钢的力学性能
各种型号的钢材的力学性能

35号钢:一、热处理状态:正火、回火1、截面尺寸≤25平方毫米:抗拉强度:54公斤/平方毫米;屈服点:32公斤/平方毫米;伸长率:≥20%;断面收缩率:≥45%;冲击韧性:7公斤米/平方厘米;HB:热轧钢≤187。
2、截面尺寸≤100平方毫米:抗拉强度:52公斤/平方毫米;屈服点:27公斤/平方毫米;伸长率:≥18%;断面收缩率:≥43%;冲击韧性:3.5公斤米/平方厘米;HB:≤149-1873、截面尺寸>100-300平方毫米:抗拉强度:50公斤/平方毫米;屈服点:26公斤/平方毫米;伸长率:≥18%;断面收缩率:≥40%;冲击韧性:3.0公斤米/平方厘米;HB:≤149-1874、截面尺寸>300-500平方毫米:抗拉强度:48公斤/平方毫米;屈服点:24公斤/平方毫米;伸长率:≥17%;断面收缩率:≥37%;冲击韧性:3.0公斤米/平方厘米;HB:≤143-1875、截面尺寸>500-750平方毫米:抗拉强度:46公斤/平方毫米;屈服点:23公斤/平方毫米;伸长率:≥16%;断面收缩率:≥32%;冲击韧性:2.5公斤米/平方厘米;HB:≤143-1876、截面尺寸>750-1000平方毫米:抗拉强度:44公斤/平方毫米;1 / 2屈服点:22公斤/平方毫米;伸长率:≥15%;断面收缩率:≥28%;冲击韧性:2.5公斤米/平方厘米;HB:≤137-187二、热处理状态:调制1、截面尺寸≤100平方毫米:抗拉强度:55公斤/平方毫米;屈服点:30公斤/平方毫米;伸长率:≥19%;断面收缩率:≥48%;冲击韧性:6.0公斤米/平方厘米;HB:≤156-2072、截面尺寸>100-300平方毫米:抗拉强度:54公斤/平方毫米;屈服点:28公斤/平方毫米;伸长率:≥18%;断面收缩率:≥40%;冲击韧性:5.0公斤米/平方厘米;HB:≤156-2071温馨提示:最好仔细阅读后才下载使用,万分感谢!。
钢材力学参数

σ A
0
a b 0.2%
ε
4、抗拉强度(极限强度): 抗拉强度(极限强度): 当钢材屈服到一定程度后,由于内部晶粒重新排列, 当钢材屈服到一定程度后,由于内部晶粒重新排列,其抵抗变形的能力 又重新提高,此时变形虽然发展很快,但却只能随着应力的提高而提高, 又重新提高,此时变形虽然发展很快,但却只能随着应力的提高而提高,直 至应力达到最大值。此后钢材抵抗变形的能力明显降低, 至应力达到最大值。此后钢材抵抗变形的能力明显降低,并在最薄弱处发生 较大塑性变形,此处试件界面迅速缩小,出现颈缩现象,直到断裂破坏。 较大塑性变形,此处试件界面迅速缩小,出现颈缩现象,直到断裂破坏。 抗拉强度是钢材所能承受的最大拉应力,即当拉应力达到强度极限时, 抗拉强度是钢材所能承受的最大拉应力,即当拉应力达到强度极限时, 钢材完全丧失了对变形的抵抗能力而断裂。 钢材完全丧失了对变形的抵抗能力而断裂。 抗拉强度虽然不能直接作为计算依据,但屈服强度与抗拉强度的比值, 抗拉强度虽然不能直接作为计算依据,但屈服强度与抗拉强度的比值, 即“屈强比”(σs/σb)对工程应用有较大意义。屈强比愈小,反映钢材在 屈强比” σs/σb)对工程应用有较大意义。屈强比愈小, 应力超过屈服强度工作时的可靠性愈大,即延缓结构损坏过程的潜力愈大, 应力超过屈服强度工作时的可靠性愈大,即延缓结构损坏过程的潜力愈大, 因而结构愈安全。但屈强比过小时,钢材强度的有效利用率低,造成浪费。 因而结构愈安全。但屈强比过小时,钢材强度的有效利用率低,造成浪费。 常用碳素钢的屈强比为0.58~0.63,合金钢的屈强比为0.65~ 常用碳素钢的屈强比为0.58~0.63,合金钢的屈强比为0.65~0.75 0.58 0.65
