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粤新课标九年级上册初中化学《第五章 燃料 5.2 组成燃料的主要元素——碳》_12
科粤新课标九年级上册初中化学《第五章 燃料 5.2 组成燃料的主要元素——碳》_36

【提问】猜测这种足球结构的碳分子性质是否稳定?为什么?C60中60表示什么?C60是单质还是化合物?
【讲述】当前,人们正在进一步研究C60分子的结构和性质,以及在材料科学、超导体等方面的应用。C60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谁能说说这方面的信息吗?
3、这种性质叫什么?属什么变化?
【展示】防毒面具(滤毒罐就是利用活性炭来吸附毒气的)。
【实验】收集炭黑。点燃一支蜡烛,把冷碟子放在火焰的上方
【解释】这就是炭黑,可用于制造油墨、油漆、鞋油、颜料以及橡胶轮胎的填料。大家回去后也可做这个实验。焦炭的主要用途是冶炼金属,是工业上冶炼生铁的一种原料,我们在后面的单元里将会学到它。
【结论】物质的结构决定其性质。
【过渡】生活中我们还常常用到木炭、活性炭、炭黑、焦炭等,它们主要由石墨的微小晶体和少量杂质构成,是含杂质的碳单质。
【展示实物】
【提问】“碳”和“炭”有何区别?
【演示实验】实验6-1。(留出对比液体)
1、描述你看到的现象。
2、结合实际和教材内容分析为什么木炭和活性炭具有吸附色素的水平呢?
学生观看。
回答:金刚石非常坚硬,所以能够用来裁割玻璃。
带着问题、自主学习。
归纳金刚石的物理性质、用途
活动探究,体会观察,得出结论。
观看。
观察实验、得出结论。
总结石墨物理性质和对应用途。
观看。
一起对比表格。
思考。
观看。
理解。
在教师引导下的到结论。
观察几种物质。
分析比较,会区分二者。
描述现象:液体颜色变浅。
教学设计
科粤新课标九年级上册初中化学《第五章 燃料 5.2 组成燃料的主要元素——碳》_5

教学设计表②物质性质和物质用途之间有什么关系?③金刚石和石墨物理性质差异大的原因是什么? 【新课讲解】10min 思考1:木制电线杆会把埋入地下部分事先烧黑? 思考2:为什么王羲之的真迹能保留到现在?参考答案:因为碳在常温下化学性质稳定。
引导学生得出结论1:碳在常温下化学性质稳定 思考3:如果将上节课所学的所有类型的碳单质与氧气一起点燃,将会发生什么反应?请你写出化学方程式引导学生得出结论2:碳具有可燃性思考4:给学生列出几则新闻,让学生思考其中原理【练习】2min 练习题: 1、木炭做燃料,利用了碳的_______性2、在家中用木炭取暖,需注意什么问题?参考答案:可燃性 注意通风【观看视频完成学习任务】15min 实验:木炭与氧化铜 思考1:该反应中反应物是什么? 思考2:该反应有什么现象? 思考3:推测该反应的产物并写出化学方程式。
思考4:该反应装置中为什么试管【思考与交流】学生根据老师提出的两个日常生活中的问题,思考碳的相关性质,将理论知识使用在实际。
学生举手回答问题。
学生归纳出碳的化学性质之一: 碳在常温下化学性质稳定学生结合以往所学知识,写出碳与氧气的反应:学生归纳出碳的化学性质之二: 碳具有可燃性学生根据新闻中的关键字:密闭空间、烧炭,再结合碳的燃烧,得出:碳在氧气不足的情况下不完全燃烧,产生有毒的CO学生根据所学碳的化学性质实行回答【自主学习—小组讨论—表达交流】 学生根据视频中的实验,回答老师提出的思考题,将木炭与氧化铜的反应现象、方程式、装置特点整理归纳,小组汇报成果。
从生活中的例子出发,促发学生思考碳相关的性质来解释问题,通过持续地提问与思考,让学生深入了解碳的相关性质。
