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看》优秀PPT课件
合集下载
《我看》PPT课件.pptx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体会作者浓浓的热爱大自然的情怀,以激发学生关爱生命的情感。
教学重难点
欣赏现代诗的技巧,能够写出几句现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诗来。
二 自学互研 生成新知
步骤一 知识梳理 夯实基础 1.文学常识
(1)作者简介
穆旦(1918-1977),原名查良铮,
笔名梁真。浙江海宁人,生于天津。
祖籍浙江海宁。读中学时开始写诗,
拟人,夸张兼用
作用:使句子更有张力,显得生动、形象。
2.作者把“生命的飞奔”比喻成什么?
“鸟的歌唱、云的流盼、树的摇曳。”
3.作者在诗中因自然的激发而生发出怎样的愿望?
作者写这首诗是进入抗战的第二年,他愿中国大地只 有鸟语花香,生机勃发,远离战争。
4.穆旦的这首诗所表达的主题是什么?
人的爱,是大自然的赐予;最终,人的爱又将 回归于大自然之中去。
学会让自己安静,把思维沉浸下来,慢慢降低对事物的欲望。把自我经常归零,每天都是新的起点,没有年龄的限制,只要你对事物的欲望适 当的降低,会赢得更多的求胜机会。 衷心的说一句:承诺就像“操他妈”一样,经常说,却很难做得到。 懂得感恩,感谢帮助你的每一个人。 带着知识走向学生,不如带着学生走向知识。——牛传明
四 当堂演练 达成目标
步骤五 总结课文 拓展延伸
课堂小结
春天里到处是诗歌,大自然里到处是诗歌。 这首诗作者描绘了 春天里的风、草、鸟、 天空、流云等美景。展现了一幅生机勃勃 的景象,表达了作者对大自然的赞美,对
生命的敬畏,对万物的期待。
拓展延伸
春天正向我们走来,让我们咏着春天的诗,与春天撞个 满怀,自古以来,人们都喜欢春天,珍惜春光。古代诗人 除了《春晓》《村居》以外,还写了很多咏春的诗句,把 你积累的诗句与小组内的同学交流交流。
教学重难点
欣赏现代诗的技巧,能够写出几句现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诗来。
二 自学互研 生成新知
步骤一 知识梳理 夯实基础 1.文学常识
(1)作者简介
穆旦(1918-1977),原名查良铮,
笔名梁真。浙江海宁人,生于天津。
祖籍浙江海宁。读中学时开始写诗,
拟人,夸张兼用
作用:使句子更有张力,显得生动、形象。
2.作者把“生命的飞奔”比喻成什么?
“鸟的歌唱、云的流盼、树的摇曳。”
3.作者在诗中因自然的激发而生发出怎样的愿望?
作者写这首诗是进入抗战的第二年,他愿中国大地只 有鸟语花香,生机勃发,远离战争。
4.穆旦的这首诗所表达的主题是什么?
人的爱,是大自然的赐予;最终,人的爱又将 回归于大自然之中去。
学会让自己安静,把思维沉浸下来,慢慢降低对事物的欲望。把自我经常归零,每天都是新的起点,没有年龄的限制,只要你对事物的欲望适 当的降低,会赢得更多的求胜机会。 衷心的说一句:承诺就像“操他妈”一样,经常说,却很难做得到。 懂得感恩,感谢帮助你的每一个人。 带着知识走向学生,不如带着学生走向知识。——牛传明
四 当堂演练 达成目标
步骤五 总结课文 拓展延伸
课堂小结
春天里到处是诗歌,大自然里到处是诗歌。 这首诗作者描绘了 春天里的风、草、鸟、 天空、流云等美景。展现了一幅生机勃勃 的景象,表达了作者对大自然的赞美,对
生命的敬畏,对万物的期待。
拓展延伸
春天正向我们走来,让我们咏着春天的诗,与春天撞个 满怀,自古以来,人们都喜欢春天,珍惜春光。古代诗人 除了《春晓》《村居》以外,还写了很多咏春的诗句,把 你积累的诗句与小组内的同学交流交流。
《我看》优秀课件 实用PPT

朗读停顿
我看 我看/一阵/向晚的/春风 悄悄揉过/丰润的/青草, 我看/它们低首/又低首, 也许远水/荡起了/一片/绿潮;
我看/飞鸟/平展着翅翼 静静吸入/深远的晴空里 我看/流云/慢慢地红晕 无意/沉醉了/凝望它的大地。
哦,逝去的多少欢乐和忧戚, 我/枉然/在你的心胸里/描画! 哦!多少年来/你丰润的生命
板书设计
我看
所看 所思
北方原野图 夕阳落照图
忆往事忧乐 爱自然生命 表生命渴望
赞美自然 热爱生命 与大自然 融一体
拓展延伸
请写出三句关于“春”的古诗词名句, 并注明作者和出处。
(1)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 ——杜甫《春夜喜雨》
(2)天街小雨润如酥,草色遥看近却无。 ——韩愈《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其一)》 (3)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
字音字形
悄悄(qiāo) 翅翼(yì) 凝望(níng) 枉然(wǎng) 飘逸(yì)
揉过(róu) 红晕(yùn) 忧戚(qī) 咏赞(yǒng) 摇曳(yè)
词语释义
丰润:文中指丰茂滋润。 忧戚:忧伤烦恼。戚,悲伤。 枉然:白白地。 飘逸:漂浮,飘散。 流盼:转动目光观看。盼,看视。 坦荡:宽广平坦;形容心地纯洁,胸襟宽畅。 摇曳:摇荡,晃动。 漫游:随意游览。 谐奏:和协地演奏。
(2)整齐的句式,宁静的心态。 这首诗的前两节是平行的结构,句
