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单机械拔高练习题

合集下载

1 简单机械 (易错题拔高训练)—2021年中考物理复习专题系列

1 简单机械 (易错题拔高训练)—2021年中考物理复习专题系列

简单机械易错拔高练1.通过两年的物理学习,相信聪明的你一定学到了很多物理知识,还知道了很多物理学家及他们对物理学做出的贡献,如:牛顿总结的牛顿第一定律说明了力是的原因,阿基米德发现了,揭示了动力、阻力和力臂的的联系。

2.如图甲所示,A点为硬棒的重心,O为支点,硬棒水平静止,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为N. 硬棒所受的重力为N. 能否用图甲中的弹簧测力计按图乙所示的方法测量同一硬棒所受的重力?.依据是 .3.如图11所示,轻质杠杆OB可绕固定轴O自由转动(AB=2AO). 将棱长为10cm的正方体合金块,用轻绳挂在A点处,在B点施加竖直向上的力F1=30N时,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此时合金块对水平地面的压强恰好为0,则合金块的质量是kg.若撤去F1,在B点施加力F2时,合金块对地面的压强为1.2×103Pa,则力F2的大小是N.4.如图31所示,在滑轮组的作用下,重为300N的A物体以0.2m/s的速度匀速上升,动滑轮重为60N,不计绳重和摩擦. 则绳子自由端的拉力F=_____N,拉力F做功的功率P=________W.5.如图所示,小王用两个相同的滑轮组(绳重和摩擦不计),分别将重力相同的两个物体匀速提高到相同高度,,则所用的拉力F1_____F2;其机械效率η1______η2。

(填“>”、“<”或“=”)。

6.如图4所示,小聪用滑轮组拉动水平地面上重为500N的物体A,使它匀速前进2m,地面对它的摩擦力为150N,小聪施加的拉力F=100N(忽略绳重和滑轮重),则滑轮组做的有用功为J,滑轮组的机械效率为.7.在一次车辆故障处置过程中,拖车所用装置简化为如图14所示的滑轮组. 为了尽快疏通道路,交警指挥拖车只用了30s时间,将水平路面上质量是1.5t的故障车匀速拖离了现场. 若故障车被拖离的速度是5m/s,绳子自由端的拉力F是500N,地面对故障车的摩擦力为车重力的0.08倍. 拉力F在30s内所做的功为J,整个装置的机械效率为. (g=10N/kg)8.如图所示,在水平拉力F的作用下,物体A沿水平桌面做匀速直线运动(忽略绳重、滑轮重和摩擦),弹簧测力计B的示数为10N,则物体A与水平桌面的摩擦力大小为______N,拉力F的大小为______N.9.用如图7所示的滑轮组将重为G的物体匀速提升了h,作用在绳上的拉力大小为F,则总功为,额外功为,效率为.(用题中给出的物理量表示)二、选择题1.如图所示的用具中,在使用时属于费力杠杆的是()2.如图所示的四种情景中,所使用的杠杆属于省力杠杆的是()3.如图所示是使用简单机械匀速提升同一物体的四种方式(不计机械自重和摩擦),其中所需动力最小的是()4.如上右图所示,将体积相同的物体G1、G2分别挂在杠杆的两端,杠杆处于平衡状态。

(2021年整理)中考复习《简单机械》经典实用例题

(2021年整理)中考复习《简单机械》经典实用例题

中考复习《简单机械》经典实用例题编辑整理:尊敬的读者朋友们:这里是精品文档编辑中心,本文档内容是由我和我的同事精心编辑整理后发布的,发布之前我们对文中内容进行仔细校对,但是难免会有疏漏的地方,但是任然希望(中考复习《简单机械》经典实用例题)的内容能够给您的工作和学习带来便利。

同时也真诚的希望收到您的建议和反馈,这将是我们进步的源泉,前进的动力。

本文可编辑可修改,如果觉得对您有帮助请收藏以便随时查阅,最后祝您生活愉快业绩进步,以下为中考复习《简单机械》经典实用例题的全部内容。

《简单机械经典练习题》1.在海南举办的大力士比赛中,有一个项目是把车轮推上台阶.如选项中所示,下面把车轮推上台阶的四种方法,推力的作用点相同,推力的方向不同,则哪一种推法最省力()第2题2.如图所示,一根杠杆可绕O点转动,B处挂着一重物G,如果在A点施加一个如图所示的动力F使杠杆在水平方向上平衡,则该杠杆为______杠杆(费力杠杆/省力杠杆/等臂杠杆/以上三种情况都有可能)3。

如图所示,杠杆AOB的A端挂重为G A的物体,B端挂重G B的物体,杠杆处于平衡状态,且AO=BO,杠杆自身重力不计,则()A.G A=G B B.G A<G B C.G A>G BD.无法判断第3题第4题第5题4。

如图所示装置中,均匀木棒AB的A端固定在铰链上,悬线一端绕过某定滑轮,另一端套在木棒上使木棒保持水平,现使线套逐渐向右移动,但始终保持木棒水平,则悬线上拉力F(棒和悬线足够长) ( )A。

逐渐变小 B.逐渐变大C。

先逐渐变大,后逐渐变小 D。

先逐渐变小,后逐渐变大5。

如图所示,是一把不诚实的小贩卖瓜子用的杠杆,A挂托盘处,B为零刻度线,O为提纽处,C 为杆秤的重心,若小贩把杆秤秤砣换成质量小一些的,那么他称出的瓜子的质量数为()A。

读数都比实际数多 B。

读数都比实际数少C.买得少时读数比实际数少D.买得多时读数比实际数少6。

如图所示,所示杆A可绕固定轴O转动,木块B在杆A下方的光滑桌面上,今用逐渐增大的水平力F推B,整个装置仍保持静止,由于水平力的作用,B对A的支持力将( ) A。

中考物理总复习《简单机械(杠杆)》专项提升训练(带答案)

