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十四种常见天气现象

合集下载

常见的九种天气

常见的九种天气

天气现象及其解释以下是一些常见的天气现象及其解释:1晴天:当天空没有云或只有少量云时,天气通常被描述为晴天。

这种天气通常在高压系统控制下,气流下沉,天空打开,让阳光照射到地面上。

2.多云:当天空大部分被云所覆盖时,天气被描述为多云。

这种天气通常在高压系统控制下,气流下沉,云层密布,但阳光仍然可以透过云层照射到地面上。

3.雨:当水汽凝结并形成足够的降水滴时,就会下雨。

雨通常在低压系统控制下,气流上升,水汽冷却凝结形成雨滴,落到地面上。

4.雪:当水汽凝结并形成冰晶时,就会下雪。

雪通常在高纬度地区或高海拔地区形成,因为在这些地方气温较低,水汽更容易凝结形成雪晶。

5.雷暴:当空气对流强烈时,云内部会发生电荷分离,正电荷集中在云朵上部,负电荷集中在云朵下部。

当电荷积累到一定程度时,就会产生电击,这就是雷暴。

6.风:风是由于空气流动而产生的。

风通常在高压系统和低压系统之间产生,因为高压系统的气流向下,而低压系统的气流向上,这导致了空气的流动。

7.雾:当空气中的水汽接近饱和,且气温较低时,就会产生雾。

这种天气通常在海岸地区或湖泊周围形成,因为这些地方的水汽比较充足。

8.霾:霾是一种由颗粒物、气体和化学物质组成的空气污染现象。

这种天气通常在城市或工业区等地区形成,因为这些地区的污染物排放量较高。

9.冰雹:冰雹是一种由冰块和石块组成的天气现象。

它通常在雷暴中出现,因为强烈的上升气流会将水汽冷却并形成冰雹。

以上就是一些常见的天气现象及其解释。

每种天气现象都有其独特的原因和特征,对人们的生活和环境都有不同的影响。

气象与生活

气象与生活

第二节:常见的天气现象气象学研究的对象是大气层内各层大气运动的规律、对流层内发生的天气现象和地面上旱涝冷暖的分布等。

如云、雾、雨、雪、冰雹、雷电、台风、寒潮等都是我们常见的天气现象。

一、生活中的天气1、晕天空中有一层高云,阳光或月光透过云中的冰晶时发生折射和反射,便会在太阳或月亮周围产生彩色光环,光环彩色的排序是内红外紫。

称这七色彩环为日晕或月晕,统称为晕。

其中对观测者所张的角半径为22度的晕最为常见,称22度晕,偶尔也可看到角半径为46度的晕和其他形式的与晕相近的光弧。

由于有卷层云存在才出现晕,而卷层云常处在离锋面雨区数百公里的地方,随着锋面的推进,雨区不久可能移来,因此晕就往往成为阴雨天气的先兆。

图2-1:晕图2-2:晕的成因2、华天空中有一层透光薄云,云中的水滴大小均匀,若是由冰晶组成的云则要求冰晶尺寸均匀。

月光或阳光透射云层过程中,受到均匀云滴的衍射,结果会在月亮或太阳周围紧贴月盘或日盘形成内紫外红的彩环,称为华。

因日光太亮,所以人们不易观察到日华,月华则比较常见。

紧贴月盘的华又称华盖,华盖的紫色不太显著故内环呈青蓝色,其外呈黄色为主,最外呈红色。

在华盖外隔一暗圈后还会出现一个甚至几个彩色排序与华盖相同,但亮度弱得多的同心光环,称为副华。

3、虹和霓》含七种色光的太阳光线,射入大气中的水滴,各种色光经历折射和反射后,可在雨幕或雾幕上形成彩色光弧环。

当光弧环对观测者所张的角半径约42度,光环的彩色排序是内紫外红时,称为虹。

在虹的外面,有时还出现较虹弱的彩色光环,光环对观测者所张的角半径约为52度,彩色环的排序与虹相反即内红外紫,称为霓或副虹图2-3:虹虹和霓都要背对太阳而立才能观察到。

