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 表意字

合集下载

表音文字和表意文字

表音文字和表意文字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根据符号和音义的关系,可将文字体系分为意音文字和表音文字。 意音文字的字符既有表意符号,又有表音符号。世界上独立形成 的古老的文字体系都是意音文字,如故苏美尔文字、古埃及文字、 古玛雅文字,汉字也是,且唯一沿用至今。 表音文字也称拼音文字,世界上现在使用的文字绝大多数都属于 表音文字。英法用26个拉丁字母,俄语用33个斯拉夫字母。这些 语言只用这几十个表音字符,就可以记录所有的词语。(邢福义 等《语言学概论》P196) 汉字传统“六书”说:东汉学者许慎在 《说文解字》 中记曰: “周礼八岁入小学,保氏教国子,先以六书。一曰指事:指事者, 视而可识,察而可见,‘上’、‘下’是也。二曰象形:象形者, 画成其物,随体诘诎,‘日’、‘月’是也。三曰形声:形声者, 以事为名,取譬相成,‘江’、‘河’是也。四曰会意:会意者, 比类合谊,以见指,‘武’、‘信’是也。五曰转注:转注者, 建类一首,同意相受,‘考’、‘老’是也。六曰假借:假借者, 本无其字,依声托事,‘令’、‘长’是也。”
表音文字和表意文字的定义 世界上的文字基本上可以分为两大类:一类是表音文字, 一类是表意文字。每一种语言都有一个由若干音素、音 节组成的语音系统和由语素、词构成的词汇系统,四者 都可以用符号予以记录。记录音素、音节的叫因素文字、 音节文字,合称表音文字;记录语素、词的叫语素文字、 表词文字,可合称表意文字。(黄伯荣;廖绪东《现在 汉语》)

第三章第一节汉字概说

第三章第一节汉字概说
3.最重要的交际工具:语言
最重要的辅助性交际工具:文字
二、汉字的产生:
汉字是记录汉语的书写符号系统。
汉字产生的各种说法:
1.结绳说
《周易‧系辞下》“上古结绳而治,后世圣人易之以书契,百官以治,万民以察。”郑玄注:“结绳为约,事大,大结其绳;事小,小结其绳。”一些人据此推断文字起源于结绳。
2.八卦说
孔安国《尚书》序(属伪作,但年代甚古)里说:“古者庖牺氏之王天下也,始画八卦,造书契,以代结绳之政,由是文籍生焉。”
促进国家统一,汉族语言的发展。
文化典籍的流传。
法定的通用文字。
影响邻国文字。
联合国6种工作文字之一。
五、复习和作业
主要采用问答法,教师提问(什么是文字?什么是汉字?汉字起源于?汉字的特点是?汉字有哪些作用?),学生回答,教师根据学生回答对重点和不清楚的地方进行提示。
作业:复习目标知识,完成思考与练习一。
文字的性质、汉字的特点和作用
教学难点:
如何辨别表音文字和表意文字以及表意文字的特点。







导入:
人类出现,语言产生语言的重要性但是有限制文字产生
一、文字的性质:
文字是记录语言的书写符号系统,是最重要的辅助性交际工具。
1.文字的主要作用:记录语言。
2.文字产生的意义:突破了语言在时间和空间上的限制;传承历史、知识、技术和经验;产生的书面语规范可语言的表达,使语言更加精密和丰富。
3.河图洛书说
《易‧系辞上》:河出图,洛出书,圣人则之。
《辞海》“河图洛书”条下说:传说伏羲氏时,有龙马从黄河出现,背负“河图”;有神龟从洛水出现,背负“洛书”。伏羲根据这种“图”、“书”画成八卦,就是后来《周易》的来源。

