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给社科类学生的一点实证学习经验

合集下载

社科方法论心得体会高中生

社科方法论心得体会高中生

社科方法论心得体会高中生社会科学方法论是研究社会现象的一门学科。

在学习过程中,我收获了很多,也有一些心得体会。

首先,社科方法论教会了我如何进行科学研究。

在进行社会科学研究时,需要遵循科学的研究方法,包括观察、实证、假设的提出与验证等步骤。

通过这些步骤,能够使研究结果更加准确可靠。

我发现,科学研究需要遵循一定的规则和标准,不能凭感觉或主观臆断来进行,只有通过科学的方法才能得到客观真实的结果。

其次,社科方法论也教会了我如何处理和分析数据。

在进行社会科学研究时,数据是非常重要的素材,而如何正确地处理和分析数据则是关键。

通过学习社科方法论,我了解到了许多处理数据的方法,如统计分析、因果分析等。

同时,我也了解到了数据的局限性,包括样本选择、偏差等问题,这些都需要我们在研究过程中予以注意和纠正。

另外,社科方法论还教会了我如何进行文献阅读和综述。

在进行社会科学研究时,文献的阅读和综述至关重要。

通过对相关文献的阅读,我能够了解到前人的研究成果,从而避免重复工作,同时也可以借鉴前人的经验和方法。

综述的过程则能够帮助我总结并归纳已有的研究结果,从而为下一步的研究提供参考。

此外,社科方法论还让我意识到了研究的局限性和不确定性。

社会科学的研究对象是人类社会,而人类社会的复杂性决定了研究的不确定性和局限性。

在研究中,往往会遇到许多未知的因素和变量,也会面临样本的局限性等问题。

因此,我们应该保持谦虚和开放的态度,不断修正和完善自己的研究方法,以求更好地逼近真实。

最后,社科方法论还让我认识到科学研究的重要性和意义。

社会科学的研究不仅仅是为了满足我们对知识的渴望,更是为了推动社会的进步和发展。

通过科学的研究,我们能够更好地理解社会现象,为解决社会问题提供有力的支持和依据。

而这些成果又可以为决策者提供参考,帮助他们做出更加科学和有效的决策。

总之,通过学习社科方法论,我对科学研究有了更深入的了解,也学到了许多实用的方法和技巧。

同时,我也认识到了科学研究的重要性和意义。

社会科学的心得体会及收获

社会科学的心得体会及收获

社会科学的心得体会及收获社会科学是一门研究人类社会行为和社会现象的学科,通过对社会现象的研究来揭示和理解人类行为背后的原因和影响。

作为一名社会科学的学生,我在学习过程中收获了很多心得体会。

首先,社会科学教会了我如何理性思考问题。

在社会科学的研究中,重要的是基于事实和证据,而不仅仅是主观的感受和经验。

通过学习社会科学,我学会了如何提出一个有条理的问题,并通过收集和分析数据来验证和支持我的观点。

这种理性思考的能力不仅在学术研究中很有用,也可以帮助我更好地理解和解决现实生活中的问题。

其次,社会科学教会了我如何运用统计方法进行分析。

在社会科学的研究中,数据收集和分析是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通过学习统计学方法,我可以更好地理解和解读数据,并从中得出合理的结论。

