:《认识偏旁》1. 掌握一些简单的偏旁部首2. 了解偏旁对于汉字的组成和意义的影响3. 通过偏旁认识加深孩子对汉字结构的理解第六课:《认真读》1. 提高阅读的注意力和态度2. 阅读的技巧和方法3. 通过认真读提升孩子的阅读理解能力第七课:《小故事与大道理》1. 学习和品味寓言故事的智慧2. 通过故事理解道德与价值观3. 故事对于孩子性格养成的重要作用第八课:《诗歌欣赏》1. 欣赏诗歌的美感和情感2. 了解诗歌的韵律和格律3. 通过诗歌欣赏培养孩子的审美情趣和表达能力在这些文章中,重点是让孩子们在学习中感受到快乐,培养对语文的兴趣和热爱,同时提高语文素养和认知能力,帮助他们建立起良好的学习基础。
相信通过老师和家长的共同努力,孩子们一定能取得更好的学习成绩。
第一课:《拼字游戏》在学习语文的过程中,拼字游戏是一种很好的学习方式。
孩子们可以通过拼字游戏来学习字母的结构和用法,并且能够提高他们的拼音和语感。
老师可以准备一些字母卡片,让孩子们根据提示进行拼字,这样既能够巩固他们对字母的认识,同时也能够激发他们学习语文的兴趣。
第二课:《拼音》正确的拼音能够帮助孩子们更好地念读汉字。
在学习拼音的过程中,老师可以利用多媒体教学,播放一些生动有趣的拼音动画,让孩子们在欢乐的氛围中学习拼音,这样能够提高他们的学习积极性和阅读能力。
第三课:《做练习,练毛笔字》毛笔字是中华传统文化的瑰宝,学习毛笔字不仅能够提高孩子们的字体美感和书写能力,还能够培养他们的耐心和专注力。
三年级上册一到四单元知识点语文

三年级上册一到四单元知识点语文一、第一单元知识点。
- 字词。
- 会认“坝、汉”等生字,会写“晨、绒”等字。
注意“晨”字的结构,上面是“日”,下面部分的笔画顺序要记清。
- 多音字“好”(hǎo、hào),如“好奇”中读“hào”。
- 内容理解。
- 这篇课文描写了一所边疆小学欢乐祥和的校园生活,体现了我国各民族儿童之间的友爱和团结。
- 文中描写了同学们不同民族的服饰,以及上课、下课的情景,充满了浓郁的民族风情。
- 字词。
- 认读“荒、笛”等生字,正确书写“落、荒”等字。
“落”是多音字,在“落下”中读“luò”,在“丢三落四”中读“là”。
- 注意文中一些描写花的词语,如“簌簌”形容花朵飘落的样子。
- 内容理解。
- 这是一首散文诗,作者泰戈尔以孩子的视角,把花儿当作孩子来写。
- 课文想象丰富,描绘了花孩子们在地下学校上学、下雨放假出来玩耍的情景,充满了童真童趣。
- 字词。
- 学会“背、诵”等生字,书写“圈、段”等字。
“背”在“背诵”中读“bèi”,作动词表示“用脊背驮”时读“bēi”。
- 理解“私塾、照例”等词语的意思。
- 内容理解。
- 讲述了孙中山小时候在私塾读书,勇敢向先生提问的故事,体现了孙中山勤学好问的精神。
4. 语文园地一。
- 识字加油站:认识一些表示身体部位的生字,如“腰、臂”等,了解这些字与身体部位的关系。
二、第二单元知识点。
- 字词。
- 认读“洼、印”等生字,会写“铺、泥”等字。
“铺”是多音字,在“铺满”中读“pū”,在“店铺”中读“pù”。
- 理解“明朗、凌乱”等词语的含义。
- 内容理解。
- 描写了秋日铺满梧桐落叶的水泥道的美景,把落叶比作“金色巴掌”,充满了诗意。
- 作者通过细致的观察,写出了水泥道的美以及自己对这种美的喜爱之情。
- 字词。
- 会认“钥、匙”等生字,正确书写“盒、颜”等字。
- 文中有许多描写颜色的词语,如“五彩缤纷、橙黄橘绿”等,要积累。
【精选】部编版三年级上册语文第一单元第1课《大青树下的小学》基础知识+课文讲解

