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方经济学·第二版》第十六章:一般均衡的宏观经济模型

合集下载

西方经济学(宏观部分)-名词解释

西方经济学(宏观部分)-名词解释

西方经济学(宏观部分)名词解释第十二章:西方国民收入核算1.国内生产总值GDP:经济社会(一国或一地区)在一定时期内所运用生产要素所生产的全部最终产品(物品+劳务)的市场价值。

2.国民生产总值GNP:一国国民所拥有的全部生产要素,在一定时期内所生产的最终产品的市场价值。

3.名义GDP:用生产物品和劳务的当年价格计算的全部最终产品的市场价值。

4.实际GDP :用从前某一年作为基期价格计算出来的全部最终产品的市场价值。

5.GDP折算指数:也称GDP缩减指数。

它等于一国名义GDP与实际GDP的比值。

6.最终产品:在一定时期内生产的,并由最终使用者购买的产品和劳务。

7.中间产品:用于再出售而供生产别种产品用的产品。

8.流量:在一定时期内发生的变量。

例如,I投资是一个流量,它表示在一年内新增的投资,是资本存量的变化量。

9.存量:在一定时点上存在的变量。

例如,资本存量,它表示在某一时间点上有多少资本存在。

10.固定资产投资:新厂房,新设备,新商业用房,新住宅的增加.11.存货投资:企业所掌握的存货的价值的增加(或减少)。

12.重置投资:用于重置资本设备补偿旧资本消耗的投资。

13.净投资:总投资减去重置投资。

也就是净增加的投资,是资本存量的净增加.14.总投资:物质资本的增加、替换(和资本资产的支出)15.政府采购:G,政府花在劳务和商品上的支出16.转移支付:Tr,政府对人民的支付,但他们不用提供现期服务作为交换。

17.净出口:出口额和进口额之差。

NX=X—M18.间接税:企业的间接税包括货物税、销售税、周转税等.19.国民生产净值:NNP 国民生产总值扣除折旧的部分。

20.国民收入NI:国内生产净值NDP扣除间接税和企业转移支付,再加政府补助金。

也是一国生产要素在一定时期内提供的生产性服务所得到的报酬=工资+利息+租金+利润,即意义上的国民收入21.个人收入PI: NI –公司未分配利润—公司所得税-社会保险税(费)+政府给个人的转移支付22.个人可支配收入:DPI=PI—个人所得税23.储蓄—投资恒等式:若我们假设总收入=总产值,总支出=总产值,即Y=C+S,Y=C+I,则我饿每年可以得到事后的一个横等式储蓄=投资。

西方经济学(马工程第二版)上(微观经济)-教学大纲_2

西方经济学(马工程第二版)上(微观经济)-教学大纲_2

《西方经济学》(第二版)上册课程教学大纲一、课程基本信息二、课程内容与学时分配表三、课程目标任务及基本要求1.课程目标任务根据微观经济学课程所面对的教学任务和职业能力要求, 本课程的教学目标为:(1)知识目标①掌握西方经济学的研究对象、研究内容、研究方法和发展历程;②掌握需求和供给以及市场价格作用原理;③掌握基数效用理论和序数效用理论的基本内容;④掌握生产要素合理投入的分析方法;⑤掌握成本和收益理论及其分析方法;⑥掌握四种市场结构类型中产量和价格的确定;⑦掌握市场失灵原因和各种微观经济政策。

(2)技能目标①能运用需求、供给分析方法对简单的经济现象进行分析;②能运用基数效用理论和序数效用理论对消费者行为进行简单分析;③能对生产要素的合理投入进行分析;④能运用成本与收益理论对企业的长期和短期成本进行分析;⑤能运用市场理论对四种市场结构类型中产量和价格的确定进行分析;⑥能运用各种微观经济政策、市场因素和政府作用解决市场失灵问题进行分析。

