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楚汉传奇看团队经营(汇科咨询黄红宾)

合集下载

高手身影

高手身影

高手身影:中国商业原生态实战案例目录前言 (5)第一章产业整合与资本运作:中远修船 (7)一、项目背景和面临的问题 (8)二、山重水尽疑无路:“两条路”的探索及其放弃 (8)三、柳暗花明又一村:从产业分析中看到曙光 (9)四、产业整合战略思路的确立和战略步骤规划 (11)五、战略实施:建议和参与 (12)六、新加坡上市及国际产业结盟思路的确立 (13)七、战略实施与结果 (15)八、思考与启示 (16)第二章组织再造与公司估值:北京新东方 (21)一、背景:俞敏洪和他创办的新东方学校 (22)二、乱局与危机:需要解决的问题 (23)三、分析与诊断:以管理咨询的眼光 (24)四、估值50亿元:以投资银行的眼光 (24)五、面对公司政治:义与利的平衡木 (25)六、解决方案:五年战略规划和工作思路 (27)七、后续结果:五年来和五年后 (29)八、颇有意味的花边故事 (30)九、思考与启示 (33)第三章战略转型与营销突破:欧普照明 (35)一、感觉 (35)二、见地 (37)三、方案 (40)四、推进 (42)第四章战略营销与管理改进:JJ照明 (46)一、背景介绍 (46)二、项目特点 (46)三、基本命题 (47)四、运营思路 (49)五、项目方案 (50)六、项目实施 (53)七、项目效果 (53)第五章外销企业的国内营销:浙江HY (54)一、项目的由来 (55)二、企业和行业背景 (55)三、对HY发展的初步理解 (56)四、HY的品牌定位和竞争战略的提出 (57)五、项目进展一波三折 (62)六、项目小结 (64)七、项目效果与启示 (65)八、对外销企业转型国内市场的思考 (66)第六章基于产业价值链的深度营销:正虹饲料 (68)一、案例背景 (69)二、问题解读 (71)三、解决方案 (73)四、推进实施 (75)五、心得体会 (77)第七章央企再造与产业领袖:中国外运集团 (78)一、国字号央企:在共和国的历史变迁中遭遇生存危机 (79)二、谋变图强:从地毯式的调研开始 (81)三、产业战略选择:从传统运输企业到现代物流公司 (83)四、艰辛的“旧城改造”:公司重组和组织再造 (86)五、上海与香港上市:基于战略的资本运作 (89)六、对“物流帝国”的向往:雄心勃勃的产业整合计划 (91)七、思考与启示 (96)第八章上市公司战略规划与国际化:新中基 (98)一、背景:项目的来由 (99)二、立项:直奔主题,切中要害 (100)三、突破:产业战略选择 (102)四、行动与结果:战略重组与走向国际化 (105)五、思考与启示 (107)第九章战略咨询与管理升级:潮宏基珠宝 (110)一、项目背景 (110)二、客户需求的识别与界定 (112)三、项目过程简要描述:分析诊断——解决思路——方案设计 (113)四、咨询效果:在三个层面上为客户创造价值 (118)五、思考与启示 (122)第十章基于产业和资源的战略规划:康恩贝药业 (126)一、项目背景和面临的问题 (126)二、问题的识别和解决方案的探索 (127)三、在产业变迁的背景下扫描中国药企 (129)四、独辟蹊径,提出“植物药”概念 (130)五、围绕植物药所作的系列尝试 (131)六、思考与启示 (133)第十一章基于战略的人力资源管理:丽江旅游 (134)一、背景:项目的由来与立项 (135)二、分析与诊断:拨开云雾见月明 (137)三、出路:系统解决方案 (140)四、实施:人力资源管理咨询效果的关键 (147)五、思考与启示 (148)第十二章集团化管理中的人力资源体系:DH和TY房地产集团 (149)一、DH房地产案例解读 (150)三、解决思路:从系统失效转变为系统有效 (156)四、方案实施:天下大事莫作于细 (158)五、实施与结果:战略、组织、管理层面的业务模式全新突破 (162)第十四章企业文化建设:三环化工 (164)一、解决“1号问题”:建立企业文化建设的系统思维 (166)二、文化寻根:提炼文化基因,传承精神薪火 (168)三、建立理想:明确使命追求,确立愿景目标 (170)四、明确企业成长思维:产业、组织和人 (172)五、编撰企业文化故事集 (177)六、创作企业文化法典 (180)七、设计企业文化的运行机制,推动企业文化的落地生根 (180)八、小结与感悟 (181)第十五章企业品牌建设:形神兼备的历程 (183)一、世佳地产项目 (185)二、山东省地矿局项目 (186)三、陕鼓集团项目 (186)四、秦冶集团项目 (187)五、中国邮电器材集团项目 (188)六、医大时代项目 (188)第十六章组织设计与管控:荣富集团 (192)一、序幕 (192)二、乱象 (192)三、滴水见海 (193)四、追根溯源 (197)五、解决之道 (198)六、结局 (200)七、启示 (200)第十七章商业模式设计与私募融资:灵顿中子刀 (203)一、项目背景 (203)二、简略诊断和关键命题识别 (204)三、融资可行性论证及尝试 (204)四、商业模式的新设计和新描述 (205)五、商业模式的实施策略和操作要点 (208)六、融资方案设计:股权融资及其风险-收益特征安排 (208)七、融资效果及其后续经营结果 (210)八、思考与启示 (211)一、项目背景与由来 (212)二、PE的中国投资策略研究报告 (213)三、行业研究:医药、物流、机场等 (216)四、目标企业推荐建议和商务洽谈安排 (219)五、思考与启示 (223)第十九章地方政府产业发展规划:北京市工业促进局 (224)一、项目背景 (225)二、项目设计及问题识别 (225)三、产业研究的发现 (226)四、发展思路及发展举措的提出 (227)五、思考与启示 (228)第二十章组织发育与管理改进:某建材商场 (231)一、背景 (232)二、发现问题 (233)三、解决问题及初步效果 (234)四、后续 (237)五、其他 (237)本书收录了和君咨询的20个典型咨询案例,井附有知名专家精彩点评。