中考物理总复习《简单机械(杠杆)》专项提升训练(带答案)
6.现有若干个规格相同的钩码,如图所示,为了使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应在杠杆的A点挂几个钩码( )
A.1B.2C.3D.4
7.如图,用一个始终水平向右的力F把杠杆OA从图示位置缓慢拉至接近水平的过程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阻力臂直变大
B.F先变小后变大
C.一直是省力杠杆
D.可以将杠杆OA拉至水平位置并保持静止
(4)他改用弹簧测力计在图乙所示的C位置斜向下拉,若每个钩码重0.5N,当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时,测力计示数将(选填“大于”、“等于”或“小于”)1N。
五、计算题
19.如图所示,轻质杠杆AB可绕O点转动,OB=OA=80cm,C为OA中点,边长为0.1m的均匀正方体M放置在水平地面上,上方通过轻质细线与杠杆的B端连在一起。如图甲当轻质托盘与重物一起挂在杠杆A端时,M对水平地面的压强为3000Pa。如图乙,当轻质托盘与重物一起挂在C点时,M对地面的压强为3500 Pa。保持托盘在C点,沿竖直方向将M切去一定宽度,如图乙中虚线所示,然后将切去的部分放在托盘中,M剩余部分对地面的压力F随切去宽度x的变化关系如图丙所示,求:
(4)实验结束后,同学们提出了新的探究问题:“若支点不在杠杆中点时,杠杆的平衡条件是否依然成立”,于是同学置,用弹簧测力计测出的拉力大小都与杠杆平衡条件不相符。其原因是:。
18.小明在探究“杠杆的平衡条件”实验中
(1)实验前,将杠杆中点置于支架上,当杠杆静止时,发现杠杆左端下沉,则应将平衡螺母向(选填“左”或“右”)调节,使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调节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这样做的好处是;
学校: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
一、单选题
1.使用杠杆为我们的生活带来方便,下列杠杆的使用费力的是( )

[必刷题]2024四年级物理下册简单机械专项专题训练(含答案)

[必刷题]2024四年级物理下册简单机械专项专题训练(含答案)

[必刷题]2024四年级物理下册简单机械专项专题训练(含答案)试题部分一、选择题:1. 下列哪种机械属于简单机械?A. 滑轮组B. 发动机C. 斜面D. 蒸汽机2. 使用杠杆时,下列哪个部分被称为动力臂?A. 动力作用点到支点的距离B. 阻力作用点到支点的距离C. 动力作用点到阻力作用点的距离D. 支点到动力作用点的距离3. 下列哪个物理量表示物体在力的作用下绕轴转动的难易程度?A. 力B. 功C. 力矩D. 功率4. 当杠杆处于平衡状态时,下列哪个关系式成立?A. 动力× 动力臂 = 阻力× 阻力臂B. 动力 = 阻力D. 功率× 时间 = 功5. 下列哪种简单机械可以省力?A. 定滑轮B. 动滑轮C. 斜面D. 轮轴6. 在使用斜面时,下列哪个因素会影响省力效果?A. 斜面的长度B. 斜面的宽度C. 斜面的倾斜角度D. 斜面的材质7. 下列哪种简单机械可以改变力的方向?A. 斜面B. 轮轴C. 杠杆D. 滑轮8. 下列哪个物理量表示物体在力的作用下移动的距离与力的乘积?A. 力矩B. 功C. 功率D. 力9. 在使用杠杆时,下列哪种情况可以省力?A. 动力臂小于阻力臂C. 动力臂大于阻力臂D. 无法判断10. 下列哪种简单机械可以增大力的作用效果?A. 定滑轮B. 动滑轮C. 斜面D. 轮轴二、判断题:1. 简单机械是指由一个或多个基本机械元件组成的机械。

(√/×)2. 使用斜面时,斜面越陡,省力效果越好。

(√/×)3. 动力臂和阻力臂的长度相等时,杠杆处于平衡状态。

(√/×)4. 定滑轮可以改变力的方向,但不省力。

(√/×)5. 简单机械可以单独使用,也可以组合使用。

(√/×)三、计算题:1. 已知一个斜面的长度是5米,高度是2米,求斜面的倾斜角度。

2. 一个杠杆的动力臂是30厘米,阻力臂是15厘米,动力是10牛顿,求阻力。

中考物理总复习《简单机械(杠杆)》专题提升训练-附带有答案

中考物理总复习《简单机械(杠杆)》专题提升训练-附带有答案

中考物理总复习《简单机械(杠杆)》专题提升训练-附带有答案学校: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一、选择题1.有关杠杆的说法正确的是()A.作为杠杆一定要有支点,而且支点一定在杠杆上,杠杆的形状可以是直的,也可以是弯的B.杠杆的长度一定等于动力臂与阻力臂之和C.使用杠杆一定省力,有的杠杆既可省力,又可少移动距离D.从杠杆的支点到动力作用点的距离叫做动力臂2.如图所示是用瓶起子打开瓶盖的情境,开启过程中某时刻,可将瓶起子看作一个杠杆(忽略杠杆所受重力),用“ O ”表示支点位置,手施加的力为动力F l(方向垂直杠杆),杠杆所受阻力为F2(方向垂直杠杆),能表示此时支点、动力和阻力的示意图是()A.B.C.D.3.如图所示,杠杆处于平衡状态。

现将两边的钩码同时向里(支点)移动一格,则()A.杠杆仍保持平衡B.杠杆左端下降C.杠杆右端下降D.无法判断4.如图所示正常使用时属于费力杠杆的是()A.筷子B.瓶起子C.核桃夹D.托盘天平5.如图所示,地面上有一根木棒,某人用力将木棒的一端匀速抬起,若所用力的方向始终与木棒垂直,则所用力的大小()A.始终不变B.逐渐增大C.逐渐减小D.先增大后减小6.如图所示的杠杆中,O是支点,在B端挂一个重物,要使杠杆平衡,要在A端加一个力,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在水平方向施加的力F1最小B.在竖直方向施加的力F3最小C.在与OA垂直方向上施加的力F2最小D.三个方向施加的力都一样大7.园艺工在用如图所示的剪刀修剪较粗的树枝时,会把树枝尽量靠近转轴,这是为了()A.增大阻力臂,更省距离B.减小动力臂,更省距离C.增大动力臂,更省力D.减小阻力臂,更省力8.如图所示,课桌的重心为O点,以C点为支点,在B点施加一个竖直向上的力F= 300N,恰好使课桌的右端被抬起,若以D点为支点,在A点施加一个竖直向上的力,恰好使课桌的左端被抬起,则该力的大小A.小于300N B.等于300N C.大于300N D.无法判断二、填空题9.用如图所示的“开瓶起子”开瓶盖,A、B两点中点是支点,开瓶盖时在C点处施加(选填“向上”或“向下”)的力。

中考物理复习《简单机械(杠杆)》专项提升训练(附答案)

中考物理复习《简单机械(杠杆)》专项提升训练(附答案)