统计方法的运用可以帮助我对现象进行客观的评估,并提供科学依据来支持我的观点和决策。

另外,社会科学教会了我如何进行有效的调查和研究。

在社会科学的研究中,调查和研究是获取数据和信息的重要手段。

通过学习社会科学研究方法,我学会了如何设计一个合理的研究方案,如何有效地进行问卷调查和访谈,并如何分析和解读所得到的数据。

这些技能的掌握不仅可以帮助我在学术研究中取得好的成果,也可以应用于实际生活中的调查和研究工作。

此外,社会科学教会了我如何思考深层次的问题。

社会科学涉及到复杂的社会现象和人类行为,常常需要我们去思考和解答一些深层次的问题。

通过学习社会科学,我接触到了很多有关价值观、道德、社会正义等问题的思考。

这些问题的思考不仅可以帮助我理解社会现象的本质,也可以引导我对自己的生活和价值观进行反思和调整。

最后,社会科学教会了我如何进行团队合作。

在社会科学的研究中,团队合作是非常重要的,因为一个人很难完成一个复杂的研究项目。

通过学习社会科学,我有机会与同学们一起合作,共同完成一些研究项目。

在这个过程中,我学会了如何与他人有效地沟通和合作,如何充分发挥团队中每个成员的优势,以及如何协调不同成员之间的意见和利益。

参与社会科学研究的实践感想

参与社会科学研究的实践感想

参与社会科学研究的实践感想社会科学研究是一项极富挑战性的工作,通过参与实践,我深刻体验到了其中的乐趣和收获。

在这篇文章中,我将分享我参与社会科学研究的一些感想,希望能够唤起更多年轻人对这一领域的兴趣和热爱。

首先,社会科学研究需要我们以科学的态度去审视问题,并且深入了解现实世界的各种社会现象。

作为一名研究人员,我们要学会面对不同社会群体的需求和期待,有时需要倾听他们的声音并与他们建立联系。

我曾经参与的一项研究是关于城市居民的生活满意度调查。

通过与居民的面对面交流,我了解到他们对城市建设,环境改善和社会福利等方面的诉求。

这些亲身经历让我意识到我们的研究工作与社会发展息息相关,也更加坚定了我投身社会科学研究的决心。

其次,社会科学研究的过程需要我们善于收集和分析各种数据,并对其进行合理的解释。

用数据说话,是社会科学研究的基本原则之一。

我曾参与的一项调查研究是关于青少年玩手机对学习成绩的影响。

我们设计了一份问卷,并通过线上和线下两种方式进行了调查。

经过数据收集和整理,我们发现大部分青少年玩手机时间较长且学习成绩不尽如人意。

这一发现引起了我们对青少年学习方式的深思,并希望通过进一步的研究找到改善方法。

这个过程让我意识到研究数据的重要性以及如何进行科学的统计分析。

再者,社会科学研究需要我们具备良好的团队合作精神。

在我参与的一项研究项目中,我们研究团队由不同背景的研究人员组成,包括社会学家、心理学家和经济学家等。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专业知识和研究方法,我们需要携手合作,共同解决问题。

