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位于湖南省西北部 2

合集下载

中考地理总复习“湖南乡土地理”小编(含解析)-人教版初中九年级全册地理试题

中考地理总复习“湖南乡土地理”小编(含解析)-人教版初中九年级全册地理试题

某某省澧县X公庙中学2016届地理中考总复习“某某乡土地理”小编一.选择题(共20小题)1.洞庭湖位于某某省的()A.西部B.东部 C.北部D.南部2.某某“湘菜”久负盛名,美食闻名全国.中央电视台播出的美食类纪录片《舌尖上的中国》,隆重介绍了许多美食资源.下列属于某某省美食的是()A.香格里拉松茸 B.某某火宫殿臭豆腐C.某某水磨年糕 D.某某火锅3.“人间仙境”﹣桃花源位于()A.某某B.某某 C.某某 D.某某4.某某省有“世界锑都”之称的是()A.锡矿山B.水口山C.柿竹园D.花垣5.如图为某某湘西凤凰古城.凤凰古城沿河而建的原因是()①河流沿岸水运便利②河流沿岸地形较平坦③河流沿岸矿产资源丰富④河流沿岸森林资源丰富⑤河流沿岸水资源丰富.A.①②③B.①③④C.①②③④⑤D.①②⑤6.某某地形以山地、丘陵为主,山地面积1 084.9万公顷,占全省总面积的51.22%.据此完成第6~(1)--6~(2)题.6~(1)读图,位于某某省西部的雪峰山脉,是我国哪一条重要地理分界线的组成部分?()A.季风区与非季风区分界线B.湿润地区与半湿润地区分界线C.亚热带与暖温带分界线D.地势第二、三级阶梯分界线6~(2)下列名山位于某某省境内的是()A.衡山B.恒山C.某某 D.庐山7.关于某某地理的说法,正确的是()A.冬冷夏热,四季分明,常受台风袭击B.在河流流经第一、二级阶梯交界的地方,落差大,水能丰富C.降水集中在夏季,易发洪涝灾害D.东、西、北部的山区易发泥石流8.两两去长株潭城市群做了考察,下面是他作的汇报.你认为错误的是()A.某某有高新技术产业优势B.株洲有覆盖中南地区的服装批发市场C.株洲是重要的铁路枢纽D.湘江自北向南流经长株潭三市的中心城区9.穿过长株潭城市群的中心城区的河流是()A.沅江B.湘江 C.赣江D.乌江10.下面四幅气候资料图与某某省相一致的是()A. B.C.D.11.同志的故乡韶山所在的城市是()A.某某 B.某某市C.株洲 D.某某12.某某湘西土家族的典型民居﹣吊脚楼,反映了当地的()A.生产方式B.地形条件 C.水源情况 D.土壤特征13.某某省的干湿地区和温度带分别是()A.湿润地区热带B.半湿润地区亚热带C.半干旱地区暖温带D.湿润地区亚热带14.下列自然灾害在湘西自治州比较常见发生的是()A.旱涝 B.围湖造田 C.地震D.台风15.某某省现有省辖市和自治州共()A.12个 B.13个 C.14个 D.15个16.崀山风景区位于()A.某某市B.某某市C.某某市D.某某市17.“惟楚有才;于斯为盛”是下列哪一旅游景点的大门楹联()A.某某楼 B.岳麓书院C.武陵源 D.南岳衡山18.下列哪个著名景点不是位于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A.某某矮寨大桥 B.凤凰古城C.龙山里耶秦简博物馆D.桃花源19.家住某某的李丽同学的妈妈来某某开会,带回了以下特产,其中不是某某特产的是()A.人参 B.湘莲 C.中华猕猴桃D.君山银针茶20.某某的地形对河流的影响表现在()A.受地形影响,湘、资、沅、澧四水分别自西向东流入洞庭湖B.受地形影响,湘、资、沅、澧四水分别自东、南、西三面流入洞庭湖C.受地形影响,湘、资、沅、澧四水分别自南向北流入洞庭湖D.受地形影响,湘、资、沅、澧四水分别自北向南流入洞庭湖二.解答题(共5小题)21.读某某省略图,回答问题.(1)山脉①;邻省②;铁路交通枢纽③.(2)我省四季分明,降水丰沛,属气候.对我省影响最大的气象灾害是.(3)湘、资、沅、澧四河中,流经某某市区的是.(4)洞庭湖是长江的天然水库,对长江的水量起作用.(5)十八大期间,新华网联合《半月谈》杂志社开展了“建设美丽中国,我们应该怎么做”的网络调查.根据自己家乡的实际情况,以下关于建设“美丽某某”的措施,不正确的是.A.企业降低能耗 B.发展绿色产业C.为了增收,大量砍伐林木 D.大力发展水能等清洁能源(6)某某“湘菜”久负盛名,美食闻名全国.中央电视台播出的美食类纪录片《舌尖上的中国》,隆重介绍过下列美食资源,其中属于某某省的是.①香格里拉松茸②某某火宫殿臭豆腐③某某水磨年糕④湘西腊肉A.①②B.③④C.②④D.①③(7)某某省的简称是.22.读某某省局部图,完成下列问题:(1)填出图中字母代表的地理事物名称.城市A 水电站B 矿产地C(2)根据图某某息分析,某某城市主要沿和分布.(3)某某交通便捷,经铁路,可以西去某某、东到某某;沿(河流)顺流而下,可以北经(湖),直达长江(4)生态文明建设先行示X区是国家长江经济带的战略定位之一,某某作为长江经济带内的重要省份,一直致力于创建“两型社会”,某某一直在开展创建卫生城市和文明城市工作,作为中学生,你能为此做些什么?23.读某某省略图,回答问题.某某省素有“鱼米之乡”、“芙蓉国度”之称.请根据所学知识,结合某某省略图,回答下列问题.(1)“民以食为天,食以粮为先”,某某为粮食生产大省,主要种植的粮食作物是,主要种植区是图中的(填代号)(2)图一中代号①表示的河流是,该河流经过了城市群,在某某市的大致流向是.(3)写出字母A、B所代表的地理事物名称:山脉:A 铁路:B(4)某某旅游资源丰富,某同学在某某D、E、F三地拍摄并精选的三X图片(如图二),请你为他们贴上拍摄地(用字母表示)1.2.3..24.读某某省地图,完成下列各题.(1)A是山脉,它是我国二、三阶梯的分界线,该山以西是高原.(2)的诗词《沁园春•某某》:“独立寒秋,湘江北去,橘子洲头.看万山红遍,层林尽染…”由此可知,湘江在某某段的流向是.在沅江上建有我省最大的水电站是.(3)某某物产富饶,某某卫视的台标寓意某某是著名的“”.这里农作物的熟制是.(4)图中阴影部分C为湖,某某省位于此湖之南,所以叫某某,北部与我省相邻的是省(写简称).(5)下列有关某某叙述,正确的是(双选)A.某某的地形以山地、丘陵为主B.某某的土地利用类型中,林地分布最广C.某某的自然灾害频繁,山地灾害主要表现为地震、崩塌、泥石流和山体滑坡D.某某气候冬冷夏热,四季分明,长受台风的袭击(6)某某的工业主要集中在“一点一线”,“一点”是指城市群,“一线”是指京广线某某段.25.读某某省地图,回答问题.(1)某某的地势特征是东、南、西三面高,北部低,据图,判断依据是.(2)从图中可以看出,某某跨阶梯和阶梯.(3)某某西南邻某某,其行政中心是.(4)古人名句“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刻印于某某楼上,某某楼位于湖畔,有、、、四条河流汇入.(5)某某的气候类型是.试题解答参考一.选择题(共20小题)1.洞庭湖位于某某省的()A.西部 B.东部 C.北部 D.南部解:洞庭湖是中国第二大淡水湖,位于某某省北部,长江荆江河段南岸,是长江重要的调蓄湖泊.洞庭某某纳长江的松滋、太平、藕池、调弦四口来水,南和西接湘、资、沅、澧四水,由某某市城陵矶注入长江.依据题意.故选:C.2.某某“湘菜”久负盛名,美食闻名全国.中央电视台播出的美食类纪录片《舌尖上的中国》,隆重介绍了许多美食资源.下列属于某某省美食的是()A.香格里拉松茸 B.某某火宫殿臭豆腐C.某某水磨年糕 D.