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高考地理-二轮复习-地壳物质循环-与三大类岩石-考点18

2016年-高考地理-二轮复习-地壳物质循环-与三大类岩石-考点18
2016年-高考地理-二轮复习-地壳物质循环-与三大类岩石-考点18

2016年-高考地理-二轮复习-地壳物质循环-与三大类岩石-考点18

考点十八:地壳物质循环与三大类岩石【考点命题规律分析】

3年考情统计

题型

示例

考点分析命题趋势

3年8考,分值22分2015天

津,3、4, 8

2015上

海,13、14,

4分

2014上

海,11,2分

2013江苏,

8,2分

2013上海,

5、6,4分

通过近三年的高

考试题分析,全

国新课标卷直接

考查三类岩石与

地壳物质循环试

题不多,其他省

份的课标卷也是

偶尔考查,但是

上海和江苏的地

理单科卷每年都

考查这一考点,

考查形式以选择

题为主,难度系

数0.70左右

根据对近

5年来对

这个考点

考查的统

计来看,该

考点也是

属于高频

考点,主要

以热点事

件或地质

景观图、示

意图为背

景,考查分

析不同岩

石的成因

及对人类

的影响

[考点分层透析]

【典型例题】(2015·天津,3、4·8分)某矿物形成于上地幔软流层,后随岩浆活动到达地表。人们在下图所示古火山的岩浆岩及河滩泥沙中均发现了该矿物。读图文材料,回答⑴~⑵题。

⑴使该矿物从上地幔软流层到达河滩泥沙中的地质作用,依次应为

A.岩浆喷发岩层断裂风化、侵蚀搬运、沉积

B.岩浆喷发岩层断裂搬运、沉积风化、侵蚀

C.岩层断裂岩浆喷发风化、侵蚀搬运、沉积

D.岩层断裂岩浆喷发搬运、沉积风化、侵蚀

⑵剖面图中绘

制的火山坡度,与实际的火山沉积岩地表岩石在外力作

用下受到破坏,形

成碎屑物质,被搬

运到低处沉积、固

结而成的岩石

层理构

造、常含

有化石

石灰岩是建

筑材料和化

工原料,钾盐

是化工原料;

煤、石油是当

今世界最重

要的能源

变质岩岩石受地壳运动、

岩浆活动等影响,

在一定温度、压力

条件下,使原来成

分、结构发生改变

片理构造

大理岩是建

筑材料;铁矿

石是钢铁工

业的重要原

而成的岩石

二、岩石圈的物质循环

岩石圈的物质在内外力作用下不断运动和变化,从岩浆到形成各种岩石,又到新岩浆的产生,周而复始,构成岩石圈的物质循环过程。可归纳为下面的模式图:

[考点规律揭秘]

岩石圈物质循环图的判读技巧

岩石圈的物质在内外力作用下不断运动和变化,从岩浆到形成各种岩石,又到新岩浆的产生,周而复始,岩石圈物质循环过程,可通过变形产生多种不同的变式,常见的岩石圈物质循环各种变式图,如下所示:

判读岩石圈物质循环模式图,要掌握以下几点技巧:

(1)岩浆是“岩石之本”,岩石圈物质循环起于岩浆,因此正确判断出岩浆是解读岩石圈物质循环模式图的关键。岩浆岩只能由岩浆冷凝而成,指向岩浆岩的箭头只有一个箭头。即只有一个箭头的就是岩浆岩,其作用即为冷却凝固作用。

(2)岩浆是岩石转化的“起点”,也是三类岩石的“归宿”,即有三个箭头指向。

(3)岩石均可经外力作用形成沉积岩;岩石均可经变质作用形成变质岩;三大类岩石都有可能重熔再生成岩浆。

(4)三大类岩石中只有沉积岩含有化石和具有层理构造,并且是由外力作用形成的。

【示例】(2013·上海卷,5、6,4分)岩石物质循环模型说明岩石通过不同的过程可以从一种形态转化成为另一种形态。

(1)大理岩是石灰岩经过程①形成的。在这一过程中()

