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宪法是国家的根本法》考试满分答案
2021春期国开电大《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终结考试(大作业)资料宪法知识答案

2021春期国开电大《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终结考试(大作业)资料宪法知识答案宪法知识1.如何理解宪法是国家的根本法?答:宪法是法,作为限制国家权力,保障公民权利的国家根本法,具有法律的共同特点,但它又是特殊的法。
这些特殊性包括:①在规定的内容上与普通法律不同。
普通法律作为部门法,调整的只是国家生活中某一方面的社会关系;而作为根本法的宪法,它规定的是国家政治生活和社会生活中最根本、最重要的问题。
现行《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在序言中明确宣布:“本宪法以法律的形式确认了中国各族人民奋斗的成果,规定了国家的根本制度和根本任务,是国家的根本法。
”②在法律效力上与普通法律不同。
由于宪法是国家的根本法,所以,宪法所具有的就不仅是一般的法律效力,而是具有最高的法律效力。
其法律效力的最高性表现在:宪法是制定普通法律的依据和基础;普通法律不得与宪法相抵触;宪法是一切组织或者个人的根本活动准则。
③在制定和修改的程序上与普通法律不同。
由于宪法是国家的根本法,具有最高的法律效力,为了体现宪法的严肃性,保持宪法的稳定性和连续性,多数国家对宪法的制定和修改都规定了不同于普通立法的特别程序。
2.我国现行宪法确认的基本原则有哪些?答:我国现行宪法确认的基本原则有:①党的领导原则。
②人民主权原则。
③尊重和保障人权原则。
④社会主义法治原则。
⑤民主集中制原则。
3.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的发展历程是什么?答: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正式制定了一部《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即1954年宪法。
《共同纲领》起了临时《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的作用。
1954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经历了3次全面修改和7次部分修改。
3次全面修改形成1975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k1978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和现行的1982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7次部分修改包括对1978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的2次部分修改和1982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的5次部分修改。
宪法是国家的根本法弘扬宪法精神 推进宪法实施试题及答案

宪法是国家的根本法——弘扬宪法精神推进宪法实施试题及答案一、单选题1.()被称为“过渡时期的总路线”。
(3.0分)A.1954年宪法B.1982年宪法C.1988年宪法D.1993年宪法我的答案:A 答对2.在我国近现代,()提出宪法就是限权之法。
(3.0分)A.康有为B.梁启超C.谭嗣同D.李大钊我的答案:B 答对3.1908年的()拉开了近代中国立宪的序幕。
(3.0分)A.《钦定宪法大纲》B.《宪法重大信条十九条》C.《中华民国临时约法》D.《天坛宪法草案》我的答案:A 答对4.()是宪政之母。
(3.0分)A.英国B.法国C.美国D.德国我的答案:A 答对5.1914年的《中华民国约法》又被称为(A.曹锟宪法B.段祺瑞宪法C.袁记约法D.天坛草案我的答案:C 答对6.制定1954年宪法的目的是赋予新生革命政权()。
(3.0分)A.合规性B.合法性C.合理性D.合情性我的答案:B 答对7.1949年9月29日,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通过的()宣告了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标志着中国人民从此站起来了,人民成为新国家、新社会的主人。
(3.0分)A.《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B.《中华民国训政时期约法》C.《钦定宪法大纲》D.《天坛宪法草案》我的答案:A 答对8.制定出世界上第一部成文宪法的国家是()。
(3.0分)A.英国B.法国C.美国D.德国我的答案:C 答对9.日本首相参拜靖国神社被批判是违宪行为,原因在于日本宪法的第九条主张的是()。
(3.0分)A.个人主义原则B.无政府主义原则C.超帝国主义原则D.和平主义原则我的答案:D 答对10.我国()是唯一一次全票通过宪法的例子,在新中国制宪史上也是唯一的一次。
(3.0分)A.1954年宪法B.1982年宪法C.1988年宪法D.1993年宪法我的答案:A 答对二、多选题1.为了进一步树立宪法意识、学习宪法精神,我们应该做到()。
(4.0分))A.将学习宪法修正案与贯彻十九大精神紧密结合,重点学习宪法序言和总纲的修改B.深刻领会此次宪法修改对于完善党和国家治理体制的重大意义,全面推进宪法实施C.深刻领会我国宪法的基本精神,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宪法自信D.结合本职工作,自觉遵守宪法,防范违宪风险我的答案:ABCD 答对2.关于2018年宪法修改和现行宪法之前的四次修改投票结果的对比,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2018年宪法专题考试答案