某某火锅解:香格里拉松茸是某某省的美食,某某火宫殿臭豆腐是某某省的美食,某某水磨年糕是某某省的美食,某某火锅是某某市的美食.依据题意.故选:B.3.“人间仙境”﹣桃花源位于()A.某某 B.某某 C.某某 D.某某解:桃花源,亦称桃源山,雅称“世外桃源”、“人间仙境”,位于某某省某某市桃花源风景区.依据题意.故选:D.4.某某省有“世界锑都”之称的是()A.锡矿山B.水口山C.柿竹园D.花垣解:位于某某省冷水江市的锡矿山,有着发达的采矿业和工业,盛产锑,锑产品生产量居全国第一,年产量占全国的1/3,是著名的“世界锑都”;故选:A.5.如图为某某湘西凤凰古城.凤凰古城沿河而建的原因是()①河流沿岸水运便利②河流沿岸地形较平坦③河流沿岸矿产资源丰富④河流沿岸森林资源丰富⑤河流沿岸水资源丰富.A.①②③B.①③④C.①②③④⑤D.①②⑤解:凤凰古城沿河而建的原因是河流沿岸水运便利、河流沿岸地形较平坦、河流沿岸水资源丰富.故选:D.6.某某地形以山地、丘陵为主,山地面积1 084.9万公顷,占全省总面积的51.22%.据此完成第6~(1)--6~(2)题.6~(1)读图,位于某某省西部的雪峰山脉,是我国哪一条重要地理分界线的组成部分?()A.季风区与非季风区分界线B.湿润地区与半湿润地区分界线C.亚热带与暖温带分界线D.地势第二、三级阶梯分界线解:我国的大兴安岭﹣太行山﹣巫山﹣雪峰山一线为我国地势第二、三级阶梯分界线.故选项D符合题意.故选:D.6~(2)下列名山位于某某省境内的是()A.衡山 B.恒山 C.某某 D.庐山解:南岳衡山位于某某省某某市,恒山位于某某省;某某位于某某省;庐山位于某某省;结合选项.故选:A.7.关于某某地理的说法,正确的是()A.冬冷夏热,四季分明,常受台风袭击B.在河流流经第一、二级阶梯交界的地方,落差大,水能丰富C.降水集中在夏季,易发洪涝灾害D.东、西、北部的山区易发泥石流解:某某省地处亚热带季风气候区,夏季高温多雨,冬季温和湿润;故A错误;河流流经地势第二级和第三级阶梯的交界处,落差大,水能资源丰富,故B错误;某某省降水集中在夏季,由于夏季降水集中导致洪涝灾害频繁发生,故C正确;某某省三面环山,因此,其西、南、东部山区容易发生泥石流,故D错误;依据题意.故选:C.8.两两去长株潭城市群做了考察,下面是他作的汇报.你认为错误的是()A.某某有高新技术产业优势B.株洲有覆盖中南地区的服装批发市场C.株洲是重要的铁路枢纽D.湘江自北向南流经长株潭三市的中心城区解:某某有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1991年经国务院批准为首批国家级高新区,1997年经原国家科委批准在总规划面积不变的情况下调整为“一区四园”的发展格局,即市内政策区、岳麓山高科技园、星沙工业高科技园、隆平高科技园、远大高科技园;故A正确;株洲是“商业之都”,有“中国服装商贸名城”、“全国十大服装批发市场”之称,服装批发市场覆盖中南地区;故B正确;株洲是新中国成立后首批重点建设的八个工业城市之一,是中国老工业基地;京广线、浙赣线和湘黔线在株洲交汇使株洲成为中国最重要的铁路枢纽之一;故C正确;湘江自南向北流注入洞庭湖,沿湘江从上游到下游排列的城市是株洲、某某、某某;故D错误;依据题意.故选:D.9.穿过长株潭城市群的中心城区的河流是()A.沅江 B.湘江 C.赣江 D.乌江解:某某、株洲、某某三市市区彼此相距约30千米,呈三足鼎立之势,其间有铁路、公路和湘江相连,通常称其为长株潭城市群.故选:B.10.下面四幅气候资料图与某某省相一致的是()A. B.C.D.解:某某省位于南方地区,属于亚热带季风气候,其特点是夏季高温多雨,冬季温和少雨.故选:A.11.同志的故乡韶山所在的城市是()A.某某 B.某某市C.株洲 D.某某解:同志的故乡韶山在某某,是某某省重要的制造业和旅游城市.根据题意.故选:D.12.某某湘西土家族的典型民居﹣吊脚楼,反映了当地的()A.生产方式 B.地形条件 C.水源情况 D.土壤特征解:我国北方地区冬季风强,民居院墙高,主要是为了阻挡冬季风,防寒保温.我国土家族、苗族多居住在某某和湘西的山区,顺山坡地势盖起吊脚楼,反映了当地的地形条件.故选:B.13.某某省的干湿地区和温度带分别是()A.湿润地区热带 B.半湿润地区亚热带C.半干旱地区暖温带D.湿润地区亚热带解:根据各地的干燥度(年内可能的蒸发量和多年平均降水量的比值),将中国划分为湿润地区、半湿润地区、半干旱地区和干旱地区.青藏高原以东,秦岭一淮河以南的亚热带和热带地区都是湿润地区.大兴安岭的北段的寒温带地区,也全是湿润地区.中温带、暖温带的东部山地,属于湿润地区;东北平原、华北平原和黄土高原的大部分地区,属于半湿润地区;贺兰山以东的某某高原的大部分地区都是半干旱地区;我国的西北地区是干旱地区.我国温度带的划分指标是活动积温,自北向南习惯上划分为寒温带、中温带、暖温带、亚热带、热带五个温度带,青藏高原属于以高寒为特征的高原气候区;秦岭﹣﹣淮河以南主要是我国的亚热带和热带地区;秦岭﹣﹣淮河以北的塔里木盆地、华北平原和黄土高原以及某某省的南部属于暖温带;大兴安岭的北段及其两侧地区属于寒温带;在暖温带和寒温带之间是中温带地区.某某省位于秦岭、淮河以南,因此,某某省属于亚热带、湿润地区.依据题意.故选:D.14.下列自然灾害在湘西自治州比较常见发生的是()A.旱涝 B.围湖造田 C.地震 D.台风解:我国特殊的天气主要有寒潮、梅雨、台风、沙尘暴等,对我国影响最大的是旱涝灾害.湘西自治州位于南方地区,夏季风过强或过弱会带来旱涝灾害.故选:A.15.某某省现有省辖市和自治州共()A.12个B.13个C.14个D.15个解:某某省现有13个省辖市和1个自治州,共有14个.故选:C.16.崀山风景区位于()A.某某市B.某某市C.某某市D.某某市解:崀山风景名胜区位于某某省某某市新宁县境内,包括天一巷、辣椒峰、夫夷江、八角寨、紫霞峒、天生桥六大景区.故选:B.17.“惟楚有才;于斯为盛”是下列哪一旅游景点的大门楹联()A.某某楼B.岳麓书院 C.武陵源D.南岳衡山解:岳麓书院是古代汉族书院建筑,属于中国历史上著名的四大书院之一;位于某某省某某市湘某某岸的国家AAAAA级风景名胜岳麓山风景区;岳麓书院大门两旁悬挂有对联“惟楚有材,于斯为盛”,上联出自《左传•襄公二十六年》,下联出自《论语•泰伯》,源出经典,联意关切,道出了岳麓书院英材辈出的历史事实.依据题意,结合选项.故选:B.18.下列哪个著名景点不是位于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A.某某矮寨大桥 B.凤凰古城C.龙山里耶秦简博物馆D.桃花源解: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位于某某省西北部、云贵高原东侧的武陵山区,著名景点有:凤凰古城、某某矮寨大桥、中国南方长城、里耶古城、猛洞河漂流、王村(芙蓉镇);桃花源旅游区位于某某省桃源县西南15公里的水溪附近,距某某市34公里,前面有滔滔不绝的沅江,后面是绵延起伏的武陵群峰,境内古树参天,修竹婷婷,寿藤缠绕,花草芬芳,有石阶曲径、亭台碑坊装点,宛若仙境;故选项D符合题意.故选:D.19.家住某某的李丽同学的妈妈来某某开会,带回了以下特产,其中不是某某特产的是()A.人参 B.湘莲 C.中华猕猴桃D.君山银针茶解:某某省的特产较多,如中华鳖、中华猕猴桃、君山银针茶、湘茶、油茶等;人参是东北的特产,不属于某某省;依据题意.故选:A.20.某某的地形对河流的影响表现在()A.受地形影响,湘、资、沅、澧四水分别自西向东流入洞庭湖B.