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禁毒主题班会教案2篇
禁毒主题班会教案精选

禁毒主题班会教案精选第一篇:禁毒主题班会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毒品的危害,知道吸毒会带来什么后果;2. 让学生掌握拒绝毒品的方法,以及如何远离毒品;3. 增强学生的自我保护意识,提高禁毒意识和能力。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1. 重点:掌握拒绝毒品的方法,预防毒品侵害;2. 难点:提高禁毒意识和能力,积极参与禁毒工作。
三、教学过程:1. 导入环节:通过讨论、疑问引入禁毒话题;2. 知识讲解:介绍毒品的危害和种类,并让学生了解如何避免毒品危害;3. 实践操作:让学生模拟吸食毒品,感受毒品带来的身体和心理依赖;4. 案例分析:列举毒品对人类造成的恶劣后果,警醒学生不要轻信陌生人的好处及许诺;5. 总结回顾:总结本节课所学的知识点,强调毒品危害的严重性;6. 延伸拓展:提出问题或让学生自由发挥,引导学生深入思考。
四、教学方法和手段:1. 采用情景再现的方式,播放有关毒品危害的视频,让学生直观地了解毒品的危害;2. 通过课堂讲解,让学生了解毒品的种类和吸食方式;3. 进行实践操作,让学生模拟吸食毒品,感受毒品带来的身体和心理依赖;4. 通过案例分析,让学生了解毒品对人类造成的恶劣后果;5. 采取总结回顾的方式,让学生更好地掌握知识点。
五、课堂练习、作业与评价方式:1. 练习:课堂上进行小组讨论,让学生交流自己的禁毒经验和做法;2. 作业:课后让学生搜集有关禁毒的知识,做一个禁毒知识小报;3. 评价:根据学生的课堂表现和作业完成情况,给予学生客观的评价。
六、辅助教学资源与工具:1. 视频播放设备,用于播放有关毒品危害的视频;2. 投影仪,用于展示讲解的内容;3. 电脑和音响设备,用于播放教学PPT和音频文件。
七、结论:本次禁毒主题班会让学生了解了毒品的危害和如何避免毒品侵害,提高了学生的禁毒意识和能力。
同时,也让学生知道吸毒会对个人、家庭和社会造成不可挽回的伤害,应该珍惜生命,远离毒品。
八、教学反思:本次禁毒主题班会取得了较好的效果,学生们对禁毒知识有了更深入的了解和认识。
禁毒主题班会教案(精选5篇)

禁毒主题班会教案(精选5篇)禁毒主题班会教案(篇1)一、课题的提出据国家_禁毒主题班会教案(篇2)一、活动目的:1、使同学了解毒品对社会、家庭、个人的危害,从而珍惜宝贵的生命,拒绝毒品远离毒品。
2、激发同学的社会责任感,使每位同学以后对有关毒品的言行等做力所能及的工作。
二、活动准备1、同学查找毒品相关历史资料、毒品危害的资料以及禁毒法的相关资料。
2、负责讲解的同学把收集的资料作成幻灯片展示,全班一起讨论。
三、活动过程导入:一百多年前,林则徐为什么要进行硝烟运动?现在白色恶魔依然危害着人类,请看下列几组数字:全国登记在册的吸毒人数,1991年为14.8万,1996年上升到52万,1999年为68.1万,2000年达86万,2002年底达100万人,2003年已达105万人。
1999年全国涉毒的县(市、区)达2081个,2002年达2148个县市(区)。
据统计,9月底,我市吸毒人员登记在册的有31191名,其中温州市占全省的53%。
而且,吸毒人员中年龄在35岁以下的占75%。
那么什么是毒品?请学生把搜集的资料进行展示。
有一位吸毒者这样形容毒品害人的感受,他说:“都说地狱有18层,谁要是犯了十恶不赦的大罪,死后就会被打入18层地狱,受尽下油锅、割舌头、挖眼睛、掏心窝等_,永世不得再生。
自从毒品在这个世界上出现和泛滥后,地狱就多了一层?——第19层,这一层是专为吸毒人员而设的。
因为他们在这里不仅要受到_禁毒主题班会教案(篇3)教学目标:1、通过活动的开展,使学生了解有关毒品的知识。
2、通过组织观看禁毒教育_禁毒主题班会教案(篇4)教学目标:1、通过活动的开展,使学生了解有关毒品的知识。
