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政管理学行政领导
《行政管理学》第四章 行政领导

外原则;重人才;公正、公益、公信;仁和。
行政领导的日常方法有:运筹时间;处理公文; 听取汇报;主持会议;咨询协商;网络领导。
二、行政领导关系
包括与下属的关系;与副职的关系;与党务领导 者的关系;与上级领导的关系;与部门领导者的关系; 与前任领导者的关系;与后任领导者的关系等。
三、行政领导艺术
行政领导艺术指在行政管理活动中,运用科学的 领导理论,熟练而有效地实现行政目标的技巧、手段与 特殊方法,是行政领导者的胆识、智能以及知识经验的 综合运用的反映。主要有:
2、行政领导的特点 行政领导的特点有:法定性、政治性、权威性、 等级性和协同性。
3、行政领导的作用
第一,决策导向作用; 第二,指挥激励作用; 第三,协调督促作用; 第四,评判导向作用;
第五,个人示范作用。
二、行政领导素质
领导素质是指在先天心理与生理特征的基础 上,通过后天学习和实践而逐渐形成的领导者所具 备的内在和外在素质的合成,是领导者在道德、品 格、知识、情操、能力、身体条件等方面综合特征 的反映。 行政领导者素质是指行政领导者能够有效履 行领导职责、行使行政权力所应具备的各种素质条 件的总和。具体可以概括为以下四个方面:
二、行政领导结构
在国家行政系统中各种领导的总和与
构成;也可以指某个具体领导班子的结构,
包括人数、分工,各类领导人员的组合情
况等。具体的行政领导结构组成包括八个
方面内容。
行政领导结构
政 治 结 构
民 族 结 构
性 别 结 构
年 龄 结 构
身 体 条 件
气 质 结 构
知 识 结 构
能 力 结 构
第三节 行政首长及其职责权的统一
法定的“首 长”
行政管理行政领导(1)

第五章 行政领导
第一节 行政领导的基本理论
(7)加德纳的理想领导者
加德纳提出了十四项领导者必备的特质。1、体能和 耐力。2、智慧和实际判断力。3、承担责任的意愿。4、 任务才能。5、了解下属和他们的需要。6、为人处世的能 力。7、成就事业的渴望。8、激励能力。9、勇气、决心 和坚定。10、获得胜利和获取信任的能力。11、管理决策 和选定重点。12、信心。13、权势统治和果敢。14,策略 的适应性和灵活性。
行政管理行政领导(1)
第五章 行政领导
第一节 行政领导的基本理论
(6)库泽斯和波斯纳最佳领导行为品质研究 领导者的四项品质是:1、正直,2、有能力,
3、有前瞻性,4、有激情。 库泽斯和波斯纳得出这样的结论:领导不是
职务、地位,也不是只有少数人具有的特权专利, 领导是一种积极互动的、目的明确的人际影响力, 它存在于政府、企业、学校、医院、军队、社会 团体的各个层次和各个角落,存在于芸芸众生之 中,存在于你我之间。
3、有远见。
行政管理行政领导(1)
第五章 行政领导
第一节 行政领导的基本理论
(4)康格和凯纳格的魅力型领导理论
康格等人描述了魅力型领导的五个行为特征:1、远 见卓识;2、对环境敏感;3、对追随者需求敏;4、敢于冒 险;5、非常规行为。
康格认为,魅力型领导出现的原因主要有两个: 一是在复杂动荡的环境中,组织需要魅力型领导者有效 地实施变革,以适应外界环境; 二是组织面临着不断提高员工忠诚度和绩效的挑战,魅 力型领导者与下属之间基于情感依附形成的领导者追随者 关系,能够改变下属的价值观、信仰和态度,使其对领导 者高度忠诚、信任和服从,进而取得超越组行织政管期理行望政领的导(1业) 绩。
第五章 行政领导

第二节 行政领导者的职位、职权和责任