百个经营管理--经典小故事

百个经营管理--经典小故事

1、黄金台招贤2、王珐鉴才3、龙永图选秘书4、神偷请战5、且慢下手6、动物园的骆驼7、古木与雁8、逆旅二妻9、各就各位10、以柔克刚11、李世民背后的女人12、子贱放权14、林肯“独断”15、老总挨批16、不拉马的士兵17、三只鹦鹉18、两熊赛蜜19、平衡管理20、惠普的敞开式办公室21、肯德基的特殊顾客22、索尼的内部跳槽23、日立“鹊桥”24、鲶鱼效应25、一日厂长26、诸葛亮挥泪斩马谡27、令出必行28、都是玩笑惹的祸29、明辩时势30、高瞻远瞩31、放虎不一定归山32、捕鼠之猫33、拍头决策34、好猎者35、不辩而明36、道见桑妇37、知雄守雌38、纪昌学箭39、拾鸡者40、决堤一定修堤吗?41、置身事外42、会议成本分析制43、扁鹊三兄弟44、老外买柿子45、选择越多越好?47、通用电气的全员决策48、逃离高笼的袋鼠49、总裁的公文夹50、富翁的遗嘱51、本性难移52、蝴蝶效应53、最后的一分钱54、挑水别忘了挖井55、通天塔56、小宏的裤子57、V型飞雁58、分粥制度59、天鹅、狗鱼和虾60、两头鸟61、乐观的拿破仑62、松下为何不说“不”63、牛草高旋屋檐上64、没有吃完的牛排65、表演大师66、卡特总统揽责67、巨鹿决战68、富弼拒赏69、士为“赞赏”者死70、鸭子只有一条腿71、商鞅守诺72、囚徒困境73、邻人遗斧74、不要“吓”我75、太宗忘事76、宰相肚里能撑船77、楚王断带78、忍辱求安79、镏铢必较80、仇人宰相81、黄帝问路82、童言无忌83、黑带的真义84、森林遇虎85、木桶的容量86、浑沌之死87、效蟑之驴88、飞不出瓶口的蜜蜂89、没有靠背的椅子90、厨房失火91、犹太人的选择92、风险诱惑93、宰相教子94、纠正君过95、庄王禁欲96、以贱为本97、总裁降薪98、齐景公射箭99、上善若水100、陈阿土的影响力1、黄金台招贤如何将企业治理好,一直是管理者的一个“研究课题”。

