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M法标准电波暗室技术方案

合集下载

3米半电波暗室

3米半电波暗室

三米法一般是指天线到被测物的距离而场地长度至少应为测试距离的两倍标准的场为9*6*6而也会有些实验室建成7*4*3也能满足要求根据不同的标准EUT的摆放会不一样按55013的标准应该放在桌子的中心按55022的标准应该放桌子的边缘开阔场定义时,场地长度应该是测量距离的2倍,加上转台到吸波材料留一定空间,一般都到了9米左右,宽度为测量距离的1.732倍,大概是6米,高度至少要满足天线能上下4米,加上吸波材料的空间,就到了5米多了见得多的就是966了,当然这个时候EUT尺寸还不能太大,转台直径一般在1.5米到2米的,总之结构直接影响NSA 的,布局是有讲究的还有:转台到天线的距离3m,都叫3米法暗室。

决定是否标准,就看3米法测试的范围,比如测试频段从30M-1GHz,30M 时的波长决定了正确测试到这个频点,天线需要在1-4m上下移动。

移动时有测试到的值大小成谷峰走势,天线周围至少1米以上空间,以免影响天线的性能,低频影响更大。

再根据暗室NSA校验的要求,暗室最小尺寸约在8.5*6*5.5左右,再小的暗室都是不标准的,无法模拟开阔场。

在各种暗室测试结果发生争议时,优先准确的原则:开阔场--30m法--10米法--5米法--3米法关于暗室的要求请查看ANSI C63.4-2001 和CISPR163米法半波暗室的布置是天线校准后的相位中心(一般为天线的中心)到转台的中心为3米,但根据不同的标准EUT 的摆放有所不同,按13的标准应该放在桌子的中心,按22的标准应该放桌子的边缘。

暗室的大小标准的是966的。

到了GB6113.1(CISPR16)标准看了下标准上只详细讲述了开阔场的要求,在15章节里但没并规定电波暗室的尺寸。

3M法标准电波暗室技术方案

3M法标准电波暗室技术方案

台中心的距离为 0.75m。
接收天线的高度:1~4m
测试距离:
3m
天线极性:
水平和垂直
按上述要求所测量出的各位置的场地衰减值与标准给出的理论值的差值应
在±3.5dB 以内。
2)80~1000MHz 场地衰减要求
应满足 CISPR13、GB/T13837 标准的要求。
天线类型: 偶极子天线
发射天线高度: 4.0m
SHEN ZHEN TOPQUALITY ELECTRONIC CO.,LTD 电:一五九一九九八九三九七 啾啾:三一二八二五九四一
3 米法電波暗室
技術方案
SHEN ZHEN TOPQUALITY ELECTRONIC CO.,LTD 电:一五九一九九八九三九七 啾啾:三一二八二五九四一
3M 法标准电波暗室
表 4 控制器的技术要求
控制器
接口
IEEE488(GPIB)接口
高度显示精度
1cm
角度显示精度
极性转换
可自动转换天线极性(水平和
垂直切换)
升降精度
±1cm
速度
3~15cm/s (3 挡可调)
控制方式
光纤
工作电源
220V/50Hz
11. 1.11 控制器
控制器带有 IEEE488(GPIB)接口,可通过计算机进行相应的控制。控制 器面板上有天线高度、转台角度的显示、天线升降控制、天线极性转换、转台左 右转动控制、速度控制等。天线高度显示分辨率为 1cm,角度显示分辨率为 1 度。 控制器通过光纤对转台和天线塔进行控制。控制器能与 R&S 公司的测试软件 ES-K1 配合使用。基本要求见表 4。
SHEN ZHEN TOPQUALITY ELECTRONIC CO.,LTD 电:一五九一九九八九三九七 啾啾:三一二八二五九四一