在夏日的傍晚,西方放晴而东方天空有云雨时,最易看到虹和霓。

4. 曙暮光日出前,即太阳未露出地平线前,阳光照射到高层大气,阳光被大气分子散射,造成天空微亮,地面微明,从这时刻起到太阳露出地平线为止的光亮称曙光。

日落后即太阳西沉到地平线以下后,仍有一段时间阳光可照射到高空大气,因空气分子散射使天空和地面仍维持微明,这段时间的光称暮光。

气象科普知识宣传

气象科普知识宣传

气象科普知识宣传气象科普知识宣传气象是研究大气现象及其变化的科学,气象知识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

以下是一些常见的气象科普知识,希望能够帮助大家更好地了解气象,预防各种自然灾害。

一、气象灾害1.台风台风是一种强大而破坏性非常强的天气现象,其转速可以达到60米/秒以上。

台风还会带来暴雨、强风、海浪和山洪等灾害。

为预防台风的危害,我们应该关注气象预报,及时关紧门窗、备好应急物资。

2.地震地震是地壳运动的一种表现,可以引发山崩、泥石流、滑坡等地质灾害。

在发生地震时,我们应尽快躲到安全地带,避免在建筑物、山谷、河流和树林等危险区域逗留。

3.暴雨暴雨会导致洪水、山洪、泥石流等灾害,对基础设施、交通和民生产生严重影响。

如果您发现自家位置在低洼区域或靠近河流,应当及时清理下水道和河道,做好预防洪灾的准备工作。

二、气象现象1.气温气温是指大气内温度的高低。

气温高的时候容易引发中暑、热伤风、心脑血管疾病等问题;而气温低则容易引发感冒、咳嗽、哮喘等呼吸道疾病。

因此,我们应该注意保暖和降温,以维护身体健康。

2.湿度湿度是指空气中水蒸汽的含量。

湿度过大容易引发汗腺分泌、皮肤瘙痒、呼吸不畅、容易感冒等生理疾病;而湿度过低则会引发口干舌燥、皮肤干燥等不适。

因此,我们应该保持室内湿度在40-60%之间,以维持身体健康。

3.风力风力是指风的强度大小,会对环境和建筑物造成影响。

大风容易破坏树木、建筑物和设施,造成事故;而小风则会影响市容、环境卫生等方面。

因此,我们应该及时清理垃圾、固定房屋等,防止突发事件造成人身伤害。

三、天气预报天气预报是气象科学中最为重要的内容之一。

天气预报可以告诉我们未来一段时间内的天气情况,为我们的出行和生产活动提供有益的参考。

我们可以通过气象应用软件、电台、电视和报纸等途径获取天气预报信息。

总体来说,气象科普知识对我们的生活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

通过充分了解和掌握气象知识,我们可以更好地应对各种自然灾害,减小其对人民群众的影响。

【气候】全年各季节气候特点解析,带你了解天气变化!

【气候】全年各季节气候特点解析,带你了解天气变化!

【气候】全年各季节气候特点解析,带你了解天气变化!引言天气是我们日常生活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

