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工安全教育(第七章机械伤害的预防)
机械伤害预防措施

机械伤害预防措施标题:机械伤害预防措施引言概述:机械伤害是指在使用机械设备或工具时,由于操作不当或设备故障导致的人身伤害。
为了降低机械伤害的发生率,必须采取有效的预防措施。
本文将从五个方面介绍机械伤害的预防措施,以帮助人们更好地保护自己。
一、操作规范1.1 熟悉设备操作手册:在使用任何机械设备之前,应仔细阅读设备的操作手册,了解设备的使用方法和注意事项。
1.2 穿戴适当的防护装备:在操作机械设备时,应穿戴符合安全标准的防护装备,如安全帽、护目镜、手套等。
1.3 遵守操作规程:在操作机械设备时,应严格按照操作规程进行,不得随意更改或忽略操作步骤。
二、设备维护2.1 定期检查设备:定期对机械设备进行检查,确保设备的各项部件完好无损,避免因设备故障导致的伤害。
2.2 及时维修故障:一旦发现设备存在故障或异常,应立即停止使用并进行维修,确保设备的正常运转。
2.3 停机前检查:在停机前应对设备进行全面检查,确保设备处于安全状态,避免因操作不当导致的伤害。
三、作业环境3.1 清理作业场地:在进行机械作业前,应清理作业场地,确保场地整洁无障碍物,避免因障碍物导致的伤害。
3.2 确保通风良好:在使用机械设备时,应确保作业场地通风良好,避免因缺氧或有毒气体导致的伤害。
3.3 防止滑倒:作业场地应保持干燥,避免因地面湿滑导致的滑倒伤害。
四、培训教育4.1 定期进行安全培训:对从事机械作业的人员进行定期的安全培训,提高其安全意识和操作技能。
4.2 紧急应对培训:对机械设备操作人员进行紧急应对培训,使其能够在事故发生时迅速做出正确的反应。
4.3 建立安全文化:在企业内部建立安全文化,倡导员工安全第一的理念,共同维护工作场所的安全。
五、监督管理5.1 设立安全岗位:在工作场所设立专门的安全岗位,负责监督机械作业过程中的安全情况。
5.2 定期检查整改:对机械设备和作业环境进行定期检查,及时发现问题并进行整改,确保工作场所的安全。
机械伤害预防措施

机械伤害预防措施一、背景介绍机械伤害是指在工作场所使用机械设备过程中可能发生的伤害。
这些伤害可能包括切割、夹捏、撞击、压碾等各种形式。
机械伤害是工作场所安全的一个重要问题,需要采取一系列的预防措施来保障工人的安全。
二、机械伤害预防措施1. 机械设备维护(1)定期检查设备:确保设备处于良好的工作状态,避免因设备故障导致的伤害事故。
(2)定期保养设备:对设备进行润滑、清洁等保养工作,确保设备的正常运行。
(3)设备操作规程:制定设备操作规程,明确操作步骤和注意事项,避免因操作不当导致的伤害。
2. 机械设备安全防护(1)安装防护装置:对机械设备进行安全防护装置的安装,如安全护罩、安全开关等,防止工人接触到危(wei)险部位。
(2)警示标识:在机械设备周围设置明显的警示标识,提醒工人注意安全。
3. 工人培训和教育(1)培训工人:对工人进行机械设备的操作培训,使其熟悉设备的工作原理、操作方法和安全注意事项。
(2)安全教育:定期组织安全教育活动,提高工人对机械伤害的认识和预防意识。
4. 工作环境改善(1)工作场所布局:合理布置机械设备和工作区域,确保工人有足够的空间进行操作。
(2)照明设施:保证工作区域的充足照明,避免因照明不良导致的操作失误和伤害。
5. 安全管理(1)安全责任制:建立健全的安全责任制,明确各级管理人员的安全职责,确保安全工作的有效开展。
(2)事故报告和分析:对发生的机械伤害事故进行及时报告和分析,总结教训,采取相应的改进措施。
