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开不败 我们都不是神的孩子

合集下载

迎接高三的主题班会

迎接高三的主题班会

迎接高三的主题班会1一、活动主题:花开不败在高三此次主题班会以“花开不败在高三”为主题,流程包括“花”的殿堂,“花”的烂漫,花开不败,含苞带惑,心花绽放,悉心浇灌六个部分,前三个部分主要是从花的辉煌灿烂为引子,后三个部分主要从“花”的绽放历程为主线,为学生展示了花开不败的精神,从而达到鼓励、激励的作用。

二、活动对象:高三(2)班三、活动时间:20__年11月1日第八节四、活动地点:高三(2)班课室五、活动对象分析:“一模”考试作为高考前第一次重要的“大练兵”,被老师学生看得很重。

所以,一模的成绩往往会导致学生情绪的极大波动。

有的学生会因为好成绩而精神大振,而也有不少的学生会精神萎靡,甚至会滋生自疑的念头。

在这个时候,激励取得好成绩的学生再接再厉,鼓励成绩不好的学生们坚信自己的梦想,为梦想而努力极为必要。

因此,我设计了主题为“花开不败在高三”的班会。

六、活动目的和预期效果:通过此次主题班会,让此时正处于迷惘的高三学生了解到我国的一些“传说”中的理想大学,并让他们看到一些大学的精彩,从而产生憧憬和向往,再而用“花开不败”的例子来激励着每一个有梦的学生,让他们有自己的勇气去追求梦想。

从思想上感染他们,从而转化为实际学习的动力。

以花开不败为主题,让学生用这一经典例子来时刻鼓励自己,达到激励奋发向上的良好效果。

七、活动设计理念:此次主题班会本着新课标的要求,做到课堂的设计以“学生为主体,老师为主导”的原则,也体现了素质教育的要求,具体体现在以下理念:(一)引导学生自主思考,形成理想观:学生在观看各大理想大学的介绍及一些大学精彩活动视频的过程中,思考自己现有的情况及水平,给自己做初步的定位,并从中发现自己与理想高校仍然有一定的差距,从而形成属于自己特定的理想观,有了理想目标,便有前进的动力。

(二)学会倾听和尊重:“含苞带惑”部分,组织同学进行讨论,教会同学们要学会倾听同伴的想法,尊重他人。

(三)培养创新理念:让学生自己设计自己的学习计划表,并通过讨论的方式,让每个人都有发言权,每个人都可以把自己创新的想法说出来,激发学生无限的智慧与主观能动性,培养创新精神。

100个问题你问我答 高考版

100个问题你问我答 高考版

1.你最想去哪个城市读大学?2.你想考一本二本三本还是大专?3.你上一次正规考试考了多少分?我是说总分。

4.你是理科还是文科?5.有没有喜欢的人?你喜欢他/她什么?6.你最差的是哪科?最低和最高分别考了多少分?7..你想过好好学你成绩最差的那科吗?8.你列过学习计划吗?坚持了多久?9.你认为阻碍你学习的原因是什么?(例如懒惰,玩手机,玩游戏等等)10.试过克服那个阻碍你学习的因素吗?成功了还是失败了?11.有没有想过为什么失败?你能说清楚原因吗?12.你心里有梦想吗?我是说当你说起它时眼睛会发光,不是你们帖子上写的我要考XX大学。

13.对你影响最深的人是谁?14.有没有为父母做过些什么?15.你知道你读一年书要用多少钱吗?16.有没有听过励志演讲?感动了吗?17.有没有很佩服的人?18.你记得小时候那些大人问你以后要做什么的时候,你的回答吗?19.是否曾经在深夜起床做题?20.你身边有富二代吗?你羡慕过吗?21.有没有为考试成绩哭过?22.当成绩表列出来的时候你习惯在哪个位置找自己的成绩?23.对现在的你来说,最重要的是什么?24.你相信高考可以改变命运吗25.你有没有不顾一切的坚持过什么事?哪怕是离家出走去看一场演唱会也算26.你看过高考励志文章吗?比如花开不败,我们都不是神的孩子。

