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聊城市2018届高三5月第三次高考模拟文综历史试题word版有答案AUHMwA

合集下载

2018年高考第三次模拟历史试卷

2018年高考第三次模拟历史试卷

2018年高考第三次模拟历史试卷1. 下表为不同史籍关于宗法的历史叙述。

据此能够得出的历史结论是A. 宗法制被后世完全承袭B. 编修家谱具有敬宗收族的作用C. 家训家规渗透理学思想D. 族谱都能解释姓氏的演变历程【答案】B【解析】由材料可以得出,四则材料均体现出家谱的编撰,以明确血缘关系的亲疏,说明编修家谱具有敬宗收族的作用,B符合题意;A“完全”说法过于绝对;材料没有体现宋明理学的内容,C不正确;D与材料主旨不符。

故选B。

点睛:本题考查了宗法制的相关内容,考查学生对史料的辨别和应用等,要求学生依据材料寻求其共同点,以此来确定其所阐述的共同史实,以此作答即可。

2. 唐代中后期,枢密院是宦官掌握的内廷机枢。

五代时,枢密院变为武夫掌控的、文臣俯首的权力机构。

到宋代,枢密院的正副职则多由文臣担任,文官参预典掌枢密。

这一变化有助于A. 提高政府的行政效率和降低行政成本B. 解决中央与地方的权力分配C. 增强军队的有效指挥与实际作战能力D. 消除将权对君权的潜在威胁【答案】D【解析】材料“枢密院的正副职则多由文臣担任,文官参预典掌枢密”与宋代重文轻武的政治特点密切相关,文官掌管枢密院,可以防止武将专权,威胁皇权,D符合题意;A与材料无关;BC说法均不正确。

3. 公元1023年,北宋设立了益州交子务,开始正式发行官方交子。

交子采取分界发行的办法,每界到期时,用新发行的交子替换旧发行的交子。

每界交子发行以1256340缗为限。

其直接目的是A. 健全金融信用体系B. 确立交子发行规则C. 适应商品经济发展D. 缓解政府财政困难【答案】B【解析】本题考查了交子的发行的相关内容,材料“开始正式发行官方交子。

交子采取分界发行的办法”可以得出,政府规定了交子的发行办法,即规则,B符合题意;A与材料无关;C是根本目的;D与材料无关。

点睛:本题考查了商品经济发展的相关内容,解题的关键在于对材料“交子采取分界发行的办法,每界到期时,用新发行的交子替换旧发行的交子”的理解和掌握,要求学生结合所学知识,依据材料作答即可。

最新 山东省聊城市2018学年高三历史第三次月考试题(新人教版) 精品

最新 山东省聊城市2018学年高三历史第三次月考试题(新人教版) 精品

聊城市2018—2018学年高三历史第三次月考试题考试时间为100分钟,满分100分一、非选择题(共54小题,每小题1分,共54分。

)在几千年的文明史上,国家政治制度的确立、改革和不断完善,推动了社会的进步。

据此回答1—4题。

1.2018年4月19日,中国国民党荣誉主席连战在漳州龙海马崎村举行了盛大的祭祖仪式。

这种“认祖归宗”的情结源于古代的()A.宗法制B.分封制C.井田制D.郡县制2.隋唐的三省六部制完善了自秦以来的中央集权制,其积极作用主要在于()A.解决了中央与地方的矛盾B.加强了专制皇权C.通过分工与制约,提高工作效率D.有利于选拔人才,保证政治清明3.伯利克里在著名的《葬礼演说》中说:“我们的政治制度之所以称为民主政治,是因为政权是在全体公民手中,而不是在少数人手中。

”这段话反映出雅典民主制的基本特点之一是()A.民主面前人人平等B.人民主权C.法律面前人人平等D.民主为国内人共享4.古罗马《民法大全》规定“……不得基于怀疑而惩罚任何人。

……与其判处无罪之人,不如容许罪犯逃脱惩罚。

”这反映了古罗马民法()A.主张重罪轻罚B.肯定证据C.纵容犯罪D.维护贵族利益在鸦片战争后一个世纪的时间里,中华民族历经磨难,进行了艰苦卓绝的探求与抗争,终于使苦难的中国见到曙光。