中考物理复习《简单机械(杠杆)》专项提升训练(附答案)学校: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 一、单选题1.如图所示,下列生产、生活中的用品属于省力杠杆的是( )A .启瓶器B .钓鱼竿C .筷子D .船桨2.如图所示,下列工具在使用过程中属于费力杠杆的是( )A .图1-,用撬棍撬重物B .图2-,用起子起瓶盖C .图3-,用羊角锤拔钉子D .图4-,用船桨划船3.一轻质杠杆在动力1F 与阻力2F 作用下保持水平平衡,如图所示。

已知12l l <,如果1F 与2F 的大小和方向均保持不变,将它们的作用点分别向远离支点移动相同的距离,那么( )A .杠杆仍保持平衡B .杠杆右端下移C .杠杆左端下移D .以上情况均有可能4.如图所示,在探究杠杆平衡条件的实验中,杠杆处于水平平衡状态,所用钩码完全相同。

下列做法中能使杠杆再次平衡的是( )A.分别在两边钩码下再增加一个相同钩码B.左边减少1个钩码,右边减少2个钩码C.两边钩码均向支点移动相同的距离D.左边钩码向左移1.5个格,右边钩码向右移1个格5.图是小华在劳动教育实践活动中体验中国传统农耕“春稻谷”的示意图。

小华若要更省力,下列做法可行的是()A.支点不动,脚在杆上的位置前移B.将支点靠近人,脚在杆上的位置不动C.将支点靠近人,同时脚在杆上的位置前移D.将支点远离人,同时脚在杆上的位置后移6.在探究杠杆平衡条件的实验中,当出现图示情况时,为了让杠杆水平平衡,可以()A.将左边的平衡螺母向左调B.将右边的平衡螺母向右调C.将左边的钩码向左移动D.适当增大弹簧测力计的拉力7.如图所示,课桌的重心为O点,以C点为支点,在B点施加一个竖直向上的力F= 300N,恰好使课桌的右端被抬起,若以D点为支点,在A点施加一个竖直向上的力,恰好使课桌的左端被抬起,则该力的大小()A.小于300N B.等于300NC.大于300N D.无法判断8.图为一种拉杆书包,对其相应的物理知识分析错误的是()A.底部安装滚轮是为了增大与地面之间的摩擦B.背带又宽又厚是通过增大受力面积减小压强C.拉杆向上拉长后拖动书包很省力是通过增大力臂减小拉力D.手柄处刻有凹凸不平的花纹是为了增大与手之间的摩擦9.周末,小明和爸爸在公园玩跷跷板的游戏,但是爸爸的体重几乎是小明体重的2倍,使用双人跷跷板不协调。

机械能拔高练习

机械能拔高练习

机械能拔高练习一、填空题1、甲站在0.5m/s 匀速上行的自动扶梯上,乙站在0.7m/s 匀速下行的自动扶梯上.甲、乙两人质量相等,甲上行中动能 (选填“增加”、“不变”、“减少”).某时刻他们的位置如图所示,该时刻甲的重力势能 乙的重力势能,甲的机械能 乙的机械能.(选填“大于”、“等于”、“小于”).2、炎热的夏天,一辆洒水车在平直的马路上匀速行驶。

在工作的过程中,洒水车的动能________,重力势能________。

(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3、立定跳远是中学生体育测试项目之一.图10是立定跳远时的分解图.运动员起跳后仍能继续向前运动,是因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运动员在空中运动过程中,能量转化过程为______________.4、如图所示,在一个罐子的盖和底各开两个小洞,将小铁块用细绳绑在橡皮筋的中部穿入罐中,橡皮筋两端穿过小洞用竹签固定,做好后将它从不太陡的斜面滚下,则观察到的现象是 ,产生此现象的原因是 。

5、荡秋千时,当在从右侧最高点荡到左侧最高点这一过程中,人的 A.动能一直增大,重力势能一直减小 B.动能一直减小,重力势能一直增大C.动能先减小后增大,重力势能先增大后减小D.动能先增大后减小,重力势能先减小后增大6、载重汽车爬斜坡时,一般都走得较慢,这是为了获得更大的_____________;而骑自行车快要上斜坡时,通常会加快速度,是为了增大_____________;这里的斜坡相当于______________(填简单机械的名称)。

7、如图所示,小明从滑梯上自由加速下滑时,感到臀部灼热,在此过程中发生了能的转化。

其中,动能 ,重力势能 ,机械能 。

(选填“增大”、“减小”或“不变”)8、高空抛物现象被称为“悬在城市上空的痛”。

据报道:一个30g 的鸡蛋从18楼抛下来就可以砸破行人的头骨,从25楼抛下可使人当场死亡。

由此可知,鸡蛋的重力势能与______有关,下落过程是将重力势能转化为________。

简单机械测试题及答案

简单机械测试题及答案

简单机械测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10分)1. 杠杆的五要素包括:A. 支点、力臂、动力、阻力、阻力臂B. 支点、力臂、动力、阻力、力矩C. 支点、力臂、动力、阻力、力的三要素D. 支点、力臂、动力、阻力、力的方向答案:A2. 定滑轮的特点是什么?A. 可以省力B. 可以改变力的方向C. 可以省距离D. 既省力又省距离答案:B3. 动滑轮的特点是什么?A. 可以省力B. 可以改变力的方向C. 可以省距离D. 既省力又省距离答案:A4. 下列哪种机械是省力杠杆?A. 钳子B. 镊子C. 钓鱼竿D. 撬棍答案:A5. 滑轮组的特点是什么?A. 可以省力B. 可以改变力的方向C. 可以省距离D. 既省力又省距离答案:A二、填空题(每题2分,共10分)1. 杠杆的力臂是指力的作用线到____的距离。