【精选】部编版三年级上册语文第一单元第1课《大青树下的小学》基础知识+课文讲解一、我会写晨chén(清晨、早晨、晨读)绒róng(绒毛、绒布、天鹅绒)球qiú(地球、皮球、足球)汉hàn(汉族、汉语、男子汉)艳yàn(艳丽、鲜艳、艳阳)服fú(衣服、服装、服从)装zhuāng(军装、西装、假装)扮bàn(装扮、打扮、扮演)读dú(读书、读音、朗读)静jìng(安静、寂静、平静)停tíng(停止、停顿、停放)粗cū(粗壮、粗细、粗心大意)影yǐng(影子、黑影、身影)二、我会认坝bà(大坝、堤坝、坪坝)扬yáng(飞扬、飘扬、高扬)摔shuāi(摔跤、摔倒、摔跟头)跤jiāo(跌跤、滑跤、栽跤)凤fèng(凤凰、凤梨、凤尾竹)洁jié(洁白、整洁、清洁)三、多音字打dǎ(打扮)dá(一打)好hǎo(好像)hào(好奇)四、近义词鲜艳——艳丽飘扬——飞扬敬爱——尊敬安静——宁静粗壮——强壮绚丽多彩——五彩缤纷五、反义词艳艳——暗淡安静——热闹古老——现代洁白——乌黑六、理解词语鲜艳:鲜明而美丽。
绚丽多彩:绚丽,灿烂美丽。
形容色彩丰富华丽。
敬爱:尊敬热爱。
飘扬:在空中随风飘动。
招引:吸引。
好奇:对自己所不了解的事物觉得新奇而感兴趣。
边疆:靠近国界的领土。
粗壮:指粗大而结实。
七、课文分段第一部分(1):写孩子们上学的路上和来到学校时的情景。
第二部分(2-3):写孩子们上课和下课时的情景。
第三部分(4):总写学校的美丽可爱,表达“我们”的自豪和赞美之情。
八、句子解析1.早晨,从山坡上,从坪坝里,从一条条开着绒球花和太阳花的小路上,走来了许多小学生,有傣族的,有景颇族的,有阿昌族和德昂族的,还有汉族的。
这句话告诉我们这些来自不同民族的小朋友,早早地起床,迎着朝阳,踩着露珠,高高兴兴地朝着一个共同一个地方──学校走去。
三年级语文上册第一单元知识点归纳总结

第一单元:《大自然的声音》知识点归纳总结一、主要内容概述在三年级语文上册的第一单元中,我们学习了《大自然的声音》这一主题。
通过这一单元的学习,我们对自然界中的各种声音有了更深入的了解,同时也学会了用诗意的语言来描绘自然的美好声音。
本文将对这一单元的知识点进行全面评估,并撰写一篇有价值的文章,以加深我们对这一主题的理解。
二、自然声音的分类在这一单元中,我们学习了大自然中多种多样的声音,如山水奔涌、鸟儿歌唱、昆虫鸣叫等。
这些声音丰富多彩,让我们不禁感叹大自然的神奇和美妙。
我们也学会了欣赏并用诗意的语言来描述这些声音,增强了我们对自然的热爱和敬畏之情。
1. 山水奔涌在大自然中,山水奔涌的声音是一种有力而又激荡的声音。
它让人感受到自然的力量和不可阻挡的生命力,让我们懂得了顺应自然、敬畏自然的重要性。
2. 鸟儿歌唱鸟儿歌唱的声音清澈动听,让人心旷神怡。
它让我们感受到自然的和谐与美好,也让我们明白了守护环境、保护野生动物的重要性。
3. 昆虫鸣叫昆虫鸣叫的声音是大自然中细微而又多样的声音之一,它让我们发现了大自然的细腻和多样性,也让我们懂得了每一种生命都有其存在的价值和意义。
三、用诗意的语言描绘自然之声在这一单元中,我们学习了如何用诗意的语言来描绘自然之声,增强了我们对自然声音的感悟和理解。
我们学会了用生动的词语和形象的描述来描绘自然之声,使我们的语言更加生动和具有感染力。
1. 如何描绘山水奔涌的声音山水奔涌的声音如激流般奔腾向前,它咆哮着告诉我们自然的力量和生命的顽强,让人产生一种震撼和敬畏之情。
我们可以用“巨浪翻滚、怒涛汹涌”等词语来描绘这种声音,使读者能够深刻感受到大自然的力量和气魄。
2. 如何描绘鸟儿歌唱的声音鸟儿歌唱的声音如天籁般悦耳动听,它让人仿佛置身于世外桃源,心旷神怡。
我们可以用“啁啾清脆、飘逸悠扬”等词语来描绘这种声音,使读者能够感受到大自然的和谐与美好。
