总复习:简单的机械运动(提高)巩固练习

合集下载

《机械运动》全章复习与巩固提高

《机械运动》全章复习与巩固提高

《机械运动》全章复习与巩固(提高)一、目标与策略明确学习目标及主要的学习方法是提高学习效率的首要条件,要做到心中有数!学习目标:●知道参照物的概念,会选择参照物描述物体的运动;●了解运动是物体的属性,运动和静止是相对的;●掌握长度和时间的测量,会正确使用刻度尺;●掌握速度公式,能用速度公式进行简单的计算;●理解匀速直线运动和平均速度;●会测量、计算平均速度。

学习策略:●这一章节所学的内容和我们实际生活结合的比较紧密,应当多结合实际,多观察一些实例,让学生思考这些运动的特点,并总结规律。

培养观察实验的能力。

提高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和由实践中学习的习惯,加深一些物理学习方法的体会;●在生活当中,很多运动都不是匀速直线运动,为了研究方便,我们可以将生活中的变速运动当成简单的匀速直线运动来处理;●在物理学中,常常需要用图表来描述一个物理量和另一个物理量的关系,会利用图表描述并分析图表中物理量之间的关系是科学探究能力、科学素养的一个主要标志。

我们在本节就可以利用图表来研究路程与速度,时间的关系。

二、学习与应用“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科学地预习才能使我们上课听讲更有目的性和针对性.我们要在预习的基础上,认真听讲,做到眼睛看、耳朵听、心里想、手上记.知识回顾——复习学习新知识之前,看看你的知识贮备过关了吗?1、机械运动:2、参照物:3、速度:(1)定义:物理意义:(2)公式:(3)单位换算:1m/s=km/h ; 15 m/s=km/h4、匀速直线运动:5、平均速度:6、误差:【知识网络】要点一、长度的测量1.长度的单位及其换算关系(1)国际单位:。

常用单位:、、、、、。

(2)单位符号及换算:1千米(km)= 米(m)= 分米(dm)= 厘米(cm)= 毫米(mm)= 微米(μm)= 纳米(nm)2.测量工具:(1) (最常用);(2)精密仪器:游标卡尺螺旋测微器,激光测距仪。

要点梳理——预习和课堂学习认真阅读、理解教材,尝试把下列知识要点内容补充完整,带着自己预习的疑惑认真听课学习.课堂笔记或者其它补充填在右栏.预习和课堂学习更多知识点解析请学习网校资源ID:#17683#3945753.刻度尺的正确使用(1)看:;;看清分度值(决定了测量的精确程度)。

第8讲 总复习:简单的机械运动(基础)

第8讲 总复习:简单的机械运动(基础)

第8讲总复习:简单的机械运动(基础)考纲要求1、知道参照物的概念,知道物体的运动和静止是相对的;2、理解匀速直线运动、速度,并且能够运用速度公式解决问题;3、理解路程—时间图象。