在整个研究过程中,我们相互协作,共同分析数据,撰写研究报告,并就研究结果进行讨论和反思。

通过团队合作,我们的研究成果更加丰富和全面。

最后,社会科学研究的实践使我意识到研究成果的应用和推广是至关重要的。

研究的结果不仅仅是为了增加学术知识,更是为了解决社会问题和改善社会现象。

正如英国社会学家罗斯曼所说:“知识没有价值,除非可以转化为行动。

”在我参与的一项研究中,我们的研究成果被运用到城市规划与管理中,为决策者提供了重要的参考依据。

社科普及经验交流发言材料

社科普及经验交流发言材料

社科普及经验交流发言材料尊敬的各位老师、亲爱的同学们:大家好!我很荣幸能够站在这里,和大家一起交流社科普及经验。

我是某某学校的某某同学,今天我想分享一些自己在社科普及方面的经验。

首先,我认为社科普及的关键是引发学生的兴趣。

社会科学是一个非常广泛的领域,涉及到政治、经济、法律、历史、人文等方面的知识。

如果学生对社科没有兴趣,那他们在学习中就会感到枯燥乏味。

所以,作为社科普及者,我们需要根据学生的兴趣点,将抽象的概念和理论与他们的日常生活联系起来。

例如,我们可以通过讲述历史故事、参观政府机构、组织模拟法庭等方式,激发学生对社科的兴趣,使他们体验到社科知识的实践价值。

其次,社科普及需要注重培养学生的思辨能力和批判思维。

社科知识更强调理论和分析,而不仅仅是死记硬背。

我们应该培养学生的思考能力,鼓励他们提出问题、质疑观点、分析问题以及形成自己独特的见解。

例如,在讲解政治制度时,我们可以引导学生思考不同制度对个体和社会的影响,讨论各种制度在实践中的优劣。

同时,我们还可以组织辩论赛、写作比赛等活动,培养学生批判性地思考和表达观点的能力。

另外,社科普及需要贴近时事和社会问题。

社会科学的目的是解决实际问题和提供实用的理论指导。

我们可以通过引导学生阅读报纸、网站,了解最新的社会问题和事件,鼓励他们就社科知识提出自己的观点和解决方案。

例如,当前全球气候变化问题突出,我们可以组织学生讨论气候变化的原因、影响和对策,让他们了解到社会科学在现实生活中的应用。

最后,我认为社科普及需要与多方合作。

社科知识的普及是一个多学科、多领域的过程。

我们可以与其他学科的老师合作,将社科知识融入到其他学科中去。

例如,在语文课上,我们可以通过阅读文学经典,探讨社会背景和历史背景,将社科知识融入到文学的分析中去。

此外,我们还可以与社区、博物馆、图书馆等机构合作,组织专题展览、讲座等活动,将社科知识走出学校,走进社会,让更多的人受益。

以上就是我个人对社科普及经验的一些想法和分享。

2024年社会科学研究方法学习心得范文

2024年社会科学研究方法学习心得范文

2024年社会科学研究方法学习心得范文____年社会科学研究方法学习心得随着信息时代的到来,社会科学研究方法的学习显得尤为重要。

作为一名社会科学专业的学生,我在____年学习了社会科学研究方法课程,并收获颇丰。

通过这门课程,我不仅学习到社会科学研究的基本原理和方法,还提高了自己的研究能力和思维方式。

在这篇学习心得中,我将分享我在学习社会科学研究方法过程中的体会和感悟。

首先,在学习社会科学研究方法的过程中,我深刻认识到研究问题的重要性。

一个好的研究问题的选择可以决定研究的方向和结果。

在选择研究问题时,我们需要考虑问题的知识性、科学性和实用性。

一个有趣且具有挑战性的问题可以激发我们的研究热情和动力,而一个有实际应用价值的问题可以为社会科学研究提供有益的指导。

其次,社会科学研究方法的学习让我更加深刻地认识到研究设计的重要性。

良好的研究设计可以确保研究的可靠性和有效性。

在学习过程中,我们学习了不同类型的研究设计,包括实验研究、问卷调查、案例研究等。

每种研究设计都有其适用的场景和特点,我们需要根据研究问题的性质和自身的资源条件选择适当的设计方法。

同时,我们还学习了如何进行样本抽样、数据收集和数据分析,这些技能在进行实际研究时至关重要。

此外,学习社会科学研究方法还使我更加了解了数据分析的重要性和复杂性。

社会科学研究往往需要对大量的数据进行统计分析和解释。

在学习过程中,我们学习了许多常用的数据分析方法,如描述性统计分析、相关分析、回归分析等。

通过学习这些方法,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数据,发现数据中的规律和变化,并对研究问题作出准确的解释和预测。

但是,数据分析的过程并不简单,需要我们具备扎实的统计学基础和灵活的思维能力。

最后,学习社会科学研究方法让我深刻认识到科学精神的重要性。

作为一名社会科学研究者,我们要具备批判性思维、严谨的态度和开放的心态。

在进行社会科学研究时,我们需要保持客观、公正、真实的原则,避免主观偏见和科研不端行为。

社会科学研究方法学习心得范本

社会科学研究方法学习心得范本

社会科学研究方法学习心得范本社会科学研究方法学是社会科学研究的基础课程,通过学习该课程,可以帮助我们系统地了解社会科学研究的基本理论、方法和技巧,培养我们的科学研究思维和能力。

