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程制图课件第九章
第九章(4)同济大学工程制图课件

表面粗糙度、镀涂和热处理的符号、代号及其标注一、表面粗糙度的基本概念零件经过机械加工后的表面会留有许多高低不平的凸峰和凹谷,零件加工表面上具有的较小间距和峰谷所组成的这种微观几何形状特征,称为表面粗糙度。
表面粗糙度与加工方法、所用刀具和工件材料等各种因素都有密切关系。
表面粗糙度是评定零件表面质量的一项重要技术指标,是零件图中必不可少的一项技术要求。
轮廓算术平均偏差(Ra)是目前生产中评定表面粗糙度用的最多的参数,Ra 值越小,表面质量就越高。
不同表面粗糙度的外观情况,加工方法和应用举例:Ra(μm) 表面外观情况主要加工方法应用举例不可辨加工痕迹方向粗车、粗铣、粗刨、钻、粗纹锉刀和粗砂轮加工明显可见刀痕可见刀痕微见刀痕可见加工痕迹微见加工痕迹看不见加工痕迹可辨加工痕迹方向微辨加工痕迹方向暗光泽面亮光泽面镜状光泽面雾状镜面镜面粗糙度值最大的加工面,一般很少应用粗车、刨、立铣、平铣、钻精车、精铣、精刨、铰、镗、精磨等精车、精铰、精拉、精镗、精磨等研磨、抛光、超级精细研磨等不接触表面,不重要的接触面,如螺钉孔、倒角、机座底面等要求很好密合的接触面,如滚动轴承配合的表面、锥销孔等;相对运动速度较高的接触面,如滑动轴承的配合表面、齿轮轮齿的工作表面等精密量具的表面、极重要零件的摩擦面,如气缸的内表面、精密机床的主轴颈、坐标镗床的主轴颈等0.2502512.56.33.21.60.80.40.100.050.0250.0120.006没有相对运动的零件接触面,如箱、盖、套筒要求紧贴的表面、键和键槽工作表面;相对运动速度不高的接触面,如支架孔、衬套、带轮轴孔的工作面等二、表面粗糙度的符号和代号1、表面粗糙度符号符号意义及说明基本符号,表示表面可用任何方法获得基本符号加一短画,表示表面是用去除材料的方法获得基本符号加一小圆,表示表面是用不去除材料方法获得在上述三个符号的长边上均可加一横线,用于标注有关参数和说明在上述三个符号上均可加一小圆,表示所有表面具有相同的表面粗糙度要求2、表面粗糙度代号在表面粗糙度符号上注写所要求的表面特征参数后,即构成表面粗糙度代号:用任何方法获得的表面粗糙度,Ra的上限值为3.2 μm用去除材料方法获得的表面粗糙度,Ra的上限值为3.2 μm用不去除材料方法获得的表面粗糙度,Ra的上限值为3.2 μm用去除材料方法获得的表面粗糙度,Ra的上限值为3.2 μm,Ra的下限值为1.6 μm 用任何方法获得的表面粗糙度,Ra的最大值为3.2 μm用去除材料方法获得的表面粗糙度,Ra的最大值为3.2 μm用不去除材料方法获得的表面粗糙度,Ra的最大值为3.2 μm用去除材料方法获得的表面粗糙度,Ra的最大值为3.2 μm,Ra的最小值为1.6 μm代号意义代号意义3、加工方法、镀(涂)覆、取样长度和纹理方向等其他内容的标注标注方法示例说明当某一表面的粗糙度要求由指定的加工方法获得时,可用文字标注在符号长边的横线上面镀(涂)覆或其它表面处理的要求可以注写在符号长边的横线上面;也可以在技术要求中说明取样长度应标注在符号长边的横线下面。
建筑工程制图第九章建筑施工图ppt课件

05
建筑剖面图解读与绘制技 巧
剖面图基本要素及表示方法概述
剖面图定义
剖面图是假想用一个或多个垂直于外墙轴线的铅 垂剖切面,将房屋剖开,所得的投影图。
剖面图基本要素
包括剖切位置、剖切符号、剖视方向、比例尺等 。
表示方法
通过线条、符号、文字等表示建筑物的内部构造 、分层情况、各部位的高度、宽度、材料等。
建筑施工图的绘制方法和技巧
建筑施工图的绘制需要遵循一定的规范和标准,掌握正确 的绘制方法和技巧对于提高制图效率和质量至关重要。
学员心得体会分享
通过学习建筑施工图,我更加深入地 了解了建筑工程设计的全过程,对于 未来从事相关工作具有很大的帮助。