2018年宪法专题考试答案[单选] 1. 宪法是国家的根本法,是治国安邦的总章程。
1982年宪法公布施行后,全国人大分别于____年、____ 年、____年、____年先后四次对宪法的个别条款和部分内容作出修正,共通过了31条宪法修正案。
2018年3月,全国人大再次启动修宪程序,通过了第五次修正案,共作出21条修改。
• A 1988年、1993年、1999年、2004年• B 1983年、1993年、1999年、2009年• C 1988年、1993年、1996年、2009年• D 1983年、1996年、1999年、2004年[单选] 2. 现代国家的结构形式(即国体)主要包括哪些?• A 单一制和联邦制• B 联邦制和邦联制• C XX制和XX制• D 总统制和议会制[单选] 3. 宪法修正案将宪法序言第七自然段中“在马克思列宁主义、思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指引下”修改为“在马克思列宁主义、思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指引下”。
• A 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 B 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 C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思想• D 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思想[单选] 4. 宪法第三条第三款“国家行政机关、审判机关、检察机关都由人民代表大会产生,对它负责,受它监督。
”修改为:“国家行政机关、____、审判机关、检察机关都由人民代表大会产生,对它负责,受它监督。
”• A 公安机关• B 监察机关• C 监查机关• D 纪检部门[单选] 5. 下列关于《宪法》修正案的内容表述正确的是( )• A 《宪法》修正案具有历史性的意义,对于我国社会的发展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B 宪法的修改对于我国政府的职能进行了完善,完善了国务院监察部门的职能• C 宪法修正案对于总理的任期也进行了修改• D 宪法的修改不会引起其它法律的修改[单选] 6. 将“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写入我国宪法的是()• A 1993年宪法修正案• B 1999年宪法修正案• C 2004年宪法修正案• D 2018年宪法修正案[单选] 7. 国家倡导____,提倡爱祖国、爱人民、爱劳动、爱科学、爱社会主义的公德,在人民中进行爱国主义、集体主义和国际主义、共产主义的教育,进行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教育,反对资本主义的、封建主义的和其他的腐朽思想。
学习《宪法》考试题参考答案2

A. 1787年《美国宪法》; B. 1919年《魏玛宪法》; C. 1982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D. 1954 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33. 根据《宪法》和法律规定,关于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下列哪一选项是不正确的?(D ) A.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体现了一切权力属于人民的原则; B. 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是地方各级国 家权力机关; C.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是最高国家权力机关; D. 地方各级国家权力机关对最高国 家权力机关负责,并接受其监督; 34.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有权(B )。 A. 制定宪法; B. 修改宪法; C. 废除宪法; D. 停止执行宪法; 35.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核心内容和实质是(B )。 A. 工人阶级领导; B. 国家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 C. 国内各民族一律平等; D. 少数服从多 数; 36. 从宪法蕴涵的民主、人权、法治、和谐等价值而言,(B )是执政的目的。 A. 民主; B. 人权; C. 法治; D. 和谐; 37. 关于文化教育权利是公民在教育和文化领域享有的权利和自由的说法,下列哪一选项是错误的? (D ) A. 受教育既是公民的权利,又是公民的义务; B. 宪法规定的文化教育权利是公民的基本权利; C. 我国公民有进行科学研究、文学艺术创作和其他文化活动的自由; D. 同社会经济权利一样, 文化教育权利属于公民的积极收益权; 38. 全国人大常委会是全国人大的常设机关,根据宪法规定,全国人大常委会行使多项职权,但下列 哪一职权不由全国人大常委会行使? (B ) A. 解释宪法,监督宪法的实施; B. 批准省、自治区、直辖市的建置; C. 废除同外国缔结的条 约和重要协定; D. 审批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以及国家预算部分调整方案; 39. 我国由(A )决定特别行政区的设立及其制度。 A. 全国人大; B. 全国人大常务委员会; C. 国务院; D. 全国人大及其常务委员会; 40. 国家的结构形式主要是调整( C)。 A. 国家的民族关系; B. 国家局部之间的关系; C. 国家整体和部分之间的关系; D. 国家的 阶级关系; 41. 根据我国《宪法》的规定,国家保障各少数民族的合法权利和利益,维护和发展各民族间的(A ) 关系。 A. 平等、团结、互助; B. 平等、自由、互助; C. 平等、自治、和睦; D. 平等、互助、自 治; 42. 民族自治地方的自治机关依照国家的军事制度和当地实际需要,经批准,可以组织本地方维护社 会治安的公安部队,批准机关为(C )。 A.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 B.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 C. 国务院; D. 自治区的人民代 表大会; 43. 我国公民的平等权利是指公民(B )。 A. 在执法上一律平等; B. 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 C. 在立法上一律平等; D. 在守法上一律 平等; 44. 我国有权监督宪法实施的国家机关是( A)。 A.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 B. 中国共产党中央委员会和中共中央纪 律检查委员会; C.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法律委员会和全国人大常委会法制工作委员会; D. 最高 人民法院和最高人民检察院;
《宪法学》章节练习题与答案:第一章