式整齐。意象间宽松而又有呼应,造成 了一种回环往复,低回不去的情致。春 风、青草、远水、飞鸟、晴空、流云、 大地这些意象仿佛都要融入对方,不管 空间上的差异,均是你中有我,我中有 你地包容、眷顾着对方。体现了诗人宁 静的心态。
课堂小结
这是一首春的赞歌,更是一首生命的赞歌,是 20岁的青年诗人对生命的咏叹。诗人在最后一节大 声呼唤“去吧,去吧,哦生命的飞奔”,生命的热 情被自然的活力、先哲的吟咏所点燃,生出奔驰和 飞翔的欲望;而“鸟的歌唱,云的流盼,树的摇曳 ”,这些都是自然赋予万物的美,这些才是生命的 真正意义。所以,诗人热烈地渴盼“让我的呼吸与 自然合流”,希望与自然融为一体;就像花朵随着 季节自然荣枯一样,欢笑和哀愁都是生命的重要部 分,“我”也应该欣然接受生命所赋予的一切。
部编版五年级语文上册第6单元《语文园地》优秀ppt课件

词句段运用 读下面的句子,想想在你的成长中有没有类似的“第一次”
试着写一段话。 那一天我第一次发现,母亲原来是那么瘦小!那一
天我第一次觉得自己长大了,应该是一个大人了。 这是我第一次真正心酸的哭,与在家里撒娇的哭、
发脾气的哭、打架的哭都大不一样,是人生道路中品 尝到的新滋味了。
我第一次自己洗衣服,费了好半天劲,才洗干净。 从此我们体会到妈妈,整天忙着做家务,给我们洗衣 做饭,收拾屋子是多么的辛苦。
阅读时,品味印 象深刻的场景、细节,可 以帮助我们更好地体会作
者的思想感情。
词句段运用 联系课文内容,体会下面几篇课文结尾的特点。
就这样,我有了第一本长篇小说…… 于是,我又想起了在故乡童年时代的“摇花乐”, 还有那摇落的阵阵桂花雨。 我从心底里知道,“精彩极了”也好,“糟糕透了” 也好,这两个极端的断言有一个共同的出发点--那就是 爱。在爱的鼓舞下,我努力地向前驶去。
日积月累
夫君子之行,静以修身,俭以养德。非澹泊无以明志,
非宁静无以致远。
——诸葛亮
居安思危,戒奢以俭。
——魏征
由俭入奢易,由奢入俭难。 ——司马光
一粥一饭,当思来处不易;半丝半缕,恒念物力维艰。
——朱用纯
句子理解
夫君子之行,静以修身,俭以养德。非澹泊无以明志,非
宁静无以致远。
作为君子应当以不受外界影响来 修养自身,用节俭来培养自己的品德。 对名利如果不采取淡薄的态度就无从 使志向清白,不排除外界干扰就不能 有所前进达到远大的目标。
第二段写了庙会上人山人海和小吃琳琅满目的场景。这些场景 对一个孩子来说,有着巨大的吸引力。但是看着那么多小吃,却不 敢,也不忍心叫父亲买。这种矛盾心理,一方面反映出父亲平时的 节俭,家境的贫寒,也说明了“我”的懂事,能体谅父亲。
《我看》穆旦课件优秀公开课PPT

写法探究
其一:用丰富的意象来隐喻和暗示诗人的内心世界。 这首诗以鲜明深邃的诗歌意象传达情感,阐述思
想。诗歌中的大量意象可谓是形、神兼备,形、情兼 备,形、理兼备。如:这首诗中的意象主要有向晚的 春风、丰润的青草、展翅的飞鸟、深远的晴空、被夕 阳染红的流云、沉醉了的大地。
写法探究
其二:富有节奏美和音乐美。 全诗一共五节,第一节押ao韵;第二节押i韵; 第三节第一句承第二节的i韵,又换韵为a韵;第 四节又换韵为i;第五节又换韵为iu和i。读起来朗 朗上口,富有音乐美。
“我”在春天的一个 黄昏,看到春天特有的 景,感悟到生命的蓬勃 和力量。
再读课文,理解诗意
1、第一、二节包含的意象有哪些?表
现了春天大自然的哪些特点?
春风
意
春草
象
飞鸟
流云
大地
Hale Waihona Puke 特勃勃生机点
美丽生动
2、首句中的“我看”领起了哪些句子?描 绘出了一幅怎样的图画?
描绘了一幅春天的原野的美丽图画,如波 浪一般起伏的青草,在天空滑翔至远空深处, 逐渐消失不见的飞鸟,夕阳染红的流云,组成 一幅美丽的夕阳落照图。
3、画出第一节中能表现春风和春草特点的词语,
分析它们的表达效果。
词
揉过、低
语
首
修
拟人
辞
作
写出小草随风摇曳的情景
用
给人带来无限生机和活力
4、第三节“你”指的是什么?
在你的心胸里描画 你丰润的生命
大自然!
5、第三节诗中的 “大自然”有什么特点? 是通过哪些词语表现出来的?
“逝去的多少欢乐 和忧戚”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了解作家作品,理解诗中的意 象。
第6课 《我看》 课件(共35张PPT)

【六】
拓展阅读
春
穆旦 绿色的火焰在草上摇曳, 他渴求着拥抱你,花朵。 反抗着土地,花朵伸出来, 当暖风吹来烦恼,或者欢乐。 如果你是醒了,推开窗子, 看这满园的欲望多么美丽。 蓝天下,为永远的谜蛊惑着的 是我们二十岁的紧闭的肉体, 一如那泥土做成的鸟的歌,
你们被点燃,卷曲又卷曲,却无处归依。 呵,光,影,声,色,都已经赤裸, 痛苦着,等待伸入新的组合。
思索人生
情
致敬哲人
感
美 拥抱自然
热爱生命 பைடு நூலகம்畏自然
【四】
品读诗歌
1.“我看”领起的前两节诗句,描绘出一幅什么样的图画?
春日夕阳原野图。 傍晚,春风和煦,轻轻拂过丰润的青草,草儿在风的轻抚中摇摆,远处的 水面荡起一片绿潮;远眺,天空中,飞鸟平展翅翼,渐渐滑入云中,看不见了, 夕阳染红的流云映照着红色的大地。
悠远、庄严
③ 晴空一鹤排云上
轻盈、自由
清歌遏流云
④ 深邃、厚重
——
⑤ 自在、坦荡、美丽
碧玉妆成一树高 乱花渐欲迷人眼
蒙自春景
宁静而富有力量, 温厚而充满生机。
3.第三、四两节中的“你”“我”“他”分别指谁?