受地形影响,湘、资、沅、澧四水分别自东、南、西三面流入洞庭湖C.受地形影响,湘、资、沅、澧四水分别自南向北流入洞庭湖D.受地形影响,湘、资、沅、澧四水分别自北向南流入洞庭湖解:某某省的河流受地形影响,湘、资、沅、澧四水分别自东、南、西三面流入洞庭湖.故选:B.二.解答题(共5小题)21.读某某省略图,回答问题.(1)山脉①雪峰山;邻省②某某省;铁路交通枢纽③株洲.(2)我省四季分明,降水丰沛,属亚热带季风气候.对我省影响最大的气象灾害是水旱灾害.(3)湘、资、沅、澧四河中,流经某某市区的是资江.(4)洞庭湖是长江的天然水库,对长江的水量起调蓄作用.(5)十八大期间,新华网联合《半月谈》杂志社开展了“建设美丽中国,我们应该怎么做”的网络调查.根据自己家乡的实际情况,以下关于建设“美丽某某”的措施,不正确的是C .A.企业降低能耗 B.发展绿色产业C.为了增收,大量砍伐林木 D.大力发展水能等清洁能源(6)某某“湘菜”久负盛名,美食闻名全国.中央电视台播出的美食类纪录片《舌尖上的中国》,隆重介绍过下列美食资源,其中属于某某省的是 C .①香格里拉松茸②某某火宫殿臭豆腐③某某水磨年糕④湘西腊肉A.①②B.③④C.②④D.①③(7)某某省的简称是湘.解:读图分析可知:(1)依据位置,图某某脉①是雪峰山;邻省②是某某省;铁路交通枢纽③是株洲.(2)某某省四季分明,降水丰沛,属亚热带季风气候.对某某省影响最大的气象灾害是水旱灾害.(3)从图中可以看出,湘、资、沅、澧四河中,流经某某市区的是资江.(4)洞庭湖是长江的天然水库,对长江的水量起调蓄作用.(5)建设“美丽某某”的措施有:企业降低能耗、发展绿色产业、大力发展水能等清洁能源,大量砍伐林木会造成水土流失现象.(6)香格里拉松茸是某某省的特色美食资源,某某水磨年糕是某某省的特色美食资源,而某某火宫殿臭豆腐和湘西腊肉是某某省的特色美食资源.(7)某某省,因某某省大部分地处洞庭湖以南而得名,因省内最大河流湘江流贯全境而简称“湘”.故答案为:(1)雪峰山;某某;株洲;(2)亚热带季风;水旱灾害;(3)资江;(4)调蓄;(5)C;(6)C;(7)湘.22.读某某省局部图,完成下列问题:(1)填出图中字母代表的地理事物名称.城市A 某某水电站B 柘溪矿产地C 锡矿山(2)根据图某某息分析,某某城市主要沿河流和铁路线分布.(3)某某交通便捷,经长石铁路,可以西去某某、东到某某;沿资水(河流)顺流而下,可以北经洞庭(湖),直达长江(4)生态文明建设先行示X区是国家长江经济带的战略定位之一,某某作为长江经济带内的重要省份,一直致力于创建“两型社会”,某某一直在开展创建卫生城市和文明城市工作,作为中学生,你能为此做些什么?解:读图分析可知:(1)图中字母代表的地理事物名称:城市A是某某,水电站B是柘溪,矿产地C是锡矿山,有“世界锑都”之称.(2)根据图某某息分析,某某城市主要沿河流和铁路线分布.(3)读图可得,某某交通便捷,经长石铁路,可以西去某某、东到某某;沿资水顺流而下,可以北经洞庭湖直达长江.(4)某某省正倾力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某某一直在开展创建卫生城市和文明城市工作,作为中学生,可以积极参与这方面的宣传工作、节约用水用电、保护动植物资源、不乱扔垃圾、不使用一次性用品等等.故答案为:(1)某某;柘溪;锡矿山;(2)河流;铁路线;(3)长石;资水;洞庭;(4)积极参与这方面的宣传工作、节约用水用电、保护动植物资源、不乱扔垃圾、不使用一次性用品等等.23.读某某省略图,回答问题.某某省素有“鱼米之乡”、“芙蓉国度”之称.请根据所学知识,结合某某省略图,回答下列问题.(1)“民以食为天,食以粮为先”,某某为粮食生产大省,主要种植的粮食作物是水稻,主要种植区是图中的②(填代号)(2)图一中代号①表示的河流是湘江,该河流经过了长株潭城市群,在某某市的大致流向是自南向北流.(3)写出字母A、B所代表的地理事物名称:山脉:A 雪峰山铁路:B 京广线(4)某某旅游资源丰富,某同学在某某D、E、F三地拍摄并精选的三X图片(如图二),请你为他们贴上拍摄地(用字母表示)1. F 2. D 3. E .解:(1)某某为著名的“鱼米之乡”,农业生产历来较为发达,是我国的农业大省之一.②洞庭湖平原是某某省主要的农业区.(2)从河流的流向可以判断出某某省的地势特点是南高北低;故河流流向是自南向北;(3)读图可知,A是雪峰山;B是京广线;(4)崀山位于某某省的新宁县,故居位于某某韶山,武陵源位于某某某某;故答案为:(1)水稻;②;(2)湘江;长株潭;自南向北流;(3)雪峰山;京广线;(4)F;D;E.24.读某某省地图,完成下列各题.(1)A是雪峰山山脉,它是我国二、三阶梯的分界线,该山以西是云贵高原.(2)的诗词《沁园春•某某》:“独立寒秋,湘江北去,橘子洲头.看万山红遍,层林尽染…”由此可知,湘江在某某段的流向是由北向南流.在沅江上建有我省最大的水电站是五强溪水电站.(3)某某物产富饶,某某卫视的台标寓意某某是著名的“鱼米之乡”.这里农作物的熟制是一年两熟.(4)图中阴影部分C为洞庭湖,某某省位于此湖之南,所以叫某某,北部与我省相邻的是鄂省(写简称).(5)下列有关某某叙述,正确的是AB (双选)A.某某的地形以山地、丘陵为主B.某某的土地利用类型中,林地分布最广C.某某的自然灾害频繁,山地灾害主要表现为地震、崩塌、泥石流和山体滑坡D.某某气候冬冷夏热,四季分明,长受台风的袭击(6)某某的工业主要集中在“一点一线”,“一点”是指长株潭城市群,“一线”是指京广线某某段.解:读图可知,(1)图中A是雪峰山山脉,它是我国二、三阶梯的分界线之一,该山以西是云贵高原,以东是东南丘陵.(2)洞庭湖上的湘江在某某段由北向南流.五强溪水电站是某某省最大的水电站,该水电站建在沅江上游.(3)某某省位于南方地区,该省物产富饶,降水丰富,便于水产养殖;主要粮食作物为水稻,有“鱼米之乡”之称,某某卫视的台标寓意某某是著名的“鱼米之乡”.这里农作物一年两熟.(4)图中阴影部分C为洞庭湖,某某省位于此湖之南,所以叫某某,北部与我省相邻的是某某省,简称是鄂.(5)某某的地形以山地、丘陵为主;某某的土地利用类型中,林地分布最广;某某的自然灾害频繁,山地灾害主要表现为地崩塌、泥石流和山体滑坡等;某某为亚热带季风气候,气候特点为夏季高温多雨,雨热同期,冬季温和少雨,故选项AB符合题意.(6)某某的工业主要集中在“一点一线”地区,“一点”是指长株潭城市群,“一线”是指京九线某某段.故答案为:(1)雪峰山;云贵;(2)由北向南流;五强溪水电站;(3)鱼米之乡;一年两熟;(4)洞庭;鄂;(5)AB;(6)长株潭.25.读某某省地图,回答问题.(1)某某的地势特征是东、南、西三面高,北部低,据图,判断依据是河流自南向北流.(2)从图中可以看出,某某跨二阶梯和三阶梯.(3)某某西南邻某某,其行政中心是某某.(4)古人名句“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刻印于某某楼上,某某楼位于洞庭湖畔,有澧水、沅江、资水、湘江四条河流汇入.(5)某某的气候类型是亚热带季风气候.解:读图分析可知:(1)从图中可以看出,某某的河流多自南向北流,由此可判定,某某省的地势特征是东、南、西三面高,北部低.(2)图中的山脉是雪峰山,雪峰山是我国地势第二阶梯与第三阶梯的分界线,某某跨第二阶梯和第三阶梯,雪峰山以东的地形区为东南丘陵,以西是云贵高原.(3)某某西南邻某某壮族自治区,其行政中心是某某,该省区有我国人口最多的少数民族壮族.。