27.你有没有被什么感动得热泪盈眶过?一句话一篇文章也算28.你有过做了很多题,倒在床上的时候感觉很累但心里很满足的经历吗?29.你去看过那些C9,985,211名校吗?30.你希望自己考多少分?31.你现在的成绩和你理想的成绩差距多少分32.你想过要在哪些科目上提高你所差的那些分吗?33.你觉得自己笨吗?34.你想过你的一天24个小时是怎么过的吗?35.你现在多少岁了?你的父母多少岁了?36.如果考不上理想的大学会复读吗?37.你会为自己的成绩不够好而感到愧疚吗?38.你知道你去学校是为了什么吗?39.曾经疯狂想得到过什么吗?最后得到了吗?40.想过退学吗?退学了你能做什么?41.你向往更广袤的天空吗?42.做过最蠢的事是什么?43.你觉得一心只读圣贤书的人是傻(和谐)逼吗?你觉得你的未来会比他们好吗?44.你考大学是为了什么?45.你坚持最久的事是什么?46.你能做到一整天不玩手机不和同桌上课时间扯淡不走神,规规矩矩听一天的课吗?47.你真的想努力吗?你知道该怎样努力吗?48.你在学校觉得不自由吗?那你觉得什么是自由?49.你被自己感动过吗?50.你敢不敢别看手机了马上拿过你手边的练习题马上开始做?等你做不下去了再来继续看问题行吗51.你曾经辉煌过吗?在某个时候你的成绩让人仰望过吗?你还记得那种感觉吗?52.互相认识的人里面,你认为最优秀的是谁?为什么?53.当你放弃的时候给自己找的借口是什么54.你觉得你还有多少个明天可以用来拼命写作业?你算过高考还剩多少天吗?55.你读了十几年书,你认为你得到了什么?56.你现在是在放纵自己还是在克制自己?57.你觉得你的老师放弃你了吗?58.从小到大,你的名字有没有一次被贴在光荣榜上?59.如果你曾经光芒万丈过,那么你习惯现在黯淡的自己了吗?60.如果给你一条路,周围一片漆黑,不告诉你这条路有多长,你认为你能一个人走到终点吗61.你有没有说过我要考XX大学?你为什么想考那个大学?62.你知道有一些原本靠着复旦的信念熬过高三,但最后分数到了北大线于是去读北大的人吗?如果是你,你会去吗?63.你因为成绩不好被别人侮辱过吗?包括老师父母同学。

杨青松励志演讲

杨青松励志演讲

演讲稿1.各位领导、各位评委、各位青年朋友们:大家好!我叫xx,很高兴能够和大家一起探讨追求卓越,奉献青春,这个话题,今天我要演讲的题目是《甘于奉献,点燃烈火青春》。

让青春烈火燃烧永恒,让生命闪电划过天边,用所有热情换回时间,让年轻的梦没有终点!我非常欣赏《烈火青春》里面的这段话,并一直用它激励自己的学习、工作和生活。

我认为,青春就应该燃烧,发出亮光才有价值!人的一生可能燃烧也可能腐朽,既然这样,我不愿腐朽,也不能腐朽,我愿意燃烧起来!在座的朋友们!你们愿意吗?青春,是我们一生中最美丽的季节,她孕育着早春的生机,展现着盛夏的热烈,暗藏着金秋的硕实,昭示着寒冬的希望,充满诗意而不缺乏拼搏的激情,时尚浪漫而又饱含着奋斗的艰辛。

当一个人的青春融汇到一个时代、一份事业中,这样的青春就不会远去,而这份事业也必将在岁月的历练中折射出耀眼的光芒。

说到这里,我想起了这样一句话:“有的人活着,他已经死了;有的人死了,他还活着。

”生命的意义在于活着,那么活着的意义又是什么呢?当然不是为了活着而活着,答案只有两个字,奉献!我们可以设想一下,不付出、不创造、不追求,这样的青春必然在似水年华中渐渐老去,回首过往,没有痕迹,没有追忆,人生四处弥漫着叹息。

我想,这绝对不是我们存在的意义。

古往今来,有无数能人志士在自己的青春年华就已经成就了不朽的人生,在这里我来不及一一列举。

可是,有一个人的名字我却不能不提,他是我们永远的学习榜样,一个最平凡最无私也是最伟大的人。

大家知道他是谁吗?这个传奇人物就是雷锋,他告诫我们说:“青春啊,永远是美好的,可是真正的青春,只属于那些永远力争上游的人,永远忘我劳动的人,永远谦虚的人!”我想在座的每一位包括我自己都可以成为这样的人。