微波暗室设计地要求说明书

微波暗室设计地要求说明书

微波暗室设计要求说明
1、主要用途:模拟自由空间,主要用于天线远、近场测试、分1m 法、3m 法或10m 法。

根据具体使用要求还可定制各种非标暗室。

2、性能指标:
频率范围:30MHz ~18GHz
(一)吸波材料反射损耗:30MHz ~18GHz ≥15dB (吸波材料采用复合吸波
测试方法按GB12190-90 标准
微波暗室内景
(三)归一化场地衰减± 4dB ,场均匀性0~6dB ,多径损耗均匀性±0.25dB 内。

3、结构组成:
(一)屏蔽室:屏蔽室由屏蔽壳体、屏蔽门、通风波导窗及各类电源滤波器等组成。

根据用户要求,屏蔽壳体可采用焊接式或拼装式结构均可。

(二)吸波材料:
1、单层铁氧体片:工作频率范围30MHz ~1000MHz 。

2、锥形含碳海绵吸波材料:锥形含碳海绵吸波材料是由聚氨脂泡沫塑料在碳胶溶液中渗透而成,具有较好的阻燃特性。

(三)其它:主要有信号传输板、转台、天线、监控系统等。

3 m法医用半电波暗室的建设

3 m法医用半电波暗室的建设

万方数据
77
围),本所采用复合型吸波材料。目前,大多数生产商仅 说明了垂直人射时的吸波性能,其通常反映出电磁波 垂直入射吸波材料的最佳衰减性能,这是选用吸波材 料要考虑的因素。同时,吸波材料的阻燃性还要求符 合NRI。8093的要求。
需要特别注意的是,在门边或暗事的其它接口处铁 氧体板的吸波连续性。要防止门、接口板、灯光和接口处 的吸波材料不连续而影响吸波材料的性能,还要防止未 铺设吸波材料部位对EUT发射的散射。另外,地板也需 要很平整并保证与转台周同的电连续性,3 m法暗室地 平面最大允许的不平度是4.5 em。
2)波导口。为了空气调节或制冷,气流需要通过截 止波导蜂窝状管子,其风阻很小。考虑到医疗设备的工作 及测试频段,波导口设计20 GHz已经足够了。
(7)SAC的附属设备 1)照明。通常在SAC天花板七布置高帽式灯光装 置,配合吸波材料的安装来进行照明。一般采用功率 500~2 000 W左右的无电磁干扰的卤素灯。 2)转台。根据RE的测试,转台的技术要求为:转台 直径l一3 m;中央孑L直径10~30 onl;考虑医用电气设备 的一般重量,承重200—3 000 kg;转速可调;角度误差1。, 角度范围00~3600。 3)天线塔。根据RE的测试,天线塔的技术要求为: l。4 m高度升降;水平垂直极化转换;天线本身的重量; 天线与升降塔的接口等。 4)通风系统。通风系统的目的:一是控制暗室及屏 蔽室测试环境的温度和湿度,满足标准对测试环境的要 求;二是保证测试人员有一个舒适的工作环境。 进出口均需采用射频屏蔽窗,大多采用蜂窝式截止 波导。 通常SAC内的换气率不低于5次//J、时;温度:15-30℃: 湿度:30%~70%;风速不大于5 m/s。 5)监视系统。监视系统应能实时、形象、真实地反映 被监视对象的画面,如:EUT的运行、转台、天线塔的工 作状态、SAC内人员情况、火情、过程录像等等。 ·一般叮安装两台,一台同定在暗室墙面上,用于观 察暗室内部的整体情况,比如观察测试期间转台及天线 的运动情况、EUT的布置情况;另外一台具有一定的可 移动范围,主要用于专门观察医用电气设备的工作状态 或参数。以便更好地保证医疗设备在正常工作状态下的 EMC性能: ·一般SAC的摄像机需要彩色.照度不小于50 Ix: 摄像机的镜头像素要高(能够满足上述用途);摄像机的 云台可以电动旋转,固定支架采用非金属式,具有一定的 抗扰度; ·监视系统应具有记录、重放、复制、24 h录像等 功能; ·摄像机的安装位置不要接近接收和发射天线。

