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思主义科学方法论_关于实事求是思想路线的几个问题

合集下载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重点难点问题提纲(1)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重点难点问题提纲(1)
按照对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传统的理解是:马克思主义是由一 系列的基本理论、基本观点和基本方法构成的科学体系,它是 一个完整的整体。其中,马克思主义哲学、马克思主义政治经 济学和科学社会主义,是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不可分割的三个 主要组成部分。马克思主义哲学是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和方法 论,是整个马克思主义的基础部分。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 是马克思主义的主要内容,是马克思主义理论最深刻最全面最 详细的证明和运用。科学社会主义,又称科学共产主义,是马 克思主义的主要之点,是马克思主义思想体系的核心。
2.马克思主义产生的历史必然性
这个问题,主要从客观和主观条件两个方面 说明问题,重点把握客观条件。要把客观条 件尽量讲全了。
马克思主义产生的客观条件在于,与任何一 种科学理论都是时代的产物一样,马克思主 义的产生和发展也有其深刻的经济社会根源、 思想渊源和实践基础。时代孕育了马克思主 义。马克思主义产生于19世纪中叶自由资本 主义时代,不是偶然的。
这个问题主要阐明唯物辩证法的辩证否定观, 阐明否定之否定规律的基本原理。
Aa肯定与否定 Bb辩证否定观的基本内容 Cc否定之否定 (C)唯物辩证法的基本范畴
二、本章难点问题
本章的难点主要有3个问题:
1.关于物质世界与实践的关系
这个问题主要应当阐明三点: 第一,物质世界的先在性,即自然界先于人、人类
的重大飞跃,是哲学物质观历史发展的最高阶段。 对于这个问题,重点讲述列宁的物质定义及其意义。 (3)世界的物质统一性原理及其意义 这个问题主要阐明四点: 第一,辩证唯物主义关于世界的物质统一性的含义。
第二,世界物质统一性的科学论证和哲学论证。
第三,物质、运动、时间、空间具有内在的统一性: 世界是在时间、空间中按照其固有的规律永恒运动、 变化和发展着的物质世界。这里,有必要对辩证唯 物主义的物质观、运动观、时空观做一个简明扼要 地概括。

论实事求是

论实事求是

2010.02文学教育实事求是,是我们党的根本的思想路线,是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的精髓。

坚持实事求是,使主观符合客观,是我们做好各项工作的起码要求,是无产阶级政党正确地制定和执行路线、方针政策的前提,是人们正确地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根本立足点。

那么,实事求是的科学含义是什么?它是怎样形成的?它体现了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哪些思想?改革开放以来,实事求是又取得哪些发展?这些都是本文要回答和论述的问题。

一.实事求是的科学含义及其思想路线的形成(一)实事求是的科学含义1941年5月,毛泽东在《改造我们的学习》一文中精辟阐释了实事求是的深刻含义,指出:“‘实事’就是客观存在着的一切事物。

‘是’就是客观事物的内部联系,即规律性,‘求’就是我们去研究。

我们要从国内外、省内外、县内外、区内外的实际情况出发,从其中引出其固有的而不是臆造的规律性,即找出周围事物的内部联系,作为我们行动的向导。

”①毛泽东同志第一次对实事求是作了科学的解释,赋予其全新的意义,使其成为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科学方法论。

(二)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的形成在延安时期的革命实践中,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逐渐形成和确立。

中国共产党成立初期,党内反复出现右倾和“左”倾错误,从思想根源上来说都是主观主义,都表现为理论同实际相脱离,主观与客观不相符合。

为了解决思想路线问题,在延安整风中,毛泽东同志作了《改造我们的学习》、《整顿党的作风》、《反对党八股》等整风文献,认真地整顿了“三风”:反对主观主义以整顿学风,反对宗派主义以整顿党风,反对党八股以整顿文风。

其中主要是反对主观主义,用马克思主义武装全党,宣传学习唯物主义和辩证法。

随着延安整风运动的深入开展,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逐步被共产党人所接受。

在党的“七大”上,毛泽东思想被确定为党的指导思想,同时,实事求是也被确立为党的思想路线。

二.实事求是体现的马克思主义哲学思想实事求是是马克思主义的精髓,是马克思主义的生动体现,广泛地渗透于马克思主义哲学中。

实事求是思想路线

实事求是思想路线

实事求是思想路线的重新确立

1,毛泽东,《论十大关系》、《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 问题》,强调人的正确思想只能从社会实践中来。