A.温度升高,压力降

低 B.温度降低,压力升高

C.温度升高,压力升

高 D.温度降低,压力降低

(2)图中能够反映大洋中脊处新的洋壳形成过程的代码是

A.②

B.③

C.④

D.⑤

【图形解读】

【解析】第⑴题,本题考查地壳物质循环。石灰岩经过高温、高压的变质作用变质成变质岩。①过程代表变质作用,则一过程中温度升高,压力升高。所以本题选择C选项。第⑵题,大洋中脊位于板块的生长边界,岩浆从板块的分离边界处喷发形成海岭。大洋中脊处新的洋壳是因为岩浆活动形成。图中④表示岩浆活动形成岩浆岩。所以本题选择C选项。

【答案】⑴C ⑵C

【考点经典试题训练】

[3年高考真题]

(2015?上海卷,13、14,4分)根据岩石的质地,如矿物颗粒的大小、有无气孔、疏密程度、形状等可以推测岩石的形成过程和形成过程。据此回答1~2题。

1.某山体由岩浆岩组成。该岩浆岩表面无气孔,矿物颗粒粗大,对其成因的合理推测是

①岩浆冷却较快②岩浆冷却较慢③在地表形成④在地下形成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2.历史上,苏州人利用当地砚瓦山的岩石做原料生产优质砚台。这种岩石岩性致密,呈薄板状。该岩石可能是()

A、喷出岩

B、侵入岩

C、沉积岩

D、变质岩

3.(2014·上海卷,11,2分)张家界景区群峰林立,山体陡峭、险峻,其主要岩石类型是

A. 石灰岩

B. 片岩

C. 板岩

D. 石英砂岩

(2013·江苏,8,2分)图是某流域地质简图,甲、乙、丙三地有砾石堆积物(见图右下角照片),在甲地砾石堆积物中发现了金刚石。读图回答4题。

4图中可能找到金刚石矿的地点是

A.①

B.②

C.③

D.④

[创新预测试题]

一、选择题

【2015·泉州五校高三联考】安徽天柱山山体主要由燕山期花岗岩组成,其花岗岩峰丛地貌景观奇特,峰雄石奇,是我国5A级景区。据此回答1~2题:

1.形成天柱山风景的岩石属于上图中的

A.甲 B.乙 C.丙 D.丁

2.天柱峰的形成过程是

A.沉积——断裂——抬升 B.侵入——隆起——风化侵蚀

C.板块碰撞——火山喷发 D.沉积——褶皱——背斜成山

【2015·烟台市莱州一中期末考试】读“丹霞地貌形成示意图”,回答3~4题。

3.丹霞地貌的形成过程正确的是

A.c→b→d→a→f→e B.b→a

→c→d→f→e

C.a→b→c→d→e→f D.d→c →b→a→f→e

4.e图中“狗头石或骆驼石”属于

A.花岗岩 B.沉积岩 C.变质岩D.玄武岩

【2015·安庆一中等江淮名校第二次联考】天山大峡谷(图甲)由红褐色的巨大山体群组成。这里山体高大,山坡陡峭,峡谷细长,山体由红色岩石和粗砂砾石组成。谷内山体陡峭险峻,奇峰异石,千姿百态。崖壁下部有大大小小洞穴分布,图乙为岩石转化图,读图完成5~6题。

5.崖壁下部洞穴成因最有可能是

A.冰川侵蚀 B.风力侵蚀 C.流水

侵蚀 D.海水侵蚀

6.据图文资料,判定该峡谷主要岩石为

A.甲 B.乙 C.丙 D.丁

【2015·华中师范大学第一附中期中】下为美国犹他州拱门国家公园“精致拱门”景点,年均降雨量为250 mm,约三亿年前,这里是海洋。据资料完成7题。

7.“精致拱门”景点的岩石类型为

A.沉积岩 B.变质岩 C.侵入岩D.喷出岩

【2015·重庆调研抽调二】图为某地理爱好者在野外拍摄的地理景观图片,读图回答8~9题。

8.图中的岩石属于

A.喷出岩

B.侵入岩

C.沉积岩

D.变质岩

9.图中岩石形成的条件是

A.风沙沉积

B.河流沉积

C.冰川侵蚀

D.海浪侵蚀

【2015·江苏淮安、宿迁、连云港、徐州调研一】左图为桂林象鼻山景观图,右图为地壳物质循环示意图,读图回答10~11题。

10.图2中岩石类型属于图3中的()

