异步电机实验报告汇总
异步电动机实验报告结论

一、实验目的本次实验的主要目的是通过实验,了解异步电动机的基本工作原理、性能特点、起动与调速方法,掌握异步电动机的接线方法、运行控制方式,以及故障分析与排除方法。
通过实验,加深对异步电动机理论知识的学习,提高动手能力和实际操作技能。
二、实验过程1. 异步电动机的接线实验(1)根据实验指导书,按照电路图进行异步电动机的接线,确保接线正确。
(2)检查电动机接线是否牢固,无误后闭合开关,观察电动机的起动与运行情况。
(3)观察电动机起动过程中电流、电压的变化,记录实验数据。
2. 异步电动机的正反转控制实验(1)根据实验指导书,按照电路图进行异步电动机的正反转控制接线。
(2)观察电动机正转和反转过程中电流、电压的变化,记录实验数据。
(3)分析正反转控制电路的原理,总结正反转控制方法。
3. 异步电动机的起动与调速实验(1)根据实验指导书,进行异步电动机的起动与调速实验。
(2)观察电动机起动过程中电流、电压的变化,记录实验数据。
(3)分析起动与调速方法的原理,总结起动与调速方法。
4. 异步电动机的故障分析与排除实验(1)根据实验指导书,进行异步电动机的故障分析与排除实验。
(2)观察电动机故障现象,分析故障原因,排除故障。
(3)总结故障分析与排除方法。
三、实验结果与分析1. 异步电动机的接线实验实验结果表明,异步电动机接线正确,起动顺利,运行稳定。
在实验过程中,电流、电压变化正常,符合理论分析。
2. 异步电动机的正反转控制实验实验结果表明,异步电动机正反转控制电路接线正确,正反转运行稳定。
在实验过程中,电流、电压变化正常,符合理论分析。
3. 异步电动机的起动与调速实验实验结果表明,异步电动机起动顺利,调速范围较广。
在实验过程中,电流、电压变化正常,符合理论分析。
4. 异步电动机的故障分析与排除实验实验结果表明,在异步电动机运行过程中,出现故障现象时,能够迅速分析故障原因,排除故障。
在实验过程中,故障分析与排除方法有效,符合理论分析。
异步电动机的实验报告

一、实验目的1. 了解异步电动机的基本结构和工作原理。
2. 掌握异步电动机的起动方法及其技术指标。
3. 学习异步电动机的调速方法。
4. 通过实验,加深对异步电动机控制系统的理解。
二、实验原理异步电动机是一种广泛应用于工农业生产和日常生活中的电动机,其工作原理是利用电磁感应现象产生旋转力矩。
当三相交流电源接通时,定子绕组产生旋转磁场,转子绕组中的导体切割磁力线,产生感应电动势,从而产生电流,电流与磁场相互作用产生旋转力矩,使转子跟随定子磁场旋转。
三、实验仪器与设备1. 异步电动机2. 三相电源3. 电流表4. 电压表5. 接触器6. 按钮开关7. 万用表8. 导线等四、实验内容1. 异步电动机的起动实验(1)直接起动:将异步电动机的定子绕组直接接入三相电源,观察电动机的起动过程,并记录起动电流和电压。
(2)星形-三角形(Y-)起动:先将异步电动机的定子绕组接成星形,待电动机转速稳定后,再切换为三角形连接,观察电动机的起动过程,并记录起动电流和电压。
2. 异步电动机的调速实验(1)变频调速:通过改变异步电动机电源的频率,实现电动机的调速。
观察电动机在不同频率下的转速变化,并记录相应的电流和电压。
(2)绕线式转子调速:在异步电动机的转子回路中接入调速电阻,通过改变电阻值,实现电动机的调速。
观察电动机在不同电阻值下的转速变化,并记录相应的电流和电压。
五、实验步骤1. 异步电动机的起动实验(1)将异步电动机的定子绕组接入三相电源,观察电动机的起动过程,并记录起动电流和电压。
(2)将异步电动机的定子绕组接成星形,待电动机转速稳定后,再切换为三角形连接,观察电动机的起动过程,并记录起动电流和电压。
2. 异步电动机的调速实验(1)将异步电动机的电源频率调至50Hz,观察电动机的转速,并记录相应的电流和电压。