σ
B A
上屈服 点 C上
钢铁材料的分类、力学性能及热处理

钢铁材料的分类、力学性能及热处理一、 分类及力学性能:1. 碳素钢:按含碳量的多少可分为低碳钢(含碳量小于0.25%)、中碳钢(含碳量在0.25%~0.5%)和高碳钢(含碳量大于0.5%)。
随着含碳量的增加,钢的机械强度提高,但使它的塑性和韧性下降。
(1) 普通碳素钢:它的化学成分不准确,因而不宜进行热处理。
普通碳素钢的牌号标记如Q235(国标),表示屈服点MPa S 235=σ。
(2) 优质碳素钢:力学性能优于普通碳素钢,采用适当的热处理方法可以获得很高的内部机械强度和表面硬度。
低碳钢塑性高,焊接性好,适用于冲压、焊接零件。
采用渗碳淬火处理可提高零件表面硬度;中碳钢具有综合性能好的特点,它的机械强度、塑性和韧性均较好,可进行调质、表面淬火处理;高碳钢具有高的机械强度和良好的韧性和弹性,常制成弹性零件。
优质碳素钢的牌号如15、35、45(国标),表示含碳量平均值各为0.15%、0.35%、0.45%。
2. 合金钢:合金钢是在优质碳素钢中加入某些合金元素而形成的。
它具有良好的力学性能和热处理性能,随着所加合金元素的不同,还可获得不同的特殊性能。
合金钢的牌号如35Mn2、40Cr (国标),表示含碳量平均值为0.35%和0.40%,而含合金元素Mn2%及Cr 小于1.5%。
3. 铸钢:铸钢的含碳量一般在0.15%~0.60%范围内,含碳量较高,塑性很差,容易产生龟裂,故不能锻造。
铸钢的强度显著高于铸铁,但铸造性则比较差,收缩率较大。
铸钢的牌号如ZG500-270,前组数字表示抗拉强度MPa B 500=σ,后组数字表示屈服点MPa S 270=σ。
4. 铸铁:铸铁是含碳量大于2%的铁碳合金。
铸铁因含碳量高,故它的抗拉强度、塑性和韧性都较差,不能锻造,焊接性能也差。
但它有较高的抗压强度,良好的减摩性和切削性能,吸振性好,价格又较低廉。
常用的铸铁有灰铸铁(如HT150,抗拉强度MPa B 150=σ)、可锻铸铁(如KT300-6,抗拉强度MPa B 300=σ,最低伸长率为6%)和球墨铸铁(如QT500-7,抗拉强度MPa B 500=σ,最低伸长率为7%)。
钢铁的物理力学性能和机械性能

钢铁的物理力学性能和机械性能fangjym 的钢铁的物理力学性能和机械性能钢材的主要机械性能(也叫力学性能)通常是指钢材在标准条件下均匀拉伸.冷弯和冲击等.单独作用下所显示的各种机械性能。
钢材通常有五大主要的机械性能指标:通过一次拉伸试验可得到抗拉强度,伸长率和屈服点三项基本性能;通过冷弯试验可得到钢材的冷弯性能;通过冲击韧性试验可得到冲击韧性。
1.屈服点(σs)钢材或试样在拉伸时,当应力超过弹性极限,即使应力不再增加,而钢材或试样仍继续发生明显的塑性变形,称此现象为屈服,而产生屈服现象时的最小应力值即为屈服点。