2,在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之前,邓小平以马克思主义者的非凡 胆略和科学态度,批评“两个凡是”。

3,邓小平指出,关于实践是检验真理唯一标准的讨论,实际上 也是要不要解放思想的讨论。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重新确立 了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
实事求是思想路线的发展
1,党的十二届三中全会上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 经济体制改革的决定》把它归结为生产力标准, 既把是否有利于发展社会生产力作为判断改革和 一切工作是非得失的最主要标准。 2,1992年,“三个有利于”,这是判断改革和一 切工作是非得失的标准。 3,江泽民,十四大,实事求是是党永葆蓬勃生机 的法宝,是我们党坚持先进性和增强创造力的决 定因素。 4,2004年1月,胡锦涛,中央纪委第三次全体会 议,必须大力弘扬求真务实精神,大兴求真务实 之风。
邓小平对实事求是的新的更完善的概括
一切从实际出发。 理论联系实际。 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
三.实事求是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两大 理论成果

实事求是贯穿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成 果的形成发展的全过程
毛泽东思想 邓小平理论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
党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 理论联系实际,在实践中 检验和发展真理 可持续发展观 中国梦

实事求是体现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成果基 本内容的各个方面
倘若把中国特色社会主理论 体系比作一辆小车的话,那么 实事求是就是让小车前行的 动力。
• 实事求是是渗透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 论成果的方法论原则
方法论决定了我们如何 改造社会、如何发展社 会,而方法论却是通过 实践得到的。

3.第三讲-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成果的精髓-实事求是-两个凡是资料

3.第三讲-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成果的精髓-实事求是-两个凡是资料
理雅各布﹙Dr. James Legge﹚ 1860
1,季文子三思而后行:Chi Wan thought thrice, and then acted.
2,君子欲讷于言而敏于行:The superior man wishes to be slow in his speech and earnest in his conduct.
的束缚和对社会主义的教条理解。
1991—1992年,邓小平南方视察时提出“思想 要解放一点,胆子更大一点,步子更快一点”,
拨开了姓“社”姓“资”问题争论的迷雾。
三、党的思想路线的新拓展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与时俱进的理论
坚持党的思想路线,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 ,是我们党坚持先进性和增强创造力的决定性因素。
如何对待 "两个凡是",“这是个重要的理论问题,是个坚持 历史唯物主义的问题。”
“马克思、恩格斯没有说过凡是,列宁、斯大林没有说过凡 是,毛泽东同志自己也没有说过 ‘凡是'。"(邓小平文选)第 2卷第39页。
(三)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
1978.5.10,中央党校《理论动态》 第60期发表《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
第三讲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成果的精髓
教学重点、难点:实事求是思想 路线的内容;与时俱进的科学 含义
教学时间:4学时
教学内容
一、实事求是思想路线的形成和发展 二、实事求是思想路线的内容 三、解放思想、实事求是、 与时俱进
第一节 实事求是思想路线的形成和发展
巧言令色,鲜矣仁:Fine words and an insinuating appearance are seldom associated with virtue.花言巧语,

结合中国革命和建设实践谈坚持实事求是思想路线的重要性

结合中国革命和建设实践谈坚持实事求是思想路线的重要性

党的实事求是思想路线的重新确立和发展(1)十一届三中全会重新确立了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

这一思想路线的重新确立有力地推动和保证了拨乱反正的进行。

在这一思想路线指引下,我们党果断停止了“以阶级斗争为纲”的口号,实现了全党工作中心的伟大转移;科学评价了毛泽东同志的历史功绩和毛泽东思想的历史地位,标志着党在思想上拨乱反正的完成。

这一思想路线的重新确立有力地推动和保证了全面改革的进行。

(2)解放思想,实事求是贯穿于邓小平理论形成发展的全过程毛泽东同志去世和粉碎“四人帮”后,邓小平领导我们党批判了“两个凡是”和毛泽东同志的晚年错误,使人们的思想从个人崇拜和教条主义精神枷锁中解脱出来,成功地开辟了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

1978年邓小平《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团结一致向前看》的讲话是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宣言书。

20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国际社会主义运动进入低潮,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和改革开放事业经受住了严峻考验,1992年邓小平《在武昌、深圳、珠海、上海等地的谈话要点》(即著名的南方谈话)是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第二个宣言书。

邓小平同志去世后,以江泽民同志为核心的第三代中央领导集体,继续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思想路线,提出了“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把邓小平理论发展到一个新的历史阶段。