(2)改变电源频率,观察电动机的转速变化,并记录相应的电流和电压。
(3)将异步电动机的转子回路接入调速电阻,观察电动机的转速变化,并记录相应的电流和电压。
三相异步电动机实训报告范文三相异步电机实验心得体会10篇

三相异步电动机实训报告范文三相异步电机实验心得体会10篇为期30天的矿机班学生电动机实训结束了,作为从初中毕业升上来的中专的学生,理论知识水平不高,但是,对实践动手有一定的积极性,实验室学习效果很好。
对这段实践做个总结,为以后的实验教学和培训学生参加比赛积累经验。
关键词:电动机实训;实验教学;经验这学期我所教的班级是11矿机的两个班,学生课堂学习积极性不高,但是对上实验课动手操作还是挺有兴趣的。
在实验前我反复讲解学生在实验室需遵守的安全管理规定,第一天上实训又根据实验室设备讲解了一次,根据学生的基础,安排实验内容,从容易到难。
第一个实验是电动机的点动实验,首先讲解了实验报告的写法并在黑板上画出电路图。
刚开始做实验需要仔细讲解电路,左边是主电路,右边是控制电路。
主电路最上面是u,v和w三相交流电,接着是开关、熔断器和接触器的三个主触头,热继电器及三相异步电动机。
控制电路中需讲到fr是继电器的热保护,sb1是控制按钮和km是接触器的线圈。
我们使用的是插线式电动机试验台,所以,学生只需要看清楚电路图后就可以接线了。
一、点动控制的工作过程按下按钮sb1接触器km线圈得电,接触器的主触头闭合,电动机转动。
接线要求学生从主电路开始接起,从上到下一个个元器件接下来,接好主电路后接控制电路,接线思路也是从上到下一个个元器件接下来的。
实验过程需要两个同学一组,在一个同学连接好电路后,另一个仔细检查一下确定正确后方可通电,这样提高了实验的正确性。
在学生实验做成功后开始写实验报告,尤其注意让学生对实验做总结。
在学生理解掌握点动实验后开始做电动机单向自锁运行控制实验。
首先,介绍自锁。
自锁又叫自保,就是通过启动按钮启动后让接触器线圈持续有电,保持接点通路状态。
在这近两个月的电工实习中,我学到了很多东西,也更深刻地认识到实践的重要性。
掌握扎实的理论知识,并能在实践中学以致用是非常重要的。
通过这近两个月的学习,我觉得自己在以下几个方面有收获:一、通过这次实习,我熟悉掌握了几种基本的电工工具的使用。
异步电动实验报告

一、实验目的1. 了解异步电动机的结构和工作原理。
2. 掌握异步电动机的起动、调速和正反转控制方法。
3. 熟悉异步电动机的运行特性和保护措施。
二、实验器材1. 异步电动机一台2. 万能表一台3. 空气开关4. 接触器5. 按钮开关6. 导线若干7. 螺丝刀三、实验原理异步电动机是一种将电能转换为机械能的旋转电机。
它主要由定子和转子两部分组成。
定子是固定不动的部分,转子是旋转的部分。
当三相交流电源接在定子上时,会在定子中产生旋转磁场,从而使转子旋转。
四、实验步骤1. 异步电动机的起动(1)将三相交流电源接入异步电动机的定子绕组。
(2)合上空气开关,观察异步电动机的起动过程。
(3)记录异步电动机的起动时间、起动电流和起动转矩。
2. 异步电动机的调速(1)采用改变电源频率的方法进行调速。
(2)将三相交流电源的频率逐渐降低,观察异步电动机的转速变化。
(3)记录不同频率下的异步电动机转速。
3. 异步电动机的正反转控制(1)将三相交流电源接入异步电动机的定子绕组。
(2)改变电源的相序,观察异步电动机的旋转方向变化。
(3)记录改变相序后异步电动机的旋转方向。
4. 异步电动机的保护(1)观察异步电动机在过载、短路等异常情况下的保护措施。
(2)记录异步电动机在异常情况下的运行状态。
五、实验结果与分析1. 异步电动机的起动实验结果显示,异步电动机的起动时间、起动电流和起动转矩与电源电压、电动机负载等因素有关。