三、机械伤害预防效果评估为了评估机械伤害预防措施的效果,可以采用以下方法:1. 统计数据分析:对机械伤害事故的发生情况进行统计和分析,比较在采取预防措施先后的差异。
2. 安全巡检和检查:定期进行安全巡检和检查,查看机械设备的安全防护装置是否完好,工人是否按照规程操作。
3. 反馈调查:定期向工人进行反馈调查,了解他们对机械伤害预防措施的感受和意见,进一步改进措施。
四、结论机械伤害是工作场所安全的一个重要问题,需要采取一系列的预防措施来保障工人的安全。
机械伤害的预防及其应急措施

机械伤害的预防及其应急措施:在生产过程中,机械设备的应用,为了减轻员工劳动强度,大量使用机械设备,以提高工作效率。
机械伤害要作为企业问题抓紧工作,避免发生机械伤害事故,对职工进行必要的机械设备的安全生产技术教育,使员工熟悉操作时必须注意使用安全和穿着必要的劳动防护用品。
在思想上上树立安全生产知识,同时在管理上加强监控,在技术上采取有效的安全防范措施,避免发生机械事故。
一、防止机械事故伤害的基本安全技术要求以预防机械伤害事故为目标,对于可能发生机械伤害事故的特定危险性生产作业,在生产作业前,制定安全防范技术措施,进行技术交底教育,防止员工违章作业。
对机械设备进场安装生产前要进行检查验收工作,防止因机械设备损坏或安全防护装置损坏不符合安全要求和缺陷发生事故。
在日常工作中应经常进行安全检查,对有缺陷不符合安全生产要求的安全防护装置等进行及时维修或更换。
1、熟悉并执行安全操作规程,杜绝违章作业.。
2、操作机器前,应进行例行检查,确认安全装置性能良好方可进行操作。
3、开机前请先扬声提醒在场员工。
在确认无人清理或检修机器时方可开机操作。
4、机器检修或排除故障时一定要停机。
5、机械设备的安全防护装置,不得自行拆卸。
6、遇有机械安全防护装置失灵,应立即报告有关人员进行修理。
7、禁止打开机械设备的安全防护装置时进行操作。
8、凡易造成伤害的运动部件均应封闭或屏蔽,或采取其他避免操作人员接触的措施。
凡加工区易发生伤害事故的设备,应采取有效的防护装置。
9、机械加工设备应设有安全电压的局部照明装置。
10、机械设备应设有紧急停车装置。
11、机械设备容易发生危险的部位应设有安全标志或涂有安全色,提示操作人员注意。
二、当发生机械伤害事故应急预案当发生机械伤害事故后,抢救的重点放在对休克、骨折和出血上马上进行处理。
1、发生机械伤害事故,应马上组织抢救伤者,首先观察伤者的受伤情况、部位、伤害性质;如伤员发生休克,应先处理休克。
遇呼吸、心跳停止者,应立刻进行人工呼吸,胸外心脏挤压,处于休克状态的伤员要让其安静、保暖、平卧、少动,并将下肢抬高约20度左右,尽量快送医院进行抢救治疗。
完整版)机械伤害的预防措施

完整版)机械伤害的预防措施一是提高人员的安全意识和技能,二是采取有效的安全措施。
针对人的不安全行为,应加强安全教育和培训,提高操作人员的安全意识和技能水平,确保操作人员熟悉设备的使用方法和安全规程。
同时,建立健全的安全管理机制,加强对操作人员的监督和检查,严格执行安全操作规程。
针对物的不安全因素,应在机械设备的设计、制造和使用过程中,严格遵循安全标准和规范,确保机械设备符合安全要求。
同时,加强对机械设备的检修和维护,及时发现和排除故障,保证安全防护设施的完好有效。
针对环境的不安全因素,应采取相应的措施,如加强噪声控制,改善照明条件,保持通风畅通,控制温湿度等,确保操作环境符合安全要求。
总之,预防机械伤害事故需要全面考虑人、机、环境三个方面的因素,采取综合的安全措施,确保机械设备的安全运行,保障人员的生命财产安全。
为了确保机械操作过程中的安全性,需要采取以下两个措施:首先,提高操作者的安全素质,进行安全培训,提高辨别危险和避免伤害的能力,增强避免伤害的自觉性,并对危险部位进行警示和标志。