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是我们坚持先进性和增强创造力的决定性因素。

6.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思想路线的基本要求尊重实践、尊重群众,是实事求是思想路线的根本体现。

坚持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就必然要求尊重实践。

在实践中发现真理、运用真理、检验真理、发展真理。

实践是千百万人民群众的实践,尊重实践就是尊重群众。

一切为了群众,一切依靠群众;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

尊重群众是实事求是思想路线在我们党工作路线上的体现。

判断我们一切工作是非得失的根本标准是“三个有利于”:是否有利于发展社会主义社会的生产力;是否有利于提高社会主义国家的综合国力;是否有利于提高人民生活水平。

课程论文-实事求是思想路线-党和国家的生命线

课程论文-实事求是思想路线-党和国家的生命线

实事求是思想路线-党和国家的生命线实事求是,是我们党的根本的思想路线,是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的精髓。

坚持实事求是,使主观符合客观,是我们做好各项工作的起码要求,是无产阶级政党正确地制定和执行路线、方针政策的前提,是人们正确地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根本立足点。

[ 1]因此对于我们大学生就更应该对实事求是思想路线有深刻的理解。

一、实事求是有科学的内涵从党十二大开始,《中国共产党章程》一直明确规定:“党的思想路线是一切从实际出发,理论联系实际,实事求是,在实践中检验真理发展真理。

”这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成果的精髓,也是中国共产党思想路线的核心。

毛泽东在《改造我们的学习》中明确界定了实事求是的科学含义:“事实”就是客观存在着的一切事物,“是”就是客观事物的内在联系、即规律性,“求”就是去研究。

用马克思主义认识论的观点,“实事求是”应该理解为主观符合客观、客观反映主观,只有尊重客观实在,通过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才能逐步探索和掌握客观事物内在的规律性,从而获得改造客观世界的更有力、更有效的工具。

毛泽东的这个定义, 使实事求是成为一个包含唯物论、认识论和辩证法思想的哲学命题, 成为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 集中体现了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根本要求。

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在物质与意识的层面上, 坚持了物质第一性的原理, 坚持了唯物主义的最基本的原则; 在主观与客观的相互关系方面, 强调了规律的客观性和主体的主观能动性。

实事求是要求人们在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活动中, 必须从客观实际出发, 按照事物的本来面貌认识事物, 透过现象看本质, 努力掌握事物发展的内在联系和发展规律, 用对事物发展规律的科学认识来指导实践, 自觉做到主观与客观、理论与实践的统一。

实事求是坚持了无产阶级的世界观, 具有鲜明的党性原则。

[ 2]一切从实际出发, 理论联系实际, 实事求是, 在实践中检验真理和发展真理, 这条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是中国共产党认识中国基本国情、领导中国革命和建设的根本观点和方法, 是制定各项方针政策的基础, 也是领导全国人民革命和建设事业的重要保证。

实事求是思想路线的基本内容和重要意义

实事求是思想路线的基本内容和重要意义

实事求是思想路线的基本内容和重要意义:党的思想路线的基本内容是,一切从实际出发,理论联系实际、实事求是、在实践中检验真理和发展真理。

其中实事求是是实质和核心。

重要意义:1,它是马克思主义认识论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实践过程中的运用、丰富和发展;它是制定并贯彻执行正确的政治路线的思想基础;3.它是加强党的思想作风建设和提高领导能力的重要内容。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成果的精髓同党的思想路线的核心是完全一致的,都是实事求是。

如何正确把握科学发展观的核心思想、基本要求和重大意义?答:科学发展观的第一要义是发展,其核心是以人为本。

深刻理解以人为本,才能全面把握科学发展观的精神实质和科学内涵,切实做到以科学发展观统领经济社会发展全局,把科学发展观落到实处。

第一,以人为本就是以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为本。

第二,以人为本体现了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本质要求。

第三,坚持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

第四,把促进经济社会发展与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统一起来。

科学发展观的基本要求是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第一,科学发展观强调全面发展。

全面发展,就是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全面推进经济、政治、文化和社会建设,实现经济发展和社会全面进步。

第二,科学发展观要求协调发展。

协调发展,就是要努力做到“五个统筹”,即统筹城乡发展、统筹区域发展、统筹经济社会发展、统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统筹国内发展和对外开放,推进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相协调,推进经济、政治、文化和社会建设的各个环节、各个方面相协调。