第三章 语言文字

第三章  语言文字

词汇反映的内容
在语言的各要素中,与民族的历史、文化联系最 紧密、最直接的是词汇,它涉及民族生活的各个 方面:一个民族语言中特有的词浯,可以反映出 这个民族的生产生活方式,如景颇语词汇中有各 样的荒地名称和用刀砍的动词,反映了历史上刀 耕火种的生产方式
文字中的世界观。比如,白族称棺材为“小房子”,表达 了白族对“死”的乐观豁达的态度。 白族人不惧死,认 为死是人生的回归,因此他们把棺材这个汉浯的名词翻译 为一个很亲切的白浯词。 云南民族语言中,具体的形象化的词多,概念性的抽象化 的词少,说明他们对世界的把握是偏向具象化的。
民族语言的多样性
从宏观的语言系属关系看,云南各民族的语言分 别属于汉藏和南亚两大语系,其中又分为藏缅、 苗瑶、壮侗和盂—高棉等4个语族;回族、水族和 满族3个民族已经通用汉语。 即使是同一种民族语言,由于民族的“大分散, 小聚居”的历史居住格局,相互之间交通阻隔, 形成差异颇大的方言;如云南彝族达数十个支系。 另外由于云南不同民族的“大杂居,小聚居”的 居住模式,不同民族语言之间的影响突出,一个 民族往往使用多种民族语言,如基诺族、布朗族, 德昂族除使用本民族语言外,还使用傣浯或景颇 语;怒族还普遍使用傈僳语。
云南民族神话的内容与代表作
云南各民族神话以刨世神话为主体,涉及开天辟地、人类 及万物起源、各种自然现象的解释、图腾及自然崇拜等原 生性神话,也有文化发明、习俗行为模式形成、迁徙创业 等衍生性神话。 云南民族创世神话史诗的代表作品,著名的有彝族《开天 辟地史》、《查姆》、《梅葛》、《阿细的先基》、《万 物的起源》; 纳西族史诗《创世纪》;白族史诗《开天 辟地》;傣族史诗《巴塔麻嘎捧尚罗》;拉枯族史诗《牡 帕密帕》;哈尼族史诗《奥色密色》、《窝果策尼果》、 《十二奴局》;阿昌族史诗《遮帕麻与遮米麻》;佤族史 诗《司岗里》、 《葫芦的传说》;纳西族史诗《创世 纪》;独龙族史诗《创世纪》;景颇族史诗《目脑斋瓦》, 等等,如彝族、白族的《开天辟地》、基诺族的《阿嫫腰 白》、哈尼族的《神话的古今》、傈僳族的《木布伯捏地 球》、傣族的 《英叭开天辟地》、纳西族的《人类迁徙 记》、景颇族的《开天辟地)、布依族的《力嘎撑天》等。

《现代汉语》第三章考点手册

《现代汉语》第三章考点手册

《现代汉语》第三章文字考点10 汉字概说(★★二级考点)1.汉字的性质:汉字是记录汉语的书写符号系,是汉民族在长期的生产实践中创造出来的,是世界上历史最悠久的文字。

从汉字跟汉语的关系来看,汉字是语素文字。

也记录少量非语素的音节,但不独立表义,不同于音节文字中的文字符号。

2.汉字的性质:(1)保存了我国极为丰富的文化遗产。

(2)在维护国家统一方面也起了积极的作用。

(3)仍是现阶段中国人民广泛使用的文字工具,将越来越多地发挥它的作用。

被日本、朝鲜等国借去记录民族语言。

3.世界上所有的文字,根据记录语言的方式不同,基本上可以分为两大类:表音文字和表意文字。

4.构字部件与语音联系紧密,能与语音中的音素或音节挂上钩的,叫音素文字或音节文字,可合称为表音文字;构字部件同语音联系不紧密,字形结构不能拼读出音素或音节的,叫语素文字,也可称为表意文字。

5.汉字是一种表意文字。

同表音文字相比,它有以下一些特点:(1)汉字从形体看是方块平面型的文字(2)汉字在语音上表示音节(3)汉字在意义上代表语素(4)汉字不实行分词连写(5)从字形结构看,汉字有其理据性(6)从发展速度看,汉字具有稳定性(7)总之,汉字是一种表意性质的语素文字。

