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化学 专题1 化学家眼中的物质世界专题整合课件 苏教版必修1
合集下载
高中化学专题1化学家眼中的物质世界知识网络构建课件苏教版必修1

3.一定物质的量浓度溶液的配制: (1)主要仪器:托盘天平、量筒、烧杯、①______________、②________、 ③________。 (2)主要过程:④________、称量或量取、溶解、⑤________、转移、 ⑥________、振荡、⑦________、摇匀、装瓶。 (3)误差分析:分析实验中n和V的误差,利用公式⑧________,判断cB的误 差。
专题知识网络构建
完成上述标号的内容: ①________ ②________ ③________ ④________ ⑤________ ⑥________
2.以物质的量为中心的计算:
写出图中标号①、④、⑥、⑧所代表的转化关系式。 ①________;④________;⑥________;⑧________。
写出图中标号所代表的内容。 ①__________________ ②__________________ ③________(①②③顺序可换) ④__________________ ⑤__________________ ⑥__________________ ⑦__________________ ⑧__________________
写出图中标号所代表的内容 ①________________ ②________________ ③________(①②③顺序可换)
5.原子结
原子核质中子子————决决定定①②
种类 种类
构模型
③
数目与质子数相同 分层排布
写出图中标号所代表的内容
①____________ ②____________ ③____________
同时,大家要开动脑筋,思考老师是怎样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要边听边想。为讲明一个定理,推出一个公式,老师讲解顺序是怎样的, 为什么这么安排?两个例题之间又有什么相同点和不同之处?特别要从中学习理科思维的方法,如观察、比较、分析、综合、归纳、演绎等。 • 作为实验科学的物理、化学和生物,就要特别重视实验和观察,并在获得感性知识的基础上,进一步通过思考来掌握科学的概念和规律,等等。 • 二、听文科课要注重在理解中记忆 • 文科多以记忆为主,比如政治,要注意哪些是观点,哪些是事例,哪些是用观点解释社会现象。听历史课时,首先要弄清楚本节教材的主要观点,然 后,弄清教材为了说明这一观点引用了哪些史实,这些史料涉及的时间、地点、人物、事件。最后,也是关键的一环,看你是否真正弄懂观点与史料间 的关系。最好还能进一步思索:这些史料能不能充分说明观点?是否还可以补充新的史料?有无相反的史料证明原观点不正确。 • 三、听英语课要注重实践 • 英语课老师往往讲得不太多,在大部分的时间里,进行的师生之间、学生之间的大量语言实践练习。因此,要上好英语课,就应积极参加语言实践活 动,珍惜课堂上的每一个练习机会。
专题一:化学家眼中的物质世界PPT课件 苏教版

化学
初中化学
必修
认识化学科学
模块
化学实验基础
常见无机物及其应用
化学 1
化学 2
物质结构基础 化学反应与能量 化学与可持续发展
选修 模块
化 学 与 生 活
化 学 与 技 术
化 学 反 应 原 理
有 机 化 学 基 础
物 质 结 构 与 性 质
实 验 化 学
2
三个阶段的中学化学课程
7
义务教育阶段 高中必修课程模块 高中选修课程模块
第一单元 省学科指导意见
基本要求: ③知道不同聚集状态物质的一些特性, 了解影响气体体积的主要因素,初步学 会用气体摩尔体积进行简单计算 ④能用电解质的电离方程式表示电解质 导电的原因 ⑤了解分散系的含义,知道胶体区别于 其他分散系的本质特征和鉴别方法
第一单元 省学科指导意见
发展要求: ①物质的量运用于化学方程式的简单
学习 阶段
学习要求
初中 从得氧、失氧判断氧化、还原
必修1 专题一 必修1 专题二
后续 专题
能根据化合价变化判断氧化还原反应