第三,科学发展观主张持续发展。

可持续发展,就是要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实现经济发展和人口、资源、环境相协调,坚持走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保证一代接一代地永续发展。

科学发展观是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必须长期坚持的重要指导思想。

第一,科学发展观是对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关于发展思想的继承和发展。

为什么说实事求是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成果的精髓

为什么说实事求是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成果的精髓

为什么说实事求是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成果的精髓马克思主义哲学是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是关于自然、社会和思维发展一般规律的科学,是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理论体系,是实践性、革命性和科学性相统一的哲学,是无产阶级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思想武器。

马克思主义哲学之所以是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本质上就在于它尊重事实,尊重实践,尊重事物发展的客观规律,在于它讲究实事求是。

究竟什么是“实事求是”呢?毛泽东说:“…实事‟就是客观存在着的一切事物,…是‟就是客观事物的内部联系,即规律性,…求‟就是我们去研究。

”我们要从“实际情况出发,从其中引出其固有的而不是臆造的规律性,即找出周围事变的内部联系,作为我们行动的向导。

”用“实事求是”这一科学概念来概括马克思主义世界观和方法论的基本立场,并以之作为无产阶级政党的思想路线,是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把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的一个杰出贡献。

实事求是的基本精神就是要按照客观世界的本来面目及内在的规律,去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

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集中概括了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理论内容、本质特征和社会功能。

实事求是就是从客观存在的实际出发,从中找到其固有的规律,作为行动的向导,这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核心;解放思想就是马克思主义指导下,打破不符合客观实际的旧的思想观念的束缚,研究新情况,解决新问题,这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革命的批判的本质所在;与时俱进就是马克思主义理论及其指导下的实践要体现时代性,把握规律性,富于创造性,不断开拓创新,这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理论品质,也是他的强大功能.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是相互联系,相互渗透,相互促进的有机整体,是马克思主义世界观和方法论的集中体现和根本要求。

毛泽东思想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第一次历史性飞跃的理论成果,是中国共产党和中华民族宝贵的精神财富,是中国革命和建设的科学指南。

它将长期指导我们的行动。

邓小平理论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第二次历史性飞跃的理论成果。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理论学习与研究马克思主义科学方法论———关于实事求是思想路线的几个问题崔自铎一、实事求是思想路线的重要性。

从治国方略的角度看,思想路线的极端重要性,可以从以下三个方面加以说明:(一)实事求是思想路线是马克思主义的精髓。

实事求是思想路线(在以后行文中,用实事求是表述),在我们党的正式文件中,被概括为四个内容,即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理论联系实际和实践是检验认识真理的标准等。

由于马克思主义既包括马克思主义的政治经济学、科学社会主义、马克思主义哲学,也包括着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

因而当我们说,实事求是是马克思主义的精髓时,自然就涵盖着以下结论:即实事求是,是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科学社会主义、哲学,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的精髓。

为什么说实事求是是马克思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的精髓呢?这是因为,实事求是是整个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基础和灵魂部分。

没有唯物辩证法和辩论唯物论的支撑这一科学的世界观、方法论基础,就不会有马克思主义的政治经济学和科学社会主义理论。

同样,没有马克思主义哲学,没有实事求是思想战线的支撑和科学的哲学理论基础,也不会有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

因为,众所周知,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都是中国共产党人运用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方法论观察、研究中国革命和建设的实际而得出的科学结论和进行的理论创造。

所以,我们把毛泽东思想定为:把马克思主义理论与中国革命和建设具体实践相结合的思想。

而邓小平理论,则是在新的历史时期,以小平同志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科学世界观和方法论分析、研究和回答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问题所作出的创造性理论。

邓小平在评述实事求是与毛泽东思想关系时,他说:“毛泽东思想的精髓是实事求是。

”这一点,也完全适用于实事求是与邓小平理论之间的关系。

对于实事求是与马克思主义哲学之间的关系,邓小平也有一个判断,他认为,实事求是“是毛泽东哲学思想的精髓”小平同志的这个论断,也完全适用于实事求是与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关系。

这是由于实事求是,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理论当中的基础和灵魂部分,即它的精华部分。

(二)实事求是是我们进行革命和建设实践取得胜利的思想法宝。

这一点说明马克思主义科学的世界观、方法论,对工人阶级革命和建设事业的伟大作用和意义。

对此,毛泽东和邓小平都有过很精辟的论述。

毛泽东在总结我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历史经验时曾经指出:“科学的态度是‘实事求是’。