锻炼学生从实验中提取信息的水平口要略向下倾斜?思考5:实验结束后应先熄灭酒精等还是先移出导管? 思考6:实验中在酒精灯罩一个铁丝网罩的作用是什么?引导学生得出结论3:碳具有还原性解释:含氧化合物中氧被夺取的反应,是还原反应;能夺取氧的物质,具有还原性,是还原剂 【练习】请写出木炭与氧化铁粉末在高温下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并描述实验现象 参考答案:实验现象:粉末由红棕色变黑色 【知识拓展】5min 结合日常生活中煤炉燃烧的现象 思考:为什么煤炉燃烧时炉膛的上部会出现浅蓝色火焰?是什么物质在燃烧?这种物质是怎么产生的?提问:其中碳与二氧化碳高温下反应生成一氧化碳的反应,体现了碳的什么性质?学生归纳出碳的化学性质之三:碳具有还原性学生根据木炭与氧化铜的反应,实行知识拓展迁移,推导出木炭与氧化铁的反应象。
科粤新课标九年级上册初中化学《第五章 燃料 5.2 组成燃料的主要元素——碳》_29

5.2 组成燃料的主要元素——碳【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了解金刚石和石墨的特性及主要用途,理解几种无定形碳及其主要用途。
2.明确物质性质与物质用途之间的关系。
3.知道一种元素能够组成几种不同的单质。
4.理解碳的化学性质,了解碳和一氧化碳的燃烧及其产物,知道完全燃烧和不完全燃烧的含义。
5.了解一氧化碳的毒性及安全使用煤炉的知识。
6.理解碳及其氧化物的相互转化关系。
过程与方法1.通过活动与探究,对获得的事实实行分析得出结论的科学方法。
2.通过度析金刚石、石墨和C60 组成,让学生理解物质的多样性。
3. 通过各种碳单质的性质和用途之间关系的学习,培养学生用变化与联系的观点分析化学现象,解决一些简单化学问题的水平。
情感态度价值观1.通过一氧化碳中毒的了解,增强学生的安全意识。
2. 通过金刚石和石墨性质与用途的关系分析,使学生初步形成“物质的性质决定物质用途、物质的结构决定物质的性质”的化学思想。
3 .通过小组合作学习,进一步增强学生的合作意识。
4. 通过与生活密切联系的素材,让学生注重“化学来源于生活,学好它是为了更好的服务于我们的生活”这个化学理念。
【教学重点】1.物质性质与物质用途的关系。
2.碳和一氧化碳的化学性质。
【教学难点】1.碳的完全燃烧和不完全燃烧。
2.碳及其氧化物的相互转化关系。
【板书设计】 一、 碳的单质金刚石 硬度大 切割大理石 石墨 导电性 电极 活性炭 吸附性 防毒面具二、 碳的化学性质1.常温下---稳定性2.高温下---可燃性3.碳和二氧化碳反应三、一氧化碳的化学性质――可燃性【课后反思】本节课值得我今后继续坚持发扬之处:1. 教学设计可操作性强,授课时脉络清晰、节奏明快,实现了我的设计意图。
本节课从《谁是小偷》入手,很自然地引入新课,并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热情。
2 .利用大量的图片和视频,突出了化学紧密联系社会生活的功能。
3. 利用学生探究活动,强化了化学的学科特点,培养了学生的实验水平和小组合作意识。
科粤新课标九年级上册初中化学《第五章 燃料 5.2 组成燃料的主要元素——碳》_15

5.2组成燃料的主要元素—碳一、教学设计思路分析碳单质在生产和生活中有着广泛的应用,学生所了解的相关碳的知识比较零散,而且大多只了解它的表面现象,没有深入了解它的实质,本节课把这些知识系统化并从实质上来解释,使学生不但知其然,还有助于知其所以然。
本节课的任务之一是使学生初步建立物质的“结构决定性质,性质决定用途”的思维模式。
主要采用了通过对比金刚石和石墨的微观结构的不同,引导学生理解到它们物理性质的差异其根本在于碳原子空间排列不同,贯彻微粒观的同时也强化学生“物质的结构决定性质”这个观点。
在介绍碳的单质时,主要采用体验学习和探究学习的方式,并辅以生动的影音及动画,目的是使知识活动化、生活化,充分调动学生积极性。
以碳元素存有的广泛性引入,让学生对碳元素感到好奇,有力地激发兴学生学习的兴趣,更加激发学生对科学的注重和热爱。