A.甲

B.乙

C.丙

D.丁

11.形成该景观的地质作用先后顺序是()

A.④一⑦一③

B.②—③—④

C.⑥一①一③

D.③—④—⑤

二、综合题

12.【2015·北京丰台一模】图示意白石山大理岩峰林地貌景观。大理岩由沉积岩高温变质而形成。说明白石山峰林地貌景观的主要形成过程。

13.【2015·年济南一模】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钻石是高温、高压条件下形成的一种单质晶体。A国被称为“钻石之国”,约有1/3的人口从事钻石采集,采集区主要分布在河流下游的河滩地带,河流汛期之后往往是钻石采集的高峰。钻石的出口为该国带来了财富,而这个国家却是世界上最贫困的国家之一。

(1)每年5~10月为A国的雨季,降水丰富,说明此时降水形成的条件。

(2)写出钻石形成的主要地质作用,并分析该国钻石采集区主要分布在河流下游的自然原因。

(3)当地人在河流汛期之后进行钻石的采

集,说明这样做的理由。

考点经典试题训练参考答案:

[3年高考真题]

1.D

2..D

【解析】第1题,岩浆岩分侵入岩和喷出岩。侵入岩是岩浆侵入地壳深处,缓慢冷却形成。在冷却过程中充分结晶,矿物结晶体巨大,肉眼清晰可见。D正确。第2题,喷出岩往往含有大量气泡,如流纹岩。侵入岩一般不会出现层理构造。沉积岩往往具有层理构造,但岩性较软,物质不坚硬。该岩石呈薄板状,岩性致密,应是页岩经过变质作用形成的板岩。D正确。

3.D

【解析】石灰岩形成于浅海环境,多溶洞,石林等景观,不符合题意;片岩是变质岩有片状结构,板岩有板状结构,二者难以形成群峰林立的景观。在巨厚层石英砂岩中,存在着若干层薄层粉砂质软弱层,因其抗风化侵蚀的能力软弱,易于风化剥蚀。有利于群峰林立景观。石英砂岩

抗剪强度低,经历多次构造运动,导致区内不同方向、不同性质、不同规模的断裂或裂隙纵横交错,故山体陡峻。而张家界山体陡峭、险峻说明有断裂发育。故答案为D.

4.B

【解析】甲处的金刚石为流水搬运并沉积于此,依河流流向,排除①和④;又知金刚石形成于高温、高压、缺氧的环境下,原生矿仅产出于金伯利岩等岩浆岩中,其他都是被河流等搬运过去的。根据图①、③、④均为沉积岩类,不符合金刚石的形成条件,②处为岩浆岩,可能找到金刚石矿。

[创新预测试题]

1.A

2.B

【解析】第1题,根据题目信息“安徽天柱山山体主要由燕山期花岗岩组成”可知,天柱山风景的岩石是岩浆岩。结合岩石转化图可知,丁为岩浆,甲为岩浆岩,A正确。第2题,天柱峰的形成过程:首先是岩浆侵入,形成花岗岩,后

地壳抬升,花岗岩初露地表,在外力的侵蚀作用下形成。B正确。

3.A

4.B

【解析】第3题,丹霞地貌的形成发育先固结成岩,再受到内力作用使部分红色地层发生倾斜和舒缓褶曲,并使红色盆地抬升,流水向盆地中部低洼处集中,沿岩层垂直节理进行侵蚀,形成两壁直立的深沟,随着沟壁的崩塌后退,形成堡状残峰、石墙或石柱等地貌。随着进一步的侵蚀,残峰、石墙和石柱也将消失,形成缓坡丘陵,所以A正确。第4题,从上题中分析狗头石或骆驼石属沉积岩,所以B正确。

5.C

6.A

【解析】第5题,由山体由红色岩石和粗砂砾石组成,判定是沉积岩,而洞穴成因可能是流水侵蚀,C正确。

第6题,右图中甲是沉积岩,丙是变质岩,丁是岩浆,乙是岩浆岩。该峡谷主要岩石是沉积

相关主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