创业管理第四次课

创业管理第四次课

(一) 创业资源整合:人脉资源整合
• 卡耐基(美国著名的人际关系学大师):专业知识在一个 人成功的作用中只占15%,其余的85%取决于人际关系
• 斯坦福研究中心的一份调查报告指出,一个人赚的钱, 12.5%来自知识,87.5%来自关系。
• 曾有一名经济学家说过这样一句话:30岁之前靠技术赚钱 ,30岁之后靠人际赚钱。
• 在活动中强化蒙牛是中国牛奶代言人的地位,凸显 蒙牛的爱国情怀,提升蒙牛的品牌形象,最后达到 在逐步扩大的市场份额中拔得头筹的目的。
蒙牛的每次广告都在借助“公益”这个资源, 看似在做公益活动,实则是在宣传自己。 蒙牛不愧为资源整合的专家!
三、整合外部资源
1. 识别利益相关者及其利益 2. 构建共赢的机制 3. 维持信任长期合作
——霍华德·史蒂文森(哈


现实生活中,优秀的创业者在创业过程中所
展现出的卓越的创业技能之一是创造性地整合资
源。
• 常言道:“巧妇难为无米之炊”。同样, 没有资源,创业者也只能望洋兴叹。
• 创业资源不在于拥有,而在于整合。
• 不是在有资源情况下去创业,而是在没有 资源的情况下去找机会。
【案例】 :蒙牛借力
巅峰之作:在神五升起的那一刻
“神舟五号”刚落地:重点加支撑 • 40城市广告牌; • 数十家电视台30秒长幅广告; • 数百家报纸自发报道; • 一万家超市惊曝航天人形象; • 全国各大卖场让利促销,与国人同庆。 • 若干座大楼包上红绸

几乎在消费者能接触到的任何一种媒体上,蒙牛都在
极短时间内迅速让消费者接受这一信息。那一刻,中国人
创业管理第四次课
第四章 创业资源
• 资源基础理论 • 创业者如何利用各种资源 • 整合外部资源 • 创业资源整合的方式

《阿里华为铁军之道》

《阿里华为铁军之道》

《阿里华为铁军之道》《阿里华为铁军之道》笔记2016-01-20王根祖王根祖《阿里华为铁军之道》笔记综述1、全球创新事业的顶层出资人,变身为:全球顶尖的创新服务商。