EMC 3米法暗室和10米法暗室介绍

EMC 3米法暗室和10米法暗室介绍

EMC 3米法暗室和10米法暗室介绍在屏蔽室的天花板和四面墙贴上吸波材料,地面的吸波材料采用活动式铺设,即构成EMC实验室。

该EMC 暗室(实验室)为十米法半电波暗室,在30MHz至18GHz的频率范围内,在3米测试距离拥有2米静区,10米测试距离拥有3米或更大静区,该暗室满足FCC、CE和VCCI对十米法暗室的认证、测试要求。

一.用途:可对通讯设备、电子、电气设备进行电磁兼容(EMC)测试,即电磁干扰(EMI)和电磁敏感度(EMS)测试。

适用频率30MHz-18GHz可延至40GHz。

二.主要规格及性能1.屏蔽效能,满足EN 50147-1、GB12190-90。

技术参数如下:频率 屏蔽效能14 kHz > 60 dB 磁场100 kHz > 80 dB 磁场100 kHz > 100 dB 电场1 MHz > 100 dB 磁场1 MHz > 100 dB 电场100 MHz > 100 dB 电场1 GHz > 100 dB平面波 10 GHz > 100 dB微波 18 GHz > 100 dB微波 100 MHz > 100 dB电场 1 GHz > 100 dB &nb2.按照ANSI C63.4-2003的步骤和规定在直径3米的圆柱体静区内所有位置从30MHz至1GHz进行归一化场衰减测试,按照10米法测量的归一化衰减(NSA)值与理论值偏差优于±4dB;1GHz至18GHz频率范围内使用传输损耗(TL)测试方法进行测试,仅在5GHz、10GHz和18GHz三点进行测试,归一化衰减(NSA)值与理论值偏差优于±4dB。

同时满足CISPR16、EN50147-2、CISPR22-1997、GB9254-1998、VCCI V-3/99.05标准对场衰减的要求。

3.按照IEC61000-4-3步骤和规定,符合EN61000-4-3:1996和GB/T 17626.3-1998的要求,在30MHz至1GHz进行场均匀度测试,标准场为转台之上0.8米-2.3米范围内1.5米x1.5米的垂直平面,按照3米测试距离要求16个测试点的75%即12点场均匀性在0-6dB之间;1GHz至18GHz的测试仅在5GHz、10 GHz 和18GHz三点以低于3v/m进行测试。

暗室

暗室

SVSWR [dB]
Slide: 6
3mSAC SVSWR Simulation Data-2
北京亿策工程技术有限公司
Slide: 7
项目使用产品 介绍
Slide: 8
应用于暗室中的吸波材料
IP-045C尖劈
IB-017铁氧体
IS-030A尖劈
TDK于1935年发明了铁氧体技术, 并于1969年开发出了以铁氧体结合 电波吸收体的混合型吸波材料
3m法电磁兼容电波暗室项目简介
Slide: 1
暗室总体设计
Slide: 2
966暗室性能
项目 外轮廓尺寸 屏蔽体表面尺寸 吸波材料尖到尖尺 寸 长: L 9.50m 9.00m 8.10m 宽: W 6.20m 6.00m 5.10m 高: H
6.350m (包括反射地板) 6.00m (包括反射地板) 5.250m (吸波材料下端至架空 地板顶面)
Deviation [dB]
北京亿策工程技术有限公司
Deviation [dB]
Slide: 4
3mSAC NSA Simulation Data-2
3mSAC SVSWR Simulation Data-1
Tx Antenna Position: Center Height=2.0m
Horizontal 6 5 4 3 2 1 0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Frequency [GHz] Vertical 6 5 4 3 2 1 0 1
Center 6 4 2 0 -2 -4 -6 10 100 Frequency [MHz] 1000 Front1.0m Back1.0m Right1.0m Left1.0m

