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确权登记颁证数据库建设设计书
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确权登记颁证数据库建设设计书

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确权登记颁证数据库建设设计书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确权登记颁证数据库建设设计书1 概述1.1项目来源和目标根据国家公共资金使用和招投标法的有关精神和具体要求,福瑞尔科技通过公开招投标活动,承担省市竹山县农业局组织的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确权登记颁证数据库系统建设项目。
本项目的目标为在全面查清农村承包土地利用状况和分布,查清每一宗承包地的空间位置、界址、权属、面积;查清发包方、承包方的名称,发包方负责人和承包方(代表)的、地址、承包土地经营权权属等信息基础上,建立真实的土地基础数据,建立集影像、图形、权属为一体的农村土地承包信息数据库,完成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登记颁证工作。
建立和完善农村承包土地调查、统计和登记制度,实现土地资源信息的社会化服务,满足经济社会发展及土地资源管理的需要。
1.2测区围和行政隶属图1-1 竹山地理位置示意图竹山县隶属省市,竹山县地跨东经l09°32-110°25’、北纬31°30’-32°37’之间。
位于西北巴山区腹地。
地处鄂西北山地,北属武当山,南属大巴山。
东邻房县,北界郧县,西北邻省白河县,西交竹溪县、旬阳县,南接神农架林区、市巫溪县。
县城东北距市城区158公里,东南距市638公里。
1.3项目容及任务量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确权登记颁证数据库建设项目工作主要任务是对包括用于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确权登记的基础地理信息数据、农村土地经营权权属数据、栅格数据,以及相关表格、文档、图件资料,实现对矢量数据、栅格数据、表格数据、文档、图件资料进行质量检查、组织、整理并导入县级数据库。
实现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确权登记工作相关信息的电子化管理,全面建立现代农村产权体系,切实维护农民财产权益,完善市场化资源配置机制,进一步解放和发展农村生产力。
1.3.1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调查、确权登记的基础地理信息要素数据入库基础地理信息要素包括定位基础、境界与管辖区域以及对承包地块四至描述有重要意义的其他地物信息。
丰顺县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确权登记颁证项目技术设计书(初稿)

浦寨镇:位于丰顺县最南端,距县城汤坑镇15公里、东邻揭东县的龙尾镇、玉湖镇;西邻揭西县的五经富、大洋镇;北接汤南、汤西镇。总面积97.7平方公里,耕地面积20212亩,其中水田13968亩,旱地624亩。镇政府所在地为于埔北管理区新街。镇政府辖埔南、埔北、采芝、横坑、万安、埔西、学枫、茅园、塔下9村民委员会和1个居委会,有46个村委会,全镇7156户,39232人;其中:农业人口37854人,非农业人口1378人。
根据合同要求,主要技术服务内容为:依据土地登记、土地调查的法律法规,到各镇场开展农村土地承包培训服务、档案清理,查清承包地块面积和空间位置,完善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登记内容、程序及信息化系统,建立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登记、变更、注销等制度,做好土地承包经营权确权登记资料归档。
具体包括:
(1)按照《农村承包土地调查技术规范》要求,独立进行包组镇场范围内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调绘工作。
4.《土地利用现状分类》(GB/T21010-2007)
5.《第二次全国土地调查技术规程》(TD/T1014-2007)
6.《地籍调查规程》(TDT1001-2012)
7.《地籍测绘规范》(CH5002-94)
8.《全球定位系统(GPS)测量规范》(GB/T18314-2009)
9.《全球定位系统实时动态测量(RTK)技术规范》(CH/T2009-2010)
三、
(四)
1.《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
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数据库建设方案