在这门课程的学习过程中,我收获了很多,下面就我的学习心得进行分享。

首先,社会科学研究方法学的学习帮助我深刻理解了社会科学研究的本质和目的。

社会科学是对社会现象和社会问题进行科学研究的学科,社会科学研究方法学则是研究社会科学研究的方法和程序。

通过学习这门课程,我明确了社会科学研究的核心目标是发现和解释社会现象的本质、规律和变化,并为解决社会问题提供依据和建议。

同时,我也认识到社会科学研究是一门系统性和批判性思维的学科,它要求研究者具备扎实的理论基础、广博的知识背景和严密的研究方法。

只有通过科学的方法和程序,才能够达到科学研究的目标和要求。

其次,社会科学研究方法学的学习帮助我了解了社会科学研究的基本逻辑和过程。

社会科学研究的基本逻辑是从研究问题出发,通过理论框架和研究设计,收集、分析和解释数据,得出结论并进行讨论和应用。

在学习这门课程过程中,我通过案例分析和实践操作等方式,深入理解了社会科学研究的整体框架和步骤。

学习了社会科学研究的基本逻辑和过程后,我对社会科学研究的思路和方法有了更加清晰的认识,能够更好地进行社会科学研究的设计和实施。

再次,社会科学研究方法学的学习帮助我掌握了一些基本的研究方法和技巧。

社会科学研究方法学包括定性研究方法和定量研究方法,学习过程中,我详细学习了调查研究、实验研究、文献研究等常用的研究方法和技巧。

通过教材学习、讲解和案例分析,我了解了不同研究方法的优缺点和适应范围,对实际应用也有了一定的了解。

这对于我的科研实践具有重要意义,能够帮助我在以后的科研工作中选择和应用适合的研究方法,提高研究效果和质量。

最后,社会科学研究方法学的学习还培养了我的科学研究素养和能力。

通过学习这门课程,我加强了对科学研究的认识和理解,明确了科学研究的基本原则和要求,养成了系统性和严谨性思维的习惯。

社会科学研究方法学习心得

社会科学研究方法学习心得

社会科学研究方法学习心得在社会科学研究方法学的学习过程中,我逐渐认识到社会科学研究的特点和难点,同时也学到了一些方法和技巧。

以下是我学习社会科学研究方法学的心得体会。

首先,社会科学研究具有复杂性和多样性。

社会科学研究的对象往往是人类社会和个体行为,而人类社会的复杂性使得研究问题的选择和研究设计变得困难。

在面对复杂问题时,我学会了从多个维度和角度思考,选择适当的研究方法和技术来解决问题。

此外,在社会科学研究中,样本的选择和数据的收集也是一个重要的环节。

我学到了如何设计适当的样本,如何进行有效的访谈和观察,并如何使用问卷调查等工具进行数据收集。

其次,社会科学研究需要考虑伦理和道德问题。

社会科学研究中常常涉及到人类行为、社会关系和权力等敏感问题,因此,研究者需要在研究过程中保护被研究对象的隐私和权益。

我学到了如何进行伦理审查,并通过取得被研究者的同意和保证数据的安全性来确保研究的道德性。

同时,我也学到了如何合理解读和使用他人的研究成果,避免对他人成果的不当引用和剽窃。

再次,社会科学研究需要注重研究的可靠性和效度。

可靠性是指研究的稳定性和一致性,效度是指研究的有效性和准确性。

在社会科学研究中,研究者需要通过合理的研究设计、适当的方法和技术来保证研究的可靠性和效度。

我学到了如何设计一个可靠并有说服力的实证研究,如何分析和解释研究结果,并如何评价他人的研究质量。

最后,社会科学研究需要不断学习和探索。

社会科学研究是一个不断发展和变化的领域,每个研究项目都是一个新的挑战。

在学习社会科学研究方法学的过程中,我认识到自己的不足之处,也认识到自己的潜力和发展空间。

通过深入学习和实践,我相信我可以不断提高自己的研究能力和水平。

总的来说,社会科学研究方法学是我大学学习中最有挑战性和收获的一门课程。

通过学习这门课程,我不仅对社会科学研究有了更深的了解和认识,也获得了一些实践和方法论的经验。

我相信这些知识和经验会对我未来的学习和研究有所帮助,也会对我的职业发展和生活产生积极的影响。

社会科学研究方法学习心得

社会科学研究方法学习心得

社会科学研究方法学习心得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社会科学的研究逐渐受到了广泛的关注,其中,社会科学研究的方法学学习更是越来越重要。

本文将从学习心得的角度来探讨社会科学研究方法学习的一些体会。

首先,社会科学研究方法学习需要系统性和规范化。

在学习过程中,我们需要建立科学的研究思维和方法论,建立起“问题导向、理论指导、数据分析”的科学研究流程,这样才能有效提高研究效率和研究质量。

其次,社会科学研究方法学习需要多维度的思考。

在学习过程中,不仅需要关注自己研究领域的问题,也需要关注其他领域的研究成果,学习和借鉴其他学科的研究方法和思维方式,使自己的研究有更多元的角度和深度。

第三,社会科学研究方法学习需要灵活运用。

在研究过程中,需要根据具体的研究问题和研究对象灵活选择和运用不同的研究方法和工具,以此提高研究的实用性和可操作性。

第四,社会科学研究方法学习需要注重实践。

研究方法学习不仅仅是纸上谈兵,更需要通过实际研究实践来提高自己的研究能力和研究素养。

实践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和挑战,可以促进我们更深入地理解和掌握研究方法和工具。

