湘西州州情

合集下载

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

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

2020年末,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实有耕地面积200.6千公顷,基本农田158.5千公顷。批准建设用地 684.2公顷。
锰工业州域已勘查发现63个矿种485处矿产地。已探明的主要矿产有铅、锌、汞、锰、磷、铝、煤、紫砂陶 土、含钾页岩等,其中锰、汞、铝、紫砂陶土矿居湖南省之首,锰工业储量万吨居全国第二,汞远景储量居全国 第四。
2020年,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一般公共预算收入133.55亿元,增长5.3%。其中税收收入105.71亿元,增 长4.5%,占财政总收入比重为79.2%。地方财政收入64.47亿元,增长0.5%。其中地方收入中税收收入36.64亿元, 下降4.8%;非税收入27.84亿元,增长8.6%。上划省级收入6.5亿元,下降10.9%。上划中央收入62.57亿元,增 长13%。全州财政总支出357.82亿元,增长1.8%。其中民生支出236.99亿元,增长4.8%,民生支出占财政支出比 重为66.2%。教育支出59.5亿元,增长5.8%;社会保障和就业支出45.49亿元,增长10.4%;卫生健康支出39.67 亿元,增长7.4%;农林水支出71.81亿元,增长1%,其中扶贫支出33.16亿元,增长0.1%。
历史沿革
今日湘西(4张)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境域,战国时,属楚黔中郡。 西汉,属武陵郡。 三国时,初属蜀,后属吴。 西晋、东晋,属荆州武陵郡。 隋唐五代时期,属黔中道。 宋,为荆湖北路的辰州、澧州。 元,为湖广行省恩州宣慰司、辰州路、澧州路和四川行省永顺宣慰司,以及新添葛蛮安抚司地。 明,置永顺宣慰司、保靖州宣慰司,其余为岳、辰两州地。 清,置永顺府和凤凰、乾州、永绥直隶厅,东北部为澧州地。 民 国 三 年 ( 1 9 1 4 年 ) 至 民 国 十 一 年 ( 1 9 2 2 年 ) , 为 辰 沅 道 。 民 国 二 十 七 年 ( 1 9 3 8 年 ) 至 1 9 4 9 年 , 为 第 八 、 九 行 政 督 察 区 。

介绍湘西州的演讲

介绍湘西州的演讲

介绍湘西州的演讲
尊敬的各位听众:
大家好!今天,我有幸向大家介绍中国湖南省的一个美丽之地——湘西州。

湘西州位于湖南省的西北部,地处武陵山脉中部,拥有丰富的自然景观和人文历史。

这里山水秀美,风景如画,有着独特的民族文化和传统艺术。

湘西州拥有许多著名的景点,如张家界国家森林公园、凤凰古城、永顺芙蓉镇、吉首矮寨奇观等等。

这些景点以其壮丽的自然风光、悠久的历史文化和独特的民族风情吸引了无数游客前来观光旅游。

在湘西州,您可以欣赏到奇特的石峰、瀑布、溶洞等自然景观,还可以领略到土家族、苗族等少数民族的独特风情和灿烂文化。

这里的人们热情好客,能歌善舞,他们的传统艺术形式如苗族的歌舞、土家族的龙舞等都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

此外,湘西州的美食也是不容错过的。

这里有许多特色美食,如酸汤鱼、苗家酸菜粉、腊肉炒饭等,口感独特,让人回味无穷。

总之,湘西州是一个充满魅力的地方,它的美丽风光、丰富文化和美食都让人流连忘返。

我相信,如果您有机会来到湘西州,一定会被这里的美丽和魅力深深吸引。

谢谢大家!。

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简介

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简介

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地处湘鄂渝黔四省市交界处。

1952年8月成立湘西苗族自治区,1957年9月成立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现辖7县1市,158个乡镇,1970个行政村。

国土面积1.55万平方公里,总人口285万人,其中土家族、苗族等少数民族人口占77.2%。

湘西州是湖南省唯一进入国家西部大开发范围的地区,是湖南省湘西地区开发重点地区和扶贫攻坚主战场。

湘西有着厚重的历史文化。

国家级历史文化名城凤凰古城,被新西兰著名作家路易•艾黎誉为中国最美丽的两座小城之一;里耶战国古城,考古专家称之为“北有西安兵马俑,南有里耶秦简牍”;八百年土司王都“老司城”,堪称“中国的马丘比丘”和“东方庞贝古城”。