湘西土家织锦的图案风格及工艺特点研究

湘西土家织锦的图案风格及工艺特点研究
非物质 文化遗 产
ART E D U C AT l 0 N R ESEARCH
湘西土家织锦的图案风格及工艺特点研究 司土 官作 为上等贡 品向朝廷 纳贡 , 湘西土 家族长 于织造的悠久传统 因此得以保留下来。在发展
的过程 中, 湘西土家织锦从 纹样 、 材料和工艺等方面都弘扬 了多元 化的民族特征 。
格 。湘西土 家织锦肌理 的形 式美也具有很 强 的吸引力 , 给 人 们
应 的特点。 二是 传统作 品较少使 用均衡 式构 图, 而现 代创新 作 品开 始
使用 均衡式构 图。均 衡式构 图是 有机 变化的动 态平衡 , 灵活 多
变而又对 立统一。运用近大远小 、 深重浅轻 、 近重远轻等透视规 律, 形 成视 觉平衡 , 构成 均衡 的画 面, 给人 以视觉 上 的稳定感 。 湘西土家织锦早期的作 品中这 一构 图形 式不多见。
组合 , 黑 白空 间 关 系 的 巧 妙 安 排 , 体 现 了统 一 与变 化 的形 式 美 法
课题项目: 文章系2 0 1 5 g湖南省教育厅科 学研究一般项 目“ 3 D 打 印技 术应用 于土家织锦高级定制产 品的融合创新研究与实践” 的阶段性成果 .
项 目编 号 : l 5 C 0 4 5 8 。
五是 现代湘西土家织锦创新 作品 中常见平视体装 饰构 图或 组合体 装饰构 图。如 点线面的巧妙运 用 , 阴阳、 虚 实关系的巧妙
三是 常用适形构 图。适 形构 图是指适合 圆形 、 方形 、 三 角形
等外形 的图案 , 又被称为适合 纹样 。在 湘西土家 织锦 中, 适形纹 样 占的比重比较大。
四是常用连续构 图。湘西土家织锦 多见 二方连 续和 四方连
续 的构 图作 品, 这是 湘西土 家织锦 的一大特 点。连 续构 图具有 规律 性的重复 , 图案 多为个 性化 的单 独纹样和 适合纹样 的规律 性重复 , 与苗绣、 侗 锦等其他非物质文化遗产 的图案构 成形式有

我的家乡——湘西

我的家乡——湘西

特色菜
油粑粑(尔糕)
油粑粑:系以黄豆与粘米浸 泡后磨浆,在音符形铁提子或铁 瓢中盛浆,在沸油中炸至黄熟, 油香豆香四溢,酥脆、爽口,老 少咸宜,赶集人常用之佐酒,或 加汤煮食之。过年期间家家户户 都炸。
农家火锅
这道菜是湘西人家在冬天最流 行的农家火锅,以腊肉、牛肚、肥 肠为主料,因而美其名曰“三下 锅”。锅底没有特别的配制,是用 清水煮出的汤汁,加入些酱油、酸 辣椒等调料,很是地道的农家风味。
土家族茅古斯
茅古斯,土家语称为“古司拨铺”, 意即“祖先的故事”。汉语多称为茅古 斯或毛猎舞。属土家族流传至今的古老 的表演艺术之一。主要于每年岁首参与 土家族摆手舞中作穿插性表演。 茅古斯相传为茹毛饮血时代的土家 先民,后来把他们所创造的舞蹈也叫茅 古斯 起源相传古时候,湘西土家族地区 森林莽莽,荆棘遍野,人烟稀少,土家 族先民为了觅食,或上山打猎,或下河 捕鱼。后来又从渔猎生活步入农耕时代, 有一位土家族青年独自下山去学习农耕 技能,之后急于赶回山寨传授技能,一 路上风餐露宿,一身衣服被山林中的荆 棘撕扯成碎片,等他回到山寨时已是夜 晚,正逢土家“调年”(过年),举行 跳摆手舞等活动。
我的家乡——永顺
地理位置
永顺县位于湖南省的西部,湘西土家族苗 族自治州北部。东邻张家界市境,西接龙 山县、保靖县境,北枕桑植县境,南临古 丈县境,东南同怀化地区沅陵县境毗连。 是我国东部丘陵山地常绿阔叶林向西部高 山高原暗针叶林转变的过度带,为云贵高 原、鄂西山地黄壤岩溶山原的东缘。从东 沿的锅锅姥蜂至西沿的万云山顶,宽78公 里;南面自枝柳铁路罗依溪酉水大桥头至 北面喇叭界,长81公里。全县总面积 3810.6325平方公里(571.5949万亩), 为湖南省面积的1.8,为湘西自治州面积的 17.6。 县内常态地貌(浸蚀流水地貌)和 岩溶地貌同时发育,河流侵蚀切割强烈, 地青破碎,起伏大, 呈山地、山原、丘陵、 岗地及向斜谷地等多种类型。