“你” (大自然)
“我” (诗人自己)
融入自然, 精神永生
“他” (远古的哲人)
4.诗人在第五节中因自然的激发而生出怎样的愿望?
这是一首赞颂春风的绝句。对花而言,不 管是园中名卉还是村头野花,都不会错过春风 带给自己的花信;而春风也从不厚此薄彼,使 它们呈现一派欣然的景象。诗中将农村百花火 热的迎春之情,写得极其真切。并通过将荠花、 榆荚和梅花、桃花等相提并论,说明在春风的 眼中,万物都是平等的。
春天来临,阳光明媚,树木抽芽,百花绽放……一切令人赏心悦目。 春天,一年中最美的季节,也是被许多文人墨客不吝笔墨的季节。在这 样的季节里,就有一位诗人描绘了眼中的景,表达出了心中的情。今天, 让我们一起学习穆旦的诗歌《我看》,一起去领会春天带给我们的感受。
《我看》PPT课件(完整版)

课文拓展积累
国学经典
诏①问山中何所有赋诗以答 字通明,有“山
陶弘景
中宰相”之称, 南朝齐梁时思想
山中何所有,岭上多白云。 家。我们学过 他写的《答谢中
只可自怡悦②,不堪持赠君。书书》。
课文拓展积累
【注释】①诏:帝王所颁发的文书命令。 ②怡悦:取悦;喜悦。
【赏析】这首诗首句即照应题目。皇帝之问,有劝其出山 之意,而诗人的志趣所在是白云、青山,可惜山中白云悠悠, 难以持赠。诗人以这种委婉的方式表达了谢绝出仕之意。此诗 写得轻淡自然,韵味隽永,为后世传诵。
归纳总结
2.层层深入,感情流露自然真切。 诗人先是选取了“春风”“青草”“飞鸟”“晴
空”“流云”“大地”等典型的意象,抒发了对大自然由 衷的赞美与热爱之情;又在此基础上写“我”的渺小, “我枉然在你的心胸里描画”;接下来写远古哲人虽逝去, 但他们对自然的赞美一直在时间的长河里“飘逸”;最后 水到渠成地表达自己希望与自然合而为一、同悲同乐的愿 望。整首诗层层深入,表情达意自然真切。
的“欢乐和忧戚”很微小,以此突出了大自然的博大。 第④节主要写虽然远古的哲人早已逝去,但他们留下的对
大自然的吟咏赞美一直在时间的长河里飘逸。 第⑤节在前两节的基础上,自然地写出“我”希望展现生
命的活力,融入自然,与自然合而为一、同悲同乐的愿望。该节 点明了主旨,升华了主题。
课文全篇探究
2.[重点] 诗歌第③④节中运用第二人称“你”有什么作用? 诗歌第③④节中运用第二人称“你”增加了亲切感,就
课文主旨
诗人借助大自然中的春风、青草、飞鸟、流云等意象,表 达了自己对大自然的热爱以及要与大自然融为一体的思想感情。
板书设计
所看
春风拂过青草 飞鸟 流云
人教部编版九年级上册《我看》课件

(重点) 3.善于发现自然之美,培养热爱自然与生命的情感。(难
点)
作者介绍
穆旦(1918—1977),原名查良铮,曾用笔名梁真,祖籍浙
江省海宁市袁花镇,出生于天津。现代主义诗人、翻译家。穆旦于
40年代出版了《探险者》《穆旦诗集(1939~1945)》《旗》 三部诗集,将西欧现代主义和中国诗歌传统结合起来,诗风富 于象征寓意和心灵思辨,是“九叶诗派”的代表性诗人。
哦,让我的呼吸与自然合流!
开篇,如波浪一般起伏的青草,在天空滑翔至远空深处而逐渐消失不见的飞鸟,夕阳染红的流云,组成一幅美丽的北方原野夕阳落照图。
哦,逝去的多少欢乐和忧戚, 我枉然在你的心胸里描画!
指大自然和充满生机的万物。 衬托出大自然的博大与万物的丰润。
如何理解这句诗?
哦!多少年来你丰润的生命 永在寂静的谐奏里勃发。
九叶诗派是抗战后期和解放战争时期的一个具有现代主义倾向的诗歌流派。
善于发现自然之美,培养热爱自然与生命的情感。
使用了什么修辞手法?请简要分析其作用。
永在寂静的谐奏里勃发。 流云慢慢地红了脸庞,凝望它的大地不觉沉醉了。
主要成员有辛笛、穆旦、陈敬容、杜运燮等九人。 作者由“我看”到“我思”的行文思路也使得全诗的层次清晰明了。
品味诗歌中富有表现力的语言,体会作者的情感。
无意沉醉了凝望它的大地。 将风吹青低的情景写得形象生动。
文章连用四个“我看”有什么妙处? 最后,作者因自然的生机而生出奔驰和飞翔的愿望,抒发出生命热情被自然的活力点燃的兴奋和惊喜,表达了希望与大自然融为一体的情感。
我枉然在你的心胸里描画! 等闲识得东风面,万紫千红总是春。 最后,作者因自然的生机而生出奔驰和飞翔的愿望,抒发出生命热情被自然的活力点燃的兴奋和惊喜,表达了希望与大自然融为一体的情感。 “我看”飞鸟滑翔在蓝天,大地凝望流云。 哦,让我的呼吸与自然合流!
点)
作者介绍
穆旦(1918—1977),原名查良铮,曾用笔名梁真,祖籍浙
江省海宁市袁花镇,出生于天津。现代主义诗人、翻译家。穆旦于
40年代出版了《探险者》《穆旦诗集(1939~1945)》《旗》 三部诗集,将西欧现代主义和中国诗歌传统结合起来,诗风富 于象征寓意和心灵思辨,是“九叶诗派”的代表性诗人。
哦,让我的呼吸与自然合流!