在正常情况下,异步电动机的起动时间较短,起动电流较大,起动转矩较大。
2. 异步电动机的调速实验结果显示,异步电动机的转速与电源频率成正比。
降低电源频率,异步电动机的转速降低;提高电源频率,异步电动机的转速提高。
3. 异步电动机的正反转控制实验结果显示,改变电源相序可以改变异步电动机的旋转方向。
将电源相序倒置,异步电动机的旋转方向也会倒置。
4. 异步电动机的保护实验结果显示,异步电动机在过载、短路等异常情况下会自动切断电源,起到保护作用。
异步电动机实验报告

一、实验目的1. 理解异步电动机的工作原理及结构。
2. 掌握异步电动机的起动方法、调速方法及正反转控制方法。
3. 培养动手操作能力和实验技能。
二、实验原理异步电动机是一种感应电动机,其工作原理是利用电磁感应原理,将电能转化为机械能。
当三相交流电源接入异步电动机定子绕组时,产生一个旋转磁场,转子绕组在旋转磁场的作用下产生感应电动势,从而在转子绕组中产生感应电流,进而产生电磁转矩,使转子旋转。
三、实验器材1. 异步电动机一台2. 三相交流电源3. 接触器、按钮、开关等控制元件4. 电压表、电流表、万用表等测量仪表5. 实验线路板、导线、螺丝刀等工具四、实验内容及步骤1. 异步电动机的结构观察(1)观察异步电动机的定子、转子、端盖、轴承等主要部件。
(2)了解各部件的名称、功能及安装位置。
2. 异步电动机的起动实验(1)将异步电动机接入三相交流电源,观察电动机的起动过程。
(2)记录电动机的起动电流、起动时间等参数。
3. 异步电动机的调速实验(1)采用改变定子绕组匝数的方法,对异步电动机进行调速实验。
(2)记录不同转速下电动机的输出功率、电流等参数。
4. 异步电动机的正反转控制实验(1)设计并搭建异步电动机正反转控制电路。
(2)观察电动机的正反转过程,记录正反转电流、转速等参数。
五、实验结果与分析1. 异步电动机的结构观察结果异步电动机由定子、转子、端盖、轴承等主要部件组成。
定子由铁芯和绕组组成,转子由铁芯和绕组组成。
端盖和轴承起到支撑和保护作用。
2. 异步电动机的起动实验结果异步电动机的起动电流较大,约为额定电流的5-7倍。
起动时间约为几秒至十几秒。
3. 异步电动机的调速实验结果改变定子绕组匝数,电动机的转速随之变化。
当匝数增加时,转速降低;当匝数减少时,转速升高。
4. 异步电动机的正反转控制实验结果异步电动机正反转控制电路可以实现电动机的正反转。
正反转过程中,电流和转速基本稳定。
六、实验结论1. 异步电动机的工作原理及结构得到了验证。
PLC实验报告--三相异步电机

PLC实验报告--三相异步电机实验一三相异步电动机正反转控制
一、实验目的1.熟悉常用低压电器元件的功能及使用方法
2.掌握自锁、互锁电路的作用
3.掌握三相异步电动机正反转控制电路的工作原理。
4.熟悉电气电路的接线及检查方法
5.培养学生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6.使学生养成科学研究和团队合作的习惯
二、实验基本原理
画出实验电路图
三、实验所需仪器设备
三相异步电动机1台、接触器2个、热继电器1个、按钮盒1个、380V电源、导线若干
四、实验步骤及内容
1.认识各电器元件的结构。
2.完成三相异步电动机正反转控制实验电路图接线,应先接主电路,再接控制电路。
(其中,SB1为停止按钮,SB2为正转起动按钮、SB3为反转起动按钮)接线后,经指导教师检查后,方可进行通电操作。
注意:
1.要在断电时进行拆接线
2.正反转切换时,要先按下停止按钮SB1,看到电动机输出轴速度降下来后再按另一方向的起动按钮。
五、实验原始数据记录
自己组织语言描述该电路图的工作原理
六、数据处理与分析
1.正反转切换时,确保一方向控制运行的接触器在触点断开后进行另一方向起动,为什么?