湘西土家族吊脚楼建筑风格与保护研究

湘西土家族吊脚楼建筑风格与保护研究

血邮妬|瞬熹ND RESEARCH湘西土家族吊脚楼建筑风格与保护研究郭浩(吉首大学,湖南张家界427000)摘要:近年来,湖南乡村地区在城市化快速的发展进程中,湘西地区人们的居住环境正发生着改变。

湘西土家族吊脚楼建筑风格独具湖南省西北部地区的民族特色,土家族吊脚楼从选址到木材选用都是人类智慧的结晶,但是人们对于这种分布广泛、形式多样、规模小巧的吊脚楼式建筑关注度还不够、了解还不深。

在现代经济建设和乡村改造中,新兴建筑体系成型,旧的建筑正逐渐消失,在这样的情况下显得落后于时代的吊脚楼正在被抛弃,吊脚楼建筑作为湘西地方特色建筑的代表正在以惊人的速度逐步消失。

作为湘西土家族文化重要的一部分,当地居民还没有认识到其所蕴含的价值。

因此,保护吊脚楼建筑,发展地方建筑文化,是我们当前所需要重视的问题。

关键词:土家族吊脚楼;保护;传承中图分类号:J59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671-1602(2019)20-0001-011土家族吊脚楼现状概述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位于湖南省西北部。

作为“原始生态”文化建筑保存比较完整的地方,当地此起彼伏的吊脚楼建筑是最有具民族特色的建筑形式。

由于受到自然环境、地形制约及建筑材料等诸多因素的影响,吊脚楼建筑风格应运而生,同时作为当地最具特色的民居建筑。

它的建筑风格体现了人类生活的方方面面,反映了居民的生产生活方式和地方文化习俗,是我国民居建筑的宝贵历史文化遗产。

在调查中发现,许多过去的吊脚楼民居建筑正在逐渐消失,现存的建筑夜有着不同程度的现代改良,这些建筑主要分布在湖南的凤凰以及花垣县的古城,另外也零散的分布在湘西的各个县。

随着社会发展现代化,新材料,新能源正在潜移默化的改造生活环境与生活方式,以及外来文化对当地民俗的冲击,现代钢筋混凝土结构的砖瓦房正在取代以木、瓦结构为主的吊脚楼。

当地居民有权利选择更好的居住条件,实用性越来越差的吊脚楼正在被当地居民所抛弃。

2湘西土家族吊脚楼存在的问题湘西土家族吊脚楼随着地势此起彼伏的变化随势而建,十分壮丽。

《湘西传统建筑特色》PPT模板课件

《湘西传统建筑特色》PPT模板课件
黑瓦屋面,砖石山墙与木质主立面的经典搭配。
一、湘西古镇建筑特色
1.2 民居建筑特色小结
3、建筑排列
湘西地区地形地势呈现出三维的空间特性。 这种特征, 房屋多沿等高线排列, 依山脉、河流的趋势和指向修建,。
吊脚楼的空间布局和组织:
依山傍水,鳞次栉比,层叠而上 除少数能够就地坪架构井院式的吊脚楼外, 大多采用“ 一字屋” 连接的构成方式。 在单体木构建筑的组合中, 随着梯坡的变化, 构架的起落, 屋顶和“ 檐” 高低错落, 构成极具节奏感 和层次之美且气势恢宏的吊脚楼群。 户户搭构相连, 消隐着名分与等级, 体现出人与人, 人与自然相互亲融和彼此眷结之情。
1.2 民居建筑特色小结
1、屋顶(造型) 各地民居的坡度以 4 分水(坡度约合 22 度)和 5 分水的居多(坡度约合 27 度)。
民居最普遍:悬山顶,建造最简单。
悬山屋顶的出檐可以保护山墙。
对悬山顶应用灵活: 图1的悬山样式传统,但在悬山一边的檐下根据需求加设了一层屋檐,前后出檐的深度也有些许的差别; 图 2 可以看出,房架的中柱的位置并非在中心线上,而是向一边偏。这种屋檐的不对称变化,多是因 为湘西地区夏季炎热且持续时间长,所以出檐会根据朝向不同做变化。
设计可根据需求变化屋面。
1、泸溪悬山
2、泸溪悬山变化
3、花垣悬山
一、湘西古镇建筑特色
1.2 民居建筑特色小结
1、屋顶(造型)后起流行:硬山 Nhomakorabea。将山墙的高度做些许提升,墙头做各种造型。 湘西地区的人口逐渐变多,村落向城镇发展,民居的密度和整体的占地面积开始扩大。 木质建筑有起火的隐患。以砖为材质的山墙可以起到将各个民居从中阻隔的作用。
1.1 湘西四大古镇建筑概况
凤凰沱江古镇,交通便利。 风景秀丽,城内名胜古迹甚多,如明清时的古建筑和古迹文庙、三王庙、武侯祠、文 昌阁、笔架城等。 古城外围有风景秀丽的南华山国家森林公园,地下艺术宫殿奇梁洞