厚重的历史文化,孕育了民国总理熊希龄、现代文豪沈从文、著名画家黄永玉、民族歌唱家宋祖英等一批政治文化名人。

湘西有着浓郁的民俗风情。

湘西土家族、苗族是能歌善舞的民族。

土家族山歌、苗族的对歌,曲调优美,悠扬悦耳;土家族茅古斯舞被称为民族舞蹈活化石,苗族鼓舞堪称中华一绝;酒鬼酒、土家织锦和苗族银饰、蜡染已成为游客珍藏的佳品。

湘西有着神奇的山水风光。

境内有国家级景区景点36处。

国家级风景名胜区猛洞河漂流,被誉为“天下第一漂”;小溪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是免遭第四纪冰川侵袭的原始次生林;国家级风景名胜区吉首德夯,被人们称之为“天凿奇峡”,拥有全国最高的流沙瀑布。

还有沈从文笔下的边城茶峒等一批著名景区景点。

湘西有着独特的资源优势。

山地资源丰富,全州山地面积占总面积的70%,堪称华中“生物基因库”和“中药材宝库”,拥有中药材资源2000多种。

矿产资源丰富,在州域内已勘查发现63个矿种485处矿产地,锰、汞、铝、紫砂陶土矿居湖南省之首,锰工业储量居全国第二,钒矿遍及全州,有“锰都钒海”之称,全州矿产资源总价值达2万亿元以上。

旅游资源丰富,拥有50多个国字号生态和文化旅游品牌,荣膺“中国魅力城市”和“中国最佳旅游去处”,“神秘湘西”旅游品牌已蜚声海内外。

湖南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神秘的山水诗意

湖南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神秘的山水诗意

湖南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神秘的山水诗意湖南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位于中国中南部,被誉为“山水诗意的地方”。

这里拥有丰富的自然景观、深厚的人文历史和独特的民族风情,每一处都散发着神秘的魅力。

本文将带您一同探索湖南湘西的神秘山水,领略其诗意之美。

一、神秘的山峦湘西地处崇山峻岭之间,山峦起伏,层峦叠嶂,宛如仙境。

这里有苍茫的大雪山、神秘的云海,还有险峻的峡谷和壮丽的峰峦。

其中,燕子岩、龙虎山和大瑶山是湖南湘西最具代表性的山峦,它们不仅是壮丽的自然景观,也承载着土家族、苗族等民族的传统文化和宗教信仰。

燕子岩位于土家族自治县,是湘西的地理标志之一。

这座山峦形如飞翔的燕子,景色壮观。

登上山巅,视野开阔,仿佛置身于天空之中,能欣赏到无尽的美景。

龙虎山是湘西著名的观光胜地,也是道家修道圣地。

这座山峦蜿蜒曲折,环山而建,山中有瀑布、溪流及观音等景点,使人身临其境,领略到大自然的鬼斧神工。

大瑶山位于湘西境内,是一座集自然风光、历史文化于一体的综合性风景名胜区。

这里有壮丽的山峦、奇特的溶洞以及丰富的植物资源。

大瑶山还是土家族的发源地之一,保留了土家族独特的风俗、民族乐器和传统手工艺品,给人一种独特的身临其境的感觉。

二、秀丽的水系除了壮丽的山峦,湖南湘西还拥有众多秀丽的水系,如乌江、洞庭湖等。

这些水域不仅给人带来视觉上的享受,还蕴含着丰富的自然资源和文化内涵。

乌江是湖南湘西重要的支流,它宛如一条玉带般曲折流淌在大地上。

乌江沿岸的风景如诗如画,四季有不同的美景。

江上还有传统的竹筏,给人一种怀旧的感觉。

在乌江边,您可以尽情感受大自然的力量和美丽。

洞庭湖是我国第二大淡水湖,也是世界上最大的洼湖之一,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为人与生物圈保护区。

湖水清澈见底,湖滨湿地上生长着丰富的植物和珍稀的鸟类。

湖上有渔船、游船等,您可以沿湖而行,感受湘西的水乡风情。

同时,洞庭湖还是诗人杨洪基的故乡,他的诗歌将湖景与情感相融合。

三、民族风情的诗意湖南湘西有着丰富多样的民族风情,土家族、苗族等少数民族的民俗文化为这片土地增添了无限的魅力。

关于土家族民族调查报告

关于土家族民族调查报告

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民族文化事业发展现状和困境一、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概况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位于湖南省西北部,介于东经109°10′至东经110°23′、北纬27°44′至北纬29°38′之间。