一、行政领导者的职位 (—)行政领导者的职位 行政领导者的职位是指国家权力机关或国家人事 行政部门根据法律与行政规程,按规范化程序选择或 任命行政领导者担任的职务和赋予其应履行的责任。 (二)行政领导者职位的特点 1、职位是以“事”为中心确定下来的。 2、职位的设置有数量的规定性。 3、职位本身具有相对的稳定性。
因违反法律规范所应承担的法律后果或应负的责任。
第三节 行政领导制度
一、民主集中制 民主集中制是民主制和集中制有机结合的一种制 度。 二、集体领导、个人分工负责制与行政首长负责 制 集体领导和个人分工负责是辩证的统一,是不可 偏废或分割的。集体领导是个人分工负责的前提,个 人分工负责是集体领导的基础。集体领导的决策是个 人分工负责的方向、目标,个人分工负责是集体领导 意志实现的途径。 集体领导与个人分工负责制的具体形式——行政 首长负责制。
(三)能力素质 1、创新能力的具体要求 (l)洞察力(2)预见力(3)决断力 (4)推动力 (5)应变力 2、综合能力的具体要求 (1)信息获取能力(2)知识综合能力 (3)利益整合能力(4)组织协调能力 (四)心理素质 1、敢于决断的气质 2、竞争开放型的性格 3、坚韧不拔的意志
第五节 行政领导者的素质结构
行政管理学 第五章 行政领导
笫一节 行政领导概述
一、领导的含义及其特点 (—)领导的含义 作为名词的领导是指领导者。作为动词的领导则 是指领导者在一定的环境下,为实现既定目标,对被 领导者进行指挥与统御的行为过程,即指领导活动。 (二)领导的特点 1、领导是一个社会组织系统。 由领导者、被领导者、环境三个要素构成。 2、领导是一个动态的行为过程。 领导的三个要素表现为两对基本矛盾:(1)领导 者与被领导者的矛盾;(2)领导活动的主体与领导活 动的客体的矛盾。
行政管理学-6行政领导

4、美国学者西拉季和华莱士提出领导者除应具有身体特点特质外,还应具备 ( )等特质。 A、社会技能 B、智力 C、个性 D、社会背景 E、任务定向 5、较有代表性的领导行为理论有( )。 A、领导作风理论 B、领导系统模式 C、PM型领导模式 D、四分图理论 E、领导方格理论 6、在四分图理论的基础上,( )于1964年提出了领导方格图理论。 A、利克特 B、莫顿 C、沙特尔 D、斯多基尔 E、布莱克 7、领导作风理论以权力定位为基本变量,把领导者在领导过程中表现出来 的极端行为划分( )类型。 A、民主式的领导作风 B、放任自流的领导作风 C、温和独裁式的领导作风 D、人事并重式的领导作风 E、专制式的领导作风 8、行政领导者素质的构成主要有( )。 A、道德素质 B、文化素质 C、身体素质 D、心理素质 E、政治素质
第三节 行政领导理论
一、领导特质论
二、领导行为理论 1、四分图理论 2、领导方格理论 3、PM型领导模式 4、领导系统模式 5、领导作风理论
三、领导权变理论
1、领导行为连续带模式
2、菲德勒的权变模式
3、通路—目标模式
4、领导—参与模式
5、不成熟—成熟理论
)的核心内容。
)。
2、从权力的性质上,一般把行政领导权力分为( A、奖惩权力 B、权力性影响力 C、合法权力 D、非权力性影响力 E、决策权力 3、行政领导权力的来源主要有( )。 A、奖惩权力 B、归属权 C、专业知识权 D、决策权力 E、合法权力
)。
2、奖惩权力
3、专业知识权力
4、归属权
四、行政领导责任的含义
1、政治责任 2、法律责任 3、行政责任 4、道德责任 五、行政领导责任的内容 1、执行 2、制定计划 3、制定公共行政决策,决定公共
第7章行政领导_行政管理学