第五,社会科学研究方法学习需要注重团队协作和交流。

在研究过程中,我们需要不断地与同行进行交流和分享,发现和解决问题,进一步提高研究的质量和水平。

同时,也需要注重团队协作,充分发挥团队的智慧和力量,共同促进研究的进展和发展。

综上所述,社会科学研究方法学习是一项非常重要和必要的工作。

在学习过程中,我们需要建立科学的研究思维和方法论,灵活运用多种研究工具和方法,注重实践和团队协作,不断提高自己的研究能力和素养。

只有不断地学习和实践,才能更好地为学科的发展和社会发展做出贡献。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写给社科类学生的一点实证学习经验南开大学社会心理学系吕小康1写在前面1.1适合的阅读对象1.1.1直接对象为上我的方法课的社会学类专业的硕士生。

1.1.2同时适用于非经济计量类的所有社会科学学生,如社会工作、人口学、政治学、心理学等。

1.1.3如果专攻上述专业中数理方向的,自然不适用本经验。

1.1.4必须对定量方法有一定的兴趣或有一定的实际需求,否则还是找本小说消遣消遣吧。

1.2写作的动机1.2.1本人文科出生,从高中到本硕博(社会学)皆是,目前在一个半文半理的细分专业工作,既有成果多数在理论领域。

无过多实证研究经验,目前仍是“在路上”的学习者。

学习上高度自我驱动,基本上属于兴之所致、死抠到底型。

对基础理论的兴趣超过实际应用,对数学内在审美的体验感超过模型应用的成就感。

所以,我写的东西未必实用。

我也没有能力写出一本《葵花宝典》,别人能够一练升天。

1.2.2我学习和写作的原因主要是因为我有兴趣,而不是因为有天赋或有成就。

文科绝对强于理科,数学智商中等偏下。

擅长逆向思维,并现场应用如下:凡是我在自己身上试验过、且能大体学得通的内容,就说明它们本质上不是很难,大都可以推而广之应用于多数社会科学类学生(注意:这是主观概率,不是客观事实,本人不负责此断言的外在效度)。

1.2.3我的信心来自我的实践,你的信心则需来源于你的实践。

2老生常谈的三门基础课2.1微积分、线性代数、概率论与数理统计,缺一不可。

但是不能看《大学文科数学》类的教材内容,而要在那些基础上,系统地学完普通理科难度的相关课程。

2.1.1我需要呐喊:那些号称研究型大学的社会科学(非经济类)实证教学模式,需要变革了!你们提供的数学、统计和方法教学,已经不能满足当下研究的需要了!那些号称研究型大学的社会科学(非经济类)的同学们,你们所学的数理知识是严重有偏、有缺的,完全不能满足未来研究的需要,你们需要警醒了!2.2微积分是基础中的基础,需要掌握多变量微积分的一般运算(主要是偏微分与重积分运算)和一般意义上的级数理论(主要是级数收敛与最基础的泰勒展开)。

推荐教材:同济六版《高等数学》,国内相关的参考资料非常丰富,内容详略基本得当,也比较流行。

想比较有深度的,可以看史济怀、常庚哲的《数学分析》(高等教育出版社,2012)。

不过,相信我,文科背景的学生,基本上是看不下去数学分析的——除非你做了极其强大的心理动员。

但是,我觉得这本书真的写得很好,尤其是上册(可能下册对我来说太难了、欣赏不了?)。

2.3线性代数倒是一般难度即可,大体能明白矩阵运算与表达,了解秩的作用和线性相关、线性无关的概念,差不多就可以勉强应付;如果想要看懂后期实证研究中的系列证明,至少学到正定二次型的相关内容。