设Ps为屈服点s处的外力,Fo为试样断面积,则屈服点σs =Ps/Fo(MPa),MPa称为兆帕等于N(牛顿)/mm2,(MPa=106Pa,Pa:帕斯卡=N/m2)2.屈服强度(σ0.2)有的金属材料的屈服点极不明显,在测量上有困难,因此为了衡量材料的屈服特性,规定产生永久残余塑性变形等于一定值(一般为原长度的0.2%)时的应力,称为条件屈服强度或简称屈服强度σ0.2 。
3.抗拉强度(σb)材料在拉伸过程中,从开始到发生断裂时所达到的最大应力值。
它表示钢材抵抗断裂的能力大小。
与抗拉强度相应的还有抗压强度、抗弯强度等。
设Pb为材料被拉断前达到的最大拉力,Fo为试样截面面积,则抗拉强度σb= Pb/Fo (MPa)。
4.伸长率(δs)材料在拉断后,其塑性伸长的长度与原试样长度的百分比叫伸长率或延伸率。
5.屈强比(σs/σb)钢材的屈服点(屈服强度)与抗拉强度的比值,称为屈强比。
屈强比越大,结构零件的可靠性越高,一般碳素钢屈强比为0.6-0.65,低合金结构钢为0.65-0.75合金结构钢为0.84-0.86。
6.硬度硬度表示材料抵抗硬物体压入其表面的能力。
它是金属材料的重要性能指标之一。
一般硬度越高,耐磨性越好。
常用的硬度指标有布氏硬度、洛氏硬度和维氏硬度。
⑴布氏硬度(HB)以一定的载荷(一般3000kg)把一定大小(直径一般为10mm)的淬硬钢球压入材料表面,保持一段时间,去载后,负荷与其压痕面积之比值,即为布氏硬度值(HB),单位为公斤力/mm2 (N/mm2)。
钢材的物理力学性能和机械性能表

钢材的物理力学性能和机械性能表钢材的主要机械性能(也叫力学性能)通常是指钢材在标准条件下均匀拉伸.冷弯和冲击等.单独作用下所显示的各种机械性能。
钢材通常有五大主要的机械性能指标:通过一次拉伸试验可得到抗拉强度,伸长率和屈服点三项基本性能;通过冷弯试验可得到钢材的冷弯性能;通过冲击韧性试验可得到冲击韧性。
1.屈服点(σs)钢材或试样在拉伸时,当应力超过弹性极限,即使应力不再增加,而钢材或试样仍继续发生明显的塑性变形,称此现象为屈服,而产生屈服现象时的最小应力值即为屈服点。
设Ps为屈服点s处的外力,Fo为试样断面积,则屈服点σs =Ps/Fo(MPa),MPa称为兆帕等于N(牛顿)/mm2,(MPa=106Pa,Pa:帕斯卡=N/m2)2.屈服强度(σ0.2)有的金属材料的屈服点极不明显,在测量上有困难,因此为了衡量材料的屈服特性,规定产生永久残余塑性变形等于一定值(一般为原长度的0.2%)时的应力,称为条件屈服强度或简称屈服强度σ0.2。
3.抗拉强度(σb)材料在拉伸过程中,从开始到发生断裂时所达到的最大应力值。
它表示钢材抵抗断裂的能力大小。
与抗拉强度相应的还有抗压强度、抗弯强度等。
设Pb为材料被拉断前达到的最大拉力,Fo为试样截面面积,则抗拉强度σb= Pb/Fo (MPa)。
4.伸长率(δs)材料在拉断后,其塑性伸长的长度与原试样长度的百分比叫伸长率或延伸率。
5.屈强比(σs/σb)钢材的屈服点(屈服强度)与抗拉强度的比值,称为屈强比。
屈强比越大,结构零件的可靠性越高,一般碳素钢屈强比为0.6-0.65,低合金结构钢为0.65-0.75合金结构钢为0.84-0.86。
6.硬度硬度表示材料抵抗硬物体压入其表面的能力。
它是金属材料的重要性能指标之一。
一般硬度越高,耐磨性越好。
常用的硬度指标有布氏硬度、洛氏硬度和维氏硬度。
⑴布氏硬度(HB)以一定的载荷(一般3000kg)把一定大小(直径一般为10mm)的淬硬钢球压入材料表面,保持一段时间,去载后,负荷与其压痕面积之比值,即为布氏硬度值(HB),单位为公斤力/mm2 (N/mm2)。