2.如何进行电路改进,可实现直接正反转控制(画出电路图),并进行控制电路分析。
电工实验报告—异步电动机

实验三 三相鼠笼异步电动机一、 实验目的 1. 熟悉三相鼠笼式异步电动机的结构和额定值。
2. 学习检查异步电动机绝缘情况的方法。
3. 学习三相异步电动机定子绕组首、末端的判别方法。
4.掌握三相鼠笼式异步电动机的启动和反转方法。
二、 原理说明 1.三相鼠笼式异步电动机的结构异步电动机是基于电磁原理把交流电能转换为机械能的一种旋转电机。
三相鼠笼式异步电动机的基本结构有定子和转子两大部分。
定子主要有定子铁芯、三相对称定子绕组和机座等组成,是电动机的静止部分。
三相定子绕组一般有六根引出线,出线端装在机座外面的接线盒内,如图A 所示,根据三相电压的不同,三相定子绕组可以接成星型或三角形,然后与三相电源相连。
转子主要有转子铁芯、转轴、鼠笼式转子绕组、风扇等组成,是电动机的旋转部分。
小容量三相鼠笼式异步电动机的转子绕组多采用图 A铝浇铸而成,冷却方式一般为扇冷式。
2.三相鼠笼式异步电动机的铭牌三相式异步电动机的额定值标记在电动机的铭牌上,如下表所示为本实验装置三相鼠笼式异步电动机铭牌。
3.三相鼠笼式异步电动机的检查电动机使用前应作必要检查 (1) 机械检查检查引出线是否齐全、牢靠;转子转动是否灵活、匀称、有否异常声响等。
(2) 电气检查a. 用兆欧表检查电机绕组间及绕组与机壳之间的绝缘性能电动机的绝缘电阻可以用兆欧表进行测量。
对额定压1KV 以下的电动机,其绝缘电阻最低不小于1000Ω/V 。
b. 定子绕组首、末端判断 4.三相鼠笼式异步电动机的启动三相鼠笼式异步电动机的直接启动电流可以达到额定电流的4~7图 B倍,但持续很短,不至于引起电机过热而烧坏。
但对容量过大的电动机,直接启动会引起电网电压下降而影响其他电器的使用,通常采取星型换三角型启动方法,它可使电流降低为直接启动电流的1/3。
5.三相鼠笼式异步电动机的反转异步电动机的旋转方向取决于三相电源接入定子绕组的相序,故只要改变三相电源与定子绕组联接的相序就可使电动机改变旋转方向。
异步电动机试验报告单

异步电动机试验报告单1.试验目的本试验报告旨在对异步电动机进行全面的试验评估,包括机械特性、电气特性和效率等方面的测试,以全面了解该电动机的性能指标。
2.试验设备和试验方法试验设备:异步电动机、电能表、测力仪、测速仪、变频器等。
试验方法:分别采用负荷试验、堵转试验、空载试验和定时试验等方法进行测试。
3.试验结果及分析3.1机械特性测试通过负荷试验,我们测得了不同负载下电动机的电流和转速,进一步计算得出了转矩曲线。
根据试验结果,我们发现电机在额定负载时,电流逐渐增大,但转速基本保持稳定。
这表明该电机有良好的转速调节性能,并能在额定负载下稳定运行。
3.2电气特性测试通过堵转试验,我们可以测得电动机的额定电流和额定功率,进而计算得出电机的额定效率。
根据试验结果,我们发现该电机的额定效率达到了90%以上,符合国家能效标准,具有较高的能量利用率。
3.3效率测试通过空载试验和定时试验,我们可以计算得出电动机的空载损耗和定时损耗,进而计算得出电机的整体效率。
根据试验结果,我们发现该电机的整体效率达到了85%以上,表明该电机在运行时能够有效地将电能转化为机械能,具有较高的效率。
4.试验总结通过对该异步电动机进行全面的试验评估,我们得出了以下结论:4.1该电动机具有良好的转速调节性能,能够在额定负载下稳定运行。
4.2该电动机的额定效率达到了90%以上,符合国家能效标准,具有较高的能量利用率。
4.3该电动机的整体效率达到了85%以上,表明其能够有效地将电能转化为机械能。
4.4基于以上结论,该异步电动机在实际应用中具有较高的性能指标和经济效益。
综上所述,本次试验对该异步电动机进行了全面的机械特性、电气特性和效率等方面的测试评估。
试验结果表明该电动机具有良好的性能指标,并能够满足实际应用的需求。
1.《电力电气工程第二版》杨赞、罗师煜2.《电机及其控制》金国庆。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四川大学电气信息学院实验报告书课程名称:电机学实验项目:三相异步电动机的空载及堵转实验专业班组: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105,109班实验时间:2014年11月21日成绩评定:评阅教师:电机学老师:曾成碧报告撰写:三相异步电动机的空载及堵转实验一.实验目的1.掌握异步电动机空载和堵转实验方法及测试技术。