2、通过图文并茂、通俗易懂的图片的故事,教育和引导学生远离毒品,提高拒毒防毒意识。
教学手段:借助图片、视频、多媒体辅助教学。
教学形式:师生互动,讨论、交流。
教学过程:一、出示题目。
(爱惜生命远离危害)二、什么是毒品及毒品的种类。
禁毒主题班会教案(范文7篇)

禁毒主题班会教案(范文7篇)禁毒主题班会教案(篇1)一、教学目的我国吸毒人数每年递增,而且2016年我国吸毒人员呈低龄化趋势。
青少年时期是人生的“危险期”,身体发育迅速,心理迅速走向成熟而又尚未完全成熟。
加上一些青少年法律知识缺乏,很容易受到所谓“时髦毒品”的侵害。
本节课旨在让学生认识了解毒品及其危害,懂得预防,自觉远离毒品,增强参与禁毒的社会责任意识。
二、教学重难点重点:1、知道什么是毒品,认识毒品的危害。
2、知道怎样预防毒品,提高拒绝毒品的能力。
难点:自觉远离毒品,增强参与禁毒的社会责任意识。
三、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初识毒品这节课我们班会的主题是“珍爱生命,远离毒品”。
(二)深入了解,认清危害1、什么是毒品?学生读。
在毒品的定义中列举了六种国际常见的,大量泛滥的毒品。
除了这六种,还有那些常见的?2、毒品是从什么时候大量流入中国的?鸦片战争。
这是当时的鸦片烟馆,城市不必说,即使在一些乡村僻壤,有时也会开设烟馆,数榻横陈于一室,终日烟雾缭绕。
吸毒者使用烟枪点燃鸦片口吸。
现在的吸毒者也采用这种方式,只是把毒品粉末放入香烟内吸食。
3、我们现在常见的吸毒方法还有哪些?4、毒品进入身体内,对我们造成哪些危害呢?(1)模拟吸毒游戏。
我们先做个游戏,你用眼盯着图片中心看,1分钟后说说是什么感觉。
(2)而真正的吸毒对身体造成的危害远比这厉害多了。
吸毒会造成哪些危害呢?学生讨论回答。
屏幕出示总结:(1)毁灭自己:产生多种疾病,如肝炎、肾功能衰竭、各种皮肤病、中毒性精神病、性病、艾滋病等,甚至导致死亡。
(2)祸及家庭:使家庭陷入经济破产、亲属离散、甚至家破人亡的困难境地。
(3)危害社会:扰乱了社会治安,戒毒治疗经费给社会造成巨大负担。
5、警示台:2010年7月5日,在桂林市灌阳县民族中学读初中一年级的14岁陈桥从学校回到家中,当时他坐在客厅沙发上,陈桥的母亲在厨房里忙乎着午饭,突然听到噗通的一声,陈桥从沙发上面掉在了地上,脚手都抽筋了,陈桥口吐白沫倒在地上,四肢抽搐,神志不清。
拒绝毒品珍爱生命班会教案优秀3篇

拒绝毒品珍爱生命班会教案优秀3篇拒绝毒品珍爱生命班会教案篇一一、活动主题:xx二、活动目标:1、让学生了解毒品对青少年的危害2、认识我们身边常见毒品的种类3、探究青少年成为吸毒高危人群的原因4、青少年如何学会自我保护,自觉抵制毒品的吸引三、活动方式:1、通过创设一个关于禁毒的访谈节目,让几个学生来充当嘉宾,教师充当节目主持,结合一些媒体素材2、学生讨论、发言3、禁毒相声小品表演4、教师小结归纳四、准备工作:开班会课前,准备好相关的资料,在学生中选出几个合适的人选扮演不同的角色,要他们熟知该角色应该掌握的资料;排练相声小品。
五、活动过程:(一)创设节目场景1、班主任主持带出节目主题,介绍嘉宾(生甲乙丙扮)2、观看《毒品不是儿戏》的专题节目3、针对我国青少年吸毒的严峻形势,请嘉宾(生甲扮)谈谈吸毒对于青少年的危害。
4、现场观众讨论“吸食K 粉是不是吸毒?”,并观看影片资料得到解答5、请嘉宾(生乙扮)介绍常见的毒品种类6、请嘉宾(生丙扮)说说青少年吸毒的原因7、禁毒相声表演《清醒》8、介绍远离毒祸的十条“法宝”,并欣赏20xx年香港禁毒活动的主题曲《不可一、不可再》(二)班主任小结归纳六、《毒品不是儿戏——禁毒主题班会课》教学实录设计活动节目的场景,师(主持人),生甲乙丙(特邀嘉宾)师:欢迎大家来到我们的节目现场。
“珍爱生命,远离毒品”,今天我们将在这里进行一个名为“毒品不是儿戏”——禁毒专题节目。
那么,今天我们非常荣幸地请来了三位禁毒方面的专家,他们分别是:公安局禁毒科的张警官、戒毒所的熊医生,还有社区服务中心的曹社工;请大家以热烈的掌声欢迎他们的到来。