说实话,三年前,我刚来工作的时候也有过失落和茫然,感觉现实不尽如人意,感觉离曾经的梦想总是有一些距离,一度陷入困惑之中。

可是,青春的我是一把刚铸好的刀,不容得你有片刻的等待和迟疑。

我们都不是神的孩子,我们只是有梦的孩子

我们都不是神的孩子,我们只是有梦的孩子

我们都不是神的孩子,我们只是有梦的孩子高邮市赞化学校八(14)班李雅琳
一颗心,是绝不会因为追求梦想而受伤的。

在求学之路的失落与得意,清晰与迷茫,最简单在于你拥有一个什么样的心境。

努力中会有失败,会有失去勇气的时候,但我必须努力,我正在努力,我需要坚强,需要沉默,需要意志。

一切都只是过程,成功与快乐才是终点。

生活可以是无趣的,但自己一定要快乐,我们都不是神的孩子,我们只是有梦的孩子。

我知道,一切都会有的,我会拥有大考小考的失败,但永远不会放弃努力与梦想。

环境只能影响我,不能决定我的未来,能决定我未来的只有我自己。

踏踏实实做好手中的事,努力让梦想照进现实。

在人生的路上,没有谁是谁非,没有伸手就能碰到天,更没有不付出汗水就能迎来硕果。

有的只是那纯朴与坎坷充斥其间,乱了小小的心田。

每个生活在世上的人,他的错与他都有莫大关系,至少这么说,没有一个坏人或做错事的人敢说错误全在他人身上,那样是可悲的,因为他连承认错误的勇气都没有。

我不希望自己成为一个推卸责任的人,我只愿成为一个不令自己后悔的人,成为一个像林丽渊一样的人,我敬佩那样的人,我渴望我的初中生活能像林丽渊的高中生活一样,我渴望像她一样忙碌,一样勤劳,我也是不怕苦的孩子,我唯一怕的就是我无法坚持自己的理想,无法面对自己不敢面对的事情。