其次,消除产生危险的原因,减少或消除接触机器的危险部位的次数,采取安全防护装置避免接近危险部位,注意个人防护,实现安全机械的本质安全。
为了加强操作人员的安全管理,需要建立健全安全操作规程和规章制度,并抓好三级安全教育和业务技术培训、考核,提高安全意识和安全防护技能。
同时,需要正确穿戴个人防护用品,按规定进行安全检查或巡回检查,严格遵守劳动纪律,杜绝违章操作或惯性违章。
注重机械设备的基本安全要求是确保安全的关键。
设备结构设计应合理,严格执行标准,把住设计关。
在设计过程中,对操作者容易触及的可转动零部件应尽可能封闭,对不能封闭的零部件必须配置必要的安全防护装置。
对生产设备或零部件超过极限位置,应配置可靠的限位、限速装置和防坠落、防逆转装置。
对电气线路要有防触电、防火警装置。
对工艺过程中会产生粉尘和有害气体或有害蒸汽的设备,应采用自动加料、自动卸料装置,并要有吸入、净化和排放装置。
机械伤害事故及其预防

机械伤害事故及其预防机械在安全生产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随着生产的发展,机械在人们生活中越来越被广泛应用,机械在给人带来高效、快捷、方便的同时,也会带来各种危害。
一、机械伤害类型(1)绞伤。
直接绞伤手部。
如外露的齿轮、皮带轮等直接将手指,甚至整个手部绞伤或绞掉;将操作者的衣袖、裤脚或者穿戴的个人防护用品如手套、围裙等绞进去,接着绞伤人,甚至可将人绞死;车床上的光杠、丝杠等将女工的长发绞进去。
(2)物体打击。
旋转的零部件由于其本身强度不够或者固定不牢固,从而在转动时甩出去,将人击伤。
如车床的卡盘,如果不用保险螺丝固住或者固定不牢,在打反车时就会飞出伤人。
在可以进行旋转的零部件上,摆放未经固定的东西,从而在旋转时,由于离心力的作用,将东西甩出伤人。
(3)压伤。
如冲床造成手冲压伤,锻锤造成的压伤,切板机造成的剪切伤等。
(4)砸伤。
如高处的零部件或吊运的物体掉下来砸伤人。
(5)挤伤。
如零部件在作直线运动时,将人身某部分挤住,造成伤害。
(6)烫伤。
如刚切下来的切屑具有较高的温度,如果接触手、脚、脸部的皮肤,就会造成烫伤。
(7)刺割伤。
如金属切屑都有锋利的边缘,像刀刃一样,接触到皮肤,就被割伤。
最严重的是飞出的切屑打入眼睛,会造成眼晴伤害甚至失明。
二、机械伤害原因1.机械的不安全状态防护、保险、信号装置缺乏或有缺陷,设备、设施、工具、附件有缺陷,个人防护用品、用具缺少或有缺陷,生产场地环境(包括照明、通风)不良或作业场所狭窄、杂乱,操作工序设计或配置不安全,交叉作业过多,地面有油、液体或其他易滑物,物品堆放过高、不稳。
2.操作者的不安全行为忽视安全、操作错误,包括未经许可开动、关停、移动机器,按错按钮,转错阀门、扳手、手柄的方向;拆除安全装置或调整错误造成安全装置失效;用手代替工具操作或用手拿工件进行机械加工;使用无安全装置的设备或工具;机械运转时加油、修理;攀、坐不安全位置(如平台护栏、吊车吊钩等);未使用各种个人防护用品、用具,进入必须使用个人防护用品、用具的作业场所,装束不安全(如操纵带有旋转零部件的设备时戴手套,穿高跟鞋、拖鞋进入车间等);无意或为了排除故障而走近危险部位。
机械伤害预防措施

机械伤害预防措施标题:机械伤害预防措施引言概述:机械伤害是工作场所中常见的事故类型之一,严重影响员工的健康和安全。
为了减少机械伤害的发生,必须采取一系列的预防措施。
本文将介绍机械伤害的预防措施,包括工作场所的安全标准、员工培训、使用个人防护装备和定期设备维护。
一、工作场所的安全标准1.1 确保机械设备符合安全标准:在工作场所中,所有机械设备必须符合国家和行业的安全标准。
这意味着设备必须经过合格的安全检查,并且安装、操作和维护必须按照规定的安全程序进行。