对湖南湘西地区柑桔类水果出口问题的研究与对策

对湖南湘西地区柑桔类水果出口问题的研究与对策
对湖南湘西地区柑桔类水果出口问题的研究与对策 王玉鹏
对湖南湘西地 区柑桔 类水果 出口问题 的研 究与对策
王 玉 鹏
( 湘西 自治州经济作物站 ,湖 南 湘西 ; 4 1 6 0 0 0 )
摘 要 :湖南湘西地 区的柑 桔 出1 2 " 营销起 步较 晚,底子 比较 薄,要 大量 出口 还 需解 决诸 多问题 。本 文即是 着眼 于湖 南湘西的柑桔水果 出口问题 ,探讨 了以柑桔为代表的湖南湘西水果 出口问题及 解决对 策。
1 . 4市 场 建 设 滞 后 ,组 织 化 程 度低 ,柑 桔 销 售 环 境 有 待 改 善
或柑桔集散地 ,外地客商要收购所需规格的柑桔果 品,往往要 造访多处农户 ,很难在短期 内达到收购 目标 ,客商收果难 ,农 户销果更难 ,更别提对果品实行统一包装统一消毒的措施 。近
年来 ,虽然湘西 自治州的部分乡镇 自发 成立 了以柑桔产销协会 为代表的合作经济组织 ,但这些组织还很不完善 ,真正发挥作 用的不到 4 0 %。 柑桔的市场收购严重滞后 于时代 的发展与要求。 2湖南湘西柑桔产业 出口所遇到的问置 2 . 1 遭 受 国外 技 术 壁 垒 近年来 ,随着西方发达 国家不断颁布新的技术法 规 ,不断 扩大 了对农产 品进 口贸易的管制范围 ,而柑 桔作 为初级农产 品 之一 , 受 国外技术壁垒影响较为严 重 , 如因为桔小实蝇 的影响 , 日、美等 国至今尚未对我国开放柑桔 贸易进 口。 2 . 2企 业 规模 小 。标 准 化 水 平 低
关键词 :湖南湘西;柑桔类水果 ;出口问题
中 国分 类号 :¥ 4 2 文 献标 识 码 :A
湘西 土家族苗族 自治州位于湖南省西北部 ,云贵高原东侧 的武 陵山区,与湖北省 、贵州省 、重庆市接壤 。作为湖南省进 入 国家 “ 西部大开发 ”的唯一地 区,湖南湘西 自然资源丰富 , 投资开发潜力极大 ,农业产业化稳步推进 ,拥有一大批如 “ 龙 山百合” 、 “ 保靖黄金茶 ”、 “ 湘西黄牛 ”、 “ 古丈毛尖” 、 “ 泸溪碰柑 ”、 “ 湘西桠柑 ”、 “ 酒鬼酒 ”、 “ 湘西猕猴桃” 荣获 国家地理标志产 品注册 的特色农产 品。通过多年 的经营管 理 ,湖南湘西土家族苗族 自治州 的柑桔产业从小到大 ,从少到 多 ,已经初具规模 ,逐渐成为 了全州农村经济发展 的支柱产业 和农 民增 收增效 的骨干项 目。但不容忽视 的现实情况是 ,湖南 湘西地 区的柑桔 出 口营销起步较 晚 ,底子 比较薄 ,要大量 出 口 还需解决诸多 问题 。 1湖南湘西地区柑桔产业存在 的主要 问题 1 . 1 信息闭塞 ,市场观念不 强 。积压损失和利润外流严重 湖南湘西地处山区 ,与外界信息交流相对 闭塞 ,在信息化 大发展 的今天 ,湘西州还没有成立专业 的柑桔信息 网络平 台, 市场信息来源不 畅 ,加上部分桔农市场观念不强 ,坐等客商上 门,往往导致其在市场竞争 中处 于被动 的劣势 ,从而造成大量 柑桔产 品的滞销 。如湘西龙 山县岩 冲乡、内溪 乡和长潭 乡等几 个乡镇 ,就 因为桔农未 能准确把握市场动 向,观望惜售 ,造成 了近 2 0 0万 柑 桔产 品的积压 ,尤其 这其 中还 有相 当一 部分 优质果 品遭 到积压滞销 ,损失严重 。又如永顺县 吊井乡树木村 因桔农惜售 ,直接致使该村柑桔积压腐烂愈半 ,损失惨重 。泸 溪县桔农 因市场信息不 畅 ,被动地接受 了客商低廉定价 ,使该 县柑桔价 格 比外地收购价格直接减少 了少 o . 9~1 . 1 元/ k g ,客 商赚得多 ,农 民得利少 ,利润外流达 2 0 0 0万元 以上 。 1 . 2管理粗放 。采后处理落后 ,商品化 率和附加值上不去 据不完全数据统计 ,湘西州 目前有超过 2万 h m 的桔 园普 遍 由于历来在管理上 的粗放化经营 , 部分桔园病虫防治不到位 , 使果 实普遍偏小 ,柑桔成 品卖相较差 。并且湘西州 的柑桔上市 销售 时间过于集中 ,且绝大部分仍然为 以鲜果销售为代表 的初 级农产 品销售模式 ,因此柑 桔销售压力非 巨大 ,柑桔 的商 品化 处理基本处 于空 白水平 。 1 . 3交通落后 ,运输成本高 ,客商积极性 和果 品外运受影响 当前 ,湘西 自治州水陆空交通均处于非常落后 的状态 ,部 分柑桔 主产 区的乡镇甚至还 没有通村公路 ,水果 收购客商 的大 型运输 车辆难 以直达 ,此种交通不 畅通 的现实 ,极大地影 响到 了外地 客商来湘西进行水果 收购 的积极性 ,直接导致 了湘西桔 农 的柑桔货 品积压 , 收购单价跟不上市场行情 , 利润受损严重。 同时 ,由于地 方上对 于 “ 绿色通道 ”政策宣传力度 不够 ,管理 方面也存在一 系列 的问题 , 导致本来是惠 民惠商的 “ 绿色通道” 却不通 畅 , 外地来湘西 收购柑桔 的车辆难 以享受 “ 不卸货 、不 罚款 、不 收过路 费”等的优 惠政 策 ,这也从一个侧 面打击 了果 商客户来湘西 收购 的积极性 。

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精品PPT课件

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精品PPT课件
7.2 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适合国情的基本政治制度
你知道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 吗?
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
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位于湖南省西北部, 云贵高原东侧的武陵山区,与湖北省、贵州省、 重庆市接壤,是湖南的西北门户,素为湘、鄂、 渝、黔咽喉之地。境内有汉、土家、苗、回、瑶、 侗、白等30个民族,人口283万,世居主体民族 土家族占41.5%、苗族占335461平方千米,州府吉首为武陵山 区(湘鄂渝黔边区)重要的物资集散地。
饮食特色
土家族饮食以玉米、小米、荞子为主,喜吃 酸菜和辣椒。
苗族的食物普遍采用腌制法,都喜欢腌成酸 味的。苗族喜饮酒,有着丰富的情趣盎然的敬酒 和饮酒风俗。
服饰特色
土家族男子用青蓝色或白色的土布帕子缠头,喜穿 对襟短衫,多纽扣;妇女穿无领开左襟大褂,袖子短肥, 下着八幅罗裙,裙上绣有花纹、图案,有的穿裤,裤脚 有两三条花边;老人着大襟衣。
黄永玉(1924年-至今),
土家族,中央美术学院教 授,曾任版画系主任
阿朵:土家族 ,1978年04 月17日生于湖南吉首,原 名符莹,著名歌星。
湘西州现有民族43个,主体民族是
土家族、苗族,人口过千的少数民族
有回族、瑶族、侗族和白族。各民族
长期以来处于大杂居、小聚居的状 态。 2006年末,全州有少数民族人口 203.36万人,占总人口的75.3%。在少 数民族人口中,土家族112.2万人,占 总人口的41.56%,占少数民族人口的 55.17%;苗族89.5万人,占总人口的 33.15%,占少数民族人口的44.75%; 其他少数民族1.66万人,占总人口的 0.61%,占少数民族人口的0.82%。
苗族男子的衣饰较为简单;头缠布帕,身穿对襟衣, 衣袖长而小,裤简短而大,喜包青色裹脚。头帕有青帕 和花帕两种。苗族妇女的服饰十分精美复杂。 苗族妇 女的头帕,因地而异。苗族妇女的首饰,造型精美,种 类繁多,以银饰最为普遍。苗族妇女的衣服,过腰大而 长,衣袖大而短,没有衣领。衣服式样一律是满襟,无 对襟式。裤子较短,裤脚较大。礼裙长而宽,下脚沿边 满绣花纹,并滚栏杆及大小花瓣。鞋子满绣花,头尖口 大,后跟上耳,以便穿着。