《宪法学》章节练习题与答案:第一章1.简述宪法是国家的根本法。
答:宪法是国家的根本法主要决定于以下三方面的因素:(1)在内容上,宪法规定国家最根本、最重要的问题。
这些问题包括公民的基本权利和义务、国家的性质、政权组织形式、国家的经济制度、国家机构的组织及其权限等等。
这些规定不仅反映着一个国家政治、经济、文化和社会生活等各方面的主要内容及其发展方向,而且规范着整个国家的活动。
(2)宪法具有最高的法律效力。
宪法的法律效力高于普通法律,在国家的法律体系中处于最高地位。
在成文宪法国家,宪法是制定普通法律的依据,任何普通法律都不得与宪法的规定相违背;宪法是公民、国家机关、社会团体的最高行为准则。
(3)宪法在制定和修改的程序上比其他法律要求更加严格。
制定和修改宪法的机关,往往是依法特别成立的,而不是普通的立法机关;宪法的通过或批准以及宪法修正案的通过,一般都要求制宪机关或者国家立法机关成员的2/3或者3/4以上的多数赞成,才能生效。
2.简述宪法最核心的价值。
答:宪法最主要、最核心的价值在于,它是公民权利的保障书。
从历史上看,宪法或宪法性文件往往是争取公民权利斗争的产物。
宪法最早是资产阶级在反对封建专制制度的斗争中,为了确认取得的权利,以巩固斗争的胜利成果而制定出来的。
从宪法的基本内容来看,尽管作为国家根本法的宪法涉及国家和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但其基本内容仍然可以分为两大部分:国家权力的正确行使和公民权利的有效保障。
然而,这两大块并非地位平行的两部分,就它们之间的相互关系来说,公民权利的保障居于支配地位,国家权力的正确行使的目的即在于保障公民的基本权利。
3.如何理解“宪法是全民意志的体现”?答:将宪法的本质归结为体现或反映全体人民的意志的观点就是全民意志论。
典型的全民意志论是17、18世纪资产阶级启蒙思想家倡导的社会契约论。
该理论认为,政府是人们签订契约的产物,宪法则是这一契约的表现。
如果政府侵犯了人民的利益,人民有权推翻政府,并重新签订契约,组织新的政府。
宪法的参考答案