3. 如何描绘昆虫鸣叫的声音昆虫鸣叫的声音是大自然中细微而多样的声音之一,它让人感受到大自然的细腻和多样性。
三上语文第一单元知识点归纳

部编三年级语文上册第一单元知识点归纳一、读准字音。
前鼻音:晨(chén)后鼻音:凤(fèng)静(jìng)停(tíng)平舌音:粗(cū)所(suǒ)猜(cāi)诵(sòng)翘舌音:摔(shuāi)装(zhuāng)裳(shang)楚(chǔ)二、多音字组词。
假jiǎ(假话)背bēi(背包)圈quān(圆圈)落luò(落后)jià(放假) bèi(背书) juàn(羊圈) là(落了)三、近义词。
鲜艳—好奇—打扮—洁白—安静—轰响—突然—觉得—流利—详细—认真—清楚—四、反义词。
安静—招引—洁白—乌黑湿润—干燥出来—进去扬起—放下主动—被动认真—马虎清楚—模糊糊里糊涂—一清二楚五、词语搭配。
【动词搭配】(打)招呼 (朗读)课文 (跳)孔雀舞 (做)游戏(走过)荒野 (吹着)口笛 (收起)戒尺 (看)热闹【形容词搭配】(敬爱)的老师 (可爱)的小学 (古老)的铜钟 (粗壮)的枝干(洁白)的墙(可怕)的影子(湿润)的东风(广阔)的荒野(鲜艳)的服装(荒凉)的小岛(轻轻)地说(好奇)地听(急急忙忙)地找六、照样子写词语。
提心.吊胆.摇头晃脑、披头散发、张牙舞爪口.干舌.燥面红耳赤、手忙脚乱、眼疾手快七、仿写句子。
例:雨一来,他们便放假了。
清风一吹,他们便跳起舞来。
蝴蝶一来,他们便伸开双臂。
太阳一来,他们便张开笑脸。
八、按课文内容填空。
学了《大青树下的小学》我认识了傣族、景颇族、阿昌族、德昂族。
孙中山告诉我们:学问学问,不懂就要问。
《所见》是清朝诗人袁枚写的。
诗句为:牧童骑黄牛,歌声振林樾。
意欲捕鸣蝉,忽然闭口立。
我还知道的描写儿童的诗句有:小娃撑小艇,偷采白莲回。
儿童散学归来早,忙趁东风放纸鸢。
人教版小学语文三年级上册知识点归纳总结(最新最全)

人教版小学语文三年级上册知识点归纳总结(一)第一单元1、多音字(1)假:假装、假日(2)好:问好、好奇(3)发:发现、白发(4)晃:晃眼、摇晃2、学写读后感读后感就是读了一本书,一篇文章,一段话,或几句名言后,把具体感受和得到的启示写成的文章,读后感也可以叫做读书笔记,是一种常用的应用文体,也是应用写作研究的文体之一。
3、阅读:找出文中描写的字句或段落(描是描绘,写是摹写。
描写就是用生动形象的语言,把人物或景物的状态具体地描绘出来。
这是一般记叙文和文学写作常用的表达方法。
描写的作用是再现自然景色、事物情状,描绘人物的形貌及内心世界,使人物活动的环境具象化。
)4、体会句中词语的妙用,以及传达的情感如:《爬天都峰》一文中,“爬呀爬……终于都爬上了”(终于:突出了爬山之路的艰辛,以及爬上山后的喜悦)5、写作:记叙课余活动所谓记叙文,是以叙述为主要表达方式,以写人物的经历和事物发展变化为主要内容的一种文体。
《小儿垂钓》(诗的后两句写出了小孩子垂钓时的专注神态,绘形绘神,跃然纸上)(二)第二单元1、引用人物语言的几种方式。
(1)平铺直叙式小男孩摆弄了很久很久,说:“一切准备停当。
”(2)语言在动作之前“一定会飞回来!”男孩肯定地说。
(强调话语)(3)话语分隔式“是的。
”小男孩站起来,鞠了个躬,“请让我进去吧!”(注意不同方式里,标点符号的不同使用方法)2、积累、讲述名人故事(表达的完整性)3、积累名人名言、成语故事4、写人记事作文训练(通过事情反映人物性格)5、找出文中描写人物外貌、神态、动作、语言、心理活动等的句子,简单分析人物性格(三)第三单元1、古诗积累与翻译(1)知有儿童挑促织,夜深篱落一灯明。
(2)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