要明确选举范围:什么样的行政领导者由选举产生,什么样的领导者不能选举产 生,应该做专门研究,并且做出法律规定。 不要把某些机关用人时的民意测验,与真正法定的选举混为一谈。 凡实行选举的职务,就要做到名副其实,有关候选人的提出、数目,对候选人的 介绍、讨论和投票,都要使选举人能够真正自由地表达意志,避免流于形式。 领导者要依据选举结果产生。
四、行政领导的功能
激励部属:鼓舞其向上的工作情绪,圆满完成行政目标。 激励部属:鼓舞其向上的工作情绪,圆满完成行政目标。 维持工作纪律:作为行政领导者,要树立良好的工作守则和习惯,并 维持工作纪律:作为行政领导者,要树立良好的工作守则和习惯,并 使之形成严格的工作纪律,以便工作能够顺利开展,这是行政领导最 重要的功能之一。 维持组织的完整 :要加强各单位之间的意见沟通与行动协调,减少单 位之间的摩擦,以维持组织的完整统一。 指导组织达成行政目标:为达成组织目标,领导者要制定工作计划, 指导组织达成行政目标:为达成组织目标,领导者要制定工作计划, 进行充分的意见沟通、有效的行动协调以及有效的管理与考核。 保持组织对社会环境的适应 :行政组织为求生存和发展,就要对多变 的社会环境谋求适应,以保持二者之间的动态平衡。要保持行政组织 对社会环境适应的功能,必须依赖于行政领导功能的发挥。
良好的智能结构:有的学者提出,智能结构理想化的领导班子,应有思 良好的智能结构:有的学者提出,智能结构理想化的领导班子,应有思 想家、组织家和实干家这三种类型组成。思想家运筹帷幄,科学决策; 组织家控制协调,统御队伍;实干家身先士卒,推动落实。 协调的气质结构:把不同气质类型的领导者有机组合在一起,使其性格 协调的气质结构:把不同气质类型的领导者有机组合在一起,使其性格 相容,刚柔相济,动静互补,彼此配合,形成一个和谐、团结、有战斗 力的领导班子。
第5章行政领导者

5.2 行政领导制度
5.2.1 行政领导制度的含义和类型 5.2.2 根本性的行政领导制度 5.2.3 日常性的行政领导制度
5.2.1 行政领导制度
行政领导制度的含义: 行政领导制度是指有关规范行政领导
活动的一系列制度的总和。
行政领导制度的类型: 根本性的行政领导制度 日常性的行政领导制度
5.1.3 根本性的行政领导制度
身心素质
知识素质
5.1.3 行政领导者的素质 要求
年龄结构
知识结构
行政领导者 群体结构
能力结构
心理个性结构
5.1.3 行政领导者的素质 要求
厂长
副厂长
案例分析 这个班子怎么配备
党委优化
政治结构要优良 专业结构要配套 气质结构要兼容
知识结构要互补 智能结构要齐全 年龄结构要合理
第3篇 行政运行管理 第5章 行政领导者
第5章 行政领导者
本章要点:
领导及行政领导的基本概念;行政 领导的职位、职责和权力及其关系;行 政领导的特点、作用及类型;行政领导 者的素质;行政领导制度;行政领导的 方法与艺术。
第5章 行政领导者
5.1 行政领导与行政领导者
5.1.1 领导与行政领导的概念 5.1.2 行政领导的特点、作用及类型 5.1.3 行政领导者的职位、职权和责任 5.1.4 行政领导者的素质要求
5.1.1 领导与行政领导的概念
“领导”的概念
1、作为名词理解: 领导指的是率领和引导活动的人。
2、作为动词理解: 领导是职权、责任、服务三位一体的创造性
活动过程。
包括三层含义:
5.1.1 领导与行政领导的概念
(l)领导表现为服务。
(2)责任是约束领导的标准和尺度。
行政管理学(7.1.5)--行政领导概述
第7章 行政领导与行政监督第1节 政领导概述一、选择题(单项选择题)1.从行政领导活动方式的特性看,行政领导的明显特点是( A )。