答案:支点2. 定滑轮实质上是一个____杠杆。

答案:等臂3. 动滑轮实质上是一个____杠杆。

答案:省力4. 使用动滑轮可以省力,但需要多费____。

答案:距离5. 滑轮组是由定滑轮和动滑轮组合而成的,可以同时实现省力和____。

答案:改变力的方向三、简答题(每题5分,共20分)1. 请简述杠杆的分类及其特点。

答案:杠杆分为省力杠杆、费力杠杆和等臂杠杆。

省力杠杆的动力臂大于阻力臂,可以省力;费力杠杆的动力臂小于阻力臂,需要费力;等臂杠杆的动力臂等于阻力臂,既不省力也不费力。

2. 简述定滑轮和动滑轮的区别。

答案:定滑轮的轴固定不动,可以改变力的方向,但不能省力;动滑轮的轴随物体一起移动,可以省力,但不能改变力的方向。

3. 请解释滑轮组是如何实现省力的。

答案:滑轮组由多个动滑轮和定滑轮组成,通过绳子的连接,使得动力只需承担物体重量的一部分,从而实现省力。

4. 为什么说使用滑轮组可以改变力的方向?答案:滑轮组通过绳子的连接和滑轮的固定方式,可以使得施加力的方向与物体移动的方向不同,从而实现力的方向的改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简单机械提高练习一.选择题(共20小题)1.如图所示,伟同学通过斜面用平行于斜面F=200N的推力,将质量为30kg的物体在5s时间匀速推到1m高的平台上,斜面长s=2m.(g取10N/kg)则()A.推力的功率为40W B.斜面的机械效率为75%C.推力做的总功300J D.斜面对物体的摩擦力100N2.甲物体静止在水平地面上时,对地面的压强为5×105Pa,现将甲物体用细绳挂在轻质杠杆的A端,杠杆的B端悬挂乙物体,如图所示.当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时,甲物体对地面的压强为3×105Pa,已知:乙物体的质量为2kg,AO:AB=1:4,g取10N/kg.要使甲物体恰好被细绳拉离地面,则下列判断中正确的是()A.甲物体的底面积应小于3×10﹣5m2B.甲物体对地面的压力只需减少120NC.杠杆B端所挂物体的质量至少增加4kgD.可以移动支点O的位置,使OA:OB=2:153.如图所示的杠杆质量不计,每小格的长度相等.物体A是边长为0.1m的正方体.当杠杆右侧挂一个重4N的物体B时杠杆平衡.此时物体A对水平桌面的压强为300Pa.下列说确的是()A.物体A受到地面的支持力为2NB.物体A受到的重力为3NC.物体B向右移动1小格,物体A受到的拉力增大2.6ND.物体A向左移动1小格,物体A对桌面的压强为340Pa4.用一个定滑轮和一个动滑轮组成的滑轮组把重G的物体匀速提升h,不计摩擦和绳重,滑轮组的机械效率为η,拉力大小F,绳子移动距离为s,则下列动滑轮重力的表达式错误的是()A. B.(1﹣η)F C.F﹣G D.5.工人利用如图所示的滑轮组将一个重为300N的物体在10s匀速提升2m,所用的拉力为150N.以下关于滑轮组的有关说确的是(不计绳重和摩擦)()A.该滑轮组的机械效率约为83.3%B.在匀速提升重物的过程中,滑轮组的机械能不变C.拉力做的功为300JD.若再用该滑轮组以相同速度匀速提升750N的重物,此时其拉力功率为180W 6.如图所示,物体重150N,挂在杠杆中点,人用100N的竖直向上将物体提高0.5m,在此过程中,下列说确的是()A.人用的拉力所做的功为100JB.用杠杆提升货物所做的有用功为50JC.额外功为25JD.杠杆的机械效率为75%7.如图所示,将一轻质薄木板从中点支起,左右两侧各有一支蜡烛,长短不同,此时薄木板恰好在水平位置静止.同时点燃两支蜡烛,过一会,薄木板可能发生的情况有()A.长蜡烛燃烧较快,可能再次平衡B.不可能再次平衡C.燃烧速度相同,可能再次平衡D.短蜡烛燃烧较快,可能再次平衡8.如图所示的各类杠杆中,属于费距离的是()A.门把手B.钓鱼杆C.镊子D.扫帚9.如图所示,实验装置中,杠杆恰好平衡.图中钩码质量都相等,那么下列情况中能使杠杆保持平衡的是()A.各减少一只钩码 B.各向移动一格C.各减少一半数量的钩码D.各向外移动一格10.为了将放置在水平地面上重为100N的物体提升一定高度,设置了图1所示的滑轮组装置.当用图乙所示随时间变化的竖直向下的拉力F拉绳时,物体的速度v和物体上升的高度h随时间变化的关系分别如图丙和丁所示.(不计绳重和绳与轮之间的摩擦)下列计算结果正确的是()A.0s~1s,地面对物体的支持力是10NB.1s~2s,拉力F做的功是187.5JC.2s~3s,拉力F的功率是100WD.2s~3s,滑轮组的机械效率是62.5%11.如图所示,A物体受到的重力是100N,在拉力F的作用下,能以0.2m/s的速度在水平地面上向左匀速直线运动.已知拉力F=5N,滑轮组的机械效率为80%,则下列说确的是()A.拉力F的功率是1WB.2s绳子自由端移动的距离是1.2mC.5s拉力F所做功的大小是15JD.物体A受到水平地面的摩擦力大小是12N12.n个动滑轮和一个定滑轮组成滑轮组,每个动滑轮的质量与所悬挂的物体质量相等.不计一切摩擦和绳的重力,滑轮组平衡时拉力大小为F,如图所示.若在图示中再增加一个同样质量的动滑轮,其它条件不变,则滑轮组再次平衡时拉力大小为()A. B.F C.F D.F13.如图所示是胖子和瘦子两人用滑轮组锻炼身体的简易装置(不考虑轮重和摩擦).使用时若瘦子固定不动,胖子用力F A拉绳使货物G匀速上升h.若胖子固定不动,瘦子用力F B拉绳使货物G匀速上升h.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F A<G B.F A>F B C.胖子做功较大D.两人做功相等14.下列生活用具中,使用时属于费力杠杆的是()A.餐盘夹子B.食品夹子C.核桃夹子D.筷子15.如图所示,O为杠杆AB的支点,A端挂一重物G,图中能使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的最小的拉力是()A.F1B.F2C.F3D.F416.