分析氧化还原反应的本质(指出氧化剂和还 原剂、氧化产物和还原产物,表示出电子转 移的方向和数目)。能举例说明生产、生活 中常见的氧化还原反应。 氧化还原反应的具体应用:铝、铁、铜的获 取,硫和含硫化合物的相互转化,生产生活 中的含氮化合物,电化学
(二)熟悉各种物理量之间的关系
×M
m
n
×NA N
÷M
÷NA
÷Vm ×Vm
V (标准状况)
胶体的丁达尔效应
浊液分散系
颗粒直径>100nm
1nm<颗粒直径<100nm
胶体分散系
溶液分散系 颗粒直径<1nm
化学:专题一《化学家眼中的物质世界》课件(苏教版必修1)

√
思考2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1mol某气体的体积是22.4L,该气 体所处的 状况一定是标准状况. B、通常状况下,1molO2的体积必定是22.4L C、某物质含有阿伏加德罗常数个微粒,该物质 在标准状况下的体积为22.4L D、标准状况下,1molH2和O2的混合气体的体积 不一定为22.4L
C(NaCl)
偏小 偏大 偏大 偏小 偏小
原子结构
粒子 质量数 35 23 32 80
质子数
17 11 16 35
中子数 18 12 16
电子数 17 10 18
Cl Na+
S280 35
Br
45
35
数字的位置不同,所表示的意义就不同
质量数—— A
d ——化合价 c ——离子的价态
e
质子数—— Z (核电荷数 )
思考:下列物质中 ①氢氧化钠固体 ②水银 ③氯化氢气体 ④稀硫酸 ⑤二氧化碳气体 ⑥氨水 ⑦碳酸钠粉末 ⑧蔗糖晶体 ⑨熔融氯化钠 ⑩CuSO4· 5H2O晶体 ②④⑥⑨ ⑪上述状态下能导电的是: __________ ①③⑦⑨⑩ ⑫属于电解质的是:________________ ⑤⑧ ⑬属于非电解质的是:______________
第二单元 研究物质的实验方法 2-1物质的分离与提纯——
蒸馏、萃取、分液、过滤、结晶等
1、蒸馏:定义 (见P18)、适用 范围、使用仪器 名称和蒸馏装置 的特点。
2、萃取:
⑴定义 ⑵萃取剂选择条件: ①溶质在萃取剂中的溶解度比在水中 ②萃取剂与水互不相溶 ③萃取剂与溶质互不反应 ⑶常见萃取剂:苯、汽油、煤油、 CCl4等。
1 M1 2 = M 2
7.53
gNa2CO3.10H2O溶于90g水中,才 能使的每100个水分子中溶有一个Na+
苏教版高中化学必修一全册课件

①酸性氧化物(如CO2、SO2等):_与__碱__反__应__生__成__盐__和__水__的__氧___ _化__物__。
②碱性氧化物(如MgO、CaO等):____与__酸_反_应__生_成_盐_和__水_的_氧______ _化__物____。
微点拨 ①纯碱是Na2CO3的俗名,不是碱,属于盐;②结晶水合物(如 CuSO4·5H2O)是纯净物;③只含有一种元素的物质可能是混合物, 也可能是纯净物。
自主预习 探新知
一、物质的分类方法
1.物质的分类方法 (1)根据物质存在的状态:分为 固态 物质、液态物质和气态物质。 (2)根据物质在水中的溶解性:分为 可溶性 物质、微溶性物质、 _难__溶__性__物质。
(3)根据物质的组成和性质特点对物质进行分类
(4)根据物质的性质分类:氧化物可分为酸性氧化物和碱性氧化 物。
[ 答 案 ] (1)①④ ②③ (2)CO2 + 2NaOH===Na2SO3 + H2O MgO+2HCl===MgCl2+H2O
核心突破 攻重难
物质的分类中易错易混问题
1.对于同一种物质,分类的标准不同,所属的物质类别也不 同。如NaHSO4既属于盐、钠盐、酸式盐,又属于含氧酸盐等。因 此在分类时必须明确分类的依据。
2.并不是所有的金属氧化物都是碱性氧化物,如Mn2O7为酸性 氧化物;并不是所有的非金属氧化物都是酸性氧化物,如CO、NO 等就不是酸性氧化物。
3.分类时注意物质的真实组成,不要被俗名迷惑,如盐酸是 HCl的水溶液,是混合物;纯碱是Na2CO3,属于盐;结晶水合物, 如CuSO4·5H2O,是纯净物。
B.化合物
C.纯净物
D.钠盐
A [氧化物是只有两种元素且其中一种元素是氧元素组成的化
②碱性氧化物(如MgO、CaO等):____与__酸_反_应__生_成_盐_和__水_的_氧______ _化__物____。