A.政治性 B.执行性 C.计划性 D.社会性2.我国根本的行政领导制度是( A )。
A.民主集中制 B.行政首长负责制C.混合制 D.委员会制3.在日常的具体行政领导制度中,( D )是行政领导的最直接的要求和体现。
A.处理行政领导者与行政活动参与者关系的制度B.上下级行政领导者之间联系的制度C.协调行政领导班子内部关系的制度D.行政首长负责制4.我国行政领导的最基本的思想方法、工作方法是(C)。
A.人群众路线的方法 B.矛盾分析的方法C.实事求是的方法 D.教育说服的方法5.行政领导经常采用的领导方式是(D )。
A.重人式 B.强制式 C.命令式 D.说服式6.提高行政领导效能的最直接方式是( D )。
A.说服式 B.激励式 C.诱导式 D.人事并重式7.领导者身体力行,身先士卒,体现了( C )的领导方式。
A.激励式 B.说服式 C.示范式 D.启发式8.行政领导者最基本的能力素质要求是( A )。
A.综合能力 B.用人艺术 C.创新能力 D.精神风貌9.行政领导者的综合能力不包括( B )。
A.信息获取能力 B.利益整合能力C.知识综合能力 D.应变能力二、概念题1、领导领导是指领导者在一定的环境下,为实现既定日标,对被领导者进行指挥与统御的行为过程,即指领导活动。
领导是一种多层次、多领域的立体现象,可以从不同的视角进行不同的分类。
按领导的权威基础分类,有正式领导和非正式领导;按领导活动的层级分类,有高层领导、中层领导和基层领导;按领导活动领域分类,可以把领导分为政治领导、行政领导和业务领导等。
另外,作为名词的领导是指领导者。
2、行政领导行政领导是指在行政组织中,经选举或任命而享有法定权威的领导者权力,为实现一定的行政目标所进行的组织、管理、决策、指挥等的社会活动。
《行政管理学》第五章笔记 行政领导
第五章行政领导第一节行政领导概述一、领导的含义及其特点1.领导的含义及其特点领导是指领导者在一定的环境下,为实现既定组织目标,对被领导者进行指挥与统御的行为过程。
领导按权力基础进行分类,有正式领导和非正式领导:按行为发生的层级分类,有高层领导、中层领导和基层领导;按行为发生的领域分类,有政治领导、行为领导和具体业务领导等。
2.领导的特点①领导是一个社会组织系统。
此系统由领导者、被领导者、环境三个要素构成。
②领导是动态的行为过程。
客观环境具有二重性(自在性和为我性),领导活动主体作用于客观环境的过程,表现为客观环境由“自在之物”转化为“为我之物”的过程。
③领导是高层次的管理。
领导主要处理带有方针性、原则性的重大问题,独立性较强。
④领导是体现高度权威的管理活动。
领导权威表现欲领导者与被领导者的关系,既反映领导者的权力和威望,也反映被领导者对这种权力和威望的认可与服从。
3.“领导”与“管理”①在广义或外延层次上二者具有相等性。
在现实活动中,存在着包括决策及其实施的领导,即广义的领导;也存在包括决策执行和决策制定的管理,即广义的管理。
②在狭义上二者具有本质的差异性。
领导是决策,管理就是对决策的执行。
③二者广义和狭义的混合关系。
“管理”也是“领导”,只不过不是一般的领导,而只是低层次的领导。
二、领导、管理工作的专业化1.领导、管理工作专业化的含义领导、管理工作的专业化是领导、管理工作科学化的一个重要内容,也是加速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迫切需要。
其含义是:领导、管理者应由无专业业务知识转变为具有业务专长,再由具有业务专长转变为有领导、管理工作专长。
2.领导、管理工作专业化的意义①在实践方面,准确地认识领导、管理工作专业化有利于提高领导、管理效能。