据此回答5—10题。

5.下面关于五四运动的四副对联,其中哪一副对联反映了五四运动取得了一定胜利()A.“学生含冤,定卜三年不雨;同胞受辱,可兆六月风雪”B.“民众雪耻心坚,全市罢工;本店金钱主义,独自开张”C.“学生一日不释,本店一日不开”D.“共争青岛归还,同看国贼罢黜;欢呼学生复课,庆贺商店开门”6.清代长期实行闭关政策的根源主要反映于()A.“恐西洋教传入,有乱中国固有道统”B.“蛮夷觊觎中土时日已久”C.“郑氏后裔偏安于东南一隅”D.“天朝无所不有,原不藉外夷货物以通有无”7.下列对应关系连线不正确的()A.《南京条约》——协定关税B.《天津条约》——允许内地传教C.《马关条约》——免征内地税D.《辛丑条约》——赔款以关税、茶税抵押8.有人认为甲午战争是“传统中国与近代中国的分界线”,这主要是因为甲午战争后()A.帝国主义掀起瓜分中国的狂潮,中国面临严重的民族危机B.民族工业获得初步发展,资产阶级开始登上政治舞台C.清政府引进西方近代技术,放宽对民间设厂的限制D.发展商业和开设议院的要求出现,维新变法思想开始形成9.《杂文月刊》曾刊登过一篇名为《中国简史》的文章,其中有:“林则徐说:我销;洪秀全说:我反;康有为说:我变;孙中山说:看我的。

山东省聊城市2017-2018学年高三第三次模拟考试文科综合历史试题

山东省聊城市2017-2018学年高三第三次模拟考试文科综合历史试题

2017-2018学年第I卷选择题1. 春秋中叶后,宋国六卿已无太宰、太史等职。

其他各国的太宰、太师、太史也都成为次要职位;而主管行政、财政、军事、司法的司徒、司空、司马、司寇等政务官,则上升为六卿。

这反映出A. 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基本形成B. 西周分封制无约束力C. 政府权力的官僚化趋势增强D. 诸侯国战争频率提高【答案】C【名师点睛】本题解题的关键点在于要正确理解材料中“政务官”的含义——政府权力的官僚化,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基本形成时间要有一个正确的认识,然后再根据材料的具体内容准确判断最后一个选项的内容在材料中未体现即可做对此题。

2. 墨子曾提出:“譬如筑墙然,能筑者筑,能实壤者实壤,能欣者欣(同掀),然后墙成也;能谈辩者谈辩,能说书者说书.能从事者从事。

”墨子意在说明A. 房屋建筑应该遵循基本规律B. 国家建设应各尽其才C. 社会各阶层应相互合作D. 金属生产工具迅速普及【答案】B【解析】根据材料信息,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材料是强调墨子认为能干什么就干什么,即意在说明国家建设应做到人尽其力、各尽其才,选B是符合题意的,正确;选项A是对题意的片面理解,没看清材料的本质,不符合题意,排除;材料不涉及各阶层应相互合作方面的信息,选项C不符合题意,排除;材料未体现金属生产工具迅速普及的信息,选项D不符合题意,排除;故本题选B。

3. 理学的产生可以追溯到唐代反佛思潮及宋初儒学家的思想影响,正如钱穆先生所说:‘治宋必始于唐.”这说明A. 宋代学者崇儒风尚盛行B. 理学未能传承佛教思想C. 唐宋社会形成多元思想D. 理学思想融合久经磨砺【答案】D【解析】据材料“追溯到唐代反佛思潮及宋初儒学家的思想”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理学的形成的特点是糅合了佛、道思想,发展了儒家思想。

“治宋必始于唐”说明唐朝的思想演变对理学的产生有深远影响,故材料说明理学思想融合久经磨砺,故D选项正确;宋代学者崇儒风尚盛行,没有突出唐代的思想影响,故A选项错误;理学融合了佛教思想,故B选项错误;材料主旨是说明唐朝的思想演变对理学的影响,不是说明唐宋社会形成多元思想,故C 选项错误。