微点拨 ①纯碱是Na2CO3的俗名,不是碱,属于盐;②结晶水合物(如 CuSO4·5H2O)是纯净物;③只含有一种元素的物质可能是混合物, 也可能是纯净物。
自主预习 探新知
一、物质的分类方法
1.物质的分类方法 (1)根据物质存在的状态:分为 固态 物质、液态物质和气态物质。 (2)根据物质在水中的溶解性:分为 可溶性 物质、微溶性物质、 _难__溶__性__物质。
(3)根据物质的组成和性质特点对物质进行分类
(4)根据物质的性质分类:氧化物可分为酸性氧化物和碱性氧化 物。
[ 答 案 ] (1)①④ ②③ (2)CO2 + 2NaOH===Na2SO3 + H2O MgO+2HCl===MgCl2+H2O
核心突破 攻重难
物质的分类中易错易混问题
1.对于同一种物质,分类的标准不同,所属的物质类别也不 同。如NaHSO4既属于盐、钠盐、酸式盐,又属于含氧酸盐等。因 此在分类时必须明确分类的依据。
2.并不是所有的金属氧化物都是碱性氧化物,如Mn2O7为酸性 氧化物;并不是所有的非金属氧化物都是酸性氧化物,如CO、NO 等就不是酸性氧化物。
3.分类时注意物质的真实组成,不要被俗名迷惑,如盐酸是 HCl的水溶液,是混合物;纯碱是Na2CO3,属于盐;结晶水合物, 如CuSO4·5H2O,是纯净物。
B.化合物
C.纯净物
D.钠盐
A [氧化物是只有两种元素且其中一种元素是氧元素组成的化
高中化学(苏教版)必修1课件广西自主:专题1 化学家眼中的物质世界 1.3

专题一 化学家眼中的物质世界 栏目导引
2.核电荷数为 1~18 号的元素原子结构示意图
专题一
化学家眼中的物质世界
栏目导引
(1)原子结构示意图中。 核内质子数=核外电子数是原子; 核内质子数 >核外电子数是阳离子; 核内质子数 <核外电子数是阴离子; 离子所带电荷数=质子数-核外电子数。 (2)电子排布相同指核外电子层数相同,各层电子数也相同,与质子数无关。 (3)元素的化合价与得到或失去电子数的关系。 ①失去的电子数=正价的数值; ②得到的电子数=负价的数值。
中也可以显正价。如KClO3中Cl元素的化合价为+5。
专题一
化学家眼中的物质世界
栏目导引
原子核的组成 1.原子的组成和表示方法 (1)组成。
中子:不带电 ________ 原子核 正电荷 原子 质子:一个质子带一个单位________ 负电荷 核外电子:一个电子带一个单位________
(2)特点。 ①同一核素的原子结构完全相同,同一元素的不同核素的原子核内中子数不 同。 ②属于同位素的各种核素的化学性质几乎相同。
专题一
化学家眼中的物质世界
栏目导引
(3)实例。 名称 氕 氘 氚 符号 H D T 核素表示式
1 1H ___
俗名
2 H 1 ___
3 1H
重氢 _____ 超重氢 ________
答案: (1)BC (2)AB (5)
专题一 化学家眼中的物质世界 栏目导引
(3)D
(4)C 原子的最外层电子已达到 8(或 2)个
电子的稳定结构
[思考感悟] 1.核外电子排布规律 (1)能量最低原理:电子总是尽先排布在能量最低的电子层里。 (2)每个电子层最多只能容纳 2n2 个电子。 ①最外层最多只能容纳 8 个电子(氦原子是 2 个 ); ②次外层最多只能容纳 18 个电子; ③倒数第三层最多只能容纳 32 个电子。 (3)以上规律必须同时满足。
2.核电荷数为 1~18 号的元素原子结构示意图
专题一
化学家眼中的物质世界
栏目导引
(1)原子结构示意图中。 核内质子数=核外电子数是原子; 核内质子数 >核外电子数是阳离子; 核内质子数 <核外电子数是阴离子; 离子所带电荷数=质子数-核外电子数。 (2)电子排布相同指核外电子层数相同,各层电子数也相同,与质子数无关。 (3)元素的化合价与得到或失去电子数的关系。 ①失去的电子数=正价的数值; ②得到的电子数=负价的数值。
中也可以显正价。如KClO3中Cl元素的化合价为+5。
专题一
化学家眼中的物质世界
栏目导引
原子核的组成 1.原子的组成和表示方法 (1)组成。
中子:不带电 ________ 原子核 正电荷 原子 质子:一个质子带一个单位________ 负电荷 核外电子:一个电子带一个单位________
(2)特点。 ①同一核素的原子结构完全相同,同一元素的不同核素的原子核内中子数不 同。 ②属于同位素的各种核素的化学性质几乎相同。