a.领导、管理工作健康发展的需要;b.纠正被扭曲的领导、管理工作专业化标准,是科学选材用人的需要;c.有利于提升领导、管理者的专业素质。
②在理论方面,准确地认识领导、管理工作专业化有利于领导、管理学科的建设和发展。
行政管理学习辅导:第六章行政领导
第六章⾏政领导 重点理解: 1、⾏政领导的含义、特点和作⽤ ⾏政领导是指在公共组织中,经选举或任命⽽享有法定权威的和领导集体,依法⾏使权⼒,运⽤各种⽅法和⼿段,有效地影响部属,以实现⾏政⽬标的⾏为过程。
⾏政领导过程本⾝也是⼀个社会组织系统,它是由⾏政、被和⾏政领导环境三者有机组成的。
⾏政领导的特点:⾏政领导只是对⾏政的领导;⾏政领导最明显的特点是执⾏性;⾏政领导活动具有鲜明的政治性。
⾏政领导在公共⾏政中的主要作⽤:(1) ⾏政领导是政治领导的贯彻执⾏。
(2) ⾏政领导是公共⾏政协调统⼀的保证。
(3)⾏政领导贯穿于公共⾏政的全过程。
(4) ⾏政领导对⾏政效能具有决定性作⽤。
2、⾏政的类型与产⽣⽅式 ⾏政是指在⾏政系统中有正式权威和正式职位的集体或个⼈。
他们是⾏政领导活动的发起者、指挥者、协调者和监督者,也是⾏政责任的承担者。
⾏政的类型⼀般分为两种:(1)政务类⾏政。
在我国是指从中央到地⽅各级政府的领导成员和组成⼈员。
他们是国家和地区的主要负责⼈与责任者,对国家和地区负有政治责任。
(2)⾏政类⾏政。
⼀般是由政务类⾏政或⼈事组织部门任命⽽产⽣的,他们是协助政务类⾏政处理具体⾏政事务,或担任⼀个⾏政机构或基层⾏政机关的领导⼯作,不是⼀级政府的组成⼈员,⽽是政策的执⾏者和具体⾏政事务的管理者。
常见的⾏政的产⽣⽅式有四种:(1)选任制。
是依据法定程序通过选举产⽣⾏政的⽅式。
(2)委任制。
亦称任命制,是按照有关法律规定,经组织考察由有⼈事任命权的机关或个⼈通过决定或命令委任产⽣⾏政的⽅式。
它是当代各国政府普遍采⽤的⼈事任⽤⽅式。
(3)考任制。
是通过公开考试、平等竞争、择优录⽤产⽣⾏政的⽅式。
(4)聘任制。
是根据⼯作和职位需要,采⽤招标、投标、中标并签订⼈事合同的⽅式产⽣⾏政。
3、⾏政领导的权⼒与责任 ⾏政领导权⼒是指⾏政在⾏政管理活动中,利⽤其合法地位以不同的激励和制约⽅式,引导下属同⼼协⼒达成⾏政⽬标的影响⼒。
行政管理理论与实务行政领导
第18页/共37页
第三节:行政领导艺术
• 一、领导艺术的涵义与特点 • (一)行政领导艺术:整个领导科学的组成部分,属于领导科学的方法论范畴。具体地说,它是指行政领
导者在行政领导活动中,为有效地达成目标而零活运用的各种技巧、手段和特殊方法,它是领导者智慧、 学识、才能等的综合反映,是领导者的素质、能力在方法上的体现。它贯穿于整个领导过程和领导活动的 各个方面。
第23页/共37页
• (一)与上级建立“和谐”的关系。与上级建立和谐的关系,既要坚持原则,又要 讲究方法。要把原则性与方法的灵活性有机地结合起来。
• 一是主动了解上级 ; • 二是经常沟通思想,及时汇报工作 ; • 三是服从领导,积极配合 ; • 四是严格要求自己,创造性工作
第24页/共37页
• (二)与同级建立“和睦”的关系。同级关系的复杂性决定了协调同级关系的多样 性。要建立同级关系之间的和睦关系,主要坚持如下几点:
第11页/共37页
• 邓小平同志在《党和国家领导制度的改革》一文中又强调:“权力不宜过分集中。 权力过分集中,妨碍社会主义民主制度和党的民主集中制的实行,妨碍社会主义建 设的发展,妨碍集体智慧的发挥,容易造成个人专断,破坏集体领导,也是在新的 条件下产生官僚主义的一个重要原因。”实行集体领导在我们国家行政事务起着主 要的领导作用。尤其是现代社会中实行集体领导更有它重要意义。