2.基本要求本课程重在讲授微观经济的基本范畴、基本原理、基本方法, 以培养起学生对现代经济理论的兴趣和经济学思维, 并能掌握基本的经济学分析方法。

(1)采用启发式、讨论式、案例分析等教学方法, 充分利用多媒体等现代化教学手段, 整体优化教学过程和教学内容, 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2)贯彻精讲的原则, 突出重点, 简化推导, 图文并貌, 重在基本概念、基本理论的理解;(3)贯彻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的原则, 讲述中辅以一定量的习题讨论课, 给学生出一定量的思考题和习题, 并要求学生完成一定量的作业, 以提高学生对微观经济学课程基本概念的深入理解;(4)分析与总结相结合, 宏观讲授与微观分析相结合, 对讲授内容及时总结, 对重点内容深入分析, 深入浅出, 循序渐进。

四、课程的重点和难点1.经济学研究的对象与方法, 微观经济学与宏观经济学的关系;2.供求理论与价格的决定, 政府价格政策及其应用;3.需求价格弹性的概念及运用, 其他需求弹性与供给弹性;4.边际效用分析法和无差异曲线分析法, 消费者剩余的概念, 消费者的其他决策;5.企业生产要素最优投入与规模经济, 两种生产要素的最优组合;6.短期成本概念与分类和利润最大化原则, 长期成本概念, 机会成本在企业决策中的作用;7.四种市场结构的特征, 完全竞争市场上的短期与长期均衡, 垄断市场上的歧视价格, 垄断竞争市场上的产品差别竞争, 寡头市场均衡的特点, 围绕垄断的争论;8.衡量收入分配平等状况的标准与收入再分配政策,收入分配不平等的原因;9.市场失灵的原因及相关微观经济政策。

西方经济学宏观部分课后习题答案

西方经济学宏观部分课后习题答案

西方经济学宏观部分课后习题答案西方经济学宏观部分课后习题答案第十三章西方国民收入核算3.在统计中,社会保险税增加对GNP、NNP、NI、PI和DPI这五个总量中哪个总量有影响?为什么?答:因为社会保险税是直接税,故GNP、NNP、NI均不受其影响,又因为它是由企业上缴的职工收入中的一部分,所以PI和DPI均受其影响。

4.如果甲乙两国并成一个国家,对GNP总和会有什么影响?(假定两国产出不变)答:假定不存在具有双重居民身份的情况,则合并对GNP总和没有影响。

因为原来甲国居民在乙国的产出已经计入甲国的GNP,同样,乙国居民在甲国的产出已经计入乙国的GNP。

在存在双重居民身份生产者的情况下,则GNP减少。

5.从下列资料中找出:(1) 国民收入(2) 国民生产净值(3) 国民生产总值(4) 个人收入(5) 个人可支配收入(6) 个人储蓄单位:亿美元资本消耗补偿雇员酬金企业利息支付间接税个人租金收入公司利润非公司企业主收入红利社会保险税个人所得税消费者支付的利息政府支付的利息政府和企业转移支付个人消费支出356.41866.6264.9266.334.1164.8120.866.4253.9402.164.4105.1374.51991.9答:(1) 国民收入=雇员佣金+企业利息支付+个人租金收入+公司利润+非公司企业主收入(2) 国民生产净值=国民收入+间接税(3) 国民生产总值=国民生产净值+资本消耗补偿(4) 个人收入=国民收入-公司利润-社会保障税+红利+政府和企业转移支付(5) 个人可支配收入=个人收入-个人所得税(6)个人储蓄=个人可支配收入-个人消费支出6.假定一国下列国民收入统计资料:单位:亿美元国民生产总值总投资净投资消费政府购买政府预算盈余4800800300300096030试计算:(1) 国民生产净值(2)净出口(3)政府收入减去转移支付后的收入(4) 个人可支配收入(5)个人储蓄答:(1)国民生产净值=GNP-(总投资折旧-净投资)=4800-(800-300)=4300(2)净出口=GNP-(消费+总投资+政府购买)=4800-(3000+800+960)=40(3)政府税收减去转移支付后的收入=政府购买+政府预算盈余=960+30=990(4)个人可支配收入=NNP-税收+政府转移支付=NNP-(税收-政府转移支付)=4300-990=3310(5)个人储蓄=个人可支配收入-消费=3310-3000=3107.假设国民生产总值是5000,个人可支配收入是4100,政府预算赤字是200,消费是3800,贸易赤字是100(单位:亿元),试计算:(1) 储蓄(2) 政府支出(3) 投资答:(1)储蓄=DPI-C=4100-3800=300(2)因为:I+G+(X-M)=S+T所以:I=S+(T-G)-(X-M)=300-200-(-100)=200(3)政府支出G=1100第十四章简单国民收入决定理论2.在均衡产出水平上,是否计划存货投资和非计划存货投资都必然为零?答:在均衡产出水平上,计划存货投资不一定为0,而非计划存货投资则应该为0。