(全体学生鼓掌)在节目的开始,先让我们来看一段短片。
【插播《毒品不是儿戏》专题节目】师:通过刚刚的影片,我们可以知道我国现在青少年吸毒的形势是非常严峻的,那么到底吸毒对于我们青少年来说具体有哪些危害呢?张警官,请您为我们说一下,好吗?生甲(张警官):好,青少年吸毒的危害主要有四点。
禁毒主题班会教案(精选8篇

禁毒主题班会教案(精选8篇一、教学内容本节课的教学内容选自《思想品德》教材中关于“抵制,远离毒害”章节,详细内容包括的定义、种类、危害,以及如何拒绝,保护自己等方面的知识。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的定义、种类及其危害,提高防范意识。
2. 培养学生自觉抵制,增强自我保护能力。
3. 增进学生对我国禁毒政策的了解,树立法治观念。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的危害及其防范方法。
教学重点:的种类、危害以及如何抵制。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PPT、视频、图片等。
2. 学具:笔记本、笔。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展示一则真实的禁毒案例,引发学生对的关注,为新课的学习做好铺垫。
2. 新课导入:讲解的定义、种类及其危害。
a. 的定义:是指那些能够对人体产生依赖性、损害身体健康、危害社会秩序的物质。
b. 的种类:鸦片类、大麻类、可卡因、冰毒、K粉等。
c. 的危害:损害身体健康、影响心理健康、诱发犯罪、破坏家庭和社会稳定等。
3. 实践情景引入:邀请一位戒毒成功的人士,分享其亲身经历,让学生深刻体会的危害。
4. 例题讲解:讲解如何识别,拒绝的方法。
5. 随堂练习:让学生列举的危害,并提出防范措施。
7. 课后作业布置:布置课后作业,巩固所学知识。
六、板书设计1. 板书抵制,远离毒害2. 板书内容:a. 的定义、种类b. 的危害c. 抵制的方法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a. 请列举你所了解的种类及其危害。
b. 如何拒绝,保护自己?2. 答案:b. 拒绝的方法:坚定立场、学会拒绝、寻求帮助等。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课后反思:本节课通过真实案例、实践情景引入、例题讲解等方式,让学生深入了解的危害,提高防范意识。
2. 拓展延伸:鼓励学生参加校园禁毒宣传活动,提高自身法治观念,为构建和谐校园贡献力量。
重点和难点解析:1. 实践情景引入:邀请一位戒毒成功的人士分享亲身经历。
2. 例题讲解:如何识别,拒绝的方法。
3. 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鼓励学生参加校园禁毒宣传活动。
国际禁毒日禁毒教育主题班会教案(精选5篇

国际禁毒日禁毒教育主题班会教案(精选5篇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中学德育课程第四章《抵制不良诱惑》,具体内容为第三节《珍爱生命,拒绝》。
教材详细内容包括的定义、种类、危害,以及如何预防和拒绝等知识。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的危害,认识到拒绝的重要性,提高防范意识。
2. 培养学生珍爱生命、自觉抵制的道德观念。
3. 增强学生的法律意识,使其能够运用法律手段抵制侵害。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如何让学生深刻理解的危害,提高自觉抵制的意识。
教学重点:的定义、种类、危害以及如何预防和拒绝。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PPT、视频、图片、黑板、粉笔。