要用15N的力刚好提起20N的重物,如果不计机械本身的重力,可以应用的下列简单机械是()A.一个定滑轮B.一根杠杆C.一个动滑轮D.一个轮轴17.如图所示,甲滑轮组中动滑轮总重为G甲,乙滑轮组中动滑轮重为G乙,且2G甲=G乙.有A、B两个物体,已知G B=2G A.用甲、乙两滑轮组分别匀速提升A、B两物体,在相同时间,物体A被提升高度为物体B被提升高度的三倍.若不计绳重和轴摩擦,则下列判断正确的是()A.甲、乙两个滑轮组的机械效率相等B.拉力F1的功率大于拉力F2的功率C.若用甲滑轮组提升B物体,其机械效率将提高D.若用乙滑轮组提升A物体,其机械效率将提高18.如图所示,杠杆在水平位置处于平衡状态,杠杆上每格均匀等距,每个钩码都相同.下列四项操作中,会使杠杆右端下倾的是()①将杠杆两侧的钩码同时各向外移动一小格;②将杠杆两侧的钩码同时各向移动一小格;③在杠杆的两侧同时各减掉一个钩码;④在杠杆的两侧钩码下同时各加挂一个相同的钩码.⑤将杠杆的两侧钩码同时浸没在水中⑥将杠杆的左侧钩码浸没在酒精中,同时将右侧钩码浸没在水中⑦将杠杆的左侧钩码浸没在水中中,同时将右侧钩码浸没在酒精中.A.①③⑤⑥B.②③⑦C.②④⑦D.②④⑥19.如图甲、乙两套装置,每个滑轮的质量均相等且绳重和摩檫不计.用它们分别将重力为G1和G2的重物匀速提升相同高度,若竖直向上的拉力、拉力所做的功和两套装置的机械效率分别用F1、F2,W1、W2和η1、η2表示:则下列说确的是()A.若G1=G2,则η1=η2B.若F1=F2,则η1=η2C.若F1=F2,则G1=G2D.若F1=F2,则W1=W220.如图所示,轻质均匀杠杆分别挂有重物G A和G B(G A>G B),杠杆水平位置平衡,当两端各再加重力相同的物体后,杠杆()A.仍能保持平衡B.不能平衡,左端下沉C.不能平衡,右端下沉D.不能确定哪端下沉2017年03月15日福鬼神的初中物理组卷4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一.选择题(共20小题)1.(2016•)如图所示,伟同学通过斜面用平行于斜面F=200N的推力,将质量为30kg的物体在5s时间匀速推到1m高的平台上,斜面长s=2m.(g取10N/kg)则()A.推力的功率为40W B.斜面的机械效率为75%C.推力做的总功300J D.斜面对物体的摩擦力100N【分析】(1)根据W=Fs和P=求出推力的功率;(2)根据G=mg、W有=Gh和η=求出斜面的机械效率;(3)根据W=Fs求出推力做的总功;(4)先根据W总=W有+W额求出额外功,然后根据W额=fs求出斜面对物体的摩擦力.【解答】解:AC、总功:W总=Fs=200N×2m=400J;推力的功率:P===80W;故A、C错误;B、有用功:W有=Gh=mgh=30kg×10N/kg×1m=300J,斜面的机械效率:η=×100%=×100%=75%;故B正确;D、由W总=W有+W额可得,W额=W总﹣W有=400J﹣300J=100J,由W额=fs可得摩擦力:f===50N,故D错误.故选B.2.(2016•游仙区模拟)甲物体静止在水平地面上时,对地面的压强为5×105Pa,现将甲物体用细绳挂在轻质杠杆的A端,杠杆的B端悬挂乙物体,如图所示.当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时,甲物体对地面的压强为3×105Pa,已知:乙物体的质量为2kg,AO:AB=1:4,g取10N/kg.要使甲物体恰好被细绳拉离地面,则下列判断中正确的是()A.甲物体的底面积应小于3×10﹣5m2B.甲物体对地面的压力只需减少120NC.杠杆B端所挂物体的质量至少增加4kgD.可以移动支点O的位置,使OA:OB=2:15【分析】根据杠杆平衡条件求出细绳对A端的拉力,即等于甲减小的对地面的压力,再根据压强公式计算出甲物体的重力;根据压强公式和杠杆的平衡条件判断各选项.【解答】解:乙物体的重力G乙=m乙g=2kg×10N/kg=20N;根据杠杆平衡条件可得:F A L OA=G乙L OB,细绳对A端的拉力:F A===60N,绳子拉力处处相等,细绳对甲的拉力也为60N,甲对地面的压力△F减少了60N,甲物体的底面积为S,根据p=可得:△F=F1﹣F2=p1S﹣p2S,数据代入:60N=5×105PaS﹣3×105PaS,解得:S=3×10﹣4m2;则甲的重力G甲=F1=p1S=5×105Pa×3×10﹣4m2=150N;甲物体恰好被细绳拉离地面时,甲对地面的压力为0,此时A端受到的拉力F2=G 甲=150N;由此可知:A、甲物体的底面积是3×10﹣4m2,故A错误;B、甲对地面的压力为F甲=G甲﹣△F=150N﹣60N=90N,甲物体恰好被细绳拉离地面,压力还要减小90N,故B错误;C、根据杠杆平衡条件可知:F2L OA=G乙′L OB,则G乙′===50N;所以杠杆B端所挂物体的质量至少增加△m====3kg,故C错误;D、根据杠杆平衡条件可知:F2L OA′=G乙′L OB′,则===,所以移动支点O的位置,使OA:OB=2:15,故D正确.故选D.3.(2016•武侯区模拟)如图所示的杠杆质量不计,每小格的长度相等.物体A是边长为0.1m的正方体.当杠杆右侧挂一个重4N的物体B时杠杆平衡.此时物体A对水平桌面的压强为300Pa.下列说确的是()A.物体A受到地面的支持力为2NB.物体A受到的重力为3NC.物体B向右移动1小格,物体A受到的拉力增大2.6ND.物体A向左移动1小格,物体A对桌面的压强为340Pa【分析】(1)知道A对桌面的压强,求出A的底面积,利用压强公式求A对桌面的压力,物体A受到的支持力和压力是一对相互作用力;(2)根据压力等于A的重力减去杠杠的拉力求出拉力,由图知杠杠两边力的力臂关系,根据杠杠的平衡条件可得关于A的重G A和B的重G B的方程即可求出物体A的重力;(3)物体B向右移动1小格后,由图知得出杠杠两边力的力臂关系,根据杠杆平衡条件求出物体A受到的拉力,进而求出拉力增大的数值;和物体A受到桌面的支持力减小的值.