2018年高考全国3卷历史Word版含解析

2018年高考全国3卷历史Word版含解析

2018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文科综合能力测试(历史)一、选择题:本题共12小题,每小题4分,共48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 据考古报告,从数十处战国以前的墓葬中发现了铁器实物,这些铁器不少是自然陨铁制作而成,发现地分布情况见下图。

据此可知,战国以前A. 铁制农具得到普遍使用B. 新疆地区与中原联系紧密C. 我国的冶铁技术已经相当普及D. 铁器分布可反映社会发展程度【答案】D【解析】由图片信息可知,铁器实物的分布主要是在经济较为发达的黄河和长江中下游地区,说明铁器分布与社会经济的发展程度密切相关,D符合题意;从图片材料中铁器分布的地区可知,当时我国大部分地区还没有铁制农具,故A中“普遍”说法不正确;材料反映的是铁器实物的分布情况,不能得出新疆和中原地区的关系,也得不出冶铁技术的发展情况,故B、C不正确。

点睛:本题考查古代中国手工业的发展情况,属于图片类试题,侧重考查学生解读图片、提取有效信息的能力。

解答此类试题,要求学生结合所处时代背景及古代中国铁制农具的状况进行分析。

2. 表1 宋代宰相祖辈任官情况表表1据学者研究整理而成,反映出两宋时期A. 世家大族影响巨大B. 社会阶层流动加强C. 宰相权力日益下降D. 科举制度功能弱化【答案】B3. 我国第一部药学专书《神农本草经》大约成书于汉代,《唐本草》是世界上第一部由国家制定的药典,宋代颁行了多部官修本草,明代李时珍撰成药物学集大成之作《本草纲目》,由朝廷颁行。

这些史实说明,我国古代药学的发展A. 源于大一统的政治体制B. 得益于国家力量的支持C. 是商品经济繁荣的结果D. 受到了宋明理学的推动【答案】B【解析】由材料“《唐本草》是世界上第一部由国家制定的药典,宋代颁行了多部官修本草,明代李时珍撰成药物学集大成之作《本草纲目》,由朝廷颁行”可知,古代中国药物学著作大都是由国家或者朝廷制定或颁行的,由此得出,古代药学的发展得益于国家力量的支持,B符合题意;材料反映的是国家对药学发展的支持,没有体现政治制度的影响,A不正确;材料没有涉及商品经济发展的相关信息,C不正确;药学的发展与宋明理学没有必然联系,D不正确。

5月2018届高三第三次全国大联考(新课标Ⅲ卷)历史卷(全解全析)

5月2018届高三第三次全国大联考(新课标Ⅲ卷)历史卷(全解全析)

文科综合历史第1页(共6页)原创精品资源学科网独家享有版权,侵权必究!12018年第三次全国大联考【新课标Ⅲ卷】文科综合历史·全解全析242526272829303132333435DBBABBDCBCAC24.D 【解析】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宗法制是分封制实行的基础,分封制是宗法制在政治方面的体现,A 项错误。

宗统和君统只是贵族间相互关系的两个方面,没有拓展到平民,B 项错误。

C 项与材料主旨不符。

分封制与宗法制互为表里,相辅相成。

层层的分封,形成森严的等级,保证了贵族在政治上的垄断和特权地位,同时宗法关系有利于凝聚宗族,防止内部纷争,强化王权,把“国”和“家”密切地结合在一起,D 项正确。

26.B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宋朝时期的经济。

表格显示农税收入和农税占总税的比重降低,不符合“重农”的作用,A 项错误。

分析表格可知,至道十年、熙宁十年宋朝的赋税总收入中,农税的税额和农税占总税的比重总体减少,而商税收入和商税占总税的比重则大幅度上升。

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北宋时期坊市制度被打破,草市、夜市崛起,商品经济进一步发展,导致商税收入和商税占总税比重上升,B 项正确。

