起重机轨道安装标准
起重机轨道安装的技术要求及规范

起重机轨道安装的技术要求及规范
起重机轨道分轻型轨(P型)及重型轨(QU型),小型吨位、中型吨位起重机的小车采用P型铁路钢轨,大型吨位门式起重机小车或大车采用QU型起重机专用钢轨或方轨。
轨道安装前对钢轨、螺栓、夹板等进行检查,如有裂纹腐蚀或不合规格的应立即更换。
对允许修补的钢轨面和侧面,磨损缺陷都不应超过3mm的钢轨,修补完毕后再使用。
轨道垫铁与轨道和起重机主梁应紧密接触,每级垫铁不超过20块,长度大于100mm,宽度比轨道底宽10~20mm,两组垫块间距不大于200mm;垫铁与钢制起重机主梁牢固焊接,垫铁与轨道截面实际接触面积不小于名义接触面积的60%,局部间隙不大于1mm。
钢轨接头可做成直接头,也可以制成45°角的斜接头。
斜接头可以使车轮在接头处平稳过渡,一般接头的缝隙为1~2mm。
在寒冷地区冬季施工或安装时气温低于常年使用的气温,且相差在20℃以上时,应考虑温度缝隙,一般为4~6mm。
接头处两条钢轨的接头应错开500mm以上。
轨道末端装设终止挡板,以防起重机从两端出轨。
轨道的实际中心线与轨道的几何中心线的偏差不应大于3mm,龙门吊桥式起重机轨距允许偏差为±5mm;轨道纵向倾斜度为
1/1500;两根轨道相对标高允许偏差为10mm。
起重机轨道安装技术要求

起重机轨道安装技术要求1、起重机轨道的安装方式用于安装轨道的轨道梁常用的有2种:一种是钢结构梁,一种是混凝土预制梁。
混凝土预制梁必须留有预埋孔,以备安装时穿螺栓,或者在混凝土预制梁中预埋螺栓。
起重机轨道的安装方法有用压板固定法、钩形螺杆固定、焊接和螺栓联用固定等。
为了进行水平方向的调整,轨道压板上的孔通常做成长孔,垂直方向的调整可在钢轨下加垫。
轨道压板在设计时,要具有足够的刚性,每块压板,根据受力的大小可以制成单孔的或双孔的。
只有轨道与轨道梁或者轨道梁上固定的钢垫板采用焊接方式连接时,车档方可焊接在轨道上。
2、轨道铺设前对轨道梁的安装要求2.1 对混凝土轨道梁的要求(1)轨道梁制作时必须保证沿梁横向及纵向的预留螺栓孔位置偏差≤5 mm,螺栓孔直径比螺栓直径大2~7 mm,梁顶面要求平整,但不得抹压光滑。
(2)轨道梁的安装偏差必须满足下列要求,否则要调整好轨道梁后才允许用混凝土找平。
①梁中心位置对设计定位轴线的偏差≤5 mm。
②梁顶面标高对设计标高的偏差+ 10 mm-5 mm。
③梁上预留螺栓孔及预留螺栓对梁中心的位移偏差≤5 mm。
(3)混凝土找平层的施工要求①混凝土找平层强度等级为C30,厚度为30~50 mm。
②混凝土找平层施工前应按要求检查轨道梁的安装偏差,如不符合要求,则应调整轨道梁。
③根据轨道梁面的实测标高,确定一个合适的混凝土找平层顶面控制标高,在轨道梁上每隔2.4~3.0 m设置一个控制标高的基准点。
④用仪器测量,调整好基准点的标高,定出找平层顶面标高的基准线,然后安装模板,清除轨道梁顶面和螺栓孔内的杂物,并将螺栓孔上口堵住,洒水湿润后即可浇筑混凝土。
⑤找平层顶面必须找平压光,不得有石子外露和凹不平现象,不允许采用在表面另铺水泥砂浆的方法找平。
⑥施工中要随时用仪器测量检查,找平层顶面必须满足下列要求:螺栓处400 mm宽度范围内顶面不水平度≤5 mm;任意6.0 m长度内螺栓处顶面标高差±3 mm;沿全长各螺栓处顶面标高差±5m。
起重机轨道安装标准