(4)物体A向左移动1小格后,由图知得出杠杠两边力的力臂关系,根据杠杆平衡条件求出物体A受到的拉力,进而求出压力,利用p=求压强.【解答】解:(1)由图知,OM:ON=4:2=2:1,由p=得A对桌面的压力:F压=pS=300Pa×0.1m×0.1m=3N,即物体A受到的支持力为3N,故A错误;(2)根据物体受力平衡可知:A对桌面的压力等于A的重力减去杠杠的拉力,=G A﹣F M,即F压所以,F M=G A﹣F压=G A﹣3N,由于杠杠平衡,根据杠杆平衡条件可得:F M×OM=G B×ON,所以,F M=×G B=×4N=2N,则:G A﹣3N=2N,所以G A=5N,故B错误;(3)当物体B向右移动一格后,OM:ON′=4:3,根据杠杆平衡条件可得:F M′×OM=G B×ON′,所以,F M′=G B=×4N=3N,所以物体A受到的拉力增大量△F=F M′﹣F M=3N﹣2N=1N,故C错误;(4)当物体A向左移动1小格后,OM″:ON″=5:2,根据杠杆平衡条件可得:F M″×OM″=G B×ON′,所以,F M″=G B=×4N=1.6N,根据物体受力平衡可知:A对桌面的压力F压″=G A﹣F M″=5N﹣1.6N=3.4N,压强p===340Pa,所以,当物体A向左移动1小格后,物体A对桌面的压强为340pa,故D正确.故选D.4.(2016•模拟)用一个定滑轮和一个动滑轮组成的滑轮组把重G的物体匀速提升h,不计摩擦和绳重,滑轮组的机械效率为η,拉力大小F,绳子移动距离为s,则下列动滑轮重力的表达式错误的是()A. B.(1﹣η)F C.F﹣G D.【分析】(1)由于不计摩擦,知道提升的物重,利用F=(G+G动)求动滑轮重;(2)知道提升高度h,根据s=2h求出拉力端一定的距离;(3)由于不计摩擦,知道提升的物重,利用η=F=(G+G动)求此时的拉力.【解答】解:利用滑轮组把重G的物体匀速提升h,滑轮组的机械效率为η,拉力大小F,绳子移动距离为s,∵不计摩擦和绳重,则W额=G动h,①由于W有用=Gh,∵η==,∴W额=﹣W有用=﹣Gh=Gh,∴G动h=Gh,∴G动=G,故A选项错误,D选项正确;②由于W总=Fs,则W额=(1﹣η)W总=(1﹣η)Fs,∴G动h=(1﹣η)Fs,∴G动=(1﹣η)F,故B选项正确;③利用滑轮组时,绳子的股数为n,则s=nh,∴n=,由于不计摩擦,F=(G+G动),∴动滑轮重:G动=nF﹣G=F﹣G;故选项C正确;故选A.5.(2016•万州区校级模拟)工人利用如图所示的滑轮组将一个重为300N的物体在10s匀速提升2m,所用的拉力为150N.以下关于滑轮组的有关说确的是(不计绳重和摩擦)()A.该滑轮组的机械效率约为83.3%B.在匀速提升重物的过程中,滑轮组的机械能不变C.拉力做的功为300JD.若再用该滑轮组以相同速度匀速提升750N的重物,此时其拉力功率为180W 【分析】(1)由图可知,绳子的有效股数为3,根据s=nh求出绳端移动的距离,根据W=Fs求出总功,根据W=Gh求出有用功,利用η=×100%求出该滑轮组的机械效率;(2)机械能是动能和势能之和,所以分析该过程中动能和势能的变化即可判断;(3)先根据速度公式求出物体上升的速度,然后根据F=(G+G动)求出动滑轮的重力,再根据F=(G+G动)求出匀速提升750N的重物时拉力的大小,根据v绳=nv物求出绳端移动的速度,根据P===Fv求出此时其拉力功率.【解答】解:(1)由图可知,n=3,绳端移动的距离:s=nh=3×2m=6m,拉力做的功:W总=Fs=150N×6m=900J,故C错误;有用功:W有用=Gh=300N×2m=600J,该滑轮组的机械效率:η=×100%=×100%≈66.7%,故A错误;(2)在匀速提升重物的过程中,由于物体的质量不变,其速度不变,故其动能不变;但其高度增加,重力势能变大,所以机械能变大,故B错误;(3)物体匀速上升的速度:v===0.2m/s,不计绳重和摩擦,则拉力F=(G+G动),动滑轮的重力:G动=nF﹣G=3×150N﹣300N=150N,匀速提升750N的重物时,拉力的大小:F′=(G′+G动)=×(750N+150N)=300N,绳端移动的速度:v绳=nv物=3×0.2m/s=0.6m/s,此时其拉力功率:P′=F′v=300N×0.6m/s=180W,故D正确.故选D.6.(2016•模拟)如图所示,物体重150N,挂在杠杆中点,人用100N的竖直向上将物体提高0.5m,在此过程中,下列说确的是()A.人用的拉力所做的功为100JB.用杠杆提升货物所做的有用功为50JC.额外功为25JD.杠杆的机械效率为75%【分析】力臂是指支点到力的作用线的距离,根据相似三角形得出物体提高0.5m 时拉力移动的距离,根据W=Gh求出人用的拉力所做的功,根据W=Fs求出总功,总功减去有用功即为额外功,根据η=×100%求出杠杆的机械效率.【解答】解:人用100N的竖直向上将物体提高0.5m时,由相似三角形可知,拉力移动的距离:H=2h=2×0.5m=1m,人用的拉力所做的功:W总=FH=100N×1m=100J,故A正确;用杠杆提升货物所做的有用功:W有=Gh=150N×0.5m=75J,故B错误;因总功等于有用功和额外功之和,所以,额外功:W额=W总﹣W有=100J﹣75J=25J,故C正确;杠杆的机械效率:η=×100%=×100%=75%,故D正确.故选ACD.7.(2016春•綦江区期末)如图所示,将一轻质薄木板从中点支起,左右两侧各有一支蜡烛,长短不同,此时薄木板恰好在水平位置静止.同时点燃两支蜡烛,过一会,薄木板可能发生的情况有()A.长蜡烛燃烧较快,可能再次平衡B.不可能再次平衡C.燃烧速度相同,可能再次平衡D.短蜡烛燃烧较快,可能再次平衡【分析】蜡烛对杠杆的作用力等于蜡烛的重力,由于杠杆是在水平方向平衡,所以力臂的长度等于蜡烛到支点的距离.