我认为建筑施工图的学习需要注重实 践和应用,只有将理论知识与实际工 程相结合,才能更好地掌握相关技能 。
案例分析二
1 2
项目概况
该项目为一栋30层的高层住宅楼,总建筑面积约 5万平方米。
建筑施工图绘制流程
包括前期准备、方案设计、初步设计、施工图设 计等阶段,每个阶段都有不同的任务和要求。
3
剖析重点
通过剖析建筑施工图的绘制过程,了解高层住宅 楼的结构设计、设备配置、防火安全等方面的要 求和规范。
案例分析三
组成
封面、目录、设计说明、图纸( 包括总平面图、平面图、立面图 、剖面图和详图等)、工程做法 表及门窗表等。
建筑施工图绘制规范及要求
• 规范:建筑施工图的绘制必须符合国家制图标准《房屋建筑制图统一标准》(GB/T50001-2017)和《总图制图标准》( GB/T50103-2010)等规定。
建筑施工图绘制规范及要求
线条识别
粗实线表示新建建筑物的可见轮廓线,细实线表示原有建筑物、构筑物、道路 、围墙等,虚线表示规划拟建建筑物或构筑物,折断线表示外轮廓由几部分不 同平面组成。
工程制图课件09资料

13 GB/T6170 螺母M121.5 1 35
3 01-03
齿轮轴
1 45 m=3, Z=9
12 GB/T93 垫圈12
1 65Mn
2 01-02
传动齿轮轴 1 45 m=3, Z=9
11 01-11
传动齿轮 1 45 m=2.5,Z=20 1 01-01
左端盖
1 Q235
10 01-10 9 01-09
9 01-09 8 01-08 7 01-07 6 01-06
螺钉M616 键 410 螺母M121.5 垫圈12
传动齿轮 压紧螺母 轴套
密封圈 右端盖 泵体
12 35
1 45 1 35 1 65Mn 1 45 m=2.5,Z=20 1 35 1 45 1 橡胶 1 Q235 1 Q235
5 GB/T67 垫片 4 GB/T119 销 A518
5 GB/T67 垫片 4 GB/T119 销 A518
2 纸 δ=1 4 Q235
3 01-03 2 01-02
齿轮轴
1 45 m=3, Z=9
传动齿轮轴 1 45
压紧螺母 1 35
轴套
1 45
序号 代号
名 称 数量 材料 备注 比例
8 01-08
密封圈
1 橡胶
重量
7 01-07
右端盖 1 Q235
6 01-06
泵体
1 Q235
审核
日期 日期
板1
接触面 板2 五、装配结构的合理性
a2
a1
a1>a2
正确
不正确
a1 a2
a1>a2
接触面
非接触面
正确
接触面的画法
建筑工程制图与识图第9章 结构施工图

1
9.1 结构施工图概述
在建筑设计中,除了画出前述的建筑施工图以外,还要根据建 筑设计的要求,经过计算确定各承重构件的形状、大小以及材料和 内部构造,并将结构设计的结果绘制成图样,这种图样称为结构施
工图,简称结施。承重构件是指构造中用来承担主要荷载的构件,
如楼板、梁、柱、墙、基础、地基都属于承重构件,如图9.1所示。承 重构件所用的材料有钢筋混凝土、钢、木及砖石等,其中钢筋混凝 土结构最为常见。
13
和标注。钢筋的编号以阿拉伯数字依次注写在引出线一端的6mm 细线圆中,如图9.4所示。钢筋的标注形式有两种:一种标注钢筋 的数量、等级和直径,如212;另一种标注钢筋的等级、直径和间
距,如6@150。其含义如图9.4所示。
图 钢筋的标注形式
14
9.2 基础结构施工图
基础是建筑物地面以下的承重构件,它承受上部建筑的荷载 并传给地基。基础的形式与上部建筑的结构形式、荷载大小以及 地基的承载力有关。一般建筑常用的基础形式有条形基础、独立 基础、筏板基础等,如图9.5所示。下面以条形基础为例,介绍与 基础有关的一些基本知识,如图9.6所示。位于基础底下的天然 土壤或经过加固的岩土层垫层,称为地基。基坑是为基础施工而 开挖的土坑,基础底面与土坑面之间往往铺设一层垫层,以找平坑 面,砌筑基础。埋入地下的墙称为基础墙。为了满足地基承载力 的要求,把基础底面做得比墙身宽,呈阶梯形逐级加宽,因基础底 面比墙身宽,故称为大放脚。防潮层是防止地下水沿墙体向上渗