知识网络考点梳理考点一、机械运动1、概念:在物理学中,我们把一个物体相对于另一个物体的位置变化叫做机械运动,简称运动。

要点诠释:(1)宇宙中的一切物体都在做机械运动,机械运动是自然界中最普遍的运动形式。

(2)判断物体是否做机械运动关键是看物体是否发生“位置的变化”。

2、 参照物描述物体的运动,判断一个物体的运动情况(是运动还是静止),需要选定一个物体作为标准,这个被选作标准的物体就叫做参照物,参照物是我们假定为不动的物体。

如果物体相对于参照物的位置发生了变化,我们就说物体是运动的,物体相对于参照物的位置没有发生变化,我们就说物体是静止的。

要点诠释:(1)参照物可以选取研究对象以外的任何物体,它既可以是运动的也可以是静止的,要根据实际情况而定。

(2)同一物体,由于参照物选择不同,对其运动状态的描述也往往不同。

(3)通常我们研究地面上物体运动的情况较多,为了方便起见,我们常选地面或相对于地面静止的物体的参照物。

(4)如果处在运动的物体中,人们描述物体的运动时,一般习惯选择运动物体本身作参照物。

如人坐在行驶的火车上,一般会选火车为参照物来描述其他物体的运动情况。

3、运动和静止的相对性我们平常所说的运动和静止都是相对于所选的参照物而言的。

要点诠释:(1)宇宙中的一切物体都是运动的,没有绝对静止的物体。

(2)判断物体运动或静止的方法:选定参照物,分析被研究的物体相对于参照物的位置有没有发生变化。

考点二、直线运动1、匀速直线运动(1)物体沿着直线且速度不变的运动,叫做匀速直线运动。

(2)匀速直线运动的特点:①匀速直线运动是运动状态不变的运动,是最简单的机械运动。

②在整个运动过程中,物体的运动方向和运动快慢都保持不变。

③在任意一段相等的时间内和任意一段路程内速度都是相等的。

初中物理总复习:简单的机械运动(提高)知识讲解+巩固练习

初中物理总复习:简单的机械运动(提高)知识讲解+巩固练习

总复习:简单的机械运动(提高)【考纲要求】1、知道参照物的概念,知道物体的运动和静止是相对的;2、理解匀速直线运动、速度,并且能够运用速度公式解决问题;3、理解路程—时间图象。

【知识网络】【考点梳理】考点一、机械运动1、概念:在物理学中,我们把一个物体相对于另一个物体的位置变化叫做机械运动,简称运动。

要点诠释:(1)宇宙中的一切物体都在做机械运动,机械运动是自然界中最普遍的运动形式。

(2)判断物体是否做机械运动关键是看物体是否发生“位置的变化”。

2、参照物描述物体的运动,判断一个物体的运动情况(是运动还是静止),需要选定一个物体作为标准,这个被选作标准的物体就叫做参照物,参照物是我们假定为不动的物体。

如果物体相对于参照物的位置发生了变化,我们就说物体是运动的,物体相对于参照物的位置没有发生变化,我们就说物体是静止的。

要点诠释:(1)参照物可以选取研究对象以外的任何物体,它既可以是运动的也可以是静止的,要根据实际情况而定。

(2)同一物体,由于参照物选择不同,对其运动状态的描述也往往不同。

(3)通常我们研究地面上物体运动的情况较多,为了方便起见,我们常选地面或相对于地面静止的物体做参照物。

(4)如果处在运动的物体中,人们描述物体的运动时,一般习惯选择运动物体本身作参照物。

如人坐在行驶的火车上,一般会选火车为参照物来描述其他物体的运动情况。

3、运动和静止的相对性我们平常所说的运动和静止都是相对于所选的参照物而言的。

要点诠释:(1)宇宙中的一切物体都是运动的,没有绝对静止的物体。

(2)判断物体运动或静止的方法:选定参照物,分析被研究的物体相对于参照物的位置有没有发生变化。

考点二、直线运动1、匀速直线运动(1)物体沿着直线且速度不变的运动,叫做匀速直线运动。

(2)匀速直线运动的特点:①匀速直线运动是运动状态不变的运动,是最简单的机械运动。

②在整个运动过程中,物体的运动方向和运动快慢都保持不变。

③在任意一段相等的时间内和任意一段路程内速度都是相等的。

新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物理[《机械运动》全章复习与巩固 重点题型巩固练习](基础)

新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物理[《机械运动》全章复习与巩固 重点题型巩固练习](基础)