2、团队:一群平凡的人为了做出不平凡的事业,在共同的愿景与使命凝聚下走到一起, 成员具有互补的能力, 使用相同的方法论, 相互之间承担责任并进行承诺。

3、柳传志九家真经:定战略,搭班子,带队伍。

4、不是规划,而是演化。

5、打造铁军三要素:1、文化:企业愿景、使命,核心价值观; 2、机制:分配、决策、运营机制; 3、人才:创始人及创始团队,人才的选用育留。

6、文化是铁军的 DNA ,机制是铁军的动力之源,人才是铁军的助推器,更是“铁军”的显性成果。

7、阿里销售铁军:铁的目标、铁的纪律、铁的意识。

8、华为文化的核心:以客户为中心,以奋斗者为本,长期坚持艰苦奋斗。

9、机制设计的目的:着力激发相关主体的动力与创新力,积极化解相关主体的阻力与惰性。

为什么愿意做组织期望做的事情?为什么不做组织不期望做的事怀?10、合理的机制设计:不让雷锋吃亏,多劳者多得。

11、伴随着商业模式、战略转型升级,往往意味着团队建设的转型升级、再造突破,在互联网时代尤其如此。

阿里团队管理理念篇1、企业家进化,自己是自己公司最大的瓶颈。

2、人民币以最快的速度在贬值,传统企业并购互联网是一波浪潮。

3、 2015--2020的机会:1、传统产业升级; 2、金融。

4、产业转型历史:2010— 2015(混战,互联网赢), 2015— 2020年(纵深、定格局)5、传统企业转型模式:传统企业 +互联网 +金融; 传统企业转型路径:人才、业务整合、资本。

搭建合伙人跨界班子,确定商业模式,资本运作。

找人,找方向,找钱。

6、行业变革时, 一般过去的老大都不太会赢, 因为过去太强大了, 没动力。

7、互联网公司创业的 5个步骤:你是天生的创业者吗?如何找到合伙人? 找到你商业模式的切入点, 确定股权结构及合伙人分工, 不断迭代打磨你的产品。

黄宏生谈发家史

黄宏生谈发家史

在“民营企业如何突破经营节点”企业家高层论坛上,创维集团董事局主席黄宏生对创维的创业历程娓娓道来,对创业中碰到的节点、困难谈笑自如,让大家欣赏到一个成功企业家的个人魅力和创业成功后的快乐,从而数次被听众的热烈掌声打断。

因为参加论坛的企业家有限,为了让更多的企业家能分享到这份精美的精神食粮,《粤港信息日报》特将黄宏生的演讲全文整理,以飨读者。

创维跃过三大节点各位朋友,各位与会代表,我今天演讲的题目是《在全球供应链的主流中建立500亿的产业》。

(掌声)我们那个年代,曾经流传着这样一句话“人的生命是宝贵的”,现在我想加一句就是“人的精力也是有限的”。

在人的一生中,也许一、两件事就能铸就你的成功。

现在。

创维想做一件事,就是要在全球供应链的主流中建立500亿的产业。

2002年,创维实现了95亿元的销售额,工业产值达到105亿元,其中出口额为2亿美元,在深圳所有的出口企业中排名第6。

我们就是因为十几年前看准了中国的改革开放,预见了中国将融入世界大市场,会成为世界价值链的一部分,因此,经过15年的奋斗,我们有了今天的业绩。

创维的产品包括彩电、等离子电视、高清晰度电视、有线电视系统、多媒体终端等等,去年的产品销售数量达到856万台。

在我们的企业里,每天有500多辆40米长的货柜车进进出出,1.1 万多名工作人员紧张工作。

那么,我们的企业是如何从刚开始创业时的100万发展到95个亿呢?这中间确实经过了一个非常艰苦的过程。

被改革的灯火吸引“下海”1988年是中国改革开放的第一个10年。

那时,我每次从广州到深圳,都是饥寒交迫的,因为那时还没有高速公路,一路上车堵得不得了,由广州到深圳要5、6个小时。

但那时的堵车,却令我十分振奋!——公路两旁正在兴建着由全世界转移到广东来的加工企业,灯火辉煌,一片繁荣景象。

坐在车里的人不会因为口渴、饥饿而不被这种灯光吸引。

这种灯光和公园的灯光不一样,它是映射着事业成长的灯光。

就是在那灯光的指引下,我们新兴的工业企业在成长。

黄氏家族的内部“较劲”

黄氏家族的内部“较劲”

黄氏家族的内部“较劲”作者:来源:《大经贸》2010年第10期刚刚出版的商界杂志发表了一篇题为《国美内斗“外史”》的深度报道;全面介绍了黄光裕家族内部成员之间的关系与争斗,落脚点始终紧扣三个女人,即黄秀虹、黄燕虹和杜鹃三人之间的关系。