开篇,如波浪一般起伏的青草,在天空滑翔至远空深处而逐渐消失不见的飞鸟,夕阳染红的流云,组成一幅美丽的北方原野夕阳落照图。
哦,逝去的多少欢乐和忧戚, 我枉然在你的心胸里描画!
指大自然和充满生机的万物。 衬托出大自然的博大与万物的丰润。
如何理解这句诗?
哦!多少年来你丰润的生命 永在寂静的谐奏里勃发。
九叶诗派是抗战后期和解放战争时期的一个具有现代主义倾向的诗歌流派。
善于发现自然之美,培养热爱自然与生命的情感。
使用了什么修辞手法?请简要分析其作用。
永在寂静的谐奏里勃发。 流云慢慢地红了脸庞,凝望它的大地不觉沉醉了。
主要成员有辛笛、穆旦、陈敬容、杜运燮等九人。 作者由“我看”到“我思”的行文思路也使得全诗的层次清晰明了。
品味诗歌中富有表现力的语言,体会作者的情感。
无意沉醉了凝望它的大地。 将风吹青低的情景写得形象生动。
文章连用四个“我看”有什么妙处? 最后,作者因自然的生机而生出奔驰和飞翔的愿望,抒发出生命热情被自然的活力点燃的兴奋和惊喜,表达了希望与大自然融为一体的情感。
我枉然在你的心胸里描画! 等闲识得东风面,万紫千红总是春。 最后,作者因自然的生机而生出奔驰和飞翔的愿望,抒发出生命热情被自然的活力点燃的兴奋和惊喜,表达了希望与大自然融为一体的情感。 “我看”飞鸟滑翔在蓝天,大地凝望流云。 哦,让我的呼吸与自然合流!
穆旦《我看》ppt课件-精选版-新版.ppt

精品
③柳树。汉代以来,常以折柳相赠来寄托依依惜别 之情,由此引发对远方亲人的思念之情以及行旅之人 的思乡之情。如李白《春夜洛城闻笛》中的“此夜曲 中闻折柳,何人不起故园情”。
④草木。以草木繁盛反衬荒凉,以抒发盛衰兴亡的 感慨。比如“过春风十里,尽荠麦青青”。
⑤芳草。在中国古典诗歌中芳草比喻人的离恨之情。 如“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远芳侵古道,晴翠接 荒城”。
精品
3.读第二节,思考:第二节紧承第一节哪个词 语?第二节描写的意象有哪些?描绘了一幅怎 样的画面? 明确:紧承第一节的“向晚”。 意象:展翅的飞鸟、天边的流云和大地。 画面:在黄昏时分,鸟儿在深邃的天空中翱翔, 夕阳染红了天边的流云,彩霞铺满天空,也映 红了大地。
精品
4.在第三、四、五节,这里的“你”指谁? 这里的“你”指大自然和充满生机的万物。
5.读第三节,在作者笔下“大自然”有什么特点?是
通过哪些词语表现出来的?
“大自然”包容一切,能给人带来欢乐,又能驱
除人的烦恼。“大自然”给人带来心理的慰藉,通过
“欢乐和忧戚”“在你的心胸里描画”表现出来。
“大自然”充满生机和活力,通过“丰润”和“勃发”
表现出来。
精品
6.读第四节,如何理解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远古的哲人怀着热望, 曾向你舒出咏赞的叹息”?
春风春草 飞鸟流云
我
合而为一
看
所思
生命的勃发 静流的飘逸 生命的飞奔
热爱自然
与自然合流
精品
知识卡片
古典诗词中常见的自然意象 诗人往往借助自然界中的外物来感应或表达自己内心 的感受,以达到烘托情感的作用。 ①冰或雪。以冰的晶莹比喻心志的忠贞、品格的高尚。 如“洛阳亲友如相问,一片冰心在玉壶”。雪指代高 洁的心性,古人用冰雪聪明说明一个人的内在品质。 比如“应念岭海经年,孤光自照,肝肺皆冰雪”。 ②月亮。对月思亲,引发离愁别绪,思乡之愁。如 “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精品”。
③柳树。汉代以来,常以折柳相赠来寄托依依惜别 之情,由此引发对远方亲人的思念之情以及行旅之人 的思乡之情。如李白《春夜洛城闻笛》中的“此夜曲 中闻折柳,何人不起故园情”。
④草木。以草木繁盛反衬荒凉,以抒发盛衰兴亡的 感慨。比如“过春风十里,尽荠麦青青”。
⑤芳草。在中国古典诗歌中芳草比喻人的离恨之情。 如“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远芳侵古道,晴翠接 荒城”。
精品
3.读第二节,思考:第二节紧承第一节哪个词 语?第二节描写的意象有哪些?描绘了一幅怎 样的画面? 明确:紧承第一节的“向晚”。 意象:展翅的飞鸟、天边的流云和大地。 画面:在黄昏时分,鸟儿在深邃的天空中翱翔, 夕阳染红了天边的流云,彩霞铺满天空,也映 红了大地。
精品
4.在第三、四、五节,这里的“你”指谁? 这里的“你”指大自然和充满生机的万物。
5.读第三节,在作者笔下“大自然”有什么特点?是
通过哪些词语表现出来的?
“大自然”包容一切,能给人带来欢乐,又能驱
除人的烦恼。“大自然”给人带来心理的慰藉,通过
“欢乐和忧戚”“在你的心胸里描画”表现出来。
“大自然”充满生机和活力,通过“丰润”和“勃发”
表现出来。
精品
6.读第四节,如何理解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远古的哲人怀着热望, 曾向你舒出咏赞的叹息”?
春风春草 飞鸟流云
我
合而为一
看
所思
生命的勃发 静流的飘逸 生命的飞奔
热爱自然
与自然合流
精品
知识卡片
古典诗词中常见的自然意象 诗人往往借助自然界中的外物来感应或表达自己内心 的感受,以达到烘托情感的作用。 ①冰或雪。以冰的晶莹比喻心志的忠贞、品格的高尚。 如“洛阳亲友如相问,一片冰心在玉壶”。雪指代高 洁的心性,古人用冰雪聪明说明一个人的内在品质。 比如“应念岭海经年,孤光自照,肝肺皆冰雪”。 ②月亮。对月思亲,引发离愁别绪,思乡之愁。如 “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精品”。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Fra bibliotek合作探究
作者为什么要描写春天的优美画卷?