这是它区别于纯粹表音的音素文字或音节文字的基本特点。

考点11 汉字的形体(★★二级考点)1.根据汉字字体的结构特点和发展顺序,汉字的形体演变大致可以分为甲骨文、金文、篆书、隶书、楷书、草书、行书等几个阶段。

2.甲骨文是刻在龟甲和兽骨上的文字,主要通行于商代。

笔画多方笔,线条笔直、纤细,两端尖锐,体势瘦挺。

多数字的结构还没有完全定型化,同一个字往往有好几种写法。

文字结构不仅已由独体趋向合体,而且有了带表音成分的形声字。

从字数和结构来看,甲骨文已是一种相当发达的文字。

3.金文:是古代铸刻在青铜器上的文字,主要指西周及春秋时代的铜器上的文字。

笔画较甲骨文丰满粗肥,拐弯处由方折趋圆转,点画圆浑,体势雍容。

现代汉语上册教学课件第三章汉字

现代汉语上册教学课件第三章汉字
4.异体字
5.繁简字
6.同音字
7.同形字
思考与讨论: 一、为什么说汉字是表意文字? 二、汉字的基本特点有哪些? 三、为什么说汉字具有一定的超时空性?
第二节 汉字的形体
一、汉写形态。随着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和历史 朝代的更迭,“书写”在汉字演变进程中一直起着主导作用。伴随 着书写工具不断地被改造,和语言在社会文化发展过程中经常伴有 新词出现、旧词消亡的现象,汉字作为记录语言的工具其书写形态 必然也是一个动态的历史过程。如下图所示:
注:汉字部件的拆分规则和层次 1.分隔沟是部件和部件分解的显性标志,相离的组合要沿着分隔沟 进行拆分,其中分隔沟多于一条的,应先拆长得后拆短的。如: “想——相、心”。
2.相接的组合应从接点处拆分,相交的组合不能拆分。如:“古— — 十、口”;“丰”不能拆分。
3.层次拆分不能破坏汉字结构基本类型。
甲骨文 大篆
小篆
中国汉字的 发展与演变
隶书 楷书
草书 行书
印刷字体
电脑字体
隶书
汉代隶书是一种书写快 捷的新字体,完全改变 了古文字的面貌,出现 了点、横、竖、撇、捺 等基本笔画,奠定了方 块汉字外形的格局。
墨书秦隶
汉石经
隶书分为古隶和今隶。 古隶又称秦隶;今隶又称 汉隶。古隶承上启下,是 古今字的一种过渡形体, 今隶则是今文字的开端。
目前,普遍认为古代汉字有象形、指事、会意、形声四种造字法, 转注和假借是用字法,而不是造字法。
象形
象形就是描绘事物形状的造字法,是最 早的造字方法。
纳西族东巴象形字
古埃及象形字
壶是一种由陶瓷或金 属等制成的容器,主 要用来盛装液体,如 茶壶、酒壶等。古文 字的“壶”字,颈窄 腹圆,有耳有盖有底 座,是一把酒壶的形 象。

部编版五年级语文下册第三单元主题阅读附答案

部编版五年级语文下册第三单元主题阅读附答案

部编版五年级语文下册第三单元主题阅读细说汉字(节选)左民安世界上的文字是多种多样的,但总的说来可以分为表意和表音两大文字体系,而汉字则属于表意文字。

所谓表意文字,就是文字与语言的语音方面不发生直接联系,每一个字只是表示一个音节,不能明确表示读音,但一个字的本身就能表示一个意思。

如“旦”字的上部是“日”,下部是地面(或水面),从地面上升起太阳,是表示早晨的意思。

也正因为如此,同一个文字符号可以代表两种语言里的同一个词,而读音完全不同,比如方块汉字中的“日”字,是画一个圆圈,中间加上一个圆点,很像一个太阳,而古埃及也是用这个文字符号表示太阳,只是读音不同。

也正因为表意文字具有和语音不发生直接联系的特点,所以它就有可能用来代表不同民族的语言,如我们的邻邦日本、朝鲜等国家都曾经借用汉字作为书面交际工具。

(既即)然说表意文字与语音没有直接的联系,那么形声字中的“声”又应怎么解释呢?汉字是可以分为没有表音成分的象形、指事、会意的纯表意字和有表音成分的形声字这两大类的。