新人教版八年级上册初中物理重难点突破知识点梳理及重点题型巩固练习【巩固练习】一、选择1.下列情况中是因为误差而引起结果不准确的是()A.测量时物体的边缘未对准“0”刻度线 B.刻度尺本身刻度不均匀C.观察时视线未能与刻度尺垂直 D.读数时没有再估读一位数字2.商场内的营业员量服装时,最好应选用()A.分度值为1cm的1m长的直尺 B.分度值为1mm的1.5m长的直尺C.分度值为1mm的1m长的直尺 D.分度值为1cm的1.5m长的直尺3.关于误差,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A.误差的产生与测量工具有关 B.真实值与测量值之间的差异始终存在C.误差不能避免,但是可以尽量减小 D.以上说法都不正确4.(2015•南京二模)一位跳伞运动员在下落过程中,看到身旁的直升飞机在向上运动,则直升飞机相对于地面的运动情况为()A.一定上升B.一定下降C.一定静止D.可能上升,可能下降5.(2016•宿州二模)小明同学对物理课本进行了测量,记录如下:长为25.91cm,宽为18.35cm,那么他所用的刻度尺的分度值为()A.1mm B.1cm C.1dm D.1m6.在南北方向的平直公路上,有a、b、c三辆汽车,a车上的人看到b车匀速向南,c车上的人看到a 车匀速向北,b车上的人看到路旁的建筑物匀速向南,这三辆车中相对于地面可能静止的是()A.只有a车 B.只有b C.只有c D.a车和c车7.判断一个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的依据是()A.每隔1s沿直线运动的路程相等 B.只需物体的速度大小不变C.1s内运动5m,2s内运动10m,3s内运动15m D.任何相等的时间内,沿直线运动的路程都相等8.下列关于速度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通过的路程越长,物体的速度就越大 B.相同时间内,通过路程越长,物体速度越大C.运动的时间越短,物体的速度就越大 D.通过相同路程,所用时间越长,物体速度就大9.小明和张伟进行百米赛跑,每次小明都要比张伟提前5m到达终点,若让小明将起点向后远离原起点5m,张伟仍在原起点处与小明同时起跑,按原来的平均速度运动,则()A.小明先到达终点 B.张伟先到达终点 C.两人同时到达终点 D.条件不足,无法判断10.甲、乙两物体同时同地同方向开始做匀速直线运动,甲的速度大于乙的速度,它们的s-t图象如图所示a、b、c三条图线中的两条,运动5秒甲、乙间的距离大于2米,则()A.甲的s-t图一定为图线a B.甲的s-t图可能为图线bC.乙的s-t图一定为图线c D.乙的s-t图可能为图线a二、填空11.(2015•吴江市模拟)小华在运行的高速列车上以列车上的座椅为参照物,则小华是__________的,接着小华看到窗外的树木向后运动,则她是以__________为参照物。

中考物理总复习专题训练机械运动含解析

中考物理总复习专题训练机械运动含解析

机械运动考点一:参照物的选择1.如图所示,周日,晓明和晓华骑双人自行车郊游,若说晓华是静止的,则所选择的参照物是()A. 自行车B. 路旁驶过的汽车C. 地面D. 树木2.诗人曾写下这样的诗句:“人在桥上走,桥流水不流”。