作者运用了情景交融的手法。通过 写景,来烘托自己的美好情感,为后文 抒情奠定基调。
合作探究
诗人由眼前的景物展开了怎样的想象 呢?
诗人由眼前的景物想到了自己逝 去的“欢乐和忧戚”,想到远古哲人 的“热望”“叹息”,想到他们的咏 叹再怎么伟大,在自然面前仍然是一 缕静流。
“枉然”一词写出了大自然的博大 与万物的丰润,以及“我”的渺小。
合作探究
“随着季节的起伏而飘逸”说明了什 么?
说明季节的更替,时间流逝得快。
合作探究
诗人在第五节中因自然的激发而生 出了怎样的愿望?
大自然蕴蓄着蓬勃的新生与无限 的希望,诗人热切地想将自己青春的 生命融于自然之中,和天风一起坦荡 地漫游,和自然万物同呼吸共命运, 生于斯,奋斗于斯,葬于斯。
温馨、美丽、和谐。
合作探究
“吸”“沉醉”两个词用得很生动, 试作简析。
这一节借“飞鸟”“流云”的意 象,表达诗人对自由、美好的渴望。 “吸”字形象地表现了展翅滑翔的飞 鸟仿佛已经同天空融为一体,静止在 这片蔚蓝的背景板上。红艳的晚霞流 动着,染红了大地,诗人却用拟人的 手法,说“沉醉”了大地,表达高明 而富有感情。
意象:春风、青草、绿潮、飞鸟、 晴空、流云、大地。
意境:向晚的春风悄悄地吹过丰润 的草地,荡起一片片绿潮,飞鸟在深远 的晴空中静静的平展翅翼飞翔,天空中 的白云在夕阳的映照下泛着红晕无意的 流动。
整体把握
后三节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情感?
诗人希望与大自然融为一体,坦然 面对生活中的欢笑和哀愁,做到淡然和 洒脱,充满信心和希望地去生活。
朗读停顿
我看 我看/一阵/向晚的/春风 悄悄揉过/丰润的/青草, 我看/它们低首/又低首, 也许远水/荡起了/一片/绿潮;
我看/飞鸟/平展着翅翼 静静吸入/深远的晴空里 我看/流云/慢慢地红晕 无意/沉醉了/凝望它的大地。
哦,逝去的多少欢乐和忧戚, 我/枉然/在你的心胸里/描画! 哦!多少年来/你丰润的生命
学习目标
1、了解诗人及所属的流派。 2、有感情地朗读诗歌,找出诗中的意象, 分析意境美。 3、品味语言,把握诗歌意蕴,体会诗作 的艺术魅力。 4、感受作者澎湃的激情和卓越的精神境 界,从中受到热爱和追求生命的熏陶。
作者简介
穆旦(1918-1977),诗人、翻译家。 原名查(zhā)良铮(zhēng),著名爱国主义 诗人、翻译家。出生于天津,祖籍浙江省 海宁市。与著名作家金庸(查良镛)为同 族的叔伯兄弟,皆属“良”字辈。20世纪 80年代之后,许多现代文学专家推其为现 代诗歌第一人。穆旦将西欧现代主义和中 国传统诗歌结合起来,诗风富于象征寓意 和心灵思辨,是“九叶诗派”的代表诗人。 穆旦是一位思想艺术都达到相当高度的中 国现代诗人。他一生坎坷,但是诗是他人 生的火炬。主要作品有《赞美》《冬》等。
合作探究
主旨
这首诗通过描绘大自然的美好景 象,表达了诗人对美好自然和充满生 机的万物由衷的咏赞以及对生命真谛 的思索。
合作探究
有人说,阅读这首诗歌,能够感受到 穆旦隐约感到了外部世界的压力,这 种说法合适吗?
合适。此诗写于1938年,当时中国正 处于抗日战争时期,国人的抗战情绪和各 种思潮袭扰着他的平静。虽然诗人表达的 是对自然生命与和谐的渴望,但诗歌营造 的安稳气氛似乎也开始动荡起来,这种气 氛已被诗人以含蓄、稳健的笔调不动声色 地烘托出来,如诗歌“哦,让我的呼吸与
合作探究
“去吧,去吧,哦生命的飞奔,叫天 风挽你坦荡地漫游。”这两句运用了 哪些修辞手法?有什么作用?
反复、拟人,语言生动形象,强烈 地表达了诗人对自由的热切盼望,置身 于如此的风景之中,诗人沉醉的生命仿 佛已经飞腾,与春之神韵一同漫游。
合作探究
“像鸟的歌唱,云的流盼,树的摇曳” 运用了哪些修辞手法?有什么作用?