无论我们要出门旅行、种植作物还是进行各种户外活动,都需要了解当地的气候情况。

气候是指一定时间范围内特定地区的天气状况,它对我们的生活和环境产生重要影响。

每个季节都有其独特的气候特点,了解这些特点可以帮助我们做出更好的决策和调整。

在本文中,我们将深入探讨全年各季节的气候特点,带你了解天气变化。

春季气候特点春季是四季中气候变化最明显的季节之一。

春天的到来标志着冬季的结束和新生命的开始。

在春季,天气开始变暖,百花开始绽放,一派万物复苏的景象。

1. 温暖的气温春季气温逐渐回升,但仍然有一些寒冷的日子。

早晚温差较大,早晨可能还会感到些许寒意,但白天的温度会逐渐升高,使得人们感到舒适。

2. 多变的天气春季的天气变化多端,有时可能是晴朗的阳光,有时可能是阴雨连绵。

这是因为大气运动的活跃,冷暖气团的作用,以及季节交替带来的影响。

人们在春季需要及时关注天气预报,以便合理安排活动。

3. 春雨绵绵春雨是春季的一大特点。

春雨的降临有助于植物生长,给大地带来了滋润和活力。

此时,我们会看到绿树成荫、百花盛开的美景。

夏季气候特点夏季是一年中最炎热的季节之一。

夏天的气温往往较高,阳光强烈,给人们带来了不少的酷暑。

1. 酷热的高温夏季是炎热的季节,气温往往超过30摄氏度。

在一些地区,尤其是沿海地区,夏天的气温更是高达40摄氏度左右。

炎热的天气使人们往往不愿外出活动,选择在室内避暑。

2. 阵雨多发夏天的下午往往会出现阵雨。

这是因为气温高湿度大,热空气上升后,在上层遇到冷空气形成对流,从而引发雷雨。

阵雨的特点是降雨时间短暂、强度大。

3. 高湿度夏季由于气温高,水分蒸发快,空气湿度大。

高湿度会给人带来不适感,影响人体的散热,使人感到闷热。

秋季气候特点秋季是四季之中最凉爽宜人的季节。

天凉好个秋,夏季的炎热渐渐消散,给人们带来了宜人的气候享受。

1. 温凉宜人秋季白天的温度适中,早晚温差较大。

气象科普知识大全

气象科普知识大全

气象科普知识大全一、气象定义与分类气象是指地球大气圈中的各种物理现象和天气现象的总称。

气象包括气温、气压、风、云、雨、雪、雾、霜、雷电、日照等多种现象,以及各种天气系统和气候类型的特征。

根据气象定义,气象分为天气和气候两大类。

天气是指一定区域内的气象现象,如晴天、雨天、刮风、下雪等;气候则是指一个地区长期内的平均天气状况,包括气温、降水、风速等特征。

二、天气系统与气候类型天气系统是指影响天气变化的物理机制和能量传输过程的总称。

常见的天气系统包括锋面、气旋、反气旋等。

不同天气系统下的气候类型也不同。

气候类型是指地球上不同地区由于地理位置、海陆分布、大气环流等因素相互作用而形成的长期天气状况的总体特征。

世界上有多种气候类型,如热带雨林气候、热带沙漠气候、温带大陆性气候、极地气候等。

三、云与天空的奥秘云是地球上水循环的重要环节,也是气象变化的重要标志之一。

云的成因和分类因复杂多样而著称。

根据形成原理,云可分为积云、层云、卷云等。

不同类型的云在天空中的表现形态也各不相同。

天空中的现象也是千奇百怪,如日晕、月晕、极光等。

这些现象都是由太阳或月亮的光线经过大气层中的冰晶折射或反射而形成的。

了解这些现象背后的科学原理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认识天空的奥秘。

四、风雨雷电的形成与现象风雨雷电是常见的天气现象,它们的形成原因和现象各不相同。

风是由大气运动引起的,可分为季风、风带等不同类型。

雨则是水汽凝结后降落的过程,有大有小,有暴雨、绵绵细雨等。

雷电则是由云层中的电荷释放而产生的,具有强大的能量和破坏力。

这些天气现象对人类生活和自然环境都有重要影响。

例如,风暴可能引发洪涝灾害,雷电可导致火灾和人员伤亡,而大风和暴雨则可能破坏建筑物和道路等设施。

因此,了解这些现象的形成机制和预警防范措施十分重要。

五、空气污染与健康空气污染是指大气中污染物的含量超过了正常水平,对人类健康和生态环境造成危害的现象。

空气污染的主要来源有工业排放、交通尾气、农业活动和生活垃圾等。

天气的种类

天气的种类

风的强度用风速表示,一般采用蒲风级或多少米/秒来衡量,分十三级: 静风:即0级风。 和风:即4级风。风速在5.5-7.9m/s之间的风。 微风:即3级风。 大风:即8级风。平均风速为17.2-20.7m/s的风。 狂风:即10级风。 暴风:即11级风。风速在28.5-32.6m/s之间的风。
飓风:即12级以上风。
03