西方经济学结构图

西方经济学结构图

微观部分
第一章引论
知识结构图:
第二章需求曲线和供给曲线概述以及有关的基本概念知识结构图:
第三章效用论知识结构图:
第四章生产论知识结构图:
第五章成本论知识结构图:
第六章完全竞争市场
知识结构图:
第七章不完全竞争的市场知识结构图:
第八章生产要素价格决定的需求方面知识结构图:
第九章生产要素价格决定的供给方面知识结构图:
第十章一般均衡论和福利经济学
知识结构图:
第十一章市场失灵和微观经济政策
知识结构图

宏观部分第十二章国民收入核算
知识结构图:
第十三章简单国民收入决定理论知识结构图:
第十四章产品市场与货币市场的一般均衡知识结构图:
第十五章宏观经济政策分析知识结构图:
第十六章宏观经济政策实践
知识结构图:
第十七章总需求——总供给模型知识结构图:
第十八章失业与通货膨胀知识结构图:
第十九章国际经济的基本知识(略)
第二十章国际经济部门的作用
知识结构图:
第二十一章经济增长和经济周期理论知识结构图:
第二十二章宏观经济学在目前的争论和共识知识结构图:
第二十三章西方经济学与中国(略)。

《西方经济学》 第十六章 chapter16 课件 PPT

《西方经济学》 第十六章 chapter16 课件 PPT

3、汇率制度
• 固定汇率制指一国中央银行规定本国货币与 别国货币汇率只能在非常有限的范围内波动。 • 浮动汇率制则指一国货币当局不规定官方汇 率,而听任其随行就市地波动。 • 又分成“肮脏的浮动”和“清洁的浮动”。 • “肮脏的浮动”是政府有管理的浮动,因为 政府可以高抛低吸,公众却不能享有同等的 机会,所以是“肮脏的”。 • “清洁的浮动”的汇率完全随行就市,政府 不予管理。
3、决定开放的因素
• 自然资源的赋予情况 • 经济发达程度 • 经济结构的差异 • 历史传统 • 经济政策以及其他政治文化因素
4、国际收支平衡表
• 一国或一个地区在一定时期内,对外全部经济文化
往来所形成的货币收支的总和。 • 按照复式记账的原理编制成表格。 • 国际收支平衡表的主要科目为: • 经常项目--- 商品、劳务、国际间单方转移。
国内总需求变动和出口变动的影响
• 1)国内总需求的变动 AD Y 进口M 贸易收支恶化(贸 易收支盈余减少或赤字增加); 反之。 • 2)出口的变动 出口X AD Y 进口M , 因为边际进口倾向小于1,出口X >进口M , 贸易收支改善(贸易收支盈余增加或赤字减少)。
• 资本项目--- 一切对外资产和负债的交易活动。
• 官方储备项目--- 国家货币当局对外交易净额。
• 错误与遗项
二、国际贸易原理
国际贸易---进出口---总需求---国民经济均衡
1、绝对优势原理---- 英国的 亚当-斯密 (1776年《国富论》)。两国相比,出口 效率高的产品,进口效率低的产品。
围绕列昂惕夫之“谜”的争
论,由此引起人力、技术、管理
新要素理论,产品生命周期理论
等国际贸易理论的发展。