其中“桥流水不流”诗人选择的参照物是()A. 桥B. 河岸C. 水D. 岸上的树3.如图所示为一商场运行中的自动扶梯.某一顾客站在上行的自动扶梯上.当我们说该顾客“静止”时.所选的参照物是()A. 顾客本身B. 扶梯C. 大楼地面D. 随相邻扶梯下行的乘客4.“神舟十号”飞船与“天宫一号”成功对接后,以下哪一个作为参照物,“天宫一号”是静止的()A. 西昌卫星中心的发射塔架 B. “神舟十号”飞船C. 海面上行驶的远洋观测船D. 在“天宫一号”内穿行的航天员5.宋代诗人陈与义乘船出游时曾写下一首诗:“飞花两岸照船红,百里榆堤半日风.卧看满天云不动,不知云与我俱东”,其中“云不动”、“云与我俱东”分别是以________ 、________ (选填“榆堤”或“船”)为参照物.6.我国古书上记载有“人在大舟中闭牖(牖指门窗),舟行而人不觉动”,这是对运动和静止________的生动描述,其中“人不觉动”是以________为参照物的.考点二:运动状态的判断1.随着航天技术的飞速发展,我国已成功实现两次载入航天飞行.在火箭推动飞船上升阶段,航天员是被固定在飞船座舱内的.在这一阶段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以飞船为参照物航天员是静止的B. 以地面为参照物航天员是静止的C. 以火箭为参照物航天员是运动的D. 以火箭为参照物飞船是运动的2.售票员和乘客都坐在一辆行驶的汽车上,他们均以对方为参照物,下面正确的说法是()A. 售票员认为汽车是运动的B. 售票员认为乘客是运动的C. 乘客认为售票员是运动的D. 乘客认为车是静止的3.关于机械运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空气的流动不属于机械运动B. 运动路线是直的,运动路程是不变的,这样的运动才是机械运动C. 一个物体位置改变就是运动,位置没有改变就是静止D. 判断一个物体是否运动和怎样运动,离开了参照物就失去了意义4.你一定听过《龟兔赛跑》的故事吧.乌龟和兔子同时从起点跑出,兔子在超过乌龟后,便骄傲地睡起了大觉.当它醒来后才发现,乌龟已经爬到了终点.关于这个赛跑过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兔子始终比乌龟跑得快B. 只有选地面为参照物后,才能说乌龟是运动的C. 兔子在睡觉时肯定是静止的D. 乌龟的平均速度比兔子的平均速度大5.如图所示是小明同学所拍摄的一幅海边风景照片.由照片所示的情景,可以分析判断出甲船的运动状态是________,乙船的运动状态可能是________.考点三:速度图像分析1.如图是甲、乙两辆同时从同一地点出发的小车的s﹣t图象,由图象可知A. 甲、乙两车在0﹣20s过程中都做匀速直线运动B. 经过5s,甲车通过的路程比乙车长C. 经过10s钟后,甲、乙两车以相同速度行驶D. 在0~5s时间内,甲车的速度比乙车的速度小2.甲、乙两物体同时同地沿同一直线做匀速运动,它们的s-t图象如图1所示 . 由图象可知()A.甲通过的路程一定比乙大B.甲的速度一定比乙小C.经过6秒,甲乙一定相距3米D.甲乙间距离一定随着时间的增加而增大3.如图a所示,小车一端固定一条纸带,纸带穿过打点计时器,小车的另一端受到弹簧测力计的拉动,沿水平方向运动.某同学通过打点计时器得到的甲、乙、丙三条纸带如图b所示,并画出了其中甲、乙的s﹣t图线AO和BO如图c所示.下列分析正确的是()A. 分析纸带可得,丙纸带的速度大于乙纸带的速度大于甲纸带的速度B. 三次实验中,弹簧测力计丙的拉力大于甲的拉力大于乙的拉力C. 在用3N拉力拉动乙纸带,则阻力为2ND. 丙纸带所对应的s﹣t图象应位于①区域4.出租车司机在机场高速公路的入口处,看到如图所示的标志牌.(1)100表示________;(2)30km表示________.(3)在不违反交通规则的前提下,该司机从入口处出发,至少行驶多长时间才能到达机场?考点四:平均速度的测量1.兰州国际马拉松是国内最具影响力的马拉松赛事之一,去年6月李明同学参加了迷你马拉松(全程5km),他跑完全程用了41min40s,他全程的平均速度是________ m/s=________km/h;比赛时,他感觉路边的路灯都在往后退,是以________为参照物.2.蚊香生产者为了节约原料和用户使用方便,要根据蚊香的燃烧速度生产规格不同的各种蚊香.有一种蚊香如图所示,请你设计一个实验,测出该蚊香正常燃烧的速度(假设蚊香燃烧的快慢是相同的)。

初二物理经典《机械运动》全章复习与巩固 巩固练习(提高)

初二物理经典《机械运动》全章复习与巩固 巩固练习(提高)