仅此而已。

高考励志篇故事花开不败你凭什么上北大奇迹为了信念牺牲一切我们都不是神的孩子

高考励志篇故事花开不败你凭什么上北大奇迹为了信念牺牲一切我们都不是神的孩子

从一个自己到下一个自己“二中是省里最好的中学。

”初中时,我的数学老师如是说。

几年后的今天,我发现那是很重要的一句话。

当我用了百分之二百的投入,终于走进了二中,我才发现,我迎来的是一生中最重要的转变。

从“不纯”到单纯你是为了什么学习我的学习动机经历了一个从不纯渐渐到单纯的变化。

我那个不纯的动机:学习就是为了考上名牌大学,具体点,就是能考到清华。

这个,可能是我国分布最广泛的一个动机了吧学习、学习、学习,最让小学生头痛的双音节词语。

等到某一天,我发现我对它早已有了化不开的感情。

我们就是这样长大的吧从意识到我肩上还有责任起,我的懵懂时代就过去了。

改变自己的命运,从改变自己开始!从时间的奴隶到时间的猎人二中差不多每个月都会有大型的校办活动。

另一方面,学习上的任务一点也不少。

那么,该如何安排我时间银行里的存项,是我必须考虑的问题。

还记得老师组织我们去参加各学科竞赛的讲座。

刚开始的时候,每次听课的差不多有二百多人,普通教室放不下,大伙都集中到阶梯教室去。

那里没有暖气,大伙坐在凳子上一起发抖,还是充满毅力地听下去。

但是不出一个月,人数就减了一半还多。

大多数人是因为高考课程和竞赛课程难以协调的缘故,不得不放弃了。

到了最后,每科甚至只有不到二十个人坚持了下来。

听起来有点夸张吧。

高考与竞赛兼顾,要做到这一点必须合理地安排上天赐予的86400秒。

怎么安排时间呢这是个因人而异的问题。

记得有一天,我们跑去参观竞赛前辈们的教室。

前辈们把那成箱的书给我们“亮”了出来,对我造成的视觉冲击绝不亚于明晃晃的尖刀。

只恨时光太匆匆,这就是我的烦闷。

我选了一个最古老的办法:延长学习时间!也就是一个字儿——“挤”!这个方法是否科学还有待考究,但对一部分人确实是有效的。

我就像一个时间的猎人,到处搜寻它。

我不适合晚睡,但是可以早起嘛!太阳还在那一半世界做圆周运动,我这边的笔尖已经开始在纸面上做起“布朗运动”了。

一有空闲我就一把抓起文曲星,跑到四楼的连廊上背单词。

我们都不是神的孩子(完整版)

我们都不是神的孩子(完整版)

我们都不是神的孩子——致我们的xx我不知道该用什么词语来形容那段成就我2007年梦想的日子,语言总是会在某种程度上限制情感的表达,高三的生活同样夹杂着很多的味道,让每一个认真走过了的人无法在回首时说完其中的情感。

一个个相似却不相同的日子在我现在的脑海里已经成了回忆:空气中恒久漂浮着的粉笔屑,擦了又擦不停更换的板书,班主任用来“指点江山激扬文字”的“神棍”,数学课上讲析一道题目N遍我们还没有弄懂时老师恨铁不成钢的郁闷表情,我和我的同学们抱着彼此或大或小但都很遥远的梦想,每天“近乎麻木”地努力做着一个称职的没有一丁点“歪思邪念”的高三生。

庆幸在那些一无所有的日子里,我们永不放弃的梦想照亮了在路上的我们。

每个人都有xx的本源从初中开始,我的梦,就是复旦大学。

高三了,我似乎感觉伸出双手就可以碰触到我的梦想,每天无数次被灌输高考这个概念,除了被水一战,我别无选择。

我在床头的小柜子上刻下几个大字:杀进复旦!到现在我还记得那时侯我的“杀气腾腾信誓旦旦”的样子。

我老老实实,安安静静地过着同样的生活,心如止水。

旅游、疯狂网上购物、八卦、恋爱问题......都被我忍痛抛弃了,长达7年的Q龄也戛然而止。

我真的不是一个一边娱乐一边学习的人。

厌倦总是有的,偶尔也为自己的小成功而沾沾自喜。

我对梦想的痴狂在初入高三时达到了极限。

所有的一切都在高考来临之际幻化成自己早已认定的那个大学之梦,梦想的动力强大得让我踌躇满志跃跃欲试。

从老师公布高考复习进度表开始,我就拿出全新的本子开始记录我的高三。

在第一页上,只有几个字:复旦,等着我!第二页,也只有一行字:我的高考目标——650分以上。

第三页,是一段话:“我知道,一切都会有的。

我会拥有大考小考的失败,但永远不会放弃努力与希望。

环境只能影响我,不能决定我的未来。

决定我未来的只有我自己。

踏踏实实做好手边的事,努力让梦想照进现实。

”这三页,一直默默地支撑着我整个高三生活。

就如我高中老师说的:飞不飞得出这漫漫大山,就这次高考了。

高考励志篇故事花开不败你凭什么上北大奇迹为了信念牺牲一切我们都不是神的孩子

高考励志篇故事花开不败你凭什么上北大奇迹为了信念牺牲一切我们都不是神的孩子

励志文章:我们都不是神的孩子我不知道该用什么词语来形容那段成就我梦想的日子,语言总是会在某种程度上限制情感的表达,高三活同样夹杂着很多的味道,让每一个认真走过了的人无法在回首时说出其中的情感。