资本主义萌芽出现在明朝中后期,C 项错误。

经济重心南移完成是在南宋,表格反映的是北宋时期的赋税状况,D 项错误。

27.A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明朝的都察院。

材料表明,但凡国家政事的得与失,军事与民生的利与弊,十三道监察御史都应该直言不应该回避。

当国家有重大政事的时候,应该集合到朝廷积极参与讨论,即监察御史可参议军国大政,A 项正确。

司法权侧重对案件和罪犯的审判,材料中没有体现,B 项错误;材料的侧重点不在纠察百官和行使监督权,而是积极参与国家大事决策的讨论,C 、D 两项错误。

28.B 【解析】材料讨论的是部分民众的落后思想观念对经济近代化的消极影响,并未涉及抵制列强侵略,A 项错误。

建设新式产业与交通和开矿是经济领域近代化的表现,但与此同时,部分民众将西方的先进技术成果视为敌人,盲目抵制西方文明,影响了学习西方先进技术以及本国经济的发展,存在思想文化落后阻碍近代化的情况,即思想近代化与经济近代化的发展不同步,B 项正确。

2018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仿真卷 文科综合历史(三)(解析版)

2018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仿真卷 文科综合历史(三)(解析版)

2018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仿真卷文科综合能力测试(三)本试题卷共26页,46题(含选考题)。

全卷满分300分。

考试用时150分钟。

★祝考试顺利★注意事项:1.答题前,先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试题卷和答题卡上,并将准考证号条形码粘贴在答题卡上的指定位置。

用2B铅笔将答题卡上试卷类型A后的方框涂黑。

2.选择题的作答: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写在试题卷、草稿纸和答题卡上的非答题区域均无效。

3.非选择题的作答:用签字笔直接答在答题卡上对应的答题区域内。

写在试题卷、草稿纸和答题卡上的非答题区域均无效。

4.选考题的作答:先把所选题目的题号在答题卡上指定的位置用2B铅笔涂黑。

答案写在答题纸上对应的答题区域内,写在试题卷、草稿纸和答题卡上的非答题区域均无效。

5.考试结束后,请将本试题卷和答题卡一并上交。

第Ⅰ卷本卷共35个小题,每小题4分,共140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 孔子极力倡导仁人君子之道,其所谓的仁人君子不仅具备忠信、克己、礼让、仁恕等美德,还具有经世济民的情怀。

孔子大力倡导君子之道,反映了当时A. 士阶层的思想品格和政治要求B. 礼崩乐坏、社会动荡不安的现实C. 儒家重建社会秩序的政治主张D. 思想家对理想人格的共同追求【答案】B【解析】根据“仁人君子不仅具备忠信、克己、礼让、仁恕等美德,还具有经世济民的情怀”表明孔子注重个人自我修养和经世济民情怀,反映了春秋时期天下大乱的政治局面,孔子主张“克己复礼”,匡正社会秩序,B正确;材料体现的是孔子的思想主张,并非“士阶层的思想品格和政治要求”,排除A;材料体现的是孔子大力倡导君子之道,即作为君子应该具备的人格,不属于“政治主张”,排除C;材料体现的是孔子的思想主张,无法体现“思想家对理想人格的共同追求”,排除D。

点睛:思想文化是社会现实的反映,面对春秋时期礼崩乐坏、天下大乱的社会现实,孔子主张忠信、克己、礼让、仁恕等美德,希望匡正社会秩序,体现孔子经世济民的情怀。

山东省聊城市2018届高三5月第三次模考试文科综合试题 Word版含答案

山东省聊城市2018届高三5月第三次模考试文科综合试题 Word版含答案

山东省聊城市2018届高三三模文综试题第Ⅰ卷本卷共35小题。

每小题4分,共140分。

在每个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下图是2017年4月23日某摄影爱好者利用无人机在江苏省兴化市(32.5°N,119.9°E)的一处“鱼塘——太阳能电站”附近航拍的照片,拍摄方向与太阳照射方向一致。

读图完成1~2题。

1.航拍时无人机镜头朝向为A.东南B.西南C.西北D.东北2.有关照片所示地区的叙述,正确的是A.航拍时,北京时间约为15时B.该日昼长夜短且该日至“劳动节”期间昼逐渐变长C.该日正午太阳高度达一年中最大值D.该日日出方向为东南钱塘江河口段河床高度受径流与潮汐共同影响,在不同季节、不同河段受侵蚀或堆积作用发生明显变化。