专题一
化学家眼中的物质世界
栏目导引
(3)实例。 名称 氕 氘 氚 符号 H D T 核素表示式
1 1H ___
俗名
2 H 1 ___
3 1H
重氢 _____ 超重氢 ________
答案: (1)BC (2)AB (5)
专题一 化学家眼中的物质世界 栏目导引
(3)D
(4)C 原子的最外层电子已达到 8(或 2)个
电子的稳定结构
[思考感悟] 1.核外电子排布规律 (1)能量最低原理:电子总是尽先排布在能量最低的电子层里。 (2)每个电子层最多只能容纳 2n2 个电子。 ①最外层最多只能容纳 8 个电子(氦原子是 2 个 ); ②次外层最多只能容纳 18 个电子; ③倒数第三层最多只能容纳 32 个电子。 (3)以上规律必须同时满足。
高中化学专题1化学家眼中的物质世界第一单元丰富多彩的化学物质第2课时物质的量课件苏教版必修1

2.摩尔 (1)摩尔度量的对象 摩尔和米、秒、千克等一样,它们都是基本物理量的单位。摩尔度量的 对象是微观粒子,而这里的微观粒子是指构成物质的“基本单元”,这个基 本单元可以是原子、分子、离子、电子、中子、质子等单一微粒,也可以是 这些微粒的特定组合。
(2)使用摩尔时必须指明物质微粒的名称或符号或化学式的特定组合。 例如:1 mol H表示1摩尔氢原子,1 mol H2表示1摩尔氢分子,1 mol H+ 表示1摩尔氢离子。但如果说“1 mol氢”这种说法指代不明,不清楚是氢原 子、氢分子还是氢离子,因为“氢”是元素名称,不是微粒名称,也不是微 粒的符号或化学式。 特别提醒 在使用摩尔时,对于微粒的特定组合可以不限于整数,可以是分数,也 可以根据化学反应的需要将分子、原子、离子等基本单元再分割或再组合成 分数或倍数。ຫໍສະໝຸດ 2g 32 g·mol-1
∶
4g 64 g·mol-1
∶
5g 80 g·mol-1
=
1∶1∶1。
本课小结
1.物质的量是一个物理量,符号为n,单位为mol。
2.使用物质的量时,必须指明粒子的种类。
3.0.012 kg C-12中所含的原子数称为阿伏加德罗常数,用NA表示,其 近似值为6.02×1023,单位为mol-1,前者常用于判断,后者常用于计算。
休息时间到啦
同学们,下课休息十分钟。现在是休息时间,你们休息一 下眼睛,
看看远处,要保护好眼睛哦~站起来动一动,久坐对身体 不好哦~
自主学习区
教师点拨区
课时作业
2.(1)0.5 mol H2中的分子数是________; (2)1 mol NaCl中的Cl-数是________; (3)1 mol H2SO4中的氧原子数是________; (4)1.204×1024个水分子的物质的量是________; (5)9.03×1023个铁原子的物质的量是________。
化学家眼中的物质世界复习PPT课件 苏教版

选项 A B C D
需要分离的物质
CCl4和水的混合物 MgCl2溶液与Mg(OH)2的混合物 酒精的水溶液
KNO3-与NaCl混合溶液
分离方法 蒸馏 过滤 萃取 结晶、过滤
8、几种常见离子的检验
待检物质 碳酸盐 铵盐
检验方法
与稀盐酸反应,产生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的无色、无味的气体
与强碱溶液加热反应,产生使湿润的红色 石蕊试纸变蓝色的气体
B.75 mL 2 mol·L-1的NH4Cl D.75 mL 1 mol·L-1的CaCl2
摩22尔.2质g量某是二_价1_1_金1_g_属/_m_氯o_l_化__物__(_A;ClA2的)中相含对有原0子.4质m量ol是C_l_-4_,0__则__A_C_l_2;的 ACl2的化学式是___C_a_C_l_2 ____。
练习2
1999年,世界重大科技成果之一是超铀元素的发现,它有力地
支持了“稳定岛”假说,原子293
之差为B:
118
X
A.0
B.57
C.118
的中子数与电子数 D.175
单元三: 人类对原子结构的认识
应知
应会
1: 构成原子的粒子有 质子、中子和电子。
2:
X ZA+- dce+-
符号的每个字母的含义
原子结构示意图和 离子结构示意图(另有专题)
•