板书设计
我看
所看 所思
春风揉青草 飞鸟入晴空 红霞染大地
柔美恬静 充满生机
万物勃发感悟人的渺小 致敬哲人的赞美被流传 愿生命飞奔去拥抱自然
咏赞美好自然 思索生命真谛
拓展延伸
请写出关于“春”的古诗词名句,并 注明作者和出处,不少于三句。
(1)千里莺啼绿映红,水村山郭酒旗风。 ——杜牧《江南春绝句》
背景链接
本诗选自《穆旦诗文集》,是穆旦在 联大初期创作的诗歌作品。这首诗创作于 1938年滇南小城蒙自。 1938年6月,满腔 爱国热血的诗人,以自己最深沉的情感描 写了眼中的大自然和万物,在深情的咏唱 中,蕴蓄着希望和新生。
知识链接
“九叶诗派”是抗战后期和解放战争时期 的一个具有现代主义倾向的诗歌流派。“九叶 诗派”因《九叶集》而得名。穆旦是四十年代 “九叶派”诗人的一个代表,他的创作被誉为 “最能表现现代知识分子那种近乎冷酷的自觉 性”。穆旦以独立不倚的立场通过充分个人化 的主题方式来表达民族意志与时代情绪。四十 年代的穆旦,对自我的易变和破碎、人无法拥 有一个确定的自我,特别是社会、制度、权力 等强大外力,对个体自我的决定性的影响和掌 控,有着深刻的思考。
合作探究
自然合流”用了顿呼“哦”,说明“合 流”的愿望可能出现危机。果然,这种 可能性被紧跟着诗句证实,诗人美好的 愿望被洒上“欢笑”与“哀愁”交织的 波动思绪。诗人感受到了外部世界的压 力,正是这种压力使他要站出来保家卫 国。
写作特色
( 1 ) 用丰富的意象来隐喻和暗示诗人 的内心世界。
这首诗以鲜明深邃的诗歌意象传达 情感,阐述思想。诗歌中的大量意象可 谓是形 、 神兼备,形、情兼备,形、理 兼备。如:这首诗中的意象主要有向晚 的春风、丰润的青草、展翅的飞鸟、深 远的晴空、被夕阳染红的流云、沉醉了 的大地。
合作探究
第三节诗中的 “大自然”有什么特点? 是通过哪些词语表现出来的?
“大自然”包容一切,能给人带来 欢乐,又能驱除人的烦恼。“大自然” 给人带来心理的慰藉,通过“欢乐和忧 戚”“在你的心胸里描画”表现出来。 “大自然”充满生机和活力,通过“丰 润”和“勃发”表现出来。
合作探究
“逝去的多少欢乐和忧戚,我枉然在 你的心胸里描画”中“枉然”有什么 含义?
朗读停顿
永在/寂静的谐奏里/勃发。
也许/远古的哲人/怀着热望, 曾向你/舒出/咏赞的叹息, 如今/却只见他/生命的静流 随着季节的起伏/而飘逸。
去吧,去吧,哦生命的飞奔, 叫天风/挽你/坦荡地漫游, 像/鸟的歌唱,云的流盼,树的摇曳; 哦,让/我的呼吸/与自然合流! 让/欢笑和哀愁/洒向我心里, 像季节/燃起花朵/又把它吹熄。
课堂小结
这首诗诗人借助大自然中的春风、春草、 飞鸟、流云等意象,表达了诗人对大自然的热 爱以及要与大自然合为一体的思想感情。
有激情有思考,有大胸怀大境界。这是青 年诗人通过诗歌传递出来的。不久,他参加远 征军为抗战九死一生就是明证。他经历过政治 运动的折磨,又是一个九死一生。但他仍一直 写诗,当不知不觉中人生的冬天来临时,他写 得更加炉火纯青。诗伴随了他的一生。他真正 做到了诗与生命同在。尽管人的生命在大自然 面前渺小无比,我们还是要活出精彩。
字音字形
丰润(rùn) 揉过(róu) 忧戚(qī) 谐奏(xié) 挽(wǎn)
红晕(yùn) 翅翼(yì) 枉然(wǎng) 飘逸(yì) 摇曳(yè)
词语释义
丰润:丰满滋润。 沉醉:比喻深深地沉浸在某种气氛或思想活动中。 凝望:目不转睛地看,注目远望。 忧戚:忧伤。 枉然:白白地。 勃发:焕发,蓬勃生发。 飘逸:漂浮,飘散。 漫游:随意游览。 流盼:转动目光看。 摇曳:摇荡,晃动。
课堂检测
2、对这首诗歌的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D ) A.诗歌的标题采用第一人称,自然亲切,便于抒 发感情;同时,设置悬念,能够引起读者的阅读 兴趣。 B.诗歌第一、二节是平行结构,反复渲染和谐的 气氛,婉转柔和的语气与诗人看到的景色是一致 的。 C.“多少年来你丰润的生命永在寂静的谐奏里勃 发”中的“你”指大自然。 D.诗人通过写自己的所看、所思,展现了大自然 和谐而美好的图景,是为了表达对春天的热爱。
导入新课
春天是一年四季中最迷人的季节,许多 文人墨客们都写下了对春天的美好感受,比 如,李白的“阳春召我以烟景,大块假我以 文章”,杜牧的“千里莺啼绿映红,水村山 郭酒旗风”,朱熹的“等闲识得东风面,万 紫千红总是春”,还有朱自清的“春天像小 姑娘,花枝招展的”……
那么,现代诗人穆旦又是怎样来描写春 天给人的感受的呢?今天,我们来学习他的 《我看》一诗。
文题探讨
“我看”一题告知了诗歌的写作视 角“我看”和诗歌主人“我”。而且这 一题目能够给读者广大的想象空间:我 看什么?看到了什么?怎么看?等等。
整体把握
诗歌的内容分为两部分,请概括这两 部分的内容。
一(1-2):我所看:大自然的美。 二(3-5):我所思:人生的意义。
整体把握
找出前两节诗中的意象,分析所描绘 的意境。
合作探究
第一节描绘了一幅怎样的画面?运用 了什么表现手法?
第一节描绘了一幅春风掠过青草, 青草随风起伏的画面。
本节诗歌在写法上虚实结合,首先 描绘了春风掠过青草,青草随风起伏的 画面,之后生发联想:想象风掠过远水 时,水面微波乍起的情状。
合作探究
第一节诗采用了哪些修辞手法?有什 么作用?
“悄悄揉过丰润的青草”:运用拟 人的修辞手法,将无形的“风”拂过青 草的情景写得形象生动,表现了春风的 柔和和小草的生机勃勃。
写作特色
(2)富有节奏美和音乐美。 全诗一共五节,第一节押ao韵;第二
节押i韵;第三节第一句承第二节的i韵, 又换韵为a韵;第四节又换韵为i;第五节 又换韵为iu和i。读起来朗朗上口,富有 音乐美。
写作特色
(3)首尾照应,结构严谨。 第五节的“天风”和“鸟的歌唱,云的
流盼,树的摇曳”照应了第一节和第二节; “欢笑和哀愁洒向我心里”又照应了第三节 的“逝去的多少欢乐和忧戚”;“像季节燃 起花朵”又照应了第一节的“春”。处处照 应,使全诗成为一个有机的整体,又使情感 抒发得很强烈。
作者为什么要描写春天的优美画卷?