地处湘鄂渝黔四省市交界处,东北连张家界市,东南接怀化市,西与贵州省的铜仁重庆市的秀山接壤,西北连湖北省的鄂西自治州。

全州总面积为15486平方千米,约占湖南省总面积的7.3%。

1952年8月成立湘西苗族自治区,1957年9月成立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

辖7县1市,总面积1.55万平方公里,总人口268万人,其中以土家族、苗族为主的少数民族人口占总人口的75%。

长期以来,土家苗汉等各民族人民在这里繁衍、生息,建设着美丽的家乡。

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境内大约有八大类口头非物质文化遗产:一是祭祖仪式类, 包括土家族舍巴日(摆手活动) , 原始舞戏茅古斯, 梯玛跳神、跳马, 苗族的椎牛、椎猪、接龙、跳香等。

二是民族习俗类, 如生产习俗、婚丧习俗、自然崇拜与图腾崇拜习俗等。

三是民族史诗类, 如土家族、苗族迁徙史诗。

四是民族舞蹈类, 如苗族鼓舞、接龙舞、司刀舞、绺巾舞等, 土家族摆手舞、铜铃舞等。

五是稀有剧种类, 如苗戏、傩戏、蚩尤戏、辰河高腔戏。

六是民族音乐类, 如苗族巫腔、高腔、平腔、叭谷腔;土家族梯玛调、坡头腔、打镏子、咚咚奎等。

七是民间文学类, 如土家族、苗族的神话、故事、传说、情歌等。

八是民间工艺类, 如泸溪县踏虎乡的凿花、凤凰县沱江镇的扎染等。

湘西自治州独特的历史文化和民族文化凝聚着世世代代生活在这里的各民族人民的聪明才智,体现着他们绚烂的民族文化意识。

二、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人文旅游资源1.中国南方长城又称湘西苗疆边墙,位于凤凰县城内,环记700余里,包苗寨2000处,共建迅堡、屯卡、碉楼、哨台、炮台、关厢、关门1175座,交织成一个森严壁垒的军事防御体系。

边墙始筑于明朝万历四十三年,清代重修。

湘西州州情常识

湘西州州情常识

行政区划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位于湖南省西北部,与湖北省、贵州省和重庆市接壤,辖龙山、永顺、保靖、花垣、凤凰、泸溪、古丈7县和吉首1市。

全州共有90个乡、68个镇、7个街道办事处;1970个村委会、180个社区(居委会)。

其中:龙山县3个街道办事处、11个镇、20个乡;28个社区(居委会)、434个村委会。

永顺县12个镇、18个乡;27个社区(居委会)、300个村委会。

保靖县10个镇、6个乡;17个社区(居委会)、196个村委会。

花垣县8个镇,10个乡;19个社区(居委会)、288个村。

凤凰县9个镇、15个乡;15个社区(居委会)、340个村委会。

泸溪县8个镇、7个乡;16个社区(居委会)、134个村委会。

古丈县5个镇、7个乡;18个社区(居委会)、140个村委会。

吉首市4个街道办事处、5个镇、7个乡;40个社区(居委会)、138个村委会。

2005年湘西州全面完成了所辖8个县(市)的乡镇村撤并工作,共撤并乡镇56个,乡镇总数由原来的221个减少到164个,撤并幅度为26%。

其中:龙山县经省人民政府批准:同意撤销民安镇。

设立民安街道办事处;同意撤销华塘乡,设立华塘街道办事处;同意撤销新城乡,设立新城街道办事处;同意比溪乡与茨岩塘镇合并,设立新的茨岩塘镇;同意西湖乡与红岩溪镇合并,设立新的红岩溪镇;同意坡脚乡与靛房镇合并,设立新的靛房镇;同意凤溪乡与苗儿滩镇合并,设立新的苗儿滩镇;同意八面乡、长潭乡、岩冲乡与里耶镇合并,设立新的里耶镇;同意火岩乡与桂塘镇合并,设立新的桂塘镇;同意辽叶乡、瓦房乡与召市镇合并,设立新的召市镇;同意水沙坪乡与茅坪乡合并,设立新的茅坪乡;同意撤销干溪乡和猛西乡,将干溪乡的细砂坪、木友、耳洞、捞溪、牙龙、扒耳、干溪坪、支家等8个建制村以及猛西乡的水桶建制村划归洗车河镇管辖;将猛西乡的陈庄、邬都、烈坝、高峰、泽果、中寨、矮王、猛西等8个建制村划归洛塔乡管辖。