德夯简况

德夯简况

德夯风景名胜区简况(一)地理位置德夯风景名胜区位于湖南省西北部的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吉首市西部,距市区约18公里,地处云贵边缘与武陵山脉相交所形成的武陵大峡谷中段,地理坐标为东经109°30'–110°04'、北纬28°08'–28°29'。

景区规划面积108平方公里,分小龙、峒河、德夯三个景区。

(二)自然条件风景区属亚热带季风气候,四季分明。

年平均温度16°C–18°C。

最泠(一月)平均气温3.1°C–6.9°C,最热(七月)平均气温26.1°C–29.1°C。

年降雨量1440.5毫米,春季多暴雨。

年日照时数为1382.5小时。

无霜期285.8天。

穿越风景区的峒河为武水一级支流,平均流量23.4M3/秒。

另有其他小溪汇入峒河。

(三)景观类型景区以个性鲜明的峡谷,瀑布和秀美多姿的喀斯特地貌所构成的自然景观为基础,以古朴、神秘、奇特的苗族风情为特色,是一处可供游览观光、科普探险、民俗研究价值较高的风景名胜区。

(四)生物资源概况景区内动植物资源非常丰富,树种资源有197科、727属、1649种。

森林率达90%。

野生动物112种,其中禽兽32种、鸟类41种、爬行类11种、两栖类5种.列为国家二级保护动物的有娃娃鱼、黄毛灰猴、猴面鹰、穿山甲等。

(五)交通状况1、外部交通航空:东面有张家界机场,相距157公里,二级公路连通。

西面有铜仁机场,相距82公里,省道连通。

南面有正在筹建的芷江机场,相距98公里,有国道连通。

铁路:枝柳铁路干线贯穿湘西,吉首站距景区仅9公里。

距铁路中枢怀化市70公里,有国道连通。

公路:厦门至成都的319国道、呼和浩特至北海的209国道贯穿景区,2004年将改建成高速公里。

张家界至吉首高等公路(1828)已建成使用。

2、景区内部交通景区内已形成各景点交通网络,旅游公路均为柏油路面,或炒砂面并配有大型停车场。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位于湖南省西北部、云贵高原东侧的武陵山区,与湖北省、贵州省、重庆市接壤;境内居住着土家、苗、汉、回、瑶、侗、白等30个民族,总人口275.83万人,世居主体民族土家族占41.5%、苗族占33.1%。

辖吉首市和泸溪、凤凰、花垣、保靖、古丈、永顺、龙山七县,总面积15462平方公里,是湖南省进入国家“西部大开发”的唯一地区。

一、境域位置地理位置湘西州位于湖南省西北部,地理坐标为东经109。

10'~110。

22.5',北纬27。

44.5'~29。

38'。

武陵山脉自西向东蜿蜒境内,系云贵高原东缘武陵山脉东北部,西骑云贵高原,北邻鄂西山地,东南以雪峰山为屏。

东部、东北部与湖南省怀化市、张家界市交界;西南与贵州省铜仁地区接壤;西部与重庆市秀山县、酉阳县毗连,西北部与湖北省恩施州相邻,系湘鄂渝黔四省市交界之地。

境域面积湘西州境域,南北长约240公里,东西宽约170公里,土地总面积15462平方公里,占湖南省总面积的7.3%。

州域耕地面积随着经济建设的发展而不断变化,森林面积亦有降有升。

二、沿革区划建置沿革湘西州域历史悠久。

据考古发现,旧石器时代就有人类活动。

唐虞之时,有“蛮地”之称,属“三苗”范围。

夏,为“荆州之域”。

商代,属楚“鬼方”地域。

西周至春秋,属楚“黔中地”。

战国时属楚黔中郡。

西汉属武陵郡。

三国时初属蜀,后属吴。

西晋、东晋属荆州武陵郡。

隋唐五代时期属黔中道。

朱为荆湖北路的辰州、澧州。

元为湖广行省恩州军民安抚司、新添葛蛮安抚司和四川行省永顺司。

明置永顺宣慰司、保靖州宣慰司,其余为岳、辰两州地。

清置永顺府和风凰、乾州、永绥直隶厅,东北部为澧州地。

民国时期.1914一1922年为辰沅道。

1938—1949年为第八、第九行政督察区。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之初,凤凰、乾城(今吉首)、永绥(今花垣)、泸溪等县和永顺、龙山、保靖、古丈等县分属沅陵专区、永顺专区。

1952年8月,湘西苗族自治区成立,辖吉首、泸溪、凤凰、古丈、花垣、保靖6县,并代管永顺、龙山、桑植、大庸(今张家界永定区)4县。

年底,代管4县亦属直接管辖。

1955年4月,湘西苗族自治区改为湘西苗族自治州。

1957年9月20日,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正式成立。

州府设吉首,辖吉首、泸溪、风凰、花垣、保靖、古丈、永顺、龙山、桑植、大庸10县。

1982年和1985年,吉首、大庸先后改县设市。

1988年,大庸市升为地级市(即今张家界市),是年12月31日,大庸市及桑植县正式划出湘西州。

1989年至今,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辖8县市。

行政区划湘西自治州今辖吉首、泸溪、凤凰、古丈、花垣、保靖、永顺、龙山7县,截止2009年未,下辖90个乡、68个镇、6个街道办事处;全州有172个居民委员会、1975个村民委员会。

三、自然环境地貌湘西州域地处云贵高原余脉,地势由西北向东南倾斜,武陵山脉贯州境,北部多山,有大小山峰130多座。

州内最高点为龙山县境内大灵山,海拔1736.5米,最低点为泸溪县上堡乡大龙溪出口河床,海拔97.1米。

受酉水、猛洞河、武水、沅水、辰水等河流的影响,境内地面被切割成众多盆地、台地和高峰、沟谷及陡坡,相互交错,山峦叠嶂,千姿百态。

境域碳酸盐岩广布,岩溶地貌发育充分,多溶洞、伏流。

境域地貌大致分为三大区域:西北中山山原地貌区占州域总面积的22%,海拔800一1736米,地形切割较深,顶部岩溶发育,干旱少雨,光热偏低,土壤自然肥力较好,适宜发展林、粮、牧业生产;中部中低山山原地貌区面积约占州域总面积的59%,标高50一1000米,丘状起伏,岩溶发育,光、热、水、土条件较好,矿产资源丰富,适宜发展粮、林、牧、经济作物和矿业生产;中部及东南部低山丘岗平原地貌区面积约占州域总面积的18.98%,地势比较平坦开阔,光、热、水、土条件较好,为湘西州域发展农、林、牧、副、渔业的最佳区域。

气候湘西州域属中亚热带季风湿润气候,具有明显的大陆性气候特征:冬暖夏凉,四季分明,冬夏长春秋短;降水充沛,光热总量偏少;光热水基本同季;气候类型多样,立体特征明显。