每个人都有歇斯底里的本源从初中开始,我的梦,就是复旦大学。

高三了,我似乎感觉伸出双手就可以碰触到我的梦想,每天无数灌输高考这个概念,除了背水一战,我别无选择。

我在床头的小柜子上刻了几个大字:杀进复旦!到现还记得那时的我“杀气腾腾信誓旦旦”的样子。

每天起床后我就默念一次。

我老老实实,安安静静地过样的生活,心如止水。

旅游,疯狂网上购物,八卦,恋爱问题……都被我忍痛抛弃了,长达7年的Q龄然而止。

我真的不是一个能一边娱乐一边学习的人,厌倦总是有的,偶尔也为自己的小成功沾沾自喜。

梦想的疯狂在初入高三时达到了极限,所有的一切都在高考来临之际幻化成自己早已认定的那个大学之梦想的动力强大得让我踌躇满志跃跃欲试。

从老师公布高考复习进度表开始,我就拿出全新的本子开始记录我的高三。

在第一页上,只有几个字:,等着我!第二页,也只有一行字:我的高考目标——650分以上。

第三页,是一段话:“我知道,一会有的。

我会拥有大考小考的失败,但永远不会放弃努力与梦想。

环境只能影响我,不能决定我的未来。

我的未来只有我自己。

踏踏实实做好手边的事,努力让梦想照进现实。

”这三页,一直默默地支撑我整高三生活。

就如我高中老师说的:飞不飞得出这漫漫大山,就看这次高考了。

许多有梦想的同学和我一心中默念着“必须赢下这场这场战役”!高三上学期,10月份,第一次月考来临,也是从那刻起我开始感到高考的真实。

国庆放假的几天,我也不敢迈出家门,从祖国生日那天开始,一直到4天后放假结束,每天早上7点起床,一直做作业到凌点,其中的吃饭和午休都在书桌上完成。

我闷在家里狠命学习,睁开眼睛想到的第一件事就是怎么做好晚上没完成的数学题,累了就幻想着拿到复旦大学录取通知书的情景。

我真的那样癫狂地甘愿做一个最的学生……后来我才知道,每个人都有歇斯底里的本源。

高考励志:6篇故事(花开不败,你凭什么上北大,奇迹为了信念牺牲一切,我们都不是神的孩子)

高考励志:6篇故事(花开不败,你凭什么上北大,奇迹为了信念牺牲一切,我们都不是神的孩子)

励志文章:我们都不是神的孩子我不知道该用什么词语来形容那段成就我梦想的日子,语言总是会在某种程度上限制情感的表达,高三的生活同样夹杂着很多的味道,让每一个认真走过了的人无法在回首时说出其中的情感。

每个人都有歇斯底里的本源从初中开始,我的梦,就是复旦大学。

高三了,我似乎感觉伸出双手就可以碰触到我的梦想,每天无数次被灌输高考这个概念,除了背水一战,我别无选择。

我在床头的小柜子上刻了几个大字:杀进复旦!到现在我还记得那时的我“杀气腾腾信誓旦旦”的样子。

每天起床后我就默念一次。

我老老实实,安安静静地过着同样的生活,心如止水。

旅游,疯狂网上购物,八卦,恋爱问题……都被我忍痛抛弃了,长达7年的Q龄也戛然而止。

我真的不是一个能一边娱乐一边学习的人,厌倦总是有的,偶尔也为自己的小成功沾沾自喜。

我对梦想的疯狂在初入高三时达到了极限,所有的一切都在高考来临之际幻化成自己早已认定的那个大学之梦,梦想的动力强大得让我踌躇满志跃跃欲试。

从老师公布高考复习进度表开始,我就拿出全新的本子开始记录我的高三。

在第一页上,只有几个字:复旦,等着我!第二页,也只有一行字:我的高考目标——650分以上。

第三页,是一段话:“我知道,一切都会有的。

我会拥有大考小考的失败,但永远不会放弃努力与梦想。

环境只能影响我,不能决定我的未来。

决定我的未来只有我自己。

踏踏实实做好手边的事,努力让梦想照进现实。

”这三页,一直默默地支撑我整个的高三生活。

就如我高中老师说的:飞不飞得出这漫漫大山,就看这次高考了。

许多有梦想的同学和我一样在心中默念着“必须赢下这场这场战役”!高三上学期,10月份,第一次月考来临,也是从那刻起我开始感到高考的真实。

国庆放假的几天,我一天也不敢迈出家门,从祖国生日那天开始,一直到4天后放假结束,每天早上7点起床,一直做作业到凌晨1点,其中的吃饭和午休都在书桌上完成。

我闷在家里狠命学习,睁开眼睛想到的第一件事就是怎么做好头天晚上没完成的数学题,累了就幻想着拿到复旦大学录取通知书的情景。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花开不败我不知道应该怎么写,准确地说不知道用怎样的文字把这一年的心情完整地串起来,让它们如绚丽的水晶不失原味地挂在那儿,让你们分享,让你们明白。