《机械运动》全章复习与巩固(提高)【巩固练习】一、选择1. 在国际单位制中,长度的基本单位是()A.米 B.千米 C.厘米 D.毫米2.(2012 天津)身高160cm的小明,利用自己的身体特征进行了以下估测,接近真实值的是()A.教室宽5臂展,约8m(臂展:两臂左右平伸时,两手中指尖之间的距离)B.教室长10步幅,约30m(步幅:走路时,两脚尖之间的距离)C.课桌长4拃,约2.8m(拃:张开手,拇指尖到中指尖之间的距离)D.物理课本厚1指宽,约10cm3.(2012 盐城)下列图中,关于刻度尺使用方法正确的是()4. 关于误差,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误差是由于测量方法不正确造成的B.只要测量仪器足够精密,就可以消灭误差C.无论测量仪器如何精密,误差只能减小,但不能消灭D.以上说法都正确5.(2012 福州)2012年国际田联110m栏比赛中,刘翔以12秒97破赛会记录夺得冠军.如图所示是刘翔在跨栏时的情景,若说赛场的主席台是运动的,所选的参照物是:()A.刘翔 B.看台上坐着的观众 C.地面 D.刘翔前方立着的栏6. 甲、乙两同学在同一地点沿平直路面同向步行,他们运动的路程随时间变化的规律如图所示,下面说法中错误的是()A.前4min乙同学速度比甲同学速度大 B.甲同学做匀速直线运动的速度是0.5m/s C.乙同学第4min后仍做匀速直线运动 D.甲、乙同学相遇时距起点240m7. 火车的速度为72km/h,汽车的速度为18m/s,则()A.火车的速度大B.汽车的速度大C.两者的速度一样大D.无法确定8.从匀速直线运动的速度公式:V=S/t可知()A.速度与路程成正比 B.速度与时间成反比C.速度与路程或时间无关 D.速度与路程成正比,与时间成反比9.(2011 包头)下列四个选项中,平均速度最大的是()A.航模飞行器以11m/s的速度飞行 B.汽车以50km/h的速度在公路上行驶C.百米赛跑中运动员用10s跑完全程 D.从30m高处竖直下落的物体用了2.5s10. 某校体育考试评分标准规定:1000米长跑的满分成绩为3分34秒。

中考物理总复习《机械运动》专项提升练习题(附答案)

中考物理总复习《机械运动》专项提升练习题(附答案)

中考物理总复习《机械运动》专项提升练习题(附答案)学校: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一、选择题1.在学习和生活中对物理量的估测,是中学生必须掌握的一种技能。

下面是对一些物理量的估测数据你认为合理的是()A.教室中课桌的高度约为75dm B.人正常心跳一次的时间约10sC.初中生跑完100m用时约为7s D.人正常步行的速度约1.2m/s2.有一首歌中唱道:“月亮在白莲花般的云朵里穿行…”这里描述的“月亮在穿行”所选择的参照物是()A.太阳B.月亮C.地面D.云朵3.小明利用一刻度尺测量一个物体的长度,四次测量的数据分别为2.35cm、2.36cm、2.63cm、0.235cm,由此可判断()A.小明测量中只有一次测量数据是有效的B.该刻度尺的分度值是1mmC.该物体长度最接近2.35 cm D.经过多次测量取平均值的方法可以避免了误差4.2023年5月30日,搭载神舟十六号载人飞船的长征二号F遥十六运载火箭,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成功发射。

图中所示的是火箭上升和此过程中航天员在舱内的情境,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以地面为参照物,发射塔是运动的B.以发射塔为参照物,火箭是静止的C.以舱内的航天员为参照物,火箭是静止的D.以舱内的航天员为参照物,发射塔是静止的5.关于速度,以下说法正确的是()A.运动路程越长,速度越大B.运动时间越短,速度越大C.相同时间内,通过的路程越长,速度越大D.通过相同的路程,所用时间越长,速度越大6.甲、乙两人同时从同一起跑线出发,同向做匀速直线运动,某时刻他们的位置如图所示,图中能正确反映两人运动关系的图像是()A. B. C. D.7.火车在平直的轨道上以20m/s的速度匀速运动,通过的路程是1000m,则通过这段路程所用的时间是()A.100min B.5min C.50s D.0.08s8.如图是甲、乙两车在同一平直公路上行驶的s−t图象。