1.2 设备安全防护装置的安装:所有机械设备必须配备适当的安全防护装置,如安全卡槽、安全遮罩、安全传感器等。
这些装置能够减少意外接触和伤害,确保员工的安全。
1.3 设备安全操作规程:工作场所必须建立并执行设备安全操作规程。
这些规程应包括设备的正确使用方法、操作程序、紧急停机程序等,以确保员工能够正确地操作设备并及时应对紧急情况。
二、员工培训2.1 提供全面的培训计划:工作场所应提供全面的培训计划,包括机械设备的操作培训、安全操作规程的培训和紧急情况的处理培训。
培训应定期进行,以确保员工始终掌握正确的操作技能和安全意识。
2.2 强调个人责任和安全意识:培训计划应强调员工个人的责任和安全意识。
员工应明确了解机械伤害的危害性,并学会正确使用个人防护装备。
2.3 培训记录和评估:工作场所应保留员工培训记录,并定期评估培训效果。
这样可以及时发现培训不足的地方并进行改进。
三、使用个人防护装备3.1 提供适当的个人防护装备:根据工作场所的具体情况,提供适当的个人防护装备,如安全帽、护目镜、防护手套、防护鞋等。
员工在操作机械设备时必须佩戴这些装备,以减少伤害的发生。
3.2 培训员工正确使用个人防护装备:提供个人防护装备的同时,必须对员工进行正确使用方法的培训。
员工应了解如何正确佩戴和调整装备,以及何时更换损坏或者过期的装备。
3.3 定期检查和维护个人防护装备:工作场所应定期检查和维护个人防护装备,确保其处于良好的工作状态。
机械伤害及预防

2.防止人的不安全行为 在全厂范围内,教育职工严格遵守各项安全操作规程和防止机械伤害的基本行为规范 。
(1)正确使用和维护防护设备。应该安装防护设施的地方必须安装,否则不准运行;需 要修理的防护设施一定要及时修理,修理完毕后,一定要重新装好。
一、严格安全管理,健全动机械设备的安全管理制度,防
止人的不安全行为
1.根据各种不同类型的机械设备,按其特点制订安全操作规 程,其内容如下。
(1)动机械设备的工作原理、结构和各项技术性能指标。 (2)主要零部件的规格、材料及使用条件。 (3)安全操作方法和开停车时应注意的安全事项。 (4)各类事故的处理方法。 (5)该机械设备的重要防护部位和危险区域范围。 (6)做好保养和定期维修。
• 动设备所造成伤害事故的危险源,常常存在于旋转的机件 和作直线运动的部位。
一、旋转机件的机械伤害
动设备在动力驱动下,旋转机械伤害的发生,常有如下几种情况。
(1)卷带、绞碾和钩挂 当操作人员在旋转机械(如旋转轴或传动齿轮 或传动皮带等部件)旁工作时,稍不注意,就有可能将其衣袖、 裤腿、鞋带或长发卷入或带入或钩挂入机器内。例如,1994年, 1月21日,湖南省某化工厂一名维修工清扫3号煤棒机卫生,在取 掉联轴器上的防护罩时,因工作服没扣,衣角被联轴器螺栓钩挂 住,将衣服连人一起绞进联轴器与基础之间,经抢救无效死亡。
(4)刺割 木工机械的圆盘锯、木刨等旋转部件是刀具,如操作工 稍不注意,接触到刀具,即被刺伤和割伤。
二、直线运动机件的机械伤害
• 往复泵、往复压缩机,冲床、冲压机等动机械设备都存有 挤压、撞压、剪切的危险。
高处坠落
机械伤害预防

机械伤害预防
简介
机械伤害是指由机械设备、器具或机械作业引起的人员身体损伤。
为了保护工人的安全与健康,预防机械伤害至关重要。
本文档将介绍一些机械伤害预防的基本策略和措施。
策略
1. 培训
为所有操作机械设备的员工提供必要的培训,确保他们熟悉设备的正确使用方法、安全操作程序以及紧急情况下的应对措施。
培训应定期进行并包括安全意识教育。
2. 设备维护与修理
定期检查并维护机械设备,确保其正常运行并符合安全标准。
出现故障时,及时修理或更换受损部件,避免安全隐患。
3. 个人防护装备