起重机轨道安装标准起重机轨道安装是起重机安装中非常重要的一个环节,它直接关系到起重机的安全和稳定性。
因此,起重机轨道的安装必须按照相关标准进行,下面将详细介绍起重机轨道安装的标准。
首先,起重机轨道的安装需要选择合适的安装地点。
安装地点必须平整、坚固,并且符合相关的承载要求。
在选择安装地点时,需要考虑到起重机的使用范围和工作环境,确保安装地点能够满足起重机的工作需求。
其次,起重机轨道的安装需要进行严格的测量和布局。
在进行安装之前,需要对安装地点进行测量,确定轨道的安装位置和方向。
在布局时,需要确保轨道的安装位置与相关设备和建筑物之间有足够的安全距离,避免发生碰撞和安全事故。
接下来,起重机轨道的安装需要选择合适的安装工艺和方法。
根据起重机的类型和规格,选择合适的安装工艺和方法进行安装。
在安装过程中,需要确保轨道的安装平整、水平,并且符合相关的安装要求,避免出现安装不稳定和安全隐患。
此外,起重机轨道的安装需要进行严格的验收和测试。
在安装完成后,需要对轨道进行严格的验收和测试,确保轨道的安装符合相关的标准和要求。
在验收和测试过程中,需要对轨道的安装质量、安全性和稳定性进行全面的检查和评估,确保轨道能够正常使用。
最后,起重机轨道的安装需要进行相关记录和档案管理。
在安装完成后,需要对轨道的安装进行相关记录和档案管理,包括安装过程中的施工记录、验收报告和相关证明文件。
这些记录和档案将作为起重机轨道安装质量的重要依据,也是日后维护和管理的重要参考。
总之,起重机轨道的安装是起重机安装中非常重要的一个环节,它直接关系到起重机的安全和稳定性。
因此,在进行轨道安装时,必须严格按照相关标准和要求进行,确保轨道的安装质量和安全性。
希望本文的介绍能够对起重机轨道安装有所帮助,也希望大家在进行轨道安装时能够严格按照相关标准进行,确保起重机的安全和稳定运行。
起重机轨道安装标准

起重机轨道安装标准起重机轨道安装是起重机安装的重要环节,直接关系到起重机的安全运行和使用效果。
本文将介绍起重机轨道安装的标准和要求,以确保其安全、稳定和高效运行。
1.轨道材料选择。
起重机轨道一般采用优质的钢材制作,其材质应符合国家标准,具有足够的强度和硬度,以承受起重机的重量和运行压力。
同时,轨道材料的表面应光滑平整,无明显的裂纹和缺陷,确保起重机在轨道上的平稳运行。
2.轨道安装位置。
轨道的安装位置应符合设计要求,安装时需保证轨道的水平度和垂直度,以及轨道间的平行度和间距。
轨道的安装位置应远离易燃易爆和腐蚀性物质,确保起重机在安全的工作环境中运行。
3.轨道安装固定。
轨道的安装固定应采用专用的固定螺栓,固定螺栓的数量和规格应符合设计要求,固定牢固可靠。
在固定过程中,应注意螺栓的拧紧力度和均匀性,确保轨道的固定稳固。
4.轨道连接。
轨道的连接应采用专用的连接件,连接件的安装应符合设计要求,连接牢固可靠。
连接件的安装位置应准确无误,连接件的紧固螺栓应拧紧到位,确保连接部位不会出现松动和脱落。
5.轨道表面处理。
轨道的表面处理应采用防锈、防腐蚀的涂层,确保轨道的表面光滑平整,无明显的氧化和腐蚀迹象。
轨道的表面处理应符合国家标准,以延长轨道的使用寿命和减少维护成本。
6.轨道检测。
轨道安装完成后,应进行全面的检测和验收,确保轨道的安装质量符合标准要求。
检测内容包括轨道的水平度、垂直度、平行度、间距、固定牢固性等方面,确保轨道的安装质量达到标准要求。
7.轨道维护。