11
图9.3 钢筋和箍筋的弯钩 图,有时还要列出钢筋表。如果构件形状复杂,且有预埋件时,还 要另画构件外形图,即模板图。
12
9.1.4 钢筋的表示方法和标注 钢筋按其强度和品种分成不同等级,并分别用不同的直径符 号表示,常用的种类见表9.2。
土木工程制图教学课件第9章

四、直线的透视
1 M
1 A A° T
B° M°
b°
a° a
t
2021/12/9
3.画面相交线和平行线的透视
F∞
1)画面相交线的透视特性:
P F
a)画面相交线, 在画面上必然有 该直线的迹点。 同时也一定能求 出该直线的灭点。 b)点在画面相 交线上所分线段 S 的长度之比,在 其透视上不能保 持原长度之比。
1)直线通过视点 2)直线垂直基面 3)直线位于基面上或画面上 4)基面投影过站点的直线
四、直线的透视
3.特殊直线的透视
1) 直线通过视点:
P
C0D0重合成一点
C°D°
co
do d
cgdg
c0d0垂直于基 线
四、直线的透视
2)直线垂直基面:
3.特殊直线的透视
E
E° E0J0为铅垂线
J J°
S
e°j°
5、视线迹点法作点的透视图
Bº
h
Aº
Dº
Cº
s' h
g
g
d
ab c
ag bg cg
dg
sg
p
p
s
17
四、直线的透视
直线透视
B° M°
A
A°
ao
a
ag
bo mo
bg mg
基透视
1、一般特点: P 直线的透视和基
透视一般仍为直 线。
视线平面
四、直线的透视
特殊情况:当直线延长后经 过视点时,透视为一个点, 基透视仍为直线。
四、直线的透视
4.真高线
3) 集中真高线
C° B°
h
F
工程制图(二版更新内容)第九章零件图

二、表面粗糙度的含义及标注
② 最大规则 若参数的规定值为最大值,则在被检表面的全部区域内 测得的参数值一个也不应超过图样或技术产品文件中的
规定值。按最大规则检验时,应在参数符号后面增加
“max”,如:Rz1max。
二、表面粗糙度的含义及标注
3. 表面结构的符号、代号及含义(GB/T 131—2006) (1)表面结构符号画法及含义 表面结构符号的含义和画法见表9-5。
续上表
二、表面粗糙度的含义及标注
5. 表面结构要求图样标注新旧国标对比
表9-11 表面结构要求图样标注新旧国标对比
二、表面粗糙度的含义及标注
续上表
三、极限与配合(GB/T 1800-2009)
1.零件的互换性 2.尺寸公差
图9-25
公差术语
三、极限与配合(GB/T 1800-2009)
图9-26
二、表面粗糙度的含义及标注
(2)表面纹理的标注 纹理方向是指表面纹理的主要方向,常由加工工艺决定。 表面纹理及其方向采用表9-7中规定的符号进行标注。
表9-7 表面纹理的标注
二、表面粗糙度的含义及标注
(3)表面结构代号及含义
表9-8 表面结构代号及含义
二、表面粗糙度的含义及标注
4. 表面结构要求的标注 (1)标注总原则 表面结构的注写和读取方向与尺寸的注写和读取方向一 致。所有表面结构参数都应按规定标注相应的表面结构 参数代号。表面结构图形符号不应倒着标注,也不应指 向左侧标注。如图9-24所示。
评定长度(ln):用于评定被评定轮廓的X轴方向上的长
度。原始轮廓的取样长度lp等于评定长度。 4. 几何参数 P参数:在原始轮廓上计算所得的参数。 R参数:在粗糙度轮廓上计算所得的参数。
第九章《工程制图》课件

9.1 展开图 9.2 焊接图
9.1 展开图
实际生产中,经常会遇到由板料弯卷所制成的薄 板制件,如下图所示。
在制造薄板制件前,需先画出其展开图。薄板制 件的表面展开图是将其表面展开,按实际形状和大小 依次摊平在一个平面上所得到的图形。因此,画表面 展开图的实质,是作出物体表面的实形。