但(既即)使是形声字的“声符”本身原来也是一个象形符号。

比如“纹”“洋”“渔”等都是形声字,它们的声符分别是“文”“羊”“鱼”。

甲骨文中的“文”字就像一个人胸部刻的花纹,“羊”字像羊头,“鱼”字像鱼形。

这里的“文”“羊”“鱼”都是象形字,还是与语音不发生直接联系。

所以,在我们现行的方块字中,(既即)使是有百分之九十的形声字,也不妨碍它属于表意文字体系。

——有删改1.【辨析字形】在短文中的括号里选择正确的汉字,画上“√”。

2.【提取信息】“旦”字,上部是“____”,下部是________________,表示______的意思。

3.【提取信息】什么是表意文字?用“____”在短文中画出来。

4.【整体感知】阅读短文可知,汉字属于______文字,可分成纯表意字和________两大类,其中纯表意字又包括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

《现代汉语》第三章 文字

《现代汉语》第三章 文字
中国土地广袤,各地方的语言文化差异巨大,可谓“十里不同 音”,但是却始终保持着疆域大体统一的局面。
重要原因之一——中国各方言之上有统一的共同书面语。汉字具 有超越语音差异的功能,稳固性较强,各地方言语音差异虽大, 但书面交际所受影响不大。
(二)汉字是形体复杂的方块结构
字母结构简单,线性更明显; 汉字结构复杂,平面性更强;
(1)汉字的简化
1956年国务院公布了《汉字简化方案》,分四批 推行,1964年总结成《简化字总表》。
1977年文改会发布《第二次汉字简化方案(草案 )》,该方案1986年废止。
汉字简化的方法
1、类推简化。简化一个繁体字或繁体字的部件, 由此类推简化一系列繁体字。
长(長)、张(張)、胀(脹)、怅 (悵)……
那么,汉语拼音化是否同样可行呢?
2. 拼音化是否可行?
赵元任曾编了一段短文:
《施氏食狮史》
石室诗士施氏,嗜狮,誓食 十狮。施氏时时适市视狮。十时 ,适十狮适市。是时,适施氏适 市。氏视是十狮,恃矢势,使是 十狮逝世。氏拾是十狮尸,适石 室。石室湿,氏使侍拭石室。石 室拭,氏始试食是十狮。食时, 始识是十狮,实十石狮尸。试释 是事。
思考:为什么日韩等国能比较成功地
实施文字拼音化改革?
汉字标准化的“四定”:
定量、定形、定音、定序
(详细内容自学教材)
“一音一符”才是真正的表音文字。
不过,认为“汉字属于表义文字”也有一 定的问题。
不存在真正意义上的“见形知义”的 文字体系。
实际上,“音-形-义”的结合是所有文字体系的共 同特征。因此有的学者主张,表音文字和表意文字 的二分模式并不科学。
思考: 汉字字形能反映造字理据,这有什 么好处?
(1)汉字字形能记录和反映更多的古代文化 信息。

现代汉语笔记第三章

现代汉语笔记第三章

A.文字第三章文字一.文字的含义。

文字是记录语言的书写符号系统,是最重要的辅助性交际工具。

二.文字的性质。

贯彻“比较”和“根据文字特点给文字分类”两个原则。

三.文字的类别。

①音节文字。

②语素文字。

③音素文字。

四.文字的作用。

1.对语言:①突破了语言在时间和空间上的限制,是扩大语言交际功能最重要、最简便、使用范围最广泛的工具。

②对语言进行书面加工并建立较稳定的规范。

③书面语与口语对立,为语体分化发展奠定了基础。

④不同类型的文字系统与口头语言系统的语音、词汇、语法等结构部分有不同的对应关系。

2.对社会:①满足了日益纷繁的社会生活的需要。

②使人们的经验知识得以记录、保存、整理并传之后世,布于异地。

③进入现代社会以来,文字对于社会发展的作用也越来越大。

五、文字与语言的关系。

①二者是有联系的,语言的特点制约着文字的特点。

②并不是一回事,用什么样的形体去记录什么样的语言,其间没有必然的联系。

*语言是人类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文字是记录语言的书写符号系统,是最重要的辅助性交际工具。