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数据库建设方案根据上报的确权登记数据资料,经过检查后,进行数据入库,农村承包土地调查数据库的内容、要素分类代码、数据分层、数据文件命名规则、图形和属性数据的结构、数据交换格式和元数据等符合农业部第2062号公告、《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调查规程》(NY/T 2537-2014)等3项农业行业标准相关技术要求,建立覆盖各中标乡镇的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确权登记数据库。
所有资料达到符合录入数据系统软件要求,进行数据导入和地块对接处理、全县数据对接及现场安装调式并可以打证颁证。
1.数据库内容农村承包土地调查数据库内容主要包括用于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登记、管理和分析应用的基础地理要素、承包土地权属要素、栅格数据以及相关附属信息。
2.要素分类与编码方法农村承包土地调查数据库要素分类大类采用平行分类法,小类以下采用层次分类法。
根据分类编码通用原则,将农村承包土地调查数据库数据要素依次按大类、小类、一级类、二级类三级类和四级类划分,分类代码采用十位数字层次码组成,其结构如下:其中:a)大类码为专业代码,设定为二位数字码,其中:基础地理信息专业码为10,承包土地信息专业码为20;小类码为业务代码,设定为二位数字码,空位以0补齐;b)基础地理信息要素代码中。
定位基础业务代码为01,境界与政区业务代码为02,地貌业务代码为03。
一至四级类要素代码直接引用《基础地理信息要素分类与代码》(GB/T 13923-2006)中的基础地理要素代码结构与代码;c)承包土地信息代码中,承包土地权属信息业务代码为01,承包土地调查遥感背景的业务代码为08,其他要素为99。
一至四级类码为要素分类代码,其中:一级类码为二位数字码、二级类码为二位数字码、三级类码为一位数字码、四级类码为一位数字码,空位以0补齐;c)各要素类中如含有“其他”类,则该类代码直接设为“9”或“99”。
3.空间要素属性结构表3.1 控制点属性结构表3.2 行政区属性结构表3.3 行政区界线属性结构表3.4 等高线属性结构表3.5 高程点注记属性结构表3.6 地块属性结构(空间库)表3.7 地块调查表信息表3.8 发包方属性结构表3.9 承包方属性结构表3.10 承包方续表表3.11 承包经营权登记簿属性结构表3.12 承包经营权与地块关联表表3.13 承包经营权证属性结构表3.14 权证申请登记属性结构表3.15 权属变更属性结构表3.16 界址线属性结构表3.18 注记属性结构表3.19 栅格数据属性结构4.数据库属性值代码1)控制点类型代码2)标石类型代码3)标志类型代码4)界标类型代码5)界址点类型代码6)界线类型代码7)界线性质代码8)权属界线类别代码9)权属界线位置代码10)所有权性质代码11)地块类别12)土地用途13)地块状态14)质量等级代码15)证件类型代码16)承包方类型代码17)承包方式代码18)性别代码19)家庭成员关系代码20)成员备注代码21)承包经营权流转方式代码22)承包经营权状态23)是否代码24)有无代码25)指界方式代码26)承包经营权取得方式代码5.数据交换文件命名规则确权登记数据库提供以县级行政区为基础的的农村土地承包确权登记数据文件,基本命名规则如下:命名规则说明:(1)主文件名采用十四位字母数字型代码,空位以 0 补齐,扩展文件名代表数据格式,文件格式参见本标准"8 数据内容与格式";(2)专业代码采用二位数字码,基础地理信息专业码为 10,农村土地专业码为 20;(3)业务代码采用二位数字码。
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数据库建设方案

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数据库建设方案一、项目背景随着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制度的不断发展和完善,农村土地资源管理面临着新的挑战和需求。
传统的手工录入、纸质档案管理方式已经不能满足现代化管理的需要,因此需要建设一个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数据库,实现信息化管理,提高工作效率和服务质量。
二、项目目标1.建立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数据库,统一管理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相关信息;2.实现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的电子化登记、查询和管理;3.提高土地承包经营权管理的信息化水平,提升工作效率;4.提供支持决策的数据分析和统计功能,为政府农村土地政策的制定提供依据。
三、项目主要内容1.数据库设计:建立一个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数据库,包含农户基本信息、土地承包经营权信息、流转记录等各类数据。
采用关系型数据库管理系统,确保数据的稳定性、安全性和可扩展性。
2.数据导入和清洗:将已有的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相关信息进行导入和清洗,确保数据的准确性和完整性。