作者运用了情景交融的手法。通过 写景,来烘托自己的美好情感,为后文 抒情奠定基调。
合作探究
诗人由眼前的景物展开了怎样的想象 呢?
诗人由眼前的景物想到了自己逝 去的“欢乐和忧戚”,想到远古哲人 的“热望”“叹息”,想到他们的咏 叹再怎么伟大,在自然面前仍然是一 缕静流。
“枉然”一词写出了大自然的博大 与万物的丰润,以及“我”的渺小。
合作探究
“随着季节的起伏而飘逸”说明了什 么?
说明季节的更替,时间流逝得快。
合作探究
诗人在第五节中因自然的激发而生 出了怎样的愿望?
大自然蕴蓄着蓬勃的新生与无限 的希望,诗人热切地想将自己青春的 生命融于自然之中,和天风一起坦荡 地漫游,和自然万物同呼吸共命运, 生于斯,奋斗于斯,葬于斯。
温馨、美丽、和谐。
合作探究
“吸”“沉醉”两个词用得很生动, 试作简析。
这一节借“飞鸟”“流云”的意 象,表达诗人对自由、美好的渴望。 “吸”字形象地表现了展翅滑翔的飞 鸟仿佛已经同天空融为一体,静止在 这片蔚蓝的背景板上。红艳的晚霞流 动着,染红了大地,诗人却用拟人的 手法,说“沉醉”了大地,表达高明 而富有感情。
意象:春风、青草、绿潮、飞鸟、 晴空、流云、大地。
意境:向晚的春风悄悄地吹过丰润 的草地,荡起一片片绿潮,飞鸟在深远 的晴空中静静的平展翅翼飞翔,天空中 的白云在夕阳的映照下泛着红晕无意的 流动。
整体把握
后三节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情感?
诗人希望与大自然融为一体,坦然 面对生活中的欢笑和哀愁,做到淡然和 洒脱,充满信心和希望地去生活。
朗读停顿
我看 我看/一阵/向晚的/春风 悄悄揉过/丰润的/青草, 我看/它们低首/又低首, 也许远水/荡起了/一片/绿潮;
我看/飞鸟/平展着翅翼 静静吸入/深远的晴空里 我看/流云/慢慢地红晕 无意/沉醉了/凝望它的大地。
哦,逝去的多少欢乐和忧戚, 我/枉然/在你的心胸里/描画! 哦!多少年来/你丰润的生命
学习目标
1、了解诗人及所属的流派。 2、有感情地朗读诗歌,找出诗中的意象, 分析意境美。 3、品味语言,把握诗歌意蕴,体会诗作 的艺术魅力。 4、感受作者澎湃的激情和卓越的精神境 界,从中受到热爱和追求生命的熏陶。
作者简介
穆旦(1918-1977),诗人、翻译家。 原名查(zhā)良铮(zhēng),著名爱国主义 诗人、翻译家。出生于天津,祖籍浙江省 海宁市。与著名作家金庸(查良镛)为同 族的叔伯兄弟,皆属“良”字辈。20世纪 80年代之后,许多现代文学专家推其为现 代诗歌第一人。穆旦将西欧现代主义和中 国传统诗歌结合起来,诗风富于象征寓意 和心灵思辨,是“九叶诗派”的代表诗人。 穆旦是一位思想艺术都达到相当高度的中 国现代诗人。他一生坎坷,但是诗是他人 生的火炬。主要作品有《赞美》《冬》等。
合作探究
主旨
这首诗通过描绘大自然的美好景 象,表达了诗人对美好自然和充满生 机的万物由衷的咏赞以及对生命真谛 的思索。
合作探究
有人说,阅读这首诗歌,能够感受到 穆旦隐约感到了外部世界的压力,这 种说法合适吗?
合适。此诗写于1938年,当时中国正 处于抗日战争时期,国人的抗战情绪和各 种思潮袭扰着他的平静。虽然诗人表达的 是对自然生命与和谐的渴望,但诗歌营造 的安稳气氛似乎也开始动荡起来,这种气 氛已被诗人以含蓄、稳健的笔调不动声色 地烘托出来,如诗歌“哦,让我的呼吸与
合作探究
“去吧,去吧,哦生命的飞奔,叫天 风挽你坦荡地漫游。”这两句运用了 哪些修辞手法?有什么作用?
反复、拟人,语言生动形象,强烈 地表达了诗人对自由的热切盼望,置身 于如此的风景之中,诗人沉醉的生命仿 佛已经飞腾,与春之神韵一同漫游。
合作探究
“像鸟的歌唱,云的流盼,树的摇曳” 运用了哪些修辞手法?有什么作用?
板书设计
我看
所看 所思
春风揉青草 飞鸟入晴空 红霞染大地
柔美恬静 充满生机
万物勃发感悟人的渺小 致敬哲人的赞美被流传 愿生命飞奔去拥抱自然
咏赞美好自然 思索生命真谛
拓展延伸
请写出关于“春”的古诗词名句,并 注明作者和出处,不少于三句。
(1)千里莺啼绿映红,水村山郭酒旗风。 ——杜牧《江南春绝句》
背景链接
本诗选自《穆旦诗文集》,是穆旦在 联大初期创作的诗歌作品。这首诗创作于 1938年滇南小城蒙自。 1938年6月,满腔 爱国热血的诗人,以自己最深沉的情感描 写了眼中的大自然和万物,在深情的咏唱 中,蕴蓄着希望和新生。
知识链接
“九叶诗派”是抗战后期和解放战争时期 的一个具有现代主义倾向的诗歌流派。“九叶 诗派”因《九叶集》而得名。穆旦是四十年代 “九叶派”诗人的一个代表,他的创作被誉为 “最能表现现代知识分子那种近乎冷酷的自觉 性”。穆旦以独立不倚的立场通过充分个人化 的主题方式来表达民族意志与时代情绪。四十 年代的穆旦,对自我的易变和破碎、人无法拥 有一个确定的自我,特别是社会、制度、权力 等强大外力,对个体自我的决定性的影响和掌 控,有着深刻的思考。
合作探究
自然合流”用了顿呼“哦”,说明“合 流”的愿望可能出现危机。果然,这种 可能性被紧跟着诗句证实,诗人美好的 愿望被洒上“欢笑”与“哀愁”交织的 波动思绪。诗人感受到了外部世界的压 力,正是这种压力使他要站出来保家卫 国。
写作特色
( 1 ) 用丰富的意象来隐喻和暗示诗人 的内心世界。
这首诗以鲜明深邃的诗歌意象传达 情感,阐述思想。诗歌中的大量意象可 谓是形 、 神兼备,形、情兼备,形、理 兼备。如:这首诗中的意象主要有向晚 的春风、丰润的青草、展翅的飞鸟、深 远的晴空、被夕阳染红的流云、沉醉了 的大地。
合作探究
第三节诗中的 “大自然”有什么特点? 是通过哪些词语表现出来的?