语言是第一性的,文字是第二性的。

B.汉字一、汉字的含义。

汉字是记录汉语的书写符号系统,是汉族人的祖先在长期的社会实践中逐渐创造出来的。

二、汉字是表意体系的文字。

●文字三要素:音形意每一种语言都有一个由若干音素、音节组成的语音系统和由语素、词构成的词汇系统。

四者都可以用符号记录它。

记录音素、音节的叫音素文字、音节文字,可合称为表音文字,记录语素、词的叫语素文字、表词文字,可合称为表意文字。

1.原因:①从记录语言方法看:✧汉字是意音文字(性质)✧汉字是语素文字或语素——音节文字。

✧字符大体分为三类:意符、音符、记号。

汉字是使用音符、记号、意符的字符。

②从文字体系来看:汉字虽有大量形声字,但仍应看做表意体系的文字。

2.汉字的特点:①汉字和汉语基本适应。

②汉字是音义二维的语素文字。

③汉字字数繁多,结构复杂,缺少完备的表音系统。

④汉字构形具有理据,绝大多数是形声字。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4、象物字式的象事字 • 这类字从外形上看很像象物字,二者不同 之处在于象物字所代表的词是“物”的名 称,这类字所代表的词则是“事”(如属 性、状态、行为等)的名称,出现的时代 大都很早。
• 下面是“左”“右”的初文
• 顺逆之逆,以一个倒过来的人表示不顺。
• 5、会意字 • 凡是会合两个以上意符来表示一个跟这些 意符本身的意义都不相同的意义的字,是 会意字。 • 会意字数量多,情况比较复杂,分成如下 六类:
• 再如“休”在古代汉语中有“赏赐”, “休美、荫庇”等意义。例如: • 王锡公贝五十朋,公锡厥子效王休贝二十 朋。《商铭文》 • 累仕所至,必获休声。——柳宗元《与邕 州李域中函论陆卓启》 • 诚上休陛下余光而下依辟公之故也(汉书 王莽传) • 颜师古注:“休,庇荫也”,“休陛下余光” 就是“托庇于陛下之余光”的意思。
• (1)图形式会意字
• (2)利用偏旁间位置关系的会意字
• “征”的初文
• (3)主体和器官的会意字 • 这类字把像人或动物的字或形符跟像某种 器官的字或形符配合起来(有时还要加上 像其他有关事物的偏旁),以表示跟这种 器官有关的某种行为或情状。
• (4)同体会意字 • 重复同一偏旁而构成的会意字。
• 6、变体字 • 这类字用改变某个字字形的方法来表意,为 数不多。有两种方法: • 增减笔画(以简笔为主) • 改变方向
• 说文:片,判木也,从半木。 • 木片是剖析数目而成,所以“片”字形取半 木
• “甩”是“用”的变体字。
• “甩”表示把没有用的东西扔掉。
• 下面看改变文字方向的字
• 是“噤”的初文,意思是“闭口不做声”, 是倒写的“曰”字。
• 需要指出的是: • 重复某一偏旁而成的表意字,不一定是同 体会意字。例如:“从”“北”。 • 这些字应该看做图形会意字。
• (5)偏旁连读成语的会意字 • 偏旁连读能说明或暗示字义。 • • • 说文:凭,依几也。 说文:劣,从力、少。 说文:日长也 楞:四方木也
• (6)其他 • 在会意字里,无法归入到上述各类的。
• 再看一个字:
• 有些方言把劈成片的竹木叫“爿”,又引 申为量词。这个字应该是反写的“片”。
• 二、字形在研究词义中的作用 • 字形(包括形声字的形旁)能够帮助我们 确定一个字的本义,就是造字时准备让它 承担的意义,也就是当时这个字所代表的 词的本来意义。 • 例如:“行”有两个读音,有“道路”、 “行走”、“行列”等意义。 • 知道了“行”的本义,其他意义的引申途 径就很好理解。
第三章 表意字
• 一、表意字分类 • 1、抽象字 • 这类字用抽象的形符造成,数量不多。
• •Leabharlann 像纠缭也• 2、象物字 • 这类字的字形象某种实物,它们所代表的 词就是所象之物的名称。 • 象起伏的山峰
• 有些字只表示所象之物的一部分。
• 有些字还要画出周围的环境,这是复杂象物字
• 3、指示字 • 这类字在象物字或象实物的形符上加指示 符号以示意,数量很少。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