第十六章一般均衡与经济效率

第十六章一般均衡与经济效率
❖ 假设:
两种投入:劳动和资本; 两种产品:衣服和食物;
50L 30K
Labor in clothing production
40L
30L
20L
10L
A点是无效率的,阴影部分都优于A点 80F
20K
Capital in food production
10K
25C 30C
10C
D
C B
0C
10K
James’s Clothing
契约曲线
Karen’s Food
Contract Curve
G F E
0K
Karen’s Clothing
0J
James’s Food
交换的效率
从A点开始交 换,图中的哪 一点会实现?
10F 6C
在通常情况下
我们很难做出
James’s Clothing
结论。实现的
❖ 詹姆斯最多只愿意以2单位食品换1单位服装,而市 场价格要求3单位食品换1单位服装,所以詹姆斯不 会愿意交易;而凯伦则非常乐意交易。这时,交易 不会发生,但这只是暂时的。在竞争性市场,过度 需求和过度供给会调整价格。
竞争性市场的经济效率
❖ 从C点可有如下几条结论:
两无差异曲线相切于C点,因此竞争性均衡配置C点是帕 累托有效的;
❖ 帕累托最优状态又称做经济效率。满足帕累托最优 状态就是具有经济效率的;不满足帕累托最优状态 就是缺乏经济效率的。
❖ 满足帕累托最优状态的两种情况:
❖ 产品在消费者之间的任何重新分配都会至少降低一 个消费者的满足水平。
❖ 要素在厂商之间的任何重新配置都会至少降低一个 厂商的产量。
❖ 帕累托最优的条件包括三个:

2024年度-马工程西方经济学(第二版)教学课件

2024年度-马工程西方经济学(第二版)教学课件
30
社会收入分配与分配政策
社会收入分配
社会收入分配是指国民收入在居民之间的分配情况。收入分配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包 括个人能力、教育水平、职业选择、市场供求关系等。合理的收入分配有助于促进社会
公平和经济发展。
分配政策
政府通过制定分配政策来影响社会收入分配。主要的分配政策包括税收政策、社会保障 政策、教育政策等。税收政策可以通过调整个人所得税、企业所得税等税率来影响收入 分配;社会保障政策可以通过提供社会保险、社会救助等来保障低收入人群的基本生活
间的关系。
供给表
表示各种价格水平与其对应的供给量之间 关系的表格。
供给定理
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某种商品的供 给量与其价格呈同方向变动,即价格上升 ,供给量增加;价格下降,供给量减少。
10
均衡价格的形成与变动
1
均衡价格
在市场上,当需求量等于供给量时,所 对应的商品价格即为均衡价格。
2
均衡数量的决定
26
垄断竞争市场与寡头市场
垄断竞争市场
介于完全竞争和完全垄断之间的一种市场结构,既有竞争因素又有垄断因素。 特征包括产品差别化、厂商众多、进出容易等。
寡头市场
又称寡头垄断市场,指少数几家厂商控制整个市场的产品的生产和销售的这样 一种市场组织。特征包括厂商数量少、产品同质或异质、进出不易等。
27
06
分配理论
28
生产要素的需求与供给
生产要素需求
厂商对生产要素的需求取决于其边际生产力,即每增加一单 位生产要素所带来的产量增加。生产要素的需求曲线向右下 方倾斜,表示随着生产要素价格的下降,厂商愿意增加生产 要素的使用量。
生产要素供给
生产要素的供给取决于要素所有者的收入和偏好。对于劳动 供给,工资率是影响劳动供给的主要因素,工资率上升,劳 动供给增加;对于资本供给,利率是影响资本供给的主要因 素,利率上升,资本供给增加。