写下这个热的要命的八月的第一个字符的时侯,我突然注意到窗外成片绽放着许多不知名的小花,红的,黄的,粉白的,澄蓝的,花花绿绿地漾在一起,满目漂亮的色彩。

天啊,这些花是什么时侯开放的呢?这样如火如荼的势头应该不会是只有几天的时间吧。

我不知道这一年里这些花儿是不是也是这样漂亮地开放着,如果是,我想我应该感谢它们。

我嗅得出空气里有许多甜美的味道,有一个很美丽的词突然冒出来:花开不败!花开不败。

花开不败啊!我想我终于可以平静下来,告诉你们这一年里发生的许许多多故事,我想无论将来再发生什么事情,这一年里的点点滴滴、滴滴点点,我是再也不会忘记了。

===================严肃的家长会=================高三开始的前一个星期,开了一次家长会。

那是一次很严肃的家长会,一次没有人缺席,甚至没有人迟到的家长会。

老师在那次会议上调动起了家长几乎所有的情感。

高三的重要性自是不用多言的,所谓“成也高三,败也高三”,无论过去孩子们多么辉煌,也不论他们多么失败,班主任那么一个瘦弱的小姑娘,竟然靠在讲台边上一讲就是斗志昂扬的两个小时,无非是让我们相信,事情都是有可能发生的,奇迹或恶果,都会在这一年里戏剧般地粉墨登场。

学校为了让每个学生清楚地了解自己在班级、年级,甚至在区里、全市的排名位置,精心制作了一张高一高二的各科成绩排名表。

现在想起来,我不得不承认,那张表真是做得太细致了。

每一门成绩的总分、标分名次,与年级里的均分对比情况,甚至还有精心设计的由此得出的成绩曲线走势图,最后还附带综合名次的具体分析。

密密麻麻地挤满了一张纸,真可谓是煞费苦心。

父亲是阴着脸从学校回来的,情况如我所估计的一样不容乐观:年级排名290名。

可怕的位置。

“还有希望的。

老师说的,什么都是有可能的。

”父亲说他是相信我的,然而我却不知道是不是应该再相信自己一次。

可是,已经没有退路了。

我们是过了河的卒子,不能回头。

我唯有扬鞭策马,奋起直追,才对得起父母,对得起老师,最重要的是对得起自己。

十一年漫漫的准备期,终于到了要拉开战幕,拼命一战的时刻了。

我必须和我的散漫、不负责任的过去说再见。

我在已输得一败涂地的情况下仓促应战,然而战斗已经开始了,躲都躲不掉。

=================“杀”进复旦、严肃的家长会=================高三真的很不一样。

如果说高三题海战术的可怕还没有在这位恶魔登场伊始显露出来的话,那么高三所带来的改变首先是心理上的。

你的脑子中始终会有一根弦紧紧地绷在那儿,它无时不在、无刻不在。

上枯燥的英语课,你的思绪悠悠然地飘到窗外浮想联翩的时侯;做计算量大得要命的纯属练耐心的“超级低级”数学题,你动了一丁点儿想参考一下别人答案的念头的时侯;深夜12点强迫自己坐在桌前背长得绕舌的“人民民主专政”涵义,背得脑袋如小鸡啄米一般的时候,那根弦“嘣”的就来了个震耳欲聋:“高三了,怎么能这么堕落!”然后,整个人就一激伶,紧跟着心脏狂跳不止,马上强打精神,继续应战。