雾形成的原因
Lorem ipsum dolor sit amet consectetur.
冷却
加湿
凝结核
A
B
C
凝结核是指凝结过程中起凝结核心作用的固态、液态和气态的气溶胶质粒。大气凝结核由固态物质、溶液滴或 两者的混合物组成,其化学成分很复杂,最常见的是氯、氮、碳、镁、钠、钙等化合物。大气中的水汽能在其 上凝结而成小水滴的悬浮微粒,通常称凝结核。
谢谢观看
THANKS
五年级自然
天气的种类
01 02

05
06



03
04
雾 雨
07
天气符号 气象术语
08
01

风形成的原因
Lorem ipsum dolor sit amet consectetur.
气压在水平方向分布的不均匀 导致的。
风是空气分子的定向运动
A
B
风的分类
风速是指空气在单位时间内流动的水平距离。分为13个等级
我们还可以根据云上的光彩现象,推测天气的情况。
朝霞不出门 东虹轰隆西虹雨 , 晚霞行千里 在太阳和月亮的周围,有时 夏天,雨过天晴,太 太阳照到天空,使云层变
日晕三更雨, 月晕午时风
会出现一种美丽的七彩光圈, 阳对面的云幕上,常 成红色,这种云彩叫做霞。 里层是红色的,外层是紫色 会挂上一条彩色的圆 朝霞在西,表明阴雨天气 的。这种光圈叫做晕。日晕 弧,这就是虹。虹在 在向我们进袭;晚霞在东, 和月晕常常产生在卷层云上, 东方,就有雷无雨; 表示最近几天里天气晴朗。 卷层云后面的大片高层云和 虹在西方,将有大雨。 雨层云,是大风雨的征兆。

认识各种天气现象

认识各种天气现象

认识各种天气现象天气是我们日常生活中不可忽视的一部分,它会对我们的工作、生活带来各种影响。

无论是阳光明媚的晴天,还是阴雨连绵的阴天,亦或是狂风暴雨的雷雨天,都展现出不同的气象特点和自然美景。

在这篇文章中,我们将认识各种天气现象,并探讨它们对我们的影响。

第一节:晴天阳光明媚的晴天是我们最常见的天气现象之一。

当天空湛蓝、阳光明媚时,人们常常感到心情愉悦、精神焕发。

此时的气温较高,适合户外活动。

人们可以到公园、海滩或者郊外远足,享受大自然的美妙。

而农民们通常会利用晴天晾晒庄稼或者进行农作物的收割工作。

然而,长时间的高温天气也会给人们带来一些不便。

高温天气会加重身体负担,容易导致中暑或者脱水。

此外,阳光的紫外线也会对人体皮肤造成伤害,增加患皮肤病和晒伤的风险。

因此,在晴天活动时应注意防晒、补水等措施,以保证身体健康。

第二节:阴天阴天是指天空多云、云层较厚的天气现象。

相比晴天,阴天的气温较低,空气湿度较大,风速较小。

一些人可能认为阴天让人感到郁闷和压抑,但实际上,阴天也给我们生活带来了一些好处。

阴天可以减少紫外线的照射,降低了中暑和晒伤的风险。

此外,阴天还有助于植物的生长,对农作物的产量和质量有着积极的影响。

在阴天,我们可以选择一些室内活动,如看书、听音乐、做手工艺品等,享受宁静的氛围。

然而,阴天也有一些问题需要注意。

湿度较大的天气容易导致衣物和物品潮湿,增加霉菌滋生的风险,因此,保持居家环境干燥十分重要。

此外,阴天还可能持续多日,导致人们情绪低落、失眠等问题。

因此,适量的户外运动和保持良好的心态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应对阴天带来的影响。

第三节:雨天在雨天,天空被密集的云层覆盖,雨水从云层中落下。

雨天是一种常见但也让人困扰的天气现象。

雨水对植物的生长和农田的灌溉非常有益,同时雨水也是城市里抑制灰尘和污染的天然“洗涤剂”。

此外,在雨天,人们可以选择做一些室内活动,如看电影、煮一杯咖啡或者和朋友聚会,享受室内的温暖与舒适。

小学四年级科学《天气日历》(2016新)