轨道安装完成后,应加强对轨道的日常维护和保养,定期检查轨道的固定连接部位和表面状况,及时发现和处理问题,确保轨道的安全稳定运行。
总结:起重机轨道安装是起重机安装的重要环节,其安装质量直接关系到起重机的安全运行和使用效果。
在轨道安装过程中,需要严格按照标准要求进行操作,确保轨道的材料选择、安装位置、固定连接、表面处理、检测验收和日常维护等方面符合标准要求,以确保起重机轨道的安全、稳定和高效运行。
起重机轨道安装规范

起重机轨道安装规范篇一:起重机轨道安装评定标准起重机轨道安装适用于轻轨、重轨、工字钢、方钢轨和起重机轨道安装通用桥式起重机安装本表适用于普通用途的桥式起重机,其他类型的桥式起重机与通用桥式起重机相同部分。
篇二:起重机轨道安装起重机轨道安装1.轨道安装流程:根据上道工序(结构安装)的工序交接资料,对轨道梁进行复测验收。
轨道梁安装的各项技术指标应控制在《钢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5—2001附录E.0.2 的允许偏差之内。
合格后方可进行轨道的安装。
3.天车轨道放线:根据工序交接给定轨道梁中心点,用经纬仪在轨道梁上打点。
然后放出一条安装基准线,用钢盘尺测出轨道的跨度,在另一个轨道梁上放出轨道安装的另一条基准线。
4. 压板选用及焊接根据图纸要求,选用焊接型轨道固定件,底座、压板及调整板为Q235或Q345钢铸件,螺栓为8.8级;固定件底座与吊车梁焊接,焊条型号选用与连接件材质相适应。
如选用Q235或Q345钢时分别采用E4315、E7015型焊条。
安装轨道前,根据安装基准线在轨道的两侧布置压板,压板间距按照《吊车轨道联结及车挡》 05GJ25要求间距600mm进行底板定位,然后焊接;要求为中级工作制吊车采用两侧焊缝,重级工作制吊车采用三面围焊缝,焊缝质量应符合三级焊缝外观质量标准。
5.轨道吊装:轨道吊装可根据吊装环境、地点、重量选用汽吊进行到场吊装,卸车时垫以枕木,使轨道立放,避免存放变形。
a、起吊重量=每根轨道重+钩重+钢丝绳重量b、起吊高度=轨道标高+1.5米所有的轨道都必须从厂房内侧吊装。
6、轨道调整用千斤顶或撬棍先两端后中间调整到要求数值后固定,再用盘尺按照轨距数值调整另一侧轨道,方法相同。
轨道找正后应把紧所有连接螺栓并无松动现象。
7、轨道焊接接头施工工艺按照业主要求,轨道接头焊接接头,要求轨道布置时同一车间内对应轨道接缝位置应错开,其错开的距离不应等于天车前后车轮的基距。
7.1钢轨焊接变形的控制在施焊过程中钢轨接头将向下弯曲变形,预先采用赤铜板和钢垫板将钢轨端头垫起40–60㎜,利用已制作好的螺栓和压板等连接件拧紧螺母使钢轨固定在吊车梁上,每一条钢轨接头附近应至少设置4处固定点。
起重机轨道安装标准

两轨道相对标高偏差
<10mm
用水平仪测量
2
轨道纵向倾斜度
1/500
3
轨道接头处高低偏差
≤1mm
用钢直尺和塞尺测量
4
轨道接头处左右错位偏差
≤1mm
用钢直尺和塞尺测量
5
平行两条轨道接头错开
≥500mm
用钢卷尺测量
6
轨道跨距偏差
端处为±2mm;跨中,当S≤19.5m,△S=+1~+5mm;S>19.5m,△S=+1~+7mm;其它梁≤±3mm
起重机轨道安装标准
起重机轨道安装标准
序号
安装项目
额定标准
检验方法
备注
—大车轨道,钢轨标准长度:9m,9.5m,10m,10.5m,11m,11.5m,12m,12.5m
1
两轨道相对标高偏差