除了商界记者的采访外,该文还大量引用国内最活跃的企业内幕作家李德林、张小平的采访资料。

这篇文章部分解释了为什么这次黄陈大战中,黄家出现多个声音,而且经常出现前后不一致,甚至是相互矛盾的现象。

秀虹、燕虹的“情与权”黄氏家族内部各有各的目的,在黄陈大战中暂时走到一起,却没有形成一股合力。

这也是这次黄陈大战必然失败的原因之一。

而且,在黄光裕短期内无法恢复自由的状况下,黄氏家族在可以预见的将来,无法形成新的权力中心,新的挂帅人物。

对黄氏家族来说,这是一个致命伤。

9·28临时股东大会失败还是小事,最大的问题是,黄家无法形成一个家族议事决策机制,以面对未来的挑战。

文章的基本观点是:在“后黄光裕时代”,失去了黄光裕的强力控制,这种家族权斗,终于成为国美“黄陈之争”的催化剂,并微妙地左右着这场举世瞩目的商战的走向。

对此观点,我是基本认同的。

文章把黄秀虹称作是家族内部的“第一个牺牲品”。

1997年,正是黄光裕事业飞速发展的时期,企业资产以几何级速度增长。

而黄光裕的大妹黄秀虹和丈夫之间的温度却降到了冰点。

不为人知的矛盾焦点,集中在当时和黄家小妹黄燕虹相恋的张志铭身上。

许多年后,曾经深度采访黄家的张小平对记者揭开了那段尘封的恩怨。

黄秀虹当时的丈夫是他们同乡,高中学历,在一次招聘中来到国美。

1991年,21岁的黄秀虹到公司时,他已经是国美的财务经理。

初到北京的日子,这个男人抚平了她内心的不安和寂寞,于是,1994年两人结婚,很快有了一个女儿。

“黄燕虹由于在兄妹几人中排行最小,难免有些骄纵,对自己小家庭的利益和自己老公的利益争得更厉害,而黄光裕对这个小妹也不禁有些纵容。

”张小平回忆。

领导力与团队建设20150428

领导力与团队建设20150428

政府咨询经验

珠海市香洲区未来三十年规划编制研究课题(2014),珠海市香洲区政府委托项目;
西藏自治区开发投资集团产业选择及管控机制研究(2014),西藏自治区发改委委托 项目;


佛山市南海区产业联盟建设研究课题(2014),南海区委委托项目; 佛山市南海区推进社会组织承接政府职能转移和审批事项研究课题(2013),南海区 委委托项目;


汕头市龙湖区(2013-2020)发展战略(2013),汕头市龙湖区委委托项目;
政府咨询 项目经历

高科技术企业的培育与发展:中兴通讯案例研究(2012),广州市政府委托项目;
2011年珠三角改革发展报告:产业转型升级(2012),省规划纲要办委托项目; 肇庆市发展战略研究报告(2011),肇庆市委委托项目;

河源市委组织部处级干部培训班:《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创新机制与发展策略》,2010。
企业咨询项目经历
•国家电网山东电力集团“三集五大”体系下的人才孵化机制研究(2014);
•南方电网电力科学研究院研究生/博士后工作站规划及管理体系研究(2013);
• 国家电网山东电力集团全职业生涯培养体系研究(2013); • 南方电网企业竞争力与工资水平课题研究(2012); •南网国际境外投资项目流程及风险管理管理体系构建(2012) • 顺德诚顺资产管理有限公司企业文化管理咨询项目(2013) ; •中国联通广东分公司企业培训体系构建(2011) ; • 广东鸿艺集团战略规划与人力资源管理体系咨询项目(2011); • 广州市特种承压设备检测研究院发展战略及人力资源综合评估项目(2011) ; • 南方电网广东分公司“行动学习”咨询项目(2010) ; • 正佳集团发展战略及内部管理能力提升咨询项目(2009) ; • 珠江实业集团管控模式及人力激励研究课题(2008); • 广百股份有限公司管控模式与授权体系设计课题(2007); • 深圳东原电子人力资源管理水平提升研究课题(2007); • 广州农村商业银行发展战略及人力资源管理水平提升研究课题(2006); • 珠海丹田房地产集团公司高管激励体系设计课题(2006); • 广百股份有限公司发展战略与人力资源管理水平提升综合课题(2006);