西方经济学高鸿业(微观宏观)第二版

西方经济学高鸿业(微观宏观)第二版

西方经济学(微观+宏观)章节目录:第二版高鸿业编微观:第一章引论第一节什么是西方经济学第二节现代西方经济学的由来和演变第三节西方经济学企图解决的两个问题第四节对西方经济学应持有的态度第五节为何学习西方经济学第六节本教材的特点第二章需求和供给曲线概述以及有关的基本概念第一节微观经济学的特点第二节需求曲线第三节供给曲线第四节供求曲线的共同作用第五节经济模型、静态分析、比较静态分析和动态分析第六节需求弹性和供给弹性第七节运用供求曲线的事例第八节?蛛网模型(动态模型的一个例子)第九节结束语第三章效用论第一节效用论概述第二节无不同曲线第三节预算线第四节消费者的均衡第五节价钱转变和收入转变对消费者均衡的影响第六节替代效应和收入效应第七节从单个消费者的需求曲线到市场需求曲线第八节?不肯定性和风险第九节结束语第四章生产论第一节厂商第二节生产函数第三节一种可变生产要素的生产函数第四节两种可变生产要素的生产函数第五节等本钱线第六节最优的生产要素组合第七节利润最大化可以取得最优的生产要素组合第八节扩展线第九节规模报酬第十节结束语第五章本钱论第一节成本的概念第二节短时间总产量和短时间总本钱第三节短时间本钱曲线第四节短时间产量曲线与短时间本钱曲线之间的关系第五节长期总本钱第六节长期平均本钱与长期边际本钱第七节结束语第六章完全竞争市场第一节厂商和市场的类型第二节完全竞争厂商的需求曲线和收益曲线第三节厂商实现利润最大化的均衡条件第四节完全竞争厂商的短时间均衡和短时间供给曲线第五节完全竞争行业的短时间供给曲线第六节完全竞争厂商的长期均衡第七节完全竞争行业的长期供给曲线第八节完全竞争市场的短时间均衡和长期均衡第九节结束语第七章不完全竞争的市场第一节垄断第二节垄断竞争第三节寡头第四节不同市场的经济效率的比较第五节结束语第八章生产要素价格决定的需求方面第一节分配论概述第二节引致需求第三节完全竞争厂商利用生产要素的原则第四节完全竞争厂商对生产要素的需求曲线第五节从厂商的需求曲线到市场的需求曲线第六节?卖方垄断对生产要素的利用原则第七节?卖方垄断对生产要素的需求曲线第八节?买方垄断情况下生产要素的价钱和数量的决定第九节结束语第九章生产要素价格决定的供给方面第一节对供给方面的概述第二节劳动供给曲线和工资率的决定第三节土地的供给曲线和地租的决定第四节资本的供给曲线和利息的决定第五节?欧拉定理第六节洛伦兹曲线和基尼系数第七节结束语第十章一般均衡论第一节局部均衡和一般均衡第二节瓦尔拉斯一般均衡理论第三节?一般均衡理论的发展和现状第四节结束语第十一章福利经济学第一节实证经济学和规范经济学第二节判断经济效率的标准第三节交换的帕累托最优条件第四节生产的帕累托最优条件第五节交换和生产的帕累托最优条件第六节完全竞争和帕累托最优状态第七节社会福利函数第八节市场社会主义的理论基础第九节结束语第十二章市场失灵和微观经济政策第一节垄断第二节外部影响第三节公共物品第四节不完全信息第五节结束语第六节微观经济学结束语宏观:第十三章西方国民收入核算第一节宏观经济学的特点第二节国内生产总值第三节核算国民收入的两种方法第四节从国内生产总值到个人可支配收入第五节国民收入的基本公式第六节名义GDP和实际GDP第七节结束语第十四章简单国民收入决定理论第一节均衡产出第二节凯恩斯的消费理论第三节?其他关于消费函数的理论第四节两部门经济中国民收入的决定及变动第五节?简单收入决定的动态模型第六节乘数论第七节三部门经济的收入决定及乘数第八节三部门经济中各种乘数第九节四部门经济中国民收入的决定第十节结束语第十五章产品市场和货币市场的一般均衡第一节投资的决定第二节IS?曲线第三节利率的决定第四节LM?曲线第五节IS-LM?分析第六节凯恩斯的基本理论框架第七节结束语第十六章宏观经济政策分析第一节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的影响第二节财政政策效果第三节货币政策的效果第四节两种政策的混合使用第五节结束语第十七章宏观经济政策实践第一节经济政策目标第二节财政政策第三节货币政策第四节资本证券市场第五节宏观经济政策及理论的演变第六节结束语第十八章?总需求-总供给模型第一节总需求曲线第二节总供给的一般说明第三节长期总供给曲线第四节短期总供给曲线--凯恩斯模型第五节凯恩斯主义对经济波动的解释第六节总需求曲线与总供给曲线移动的效应第七节总需求和总供给曲线的数学小结第八节结束语?