钢结构构件的力学性能和应用

钢结构构件的力学性能和应用钢结构构件在建筑、桥梁、机械和航空等领域中广泛应用。
钢材的高强度、刚度和耐久性,使得钢结构能够承受巨大的荷载和变形,并且可以使用较少的材料完成大跨度、高层次和复杂形状的结构设计。
本文将从力学性能和应用两个方面探讨钢结构构件的特点和优势。
一、力学性能1.高强度钢结构构件的高强度是其最显著的特点之一。
普通钢材的屈服强度在250MPa至400MPa之间,而高强度钢材的屈服强度可以达到600MPa至900MPa。
高强度钢材可以降低结构重量,增加安全储备系数,同时还可以减小构件的尺寸和厚度,节省材料和成本。
2.良好的可塑性钢结构构件具有良好的可塑性,可以在塑性断裂前发生较大的塑性变形。
这种可塑性可以使钢结构在极限状态下保持良好的变形性能,让结构在发生横向荷载和强烈震动时,具有更好的抗震性和抗风性。
3.低应变硬化率钢结构构件的低应变硬化率让钢材在拉伸、弯曲和剪切等载荷下,能够保持较高的变形性能。
这种特性也使得钢结构能够通过冷弯、热弯、切割和焊接等方法得到多种形状和尺寸的构件。
4.高斯托克斯比斯托克斯比是指材料的弹性模量与屈服强度的比值。
大斯托克斯比意味着相同荷载下构件变形小,具有更好的稳定性。
钢结构构件的弹性模量通常在200GPa至210GPa之间,屈服强度在350MPa至900MPa之间,因此钢结构的斯托克斯比很高,展现了更好的缩短变形量和较好的抗震性能。
二、应用1.建筑结构在建筑领域,钢结构被广泛应用于高层建筑、大跨度工业厂房和非平面形式的建筑。
钢结构的轻便和高强度,使得其可用其制成大幅度结构和体现很多复杂形状。
它可以为土建结构处理设备安装提供一个可靠的支撑系统。
如今,钢结构的建筑设计理念向轻量化和绿色化的方向不断发展,已经成为城市天际线的主体之一。
2.桥梁结构在桥梁领域,钢结构施工速度快,结构较轻便,可以减小桥梁对土地的压力量、减小造价。
其中,斜拉桥、悬索桥、拱形桥等钢结构桥梁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钢材的物理力学性能和机械性能表

钢材的物理力学性能和机械性能表钢材的主要机械性能(也叫力学性能)通常是指钢材在标准条件下均匀拉伸.冷弯和冲击等.单独作用下所显示的各种机械性能。
钢材通常有五大主要的机械性能指标:通过一次拉伸试验可得到抗拉强度,伸长率和屈服点三项基本性能;通过冷弯试验可得到钢材的冷弯性能;通过冲击韧性试验可得到冲击韧性。
1.屈服点(σs)钢材或试样在拉伸时,当应力超过弹性极限,即使应力不再增加,而钢材或试样仍继续发生明显的塑性变形,称此现象为屈服,而产生屈服现象时的最小应力值即为屈服点。
设Ps为屈服点s处的外力,Fo为试样断面积,则屈服点σs =Ps/Fo(MPa),MPa称为兆帕等于N(牛顿)/mm2,(MPa=106Pa,Pa:帕斯卡=N/m2)2.屈服强度(σ0.2)有的金属材料的屈服点极不明显,在测量上有困难,因此为了衡量材料的屈服特性,规定产生永久残余塑性变形等于一定值(一般为原长度的0.2%)时的应力,称为条件屈服强度或简称屈服强度σ0.2 。
3.抗拉强度(σb)材料在拉伸过程中,从开始到发生断裂时所达到的最大应力值。
它表示钢材抵抗断裂的能力大小。
与抗拉强度相应的还有抗压强度、抗弯强度等。