提供适当的个人防护装备,如安全帽、耳塞、护目镜等,根据工作环境的特点选择合适的装备并确保员工正确佩戴和使用。
4. 标识与警告
在机械设备周围设置明显的标识和警告标志,提醒人员注意危险区域和操作风险。
标识应清晰可见,配备相应的文字、图标和颜色。
5. 健康检查
定期进行员工的健康检查,特别是对从事机械作业的员工。
确保他们身体状况适应工作要求,避免因健康问题导致意外伤害。
6. 监督和反馈
建立有效的监督机制,定期检查机械作业情况,并与员工进行反馈。
及时发现问题并采取正确的纠正措施,以确保机械伤害预防的有效性。
结论
通过培训员工、维护设备、提供个人防护装备、标识警示、进行健康检查以及建立监督反馈机制,可以有效预防机械伤害。
公司
应始终重视机械安全,并与员工共同努力,确保工作场所的安全与健康。
以上是对机械伤害预防的简要介绍,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开放式炼胶机 开放式炼胶机是在塑炼工序,其工作主要 通过齿轮传动带动二个辊筒以不同的转速相对运动来对胶料 进行塑炼加工。 开放式炼胶机的二个辊筒是外露的,最容易造成人员伤亡事 故。在操作时不得在辊筒上面传递物件,更不要倚坐在接料 盘上;不能在运转着的炼胶机辊筒冷却水出口处洗手或洗涤 其他东西,否则容易将手和手臂带入辊筒造成伤害;胶料上 车后,如发现有杂物粘于辊筒表面,不能用于摄取,必须停 车处理;如发现胶料包住后辊,应到后面去切割,不准站在 前面去处理后辊的胶料;切割胶料时应在辊筒挡胶板的下角 处下刀,刃口不应向着腿的方向割划,否则容易伤害腹部或 腿部;填胶料时,手不得进入两个辊筒垂直中心线之间的区 域。炼胶机在运转时,如发现胶料堆积在辊隙上面停滞不下 时,不得用手去清理;同时要防止在续胶时,右手续胶,左 手接片,这佯的操作方法都会使操作工的手指轧入辊筒,而 造成伤害。
(2)挤压 许多旋转机械,如橡胶压延机、混炼机等,当操作人员 操作失误,就会将手卷入转动滚筒,造成挤压伤害事故。例如, 1996年4月,广州某橡胶厂硫化车间三楼成品车间一工人处理轮 胎过程中,在导辊与水平输送带接口处被卡住,身体前倾失去重 心,右手按住运行的皮带上被卷入,因颈部被严重挤压致死。
(3)物打 作旋转运动的部件,在运动中产生离心力,旋转速度愈快, 产生的离心力愈大。如果部件有裂纹等缺陷,不能承受巨大的离 心力,便会破裂并高速飞出。操作工一旦受高速飞出的碎块打击, 伤害是严重的。
二、切实做好动设备的安全技术防护工作
1.动设备本身的安全技术要求
(1)动设备应尽可能装设安全联锁装置。如在经常可能出现 机械伤害操作的岗位上,增设保护措施或多方位自动或手 动紧急刹车装置。刹车绳用螺柱联接一个曲臂压板,在压 板上增加一个调节弹簧,刹车绳入口处为喇叭状,将曲臂 压板、弹簧、螺拴、限位开关等部件装入盒内固定。刹车 时只要向任意方向拉动刹车绳,牵动两边的曲臂压板,带 动电气限位开关,便能迅速刹车。目前许多开放式炼胶机 装有多方位手动刹车。此外冲床、切割机等装有红外线自 动安全刹车装置,确保安全生产。
一、严格安全管理,健全动机械设备的安全管理
制度,防止人的不安全为
1.根据各种不同类型的机械设备,按其特点制订安全操作 规程,其内容如下。
(1)动机械设备的工作原理、结构和各项技术性能指标。 (2)主要零部件的规格、材料及使用条件。 (3)安全操作方法和开停车时应注意的安全事项。 (4)各类事故的处理方法。 (5)该机械设备的重要防护部位和危险区域范围。 (6)做好保养和定期维修。