我们民族的灾难深重极了,唯有科学的态度和负责的精神,能够引导我们民族到解放之路。

”邓小平在《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团结一致向前看》中,则指出:“实事求是无产阶级世界观的基础。

过去我们搞革命所取得的一切胜利,是靠实事求是;现在我们要实现四个现代化,同样要靠实事求是。

”历史的经验和现实的实践,都反复地证明了毛泽东和邓小平以上论断的正确性。

没有马克思列宁主义哲学和理论的指导,没有马克思列宁主义理论与中国革命具体实践相结合,就不会有中国革命的特殊道路———农村包围城市,最后夺取政权,建立新中国这条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的道路。

我国大革命失败后,中国革命之所以能够坚持下来并走向复兴,关键就在于找到一条合乎中国具体国情的革命道路。

这条道路的立足点是由城市转入农村,依靠农民群众,在农村建立根据地,开展土地革命,展开以农民为主的革命战争,发展壮大革命力量,最后夺取大城市,获得全国的胜利。

所以,中国革命的胜利,实际上是辩证唯物主义思想路线的胜利。

但是,由毛泽东等开辟的以农村包围城市的道路,曾经屡屡遭到“左”右机会主义路线的干扰、破坏。

特别是王明的“左”倾教条主义。

王明受共产国际城市中心论思想的影响,坚持城市中心论,多次要求弱小的红军攻打大城市。

他们对毛泽东等坚持正确意见的同志,实行“残酷斗争,无情打击”,甚至剥夺了毛泽东对红军的指挥权,使红军在第五次反“围剿”中遭到惨败,红军被迫长征,力量损失了$"%。

王明等人的错误路线的思想根源,就在于他们脱离了中国的革命实际,脱离了马克思主义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

思想路线的极端重要性,在国际共产主义运动的实践中也得到了证实。

!"世纪$"年代初,在世界共产主义运动史上上演了一幕空前大悲剧,发生了震惊世界的大挫折———苏联解体,东欧剧变。

尽管分析这场大事件,还需要作出深入地、认真地、多方面的研究、探索,找出事变的深刻原因,总结出有教益的经验教训,但从哲理的高度去观察、分析,这确实与这些国家的共产党、工人阶级政党,没有能够善于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科学世界观和方法论去分析、研究和解决其本国的实际问题、把马克思主义理论与这些国家的具体实践创造性地结合起来直接相关。

从这个意义上,我们完全可以理直气壮地说,苏东剧变,并非马克思主义的失败,科学社会主义的失败,而是假马克思主义的失败,是苏联模式的失败。

这一模式的基本特征,就是以马克思主义理论与苏联实际相脱离为特征的。

与苏东剧变相对应,为什么中国能够在国际形势不利于社会主义的形势下,仍然独树一帜,走向伟大复兴之路。

从哲理上说,就是靠“实事求是”。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的历史发展,充分地证实了这一点。

“文革”之后的我国全方位的拨乱反正,从思想路线角度说,就是通过真理标准的大讨论而得以顺利实现的。

(三)实事求是是一切真正共产党和共产党人的世界观、方法论。

通过这个问题的研究,会使我们进一步懂得,实事求是对共产党、共产党人的极端重要性。

实事求是,应当成为党组织和共产党员的行动指南。

对此,党的十六大通过的《中国共产党章程》中有明确的要求:“要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

因此,坚持不坚持,具有不具有实事求是的思想方法、思维方式,标志着一个党的组织和共产党员,在世界观上是否够格的问题。

因此,我们党历来就非常注重从思想上建党的重要性,要求从世界观、方法论上来武装全党。

一个党、一个党员如何对待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方法论,以什么样的思维方式处理和解决问题至关重要。

以毛泽东为例,毛泽东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缔造者,是伟大的政治家、思想家、军事家和伟大的马克思主义者。

他对中国革命作出了杰出贡献,从世界观、方法论上说,其主要原因,就在于他是一个善于运用无产阶级的宇宙观作为观察国家命运的工具的杰出思想家,从而使中国革命面貌为之一新,并最后获得了理论学习与研究民主革命和社会主义革命的伟大胜利。

但是,同一个毛泽东,为什么晚年又犯了那么严重的错误?从世界观上说,从世界观的角度看,同样,也在于他在思想路线上出了问题,他在对我国国内社会状况和阶级状况的估计上,脱离了实际,违背了从实际出发的原则;他对我国国内社会主要矛盾的认识和处理上,脱离了我国现实实际,一味搞所谓斗争哲学,违背了实事求是和唯物辩证法;他过于相信自己,脱离集体,脱离群众,违背了马克思主义知行统一的基本原则;他在社会基本矛盾的处理上,忽视生产力,片面地强调生产关系和上层建筑的作用,违背了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原理等等。