宪法的参考答案宪法的参考答案宪法是一个国家的基本法律,是国家治理的根本大法。
它规定了国家的政治制度、国家机关的组织和职权、公民的基本权利和义务等重要内容。
宪法的制定和修订对于一个国家的发展和稳定至关重要。
然而,宪法的参考答案并不是一成不变的,它随着社会的变迁和国家的需要而不断演变。
首先,宪法的参考答案来源于国家的历史和文化传统。
一个国家的宪法往往会融合国家历史和文化传统中的一些重要价值观念和原则。
这些价值观念和原则在国家的历史发展过程中形成并得到广泛认同,因此被纳入宪法中成为国家的基本准则。
例如,中国宪法中的“人民民主专政”原则就是源于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君主专制”和“人民至上”的思想。
其次,宪法的参考答案还来源于国际社会的共识和经验。
随着全球化的进程,国家之间的交流和合作越来越频繁,国际社会形成了一些共同的价值观和规则。
这些共识和经验对于宪法的制定和修订提供了重要的参考。
例如,很多国家的宪法都包含了对人权的保护和促进的规定,这是国际社会普遍认可的价值观和原则。
此外,宪法的参考答案还来源于社会的需求和民意。
宪法是国家的根本大法,它必须符合社会的需求和民意才能得到有效执行。
因此,在制定和修订宪法时,必须广泛征求社会各界的意见和建议,尊重人民的意愿和权益。
只有这样,宪法才能真正成为国家治理的基石,得到广大民众的认同和支持。
最后,宪法的参考答案还来源于专家学者的研究和建议。
宪法是一个复杂的法律文书,它涉及到政治、法律、经济、社会等多个领域的问题。
因此,在制定和修订宪法时,必须借鉴专家学者的研究成果和建议。
他们通过对国内外宪法的比较研究和深入分析,可以提供宝贵的参考意见,帮助国家制定出更加完善和适应时代发展的宪法。
总之,宪法的参考答案是一个复杂而多元的过程。
它源于国家的历史和文化传统,借鉴国际社会的共识和经验,反映社会的需求和民意,同时也依赖于专家学者的研究和建议。
只有在这种多方参与的基础上,宪法才能真正成为国家治理的基石,为国家的发展和稳定提供坚实的法律保障。
部编版六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2《宪法是根本法》一课一练综合测试题(附答案)

部编版六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一课一练试题检测
第一单元我们的守护者
第2课宪法是根本法
一、填空题
1.我国设立国家宪法日、法制宣传日突出宪法精神的原因是( )
①宪法是国家的根本法
②宪法是所有法律的总和
③宪法规定国家生活的全部问题
④宪法是治国安邦的总章程
A.②③④
B.①②③
C.①④
2.下列关于刑法、宪法、民法之间关系的图示中,正确的是( )
3.践行宪法,我们要将宪法原则转化为自觉的行为准则,落实在实际行动中。
在日常生活中,践行宪法,我们要( )
①严格遵守宪法和法律规定
②学会运用宪法精神来分析和解决学习和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③坚决维护宪法权威关助
④自觉抵制各种妨碍宪法实施、损害宪法尊严的行为
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①②③④
二、填空题。
道德与法治六年级上册2宪法是根本法同步练习题(含答案)

2 宪法是根本法同步训练一、选择题1.()是国家的根本法。
A.民法B.宪法C.刑法2.()是国家宪法日,宪法与其他法律法规不同,它有着至高无上的地位,是国家的根本法。
A.12月4日B.12月6日C.12月8日3.宪法规定了行使国家权力的各个国家机关,具有最高的()法律权威、法律地位。
A.法律效力B.法律权重性C.法律实效性4.宪法就如同(),其他法律就好比繁茂的()。
A.树根枝叶B.枝叶树根C.树干树叶D.树根树干5.我国的第一部宪法是()年制定颁布的。
A.1982B.1949C.1954D.1960二、填空题6.在法律体系中,________与其他法律法期不同,它有着________的地位,是国家的________。
7.________是国家的根本法,是制定其他法律的基础和依据,它规定了一个国家的________和________,规定了公民所享有的________和必须履行的________。
8.全国各族人民、一切国家机关和武装力量、各政党和各社会团体、各企事业组织,都必须以宪法为根本的________。
三、判断题9.宪法日是纪念日、教育日、普及日、深化日。
______10.12月4日宪法日到来之际,很多地方都会开展宪法宣传活动。
______11.我们维护国家统一和民族团结。
______12.世界上只有我国有宪法日。
______13.在法律体系中,宪法与其他法律法规一样。
______四、连线题14.你知道下面这些国家的宪法日分别是哪一天吗?请连线。
中国美国丹麦俄罗斯6月5日12月12日9月17日12月4日五、综合题15.2021年4月29日,十三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二十八次会议表决通过反食品浪费法,自公布之日起施行。
中华人民共和国反食品浪费法第一条为了防止食品浪费,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弘扬中华民族传统美德……根据宪法,制定本法。
根据第一条的规定,探究反食品浪费法要根据宪法制定的原因。
16.我国的宪法日是哪一天?在国家宪法日到来时,大家都通过哪些途径学习宪法?参考答案1.B【解析】宪法是国家的根本法,是国家的总章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