中考物理总复习《机械运动》专项提升训练题(含有答案)

中考物理总复习《机械运动》专项提升训练题(含有答案)

中考物理总复习《机械运动》专项提升训练题(含有答案) 学校: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目录第一章:机械运动 ...................................................................................................................... 错误!未定义书签。

长度和时间的测量 (1)(一)长度的单位及单位换算 (1)(二)长度的测量 (3)(三)时间的测量 (6)(四)误差与错误 (9)【中考真题小练】 (11)第一节:长度和时间的测量一、长度的单位及单位换算(1).长度的国际单位:米(m)(2).常用单位:千米(km)、分米(dm)、厘米(cm)、毫米(mm)、微米(μm)、纳米(nm)、光年(3).单位换算:1km=103m(4).常见长度估测:中学生的身高约为160cm;课桌的高度约为80cm;中学生走一步约为0.6m物理课本的长度约为26cm;一层楼高约为3m 黑板的长度约为3m【知识点对应练】【例题1】(23南昌期中)我们常用的一元硬币厚约2______(带上合适的单位);72mm=7.2×______km。

【答案】mm 10-5km【解析】[1]食指的宽度大约为1cm,一元硬币的厚度小于1cm,大约为2mm。

[2]长度单位换算1km=103m=105cm=106mm故72mm=72×10-6km=7.2×10-5km【变式1-1】(23深圳期中)下列各式中,表达正确的是()A.7.2m=7.2×100=720cmB.7.2m=7.2m×100=720cmC.7.2m=7.2×100cm=720cmD.7.2m=7.2m×100cm=720cm【答案】C【解析】长度单位换算7.2m=7.2×100cm=720cm在换算过程中,7.2是倍数关系,无单位,100是目标单位,有单位cm,故选C。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巩固练习】
一、填空题
1、人造地球同步卫星相对于地面是______的,相对于太阳,它是______的。

2、一架飞机的速度是200米/秒,匀速飞行,飞过1200千米,需用时间_____分钟。

3、(2016•宝丰县一模)郑州地铁2号线将于2016年5月正式通车,2号线全程20.7km,列车运行时间30min,则列车运行全程的平均速度为km/h。

当列车驶离站台时,若以列车为参照物,站台是 (选填“静止”,或“运动“)的。

4、课外活动时,小明在操场上沿直线进行跑步运动。

在某次训练中,他通过的路程和时间的坐标系如图所示。

则小明在5s内的平均速度是m/s,到达终点不能立即停下来是因为的缘故。

5、下图显示的是同一木块先后两次在同一水平面上运动时,在相等时间内连续拍摄的“频闪”照片。

由图可知,两次实验中,木块的速度,木块所受拉力的大小(均选填“相等”或“不相等”)
二、选择题
6、坐在汽车里的乘客、司机和路旁的孩子们有如图所示的对话,以下分析正确的是()
A.孩子们认为汽车前进得快,是以汽车为参照物的
B.不论选什么作为参照物,乘客都是不动的
C.司机说乘客没动,是以汽车为参照物的
D.图画中的人物都是以地面为参照物来判断运动与否的
7、关于运动和静止,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加油机在空中给受油机加油时,它们是相对运动的
B.卡车和联合收割机收割庄稼时,它们是相对运动的
C.两辆赛车在赛道上行驶时,它们是相对静止的
D.“天宫一号”与“神舟八号”对接成功时,它们是相对静止的
8、2011年11月3日凌晨,“神舟八号”飞船与“天宫一号”目标飞行器从对接机构接触开始,经过捕获、缓冲、拉回、锁紧四个步骤,实现刚性连接,形成组合体,中国载人航天首次空间交会对接试
验获得成功。