通过编写相应的脚本和程序实现自动化的导入和清洗过程。
3.数据录入和更新:建立相应的数据录入界面,实现对农户信息和土地承包经营权信息的录入和更新。
同时,确保数据的一致性和有效性。
4.数据查询和分析:提供便捷的数据查询和分析功能,方便用户随时获取所需的信息。
通过设计查询界面和编写相应的查询语句,可以对农户信息和土地承包经营权信息进行快速查询和筛选。
5.数据备份和恢复:设计合适的数据备份策略,确保数据的安全性和可恢复性。
通过定期进行数据备份和恢复,预防数据丢失和意外损坏。
6.系统维护和支持:建立相应的系统维护和支持机制,及时解决用户在使用过程中的问题和需求。
同时,开展培训活动,提高用户的信息化水平和操作能力。
四、项目实施计划1.系统需求分析和设计:1个月;2.数据导入和清洗:2个月;3.数据录入和更新:1个月;4.数据查询和分析:2个月;5.数据备份和恢复:1个月;6.系统维护和支持:持续进行。
五、项目投资估算根据项目实施计划,初步估算投资费用为XX万元。
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确权登记颁证与数据库建设项目技术方案

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确权登记颁证及数据库建设项目技术方案目录1.概述1.1项目主要工作 (3)1.2主要工作任务 (3)1.3某县地理概况 (3)1.4工作区围 (3)1.5工作区围简图 (3)2.工作容 (3)2.1资料收集 (3)2.2调查摸底 (3)2.3宣传培训 (3)2.4工作底图制作 (3)2.5权属调查 (3)2.6地籍测量与处理 (3)2.7调查信息公布、审核 (3)2.8勘误修正 (3)2.9结果确认 (3)2.10签订承包合同 (3)2.11地块分布图、承包地块图制作 (3)2.12质量与数据库管理 (3)2.13建立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登记薄 (3)2.14成果导入数据库 (3)2.15打印证书 (3)2.16资料归档 (3)2.17成果提交 (3)3.工作流程 (3)3.1技术流程图 (3)3.2工作准备 (3)3.3收集资料 (3)3.4权属调查 (3)3.5影像图获取 (3)3.6工作底图制作 (3)3.7地块指认 (3)3.8一轮公示 (3)3.9基础数据入库 (3)3.10测绘及入库 (3)3.11二轮公示 (3)3.12建立登记簿 (3)3.13完善归档 (3)4.收集准备资料 (3)4.1控制资料 (3)4.2调查资料 (3)5.作业依据及技术要求 (3)5.1作业依据 (3)5.2主要技术指标要求 (3)6.控制测量技术方案 (3)6.1技术标准 (3)6.2 GPS控制网的网型设计 (3)6.3 GPS控制网选点埋石 (3)6.4点位编号及点之记 (3)6.5野外观察 (3)7.权属调查技术方案 (3)7.1土地承包经营权登记 (3)7.2调查底图及要求 (3)7.3划分调查区 (3)7.4编码规则 (3)7.5土地承包经营权调查 (3)7.6公示审核 (3)7.7建立登记簿 (3)7.8完善承包经营权证书 (3)7.9数据建库 (3)7.10主要步骤 (3)7.11数据库管理系统建设 (3)7.12数据库运行和维护的后期服务 (3)8.技术(工作)方法 (3)8.1组建项目部 (3)8.2收集资料 (3)8.3准备工作 (3)8.4确定实验区 (3)8.5技术作业 (3)8.6地籍调查 (3)8.7获取影像图及制作底图 (3)8.8确认地块 (3)8.9调查结果一轮公示 (3)8.10基础数据录入 (3)8.11测绘图件入库 (3)8.12二轮公示 (3)8.13建立登记薄 (3)8.14检查验收 (3)8.15发放证书 (3)8.16完善档案 (3)9.项目组织人员机构设置及岗位职责9.1人员组织结构图 (3)9.2参加项目管理及作业人员简况表 (3)10.进度安排10.1外业测绘工作 (3)10.2业工作 (3)10.3资料整理 (3)10.4质量检查与验收 (3)10.5工期完成时间 (3)10.6周期安排表 (3)11.质量控制措施 (3)11.1建立健全质量管理网络 (3)11.2严格执行ISO9001质量管理体系 (3)11.3 技术交底 (3)11.4 制定质量管理目标对策 (3)11.5确保仪器的完好率 (3)11.6严把工序质量关,做好工作衔接 (3)12.管理制度 (3)12.1质量管理制度 (3)12.2管理制度 (3)12.3 生产安全管理制度 (3)13.仪器设备投入 (3)14.工期进度保证措施 (3)14.1加强组织管理 (3)14.2实行岗位责任制 (3)14.3地理优势 (3)15.成果承诺 (3)16.售后服务与培训计划 (3)16.1技术支持与售后服务方案 (3)16.2培训实施方案 (3)1.概述项目名称:某县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确权登记颁证及数据库建设项目1.1 项目主要工作任务根据农业部印发<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登记颁证档案管理办法>的通知和某县农业局委托实际鼎新招标有限责任公司发售的“SJDX2015-21号”标书规定的招标容及服务要求、结合某县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颁证及数据建设项目,制定本项目技术设计方案。