研究人员曾连续多年对闸口至澉浦段河床高度进行测量,结果表明:枯水期仓前以西升高,以东降低。

历史上钱塘江河口潮强流急,河床宽且浅,冲淤幅度很大,导致主河道摆动频繁。

20世纪60年代以来,水利部门对钱塘江河口进行了治理,缩窄江道是其中重要措施。

读图完成3~5题。

3.江道缩窄前,枯水期主要外力作用及仓前东、西两侧河段河床高度的变化,推测合理的是A.河流作用为主,西侧侵蚀降低,东侧堆积升高B.河流作用为主,西侧堆积升高,东侧侵蚀降低C.潮流作用为主,西侧侵蚀降低,东侧堆积升高D.潮流作用为主,西侧堆积升高,东侧侵蚀降低4.与江道缩窄后相比,江道缩窄前,钱塘江最佳观潮点①偏东②偏西③潮差较大④潮差较小A.①③B.②③C.①④D.②④5.缩窄江道的主要目的是A.稳定入海江道B.增大河流入海径流量C.减轻海水侵蚀强度D.减轻风暴潮对河口的影响在对流层中,气温随高度的增加而减小,空中0℃层所对应的海拔高度就是气象学上说的0℃层高度。

下图为近50年来我国青藏高原和西北干旱区某季节0℃层高度年际变化图,读图完成6~7题。

6.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a表示西北干旱区,b表示青藏高原区B.1960~2010年,a区的0℃层高度变化幅度一直小于b区C.1960~1985年,a、b两地区0℃层高度均呈波动下降趋势D.1990~2010年,我国青藏高原气温比较稳定7.下列关于图示季节的叙述,可信的是A.塔里木河正值枯水期B.昆仑山雪线海拔较低C.北美大陆等温线向南凸D.天山牧民利用林带以上的山地牧场放牧2017年2月17日,我国环境保护部、国家发展改革委等多部委联合北京、天津、河北等省(市)政府下发《京津冀及周边地区2017年大气污染防治工作方案》,要求将“2+26”城市(北京市、天津市和河北省、山西省、河南省、山东省的部分城市)列为北方地区冬季清洁取暖规划首批实施范围。

2018年高考全国卷Ⅲ文综历史试题(word档含答案详细解析)

2018年高考全国卷Ⅲ文综历史试题(word档含答案详细解析)

2018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文科综合能力测试(历史)注意事项:1.答题前,考生务必用0.5毫米黑色签字笔将自己的姓名、座号、考生号、县区和科类写在答题卡和试卷规定的位置上。

2.第Ⅰ卷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途其他答案标号。

写在试卷上无效。

3.第Ⅱ卷必须用0.5毫米黑色签字笔作答,答案必须写在答题卡各题目指定区域内相应的位置;如需改动,先划掉原来的答案,然后再写上新的答案;不能使用涂改液、胶带纸、修正带。

不按以上要求作答的答案无效。

一、选择题:本题共12小题,每小题4分,共48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据考古报告,从数十处战国以前的墓葬中发现了铁器实物,这些铁器不少是自然陨铁制作而成,发现地分布情况见图7。

据此可知,战国以前图7A.铁制农具得到普遍使用B.新疆地区与中原联系紧密C.我国的冶铁技术已经相当普及D.铁器分布可反映社会发展程度2.表1 宋代宰相祖辈任官情况表表1据学者研究整理而成,反映出两宋时期A.世家大族影响巨大B.社会阶层流动加强C.宰相权力日益下降D.科举制度功能弱化3.我国第一部药学专书《神农本草经》大约成书于汉代,《唐本草》是世界上第一部由国家制定的药典,宋代颁行了多部官修本草,明代李时珍撰成药物学集大成之作《本草纲目》,由朝廷颁行。

这些史实说明,我国古代药学的发展A.源于大一统的政治体制B.得益于国家力量的支持C.是商品经济繁荣的结果D.受到了宋明理学的推动4.明朝中期以后,京城及江南地区,雕印出版个人著作之风盛行,有人谑称:“老童(生)、低秀(才),胸无墨、眼无丁者,无不刻一文稿以为交游酒食之资。