设Pb为材料被拉断前达到的最大拉力,Fo为试样截面面积,则抗拉强度σb= Pb/Fo (MPa)。
4.伸长率(δs)材料在拉断后,其塑性伸长的长度与原试样长度的百分比叫伸长率或延伸率。
5.屈强比(σs/σb)钢材的屈服点(屈服强度)与抗拉强度的比值,称为屈强比。
屈强比越大,结构零件的可靠性越高,一般碳素钢屈强比为0.6-0.65,低合金结构钢为0.65-0.75合金结构钢为0.84-0.86。
6.硬度硬度表示材料抵抗硬物体压入其表面的能力。
它是金属材料的重要性能指标之一。
一般硬度越高,耐磨性越好。
常用的硬度指标有布氏硬度、洛氏硬度和维氏硬度。
⑴布氏硬度(HB)以一定的载荷(一般3000kg)把一定大小(直径一般为10mm)的淬硬钢球压入材料表面,保持一段时间,去载后,负荷与其压痕面积之比值,即为布氏硬度值(HB),单位为公斤力/mm2 (N/mm2)。
钢材的选用原则

钢材的选用原则一、概述钢材是一种重要的建筑材料,广泛应用于工业、建筑和交通等领域。
然而,在选择钢材时,我们需要考虑一系列因素,以确保选用的钢材能够满足工程的要求,同时兼顾经济效益和可持续发展的目标。
本文将详细探讨钢材选用的原则和注意事项。
二、力学性能钢材的力学性能是评价其质量和适用性的关键因素之一。
以下是一些重要的力学性能指标:1. 抗拉强度抗拉强度是指钢材在拉伸破坏前所能承受的最大拉力。
在选用钢材时,需根据工程的要求和使用环境确定需要的抗拉强度水平。
2. 屈服强度屈服强度是指钢材开始发生塑性变形时所承受的应力水平。
在某些情况下,屈服强度比抗拉强度更为重要,尤其是在需要有较大塑性变形能力的场合。
3. 冲击韧性冲击韧性是指钢材在受到冲击负载时能够吸收能量的能力。
在一些特殊应用中(如桥梁、船舶等),冲击韧性是一个关键指标,需要选用具有较高韧性的钢材。
4. 硬度硬度是指钢材在受力下的抵抗力,反映了钢材的耐磨性和抗变形能力。
根据具体的工程要求,可以选择不同硬度等级的钢材。
三、耐腐蚀性钢材在许多环境中都会遭受腐蚀的侵害,因此耐腐蚀性是选用钢材时需要考虑的重要因素之一。
1. 氧化腐蚀氧化腐蚀是一种常见的腐蚀形式,会导致钢材的强度和耐久性下降。
根据具体使用环境,选择具有一定耐氧化腐蚀能力的钢材。
2. 酸碱腐蚀在一些特殊环境中(如化工厂、冶金设备等),钢材可能会遭受酸碱腐蚀。
因此,在这些条件下,需要选择具有良好抗酸碱腐蚀能力的钢材。
3. 海洋腐蚀钢材在海洋环境中会遭受海水的腐蚀,尤其是氯离子对钢材的腐蚀性较大。
因此,在海洋工程中,需要选用具有良好耐海洋腐蚀能力的钢材。
4. 化学腐蚀在一些化学反应设备中,钢材可能会受到化学物质的腐蚀。
因此,在这些设备中,需要选择能够抵御特定化学物质腐蚀的钢材。
四、可焊性和加工性钢材的可焊性和加工性对工程施工和制造过程中的操作非常重要。
1. 可焊性钢材的可焊性是指在焊接过程中,钢材的熔化和固化能力。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冷轧学习资料(轧机车间)钢的力学性能1拉力试验按标准制备的拉力试样,安装在拉力试验机的夹头内,对试样缓慢施加单轴向拉伸应力,直至试样被拉断为止的试验称作拉力试验。
1.1强度金属材料在外力作用下,抵抗变形和断裂的能力叫强度。
强度指标包括:比例极限、弹性极限、屈服强度、抗拉强度等。