3m法半全电波暗室技术要求及配置

3m法半全电波暗室技术要求及配置

附件:3m法半/全电波暗室技术要求及配置1、基本要求★3m法半/全电波暗室可进行30MHz~18GHz频率范围内的EMC测试。

1.1、暗室须满足的标准要求ANSI C63.4-2003,U.S. FCC (Class B) parts 15 and 18,EN50147EN 55022IEC6100-4-3-2006GR-1089-CoreCISPR11,14,15,16,22 ,25CISPR publication 17GB 9254-1998NRL8093DIN4102 A1DIN4102 B2MIL-STD 220AMIL-STD 461MIL-STD 4621.2 尺寸要求★暗室屏蔽体外尺寸不小于: 9.0m(L)× 6m(W)×6 m(H)★控制室(屏蔽室)内净空尺寸不小于: 8m(L)×4.0m(W)×3.0m(H) ★功放室(屏蔽室)内净空尺寸不小于: 2.0m(L)×4.0m(W)×3.0m(H),1.3 暗室的性能要求★场衰减:从30 MHz~18 GHz 按照ANSI C63.4-2003 的标准测试,实际的NSA 和理论的NSA相比优于± 3.5 dB ,符合美国. FCC Class B(3m)和国际标准。

★静区:在30MHz ~1GHz 频率范围内严格按照ANSI C63.4-2003标准进行测试,在3 米测试距离,有一个直径2 米的圆柱体静区。

在静区内进行归一化场衰减测试的NSA 值和理论的NSA 值相比优于±3.5dB★场地电压驻波比:从1GHz - 18 GHz 按照CISPR16-1-4 ED2 2006和CISPR/A/710 FDIS,直径2米,高2米的圆柱体静区,测试距离3m,两个高度,两个极化方向场地电压驻波比优于6dB。

★场均匀度:从26MHz~18GHz 的频率范围内16 个测试点中的12 个点的均匀性为0~+6 dB,标准场为转台之上0.8m~2.3m 范围内1.5m× 1.5m 的垂直平面★背景噪声:暗室内空间环境的背景噪声(暗室内转台、天线升降塔、照明灯和电视监视器等设备开启状态)测试电平比在30MHz~1GHz的频率范围内的EN55022、GB9254 标准所规定B 级的限值的电平至少低20dB,1GHz~6GHz电平低于6dB。