小学四年级科学《天气日历》(2016新)

3、观察天气应该在每天的 、

作业
1、记录每天各种天气现象的表格叫做天气日 历。
2、在我们的天气日历中,一般要记录日期和 时间、云量、降水情况,气温、风速和风向。
3、观察天气应该在每天的同一时间、同一地 点。
1.请各小组组长认真负责.各组 成员定时完成天气日历表格.月 底全班进行评比。 2.请各小组善始善终.齐心合作 完成气温柱状图。
一天的天气并不仅仅只有一种
9月1日 星期二
9月2 日 星期三
9月3日 星期四
9月4日 星期五
9月5日 星期六
9月6日 星期日
9月7 日 星期一
9月8 日 星期二
9月9日 星期三
9月10 日 星期四
9月11 日 星期五
9月12 日 9月13 日
星期六
星期日
月日 星期一
月日 星期
月日 星期
月日 星期
月日 星期
活动要求:
1、在室外阴凉.通风的地方测量温度最合适。 2.每天要在规定好的时间测量,定时记录,完 善表格。 3、小组合作,分工明确。比一比,哪个小组 测量的数据准确.
温度计的使用方法:
在读数时,要待 温度计中的液面高度 不再变化才能进行, 并且温度计不能离开 被测物体,人的视线 要跟液柱面相平。
我们的天气日历
(3)视程障碍现象:包括雾(雾、大雾、浓雾);轻雾; 吹雪;雪暴;烟幕;霾;沙尘暴(沙尘暴、强沙尘暴、 超强沙尘暴);扬沙;浮尘。
(4)雷电现象:雷暴、闪电、极光。
(5)其它现象:大风、飑、龙卷、尘卷风、冰针、积雪、 结冰
作业
1、记录每天各种天气现象的表格叫做

2、在我们的天气日历中,一般要记录 和 、 、 情况, 、 和 。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三十四种常见天气现象
天气现象是指在大气中、地面上产生的降水、水汽凝结物(云除外)、冻结物、干质悬浮物和光、电现象,也包括一些风的特征。