1.2比例极限对金属施加拉力,金属存在着力与变形成直线比例的阶段,而这个阶段的最大极限负荷Pp除以试样的原横截面积即为比例极限,用σ P表示。
1.3弹性极限金属受外力作用发生了变形,外力去掉后,能完全恢复原来的形状,这种变形称为弹性变形。
金属能保持弹性变形的最大应力称为弹性极限,用σe表示。
1.4抗拉强度试样拉伸时,在拉断前所承受的最大负荷除以原横截面积所得的应力,称作抗拉强度,用σb表示。
当材料所受的外应力大于其抗拉强度时,将会发生断裂。
因此σb越高,则表示它能承受愈大的外应力而不致于断裂。
国外标准的结构钢常按抗拉强度来分类,如SS400,其中400即表示σb的最小值为400MPa 超高强度钢是指σb≥1373 Mpa的钢。
1.5屈强比屈强比即屈服强度与抗拉强度之比值(σS/σb)。
屈服比值越高,则该材料的强度愈高,屈强比值愈低则塑性愈佳,冲压成形性愈好。
如深冲钢板的屈强比值为≤0.65。
弹簧钢一般均在弹性极限范围内服役,受载荷时不允许产生塑性变形,因此要求弹簧钢经淬火、回火后具有尽可能高的弹性极限和屈强比值(σS/σb≥0.90)此外疲劳寿命与抗拉强度及表面质量往往有很大关连。
1.6塑性金属材料在受力破坏前可以经受永久变形的性能称为塑性。
塑性指标通常伸长率和断面收缩率表示。
伸长率与断面收缩率越高,则塑性越好。
8、冲击韧性用一定尺寸和形状的金属试样,在规定类型的冲击试验上受冲击负荷折断时,试样刻槽处单位横截面上所消耗的冲击功,称为冲击韧性以αk表示。
目前常用的10×10×55mm,带2 mm深的V形缺口夏氏冲击试样,标准上直接采用冲击功(J焦耳值)AK,而不是采用αK值。
因为单位面积上的冲击功并无实际意义。
冲击功对于检查金属材料在不同温度下的脆性转化最为敏感,而实际服役条件下的灾难性破断事故,往往与材料的冲击功及服役温度有关。
因此在有关标准中常常规定某一温度时的冲击功值为多少、还规定FATT(断口面积转化温度)要低于某一温度的技术条件。
所谓FATT,即一组在不同温度下的冲击试样冲断后,对冲击断口进行评定,当脆性断裂占总面积的50%时所对应的温度。
由于钢板厚度的影响,对厚度≤10mm的钢板,可取得3/4小尺寸冲击试样(7.5×10×55mm)或1/2小尺寸冲击试样(5×10×55mm)。
但是一定要注意,同规格及同一温度下的冲击功值才可相互比较。
只有在标准规定的条件下,才可按标准的换算方法,折算成标准冲击试样的冲击功,再相互比较。
9、硬度试验金属材料抵抗压头(淬硬的钢球或具有1200圆锥或角锥的金刚石压头)压陷表面的能力称为硬度。
根据试验方法和适用范围的不同,硬度可分为布氏硬度、洛氏硬度、维氏硬度、肖氏硬度以及显微硬度、高温硬度等。
冶金产品常用的是布氏硬度和洛氏硬度。
金属材料性能为更合理使用金属材料,充分发挥其作用,必须掌握各种金属材料制成的零、构件在正常工作情况下应具备的性能(使用性能)及其在冷热加工过程中材料应具备的性能(工艺性能)。
材料的使用性能包括物理性能(如比重、熔点、导电性、导热性、热膨胀性、磁性等)、化学性能(耐用腐蚀性、抗氧化性),力学性能也叫机械性能。
材料的工艺性能指材料适应冷、热加工方法的能力。
(一)、机械性能机械性能是指金属材料在外力作用下所表现出来的特性。
1 、强度:材料在外力(载荷)作用下,抵抗变形和断裂的能力。
材料单位面积受载荷称应力。