播放几种碳单质的介绍,将课本中零散的几个知识点实行整合,在学生认知的基础上给学生充分的自主学习,放开思维、积极动手的空间,让学生在自主探究的过程中获得的性质差异原因。
为开知识并且能够与大家分享自己的收获,从而对比、归纳出金刚石、石墨和C60阔学生视野,体现随着科技的进步,碳单质的新发现层出不穷,重点展示了石墨烯的最前沿应用。
让学生感受到科技的进展,以体现化学教学与时俱进的思维,让学生对知识的认知不只局限于书本和习题。
二、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目标(1)了解金刚石、石墨等碳单质的一些重要物理性质和生活中的用途。
(2)知道同一元素能够组成不同的物质。
(3)通过对金刚石、石墨和C60的了解,初步理解结构、性质与用途之间的关系。
2、过程与方法目标(1)会对教师展示的资料实行分析和归纳,尝试在活动中自主设计、体验碳单质的物理性质;(2)通过对几种碳单质的性质用途实行比较,学生知道对比是研究问题的常用方法。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通过学习,能以发展的眼光看待事物,理解科学的发展具有阶段性和局限性,并且领悟物质的多样性和复杂性。
科粤新课标九年级上册初中化学《第五章 燃料 5.2 组成燃料的主要元素——碳》_7

【课标要求】理解物质的多样性。
【教材分析】碳是学生继氧、氢后学习的第三种非金属元素。
与前面两种不同的是,碳是固体单质,因而通过本课的学习能使学生学到一些固态非金属所特有的物理性质。
本节内容是碳化合物的准备知识。
【学情分析】在日常生活里,学生对石墨电极、玻璃刀、钻石、铅笔芯等,已经有一定的了解。
但学生对它们的组成元素及由同种元素组成的物质分类存有理解上的障碍,需要通过本节的学习,老师给予适当的引导和纠正。
【学习目标】1.通过阅读和观察实验,说出金刚石和石墨的物理性质及用途。
树立性质决定用途的观点。
知道一种元素能够组成多种单质。
2.通过观看视频,能解释金刚石、石墨物理性质有差异的原因。
树立结构决定性质的观点。
3.通过列举生活实例及分组实验,知道无定形碳的性质和用途。
体验化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
4.通过观看视频及图片,知道C60的用途。
学会用发展的眼光看问题。
【教学重点】1、金刚石、石墨及无定形碳的物理性质及用途。
2、物质性质、结构、用途之间的关系。
3、一种元素能够组成多种单质。
【教学难点】1.金刚石、石墨物理性质不同的原因。
2.一种元素能够组成多种单质。
【教学用具】生活用品:铅笔、干电池、生锈的锁头、冰箱除味剂等。
化学仪器:锥形瓶、漏斗、药匙、镊子、烧杯、滴管、导线、开关、小灯泡。
化学药品:木炭、活性炭、红墨水、水。
微课仪器药品:镊子、药匙、玻璃棒、滤纸、棉花、U型管、活性炭、红墨水。
【教学过程】环节一:情境导入教师活动:展示含碳元素的生活用品:铅笔芯、干电池、冰箱除味剂等引入新课。
学生活动:观看、聆听、思考。
设计意图:激发学生思考,感受化学与生活的联系。
环节二:金刚石、石墨教师活动:金刚石和石墨有什么性质和用途呢?设计意图: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水平,明确物质的性质决定用途。
探究活动1、不同型号铅笔的字迹过渡:铅笔是我们最熟悉的学习用品,你知道铅笔中有哪些化学学问吗? 学生活动:学生用不同型号的铅笔写字。
科粤版9年级化学上册教学课件 第五章 燃料 5.2 组成燃料的主要元素——碳

思考:古人的字画为什么能保存这么长时间?
3.炭黑 常温时化学性质非常稳定 制墨、油漆、鞋油、颜料、制橡胶
4.焦炭 做燃料 用于冶金工业
通过以上学习,我们知道碳元素形成 的单质有多种,而且物理性质差异很大。 那么,它们的化学性质如何?
碳燃烧生成什么
思考:为什么能确定特性迥然不同的金刚石、石墨 等都是由碳元素组成的各种单质呢?