3m法电波暗室方案英文

3m法电波暗室方案英文

3m法电波暗室方案英文Title: 3M Method Electromagnetic Dark Room SolutionIntroduction:The 3M Method, also known as the 'Magnetized, Metalized, and Meshed' method, is a highly effective solution for creating an electromagnetic dark room. An electromagnetic dark room is a controlled environment designed to eliminate external electromagnetic interference, enabling precise testing and measurement of electronic devices and equipment. This article will delve into the details of the 3M Method and its benefits.Magnetized:The first step in implementing the 3M Method is magnetization. This involves strategically placing magnets around the perimeter of the dark room. The magnets create a magnetic field that acts as a shield against external electromagnetic waves. By neutralizing the magnetic field, the 3M Method prevents any external electromagnetic interference from entering the dark room.Metalized:The second step of the 3M Method is metalization. The walls, ceiling, and floor of the dark room are coated with a layer of highly conductive metal, such as copper or aluminum. This metalized coating acts as a Faraday cage, enhancing the shielding capability of the dark room. The metal layer reflects and absorbs external electromagnetic waves, preventing them from penetrating the room and affecting the measurements or tests conducted inside.Meshed:The final step of the 3M Method is meshing. Fine mesh screens are installed on windows, doors, and ventilation systems of the dark room. These mesh screens act as additional barriers against electromagnetic waves, allowing the controlled environment of the dark room to remain undisturbed. The mesh screens are designed to have a specific mesh size that blocks the passage of electromagnetic waves while allowing air circulation and visibility.Benefits of the 3M Method:1. Enhanced Accuracy: By creating an electromagnetic dark room using the 3M Method, researchers, engineers, and scientists canachieve highly accurate test results and measurements. Eliminating external electromagnetic interference ensures that the data obtained is reliable and consistent.2. Confidentiality: The 3M Method provides an added layer of confidentiality by preventing any external interference that could compromise sensitive information or intellectual property. This makes it an ideal solution for research and development facilities or companies dealing with proprietary technologies.3. Compliance: Certain industries, such as aerospace, telecommunications, and healthcare, require strict compliance with electromagnetic compatibility regulations. The 3M Method ensures that the testing processes meet these standards, allowing companies to avoid costly penalties and legal issues.Conclusion:The 3M Method provides an effective solution for creating an electromagnetic dark room, enabling accurate and reliable testing and measurements of electronic devices and equipment. By magnetizing, metalizing, and meshing, the dark room becomesshielded from external electromagnetic waves, ensuring a controlled environment. The benefits of implementing the 3M Method include enhanced accuracy, confidentiality, and compliance with industry standards.。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20V/50Hz
10. 1.10 天线升降塔
在天线升到顶部时,不应有倾倒的危险。同时天线在顶部可进行水平垂直切 换。天线塔的底架应安装可移动的轮子,可在暗室内自由移动。天线塔的技术要 求见表 3。
表 3 天线塔的技术要求
天线塔
升降范围
1~4m(范围可大不可小)
承受天线重量 ≥10kg
材料
非金属材料
台中心的距离为 0.75m。
接收天线的高度:1~4m
测试距离:
3m
天线极性:
水平和垂直
按上述要求所测量出的各位置的场地衰减值与标准给出的理论值的差值应
在±3.5dB 以内。
2)80~1000MHz 场地衰减要求应满足 CISPR13来自GB/T13837 标准的要求。
天线类型: 偶极子天线
发射天线高度: 4.0m
SHEN ZHEN TOPQUALITY ELECTRONIC CO.,LTD 电:一五九一九九八九三九七 啾啾:三一二八二五九四一
3 米法電波暗室
技術方案
SHEN ZHEN TOPQUALITY ELECTRONIC CO.,LTD 电:一五九一九九八九三九七 啾啾:三一二八二五九四一
3M 法标准电波暗室
波导截止频率:20GHz
7. 1.7 高架地板
暗室的地板为双层钢板,以便有平整的反射面,高架地板高度为 130~280mm。 地板的承受能力大于 500kg/m2,安装好后地板与门槛平齐。转台与暗室反射面 平齐。
8. 1.8 屏蔽门
暗室装有气动门。门的尺寸为 1.2m×2m。屏蔽门内侧 装有吸收体。门的操 作应灵活、方便。门可在暗室内外开启和关闭。屏蔽门的屏蔽效能与暗室的屏蔽 体相当。屏蔽门底部高度与控制室高架地板高度一致。门上装配有测试指示灯一 盏。