运时——勤政之道
• 时间就是效率。这是现代化社会的最大特点。领导者运用好自 己的时间,是提高行政效率的关键。凡有作为的行政领导,都 十分吝惜时间,讲究运用时间的艺术。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领导的含义及其特征
(二)领导的基本特点
领导是一个社会组织系统。这个系统由领导者、 被领导者和环境三个要素组成。 领导是一个动态的行为过程。这个行为过程可以 用一个函数关系式来表示: 领导=f 领导=f(领导者、被领导者、环境) 领导是高层次的管理。管理有高、中、低三个层 次之分,领导居于高层次管理的地位。 领导具有权威性。恩格斯《论权威》,罗伯特 《现代政治分析》的解析。
三、日常的具体行政领导制度 (一)行政领导者与行政活动参与者关系 处理的制度 主要有:接待日制度、对话制度、 主要有:接待日制度、对话制度、咨询 制度、信访制度、通报制度、 制度、信访制度、通报制度、评议制度等 (二)上下级行政领导者之间联系的制度 (三)行政领导班子内部关系协调的制度
第四节 行政领导的方法、方式与艺术
二、行政领导的含义、特点与作用
(一)行政领导的含义 行政管理学上所说的行政领导,是指动 词意义上的领导活动,即指在行政组织中, 经选举或任命而享有法定权威的领导者, 依法行使行政权力,为实现一定的行政目 标,所进行的组织、管理、决策、指挥等 的社会活动。
二、行政领导的含义、特点与作用
(二)行政领导的特点 从概念上看,具有管理性的特点。行政领导活动 主要指向事务活动,是为有效的组织和管理国家 事务而进行的决策、指挥、控制和监督等管理活 动,一般不包括政务活动。 从领导活动方式的特性上看,具有执行性的特点 从行政领导活动的社会属性上看,具有政治性的 特点。
第二节 行政领导者的职位、职权与职责 行政领导者的职位、
二、行政领导者的职权
1、行政职权的含义 所谓行政职权,是指法定的与行政职位相当的 行政权力。 2、行政职位与行政职权的关系 一方面,从行政职权的特点来分析 行政职权与行政职位具有同质同量的关系 行政职权与行政职位具有对称关系 行政职权是法律认可与确证的权力
第一节 行政领导概述
一、领导的含义及特征
行政领导是领导活动的一种, 行政领导是领导活动的一种 , 是国 家行政系统中的各级行政首长和行 政领导集团通过决策、 指挥、 监督、 政领导集团通过决策 、 指挥 、 监督 、 协调等手段, 协调等手段 , 依法行使其权力与影 响以完成行政目标的活动过程。 响以完成行政目标的活动过程。 行政领导的本质是服务, 行政领导的本质是服务 , 即为人民 服务。 服务。 行政领导在国家行政管理活动的各 方面和全过程中处于主导地位, 方面和全过程中处于主导地位 , 没 有行政领导活动也就没有行政管理。 有行政领导活动也就没有行政管理 。 行政领导的基本职能是指行政领导 行为的责任范围。 行为的责任范围。
第三节 我国的行政领导制度
一、民主集中制
民主集中制的含义 民主集中制的具体表现形式
二、集体领导与个人负责制
集体领导的含义 个人分工负责的含义 集体领导与个人分工负责制的具体表现形式,如 党的委员会制,政府和企事业单位的行政首长负 责制,军队的党委领导下的军政首长分工负责制 等。
第三节 我国的行政领导制度
第二节 行政领导者的职位、职权与职责 行政领导者的职位、
二、行政领导者的职权
2、行政职位与行政职权的关系 另一方面,从行政职权的范围来看,大致 规定为以下四个方面: 人权 物权 财权 组织性权力
第二节 行政领导者的职位、职权与职责 行政领导者的职位、