对于高三来说,写文章绝对是一件奢侈又浪费的事情。

一拿起笔,脑子里的那根弦就嗡嗡作响,口气、笔调,甚至字迹都是陌生的,生疏得像在抄写单词,一点感觉也没有。

我不得不佩服高三的强大动力,书桌里的催稿单越积越多,我收拾起钢笔和稿纸,毅然地和它们说再见。

那只雕着好看的龙纹的银白色钢笔太沉重,我拿起来的时侯有点力不从心,所以,我决定放弃。

在高三刚开始的那段时间,几乎每个人都踌躇满志地跃跃欲试,每个人都魄力异常得非复旦交大不进。

我在床头贴上了一张“杀进复旦”的特大标语,在每天早起和入睡前都大喊几遍,以增加自己那点少得可怜的信心。

所有的梦想都在高考的压力下抽象成了自己认定的那座神圣学府。

当时一听到关于复旦的一切消息,就立即热血沸腾,激动不已,仿佛所有的东西都在那所学堂耀眼的光环下黯然失色。

我从来都没有想过290名的分数和复旦的巨大差距,周围的同学们似乎也没有意识到那种千军万马过独木桥的可怕阵势。

我们固守着心中的梦想,祥林嫂般地嚷嚷着“我要××”,那种心理和由此制造的一触即发的紧张气氛,是不到高三的人所不能体会的。

========== “杀”进复旦、严肃的家长会、第一次较量==========来自高三的第一次真正较量很快来临了。

第一学期的期中测验,一次我们认为已经准备好却被杀得惨不忍睹的考试。

我们的排名就如同老师先前所预言的那样来了一个天翻地覆的变化。

班里许多从前名不见经传的同学如同一匹匹的黑马,一下子让大家大跌眼镜。

起起浮浮,窜上滑下之间,许多人开始变得实际起来。

北大的校门的确艺术得够格,可并不是每个人都能够在那儿感受高雅的,粥少僧多的尴尬让每个高三生在现实与梦想的巨大落差前狼狈不已。

我是极少数仍抱着幻想不放的人。

请注意我用的是“幻想”一词,也就是那种在当时看来是绝对不可能实现的事。

按理说,我这种在高一高二不争气地徘徊在二、三百名之间,而在高三已开始1/4,却仍是保持小幅盘长势头的人对复旦这样一所全国顶尖的学府是不应该在产生任何幻觉的。

可是天晓得我当时怎么就会有如此一种革命乐观主义精神。

我固执地抱着“每考一次,前进50”的念头,痴痴地盘算,傻傻地得意。

而后来的事实也证明,正是由于当初自己那种吓人的乐观,才有了执著下去的动力,才使绝对不可能的事逐渐地一步步闪现出希望的曙光。

用残酷事实去挫败年轻人原本就不堪一击的脆弱的自信,是高三向我们抛出的第一道杀手锏。

心理防线的牢固程度是能否在这场战争中战胜的一个极为重要的原因。

当时的我并没有意识到这种执著得有些傻气的劲头竟有如此大的魔力,只是一味地坚持“复旦”那个守了11年的抽象名字,我甚至没有意识到要用什么样的代价去交换这个儿时就有的美丽的概念,只是紧紧地跟着它,一遍遍地默念它。

我在毫无知觉的情况下用自己的狂妄换来了一丁点的优势,其实我没有意识到,这的确是一个不错的开始。

我去找班主任谈了一次,那个长的娇小可爱的小女人味十足的老师一见我就柔柔地说:“这次考得不错,下次保持。

华政可以冲一冲。

”我到现在还想不通自己当时怎么就那么斩钉截铁,胆大妄为:“我要考复旦。

”一向淑女气十足的老师竟也掩饰不住地张开了“O”字形的嘴巴,好在她很快顾及到我的感受,继而柔柔地说:“那你可要再努力一些啊。

不过,有希望的,有希望的。

”我傻傻地咧开嘴笑。

桌上有一束玫瑰开得正艳,红得像要滴出水来,朝气蓬勃地向上舒展着。

阳光斜斜地射进来,照得初秋的办公室里一阵暖意。

现在想起来,那个老师轻描淡写的一句话给了我多大的动力。

且不说她的话里到底有多少肯定的成分,但那句“有希望的”却如同一盏明亮的花灯,在接下去的日子里始终不远不近地悬在我的脑子里,连带着那天桌上玫瑰香甜的味道,让我觉得整个人都暖和了起来。

======“杀”进复旦、严肃的家长会、第一次较量、高三“综合征”======接下去的日子开始变得越来越平淡,越来越简单,单一的重复。

每天早晨,我气喘吁吁地冲进那间坐得扑扑满的教室,放书包,拿练习,开始演算。

那一日一日相似却又不太相同的日子现在想来已经抽象成了总是写得密密麻麻的草稿纸,黑板上一直擦不干净的公式、习题,老师一句句发自肺腑的叮咛和永远飘浮在空气里的悉悉窣窣的粉笔屑。