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建数据库及颁证归档计划方案

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数据库建设、颁证及资料归档计划方案2014年7月1内业数据处理及数据库建设登记过程中形成的影像、图表和文字等材料,需按照农业部统一标准建立农村土地承包信息数据库。
数据处理过程中要分批提供完善后的农村土地确权成果资料,并分阶段建立土地承包经营权确权登记数据库。
1。
1 人员安排(一)工程实施人员(1)图形整饰人员。
(2)属性录入人员,能熟练使用Microsoft Office Access软件。
(3)图形扫描人员,要求懂相关软件,熟悉Photoshop软件,会一般的图形处理,会使用扫描仪。
以上人员数量,根据系统建设需要及建设进度进行分配。
(二)管理人员系统建设的过程中,需要在技术上给予指导和质量上加以监督的管理人员,保证系统数据的正确性和完整性。
1。
2 资料准备根据本项目的情况,为建立完整的地籍管理信息系统提供以下资料:(1)权属调查登记的表、卡、证、册、图等资料;(2)工作底图;(3)地籍图。
1.3 资料预处理(一)属性资料预处理对收集到的属性资料进行综合分析;根据分析结果,一般需进行以下几方面的预处理:(1)检查承包方(代表)姓名、承包地块的面积、地块缩略码(顺序码)的完整性;(2)检查界址点、界址线正确性;(3)对全部卡、表、证、册进行逻辑一致性、完备性和填写规范性的检查和修正,保证与地籍图关联的一致性。
(二)地籍图件预处理对分幅地籍图进行下述预处理:(1)检查行测区内数据的完整性、连续性;(2)检查承包方(代表)姓名、承包地块的面积、地块缩略码(顺序码)的标注的完整性;(3)检查与权属资料关联的一致性;(4)检查线状图形的连续性,检查面状图形是否闭合,检查相邻图幅的接边情况;(5)检查地籍图中地块缩略码(顺序码)是否唯一,有否漏号、重号、错号,检查相邻图幅承包地的拼接情况,检查承包地块界址点及界址线有否缺失或重复;(6)检查地籍图上内容和地籍图草图的内容的一致性;(7)图廓内外的各种注记应标注清楚等。
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确权登记颁证试点技术设计书

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确权登记颁证试点技术设计书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确权登记颁证工作试点村技术设计书根据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确权登记颁证试点工作方案要求,XX县XXXX年XX月成立了政府县长为组长的XX县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确权登记颁证试点工作领导组,XXXX年XX 月编制了《XX县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确权登记颁证试点工作方案》。
为统一技术标准、规范工作程序、确保工作顺利进行,结合XX县实际情况,制定XX县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确权登记颁证试点技术设计书。
一、工作任务及目的XX县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确权登记颁证试点工作选择XX县XX镇XX村作为试点村。
试点工作任务是以XX村已有土地承包合同、经营权证书和集体土地所有权确权登记成果为依据,查清承包地块面积和空间位置,建立健全土地承包经营权登记簿。
试点工作目的是按照现行农村土地承包法律政策,妥善解决原土地承包合同、经营权证书及集体土地所有权确权登记成果承包地块面积不准、四至不清、空间位置不明、登记簿不健全等问题,把承包地块、面积、合同、权属证书全面落实到户,依法赋予农民更加充分而有保障的土地承包经营权。
二、工作区概况试点村位于本县东南部,距县城区距离XX公里,所在地为山区地貌。
XX村总面积XXXX公顷,含耕地XX公顷;试点村下分X个村名小组,农户XXX户、人口XXXX人。
XX村农作物以种植小麦、玉米为主。
三、已有资料分析及利用根据工作方案部署收集采购各类资料用于确权登记颁证试点工作。
资料收集、分析及利用情况如下:1、国土调查资料从国土部门收集到第二次土地调查数据库、农村集体土地所有权数据库、基本农田划定、农村集体土地建设用地和宅基地使用权确权登记工作埋设控制点资料。
第二次土地调查数据库、农村集体土地所有权数据库资料完整,用于指导村组界线确定、地类认定。
国土部门新一轮基本农田划定工作正在进行,暂无成果资料。
农村集体土地建设用地和宅基地使用权确权登记工作埋设控制点资料,数据齐全、保存完好,用于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确权登记颁证试点工作地块测量。
农村集体土地所有权确权登记发证项目数据库建设