设左右两边的蜡烛质量分别为m左、m右,根据杠杆平衡条件可得m左g×L左=m右g×L右,由于蜡烛同时点燃,燃烧时间相同,根据速度的变化,过一段时间后根据燃烧减少的质量得出杠杆受到的力的变化,利用杠杆平衡条件逐个分析判断.【解答】解:设左右两边的蜡烛质量分别为m左、m右,由于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则根据杠杆平衡条件可知:m左g×L左=m右g×L右;燃烧速度分别为v左、v右,由于相同两只蜡烛粗细相同,同时点燃时,则:两只蜡烛因燃烧减少的质量分别为△m左=v左t,△m右=v右t;此时杠杆左右两端受到的力分别为(m左﹣v左t)g、(m右﹣v右t)g,左边:(m左﹣v左t)gL左;右边:(m右﹣v右t)gL右;则:(m左﹣v左t)gL左﹣(m右﹣v右t)gL右=m左g×L左﹣v左tL左﹣(m右g×L右﹣v右tL右)=(m左g×L左﹣m右g×L右)+(v右L右﹣v左L左)t,由图可知:L左<L右,由于m左g×L左=m右g×L右,则:(1)若长蜡烛燃烧较快,即v左>v右,则v右L右与v左L左可能相等,所以,左边=右边,即薄木板可能再次平衡,故A正确;B错误;(2)若蜡烛燃烧速度相同,即v左=v右,则v左L左<v右L右,所以,左边≠右边,即薄木板不能再次平衡,故C错误;(3)若短蜡烛燃烧较快,即v左<v右,则v右L右<v左L左,所以,左边≠右边,即薄木板不能再次平衡,故D错误.故选A.8.(2016秋•高邮市月考)如图所示的各类杠杆中,属于费距离的是()A.门把手B.钓鱼杆C.镊子D.扫帚【分析】依据杠杆的动力臂和阻力臂大小关系:若动力臂大于阻力臂,则是省力杠杆;若动力臂小于阻力臂,则是费力杠杆;若动力臂等于阻力臂,则为等臂杠杆;故费距离的杠杆一定是动力臂大于阻力臂,即为省力杠杆.【解答】解:A、使用门把手就是为了省力,并且在使用时,动力臂大于阻力臂,所以门把手属于省力杠杆,但费距离,故A符合题意;BCD、钓鱼竿、镊子和扫帚在使用时,动力臂小于阻力臂,属于费力杠杆,费力但省距离,故B、C、D不符合题意;故选A.9.(2016秋•泰兴市校级月考)如图所示,实验装置中,杠杆恰好平衡.图中钩码质量都相等,那么下列情况中能使杠杆保持平衡的是()A.各减少一只钩码 B.各向移动一格C.各减少一半数量的钩码D.各向外移动一格【分析】杠杆平衡,是由于两边的力和力臂的乘积相等,根据杠杆平衡条件:动力×动力臂=阻力×阻力臂,分别分析四个选项中的力和力臂的变化,看力和力臂的乘积是否相等,据此分析得出结论.【解答】解:设每个钩码的重力是G,杠杆每格长为L,杠杆原来平衡,由图示可知:4G×2L=2G×4L,A、各减少一只钩码,则左边=3G×2L=6GL,右边=1G×4L=4GL,左边>右边,所以左边下沉;B、各向移动一格,则左边=4G×1L=4GL,右边=2G×3L=6GL,左边<右边,所以右边下沉;C、各减少一半数量的钩码,则左边=2G×2L=4GL,右边=1G×4L=4GL,左边=右边,杠杆保持平衡;D、各向外移动一格,则左边=4G×3L=12GL,右边=2G×5L=10GL,左边>右边,左端下沉.故选C.10.(2015•)为了将放置在水平地面上重为100N的物体提升一定高度,设置了图1所示的滑轮组装置.当用图乙所示随时间变化的竖直向下的拉力F拉绳时,物体的速度v和物体上升的高度h随时间变化的关系分别如图丙和丁所示.(不计绳重和绳与轮之间的摩擦)下列计算结果正确的是()A.0s~1s,地面对物体的支持力是10NB.1s~2s,拉力F做的功是187.5JC.2s~3s,拉力F的功率是100WD.2s~3s,滑轮组的机械效率是62.5%【分析】由滑轮组的结构可以看出,承担物重的绳子股数n=3,则拉力F移动的距离s=3h.(1)已知滑轮组绳子的段数n和拉力F拉,物体静止,设滑轮组对物体的拉力F′,其关系为F拉=(F′+G动);地面对物体的支持力等于物体对地面的压力,等于物体的重力G减去整个滑轮组对物体的拉力F′;(2)由F﹣t图象得出在2~3s的拉力F,由v﹣t图象得出重物上升的速度,求出拉力F的作用点下降的速度,利用P=Fv求拉力做功功率,知道拉力F和物重G 大小,以及S与h的关系,利用效率求滑轮组的机械效率.(3)由F﹣t图象得出在1~2s的拉力F,由h﹣t图象得出重物上升的高度,求出拉力F的作用点下降的距离,利用W=Fs求此时拉力做功.【解答】解:(1)由图乙可知,在0~1s,拉力F=30N.取动滑轮和重物为研究对象,受到向下的重力G和G动,向上的支持力F支,及三根绳子向上的拉力F′作用,处于静止状态;地面对重物的支持力F支=G﹣F′=G﹣3F拉+G动=100N﹣3×30N+G动=G动+10N;故A错误;(2)由图可知在2~3s,重物做匀速运动,v3=2.50m/s,拉力F3=40N,因为从动滑轮上直接引出的绳子股数(承担物重的绳子股数)n=3,所以拉力F的作用点下降的速度v3′=3v3=3×2.50m/s=7.5m/s,拉力做功功率(总功率):P总=F3V3′=40N×7.5m/s=300W,故C错误;滑轮组的机械效率:η=×100%=×100%=×100%≈83.33%,故D错误;(3)在1~2s,拉力F2=50N,重物上升高度h2=1.25m拉力F的作用点下降的距离s2=3h2=3×1.25m=3.75m,拉力做的功:W=F2S2=50N×3.75m=187.5J;故B正确.故选:B.11.(2015•)如图所示,A物体受到的重力是100N,在拉力F的作用下,能以0.2m/s的速度在水平地面上向左匀速直线运动.已知拉力F=5N,滑轮组的机械效率为80%,则下列说确的是()A.拉力F的功率是1WB.2s绳子自由端移动的距离是1.2mC.5s拉力F所做功的大小是15JD.物体A受到水平地面的摩擦力大小是12N【分析】A、由功率公式P===Fv求出拉力的功率;B、由图示可知,滑轮组承重绳子的有效股数:n=3,根据s=vt求得2s绳子自由端移动的距离;C、由功率公式P=可求得5s拉力F所做功;D、根据效率公式η=×100%=×100=×100%求出摩擦力.