焊缝符号一般由基本符号和指引线组成,必要时还 可以加上补充符号、尺寸符号及数据等。
1.基本符号 基本符号是表示焊缝横断面形状的符号,近似于焊 缝横断面的形状,用粗实线绘制。常用焊缝的基本符号、 图示法及标注方法如下页表所示
2.基本符号的组合
标注双面焊焊缝或接头时,基本符号可组合使用, 用粗实线绘制,如下表所示。
以顶点S为圆心,以棱线AS的长度为半径画圆弧,接着以棱线的 端点A为圆心,棱锥的底边长AB为半径画圆弧,两圆弧交于点B。
采用同样的方法,分别以点B为圆心,棱锥的底边BC为半径 画圆弧,以确定点C。依次采用同样的方法可确定点D和点A′,最 后用直线依次连接各点即可。
【例9-2】作正圆锥的表面展开图。
根据投影关系,主视图中的直线1′1′与表面展开图中的ⅠⅠ平 齐、直线2′2′应与ⅡⅡ平齐、…直线7′7′应与ⅦⅦ平齐,这样可得 到展开图中斜口上的点Ⅰ,Ⅱ,Ⅲ,…,Ⅶ。
依次光滑连接展开图中的各点,就可得到后半面圆筒的表面 展开图,然后以ⅦⅦ线为对称中心线,画出左侧切口曲线的对称 曲线,或采用同样的方法画出圆筒的前半面展开图。
焊接图是供焊接加工时所使用的图样,除了要 将构件的形状、尺寸表示清楚外,还要把焊接的有 关内容表达清楚。下图所示的钢梁焊接图,其主要 部分是槽钢,槽钢的前、后面焊接了加强钢板以增 强其承载能力。图样中不仅表达了零件的形状、尺 寸及加工要求,还表达了各零件的装配和焊接要求。
工程制图第9章装配图

运动机件的极 限位置轮廓线 画双点画线。
(2)相邻零(部)件表示法 在装配图中,当需要表示与本部件有装配或安装关系但 不属于本部件的相邻零(部)件时,可用双点画线画出 其外形轮廓。
与装配体有关的相 临零部件
(3)夸大画法
薄垫片的厚度、 小间隙等按实际尺寸 表示不明显是可适当 夸大画出。
垫圈厚度 夸大画出
*弄清各零件的作用和它们之间的相对位置、 装配关系和连接固定方式。
2. 布置视图 画各视图的主要基线。并注意各视图之间留有适当间隔, 以便标注尺寸和进行零件编号。 3. 画主要装配线 先画主体零件(固定钳身)。 从主视图开始,画各视图的主要轮廓 。
4. 按装配顺序, 画主装配线上其它零件。 画丝杠、活动钳身、套螺母 5. 画其它装配线 画紧固螺钉、钳口板 6. 画细部结构
第9章 装配图
9.1 装配图的作用和内容 9.2装配图的表达方法 9.3 装配图中的尺寸、零件序号和明细栏 9.4 装配结构简介 9.5 装配图的画法 9.6读装配图
9.1 装配图的作用和内容
装配图的概念:装配图是机器设计中设计意图的反映,是 机器设计、制造的重要的技术依据。装配图表达了机器或 部件的工作原理、零件间的装配关系和各零件的主要结构 形状,以及装配、检验和安装时所需要的尺寸和技术要求。 为装配图
①画黑点 ②画指引线 ③横线或圆
•
•
7
细实线
7
④序号数字比装配图上的尺寸数字大一号或两号
螺纹紧固件用公共指引线编号
1 2 3
3 2 1
1 2 3
1 23
⑵ 装配图中相同的零件只编一个号,不能重复 (3)对于标准化组件,如轴承、油杯,只编一个号 (4)装配关系清楚的零件组,可采用公共指引线编号 (5) 指引线不能相交, 在通过剖面线的区域时不能与 线平行。 剖面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6 顶垫 4螺旋杆
3 绞杆
5 螺钉M8×12 GB/T63-1985
螺钉M10×12 GB/T71-1985
2 螺套 1 底座
2.根据零件图拼画轴承架装配图
说明
轴2配以轴衬3后与轴 架Ⅰ装配。带轮5用键6连 接于轴上,带轮的两侧衬 以垫圈4和垫圈8,并用螺 母7紧固。
技术要求
1.装配后,要求转动灵活。 2.使用时,在件1与件2、 件5的接触面上滴机油。
第九章 装配图