5.2 组成燃料的主要元素——碳
科粤版·九年级化学上册
新课导入
以碳元素为主要成分的___煤____、__石__油___和_天__然__气__ 是人类社会常用的燃料。
碳是形成______现象的基本元素,也是提供_______
的主要元素生。命
能源
________元素是组成物质最多的元素。
碳
推进新课
碳有哪些单质
思考:通过这段文字的描述并联系 你的生活经验,你能得到那些相关信 息?
1.一氧化碳是无色无味的气体; 2.难溶于水; 3.有可燃性,燃烧时火焰呈浅蓝色; 4.有毒。(跟血液中的血红蛋白结合,使血液失去 输氧能力)
点燃
CO+O2 2CO2
煤炉各层发生的反应
点燃
CO+O2 2CO2
高温
点燃
C+CO2 2CO 2C+O2 2CO
点燃
C+O2 CO2
随堂练习
1.金刚石、石墨、 C60都是由_碳__元__素___组成的单质。 但是,它们的性质却存在巨大的差异(例如金刚石 是天然存在的最硬的物质,而石墨却很软),这是 因为它们________________不同。
碳原子排列方式
2.科学家研制了一种组成为C70的新物质,关于这种物 质的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B ) A.它是一种单质 B.它是一种化合物 C.它的相对分子质量为840 D.它的一个分子中有70个碳原子
科粤新课标九年级上册初中化学《第五章 燃料 5.2 组成燃料的主要元素——碳》_18

5.2 组成燃料的主要元素—碳(第1课时)碳的单质1 教材分析本课题是在学习了“物质的性质”“氧气”“物质的构成中元素的概念”等知识内容之后,出现的又一新学物质的单质碳,前面课题已学的内容为本课题的学习铺下了良好的知识基础,而学完本课题后将继续学习碳的氧化物相关内容,在内容上起到承前启后的作用。
而在方法上本课题之前学生已经接触并初步学会用实验的方法探究物质的性质,为本节课的学习提供很好的水平和方法基础,本课题继续使用实验的方法来理解物质的性质,并在课题中结合性质和用途之间的关系,将本课题核心内容即化学学习观中性质与用途之间的关系实行理解和使用,而这个化学观也将在后续学习其他物质的过程中有很好的方法指导。
此外,本课题还体现研究物质的一般思路,在之后元素及化合物的学习中初步埋下伏笔。
2 学生分析奥苏贝尔有句名言:“如果我不得不把全部教育心理学还原为一条原理的话,我将会说,影响学习的唯一重要的因素是学习者已经知道了什么”,并且指出要“根据学生原有知识实行教学”。
所以,教师在教学前应充分理解学生的原有认知结构。
在学生已有的基础上了解新学内容和原有基础的联系和学习的必要性3 教学目标3.1知识目标(1)通过实验和交流讨论了解碳的单质金刚石、石墨性质和用途,(2)通微视频了解碳的其他单质,掌握所学知识与科技前沿的联系。
(3)通过实验了解无定形碳炭黑、活性碳等的性质,知道性质和用途之间的关系。
3.2水平目标珠海八中曹琦明5.2 组成燃料的主要元素—碳教学设计2018/5/10(1)初步学会“结构决定性质,性质决定用途”的化学观,能从化学的角度理解周围的事物。
(2)通过实验探究无定形碳的性质,初步学会用实验的方法探究物质的性质3.3情感目标通过新型碳单质的合成,体验现代科技发展给生活化学学科发展和生活带来的光明,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
3 教学重点1.同一种元素组成的不同单质金刚石、石墨的性质和用途。
2.结构、性质、用途之间的关系。
科粤新课标九年级上册初中化学《第五章 燃料 5.2 组成燃料的主要元素——碳》_21

5.2组成燃料的主要元素-碳(第一课时)学习目标:1、了解金刚石、石墨、无定形碳的物理性质以及主要用途2、明确物质的性质与用途的联系。
重点:单质碳的物理性质与用途、性质与用途的关系。
难点:了解物质的结构决定性质,性质决定用途的关系;能通过物质的用途反推物质的性质。
学习过程:【创设情境】展示生活中常见的几种燃料(蜂窝煤、汽油、煤油...)通过讲解让学生了解展示出来的燃料都含有碳元素-引入新课【自主学习】一、阅读课本P129页“你知道吗”,完成相对应填空。