=3×5N×0.2m/s=3W,故A错误;【解答】解:A、拉力的功率P====nFv物体B、由图示可知,滑轮组承重绳子的有效股数:n=3,则2s绳子自由端移动的距离s=3v×2s=3×0.2m/s×2s=1.2m,故B正确;C、由P=可得W=Pt=3W×5s=15J,故C正确;D、由图示可知,滑轮组承重绳子的有效股数:n=3,克服摩擦力做的功为有用功,效率:η=×100%=×100=×100%,则f=nηF=3×80%×5N=12N,故D正确;故选BCD.12.(2015•黄冈校级自主招生)n个动滑轮和一个定滑轮组成滑轮组,每个动滑轮的质量与所悬挂的物体质量相等.不计一切摩擦和绳的重力,滑轮组平衡时拉力大小为F,如图所示.若在图示中再增加一个同样质量的动滑轮,其它条件不变,则滑轮组再次平衡时拉力大小为()A. B.F C.F D.F【分析】根据滑轮组的省力情况F=(G+G)逐级分析,找出规律.动【解答】解:每个动滑轮的质量与所悬挂的物体质量相等,可设它们的重力均为G,第一个动滑轮,拉力F1=(G+G动)=(G+G)=G,第二个动滑轮,拉力F2=(F1+G动)=(G+G)=G,第三个动滑轮,拉力F3=(F2+G动)=(G+G)=G,…第n个动滑轮,拉力F n=(F n﹣1+G动)=(G++G)=G,滑轮组平衡时拉力大小为F,则再增加一个同样质量的动滑轮时,滑轮组再次平衡时拉力仍为F.故选B.13.(2015•校级自主招生)如图所示是胖子和瘦子两人用滑轮组锻炼身体的简易装置(不考虑轮重和摩擦).使用时若瘦子固定不动,胖子用力F A拉绳使货物G 匀速上升h.若胖子固定不动,瘦子用力F B拉绳使货物G匀速上升h.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F A<G B.F A>F B C.胖子做功较大D.两人做功相等【分析】分析当胖子和瘦子拉绳时,三个滑轮是动滑轮还是定滑轮,根据动滑轮和定滑轮的特点分析判断.【解答】解:(1)瘦子固定不动,胖子拉绳使G匀速上升,此时中间滑轮为动滑轮,上下两个滑轮为定滑轮,F A=2G,故A错;(2)胖子固定不动,瘦子拉绳使G匀速上升,三个滑轮都是定滑轮,F B=G,所以F A>F B,故B正确;根据滑轮组的特点,瘦子固定不动,胖子拉绳使G匀速上升h,拉力移动距离s A=h,做的功为W A=F A s A=2G×h=Gh;胖子固定不动,瘦子拉绳使G匀速上升h,三个滑轮都是定滑轮,所以拉力移动距离s B=h,做的功为W B=F B s B=G×h=Gh,故C错误,D正确.故选BD.14.(2015•县一模)下列生活用具中,使用时属于费力杠杆的是()A.餐盘夹子B.食品夹子C.核桃夹子D.筷子【分析】结合生活经验,先判断杠杆在使用过程中,动力臂和阻力臂的大小关系,再判断它是属于哪种类型的杠杆.【解答】解:A、餐盘夹子在使用过程中,动力臂小于阻力臂,是费力杠杆;B、食品夹子,在使用过程中,动力臂小于阻力臂,是费力杠杆;C、核桃夹子在使用过程中,动力臂大于阻力臂,是省力杠杆;D、筷子在使用过程中,动力臂小于阻力臂,是费力杠杆.故选ABD.15.(2015•椒江区模拟)如图所示,O为杠杆AB的支点,A端挂一重物G,图中能使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的最小的拉力是()A.F1B.F2C.F3D.F4【分析】力臂是指从支点到力的作用线的垂直距离;使用杠杆时,在阻力跟阻力臂的乘积一定时,动力臂越长动力越小.【解答】解:由杠杆平衡条件F1l1=F2l2可知,在阻力跟阻力臂的乘积一定时,动力臂越长,动力越小、越省力;由图可知支点到F1作用线的距离为三格的长度;支点到F2作用线的距离小于三格的长;支点到F3作用线的距离为二格的长度;作用在杠杆上的F4和阻力作用效果一样,因此无法使杠杆平衡.故选A.16.(2015•模拟)要用15N的力刚好提起20N的重物,如果不计机械本身的重力,可以应用的下列简单机械是()A.一个定滑轮B.一根杠杆C.一个动滑轮D.一个轮轴【分析】解决此题要知道定滑轮的特点:使用定滑轮不省力但能改变力的方向;动滑轮的特点:动滑轮实质是动力臂为阻力臂二倍的杠杆,使用动滑轮能省一半力,但费距离;使用杠杆和轮轴,可以通过条件动力臂和阻力臂的大小关系,调节动力的大小.【解答】解:已知用15N的力刚好提起20N的重物,A、定滑轮不省力,不符合题意;B、杠杆可以调节,使动力臂与阻力臂之比是4:3,这样就可以使动力为15N;C、动滑轮可以省一半的力,不符合题意;D、轮轴也可以选择轮半径与轴半径之比是4:3,这样就可以使动力为15N;故选B、D.17.(2015•西城区一模)如图所示,甲滑轮组中动滑轮总重为G甲,乙滑轮组中动滑轮重为G乙,且2G甲=G乙.有A、B两个物体,已知G B=2G A.用甲、乙两滑轮组分别匀速提升A、B两物体,在相同时间,物体A被提升高度为物体B被提升高度的三倍.若不计绳重和轴摩擦,则下列判断正确的是()A.甲、乙两个滑轮组的机械效率相等B.拉力F1的功率大于拉力F2的功率C.若用甲滑轮组提升B物体,其机械效率将提高D.若用乙滑轮组提升A物体,其机械效率将提高【分析】(1)知道两图提升物体重的大小关系和动滑轮重的大小关系,利用F=(G物+G轮)求拉力的大小关系;又知道提升高度的关系,利用s=nh求拉力端移动距离的大小关系,利用效率公式求出两滑轮组的效率;(2)求出了拉力之比、拉力移动距离之比,利用W=Fs求拉力做功之比,因为是在相同的时间,可求拉力做功功率的关系;(3)掌握影响滑轮组机械效率的主要因素:动滑轮的重力和被提升的物体重力;在其他条件不变时,被提升的物体越重,则有用功越多,有用功在总功中所占的比例越大,机械效率越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