乡镇行政区划调整后,全县辖3个街道办事处,11个镇,20个乡,共34个乡镇街道。

2010年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概况

2010年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概况

2010年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概况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位于湖南省西北部,地处湘鄂黔渝四省市交界处,与湖南省张家界市、怀化市,贵州省铜仁地区,重庆市秀山县、酉阳县,湖北省恩施州接壤。

地势西北高东南低,最高海拔1737米,全州总面积15462平方公里,辖吉首市和泸溪、凤凰、花垣、保靖、古丈、永顺、龙山七县。

总人口276万人,其中土家族、苗族等少数民族占总人口的74.7%。

湘西自治州有丰富的战略资源,锰储量居全国第二,铅锌储量居全国第三,汞储量居全国第四,矿产资源潜在价值达2000亿元以上。

生物资源、水能资源、山地资源丰富。

湘西自治州有厚重的历史文化,全州有39个国字号文化生态品牌,其中有1座国家级历史文化名城(凤凰古城),1个国家级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塔卧),2座国家历史文化名镇(里耶古镇、芙蓉镇),6个国家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有浓郁的民族风情,土家族和苗族两个主体少数民族都有各自独特的语言、习俗、服饰、建筑、音乐、舞蹈,拥有15个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项目。

有神奇的山水风光,拥有1个国家级湿地公园,2个国家级自然生态保护区,2个国家级风景名胜区,2个国家级森林公园,3个国家地质公园。

有众多的杰出人物,中华民国国务总理熊希龄、文学大师沈从文、画坛巨匠黄永玉、民族歌唱家宋祖英、奥运举重冠军杨霞、龙清泉等,都是从这片土地走向世界。

湘西自治州有广阔的发展前景,享有国家西部大开发、中部地区崛起、湖南省湘西地区开发等多种优惠政策,开发潜力巨大。

2009年,全州国内生产总值269亿元,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10947元,农民人均纯收入2825元。

湘西自治州将抓住国家新一轮西部大开发机遇,大力推进优势产业建设、基础设施建设、新型城镇建设、生态环境建设、民生事业建设,努力把湘西州建设成为经济繁荣、社会进步、人民富裕、民族团结、山川秀美的美好家园。

湘西州民族风情表演发展研究

湘西州民族风情表演发展研究
Re e r h n h c Cu t s a c o Et ni somsPe f r a eDe eo r o m nc v lpme n xi  ̄g iAutno o ee t re nti a x o m u Pr f cu s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ZHANG Ya — fi n e
Au o o u rf cu e. sd o e p e e td v lp n o io so e e nc c so e o a c n Xing iAuo o u rf cu e,hs p pe t n mo s P ee tr Ba e n t r sn e eo me tc ndt n ft t i u tmsp r r n e i a x tn mo s P ee tr ti a r h i h h fm
( ui s C l g , so nvr t,i o 10 0 C i ) B s es o ee J h uU i sy J h u4 6 0 , h a n l i ei s n A s a : s nrai l t i e vl f p t n y e t h n u t i cs m e om n eb cm e r t p i r h t c b t c A c s g eh h r ee o si j m n, eu i ee nc ut spr r a c e a ean w g wh o t o t e n rt i e n yh g l r eo i t q h o f o nf e h i
t poieSm p rpi er ee c r h e e p et f h u uet r m id s yi e n g no hn . o rv ea p r t e rnef ed vl m n o t c l r ui ut t i r o f i d O o a f ot o e t o s n r n h ce i C a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位于湖南省西北部、云贵高原东侧的武陵山区,与湖北省、贵州省、重庆市接壤;境内居住着土家、苗、汉、回、瑶、侗、白等30个民族,总人口268万,世居主体民族土家族占41.36%、苗族占32.62%。