(通过金刚石和石墨的应用推断它们相关的性质)个别提问,学生互相点评。
(白板上给出石墨和金刚石的结构图)得出结论:金刚石和石墨碳原子的排列方式不同。
所以物质的结构决定性质(物理性质),性质决定用途。
所以能够通过用途来推断物质的性质。
分享交流:请举出生活中符合上述结论的例子。
引导,如:性质决定用途,家里用盐做调料,是因为盐有咸味;木炭有可燃性,所以能够拿来做燃料...三、阅读课文P130第三自然段,结合白板信息,理解常见的无定形碳以及它们的性质和用途。
完成P130检查站内容。
(个别提问,学生互评)四、其他碳单质的理解。
P131知识视窗【归纳总结】本节课你收获了什么?【课堂达标训练】(1)家用净水器常用活性炭作净水剂,这是因为活性炭( )A.可作催化剂B.疏松多孔,吸附性强.C.无毒D.能够吸附水中的不洁物质(2)下列关于金刚石和石墨的说法准确的是( )A、金刚石和石墨外观相似B、金刚石和石墨都不导电C、金刚石和石墨都有较好的润滑性D、金刚石和石墨的原子排列方式不同造成性质有较大的差异(3)下列关于碳的几种单质的组成和用途的说法,错误的是()A、璀灿夺目的天然钻石是由碳元素组成的B、长期未用而难开启的铁锁,可在锁孔中加入少量铅笔芯来作润滑剂C、铅笔芯主要是用铅和少量碳粉制成的D、活性炭可作防毒面具的滤毒剂(4)下列物质中硬度最大的是( )A.陶瓷刀B. 铜锌合金C.金刚石D.石墨(5)1985年科学家发现了C60的新物质,与此相关的下列说法准确的是()①它的1个分子含60个碳原子②它是一种新型化合物③它是一种混合物④它是一种单质A.①④B.②④C.①②D.③(6)用木制电线杆埋入地下之前,常要把埋入地下的一部分木头表面稍稍烤焦。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教学设计
学科课题 5.2组成燃料的主要元素—碳授课教师授课时间
教学内容分析
在引导学生走进化学世界,从化学角度理解了身边的物质,初步了解了物质构成的奥秘,学习了一些基本的化学概念和化学技能之后,本单元开始深入、细致地研究碳和碳的氧化物。
前面的内容对本课题起到铺垫作用。
本课包括两部分,第一部分介绍碳的单质,第二部分介绍碳的化学性质。
今天我主要说一说第一部分的教学思路,这部分主要介绍了金刚石、石墨的重要物理性质和C60分子的结构特点。
又穿插介绍了木炭、活性炭的吸附性及其用途,使学生树立性质决定用途,用途体现结构的观点。
掌握了这个重要化学思想后,能够使学生更好的体会学习化学的意义,感受化学世界的魅力。
学情分析
本节课是学生第一次成系统的学习某一类物质的性质,学生对身边的化学现象及化学知识比较好奇,所以应该有较强的探索欲,故应该理论联系实际,培养他们的学习兴趣。
考情分析学会用所学内容解决实际问题
学习目标1.知识目标:1)掌握金刚石、石墨等碳单质的物理性质和用途。
2)知道同一元素能够组成不同的物质。
3)明确物质结构.性质和用途的关系。
2.技能目标:能够让学生熟练掌握生活中常见的物质的组成和用途,达到学习化学的效果,培养学生以发展的观点看待碳的单质。
3.情感目标:本节课是学生第一次成系统的学习某一类物质的性质,学生对身边的化学现象及化学知识比较好奇,所以应该有较强的探索欲。
故应该理论联系实际,培养他们的学习兴趣。
4.学习策略目标:充分利用多媒体、视频、图片、等教具,力求让学生在具体、形象的情境中感知并牢记生活中基本的化学知识。
学习重点难点分析重点碳单质的物理性质和用途,学生学习兴趣的激发。
难点碳单质的物理性质差异大的原因
教学方法
自学与讲解相结合、观察分析与自我归纳、演示实验、多媒体教学。
教具
黑板、多媒体、铅笔芯,电池、导线、开关、灯泡、铅笔、玻璃刀教学过程教学活动过程
设计教学内容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
设置悬念
新课引入
5.2组成燃料的主要元素—碳
金刚石和石墨的物理性质和对应的用途【设置悬念】今天上课老师
想送给大家一份既珍贵又
有用的礼物。
大家想不想
要?