《夜书所见》(1)诗中描写了哪几种景物?我们可以看出是什么时节?①梧叶、江、篱落②秋叶(2)诗中笼罩着一种什么样的氛围?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①静寂、凄冷②思乡之情;客居、漂泊、居无定所的孤寂、落寞;童年的留恋、怀想(3)表现手法①借景抒情,情景交融②动静结合,以动衬静③悲欢对比,以欢衬悲④虚实结合,以实映虚⑤传情达意,暗用典故⑥拟人、通感,增辉添彩(4)举出其他描写秋天的诗句和诗篇3、文章情感的把握:《风筝》(1)把握《风筝》一文里感情的变化过程,依据相关字句,进行简要归纳(2)积累表现人物心情或感情的词语、字句(3)写作:写作一篇内容充实的记叙文,表现人物(或字句)的情感、心理变化过程4、理解文中的字词句依据课文里的描写或叙述,理解文中的字句,或推断出陌生字词句的含义。
部编人教版小学语文三年级上册课文重点知识点课文内容练习归纳

部编语文三年级上册课文重点知识点课文内容练习归纳第一单元课文中心归纳:1.《大青树下的小学》——表现了:民族团结,生活美好。
2.《花的学校》——表现了:童真童趣,母爱伟大。
3.《不懂就要问》——表现了:认真读书,勤学好问。
根据课文内容填空:1.《大青树下的小学》按照上学前、上课、下课的顺序描写了边疆的一所小学,反映了孩子们幸福的学习生活,体现了各民族之间的友爱和团结。
2.《大青树下的小学》一文描写了一所民族小学,展现了孩子们幸福的学习生活的画面,体现了祖国各民族之间的友爱和团结。
3.这是一所美丽的位于边疆的小学,小朋友们民族不同,穿戴不同,来到学校,都成了好朋友。
上课了,大家一起朗读课文;下课了,大家一起跳孔雀舞、摔跤、做游戏,从中我体会到各民族小朋友之间的团结友爱。
4.边疆小学的同学们的校园生活真是丰富多彩、五花八门。
我的校园生活也是丰富多彩、五花八门的,课间我们拍皮球、跳绳、打乒乓球。
5.《花的学校》是印度(国家)的泰戈尔写的,全文采用拟人的修辞手法,把雨后盛开的花朵写成从地下学校冲出的孩子。
6.《花的学校》是一首节选自泰戈尔的儿童散文诗集《新月集》。
他曾获得诺贝尔文学奖,出版过《飞鸟集》《园丁集》。
诗中描写了孩子在看到六月里雷电交作、风雨交加之后青草地冒出的花时,就在自己想象的天空里自由驰骋起来。
诗人巧妙地从孩子的视角叙述出花儿们的活泼、可爱、向上,充满了儿童情趣。
7.《不懂就要问》一文写的是孙中山小时候在私垫读书时碰到不懂的问题问老师的事。
他明知可能会挨打也要向先生提出问题,体现了孙中山“不懂就要问”的认真学习态度。
8.《不懂就要问》一文写了孙中山宁可冒着挨打的危险,也要提出自己不懂的问题,我们要学习他勤学好问的精神。
9.《不懂就要问》一文中,孙中山因为不懂所背的书中的意思而向老师提问求救,反映了孙中山好学、不懂就问的优秀品格。
10.《所见》的作者是清代的袁枚,诗人先写小牧童的动态,后写小牧童的静态,把小牧童天真烂漫的形象刻画得活灵活现。
(完整word版)人教版小学语文三年级上册知识点归纳总结

人教版小学语文三年级上册知识点归纳总结(一)第一单元多音字假: 假装、假日好: 问好、好奇发: 发现、白发晃: 晃眼、摇晃朝: 朝向、朝霞学写读后感读后感就是读了一本书, 一篇文章, 一段话, 或几句名言后, 把具体感受和得到的启示写成的文章, 读后感也可以叫做读书笔记, 是一种常用的应用文体, 也是应用写作研究的文体之一。
阅读: 找出文中描写的字句或段落(描是描绘, 写是摹写。
描写就是用生动形象的语言, 把人物或景物的状态具体地描绘出来。
这是一般记叙文和文学写作常用的表达方法。
描写的作用是再现自然景色、事物情状, 描绘人物的形貌及内心世界, 使人物活动的环境具象化。