<10mm
用水平仪测量
2
轨道纵向倾斜度
1/1500
3
轨道接头处高低偏差
<1mm
用钢直尺和塞尺测量
4
轨道接头处左右错位偏差
用塞尺测量
直接头或45°斜接头
8
扭度
≤1.5mm
9
轨道弯曲偏差
≤3mm
10
轨道实际中心线和梁的实际中心线偏差
≤10mm,且小于梁腹板厚度50%
用钢卷尺测量
11
轨顶面和侧面磨损量(单侧)
≤3mm
12
轨道产生较小横向裂纹时,用鱼尾板连接,鱼尾板连接螺栓一般4-6个;纵向裂纹和斜裂纹报废。
—小车轨道,钢轨标准长度:9m,9.5m,10m,10.5m,11m,11.5m,12m,12.5m
起重机轨道安装中国标准

轨道接头处左右错位偏差
≤1mm
用钢直尺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塞尺测量
5
平行两条轨道接头错开
≥500mm
用钢卷尺测量
6
轨道跨距偏差
端处为±2mm;跨中,当S≤19.5m,△S=+1~+5mm;S>19.5m,△S=+1~+7mm;其它梁≤±3mm
测量统一高度处一侧导轨外侧面与另一侧导轨外侧面的距离,测量3次取平均值
小于50吨正轨箱型梁及半偏轨箱型梁
测量统一高度处一侧导轨外侧面与另一侧导轨外侧面的距离,测量3次取平均值
7
轨道接头间隙
通常1-2mm;温差20℃的地区或冬季安装时,4-6mm
用塞尺测量
直接头或45°斜接头
8
扭度
≤1.5mm
9
轨道弯曲偏差
≤3mm
10
轨道实际中心线和梁的实际中心线偏差
≤10mm,且小于梁腹板厚度50%
用钢卷尺测量
11
轨顶面和侧面磨损量(单侧)
≤3mm
12
轨道产生较小横向裂纹时,用鱼尾板连接,鱼尾板连接螺栓一般4-6个;纵向裂纹和斜裂纹报废。
—小车轨道,钢轨标准长度:9m,9.5m,10m,10.5m,11m,11.5m,12m,12.5m
1
两轨道相对标高偏差
<10mm
用水平仪测量
2
轨道纵向倾斜度
1/1500
3
轨道接头处高低偏差
≤1mm
用钢直尺和塞尺测量
Welcome To
Download !!!
欢迎您的下载,资料仅供参考!
1
两轨道相对标高偏差
<10mm
用水平仪测量
起重机轨道安装标准

3.钢轨的跨度用钢卷尺检查,尺一端用卡板固紧,另一端拴一个弹簧秤,其拉力对于跨度10-19.5m的起重机拉力取98N,22-31.5m的起重机拉力取147N,间隔5m测量一次,测量前在钢轨中间打一冲眼,各测量点弹簧秤拉力一致。
8
扭度
≤
9
轨道弯曲偏差
≤3mm
10
轨道实际中心线和梁的实际中心线偏差
≤10mm,且小于梁腹板厚度50%
用钢卷尺测量
11
轨顶面和侧面磨损量(单侧)
≤3mm
12
轨道产生较小横向裂纹时,用鱼尾板连接,鱼尾板连接螺栓一般4-6个;纵向裂纹和斜裂纹报废。
—小车轨道,钢轨标准长度:9m,,10m,,11m,,12m,
13
小车轨道每组垫铁不超2块,长度不小于100mm,宽度比钢轨底宽10-20mm,2组垫铁间距不小于200mm,垫铁与轨道底面实际接触面积不应小于名义接触面积60%,局部间隙不大于1mm。
说明:
1.轨道的直线性,可以用拉钢丝的方法进行检查,即在轨道两端车挡上拉一根0.5mm的钢丝,然后用吊线锤的方法逐点测量,间隔2m左右。
平行两条轨道接头错开
≥500mm
用钢卷尺测量
6
轨道跨距偏差
S≤10m,△S=±3mm;S>10m,△S=±[3+(S-10)]mm,最大≤15mm