2.通过空载及堵转实验数据求取异步电动机的铁耗和机械损耗。
3.通过空载及堵转实验数据求取异步电动机的各参数 二.问题思考:1.试就下列几个方面与变压器相比较,有何相同与相异之处? (1)空载运行状况及转子堵转状况。
(2)空载运行时的0cos ϕ,0I ,0P 。
(3)转子堵转实验时测得的12'k X X X =+。
答:变压器空载运行是指二次侧绕组开路时的变压的运行状态,此时二次侧绕组电流2i =0,空载电流的无功分量远大于有功分量,所以电流大多用于励磁。
等效电路如下图:异步电机的空载运行状况实际中并不存在,因为空载运行是指输出的机械功率为零,也就是转差率s =0,转子侧电流为0,转子转速n 与旋转磁场的转速1n 相同,这种情况下转子不受磁场力,所以不可能存在。
实际中的空载是指轻载,即0s ≈,1n n ≈,20i ≈,输出功率20P =,0m m s P pp =+≈。
等效电路可近似看为: •m r m xm r m x•几乎全部用来异步电机堵转的时候转子侧三相绕组断路,转子堵住不动,定子侧接三相交流电源,此时因为转子不转,转子侧输出功率为零,电流较大,二次侧等效电阻,22r r s=,最小等效电路如下图所示:与变压器短路试验运行时等效电路类似。
变压器短路运行时等效电路如下:I •,•在变压器中,k X 的值等于一次侧漏抗和二次侧漏抗折算到一次侧的和1x σ+2x σ,,在异步电机中1x ,2x ,分别是定子电流产生的磁场在定子侧的漏电抗和转子侧感应电流产生的磁场在转子侧的漏电抗。
在变压器中,1x σ和2x σ,近似相等,但远小于m x ,在异步电动机中,1x 和2x ,要根据定、转子实际材料,接线方式确定。
其值要小于m x 。
2 在用两瓦法测量三相功率时,在相同的接线情况下,为什么有时会出现其中一只瓦特表指针反转的现象?有的试验又没有这一现象出现,为什么? 答:瓦特表反转主要是因为其测量的电压与电流方向出现了问题。
当负载吸收电能时,瓦特表测得正值,瓦特表正向偏转,当负载具有电源性质,即发出电能,则此时瓦特表则测出负值。
因为空载试验中功率因数非常低,产生有功较少,此时会出现电能反转的现象。
3 为什么在作空载试验时,瓦特表要选用低功率因数表?而在作堵转试验时,瓦特表又要选用高功率因数表?答:因为在空载实验时,无有功功率输出,电流全部用来产生主磁通和漏磁通,所以无功分量大于有功分量,功率因数低,因此要选用低功率因数表,否则读数不精确。
在做堵转实验时,由于转子侧短路,电流较大,因此发热会比较严重,所以会消耗大量有功,功率因数与空载比较大大提高,因此应当使用高功率因数表。
4 在作空载试验时,测得的功率主要是什么损耗?在作堵转试验时,测得的功率主要是什么损耗?答:做空载试验时,电流较小,铜耗较少,测得的功率只要是铁耗,在做短路试验时,由于短路电流较大,主要有功损耗在绕组铜耗上,铁耗近似可不计。
三.实验内容:1. 作异步电动机的空载实验。
•I •,2. 作异步电动机的堵转实验。
四.实验线路及操作步骤:380VDK三相调压器图11-1 异步机空载实验接线图电压功率表 电压表 电流表的接法1 作三相异步电动机的空载实验:实验接线如图11—1所示。
定子三相绕组经电流插盒和调压器接到电源,合上开关K ,调节调压器输出,使电动机降压启动,启动后将电压调到1.1U N (约230伏)左右,开始读取三相线电压,线电流和三相功率,然后逐渐降低电压,在U 0=(1.1~0.4)U N 范围内测取8~9组数据记录于表11—3中。
表11—32 作三相异步电动机的堵转实验。
接线图如图11—1所示。
先试电动机转向,根据转向将转子堵住不动。
调压器手柄置于输出电压为零位置。
合上电源开关K ,调节施加于定子绕组电压,使定子电流达额定值的1.1倍左右(这时外施电压大约100伏左右),读取三相线电压、线电流和三相功率,在I k =(1.1到0.5)I N 范围内测取4到5组数据记录于表11—4中。
表11—4五.实验数据:三相异步电动机空载试验数据如下:三相异步电动机堵转实验数据如下:六.实验报告: 1 堵转特性计算=AB C K U U U U ++ A B C K I I II ++= K A B C P P P P =++ 作UK=f(I K )和PK=f(I K )曲线,如图11—4所示。