”士大夫间也流行将书籍作为礼物。

这种现象可以说明当时A.学术文化水平迅速提升B.士人的地位显著提高C.经世致用思想影响广泛D.崇尚文化的氛围浓厚5.英国科学家赫胥黎的《进化论与伦理学及其他》认为不能将自然的进化论与人类社会的伦理学混为一谈。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4.商朝人祭祖对象广泛,从高祖到先公、先王、先妣,从直系到旁系再创异族功臣,虽然有亲疏之别,祭祀用品也有多寡之分,但他们都受到商朝人的祭祀,材料所述現象A.彰显了中华民族的美德B.表明宗法制已经形成C.说明祭祖与专制王权密切D.反映了社会等级森严25.历史学家吕思勉说,秦以后由封建时代进入郡县时代。

此后,虽然出现过“封建的四次反动”,但都以失败告终。

“封建的四次反动”应包括A.秦朝的焚书坑儒B.明朝的特务统治C.唐朝设置节度使D.汉初分封同姓王26.隋至唐前期的中书门下是决策首脑机关,从不负担琐碎事务。

唐代中后期至宋代的中书门下承担了大量的日常政务性工作,出现了中枢机构政务化的趋向。

宋代的设官分职方式,在“从睉芜杂”的表象背后,突出了国家政务的核心内容。

上述变化主要表明A.史治渐档清廉化B.部门间关系更融洽C.官员日趋专业化D.中央集权显著加强27.成书于明朝末年的《温氏母训》指出,“治生是要紧事”,“士农工商、各执一业,各人各治所生”,并且认为“通文义的商贸”与“学孝弟(悌)的秀才”、“知稼稿的公子”的地位一样。

这表明当时A.商品经济发展冲击传统观念B.家训重在灌输封建伦理C.经商谋生已经成为社会共识D.社会阶层流动速度加快28.“史家的工作和自然科学家正相反,专务求‘不共相’。

倘若把许多史迹相异的属性剔去,专抽出那相同的属性结果便将史的精魂剥夺净尽了。

”梁启超这段话的主要含义是A.求同思维基本无助于史学研究B.治史贵在探索历史的变化C.史学与自然科学研究方法迥异D.批判性思维是创新的源泉29.秋瑾就义后不久,同盟会领导人胡汉民说:“故为中国计,为多数人计,此后非特暗杀之事不可行,即零星散碎,不足置彼房死命之革命军,亦断不可起。

”这一言论反映出,当时的革命志士A.革命立场发生动摇B.要改变革命策略C.计划创立革命政党D.斗争目标不明确30.南京国民政府于1931年提出,“基本工业之创办,重大工程之建筑均须择国防后方之安全地带而设置之。

1935年又决定:“凡各兵工厂尚未装成之机器,应暂停止,尽量设法改运于川黔两省,并须秘密陆续运输,不露形迹。

”这突出说明国民政府A.力图改变不合理的工业布局B.意识到新的世界大战将爆发C.微对川黔地区红军秘密“围剿”D.正准备实施工业的战略内迁31.改革开放以来,海外华人群体中新移民的数最迅速增长,“海归派”“海鸥族”等成为热词。

中国政府鼓励和吸引海外华侨华人人才以多种形式报国,1993年,“回国服务”的口号正式更改为“为国服务”。

这一变化主要表明A.国内技术人才增长较快B.新移民的爱国热情高涨C.跨国移民潮流发展迅速D.政府人才政策出现转折32.雅典法律的格式均以“会议与民众决定”的字样开头;每位公民被授予公民权或公职者就职的时候,都要宜督“保护法律,忠于法律”。

这些做法主要体现出A.法律在公民心中威严神圣B.法律注重保护私有财产C.公民大会是最高权力机关D.公民积极参与城邦政治33.1689年颁布的《叛乱法案》规定,平时国王必须经过议会同意才能征集和维持军队;1694年颁布的《三年法案>规定,每三年必须召开次议会;1701年颁布的《嗣位法》规定,国王所做的一切决定和政府命令,必须由同意该顶决定的枢密院的成员,即政府大臣签署才能生效。