【出示铅笔】问一位表情最
突出的同学为什么看到老
师的礼物会出现这样的表
情?
【说明】:在化学老师的眼
里,它和图片上的钻石一样
珍贵,想知道为什么吗?
让我们共同学习今天的内
容,同学们就会知道其中的
奥秘。
【新课引入】同学们知道上
面三种燃料含有的主要化
学元素是什么吗?
【讲述】我们这节课就来学
习组成燃料的主要元素—
碳
【提问】1.什么是元素?
2.一种元素能够组成不同的
学生答
显现各种表情或声
音。
因为铅笔是我
们生活中很普通的
东西”
碳元素
阅读学习目标
学生齐声回答元素
的定义
提问个别学生回答
第二个问题:氧元素
能够组成氧气和臭
氧
个别回答,补充并总
结
学生总结填写手中
的学案
金刚石
设置一个悬
念,激发学
生好奇心的
同时也使学
生的注意力
集中到了老
师的身上
本节课学习
的主要内容
引出碳元素
组成的单质
演示实验
焦炭,木炭,活性炭和炭黑的物理性质和用途
C60的结构
碳的单质物理性质大的原因:碳原子之间的排列方式不同
巩固练习单质吗?
【说明】那么,接下来就来
学习碳元素组成的单质
【讲述】同学们已经预习了
这节内容,知道碳元素组成
的单质有哪些?
【讲述】我们先看金刚石和
石墨
【多媒体展示】观察它的颜
色和状态
【讲述】同学们观看视频并
阅读课本内容,总结金刚石
的物理性质和用途
【提问】个别回答并补充金
刚石的物理性质和用途
【补充】本节课开头的钻石
是由什么做成的?
金刚石又是碳的单质
【讲述】下面来看石墨的物
理性质和用途
【实验活动】探究石墨的
导电性
【提问】石墨是否导电?
叫学生帮忙并观
察
是
学生总结在手中的
学案中
个别学生展示,补充
鼓励,提升课堂气氛
无定形碳
学生的总结图片通
过多媒体上传展示
碳原子之间的排列
方式不同
学生讨论个别回答,
鼓励后进生回答
1.学生活动黑板上
做
2.抢答题
石墨具有导
电性
让学生更进
一步掌握石
墨的物理性
质和用途
通过习题:
“摘苹果,
有惊喜”提
升学生做题
的积极性,
从而提升学
生学习化学
的兴趣
【讲述】石墨具有导电性【多媒体展示】要求学生根据图片和课本内容,探究石墨的物理性质和用途
【提问】学生个别展示【补充】介绍学生手中的铅笔
【讲述】碳的单质还有哪些了?
【补充】我们看一下无定形碳
【多媒体展示】通过图片总结焦炭,木炭,活性炭和炭黑的性质和用途,关键展示动画。
【设问】碳还有其他的单质吗?
【多媒体展示】小资料【讨论1】碳的单质物理性质为什么差异很大?多媒体展示。
【讨论2】
1.物质的结构、性质与用途之间有何关系?通过本节的学习,延伸到学生做人的道理。
2.石墨与金刚石之间的转化
属于什么变化?
【习题练习】展示多媒体
【总结】通过习题摘苹果,
有惊喜,师生共同总结并阐
述。
使我们进一步了解到化
学来自生活,生活中处处存
有化学,希望同学们在以后
的生活中把你学到的化学
知识介绍给你的朋友,亲
人。
【作业设计】
1.正式作业(课后习题)
2.课外作业(以学生手中
的范文为例,写一篇
100字的《碳父的自我
介绍》)
最后老师送同学们一句话:
结构决定性质,性质决定用
途;态度决定细节,细节决
定命运。
希望同学们在这人
生最美好的时刻把握好自
己的命运。
板书设计 5.2组成燃料的主要元素—碳
一.碳单质的物理性质和用途 1.金刚石和石墨
2无定形碳:焦炭,木炭,活性炭和炭黑 3.C 60
二.碳单质物理性质差异大的原因:
碳原子之间的排列方式不同
三 结构 性质 用途
决定
决定
推知 推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