从曲线得额定电流I k =3.92A 时: UK=61.07V PK =133.34W 1 堵转参数计算:()8.99633 3.92K K K Z I ===Ω⨯ ()225.01033 3.92K K K r I ===Ω⨯ ()22228.996 5.0107.472K KK X Z r =-=-=ΩU kI kI k()1211' 5.010 2.50522k r r r ===⨯=Ω()1211'7.472 3.73622k X X X ===⨯=Ω2 空载特性计算:03AB C U U U U ++=; 03A B CI I I I ++=; 0A B C P P P P =++ 20001'3P P I r =-将计算数据填入下表11—5中;表序号 U 0(V ) U 0/U N (U 0/U N )² I 0(A ) P 0(W) P 0,(W) cos φ0 1 231.33 1.052 1.107 2.30 170 130.2 0.184 2 221 1.005 1.010 2.04 155 123.7 0.198 3 210.33 0.956 0.914 1.85 134 108.3 0.199 4 201 0.914 0.835 1.65 117 96.5 0.204 5 170.33 0.774 0.599 1.26 98 86.1 0.264 6 130.33 0.592 0.350 0.898175.0 0.403根据上表计算数据用直角坐标纸作上列曲线: P0=f(U 0/U N ) P 0’=f((U 0/U N )2) I 0=f(U 0/U N )P 0/WU 0/U N从曲线中得出额定电压时 P 0=152.66W P Fe =130.23W P fw =50.43W I 0=2.01A4 空载参数计算()00063.1933 2.01m Z Z I ≈===Ω⨯ ()220130.2310.7433 2.01Fe m P r I ===Ω⨯I 0/AU 0/U NP 0’/W(U 0/U N )2 P FeP fw()222263.1910.7462.27m m m X Z r =-=-=Ω5 根据求出的空载、堵转参数,作异步电动机的“T”型等效电路,并将参数标于图中。
七.实验感想在学习理论上的时候,我们通常是已知了各种参数,去计算运行时的电压电流关系,或者是已知运行状态,去求取电机的参数。
又或者更加复杂的,先知道一种运行状态,然后计算出参数,接着去计算另一种运行状态。
总之无论是怎样的理论计算,我们已知的条件都是所谓精确的,并且根据这精确的条件去精确计算。
这些只是理论上的计算,实际实验中我们不可能拥有所谓的“精确的条件”。
在实际的实验中,我们所有的数据都要通过测量,不论是电压,电流还是功率,都需要用相应的测量仪器去测量、读数、记录……在这些过程中,难免或产生各种各样的误差,这是其中一个理论与实验出现偏差的原因。
另一个原因是,理论计算时会忽略各种“小量”,比如在空载实验时,我们近似的认为Z 0≈Z m ,实际上Z 0=Z m +Z 1只是Z 1相对于Z m 很小,但实际测量中,随着电流的变化Z m 是变化的,产生的误差会可能增加,在测量中产生的误差在之后的计算当中误差会继续增加。
在做实验的过程中感受最深的就是理论与实验差距。
在进行数据分析时,空载时的P0图像中并不是理论上的平滑的近似直线的曲线,而是如下图:在额定值附近测量出的曲线斜率有明显的变化,不再是平滑的曲线,这主要原因可能是测量时出现的误差,又或者时电机在运行时出现的无法预测的现象。
因此,在实验中,我们会发现很多在理论中难以发现的问题,这些问题大多数是细节问题,细节决定成败,有时因为一个细节没有处理好会导致完全不一样的结果。
因此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只是进行理论研究很难有新的发现,只有在真实的实验中,发现问题,再进行深入的理论研究,理论与实际相结合才能解决更多问题。
从我个人角度而言,在进行实验的过程中,不仅学会了MATLAB 的数据处理2I • 10.74m r =Ω62.27m x =Ω m I • 1U • 12=E E ••,1•2 2.505r =Ω,2' 3.736X =Ω 12.505r =Ω 2'3.736X =Ω方法,图像绘制方法,还学会了很多分析问题的方法。
这些在课堂学习和理论研究中是难以学到的,因此理论与实际结合,才能收获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