1农村集体土地确权登记数据库建设总体设计1.1建库原则①科学性原则。
在数据处理和建库过程中,应确保工作资料真实可靠、工作流程合理有序、工作方法正确适当、工作结果符合实际,保证建库工作科学合理。
②规范性原则。
农村集体土地所有权确权登记发证数据库建设应符合国土资源部制定的各项行业规范,为实现信息资源共享奠定基础。
数据满足不同应用系统的调用,便于检索查询,提高工作效率。
1.2数据库内容我们对农村土地进行调查的具体内容包括如下:基础地理信息数据包括三方面:即行政区、行政界线和坡度图等;土地利用数据包括四个方面:即地类图斑、线状地物、零星地物以及地类界线等;土地权属数据包括三方面:即宗地、界址线、界址点等;我们在对数据库结构进行优化的时候,可以根据《土地利用数据库标准》要求选择建库单位,以此对属性数据结构表等内容可进行扩充。
2数据库建设主要步骤———————————————————————作者简介:马斌(1986-),男,陕西扶风人,助理工程师,学士。
农村集体土地所有权确权登记发证项目数据库建设Registration Certification Project Database Construction for Rural Collective Land Ownership马斌MA Bin(新疆地矿测绘院,乌鲁木齐830017)(Xinjiang Mineral Surveying and Mapping Institute ,Urumqi 830017,China )摘要:农村集体土地确权登记数据库建设的任务是在外业确权调查基础上,以2011年变更数据库为基础建立县级农村集体土地管理数据库,包括基础地理、土地利用、土地权属等内容,集图形、属性、文档等数据于一体,达到互联共享的农村集体土地数据库及管理系统。
Abstract:The task of rural collective land ownership registration database construction is to establish county rural collective land management database on the basis of field survey of land resources and changed database in 2011,including basic geography,land use,land ownership,etc.,and set the graphics,property,documents and other data in one,to interconnect shared rural collective land database and management systems.关键词:数据库;数据源;数据库建设;数据采集;数据入库Key words:database ;data sources ;database construction ;data collection ;data warehousing 中图分类号:P9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4311(2014)05-0314-02z ΔΔ(t)=-mj =1∑q j (t)f j (x(r i (t)))(6)首先证(i)不可能成立。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确权登记颁证数据库建设设计书1 概述1.1项目来源和目标根据国家公共资金使用和招投标法的有关精神和具体要求,福瑞尔科技通过公开招投标活动,承担省市竹山县农业局组织的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确权登记颁证数据库系统建设项目。
本项目的目标为在全面查清农村承包土地利用状况和分布,查清每一宗承包地的空间位置、界址、权属、面积;查清发包方、承包方的名称,发包方负责人和承包方(代表)的、地址、承包土地经营权权属等信息基础上,建立真实的土地基础数据,建立集影像、图形、权属为一体的农村土地承包信息数据库,完成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登记颁证工作。
建立和完善农村承包土地调查、统计和登记制度,实现土地资源信息的社会化服务,满足经济社会发展及土地资源管理的需要。
1.2测区围和行政隶属图1-1 竹山地理位置示意图竹山县隶属省市,竹山县地跨东经l09°32-110°25’、北纬31°30’-32°37’之间。
位于西北巴山区腹地。
地处鄂西北山地,北属武当山,南属大巴山。
东邻房县,北界郧县,西北邻省白河县,西交竹溪县、旬阳县,南接神农架林区、市巫溪县。
县城东北距市城区158公里,东南距市638公里。
1.3项目容及任务量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确权登记颁证数据库建设项目工作主要任务是对包括用于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确权登记的基础地理信息数据、农村土地经营权权属数据、栅格数据,以及相关表格、文档、图件资料,实现对矢量数据、栅格数据、表格数据、文档、图件资料进行质量检查、组织、整理并导入县级数据库。