辖吉首市和龙山、永顺、保靖、花垣、凤凰、泸溪、古丈七县,总面积15462平方公里;是湖南省进入国家“西部大开发”的唯一地区。

◆区位综述
地理位置:湘西州地理坐标为东经109°10′至110°22.5′,北纬27°44.5′至29°38′。

北邻鄂西山地、东南以雪峰山为屏;东部与湖南省张家界市、怀化市交接;西南与贵州省铜仁地区接壤;西部与重庆市秀山县毗连,西北与湖北省恩施州相邻,系湘鄂渝黔四省市交界之地。

地貌:湘西州西北高东南低,属中国由西向东逐渐降低第二阶梯之东缘,地势由西北向东南倾斜,武陵山脉由北东向南西斜贯州境,可分为西北中山山原地貌区、中部中低山山原地貌区、中部及东南部低山丘岗平原地貌区,最高海拔1736米,最低海拔97.1米。

气候:湘西州属亚热带季风湿润气候,冬暖夏凉,四季分明。

最高温度35℃,最低温度4.4℃;无霜期271至294天;年均降水量1200毫米至1600毫米。

◆自然资源
土地资源:全州土地总面积154.62万公顷。

其中:耕地13.5万公顷,建设用地3.96万公顷,未利用土地16.61万公顷,土地开发储备资源约4万公顷。

水能资源:州境内大部分区域地表水和地下水资源丰富,水质良好,且地表水与地下水相互转化,形成地表地下水综合利用的格局。

境内核算总水量213.7亿立方米,区域内平均年径流量为132.8亿立方米;干流长大于5公里、流域面积在10平方公里以上的河流共444条,主要河流有沅江、酉水、武水、猛洞河等。

水能资源蕴藏量为168万千瓦,可开发108万千瓦,现仅开发18万千瓦。

生物资源:湘西州堪称野生动植物资源天然宝库和生物科研基因库。

●共有维管束植物209科、897属、2206种以上。

保存有世界闻名孑遗植物水杉、珙桐、银杏、南方红豆杉、伯乐树、鹅掌楸、香果树等;药用植物985种,其中杜仲、银杏、天麻、樟脑、黄姜等19种属国家保护名贵药材;种子含油量大于10%的油脂植物230余种;观赏植物91科216属383种;维生素植物60多种;色素植物12种。

是中国油桐、油茶、生漆及中药材重要产地。

●野生动物种类繁多,有脊椎动物区系28目64科,属国家和省政府规定保护动物201种,其中一类保护珍稀动物有云豹、金钱豹、白鹤、白颈长尾雉4种,二类保护有猕猴、水獭、大鲵等26种,三类保护有华南兔、红嘴相思鸟。

矿产资源:在州域已勘查发现63个矿种485处矿产地。

已探明的主要矿产有铅锌、汞、锰、磷、铝、煤、紫砂陶土、含钾页岩等,其中锰、汞、铝、紫砂陶土矿居湖南省之首,锰工业储量3106.57万吨居全国第二,汞远景储量居全国第四。

旅游资源:湘西州历史文化底蕴深厚、自然风光奇秀,集人文景观和自然景观之大统,《神秘湘西游》正唱响全国、走向世界。

著名风景区有凤凰古城、中国南方长城、里耶古城、猛洞河漂流、王村(芙蓉镇)、吉首德夯苗族风情、栖凤湖、龙山火岩溶洞、塔卧湘鄂川黔革命根据地旧址等,以及里耶秦简、永顺县五代十国后晋天福年间的溪州铜柱、土家族千年古都老司城、凤凰县明代古建筑黄丝桥城堡,中华民国第一任内阁总理熊希龄、文学大师沈从文故居等。

◆历史沿革
湘西州境域,战国时期属楚黔中郡;西汉属武陵郡;三国时期初属蜀后属吴,西晋东晋属荆
州武陵郡;隋唐五代时期属黔中道;宋为荆湖北路的辰州、澧州;元为湖广省恩州宣尉司、辰州路、澧州路和四川行省永顺宣尉司;明置永顺宣尉司、保靖宣尉司,其余为岳、辰两州地;清置永顺府和凤凰、乾州、永绥直隶厅,东北部为澧州地,1914—1922年为辰沅道,1938年—1949年为第八、九行政督察区。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在少数民族聚集区实行民族区域自治政策,1952年8月湘西苗族自治区成立,辖吉首、古丈、泸溪、凤凰、花垣、保靖、永顺、龙山、桑植、大庸10县,1957年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成立,1982年与1985年吉首、大庸先后改县为市,1989年大庸市、桑植县划归现在的张家界市,湘西州现辖7县1市。