“大自然”包容一切,能给人带来 欢乐,又能驱除人的烦恼。“大自然” 给人带来心理的慰藉,通过“欢乐和忧 戚”“在你的心胸里描画”表现出来。 “大自然”充满生机和活力,通过“丰 润”和“勃发”表现出来。
合作探究
“逝去的多少欢乐和忧戚,我枉然在 你的心胸里描画”中“枉然”有什么 含义?
朗读停顿
永在/寂静的谐奏里/勃发。
也许/远古的哲人/怀着热望, 曾向你/舒出/咏赞的叹息, 如今/却只见他/生命的静流 随着季节的起伏/而飘逸。
去吧,去吧,哦生命的飞奔, 叫天风/挽你/坦荡地漫游, 像/鸟的歌唱,云的流盼,树的摇曳; 哦,让/我的呼吸/与自然合流! 让/欢笑和哀愁/洒向我心里, 像季节/燃起花朵/又把它吹熄。
课堂小结
这首诗诗人借助大自然中的春风、春草、 飞鸟、流云等意象,表达了诗人对大自然的热 爱以及要与大自然合为一体的思想感情。
有激情有思考,有大胸怀大境界。这是青 年诗人通过诗歌传递出来的。不久,他参加远 征军为抗战九死一生就是明证。他经历过政治 运动的折磨,又是一个九死一生。但他仍一直 写诗,当不知不觉中人生的冬天来临时,他写 得更加炉火纯青。诗伴随了他的一生。他真正 做到了诗与生命同在。尽管人的生命在大自然 面前渺小无比,我们还是要活出精彩。
字音字形
丰润(rùn) 揉过(róu) 忧戚(qī) 谐奏(xié) 挽(wǎn)
红晕(yùn) 翅翼(yì) 枉然(wǎng) 飘逸(yì) 摇曳(yè)
词语释义
丰润:丰满滋润。 沉醉:比喻深深地沉浸在某种气氛或思想活动中。 凝望:目不转睛地看,注目远望。 忧戚:忧伤。 枉然:白白地。 勃发:焕发,蓬勃生发。 飘逸:漂浮,飘散。 漫游:随意游览。 流盼:转动目光看。 摇曳:摇荡,晃动。
课堂检测
2、对这首诗歌的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D ) A.诗歌的标题采用第一人称,自然亲切,便于抒 发感情;同时,设置悬念,能够引起读者的阅读 兴趣。 B.诗歌第一、二节是平行结构,反复渲染和谐的 气氛,婉转柔和的语气与诗人看到的景色是一致 的。 C.“多少年来你丰润的生命永在寂静的谐奏里勃 发”中的“你”指大自然。 D.诗人通过写自己的所看、所思,展现了大自然 和谐而美好的图景,是为了表达对春天的热爱。
导入新课
春天是一年四季中最迷人的季节,许多 文人墨客们都写下了对春天的美好感受,比 如,李白的“阳春召我以烟景,大块假我以 文章”,杜牧的“千里莺啼绿映红,水村山 郭酒旗风”,朱熹的“等闲识得东风面,万 紫千红总是春”,还有朱自清的“春天像小 姑娘,花枝招展的”……
那么,现代诗人穆旦又是怎样来描写春 天给人的感受的呢?今天,我们来学习他的 《我看》一诗。
文题探讨
“我看”一题告知了诗歌的写作视 角“我看”和诗歌主人“我”。而且这 一题目能够给读者广大的想象空间:我 看什么?看到了什么?怎么看?等等。
整体把握
诗歌的内容分为两部分,请概括这两 部分的内容。
一(1-2):我所看:大自然的美。 二(3-5):我所思:人生的意义。
整体把握
找出前两节诗中的意象,分析所描绘 的意境。
合作探究
第一节描绘了一幅怎样的画面?运用 了什么表现手法?
第一节描绘了一幅春风掠过青草, 青草随风起伏的画面。
本节诗歌在写法上虚实结合,首先 描绘了春风掠过青草,青草随风起伏的 画面,之后生发联想:想象风掠过远水 时,水面微波乍起的情状。
合作探究
第一节诗采用了哪些修辞手法?有什 么作用?
“悄悄揉过丰润的青草”:运用拟 人的修辞手法,将无形的“风”拂过青 草的情景写得形象生动,表现了春风的 柔和和小草的生机勃勃。
写作特色
(2)富有节奏美和音乐美。 全诗一共五节,第一节押ao韵;第二
节押i韵;第三节第一句承第二节的i韵, 又换韵为a韵;第四节又换韵为i;第五节 又换韵为iu和i。读起来朗朗上口,富有 音乐美。
写作特色
(3)首尾照应,结构严谨。 第五节的“天风”和“鸟的歌唱,云的
流盼,树的摇曳”照应了第一节和第二节; “欢笑和哀愁洒向我心里”又照应了第三节 的“逝去的多少欢乐和忧戚”;“像季节燃 起花朵”又照应了第一节的“春”。处处照 应,使全诗成为一个有机的整体,又使情感 抒发得很强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