发生机械伤害的主要设备有以下几种: (1)切胶机 切胶机的工作,主要是通过液压传动使切胶刀 在切胶盘上、下或前、后运动进行切胶。 使用切胶机切胶时,胶料必须预热。因为不经预热的胶料 本身是硬的,而且富有弹性,当切胶刀切下时,切开的胶料 很容易弹出,会造成碰伤或打伤事故。另外,在操纵切胶刀 时,手脚都不得超出切胶刀的中心线。如超过中心线是十分 危险的。例如,1991年2月,山东省某橡胶厂一分厂,一名 操作工用单刀切胶机切丁苯胶,当切胶刀缓慢下落时,该操 作工用左脚触动切胶刀下的胶块,脚趾超过了中心线,结果 被切胶刀将左脚从五趾的根部切断。
本章主要讨论化工动设备的特点,分析机械伤害的原因,对事 故频率高的机械设备,提出其防护办法,以减少机械伤害事故的发 生。同时简要地介绍橡胶加工行业和一些常用动机械设备机械伤害 和防护要点。
第一节 化工机械伤害
• 化工生产的动设备较多,如带有搅拌的釜(如聚合釜、 反应釜)、能转动的炉(如加热炉、焦炉)、泵(离心泵、 真空泵)、机(球磨机、离心机、压缩机、输送皮带机) 等;此外还有化工生产的辅助设备,如天车、各类车 床、各类起重设备、厂内运输车(电瓶车、叉车)、电梯 以及采暖通风设备等。特别要指出的是,在橡胶加工 生产中.大多数的机械设备都是动设备,如炼胶机、 混炼机、压延机、剪裁机等,都是最容易发生机械伤 害的设备。
(5)违章指挥 企业领导于部违章指挥也是导致机械伤害事 故发生的原因之一。主要表现在:自己不熟悉安全操作规程 ,却命令别人违反操作规程操作;或同意让未经安全教育和 技术培训的工人顶岗,这样就容易发生事故。
(6)安全操作规程不健全 操作人员在操作时无章可循或规 程不健全,以致安全工作不能落实。
(7)误入危险区 危险区是指动机械设备可能对人产生伤害 的区域。如压缩机的主轴联结部位、皮带输送机走廊等,都 属于危险区域。
三、操作环境不良
操作人员如在照明不好、通风不良、排尘排毒欠佳的 环境下工作,就可能出现误操作的行为。
第三节 防止机械伤害事故的安全措施
防止机械伤害事故的发生,必须从安全管理工作入手, 防止出现人的不安全行为和消除动机械的不安全状态。 同时还应在工程技术方面解决动机械设备的安全防护 和安全保险等同题。
(3)压延机 压延机的工作主要用在纺织物的贴胶与擦胶、钢 丝帘布的贴胶、胶胚压型、胶料的压片等。 在操作压延机时,由于卷取引头时不停机,如布打褶或有杂 物时即进行处理,所以造成卷手或手臂事故比较多。因此, 操作者必须精神集中,两脚站稳;如在添加胶料时,发现进 胶不均匀,可用木棒顶送;递进布头时,必须先降速,再递 进布头;设备运转过程中,不准越过转动部分提取任何物件 ;在压延过程中,需要用手拍打织物时,手应离开辊缝20cm 以上。这些都是一般安全操作的常识,但一不注意,就会发 生问题。例如,1990年8月,广州某橡胶厂三辊压延机辅助 工将胶片折叠后向中、下辊中填,由于精神不集中,胶料和 右手一起被带入辊筒间,结果造成右手掌挤伤事故。
(5)机器电气安全联锁装置如有失灵现象,必须及时停车检 修。
(6)机器设备不得超负荷运转。
(7)转动部件上不要放置物件,以免开车时物件飞出,发生 打击事故。
(8)正确使用和穿戴个体劳动保护用品。劳保用品是保护职 工安全和健康的必需品,必须正确穿戴衣、帽、鞋、防毒面 具、手套等防护品。防护用品要根据实际工况条件选择,如 机床岗位的工人不准戴手套操作,但要戴防护眼镜;接触酸 、碱的岗位要穿防护衣,同时要佩戴防护眼镜,有的还需要 佩戴防护于套;有长发的女工,必须戴工作帽操作。
物体打击事故
坍塌事故
一、人为的不安全因素
操作人员操作机器,必须熟悉机器,才能驾驭机器,机 器才能为我们服务。人的不安全行为是指不熟悉机器 的操作程序,或违反操作规程而导致机械伤害事故的 发生。人的不安全行为,有管理上的问题,也有工人 本身的问题,大致可归纳为以下几个方面。
(1)操作失误 操作失误可能表现为两个方面。一是不熟悉 机器的操作规程或操作不熟练,二是精神不集中,或 疲劳。