◆经济和社会事业
新中国成立以来,湘西州各族人民战天斗地,奋力拼搏,与时俱进,生产力水平迅速提升,经济和社会各项事业取得了显著成就。

2005年全州GDP达到123.87亿元人民币,三次产业结构分别为21.3:35.7:43。

农业:农业和农村经济平稳发展,2005年全州农业总产值44.5亿元人民币,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1766元。

●粮食实现了1995年以来供求平衡的历史性跨越;●农业结构不断优化,形成了以椪柑、猕猴桃为主的林果业,以烟叶为主的经济作物业、以生猪山羊黄牛为主的畜牧业三大支柱产业。

其中:碰柑种植面积50万亩,年产量19.7万吨;猕猴桃5万亩,年产量1万吨;烟叶2.4万吨;肉猪,山羊,黄牛年出栏分别为129.2、45.6、7.7万头。

工业:实现了扩大总量与结构调整并重。

通过实施扶优扶大扶强方针,先后发展起来了湘酒鬼、湘泉制药、老爹科技、东锰集团、三立集团、泸溪金天铝业、花垣振兴化工等,其中湘酒鬼股份有限公司为上市公司。

全州基本形成了以矿产品加工业、农产品加工业、传统烟酒业及高新技术为主体的工业体系。

对外贸易与对外开放:●对外贸易发展迅速。

自1988年9月第一家自营进出口经营权获得国家批准以来,逐步实现了由单一供货制向自营进出口转变,现已形成了与香港、澳门、台湾、日本、美国、欧共体、韩国、东南亚各国等国家和地区的国际贸易网络,出口产品以电解金属锰、锌锭、微细球形铝粉、冻肉制品等大宗拳头商品为主。

全州获得自营进出口权企业共82家,2005年底出口创汇达1.53亿美元,对外贸易呈现出持续、强劲、跳跃的发展态势。

●对外开放力度不断加大,利用外资水平和质量逐步提高。

2001—2005年,累计实现到位外资6897万美元,投资领域涉及基础设施、工业制造、生物制药、农产品加工及服务业等。

投资政策措施健全,服务体系完善,外商合法权益受到强有力保护。

固定资产投资:在国债项目带动下,固定资产投资持续快速增长。

2005年,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69.9亿元,增长23.2%。

95个重点建设项目、50个湘西地区开发产业项目、50个州庆项目正在投资建设中。

随着常吉高速、吉茶高速、碗米坡水电站、高家坝水库、雷公洞水库、农村通达工程、城乡电网改造等重大项目的启动和建成,湘西州将全面进入国债资金、国内民间资金、境外资金等竞相投入的旺盛时期。

社会事业:●科技事业稳步发展,2005年共取得州级以上科技成果59项。

全州高新技术产业实现产值15.8亿元、利税3.2亿元。

科技培训和技术市场活跃。

超级杂交稻推广、湘西黄牛品改和波杂羊选育、猕猴桃系列产品开发、锰铝材料精深加工等科研项目已取得重大进展。

●教育结构不断优化,教育质量有效提高。

依托吉首大学组建了医学院和师范学院,一批重点骨干小学得到加强,职业教育、成人教育有新发展。

●体育事业再上新台阶。

杨霞勇夺2000年奥运女子举重金牌;在湖南省九运会上湘西州跻身前五强、勇夺4枚金牌。

●卫生体制改革有重大进展,医疗卫生设施有所改善;国策意识不断增强,全面完成人口与计划生育管理目标。

◆发展目标
“十一五”时期,湘西州大力推进“优势产业建设、基础设施建设、生态环境建设、社会事业建设”四大发展战略,计划2010年全州国内生产总值实现230亿元,年均增长10%以上;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累计完成540亿元;财税总收入达到21亿元,年均增长12%以上;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突破90亿元,年均增长12%;城镇居民及农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别达到9700元、2500元人民币;恩格尔系数降至52%;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4.5%以内;人口自然增长率控制在8‰以内;城镇化率达到31%。

全州经济实力明显增强,社会事业全面发展,生态环境明显改善,社会就业得到缓解,民主法制更加健全,人民生活水平进一步提高,2020年全面实现建设小康社会目标。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