【独家】华为如何打赢“班长的战争”

【独家】华为如何打赢“班长的战争”

【独家】华为如何打赢“班长的战争”【大师讲堂·第103期】聚焦彭剑锋、黄卫伟、吴春波、杨杜、孙健敏、施炜、吴晓求、田涛、周其仁等经济管理学家最新重磅管理研究与经典思想成果,对焦夏惊鸣、黄健江、苗兆光等新一代重要管理研究专家,有高度,更有深度!未来的战争是班长的战争未来的战争其实是班长的战争,什么是班长的战争?华为一直在学军队,军队是走在变革最前面的组织,也是最有功利性的组织。

军队组织的演变经历了如下历程:二次世界大战是以“师”为作战单位,不管斯大林还是希特勒,都是“师”。

到了近代的中国,我们以“军团”为作战单位,不管是淮海战争还是辽沈战役,都是“军团”。

到了20世纪80年代,演变成“营长的战争”,战争的主体由师长,团长演变成为营长。

到了21世纪,战争以信息化为特点,其实就成为了“班长的战争”。

阿富汗战争就是“班长的战争”,战争主要是以“三个哥们”组成的一个战斗单位,他们是战争的主体,也是战争胜败的决定者。

这“三个哥们”一个带着电脑打仗,是信息情报专家,主要负责搜集敌方信息、天气信息、地形信息等。

第二个哥们也是带着电脑打仗,是爆破专家。

信息专家把信息传递给爆破专家,爆破专家计算到底从哪打好,从空中打,从海上打,还是从地面进攻,哪个最经济,哪个效果最好,用多少炸弹,以实现精确打击。

第三个哥们才拿着枪打仗,保护信息专家和爆破专家,这就是现代战役。

有一部美国大片叫《拆弹部队》,里面就是三个人一个小组。

我们再看现代狙击战,也是三个人一个组,一个负责搜集目标,第二个是狙击手,第三个负责战略撤退。

狙击手只有放一枪的机会,一旦一枪过去,狙击手和观察者就撤退,后边留一个人做掩护,这就是现代战争。

现代战争有几个显著特征:第一,前端组织变成全能的,这三个人应该都是高手,都是“未来战士”。

未来战士的装备,能够保证48小时不睡眠,美军现在已经在运作了。

他们有各种保障系统,身上带着各种电脑和装备,都是精兵强将。

第二,后台变成了支持系统。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结语
一、顾虑过多做事情会放不下手脚,影响自己绩效; 二、衡量一个人的价值只有通过市场给出的收入方可 体现出来,价值永远是有价格来表现出来的; 三、破釜沉舟、背水一战只能用一次,再用就不灵, 以多胜少,以精胜弱方是王道; 四、一个人能力再强也是一个人,团队的强大才是真 正的强大! 五、顺应市场形势,调整经营策略,基础建设永远是 首位!
《楚汉传奇》中的团队管理哲学(三)
刘邦:个人度量极大,能够根据形势做出正确判断 项羽:极度自恋自大,看不清天下局势并固步自封
刘邦:对于投降自己的人给予充分信任并委已重 任(如韩信、陈平),在弱小时懂得保存实力, 韬光养晦,在自己强大时不给对手任何机会; 项羽:对于战俘残忍坑杀,只相信自己,不相信 别人(如韩信、范增),在战略方针上犯攻而不 取的错误,有机会消灭对手却心存仁义,总相信 破釜沉舟,以少敌多,岂不知以多胜少才是正道。