15、所有的辉煌和伟大,一定伴随着挫折和跌倒;所有的风光背后,一定都是一串串揉和着泪水和汗水的脚印。
•
16、成功的反义词不是失败,而是从未行动。有一天你总会明白,遗憾比失败更让你难以面对。
•
17、没有一件事情可以一下子把你打垮,也不会有一件事情可以让你一步登天,慢慢走,慢慢看,生命是一个慢慢累积的过程。
高中化学专题1化学家眼中的物质世界学业水平测试课件苏教版必修1

答案
解析 由萃取操作及原理分析。
19.(10分)(1)科学家在宇宙深处发现了H+ 3 离子和H3分子。请回答: ①1个H+ 3 离子中含有________个质子,________个电子。 ②构成H3分子的原子的核外电子排布示意图是________(填字母)。
③H3属于________(填“混合物”“单质”或“化合物”)。 (2)元素分为金属元素、非金属元素,物质可分成有机物、无机物…… 物质的分类都有一定的标准。下列化学式各表示一种物质,请按你的标准, 将下列物质分成各有五种的A、B两类,并写出你的分类标准。 Ca'NH3'MgO' NaOH' CH4' H2O' KH' SiC' HF' Ne A:________,B:________,分类标准是________。
(1)该溶液中NaOH的物质的量浓度为________。 (2)该溶液中NaOH的质量分数为________。 (3)从该溶液中取出10 mL,其中NaOH的物质的量浓度为________, NaOH的质量分数为________,溶液的密度为________,含NaOH的质量为 ________,含NaOH的物质的量为________。
复习课件
高中化学专题1化学家眼中的物质世界学业水平测试课件苏教版必修1
2021/4/17
高中化学专题1化学家眼中的物质世界学业水平测试课件苏
1
教版必修1
专题1 学业水平测试
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满分100分,考 试时间90分钟。
第Ⅰ卷(选择题,共45分) 一、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45分) 1.镤元素的一种同位素29319Pa,它的中子数为( ) A.330 B.91 C.239 D.148 答案 D
解析 由萃取操作及原理分析。
19.(10分)(1)科学家在宇宙深处发现了H+ 3 离子和H3分子。请回答: ①1个H+ 3 离子中含有________个质子,________个电子。 ②构成H3分子的原子的核外电子排布示意图是________(填字母)。
③H3属于________(填“混合物”“单质”或“化合物”)。 (2)元素分为金属元素、非金属元素,物质可分成有机物、无机物…… 物质的分类都有一定的标准。下列化学式各表示一种物质,请按你的标准, 将下列物质分成各有五种的A、B两类,并写出你的分类标准。 Ca'NH3'MgO' NaOH' CH4' H2O' KH' SiC' HF' Ne A:________,B:________,分类标准是________。
(1)该溶液中NaOH的物质的量浓度为________。 (2)该溶液中NaOH的质量分数为________。 (3)从该溶液中取出10 mL,其中NaOH的物质的量浓度为________, NaOH的质量分数为________,溶液的密度为________,含NaOH的质量为 ________,含NaOH的物质的量为________。
复习课件
高中化学专题1化学家眼中的物质世界学业水平测试课件苏教版必修1
2021/4/17
高中化学专题1化学家眼中的物质世界学业水平测试课件苏
1
教版必修1
专题1 学业水平测试
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满分100分,考 试时间90分钟。
第Ⅰ卷(选择题,共45分) 一、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45分) 1.镤元素的一种同位素29319Pa,它的中子数为( ) A.330 B.91 C.239 D.148 答案 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