1. 雨
滴状的液态降水,下降时清楚可见,强度变化较缓慢,落在水面上会激起波纹和水花,落在干地上可留下湿斑。

2. 阵雨
开始和停止都比较突然,强度变化大的液态降水,有时伴有雷暴。

3. 毛毛雨
稠密、细小而十分均匀的液态降水,下降情况不易分辨,看上去似乎随着空气微弱的运动飘浮在空中,徐徐落下。

迎面有潮湿感,落在水面无波纹,落在干地上只是均匀地润湿地面而无湿斑。

4. 雪
固态降水,大多是白色不透明的六出分枝的星状、六角形片状结晶,常缓缓飘落,强度变化较缓慢。

温度较高时多成团降落。

5. 阵雪
开始和停止都较突然、强度变化大的降雪。

6. 雨夹雪
半融化的雪(湿雪),或雨和雪同时下降。

7. 阵性雨夹雪
开始和停止比较突然、强度变化大的雨夹雪。

8. 霰
白色不透明的圆锥形或球形的颗粒固态降水,直径约2-5毫米,下降时常呈阵性,着硬地常反跳,松脆易碎。

9. 米雪
白色不透明的比较扁的或比较长的小颗粒固态降水,直径常小于1毫米,着硬地不反跳。

10. 冰粒
透明的丸状或不规则的固态降水,较硬,着硬地一般反跳。

直径小于5毫米。

有时内部还有未冻结的水,如被碰碎,则仅剩下破碎的冰壳。

11. 冰雹
坚硬的球状、锥状或形状不规则的固态降水,雹核一般不透明,外面包有透明的冰层,或由透明的冰层与不透明的冰层相间组成。

大小差异大,大的直径可达数十毫米。

常伴随雷暴出现。

12. 冰针
飘浮于空中的很微小的片状或针状冰晶,在阳光照耀下,闪烁可辨,有时可形成日柱或其它晕的现象。

多出现在高纬度和高原地区的严冬季节。

13. 雾
大量微小水滴浮游空中,常呈乳白色,有雾时水平能见度小于1.0千米。

高纬度地方出现冰晶雾也记为雾。

14. 轻雾
微小水滴或已湿的吸湿性质粒所构成的灰白色的稀薄雾幕,出现时水平能见度为1.0-10.0千米以内。

15. 露
水汽在地面及近地面物体上凝结而成的水珠(霜融化成的水珠,不记露)。

16. 霜
水汽在地面和近地面物体上凝华而成的白色松脆的冰晶,或由露冻结而成的冰珠。

易在晴朗风小的夜间形成。

17. 雨淞
过冷却液态降水碰到地面物体后直接冻结而成的坚硬冰层,呈透明或毛玻璃状,外表光滑或略有隆突。

18. 雾淞
空气中水汽直接凝华,或过冷却雾滴直接冻结在物体上的乳白色冰晶物,常呈毛茸茸的针状或表面起伏不平的粒状,多附在细长的物体或物体的迎风面上,有时结构较松脆,受震易塌落。

19. 吹雪
由于强风将地面积雪卷起,使水平能见度小于10.0千米的现象。

20. 雪暴
为大量的雪被强风卷着随风而行,并且不能判定当时天空是否有降雪。

水平能见度一般小于1.0千米。

21. 龙卷风
一种小范围的强烈旋风,从外观看,是从积雨云(或发展很盛的浓积云)底盘旋下垂的一个漏斗状云体。

有时稍伸即隐或悬挂在空中;有时触及地面或水面,旋风过境,对树木、建筑物、船舶等均可造成严重破坏。

22. 积雪
(包括霰、米雪、冰粒)覆盖地面达到台站四周能见面积一半以上时,称为积雪。

23. 结冰
指露天水面(包括蒸发器的水)冻结成冰。

24. 沙尘暴
由于强风将地面大量尘沙吹起,使空气很混浊,水平能见度小于1.0千米。

25. 扬沙
由于风大将地面尘沙吹起,使空气相当混浊,水平能见度在1.0至10.0千米以内。

26. 浮尘
尘土、细沙均匀地浮游在空中,使水平能见度小于10.0千米,浮尘多为远处尘沙经上层气流传播而来,或为沙尘暴、扬沙出现后尚未下沉的细粒浮游空中而成。

27. 烟幕
大量的烟存在空中,使水平能见度小于10.0千米。

城市、工矿区上空的烟幕呈黑色、灰色或褐,浓时可以闻到烟味。

28. 霾
大量极细微的干尘粒等均匀地浮游在空中,使水平能见度小于10.0千米的空气普遍混浊现象。

霾使远处光亮物体微带黄、红色,而使黑暗物体微带蓝色。

29. 尘卷风
因为面局部强烈增热,而在近地面气层中产生的小旋风,尘沙及其它细小物体随风卷起,形成尘柱。

很小的尘卷风,直径在两米内,高度在十米以下的不记录。

30. 雷暴
为积雨云云中、云间或云地之间产生的放电现象。

表现为闪电兼有雷声,有时亦可只闻雷声而不见闪电。

31. 闪电
为积雨云云中、云间或云地之间产生放电时伴随的电光。

但是不闻雷声。

32. 极光
在高纬度地区(也可偶见)晴夜见到的一种在大气高层辉煌闪烁的彩色光弧或光幕。

亮度一般像满月夜间的云。

光弧常呈向上射出活动的光带,光带往往为白色稍带绿色或翠绿色,下边带淡红色;有时只有光带而无光弧;有时也呈振动很快的光带或光幕。

33. 大风
瞬间风速达到或超过17.0米/秒(或目测估计风力达到或超过8级)的风。

34. 飑
突然发作的强风,持续时间短促。

出现时瞬间风速突增,风向突变,气象要素随之亦有剧烈变化,常伴随雷雨出现。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