那么,对接后的“神舟八号”飞船相对下列哪一个参照物是静止的()
A.月球 B.地球 C.太阳 D.“天宫一号”飞行器
9、如图所示,是某核动力航空母舰和从它上面起飞的直升飞机的示意图。

那么,下列与物理知识有关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当直升飞机悬停在航空母舰的上空时,如果以地面为参照物,它们都是运动的
B.当直升飞机从航空母舰的甲板上起飞后,航空母舰浸在大海中的深度将保持不变
C.直升飞机和航空母舰之间的联系,是通过超声波或次声波来实现的
D.核动力航空母舰所利用的核能是通过重核裂变释放的一种能量
10、(2016春•柳江县期中)下列运动中的人或物,速度最大的是( )
A.刘翔以12.88s创造了男子110m栏世界纪录
B.某同学骑自行车用2min45s前进了1000m
C.手扶拖拉机在20min内前进4.8km
D.载重汽车在城区行驶时限速30km/h
11、甲、乙两位同学进行百米赛跑,假如把他们的运动近似看作匀速直线运动处理,他们同时从起跑线起跑,经过一段时间后他们的位置如右图所示,在下图中分别做出的在这段时间内两人运动路程S、速度v与时间t的关系图象,正确的是()
A. B. C. D.
12、甲、乙两同学在同一地点沿平直路面同向步行,他们运动的路程随时间变化的规律如图所示,下面说法中错误的是()
A.前4min乙同学速度比甲同学速度大
B .甲同学做匀速直线运动的速度是0.5m/s
C .乙同学第4min 后仍做匀速直线运动
D .甲、乙同学相遇时距起点240m
13、(2015秋•沭阳县期末)甲、乙两车通过的路程之比为3:2,运动的时间之比为2:1,则甲、乙两车的速度之比是( )
A .3:1
B .3:4
C .5:3
D .4:3
三、简答与计算题
14、在现代交通中,高速列车已成为现实,为了不影响高速列车的运行,有人设想,若能使高速列车在进出站时既不停车、又能上下乘客,岂不更好?你能进行这样的设计吗?若能设计,请说明理由。

15、屋檐下有一木质直角三角架(如图11所示),已知AB =3 m ,BC =4 m ,小猫
逮到老鼠后,在A 点让老鼠逃脱,老鼠沿ABC 路线以3.5 m/s 的平均速度拼命
逃窜,小猫选择AC 路线同时开始追赶并恰好在C 点再次逮到老鼠。

问:(1)小猫和老鼠何者平均速度大?为什么?(2)小猫平均速度多大?
16、一支300m 长的队伍,以1m/s 的速度行军,通讯员从队尾以3m/s 的速度赶
到队首,通讯员所走的路程是多少米?
【答案与解析】
1、【答案】静止 运动
2、【答案】100
3、【答案】41.4;运动
【解析】由题知,列车运行路程全程s=20.7km ,列车运行时间t=30min=0.5h ,
所以列车运行全程的平均速度为:v=s/t=20.7km /0.5h =41.4km/h ;(2)当列车驶离站台时,若以列车为参照物,站台相对于列车来说位置发生变化,所以说站台是运动的。

4、【答案】6、小明具有惯性
【解析】(1)由图象可知,小明在5s 内通过的路程是30m ,因此小明的平均速度;s m s
m t s V /6530===(2)到达终点后,小明由于惯性的作用,到达终点不能立即停下来。

5、【答案】不相等 相等
【解析】由图知两次实验在相等时间内小木块的路程不相等,由知两次实验中,木块的速度t
s V =不相等;两次实验中小木块都处于平衡状态,所受拉力与摩擦力相等,因为两次实验摩擦力相等,所以拉力也相等。

6、【答案】C
【解析】同一个人(乘客)相对于不同的观察者(司机、路旁的孩子们)来说,得到的运动情况截然不同,这是由于两个不同的观察者以各自选定的不同参照物来研究乘客的运动情况。