英国上述法案的颁布突出表明A.责任制内阁正式建立B.君主立宪制日趋完善C.国王的立法权被剥夺D.国王真正成为“虚君”34.对已处于工业化初期的苏联西方世界仍存在着两种倾向:一种是继续敌视苏联,并竭力阻挠苏联与资本主义国家之间事务性联系的发展;另一种是要求停止反苏挑衅,扩大与苏联在贸易和技术方面的合作。

其中的“另一种”倾向主要反映出当时A.苏联已打破了帝国主义封锁B.西方开始效仿计划经济体制C.苏联与西方经济具有互补性D.新经济政策的效果异常显著35.“301条款”是美国《1974年贸易法》第301条的俗称,该条款是美国贸易法中有关对外国立法或行政上违反协定、损害美国利益的行为采取单边行动的立法投权条款。

依据这一条款,2018年4月16日,美国商务部宜布将全面禁止美国公司向中兴通讯销售零部件、商品、软件和技术7年,这对于芯片严重依赖美国进口的中兴通讯是致命的打击。

材料主要表明A.高科技产业发展迅猛B.世界经济体系发生变化C.中国制造业基础薄弱D.美国无视世贸组织规则41.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25分)材料一当葡萄牙人获得澳门贸易的许可以后,澳门开始成为沟通东西方经济的重要商埠,并一跃而成为葡萄牙与印度、中国、日本贸易航线的重要枢纽港口,西班牙人到达美洲以后,绕过美洲南端,进入太平洋,来到菲律宾群岛。

1580年以后,西班牙的马尼拉当局,为生丝、丝织品、棉布、瓷器等中国商品找到了一条通向墨西哥的航路一一太平洋海上丝绸之路。

这迥然不同于以往的海上丝绸之路,它不再局限于东北亚或东南亚,而是越过大半个地球,由亚洲通向美洲的远程贸易。

“马尼拉大帆船”满载中国商品,横渡太平洋,前往墨西哥。

这就是持续了二百多年的沟通马尼拉与阿卡普尔科的大帆船贸易。

由于这种贸易以中国的丝绸为主角,葡、西两国及其殖民地无法用香料等初级产品与中国工艺精良的高级商品在贸易上达成平衡,必须支付巨额白银货币,因此被西方学者概括为“丝一银”对流。

由于中国出口的商品主要来自太湖流域以及东南沿海地区,巨额白银资本的流入,无疑刺激了这些地区经济的蓬勃发展和市场机制的日益完备。

——摘编自《文明的彷徨——晚明历史大变局》材料二大帆船贸易促进了原产墨西哥的玉米传入中国,此外,西红柿、花生、向日葵、马铃薯乃至南瓜等今天我们的日常食物也都起源于美洲。

在菲律宾,大帆船建造主要是中国木工、铁匠完成;帆船检修、货物搬远也依依赖大批华工。

勤劳的中国人还远渡重洋,为拉丁美洲带来了生产技术和中国文化。

前往美洲的华人中有些是商人,他们携带中国货物直接前往阿卡普尔科换取白银;有些则是被当做仆役甚至奴隶运往美洲的;同期,还有旅菲的华人手工艺人和水手为逃避菲律宾殖民当局的迫害而踏上拉丁美洲的土地。

他们到达墨西哥、秘鲁并在那里定居。

当时的阿卡普尔科因华侨众多而被誉为“唐人城”,在墨西哥城甚至16世纪就出现了“唐人街”。

——摘编自韩晗《试析16-19世纪跨太平洋“大帆船”贸易及其对拉丁美洲与中国的影响》(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促使大帆船贸易形成的历史条件。

(10分)(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大帆船贸易与传统的海上丝绸之路相比呈现出的主要不同,并说明大枫船贸易的历史影响。

(15分)42.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12分)材料“重文轻武”是宋朝基本国策,即所谓:“重文教,轻武事”(《续资治通鉴长编》)。