男生们的头发总是乱蓬蓬地一根根杵在那儿,女孩子们所有的漂亮衣服也都被简化成了整齐划一的清一色的校服。

我们偶尔也会从堆得像小山一样高的乱七八糟的纸堆里抬起目光涣散的眼睛,瞅一眼黑板上新近抄出的交多少钱、买什么书之类的歪歪斜斜的通知。

日子就这样在平平淡淡的点滴中流走。

班里同学的幽默细胞在这种单纯的环境中被训练得异常尖锐,任何一点细枝末节的小事一旦被抓住了,就立即被夸张地扩大再扩大,然后引来全体的轰动。

某作家的一篇关于“放狗屁/狗放屁/放屁狗”的文章,竟然引来了全班同学拍桌子大笑、拆桌腿敲打的疯狂举动。

老师说,这是一种高三综合症的表现。

因为我们的生活太单一了,因此,任何一点能激得起涟漪的东西都会给我们带来不可估量的快乐。

高三的体育课是学校规定的唯一不能被侵占的课,男生们经常在课上打篮球打到毛衣都能拧出水来,女生们则在一边踢毽子、跳皮筋,逍遥快活。

每周五下午两节课后的短暂时光被我们定为“游戏日”。

我们绞尽脑汁拼命地往学校带东西玩。

有一种“弹硬币”的小儿科游戏,特别受到我们的青睐。

弄几个一角、一元的硬币放在桌上,用几块橡皮搭起来做球门,不管男生女生全趴在桌上大叫大笑,煞有介事地玩得不亦乐乎。

我自己也搞不明白,已经举行过成人仪式的我们怎么会这样的容易满足,笑起来怎么就这样歇斯底里。

玩的时侯就拼命地玩,学习的时侯就拼命地学习。

是我们高三生信奉的一条颠扑不破的真理。

=====“杀”进复旦、严肃的家长会、第一次较量、、高三“综合征”、平淡的快乐==== 高考倒计时牌上的数字越来越小,我们已经没有时间了。

老师向我们嚷:“该干什么就干什么吧。

”我们没有像别的书上写的同学之间那样勾心斗角,大家在一起的时侯总是快快乐乐的,无论多么苦,多么无聊,我知道,至少还有和我站在同一条战壕里的兄弟。

没有那种在学校里装着玩,在家拼命用功的学生,因为没有时间也没有精力去准备那些虚伪的东西,没有人愿意那样做,坦白地说,是不屑去做。

后来有一天,不知是谁在教室里插了一捆新鲜的百合,粉白的那种香水百合。

那一整个秋季,教室里始终萦绕着百合恬静的味道。

我们就不经心地在淡淡的甜香里一日复一日地演算,没有人去刻意注意那捆恬然的百合,但它和它的味道却真真实实地深深烙在了每个人的心里。

我不知道该用什么词语来准确地表达那一阶段自己的感觉,可能是“踏实”吧。

我依旧在每天早起和晚睡的时侯大喊一句“杀进复旦”,但却不再一遍又一遍地将“复旦”挂在口头了。

每个人都小心翼翼地将梦想收藏在心底,用各自的方法尽最大的可能努力着。

进步和荣誉这些缥缈的东西都是我们不能抓住的,只有这一天一天实实在在的日子是我们可以看到并握有的。

我看得见我的同学们和我自己在这一天天质朴的日子中真实的努力,我的成绩就在这种踏实感中稳步攀升,一点一点不快也不慢地前进。

这种感觉,现在想起来,真是很好。

=====“杀”进复旦、严肃的家长会、第一次较量、、高三“综合征”、平淡的快乐、题海战术===== 高三第二学期的日子较之第一学期的平静有了较大的改变,增添了许多躁动与不安的成分。

第一轮对知识的疏理和第二轮对综合题的系统掌握已经告一个段落,第三轮紧张的考试和题海战术的轰炸接踵而至。

那真是一段难以形容的日子。

课表改成了“语语数数外外+1+1自修自修”这样可怕的形式。

老师上课通常不再帮我们概括什么,只是发下一叠一叠的各科模拟卷当堂测验。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