三、行政领导者的责任
(一)行政责任的含义 是指拥有一定行政职位、享有一定行政权力的 行政领导者,必须担负与职位和权力相应的责任, 做好份内应做的事情。 (二)行政责任的基本内容 政治责任 工作责任 法律责任 伦理责任
第四章 行政领导
行政领导是行政主体的基本构成要 素之一。行政组织的各个部分要形 成一个统一的整体并发挥其功能, 就必须有统一的组织和指挥,从而 就显示出了行政领导的作用和重要 性。行政领导是一种活动过程,而 行政领导者是具有一定行政权力、 行使领导职能的个人,二者是不能 混淆的。本章首先论述行政领导的 含义、本质及基本作用。并在此基 础上阐述了行政领导者的职位、职 权与职责。其次,本章阐述行政领 导方式、方法与艺术以及行政领导 群体最佳结构问题。
三、行政领导艺术
授权的艺术 用人的艺术 处事的艺术 运时的艺术
第五节
行政领导者的素质结构
一、行政领导者的个人素质结构 身体素质 政治素质 知识素质( 型结构) 知识素质(T型结构) 能力素质 心理素质(气质、性格、意志) 心理素质(气质、性格、意志)
第五节
行政领导者的素质结构
二、行政领导班子的素质结构 年龄结构 知识结构 智能结构 气质结构
第一节
行政领导概述
第二节行政领导者的职位、 第二节行政领导者的职位、 职权与职责 第三节行政领导方法、方式 第三节行政领导方法、方式 与艺术 第四节 行政领导群体结构
教学目的与要求
掌握行政领导的含义及其基本特点; 明确行政领导职位、职权、职责有机统一 的道理; 了解我国的主要行政领导制度; 理解和领会行政领导的方法、方式、艺术 及素质结构在具体的、现实的行政管理活 动中的重要性
一、根本的行政领导方法 实事求是的方法 群众路线的方法 矛盾分析的方法
第四节 行政领导的方法、方式与艺术
二、行政领导方式
(一)重人式、重事式与人事并重式 重人式、 重人式 重事式 人事并重式 强制式、说服式、 (二)强制式、说服式、激励式与示范式 强制方式 说服方式 激励方式 示范方式
第四节 行政领导的方法、方式与艺术
二、行政领导的含义、特点与作用
(三)行政领导在整个行政管理活动 中的重要作用 行政领导是整个行政管理活动成败的 关键。 行政领导是行政管理协调统一的保证。 行政领导贯穿于整个行政管理活动的 全过程。
第二节 行政领导者的职位、职权与职责 行政领导者的职位、
一、行政领导者的职位 二、行政领导者的职权 三、行政领导者的职责
二、行政领导的含义特点 及作用
一、领导的含义及其特征
(一)领导的含义 领导是一个多义词,可以做不同词性和多 个角度的理解。英文里就有“lead”, 个角度的理解。英文里就有“lead”, “leader”, “leadership”等多个解释。行政 leadership”等多个解释。行政 管理学上对领导做动词的理解,是指领导 活动,即领导者在一定的环境下,为实现 既定的行政目标,对被领导者进行统御和 指引的行为过程。
复习思考题 1、什么叫集体领导与个人负责 制? 2、试述行政领导在行政管理活 动中的重要地位与作用?
第二节 行政领导者的职位、职权与者的职位
1、行政职位的含义 行政职位,是指权力机关或者 人事行政部门根据法律与行政程序, 按规范化程序选举或任命行政领导 者担任的职务和责任。
第二节 行政领导者的职位、职权与职责 行政领导者的职位、
一、行政领导者的职位
2、行政职位的三个基本特点 职位是以事为中心确定下来的 职位的设置有一定的数量规定性 职位本身具有相对的稳定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