2. 学具:笔记本、笔。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展示一组的图片,让学生初步认识,并提出问题:“你们知道这些是什么吗?它们有什么危害?”引发学生思考。
2. 新课导入:教师简要介绍的定义、种类、危害等知识。
3. 实践情景引入:播放一个关于危害的短片,让学生深刻感受的危害。
4. 例题讲解:讲解如何识别、预防和拒绝的方法。
5. 随堂练习:让学生列举的危害,并提出防范措施。
6. 小组讨论:分组讨论如何向身边的朋友宣传禁毒知识。
8. 课后作业布置:设计一份禁毒知识问卷,让学生课后完成。
六、板书设计1. 板书《珍爱生命,拒绝》2. 板书内容:(1)的定义、种类、危害(2)如何识别、预防和拒绝(3)珍爱生命,拒绝的口号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禁毒知识问卷(1)的定义是什么?(2)请列举至少三种的种类。
(3)的危害有哪些?(4)如何预防和拒绝?2. 答案:(1)是指能够引起人体依赖性、损害身体健康、破坏社会秩序的物质。
(2)如海洛因、冰毒、摇头丸等。
(3)的危害包括对身体、心理、家庭和社会的危害。
(4)预防和拒绝的方法:增强防范意识,不接触;拒绝陌生人的诱惑;积极向身边的朋友宣传禁毒知识;遇到问题,及时向家长、老师或警方求助。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课后反思:本节课通过讲解、实践情景引入、随堂练习等多种教学方法,让学生了解的危害,提高防范意识。
珍爱生命 远离毒品主题班会教案3篇

珍爱生命远离毒品主题班会教案3篇珍爱生命远离毒品主题班会教案1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毒品的危害,形成健康积极的生活方式;2. 增强学生对于毒品危害的意识和应对能力;3. 引导学生珍爱生命,形成人人远离毒品的良好氛围。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1. 重点:(1)解析毒品危害,包括对个人身体、家庭和社会的危害;(2)探讨毒品的原因和后果,让学生更加深入地了解毒品的危害;(3)分享远离毒品的方法和策略,让学生掌握健康积极的生活方式。
2. 难点:(1)如何让学生深刻认识到毒品对个人和社会带来的危害;(2)如何让学生理解毒品的原因和后果;(3)如何让学生掌握远离毒品的方法和策略。
三、教学过程1. 引入环节:通过展示一些关于毒品危害的案例和数据,引导学生了解毒品的严重性,激发他们的兴趣和好奇心。
(1) 用具体的案例让学生了解毒品对个人身体的危害,如导致健康问题、精神问题等。
(2) 展示毒品对家庭和社会的危害,如家庭破裂、社会犯罪等。
(3) 让学生感受到毒品离他们并不遥远,从而引起重视。
2. 讨论环节:让学生探讨对毒品的认识和看法,形成健康积极的生活方式。
(1) 引导学生自由发表对毒品的看法和认识,鼓励他们提出自己的见解。
(2) 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让他们交流思想,互相学习。
(3) 由老师进行总结,引导学生形成健康积极的生活方式,如良好的作息习惯、运动等。
3. 互动环节:通过互动环节,增强师生之间的沟通与了解。
(1) 由老师提出一些有关毒品危害的问题,让学生抢答,加深学生对毒品危害的理解。
(2) 组织学生进行角色扮演,模拟毒品对个人、家庭和社会带来的危害,让学生更加深入地了解毒品的危害。
(3) 由老师进行点评,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并引导他们主动思考如何远离毒品。
4. 总结环节:总结主题班会的内容,让学生了解如何珍爱生命、远离毒品。
(1) 由老师回顾主题班会的内容,重点强调毒品的危害、原因和后果。
(2) 由老师分享一些远离毒品的方法和策略,如增强自我保护意识、不接受陌生人提供的食品和饮料等。