测量统一高度处一侧导轨外侧面与另一侧导轨外侧面的距离,测量3次取平均值
7
轨道接头间隙
通常1-2mm;温差20℃的地区或冬季安装时,4-6mm
用塞尺测量
直接头或45°斜接头
起重机轨道安装标准
起重机轨道安装标准
序号
安装项目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用钢直尺和塞尺测量
5
平行两条轨道接头错开
≥500mm
用钢卷尺测量
6
轨道跨距偏差
S≤10m,△S=±3mm;S>10m,△S=±[3+0.25(S-10)]mm,最大≤15mm
测量统一高度处一侧导轨外侧面与另一侧导轨外侧面的距离,测量3次取平均值
7
轨道接头间隙
通常1-2mm;温差20℃的地区或冬季安装时,4-6mm
起重机轨道安装标准
起重机轨道安装标准
序号
安装项目
额定标准
检验方法
备注
—大车轨道,钢轨标准长度:9m,9.5m,10m,10.5m,11m,11.5m,12m,12.5m
1
两轨道相对标高偏差
<10mm
用水平仪测量
2
轨道纵向倾斜度
1/1500
3
轨道接头处高低偏差
<1mm
用钢直尺和塞尺测量
4
轨道接头处左右错位偏差
用塞尺测量
直接头或45°斜接头
8
扭度
≤1.5mm
9
轨道弯曲偏差
≤3mm
10
轨道实际中心线和梁的实际中心线偏差
≤10mm,且小于梁腹板厚度50%
用钢卷尺测量
11
轨顶面和侧面磨损量(单侧)
≤3mm
12
轨道产生较小横向裂纹时,用鱼尾板连接,鱼尾板连接螺栓一般4-6个;纵向裂纹和斜裂纹报废。
—小车轨道,钢轨标准长度:9m,9.5m,10m,10.5m,11m,11.5m,12m,12.5m
13
小车轨道每组垫铁不超2块,长度不小于100mm,宽度比钢轨底宽10-20mm,2组垫铁间距不小于200mm,垫铁与轨道底面实际接触面积不应小于名义接触面积60%,局部间隙不大于1mm。
说明:
1.轨道的直线性,可以用拉钢丝的方法进行检查,即在轨道两端车挡上拉一根0.5mm的钢丝,然后用吊线锤的方法逐点测量,间隔2m左右。
2.轨道标高,可用水平仪测量。
3.钢轨的跨度用钢卷尺检查,尺一端用卡板固紧,另一端拴一个弹簧秤,其拉力对于跨度10-19.5m的起重机拉力取98N,22-31.5m的起重机拉力取147N,间隔5m测量一次,测量前在钢轨中间打一冲眼,各测量点弹簧秤拉力一致。
测量统一高度处一侧导轨外及半偏轨箱型梁
7
轨道接头间隙
e≤2mm
用钢直尺和塞尺测量
直接头或45°斜接头
8
扭度
≤1.5mm
9
轨道弯曲偏差
≤3mm
10
轨顶面和侧面磨损(单侧)
≤3mm
11
端部轨道长度
≥1.5m
用钢卷尺测量
端部加挡块
12
轨道产生较小横向裂纹,用鱼尾板连接,鱼尾板连接螺栓一般4-6个;纵向裂纹和斜裂纹报废。
1
两轨道相对标高偏差
<10mm
用水平仪测量
2
轨道纵向倾斜度
1/1500
3
轨道接头处高低偏差
≤1mm
用钢直尺和塞尺测量
4
轨道接头处左右错位偏差
≤1mm
用钢直尺和塞尺测量
5
平行两条轨道接头错开
≥500mm
用钢卷尺测量
6
轨道跨距偏差
端处为±2mm;跨中,当S≤19.5m,△S=+1~+5mm;S>19.5m,△S=+1~+7mm;其它梁≤±3m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