(2)动设备的受应力零部件必须经过严格检验,合格的才能使 用。同时应在规定的使用寿命期内进行更换。
(3)超龄服役的动机械设备必须经过科学鉴定才能使用,或 降级使用。
2.动设备的安全防护 所有的机械传动部分都具有危险性,特别在机器外露部分和突出 部位,如无防护装置时,极易使工人受到伤害。尤其在清理机械、 装配机器、检修机器和注油过程中,或在机器突然开动和突然停止 时,因无防护装置而碰伤工人,或被机器传动部分卷入的情况屡屡 发生。因此,对于机器传动部分必须有可靠的防护装置。常用的动 机械设备的结构有很大差异,具体的安全防护措施也不同。但一般 来说,可遵循下面一些防护措施。 (1)凡操作人员有可能碰触、卷入的可动零部件,如齿轮传动、齿 条齿轮传动、皮带传动以及链条链轮传动等部位,都必须安装保护 栅栏或防护罩。栅栏和防护罩设置的位置、栅栏的间隔、金属网眼 的宽度和开口部位的大小,必须根据操作工的手和身体的活动范围 来定。 (2)为防止动机械的运行超过极限位置,应装配可靠的限位保险装 置。 (3)对高速旋转的离心机、砂轮和大型风扇,必须采取防护措施, 确保操作人员或附近装置不受损伤。
(2)违反操作规程 主要表现在对安全操作规程不以为然, 或因长时间操作没有发生过事故,为了图省事,不按 安全操作规程要求办事,结果酿成伤亡事故。
(3)违反劳动纪律 主要表现在:因为操作人员想枪时间、 想早完成任务早下班,明知违反操作规程,却凭侥幸 心理违章操作,因一念之差铸成大错。
(4)穿着不规范 主要表现在:不按规定穿戴工作服和帽, 或衣扣不整,或鞋带没系,结果常因衣角、袖口、头发或鞋 带被机器绞住而发生事故。
3.对安全防护装置、栅栏和防护罩的要求 (1)使操作者触及不到运转中的零部件。 (2)当操作者接近运动中零部件时,动机械设备应能立即自动停车 。 (3)安全防护装置应便于检查、调节和维修。 (4)安装牢固、维修完毕及时复原。 4.动设备的安全环境要求 (1)动设备的操作岗位,应设防滑、防坠落的安全平台和栏杆。 (2)动设备的操作岗位在2m以上时,应配置安全可靠的操作平台 、梯子和栏杆。 (3)动设备的操作岗位必须有良好的照明和通风。 (4)噪声大的动机械设备,应设隔音设施,或给职工提供耳塞等防 护用品。
(4)刺割 木工机械的圆盘锯、木刨等旋转部件是刀具,如操作工 稍不注意,接触到刀具,即被刺伤和割伤。
二、直线运动机件的机械伤害
• 往复泵、往复压缩机,冲床、冲压机等动机械设备都 存有挤压、撞压、剪切的危险。
高处坠落
机械伤害
第二节 机械伤害的原因
机械伤害的主要原因有三:一是人为的不安全因素; 二是机械设备本身的缺陷;三是操作环境不良。
健全各项机械设备的安全操作规程,同时还应严格执 行,这样才能保障安全生产,减少和消灭机械伤害事 故的发生。
2.防止人的不安全行为 在全厂范围内,教育职工严格遵守各项安全操作规程和防止机械 伤害的基本行为规范。 (1)正确使用和维护防护设备。应该安装防护设施的地方必须安装 ,否则不准运行;需要修理的防护设施一定要及时修理,修理完毕 后,一定要重新装好。 (2)不允许擅自拆卸动机械设备的防护设施。防护设施的管理,一 定要由安全部门专人负责。 (3)转动部件未停稳不要在该机械设备上进行任何操作,因为机器 在运转时有较大的离心力,这时无论是进行生产中的操作,还是清 理保养等,都是很危险的。 (4)不要擅自进入有危险的工作岗位和危险区域,必须按标准设立 安全护栏和安全色标。如在皮带运输机、木工锯床以及大型压缩机 附近,应设安全护栏和安全标志;要求所有人员都要在安全区域内 行走,不要为了方便随意走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