孩子们是以地面为参照物,认为汽车、司机、乘客前进得快;司机是以汽车为参照物,认为自己、乘客都没有动。

7、【答案】D
【解析】A 、加油机在空中给受油机加油时,以加油机为参照物,受油机相对于加油机的位置没有发生变化,所以它们是相对静止的。

故本选项错;
B 、卡车和联合收割机收割庄稼时,以卡车为参照物,联合收割机相对于卡车的位置没有发生变化,所
以它们是相对静止的。

故本选项错;
C、两辆赛车在赛道上行驶时,以其中一辆赛车为参照物,另一个赛车相对于所选为参照物的赛车位置发生着改变,所以它们是相对运动的。

故本选项错;
D、“天宫一号”与“神舟八号”对接成功时,以“天宫一号”为参照物,“神舟八号”相对于“天宫一号”的位置没有发生变化,所以它们是相对静止的。

故本选正确。

8、【答案】D
【解析】“神舟八号”飞船与“天宫一号”目标飞行器实现刚性连接,形成组合体。

以对方为参照物,两者都是静止的。

所以选择“天宫一号”为参照物,“神州八号”是静止的。

9、【答案】D
【解析】A、直升飞机悬停在航空母舰的上空时,如果以地面为参照物,它们与地面的相对位置没有发生改变,所以它们是静止的,故本选项错误;
B、航母在海面上处于漂浮状态,受到的浮力等于航母的自身重力,飞走部分飞机时,航母重力减小,浮力减小,根据阿基米德原理F浮=ρ液V排g,海水密度一定时,浮力减小,排开海水的体积减小,航母就会浮起一些,故本选项错误;
C、直升飞机和航空母舰之间的联系是雷达,雷达是靠发射和接收电磁波来发现敌方军事目标的,故本选项错误;
D、航母利用的核能是可控制的核能,是重核裂变产生的能量,核能是一种新能源,故本选项正确。

10、【答案】A
【解析】A、刘翔的速度:v= s/t=110m/12.88s≈8.5m/s=8.5×3.6km/h=30.6km/h,B、自行车的速度:v= s/t=1000m/165s≈6.0m/s=21.6km/h,C、手扶拖拉机的速度:v= s/t=4.8km/(1/3)h=14.4km/h,D、载重汽车的行驶速度是30km/h。

通过比较可得:刘翔的速度是最快的。

11、【答案】B
【解析】由题意知甲乙两人都做匀速直线运动,甲与乙的速度保持不变,在相等时间t内S甲<S
,甲的速度大于乙的速度,符合条件的图象是B。


12、【答案】C
13、【答案】B
【解析】甲、乙两车的速度之比==×=×=。

14、【答案与解析】
能;①进站:设计一列与该高速列车类似的列车A,在进站前,令列车A以相同的速度和方向与高速列车并列行驶,下车的人可以先换乘到列车A上,然后让列车A减速行驶到站台;②出站:方法同①,先设计一列与高速列车类似的列车B,出站时,先让乘客乘坐列车B,然后令列车B加速到与高速列车的速度相同,当两车并列行驶时,再让列车B上的乘客换乘到高速列车中。

这样,无论出站还是进站都无需停……
15、【答案与解析】
(1)老鼠的平均速度大,因为在相同的时间老鼠走过的路程比小猫大。

S猫=AC=(AB2+BC2)1/2=5(m) t鼠=S鼠/v鼠=7/3.5=2(s)
v猫=S猫/t猫= S猫/t鼠=5/2=2.5(m/s)
16、【答案与解析】
已知:S 队=300 m v 队=1 m/s v 人=3 m/s
求:S 人
解:设通讯员从队尾赶到队首所用的时间为t ,则有:S 人=v 人t S 队′=v 队t
由题意:S 人-S 队′=S 队 v 人t-v 队t=S 队t==150 s 1m/s
3m/s 300m -=-队人队
v v S S 人=v 人t=3 m/s ×150 s=450 m
答:通讯员所走的路程是450 m.。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