2 、屈服点(бs ):称屈服强度,指材料在拉抻过程中,材料所受应力达到某一临界值时,载荷不再增加变形却继续增加或产生0.2%L 。
时应力值,单位用牛顿/ 毫米 2 (N/mm2 )表示。
3 、抗拉强度(бb )也叫强度极限指材料在拉断前承受最大应力值。
单位用牛顿/ 毫米 2 (N/mm2 )表示。
4 、延伸率(δ ):材料在拉伸断裂后,总伸长与原始标距长度的百分比。
5 、断面收缩率(Ψ )材料在拉伸断裂后、断面最大缩小面积与原断面积百分比。
6 、硬度:指材料抵抗其它更硬物压力其表面的能力,常用硬度按其范围测定分布氏硬度(HBS 、HBW )和洛氏硬度(HKA 、HKB 、HRC )7 、冲击韧性(Ak ):材料抵抗冲击载荷的能力,单位为焦耳/ 厘米 2 (J/cm2 ).(二)、工艺性能指材料承受各种加工、处理的能力的那些性能。
8 、铸造性能:指金属或合金是否适合铸造的一些工艺性能,主要包括流性能、充满铸模能力;收缩性、铸件凝固时体积收缩的能力;偏析指化学成分不均性。
9 、焊接性能:指金属材料通过加热或加热和加压焊接方法,把两个或两个以上金属材料焊接到一起,接口处能满足使用目的的特性。
10 、顶气段性能:指金属材料能承授予顶锻而不破裂的性能。
11 、冷弯性能:指金属材料在常温下能承受弯曲而不破裂性能。
弯曲程度一般用弯曲角度α (外角)或弯心直径 d 对材料厚度 a 的比值表示, a 愈大或d/a 愈小,则材料的冷弯性愈好。
12 、冲压性能:金属材料承受冲压变形加工而不破裂的能力。
在常温进行冲压叫冷冲压。
检验方法用杯突试验进行检验。
13 、锻造性能:金属材料在锻压加工中能承受塑性变形而不破裂的能力。
(三)、化学性能指金属材料与周围介质扫触时抵抗发生化学或电化学反应的性能。
14 、耐腐蚀性:指金属材料抵抗各种介质侵蚀的能力。
15 、抗氧化性:指金属材料在高温下,抵抗产生氧化皮能力。
普通及机械结构用钢板中常见的日本牌号1、日本钢材(JIS系列)的牌号中普通结构钢主要由三部分组成:第一部分表示材质,如:S (Steel)表示钢,F(Ferrum)表示铁;第二部分表示不同的形状、种类、用途,如P(Plate)表示板,T(Tube)表示管,K(Kogu)表示工具;第三部分表示特征数字,一般为最低抗拉强度。
如: SS400--第一个S表示钢(Steel),第二个S表示"结构"(Structure),400为下限抗拉强度400MPa,整体表示抗拉强度为 400 MPa的普通结构钢。
2、SPHC--首位S为钢Steel的缩写,P为板Plate的缩写,H为热Heat的缩写,C商业Commercial 的缩写,整体表示一般用热轧钢板及钢带。
3、SPHD--表示冲压用热轧钢板及钢带。
4、SPHE--表示深冲用热轧钢板及钢带。
5、SPCC--表示一般用冷轧碳素钢薄板及钢带,相当于中国Q195-215A牌号。
其中第三个字母C 为冷Cold的缩写。
需保证抗拉试验时,在牌号末尾加T为SPCCT。
6、SPCD--表示冲压用冷轧碳素钢薄板及钢带,相当于中国08AL(13237)优质碳素结构钢。
7、SPCE--表示深冲用冷轧碳素钢薄板及钢带,相当于中国08AL(5213)深冲钢。
需保证非时效性时,在牌号末尾加N为SPCEN。
冷轧碳素钢薄板及钢带调质代号:退火状态为A,标准调质为S,1/8硬为8,1/4硬为4,1/2硬为2,硬为1。