有学者认为,“重文轻武”国策的推行,促进了宋朝的繁荣。

还有学者认为,“重文轻武”国策的推行,导致了宋朝积弱局面的形成。

根据材料,从中提炼出一个观点,自拟论题,并结合所学知识进行简要论述。

(要求:写明观点,观点合理,论述须有史实依据,史论结合。

12分)45.【历史一选修1: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15分)材料一传统福利一是只面向城镇居民,造成了城乡居民的不平等待遇;二是在城镇,有固定工作单位的职工及其家庭与没有固定工作单位成单位太小而无力建设集体福利的职工及其家庭之间,在福利权益及待遇方面的差距甚大,孤老残幼则仅能享受最低生活保障待遇;三是职业福利因有严格的身份限制,在干部与职工之间、国有单位职工与非国有单位职工之间乃至同一所有制类型单位之间,因经济能力的不同而事实上出现福利保障权益及待遇的差异,从而亦存在着非公平現象;四是一些具体项目的设置存在着非公平性,如传统教育福利主要面向高校而忽略了义务教育,上大学有助学金,而中小学教育则经費不足,致使“希望工程”有了有利的生成条件,等等。

——摘编自《我国社会福利的现状、问题及改革措施》材料二从我国的基本国情出发,采取国家、集体和个人等多渠道投资方式,形成社会福利机构多种所有制形式共同发展的格局。

社会福利机构除确保国家供养的特困群体的需求外,还要面向全社会老年人、残疾人,拓展服务领域,扩大服务范围和覆盖面,并根据服务对象的不同情况,实行有偿、减免或无偿等多种服务。

社会福利机构和社区除集中养老、助残外,应发挥多种服务功能,为家庭和个人提供支持。

——摘编自《中国社会福利社会化总体目标探究》(1)根据材料一,概括我国传统福利的主要弊端。

(6分)(2)根据材料二,概括我国福利社会化的总体目标。

(6分)从传统福利制度走向新型社会福利制度,政府应重点做好哪些工作? (3分)46.【历史一选修3: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15分)材料大国的争霸可以通过多种形式和采取多种手段来进行,而战争可以说在历史上一直是多种形式和手段中最高的形式或最后的手段。

然而,在漫长的岁月里,征杀战伐都是在步、骑、车、船所能达到的平面上,在当时人们力所能及的有限范围里,主要由交战双方(或各方)的军队在前线进行的。

只有当资本主义发展到垄断资本主义或者说帝国主义阶段,才提供了促使这种战争演变成世界大战的社会条件和物质技术条件。

前线和后方的联系的依赖关系无比密切,经济因素和精神因素的作用大大提高,武装斗争的范围、规模和烈度空前增长。

于是在二十世纪,终于出现了两次世界大战这种骇人听闻的現象。

……而物极必反,当战争被推向其极限的同时,也就从中产生了它自身的否定因素。

一方面,现代战争必须动员日益广大的人民群众参加。

另一方面,对于那些进行争霸的大国当权集团来说,在现代条件下,无限制的全面战争将会带来毁灭性的结果……为此,今天即使在进行争霸的大国,也不把进行无限制的全面核大战作为现实的可行手段,而在致力于寻求低烈度的有限战争方案。

——摘编自任银睦《概论世界大战的起源和抑制因素》(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直到20世纪才出现两次世界大战的主要原因。

(8分)(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现代社会中制约世界大战发生的主要因素。

(7分)47.【历史-选修4:中外历史人物评说】(15分)材料欧阳修,幼孤家贫,母亲郑氏守节,亲诲之学。

参加科举考试,三试皆第一,官馆阁校勘。

少时曾游“大姓李氏”家,“见有弊筐贮故书在壁间,发而视之,得唐昌黎先生(韩愈)文集六卷,脱落颠倒,无次序……是时天下学者,能者取科第擅名声,以夸荣当世,未尝有道韩文者。

”“后七年,举进士及第,官于洛阳,因出所藏《昌黎集》而补缀之。

其后,天下学者亦渐趋于古,而韩文遵行于世。

”嘉祜二年(1057年),欧阳修奉命知贡举,慧眼识才俊,北宋儒学中蜀学代表苏轼、洛学代表程颢、关学代表张载、著名散文家曾巩都在这次科举考试中成为进士。

王安石经过曾巩的推荐后来也成为欧阳修的门生。

“文以载道”是韩愈提倡古文运动的核心口号之一。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