)如: 《我们的民族小学》一文, 找出描写窗外安静的句子;《金色的草地》一文, 找出描写草地可爱、蒲公英有趣的字句。
体会句中词语的妙用, 以及传达的情感如: 《爬天都峰》一文中, “爬呀爬……终于都爬上了”(终于: 突出了爬山之路的艰辛, 以及爬上山后的喜悦)写作: 记叙课余活动所谓记叙文, 是以叙述为主要表达方式, 以写人物的经历和事物发展变化为主要内容的一种文体。
古诗积累《小儿垂钓》(诗的后两句写出了小孩子垂钓时的专注神态, 绘形绘神, 跃然纸上)1《我们的民族小学》主要内容:课文层次清楚。
先写同学们上学的路上和来到学校的情景, 再写课上和课下的情形, 最后以自豪的赞美之情点题:这就是我们的民族小学, 古老的铜钟, 凤尾竹影子, 使人感到钟声悠悠不绝, 影子绵绵萦绕, 这的确是一所令人难忘的学校。
主题思想:课文通过描写西南边疆的一所民族小学, 反映了孩子们幸福的学习生活, 体现了祖国各民族间的有爱和团结。
2《金色的草地》主要内容:课文语言平实。
描写“我”和弟弟互相往对方的脸上吹蒲公英绒毛的情节, 真实生动, 读着课文描写孩子的天真和调皮的语句, 使人会不由自主地产生会心的微笑。
第三段以吐泡泡的形式, 对阅读作了提示, 目的是引导读者理解草地会变色的原因;课文结尾以孩子的眼光和心理, 用拟人的手法, 形象地讲了蒲公英颜色昼夜发生变化及进一步抒发了自己对蒲公英的喜爱之情。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三年级上册语文一单元课文内容知识点归纳
第一课《走进大自然》
1这首诗中三个“追着”,写出了孩子们不同的活动情景,表达了孩子们愉悦的心情。
“会飞的花朵”指在花丛中飞舞的蝴蝶和蜜蜂。
“叩醒山石”是在进行地质勘探,用画笔去访问花瓣是在画画;网住秋天是捕捉各种各样的昆虫。
2修辞方法:这首是采用拟人的手法生动描绘了天真活泼的孩子们走进大自然的怀抱,愉快地进行各种活动情景,表达了作者向往大自然的愿望和热爱大自然的感情。
第二课《火烧云》
1中心思想:本文描绘了晚饭过后,火烧云从上来到下去的过程中的颜色和形状的变化,表达作者对火烧云的喜爱和赞叹之情。
2写作方法:这篇课文是按时间顺序写的,采用了首尾呼应的方法
3积累词语:梨黄、橘红、杏黄、桃红、柠檬黄、柚子黄、玫瑰红
第三课《会说话的草》
1中心思想:本文通过写“我”仰卧在草坪上所看到、听到及想到的美好境界,展现了人与自然的和谐美,抒发了作者对大自然的热爱之情。
2修辞方法:比喻、拟人。
3作者采用第一人称的把我们带进了一个纯真的世界。
第一人称(我),第二人称(你),第三人称(他)。
4省略号的用法:(1)表示引文中的省略部分。
(2)表示列举的省略。
(3)表示说话断断续续。
(4)表示话未说完(5)表示重复词语的省略。
本文中第三小节末尾的省略号是表示列举的省略,还有其他小昆虫想与“我”成为好朋友。
第四课《诗的材料》
1中心思想:这篇散文为我们描绘了一幅鲜活动人的荷花图,以及由此生发出来的想象和联系表达了作者对大自然的热爱和赞美之情。
2修辞方法:排比、设问
3最后一段起点明主题,总结全文的作用。
4描写荷花的词语:千姿百态、翩翩起舞、亭亭玉立、争奇斗艳、洁白无暇、含苞欲放、冰清玉洁
第五课《金色的草地》
1中心思想:本文通过写作者对蒲公英的了解不断加深的过程,抒发了作者对蒲公英的喜爱之情。
2本文采用了开门见山的方法开头。
3“因为他和我们一同睡觉,一同迎接太阳”这句话的意思是:“一同睡觉”指晚上晚上蒲公英花瓣收拢,“一同迎接太阳”指蒲公英花瓣张开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