2.3.1推荐教材:2.3.1.1邱森,《线性代数》(武汉大学出版社,2008);我觉得这个老师的讲解很详细,不像某些线代教材(见下),“惜字如金”,我们这些智商低的文科生,伤不起啊!2.3.1.2魏战线、李建成,《线性代数与解析几何》(高等教育出版社,2010);2.3.1.3千万不要看同济版的《线性代数》,惜字如金,理解起来实在太伤人,但是它的学习辅导那本小薄册还可以。

2.4概率论与数理统计,不需要实变与测度论知识,掌握基础的概率论,能够知道二元随机变量的联合分布、概率密度等基础内容,大致可以。

了解点估计、置信区间与假设检验的基本原理,要能理解假设检验与显著性检验的区别,能理解功效函数的意义。

2.4.1推荐教材:2.4.1.1茆诗松等,《概率论与数理统计教程》(高等教育出版社,2011);简单的可以看茆诗松等,《概率论与数理统计简明教程》(高等教育出版社,2012)。

2.4.1.2我极欣赏这位老师的教材。

真的很好。

比浙大的《概率论与数理统计》好,后者更适合用来做考研的参考书,不太适合做社会科学类的教材。

顺便再推荐他的《贝叶斯统计》(中国统计出版社,2012),我相信,这个方法在未来5年左右的时间内,将会随着相关统计软件包的成熟和推广,会逐步推广到社会科学的各个研究领域。

有兴趣的同学们,抢先占领这一高地吧!2.4.1.3陈希孺:《数理统计教程》、《概率论与数理统计》(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出版社,2009)。

陈老院士的书,实在是出神入化,令人爱不释手。

我特意把两本都买了,珍藏一下。

用文学手法来讲,他的写法就像是“如椽之笔”,平实简洁而力透纸背。

但不太适合当教材,而是适合当作教参。

顺便推荐他的《数理统计学简史》(湖南教育出版社,2003),国内有关统计史的著作相当稀少,这本书则是稀少中的精品。

2.5基本上,真正的实际应用中,用不到这三门课程的具体内容,但是为了达到能够应用这一水准,仍需要有这三门课的基本内容作为支撑。

而就是这三门课,就已经使国内许多大学的文科生头疼不已。

但这也正是少数文科生脱颖而出的大好机会。

当整个行业处于低水平时,你只需要做得比别人好一点点而已。

2.6关于教材的优劣?2.6.1基础课程的系列教材,很多时候谈不上谁比谁好;主要还是取决于老师的教学水平,和学生的自我修养,以及毅力。

如果能找到视频,就更好了。

比如吉林大学陈殿友的《线性代数》、《高等数学》,麻省理工的Gilbert Strang的线性代数,中科大的缪柏其《概率论与数理统计》,中科大史济怀或复旦陈纪修的《数学分析》,都是极好的。

不过要真看完你就研究生毕业了(如果你是两年制的研究生)。

另外,我觉得有些考研的数学视频也是不错,这里就不打广告了,大家自己找找吧(提到视频这点事,我总是在想,这样算侵犯版权吗?本人法盲,谢绝跨省)。

2.6.2个人觉得Strang的线代超赞,但适合先经历一次国内教材和教授方式的“洗脑”,你就觉得老外讲得真心好!没有比较的话,你会发现线代永远是那么的抽象……数学学习不能迷信神话,千万不能看了某些帖子,说某某老师讲得行云流水,于是就认为这课真的是行云流水,这些都是修辞,修辞是世界上最不靠谱的东西。

附故事一则,请自领会:2.6.2.1von Neumann曾经碰到别人问他一个估计中国小学生都很熟的问题,就是两个人相向而行,中间有一只狗跑来跑去,问两个人相遇之后,狗走了多少的这种。

应该先求出相遇的时间,再乘狗的速度。

如果没有什么记错的话,小时候听说过苏步青先生在德国的一个什么公共汽车上,就有人问他这个问题,他老人家当然不会感到有什么困难了。

von Neumann也是瞬间给出了答案,提问的人很失望,说你以前一定听说过这个诀窍吧,他指的是上面的这个做法。

von Neumann说:“什么诀窍?我所做的就是把狗每次跑的路程都算出来,然后算出那个无穷级数。

”——资料来源:北大未名,《Hero in my heart》,请自搜索之。

2.7基础有多重要?我总是想起以前adidas请奥尼尔做广告时说的哪句广告词:It’s all aboutFundamentals! 基础打好了,学习统计、计量,真的势如破竹;如果基础不行,想要有多难,就有多难。