2020禁毒主题班会教案(15篇).doc

禁毒主题班会教案第1篇:禁毒教育主题班会教案活动目的:1、透过活动的开展。
使学生了解有关毒品的知识。
2、教育和引导学生认识毒品的危害,提高抵御毒品的自制潜力。
3、使学生树立“珍爱生命,远离毒品”的信念。
教学过程:一、谈话引入,出示主题同学们,你们是祖国的花朵,民族的未来,你们的生活多姿多彩,你们的生命灿烂,前途广阔,但是你们明白吗,在这世界上却有一种东西令许多人痛不欲生,它令许多人丢掉了宝贵的生命,使无数家庭支离破碎,令人谈之色变,现如今,它也成为人类最严重的公害,它就是毒品,它不仅仅危害人民群众性是广大青少年的身心健康,而且严重威胁着社会的稳定,影响着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
也许在座的有些同学会不以为然,认为此事与我无关,殊不知,近几年来,毒品已进入到了中小学生中间,并且每年都有大幅度上升的趋势。
为了增强你们抵御毒品的自制潜力,这天,老师特意开展“远离毒品,珍爱生命”的主题班会。
二、了解毒品,认清危害(一)什么是毒品毒品是指鸦片、海洛因、甲基苯丙胺(冰毒)、吗啡、大麻、可卡因以及国家规定管制的其他能够使人构成瘾癖的麻醉药品和精神药品,(二)认识毒品常见的毒品有:鸦片、海洛因、甲基苯丙胺(冰毒)、吗啡、大麻、可卡因、摇头丸、止咳水,这些毒品长期吸食都会成瘾,对人体产生危害,而且容易感染疾病,服用过量,还会导致夭折。
(二)认清毒品的危害1、毒品会毁人健康,一些中小学生,对毒品的危害一无所知,透过一些“有经验”的人的介绍对毒品产生好奇心理,抱着试一试的态度去吸食毒品,从而走上不归路。
有一名初三年级的学生,身体很健康,学习也很好,为了能够考上一所好的高中,每一天学习、复习到很晚,身体感觉很疲倦,就在这时,有人给他拿来了一点“白粉”,告诉他说,这是一种灵丹妙药,只要稍稍吸一点,就会精神百倍,让他试试,过后他的愿望会实现的。
这学生信以为真就吸了,结果,染上了毒瘾,学习一落千丈,身体也垮了,最终他没有走进理想的高中,而是进了戒毒所。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高中禁毒主题班会教案(一)
教学目标:
1、通过活动的开展,使学生了解有关毒品的知识。
2、通过组织观看禁毒教育电影及青少年禁毒宣传片,教育和引导学生远离毒品,提高拒毒防毒意识。
教学手段:
借助多媒体辅助教学。
教学形式:
师生互动,讨论、交流。
教学过程:
一、导入
教师:今天我们来讨论一下青少年禁毒的问题
出示课题:珍爱生命远离毒品
教师:毒品损害健康,残害生命,对个人、家庭、社会的危害是巨大的。
青少年正处于生理发育和心理发展的重要时期,心理防线薄弱,好奇心强、判断是非能力差,容易成为毒品侵袭的人群。
据调查,在我国的吸毒中,35岁以下的青少年占80%以上。
而且,近年来中小学生群体吸毒现象有所增加。
特别是随着“摇头丸”的出现,青少年吸毒人数有进一步上升的趋势,吸毒年龄也更加“年轻化”。
如果把毒品比做猛兽,那么它最容易下口的对象就是青少年;如果把毒品比做瘟疫,最容易感染的也是青少年。
青少年一旦“染毒”,其身心健康受到的损害,远大于成人。
二、什么是毒品及毒品的种类
1.谈话:同学们一定都听说过毒品,那什么是毒品呢?毒品都有那些呢?谁能说一说呢?(指名回答)
2.讲解:《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357条规定:“毒品是指鸦片、海洛因、甲基苯丙胺(冰毒)、吗啡、大麻、可卡因以及国家规定管制的其他能够使人形成瘾癖的麻醉药品和精神药品。
常见和最主要的毒品有:(让学生看图片)鸦片、吗啡、海洛因、冰毒、摇头丸、可卡因、止咳水、大麻等。
这些毒品长期吸食都会成瘾,对人体产生危害,而且易感染疾病。
如果服用过量,则可导致死亡。
3.组织观看禁毒教育电影及青少年禁毒宣传片,问:你有什么感受?(自由谈话。
)
三、介绍毒品的危害(结合图片)
问:毒品有那些危害呢?