一、拼画装配图 二、读懂装配图 三、拆画零件图
一、拼画装配图
作业7 拼画装配图
一、内容
根据千斤顶,轴承架的零件图和装配示意图或立体 装配图,在A3或A2图纸上按比例1:1拼画装配图。
二、目的
熟悉和掌握装配图的内容及装配图表达的一般规定, 掌握画装配图的方法、步骤,以及装配图的尺寸标注。
三、要求
1.视图表达方案简洁合理,投影关系正确。 2.装配连接关系画法正确,工作原理表达清楚。 3.尺寸标注符合要求。 4.零件编号和明细表的填写恰当。
四、方法指导
1.画图前必须看懂全部零件图,并了解该装配体的 工作原理和各零件间的连接关系及相互位置关系。
2.根据装配体的特点综合选用装配图的各种表达方 法,力求表达清晰、制图简便。
法。
2.局部放大图主要
表达矩形螺纹的 ___牙__型__。
3.当螺杆2转动时,
滑块6作__升__降__运动。 滑块的工作行程是 ___5_0___mm。
三、拆画零件图
作业8 根据装配图拆画零件图
一 、内容 在看懂夹线体和空气过滤装配图的基础上,分别拆画 指定零件的零件工作图。 二、目的 1.熟悉由装配图拆画零件工作图的方法和步骤。 2.进一步提高读图能力和综合运用所学知识的能力。 三、要求 1.拆画的零件图,要求表达完整、清楚、简明合理。 2.零件结构完整、合理,能满足设计性能和工作要求。
1.看懂夹线体装配图,并拆画件2夹套零 件工作图
技术要求 去除毛刺
2.看懂空气过滤器装配图,并拆画过滤器体零 件工作图。
技术要求 13.表达视镜用___2__个视图, 分别是_主___视图,__俯___视 图。 4.图中双点划线表示 ___相__邻__件,属于部件特殊 表达方法中的___假__想__画法。
9-2 看懂管钳装配图,并回答问题
1.主视图采用了 __局__部__剖视,用以表 达_内___部__装__配_关系,
俯视图和左视图采 用__全___剖视,左视 图还采用___简__化__画
5(带轮)
6(键) GB/T1095-1979
6×22
4(垫圈) 3(轴衬)
2(轴)
7(螺母) GB/T6170-2000
M16
8(垫圈) GB/T97.1-2000
16
1(轴架)
二、读装配图
9-1 看懂带颈视图的装配 图,并回答问题
1.视镜由_7___种_1_8__个零 件组装而成,件2和件3采 用_螺___栓__连接,件3和件5 采用_焊__接__连接。 2.件4是用_硼__硅__玻___璃_材料做成
3.尺寸与技术要求的标注完整、正确。
四、方法指导
1.看懂装配图,并分析零件的功能和结构。
2.按剖面线方向和投影关系分离出被测零件。
3.对零件尚未表示清楚和被遮挡的部分,应根 据零件的功用和使用要求进行推理设计。
4.对零件上的标准结构要素,要查有关标准手 册确定。
5.根据零件结构特点,重新选择表达方案,并 按零件图的画图方法与步骤画出零件工作图。
螺套镶嵌在底座里,用紧定螺钉定位,以备螺纹磨损 后更换方便。螺旋杆顶部呈球面状,外面套一个顶垫,顶 垫上部呈平面形状,放置欲顶起的重物。顶垫用螺钉与螺 旋杆连接而又不固定,目的是防止顶垫随螺旋杆一起转动 时不致脱落。绞杆穿在螺旋杆上部的孔中。
工作时,依靠螺旋传动,旋转绞杠,螺旋杆在螺套 (制有螺纹)内作上下移动,放在顶垫上的重物即可顶起 或落下。
3.标注出装配体的规格、性能、装配(检验)、安 装外形等几类尺寸。
4.应特别注意剖面线的方向和间隔,同一零件不论 在哪里出现起剖面线的方向和间隔应相同。
5.应注意螺纹连接画法和接触面与不接触面的画法。 编号应按顺序排列整齐、指引线不能相交。
1.由千斤顶零件图拼画其装配图。
千斤顶工作原理
在汽车修理和机械安装工作中, 常采用千斤顶来起重和顶举。但限 于顶举高度不太高明时使用,其装 配关系如图所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