3统计工具选择3.1以spss入门,然后抛弃它。

理由?不细述,“大势所趋”:试看未来之统计世界,必将不是spss的世界!在这一点上,我的论断是极不“实证”的。

3.2Stata几乎是最适宜的从入门到精通的软件,不过,你用的是正版的吗?3.2.1推荐的介绍读物:3.2.1.1《社会统计分析与数据处理技术:STATA软件的应用》(杨菊华,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8)我个人觉得是最适合入门的教材。

3.2.1.2《数据管理与模型分析:STATA软件应用》(杨菊华,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2)。

3.2.1.3《应用STATA做统计分析》(劳伦斯·汉密尔顿著,郭志刚等译,重庆大学出版社,2011)。

书不错,翻译糟糕了点。

3.2.1.4《用Stata学计量经济学》(克里斯托弗•鲍姆,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2)。

3.2.1.5入门的有这几本基本就够了,深入的内容,大家自己再去结合自己的方向寻找吧。

3.3如果有水平、有野心,上R。

全正版,免费,开源。

只可惜是命令语言,估计就冲这一点,国内的社会科学界要流行这一软件还需n年,很多人还是宁可在一群盗版软件的滋养中,苟且偷生吧。

3.3.1推荐的读物:3.3.1.1Robert I. Kabacoff,《R语言实战》,高涛、肖楠、陈钢译,北京:人民邮电出版社,2013。

3.3.1.2Peter Dalgaard,Introductory Statistics with R,2008。

3.3.1.3Y. Cohen and J. Y. Cohen,Statistics and Data with R,2008。

3.3.1.4薛毅,《统计建模与R软件》,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7。

3.3.1.5我个人认为,那两本英文书,以后应当成为社会科学类的应用统计学教材的流行写法。

社会科学类的统计教学,一开始就应当结合软件进行,而不是分开。

3.4当然,工具不是关键,实证研究的基本思想的培养与套路的掌握才是王道。

具体,可参看王存同老师的讲座(《社会科学中的量化研究》)讲稿。

请自检索。

3.5一些常用的网站:3.5.1常去这些地方看看,你会获得许多资源(此去略去一万字……)3.5.2人大经济论坛:/3.5.3新浪爱问:/3.5.4统计之都:/3.5.5 UCLA stata: /stat/stata/3.5.6 Quick R: /3.5.7 coursera:https:///4一些适用于社会科学类的实证教材4.1这里假定你已经至少学过基本的统计与专业研究方法之类的内容。

4.2谢宇:《社会学方法与定量研究》(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2),《回归分析》(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2);4.3格致方法定量研究系列:如《高级回归分析》(格致出版社,2011),《数据分析方法五种》,《线性回归分析基础》,等等。

翻译的质量虽然并不总是尽如人意(或许我应当写成总是不尽如人意),但是仍然比直接看原文要省力点。

要是没有足够强悍的英文能力,老老实实读中文版吧。

4.4计量经济学系列:4.4.1只要你强制自己学完本科阶段的计量经济学,发现基本上你要用的方法,差不多在这一课程里都已经讲到了。

我一点都不觉得计量经济学是仅供经济学领域使用的方法。

实际上,社会科学类的诸多学科,除了都在研究人类行为这一主题上的共同外,另一显著的共同点就是:在定量方法上一视同仁,赢者通吃。

而且,这一课程的学习还可以放在大二,也就是三门基础课程之后立即开始。

4.4.1.1一点小牢骚:其实,我真心觉得,《社会统计学》这类课没有必要开,从名字开始就不伦不类的,难道每个学科都有属于自己的“统计学”吗?什么管理统计、心理统计、人口统计、政治统计,除了案例有所不同、侧重有所不同外,原理有本质区别吗?为什么要脱离实证的最前沿,上一个在统计领域并不靠前的《××统计学》?这些课程,都应当直接改名叫成××学科的统计应用,直接结合软件来讲应用,而不是又讲原理又讲应用,搞得社会学的以为社会统计学就是统计学的真面貌、搞心理学认为心理统计就是统计学的真面貌,其实都是一叶障目、不见森林。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