一句话,毛泽东晚年的失误,归根结底,就在于他在哲学思想路线上的失误。

二、重要的问题在于贯彻党的思想路线。

懂得思想路线的重要性,目的在于提高贯彻思想路线的自觉性,并把这一路线真正落到实处,在这里,有三个问题需要解决:(一)关于实事求是思想路线的内涵及灵魂。

为了落实实事求是思想路线,就要准确地把握其内涵及其精神实质———灵魂。

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是中国共产党人行动着的马克思主义哲学。

实事求是,由于它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础和核心部分,即精髓部分,所以它不完全等同于马克思主义哲学。

懂得这一点,就使我们明白,要想有很高深的哲学修养,还需要从多方面提高哲学素养,加宽、加深对马克思主义世界观、方法论的学习和理解。

从实际出发。

这是唯物主义的一项基本原则,是思想路线的基础、前提。

它要求我们看问题、处理事情,不能从主观意愿、主观意志和主观想法出发。

这里,要注意,我们所讲的唯物主义,是辩证唯物主义而非其他唯物主义。

因此,我们所说的实际,乃是在辩证唯物论哲学指导下所理解的实际,我们看待实际问题的方法,就应当坚持唯物辩证法的全面观点、联系观点、发展观点、矛盾观点和系统观点;防止看问题的片面性、孤立性、僵化性和表面性,等等。

实事求是。

按照毛泽东的解释,就是人们从客观事物中揭示其本质,找出其规律。

在这个解释中,包含三个重要要素:一是客观事物,二是人的求索,三是事物的本质、规律。

这一条的实质性内容所谈到的主要是关于马克思主义认识论的基本内容———即如何求得事物的本质和规律问题。

我们如何求得事物的本质、规律呢?有五条特别重要。

一是要从实际出发,即坚持马克思主义从物质到精神,从实践到认识的认识路线;二是调查研究方法;三是坚持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的原则,这一点是第一条和第二条的深化、补充;四是要善于处理好民主与集中的关系。

这一条是领导集体坚持马克思主义认识论和群众路线的具体化。

五是懂得认识(求)是过程的道理。

如果我们能够在以上五条的处理上做得较好,就可能避免许多失误。

实践是检验认识真伪的标准。

这一条说得是对“是”的认识是否正确的检验问题。

因此,它是对实事求是的深化、延伸。

在坚持真理标准时,还要注意掌握生产力标准和“三个有利于”标准。

理论联系实际。

这是思想路线中最重要的一条,是思想路线的灵魂,是精髓中的精髓。

抛弃这一条,也就等于抛弃了马克思主义的思想路线。

为何如此?第一,这一条最能体现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本质。

大家知道,马克思主义哲学与一切旧哲学最本质的区别,就在于它是工人阶级的科学的实践哲学。

马克思说:“哲学家只用不同的方式解释世界,问题在于改变世界。

”第二,这一条也是决定共产党及社会主义命运的最关键的一个因素。

从我国革命事业和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整个过程看,都证实了我们的论断。

邓小平同志在《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团结一致向前看》一文中,在总结中国革命和建设的经验教训时指出:“思想路线问题,是个政治问题,是关系到党和国家的前途和命运的问题。

”“一个党,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如果一切从本本出发,思想僵化,迷信盛行,那就不能前进,它的生机就停止了,就要亡党亡国。

只有解放思想,坚持实事求是,一切从实际出发,理论联系实际,我们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才能顺利发展。

”第三,理论与实际能否创造性的结合,也决定着马克思主义的命运。

这一点,在马克思主义的整个发展历史过程中,得到了最充分地证实。

马克思主义在其发展中,经历了马克思主义阶段、列宁主义阶段。

在中国,马克思主义随中国革命和建设实践的发展,也经历了两次大飞跃。

一次是毛泽东思想的产生;一次是邓小平理论的创立。

这两次马克思主义理论在我国的大飞跃,都是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具体实践相结合的产物。

两次结合,分别作出了对中国新民主义革命的问题和在中国如何建设社会主义的问题的总体性回答。

正是在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的指引下,中国取得了新民主义革命的伟大胜利和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伟大成就。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