第十九章国际经济的基本知识第一节国际贸易理论的发展概述第二节国际贸易组织第三节国际金融体系的演变第四节政府调节国际经济往来的措施第五节结束语第二十章?国际经济部门的作用第一节汇率和对外贸易第二节国际收支的平衡第三节IS-LM-BP?模型第四节资本完全流动下的IS-LM-BP?模型第五节?开放经济条件的财政与货币政策第六节调整内部均衡和外部均衡的政策第七节南—北关系的一种经济分析第八节包括国际部门在内的宏观经济理论体系的数学小结第九节结束语第二十一章经济增长理论第一节对经济增长的一般认识第二节哈罗德-多马模型第三节新古典增长理论第四节经济增长因素的分析第五节?最优经济增长途径简述第六节经济增长理论的新发展第七节关于经济增长的争论第八节经济周期理论概论第九节结束语第二十二章通货膨胀理论第一节通货膨胀的描述和分类第二节通货膨胀的原因第三节通货膨胀的经济效应第四节价格调整曲线第五节通货膨胀与产量第六节政府针对通货膨胀的政策第七节恶性通货膨胀第八节?动态总需求和动态总供给曲线的数学小结第九节结束语第二十三章新古典宏观经济学与新凯恩斯主义经济学第一节新古典宏观经济学的理论渊源第二节新古典宏观经济学的基本假设第三节新古典学派的观点第四节附加预期变量的总供给曲线第五节新古典模型第六节?第五节内容的数学说明第七节实际经济周期理论第八节新古典宏观经济学对财政政策的分析第九节新凯恩斯主义的特点第十节黏性工资和价格存在的理由第十一节一个新凯恩斯主义的模型第十二节?博弈论在宏观经济政策中的应用第十三节目前宏观经济学的基本共识第十四节本章和宏观经济学的结束语第二十四章西方经济学与中国第一节西方经济学的理论体系是科学吗第二节西方经济学对我国的有用之处第三节在应用西方经济学时应加考虑的我国国情的特殊性第四节科学主义第五节对意识形态问题的隐讳第六节广泛而庞杂的内容第七节貌似新颖的形象第八节全书结束语附录一主要参考文献附录二重要人名译名对照表附录三重要术语汉英对照检索表。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图16-1 古典宏观经济理论中的总
需求(名义国民收入)曲线
编辑ppt
2
在古典宏 观经济理论模 型中,由于货 币工资和价格 水平调整的灵 活性,即使总 需求下降,也 不会引起持久 性的失业发生。
图编1辑6p-p2t 古典宏观经济理论模型
3பைடு நூலகம்
第二节 简单萧条模型
• 在简单萧条模型中,价格水平是黏性的, 货币工资水平是刚性的。
9
第五节 完全预期模型
• 我们结合图16-7来说明在完全预期模型 中,产品市场、货币市场和劳动市场同 时均衡的情况下,各种经济变量的决定。
编辑ppt
10
图16-7 完全预编期辑p模pt 型
11
习题
1. 用一般均衡分析法说明萧条、短期情况和完全 预期状态下的经济现实。
2. 外来的对总需求的扰动和冲击对各种情况下的 总供求一般均衡会产生什么效应?
• 在图16-3中,图(a)是用货币工资表示 的劳动市场,图(b)是生产函数曲线, 图(c)是45°线,图(d)是价格水平产出空间,用来反映总供给曲线和总需 求曲线。图(e)是IS-LM模型,表示产 品市场和货币市场的同时均衡。
编辑ppt
4
图16-3 简单编萧辑p条pt 模型
5
第三节 完全货币幻觉模型
3. 外来的对总供给的扰动和冲击对各种情况下的 总供求一般均衡会产生什么效应?
编辑ppt
12
图16-4 完全货币编幻辑p觉pt 模型(需求变动)
6
图16-5 完全货币幻编辑觉pp模t 型(供给变动)
7
第四节 一般短期模型
• 我们结合图16-6来说明在一般短期模型 (不完全货币幻觉模型)中,产品市场、 货币市场和劳动市场同时均衡的情况下 各种经济变量的决定。
编辑ppt
8
图16-6 一般短编辑期pp模t 型
第十六章 一般均衡的 宏观经济模型
第一节 第三节 第四节 第五节
简单萧条模型 完全货币幻觉模型 一般短期模型 完全预期模型
编辑ppt
1
第一节 古典宏观经济模型
• 古典经济学的总供给 曲线是一条处于充分 就业水平上的垂直于 横轴的线。
• 在古典经济学那里, 反映P与Y关系的总需 求曲线是一条双曲线, 如图16-1所示。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