1.毒品毁人毁健康。
(1)毒品摧毁人的消化功能。
(2)摧毁人的神经系统。
(3)摧毁人的呼吸及循环系统。
(4)传染性病及“爱滋病(AIDS)”。
2.毒品令家人倾家荡产、家破人亡。
(1)丧失工作能力。
(2)倾家荡产。
(3)给家人带来无尽的折磨。
3.吸毒导致堕落、犯罪。
4.吸毒危害社会,成为世界公害。
四、给学生读有关吸毒者的故事,使学生受到教育
五、讨论,交流体会
1.了解了有关毒品的知识以及危害性,请同学们谈谈自己的感受。
2.让学生自由发言。
六、让学生了解防毒的方法
1.问:当有人向提供毒品时,你会怎样做?(学生发言。
)
2.防毒有五种措施:
一是直接拒绝;
二是找借口溜走;
三是提出反意见或转移话题;
四是秘密报案(偷偷告诉你依赖的人或拨打报警电话号110);
五是当毒贩毒友逼你吸毒并威胁你时,要第一时间告诉你的师长。
七、总结
毒品是人类社会的公害,它不仅危害人民群众特别是广大青少年的身心健康,而且严重威胁着社会安定,影响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
在中国的近代史上,毒品曾给中华民族带来深重的灾难。
如今,毒品问题已成为全球性问题,它与恐怖主义、艾滋病并称为当今世界三大公害。
中小学生从小要又防毒意识,珍爱生命,拒绝毒品,塑造美好人生。
高中禁毒主题班会教案(二)
班会目标:
1、对常见毒品的认识,增强青少年学生的禁毒意识,普及青少年禁毒知识,提高青少年自觉抵御毒品的能力;
2、毒品对身心的危害、吸毒对社会的危害,青少年如何学会自我保护,自觉抵制毒品的诱惑;
3、我国取得的一些禁毒成果
4、珍爱生命,远离毒品,教育青少年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教育他们要勇于面对人生可能会遇到的升学、家庭等方面的挫折和不幸,并用正确的态度和方法去解决,切勿靠吸食毒品来逃避现实。
教学手段:
借助图片、多媒体辅助教学。
教学形式:
师生互动,讨论、交流。
教学过程:
一、出示题目(远离毒品关爱生命)
二、什么是毒品及毒品的种类
1.谈话:同学们一定都听说过毒品,那什么是毒品呢?毒品都有那些呢?谁能说一说呢?(指名回答)
2.讲解:《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357条规定:“毒品是指鸦片、海洛因、甲基苯丙胺(冰毒)、吗啡、大麻、可卡因以及国家规定管制的其他能够使人形成瘾癖的麻醉药品和精神药品。
常见和最主要的毒品有:(让学生看图片)鸦片、吗啡、海洛因、冰毒、摇头丸、可卡因、止咳水、大麻等。
这些毒品长期吸食都会成瘾,对人体产生危害,而且易感染疾病。
如果服用过量,则可导致死亡。
3.看了这些图片,你有什么感受?(自由谈话。
)
三、介绍毒品的危害(结合图片)
问:毒品有那些危害呢?
1.毒品毁人毁健康。
(1)毒品摧毁人的消化功能。
(2)摧毁人的神经系统。
(3)摧毁人的呼吸及循环系统。
(4)传染性病及“爱滋病(AIDS)”。
2.毒品令家人倾家荡产、家破人亡。
(1)丧失工作能力。
(2)倾家荡产。
(3)给家人带来无尽的折磨。
3.吸毒导致堕落、犯罪。
4.吸毒危害社会,成为世界公害。
四、给学生读有关吸毒者的故事,使学生受到教育
五、讨论,交流体会
1.了解了有关毒品的知识以及危害性,请同学们谈谈自己的感受。
2.让学生自由发言。
六、让学生了解防毒的方法
1.问:当有人向提供毒品时,你会怎样做?(学生发言。
)
2.防毒有五种措施:
一是直接拒绝;二是找借口溜走;三是提出反意见或转移话题;四是秘密报案(偷偷告诉你依赖的人或拨打报警电话号110);五是当毒贩毒友逼你吸毒并威胁你时,要第一时间告诉你的师长。
七、总结
同学们,今天我们了解了有关毒品的知识及防范措施,也知道了毒品对家庭、社会的危害。
希望我们每个人都能做到:一发现有人吸毒,以现有毒品犯罪时,立即举报;为了自己的健康,这了家人的幸福,为了社会的安定,请你远离毒品,珍爱生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