实现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确权登记工作相关信息的电子化管理,全面建立现代农村产权体系,切实维护农民财产权益,完善市场化资源配置机制,进一步解放和发展农村生产力。
1.3.1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调查、确权登记的基础地理信息要素数据入库基础地理信息要素包括定位基础、境界与管辖区域以及对承包地块四至描述有重要意义的其他地物信息。
1.3.2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调查、确权登记权属要素和栅格数据入库农村土地权属要素指用于描述承包地块空间位置、坐落(四至)、面积、编码和毗邻关系的矢量信息。
栅格数据指用于描述承包地块及其空间分布、方位、毗邻关系等信息的栅格图件。
1.3.3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调查、确权登记权属属性数据入库权属数据包括发包方、承包方、承包地块信息、权属来源、承包经营权登记簿、承包经营权证等。
1.4工期要求第一阶段,合同签订日起30天天全县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数据收集与整理。
第二阶段,合同签订日起70天天全县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数据质量检查。
第三阶段,合同签订日起100天全县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数据入库与成果提交。
如有特殊情况根据双方协定为证。
2项目区概况和已有资料情况2.1 项目区概况竹山县隶属省市,竹山县地跨东经l09°32’-110°25’、北纬31°30’-32°37’之间。
位于西北巴山区腹地。
地处鄂西北山地,北属武当山,南属大巴山。
东连房县,西交竹溪县、句阳,南接神龙架林区、巫溪,北邻郧县、白河县。
县治城关镇东南距省会市682公里,东北距郧阳行署驻地市172公里。
县境东西最大横距81.8公里,南北最大纵距123.5公里。
总面积3,582.4平方公里,折合为537.93万亩,其林2,690.864亩,耕地850,997亩(水田132,171亩)水面87,695亩,其他1,749,764亩。
全县地势由南、西向东北倾斜,特点是高差大,坡度陡,切割深。
以官渡公社的瓦桑河巨型断裂为界,南为高山区,东南为二高山、低山区,中南为低山区,北为高山、二高山、低山区,西北为二高山区,中西部为低山、平丘、盆地区。
海拔高差2,520米。
境最高点是葱坪山,海拔2,740.4米,最低是尼姑河口,海拔220米。
山脉境各山由两大山系构成。
绵亘县西北的双星寨、家山、天堂寨、圣母山,省旬阳、白河县交界,在县境东北的沧浪山、马槽山、野人山、界岭山,与郧县交界;属于由西向东定向,海拔在l,500米以上,属岭东延余脉的界岭——武当山系。
在县境东南的龙王岭、白岩寨、竹山垭子,与房县、神农架林区交界,位于县境西南部的黄宝山、黄家坪、黄龙山尖、南天门、苦菜地子、葱坪,竹溪、巫溪交界;由南向北定向,海拔均在2,000米以上,属大巴山系。
此外,九华山、云霄观,在县境中南部,海拔在l,000米以上;宝丰山,十转山,霍山在县境中部和中西部,海拔在600米以下。
竹山县版图呈“7”字形,北宽南窄,东西横距最宽为81.8公里,南北纵距最长达123.5公里,总面积358780.74公顷,折合538万亩,占省版图面积的1.93%。
其中耕地39577公顷,占全县土地总面积11.03%;林地239961公顷,占66.9%;园地5103公顷,占1.4%;牧草地23公顷,占0.01%;水面6177公顷,占1.72%;城镇、村庄、工矿占地7683公顷,占2.15%;交通设施及道路占地995公顷,占0.28%;未利用地59246公顷,占16.51%。
2.2 已有资料分析利用2.2.1农村集体土地所有权登记发证成果资料包括农村集体土地所有权确权登记发证成果数据、图件、土地调查、土地规划和基本农田保护划区定界资料等。
2.2.2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权属资料农村土地承包方案、承包合同、承包台账、已颁发的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证、依法变更的有关合同、申请和审核材料,以及涉及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设立、变更、转让和消灭的会议记录、决议和表决结果等。
2.2.3基础测绘资料(1)控制资料项目区围及周边有国家B、C级GPS网点,可作为本次控制测量的起算点,连续运行卫星服务系统(以下简称HBCORS)其精度满足本项目直接RTK方法加密一、二级点和图根点及界址点的精度要求,施测时必须按规定在已知点上进行检核,如超限,应分析原因,进行处理。
(2)影像资料2013年由省测绘地理信息局制作的全省1∶2000正射影像图(DOM),分辨率优于0.5米,1980坐标系,高斯正形投影,按3°分带。
该成果经坐标系转换、重新分幅后作为调查工作底图制作的基础数据。