《楚汉传奇》中的团队管理哲学(四)
刘邦:善于管理团队领导 项羽:忽视团队领导管理 刘邦:重视对各团队长的管理,对团队长严格管 控,使团队长在各小团队中充分发挥自己的能力。 同时自己亲兵团队细心经营(如樊哙、卢绾、周 勃兵团)。做精做大新兵团队,直接管控团队 (韩信、英布、彭越等)强大。 项羽:忽视各团队长的管理,贤嫉能,有功者害 之,贤者疑之,战胜而不予人功,得地而不予人 利, 如此管理,岂能不败?
从 楚 汉 传 奇 看 团 队 经 营
汇科咨询 黄红宾 2012.2
中国最贵的一部电视剧
《楚汉传奇》是由高希希导演拍摄, 博纳影业与希世纪影视联手打造的大型史 诗电视连续剧。故事以秦朝末年到楚汉战 争为历史背景。2.4亿元的总投资,80集的 超长篇幅,众星云集的《楚汉传奇》史无 前例地成为中国最贵的一部电视剧。
《楚汉传奇》陈道明饰刘邦
《楚汉传奇》何润东饰项羽
《楚汉传奇》中的团队管理哲学(一)
刘邦:靠经营团队取胜并胜到最后 项羽:靠个人武力取胜但最终失败
刘邦:“夫运筹策帷帐之中,决胜于千里之外, 吾不如子房。镇国家,抚百姓,给馈饷,不绝 粮道,吾不如萧何。连百万之军,战必胜,攻 必取,吾不如韩信。此三者,皆人杰也,吾能 用之,此吾所以取天下也。项羽有一范增而不 能用,此其所以为我擒也。”
《楚汉传奇》中的团队管理哲学在团队营销中的应用 一、必须相信团队,依靠团队才能取得胜利,个人 的伟大可能是一时,但不会是一世,只有团队的伟 大才是真正的伟大; 二、基础管理才是真正的王道,减少队伍伤亡的最 佳手段唯有平时对队伍加强训练; 三、团队领导者必须有海纳百川的胸怀,市场不断 在变,在顺应市场的潮流,在适合的时机做适合的 事情; 四、加强对基层领导的管理,兵是将管的,帅是要 管好将; 五、不管白猫还是黑猫,抓住老鼠就是好猫,在不 违背市场监管与规章制度的前提下,要道术并用。
宜将剩勇追穷寇;不可沽名学霸王!
项羽:一切唯自己决断,但又常常优柔寡断。
《楚汉传奇》中的团队管理哲学(二) 刘邦:靠基础管理经营团队并取得成功 项羽:靠个人能力指导团队并走向覆灭 刘邦:将大军交至韩信进行基础操练,提升队伍 战斗力,带走韩信军队只给韩信留下两千弱兵但 韩信让两千弱兵回家带人归队并按带回人数予以 封赏;将谋略交给智囊张良;将补给交给萧何, 自己把握大方向,分工明确,各尽所能; 项羽:自己统管三军,根据个人喜好统领队伍, 对智囊范增并不完全信任,对补给毫不关心,穷 兵黩武,刚愎自用。
《楚汉传奇》中的Βιβλιοθήκη 队管理哲学(五)刘邦:为达目的不择手段 项羽:苛求完美死于完美
刘邦:初期倚靠项羽,不敌项羽时让出咸阳,在 汉中明修栈道,暗渡陈仓,兵败彭城拜求丁公, 单方撕毁鸿沟协议,垓下一役杀死项羽; 项羽:鸿门宴优柔寡断放走刘邦,对于刘邦不去 主动消灭而养虎为患,念兄弟情义不忍加害刘邦 家人,相信刘邦信守鸿沟无协议,四面楚歌宁死 不回江东。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