SHEN ZHEN TOPQUALITY ELECTRONIC CO.,LTD 电:一五九一九九八九三九七 啾啾:三一二八二五九四一
接头、2 路光纤接口,板上预留一个波导孔,波导孔直径φ80mm,两边装配有 可旋转的盖子。
6. 1.6 波导
安装 8 个波导通风口,其中 4 个波导通风口作为进风通道,尺寸为 300mm ×300mm,安装在电波暗室的侧面,安装高度稍微低于高架地板。4 个波导通风 口作为出风通道,尺寸约为 400mm×400mm,安装在电波暗室的顶部。波导与屏 蔽体具有相同的屏蔽效能。同时波导与空调管道绝缘。保证暗室换气量为 8-10 次/小时。
转台 直径 承重 转动角度 转动精度 速度
表 2 转台的技术要求
2.0m ≥500kg +400°/-200° ±1° 0.5~3rpm /3 挡可调
SHEN ZHEN TOPQUALITY ELECTRONIC CO.,LTD 电:一五九一九九八九三九七 啾啾:三一二八二五九四一
控制方式
光纤
工作电源
场地衰减与指定的标准开阔场(由双方确定)或自由空间的传输损耗的值
应在±3.5dB 以内。
4. 1.4 吸收体
吸收体由铁氧体和尖劈构成。 铁氧体
5. 1.5 接口板
暗室有两块接口板。接口板均安装于高架地板下。接口板尺寸约为 800mm ×200mm。一块作为控制板,控制转台、天线塔、CCTV、报警器。一块作为信 号板。控制接口板上有 2 路光纤接口、4 个 BNC 接头、4 个 N 接头、1 个四芯 RJ11 信号接头、一个 RS232 接口。信号接口板 4 个 BNC 接头(18GHz)、4 个 N
9. 1.9 转台
转台为嵌入式转台,金属台面。安装后台面与地板平齐。转台中心为连结点 (connecting point)装有两组单相电源插座(16A)、一组三相电源插座(32A)、 一组四芯网线插座、一组两芯电话插座。转台与暗室的反射面应通过接触环连接。 每个接触环间的距离应小于 50cm。转台的技术要求见下表 2:
发射天线的位置:转台中心
接收天线的高度:1~4m
测试距离:
3m
天线极性:
水平
按上述要求所测量出的各位置的场地衰减值与标准给出的理论值的差值应
在±3dB 以内。
3)1GHz~18GHz 的场地衰减测量
发射天线高度: 1.0m
发射天线的位置:转台中心
接收天线的高度:1~4m
测试距离:
3m
天线极性:
水平和垂直
极性转换
可自动转换天线极性(水平和
垂直切换)
升降精度
±1cm
速度
3~15cm/s (3 挡可调)
控制方式
光纤
工作电源
220V/50Hz
11. 1.11 控制器
控制器带有 IEEE488(GPIB)接口,可通过计算机进行相应的控制。控制 器面板上有天线高度、转台角度的显示、天线升降控制、天线极性转换、转台左 右转动控制、速度控制等。天线高度显示分辨率为 1cm,角度显示分辨率为 1 度。 控制器通过光纤对转台和天线塔进行控制。控制器能与 R&S 公司的测试软件 ES-K1 配合使用。基本要求见表 4。
2.2 外部钢结构采用 150×150×5mm 型钢及 100×100×5mmU 型钢连接而成。 屏蔽体的屏蔽效能满足 EN50147-1 和 MILSTD285 的要求。具体要求见表 1。
频率 9kHz 9kHz 14kHz 100kHz 100kHz 1MHz 1MHz 100MHz 1GHz 10GHz 18GHz
SHEN ZHEN TOPQUALITY ELECTRONIC CO.,LTD 电:一五九一九九八九三九七 啾啾:三一二八二五九四一
天线类型:
宽带天线
测试方法:
扫频法
发射天线高度: 水平极性 1.0m、2.0m
垂直极性 1.0m、1.5m
发射天线的位置:在转台的前、后、左、右、中五个位置,每个位置与转
目录
1. 3m 法标准电波暗室.....................................................................................................................3 1.1 频率范围及尺寸................................................................................................................3 1.2 暗室屏蔽体的要求............................................................................................................3 1.3 场地衰减的要求................................................................................................................3 1.4 吸收体................................................................................................................................4 1.5 接口板................................................................................................................................4 1.6 波导....................................................................................................................................5 1.7 高架地板............................................................................................................................5 1.8 屏蔽门................................................................................................................................5 1.9 转台.....................................................................................................................................5 1.10 天线升降塔......................................................................................................................6 1.11 控制器..............................................................................................................................6 1.12 滤波器...............................................................................................................................7 1.13 监视器..............................................................................................................................7 1.14 闭路电视...........................................................................................................................7 1.15 火灾及烟雾传感器...........................................................................................................8 1.16 照明..................................................................................................................................8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