表面加工代号:无光泽精轧为D,光亮精轧为B。
如SPCC-SD表示标准调质、无光泽精轧的一般用冷轧碳素薄板。
再如SPCCT-SB表示标准调质、光亮加工,要求保证机械性能的冷轧碳素薄板。
8、JIS机械结构用钢牌号表示方法为:S+含碳量+字母代号(C、CK),其中含碳量用中间值×100表示,字母C:表示碳 K:表示渗碳用钢。
如碳结卷板S20C其含碳量为0.18-0.23%。
有关钢材机械性能的名词1.屈服点(ζs)钢材或试样在拉伸时,当应力超过弹性极限,即使应力不再增加,而钢材或试样仍继续发生明显的塑性变形,称此现象为屈服,而产生屈服现象时的最小应力值即为屈服点。
设Ps为屈服点s处的外力,Fo为试样断面积,则屈服点ζs =Ps/Fo(MPa),MPa称为兆帕等于N(牛顿)/mm2,(MPa=106Pa,Pa:帕斯卡=N/m2)2.屈服强度(ζ0.2)有的金属材料的屈服点极不明显,在测量上有困难,因此为了衡量材料的屈服特性,规定产生永久残余塑性变形等于一定值(一般为原长度的0.2%)时的应力,称为条件屈服强度或简称屈服强度ζ0.2 。
3.抗拉强度(ζb)材料在拉伸过程中,从开始到发生断裂时所达到的最大应力值。
它表示钢材抵抗断裂的能力大小。
与抗拉强度相应的还有抗压强度、抗弯强度等。
设Pb为材料被拉断前达到的最大拉力,Fo为试样截面面积,则抗拉强度ζb= Pb/Fo(MPa)。
4.伸长率(δs)材料在拉断后,其塑性伸长的长度与原试样长度的百分比叫伸长率或延伸率。
5.屈强比(ζs/ζb)钢材的屈服点(屈服强度)与抗拉强度的比值,称为屈强比。
屈强比越大,结构零件的可靠性越高,一般碳素钢屈强比为0.6-0.65,低合金结构钢为0.65-0.75合金结构钢为0.84-0.86。
6.硬度硬度表示材料抵抗硬物体压入其表面的能力。
它是金属材料的重要性能指标之一。
一般硬度越高,耐磨性越好。
常用的硬度指标有布氏硬度、洛氏硬度和维氏硬度。
⑴布氏硬度(HB)以一定的载荷(一般3000kg)把一定大小(直径一般为10mm)的淬硬钢球压入材料表面,保持一段时间,去载后,负荷与其压痕面积之比值,即为布氏硬度值(HB),单位为公斤力/mm2 (N/mm2)。
⑵洛氏硬度(HR)当HB>450或者试样过小时,不能采用布氏硬度试验而改用洛氏硬度计量。
它是用一个顶角120°的金刚石圆锥体或直径为1.59、3.18mm的钢球,在一定载荷下压入被测材料表面,由压痕的深度求出材料的硬度。
根据试验材料硬度的不同,分三种不同的标度来表示:HRA:是采用60kg载荷和钻石锥压入器求得的硬度,用于硬度极高的材料(如硬质合金等)。
HRB:是采用100kg载荷和直径1.58mm淬硬的钢球,求得的硬度,用于硬度较低的材料(如退火钢、铸铁等)。
HRC:是采用150kg载荷和钻石锥压入器求得的硬度,用于硬度很高的材料(如淬火钢等)。
⑶维氏硬度(HV)以120kg以内的载荷和顶角为136°的金刚石方形锥压入器压入材料表面,用材料压痕凹坑的表面积除以载荷值,即为维氏硬度值(HV)1.冷轧带钢有哪些优点?答:厚度小,可生产热轧法无法生产的极薄带;精度高,厚度精度、平直度高;在无氧化下轧制,表面质量高;性能高、品种多、用途广。
2.可逆式冷轧机中张力主要作用是什么?答:(1)防止带钢在冷轧过程中跑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