最冷月1月平均气温在4.40℃以上,最热月最高气温大于35℃的天数8~15天。

年平均气温15—16.9℃,最高气温40℃,最低气温一5.5℃。

年降雨量1250~1500mm;多年平均日照时数1291—1406小时。

雨量集中春、夏,多见秋旱。

由于海拔的悬殊和地形、坡向等的不同,湘西州域气候类型无论是在垂直方向上还是在水平方向上都存在较大差异,气温、降水、日照、无霜期等均有显著差别。

四、自然资源水资源湘西州境大部分区域水资源丰富,水质良好,且地表水与地下水相互转化,形成地表地下水综合利用的格局。

全州区域内多年平均年径流量为132亿立方米。

州境沟壑纵横,落差大,有利于布局骨干水电站,有利于梯级开发,有利于防洪、灌溉、养殖、旅游及改善环境。

地表水与地下水相互转化,对水质有很好的净化作用。

境内大部分城镇上游河流区域的地表水与地下水,PH值适中,中等矿化离子总数不高,水值可达国家卫生部颁发的水质标准。

但随着人类活动的加剧,生态环境日趋恶化,部分区域水质遭受不同程度的污染。

境内水能资源十分丰富,干流长大于5公里流域面积在10平方公里以上的河流共368条。

主要河流有沅江、酉水、武水、猛洞河、花垣河等。

各河流坡降大、落差大,按平均流量估算,理论蕴藏量为179万千瓦。

全境可开发总装机容量达137.2万千瓦,已开发总装机容量46.96万千瓦。

境内岩溶地下水资源丰富。

地下水总量约为27.37亿立方米,约占年总水资源量的20.6%,境内有187条较大的暗河和900多个较大的溶洞这些暗河、溶洞,大多出露于地表或悬挂在陡壁之上,部分埋藏在地下深层,各具不同的开发利用前景。

生物资源湘西州境生物资源十分丰富,堪称野生动植物资源天然宝库和具有极高研究价值的基因库。

境内野生植物繁多,共有蕨类植物、裸子植物和被子植物等维管植物217科、1039属、3807种。

35亚种、315变种、11变型,在湖南植物区系中占有重要地位,属数占全省总属数的72%,种数占全省种数的51%。

境内保存着大量古老珍稀植物种属,中国特有的残、遗、单、少种属中,湘西有37属以上,占湖南全省的59%。

世界闻名孑遗植物水杉、珙桐、伞花木、伯乐树、双盾木、鹅掌楸、喜树、杜仲、青钱柳、香果树、青檀等湘西都有分布。

野生植物中,稀有、特有及国家保护种类多,植物种类属国家级保护植物6种,国家II级护植物29种,濒危植物2种,渐危植物21种,稀有植物16种,是国家保护植物高密度分布区。

境内资源植物丰富,药用植物、油脂植物、纤维植物、鞣料植物、淀粉和糖类植物、观赏植物、维生素植物和色素植物等种类繁多。

境内野生动物资源丰富,州境现有陆生脊椎动物237种,隶属21目64科;现有昆虫4175种分属22目177种。

湘西野生动物区系组成复杂品种极为丰富,既有华中区固有种,也有华中华南两区共有种;既有西部区的品种,也有东部区品种。

湘西州境野生动物中珍稀种类丰富,濒危种类较多。

属国家I级保护动物有云豹、金钱豹、林麝、白颈长尾雉、金雕5种;国家II级保护动物有50种;地方重点保护动物89种。

这些野牛动物中,有14种属中国列为世界濒危野生动物。

1999年考察发现,池鹭、棕背伯劳、画眉、黑斑蛙、虎纹蛙、毛冠鹿、华南兔、中华竹鼠及蛇类等在湘西尚有较大种群数量分布。

但随着人口增加、生产活动频繁、森林减少,野生物种类呈下降趋势。

矿产资源湘西州境矿产资源丰寓,日主要矿种储量大。

全州已发现矿产地85处,其中,黑色金属矿产41处,有色金属矿产160处,贵金属矿产10处,能源矿产68处,非金属矿产199处,地热矿泉水6处;已发现矿产地中,大型矿床12处、中型矿床26处、小型矿床73处、矿点374处。

全州已发现矿种63(待查)个,其中35个矿种探明一定储量。

探明储量在湖南省有一定分量的有锰、汞、铅锌、铝、锌、钒、磷、紫砂、陶土矿、含钾页岩10种。

其中锰、汞、铝、紫砂陶土矿居全省之首。

锰的探明储量:3106.57万吨,远景储量575.5万吨,居全国第二位,多分布于花垣县境内。

花垣民乐锰矿区为中国南方最大的锰矿床,有“东方锰都”之称。

五、人口民族人口湘西州境很早就有人类活动,随着经济和社会的发展,人类繁衍生息,人口不断增多。

州域(今8县、市域)人口总量文字记载自唐代开始,唐开元二十八年(740),人口约2.46万。

至清嘉靖二十一年(1816),人口约8l_27万人。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人口总量大幅增长。

1957年末,人口136.37万人,人口密度为每平方公里88.2人;1982年,人口密度为每平方公里129人;1995年,总人口247.497万人,人口密度为每平方公里160人;2006年末,总人口270万人,人口密度为每平方公里174.6人;2008年末,总人口273.93万人,人口密度为每平方公里177人。

2009年末,总人口275.83万人,人口密度为每平方公里178人。

民族湘西州现有的主体少数民族是土家族、苗族。

2006年末,全州有少数民族人口203.36万人,占总人口的75.3%。

在少数民族人口中,土家族112.2万人,占总人口的41.56%,占少数民族人口的55.17%;苗族89.5万人,占总人口的33.15%,占少数民族人口的44.75%;其他少数民族1.66万人,占总人口的0.6l%,占少数民族人口的0.82%。

其中,人口过千的少数民族有回族、瑶族、侗族和白族。

湘西各民族长期以来处于大杂居、小聚居的状态。

土家族,自称“毕兹卡”,主要分布在永顺、龙山、保靖、吉首、古丈等县市。

苗族,自称“果雄”,主要分布在花垣、凤凰、吉首、泸溪、古丈、保靖等县市。

旧时,土家、苗族多居住在比较偏僻的乡村,汉族多分布于交通相对便利的河畔叉口、集镇圩场。

随着经济文化交流的日益频繁,各民族不断交往融合,特别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民族团结工作的加强,使民族关系得到了根本的改善,生活自然环境地貌湘西州域地处云贵高原余脉,地势由西北向东南倾斜,武陵山脉贯州境,北部多山,有大小山峰130多座。

州内最高点为龙山县境内大灵山,海拔1736.5米,最低点为泸溪县上堡乡大龙溪出口河床,海拔97.1米。

受酉水、猛洞河、武水、沅水、辰水等河流的影响,境内地面被切割成众多盆地、台地和高峰、沟谷及陡坡,相互交错,山峦叠嶂,千姿百态。

境域碳酸盐岩广布,岩溶地貌发育充分,多溶洞、伏流。

境域地貌大致分为三大区域:西北中山山原地貌区占州域总面积的22%,海拔800一1736米,地形切割较深,顶部岩溶发育,干旱少雨,光热偏低,土壤自然肥力较好,适宜发展林、粮、牧业生产;中部中低山山原地貌区面积约占州域总面积的59%,标高50一1000米,丘状起伏,岩溶发育,光、热、水、土条件较好,矿产资源丰富,适宜发展粮、林、牧、经济作物和矿业生产;中部及东南部低山丘岗平原地貌区面积约占州域总面积的18.98%,地势比较平坦开阔,光、热、水、土条件较好,为湘西州域发展农、林、牧、副、渔业的最佳区域。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