2.2.4其他资料(1)第二次全国土地调查数据库,各级行政界线包括市(县)、乡镇(街道办事处)、行政村;(2)2013年度土地利用现状变更调查数据库;(3)土地登记、征收、征用、出让和划拨用地登记资料;(4)身份、户籍、婚姻登记或证明资料等。
(5)每个村家庭人员名册。
3 政策法规及技术规3.1政策法规文件(1)《中华人民国物权法》(主席令[2007]第62号);(2)《中华人民国土地管理法》(主席令[2004]第28号 2004年8月28日);(3)《中华人民国农村土地承包法》;(4)《省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条例》;(5)《中华人民国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证管理办法》;(6)《国土资源部、财政部、农业部关于加快推进农村集体土地确权登记发证工作的通知》(国土资发〔2011〕60号);(7)《国土资源部、中农办、财政部、农业部关于农村集体土地确权登记发证的若干意见》(国土资发〔2011〕178号);(8)《农业部、财政部、国土资源部、中央农村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国务院法制办、国家档案局关于开展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登记试点工作的意见》(农经发〔2011〕2号);(9)《农业部办公厅关于印发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登记试点工作规程(试行)的通知》(农办经[2012]19号);(10)《农业部、国家档案局关于加强农村土地承包档案管理工作的意见》(农经发〔2010〕12号);(10)《土地权属争议调查处理办法》;(12)《省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确权登记颁证试点工作方案》(鄂办文[2014]17号);(13)《省委办公厅、省政府办公厅转发〈省农业厅关于城中村、城郊村、园中村集体资产产权制度创新试点工作方案〉的通知》(鄂办文〔2006〕82号);(14)《省委办公厅、省政府办公厅转发〈省农业厅关于扩大城中村城郊村园中村集体资产产权制度创新试点的实施意见〉的通知》(鄂办文〔2008〕47号)。
3.2技术规文件(1)《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调查规程》NY/T2537-2014;(2)《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要素编码规则》NY/T2538-2014;(3)《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确权登记数据库规》NY/T2539-2014;(4)《中华人民国行政区划代码》(GB/T 2260);(5)《县级以下行政区划代码编制规则》(GB/T 10114);(6)《1:500 1:1000 1:2000地形图航空摄影测量业规》(GB/T 7930-2008);(7)《1:500 1:1000 1:2000地形图航空摄影测量外业规》(GB/T 7931-2008);(8)《1:500 1:1000 1:2000地形图航空摄影测量数字化测图规》(GB/T 15967-2008);(9)《国家基本比例尺地图图式第1部分1:500 1:1000 1:2000地形图图式》(GB/T 20257.1-2007);(10)《测绘技术设计规定》(CH/T1004-2005);(11)《全球定位系统实时动态测量(RTK)技术规》(CH/T 2009-2010);(12)《全球定位系统(GPS)测量规》(GB/T18314-2001);(13)《HBCORS网络RTK测量技术规定》(试行);(14)《土地利用现状分类》(GB/T 21010-2007);(15)《测绘成果质量检查与验收》(GB/T 24356-2009);(16)《全国耕地类型区、耕地地力等级划分》NY/T309;(17)《耕地地力调查与质量评价技术规程》NY/T1634;(18)经主管部门批准的本项目技术设计书。
4成果主要技术指标和规格4.1 数学基础4.1.1坐标系统平面采用CGCS2000坐标系,高斯正形投影,按3°分带,中央子午线为111°。
高程采用1985国家高程基准。
4.1.2调查比例尺调查基本比例尺为1∶2000。
4.1.3分幅与编号(1)栅格数据分幅与编号1:2000比例尺的工作底图、调查草图、地块分布图及其栅格数据采用正方形分幅(50cm×50cm)。
图幅编号按图廓西南角平面坐标公里数编制,X坐标在前,Y坐标在后,中间以短横线连接。
1:2000比例尺取至0.1 km;小数点前数字全取,如1:2000编号为3557.0-467.0。
(2)矢量数据分幅与编号承包地块、地物等矢量数据以县级行政区为单位组织,文件命名方式为6位县级区划代码+4位年份代码,共10位数字型代码。
4.1.4成果数据格式矢量数据采用标准shapefile格式(*.shp);数字正射影像(DOM)采用标准无压缩带坐标信息的影像数据格式,即TIFF+TFW;图形文件采用DWG格式(*.dwg);元数据以县级行政区为单位采用XML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