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成考专升本《生态学基础》第五章重点与习题

合集下载

成人高考成考(专升本)生态学基础试卷与参考答案

成人高考成考(专升本)生态学基础试卷与参考答案

成人高考成考生态学基础(专升本)模拟试卷(答案在后面)一、Ⅰ卷-选择题(本大题有10小题,每小题3分,共30分)1、以下哪项不属于生态系统的组成成分?()A、生产者B、消费者C、分解者D、气候2、生态学中,下列哪个概念表示生物种类在空间上的分布?A、物种多样性B、种群密度C、生物量D、空间格局3、以下哪项不属于生态学中的基本概念?A、种群B、群落C、生态系统D、生物圈4、以下哪项不是生态学研究的三大基本原理之一?()A、能量流动原理B、物质循环原理C、物种多样性原理D、生态位原理5、在生态系统中,哪一类生物通常作为分解者发挥关键作用?A. 植物B. 食肉动物C. 微生物(如细菌和真菌)D. 食草动物6、在生态学中,以下哪项不属于生态系统的组成成分?()A、生物群落B、非生物因素C、生物种群D、生态系统中的能量7、在生态系统中,能量流动的特点是:A. 能量单向流动,逐级递减B. 能量双向流动,逐级递增C. 能量循环流动,逐级递增D. 能量双向流动,逐级递减8、下列哪一项不属于生态系统的组成成分?A、生产者B、消费者C、分解者D、非生物环境因素E、合成者9、在生态学中,以下哪项不是影响群落演替的主要因素?()A. 气候条件B. 生物种类C. 火山爆发D. 水体污染10、以下哪项不属于生态学研究的范畴?A. 生物种群的结构和动态B. 生物群落的结构和功能C. 生物与环境的相互作用D. 人类社会经济活动二、Ⅱ卷-填空题(本大题有10小题,每小题3分,共30分)1、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是指生物与环境之间以及生物之间,通过_________ 的传递,使能量沿着食物链(网)流动的过程。

2、生态学研究中,种群的数量特征主要包括出生率、死亡率、年龄结构和 ______ 。

3、生态系统中,能量流动的主要渠道是 _________ ,物质循环的主要形式是_________ 。

4、在生态系统中,能量流动遵循 __________ 定律,即能量在转换过程中总量保持不变,而能量在生态系统内的流动通常是单向的,从生产者到消费者再到分解者。

版全国成人高考专升本生态学基础第五章生态系统共92页word资料

版全国成人高考专升本生态学基础第五章生态系统共92页word资料

第五章生态系统第一节生态系统的概念一、生态系统的概念生态系统就是在一定时间和空间内,生物与其生存环境以及生物与生物之间相互作用,彼此通过物质循环、能量流动和信息交换,形成的一个不可分割的自然整体。

有人把生态系统概括为一个简单明了的公式:生态系统=生物群落+生物群落的环境或:生态系统=生命系统+环境系统生态系统的概念,最早由英国著名生态学家坦斯利于1935年比较完整地提出。

坦斯利认为生物与其生存环境是一个不可分割的有机整体。

生物包括多种生物的个体、种群和群落,其生存环境包括光、热、水、空气及生物等因子。

生物与其生存环境各组成部分之间并不是孤立存在的,也不是静止不动或偶然聚集在一起的,它们息息相关,相互联系,相互制约,有规律地组合在一起,并处于不断的运动变化之中。

各个生态因子不仅本身起作用,而且相互发生作用,既受周围其它因子的影响,反过来又影响其它因子。

其中一个因子发生了变化,其它因子也会产生一系列的连锁反应。

因此,生物因子之间、非生物因子之间以及生物与非生物因子之间的关系是错综复杂的,它们通过能量的流动、物质的运转和信息的交换,在自然界中构成一个相对稳定的自然综合体。

生态系统是自然界的基本单位,是由生物与其生存环境组成的,是生态学中功能上的单位,而不是生物学中分类上的单位。

生态系统可大可小,小至一滴水,一把土,一片草地,一个湖泊,一片森林,大至一个城市,一个地区,一个流域,一个国家乃至整个生物圈。

例如一个池塘生态系统,其中有许多种类的水生动物、植物和微生物,浮游动物以浮游植物为食,鱼类以浮游植物和浮游动物为食,鱼类和其它水生生物死亡后,在微生物参与下被分解成二氧化碳、氮、磷等基本物质,而这些物质又是水中浮游植物的基本营养物,微生物在分解过程中要消耗水中的氧,被消耗的氧由浮游植物通过光合作用所产生的氧来补充。

水中各种生物与环境,生物与生物之间相互联系、相互制约,构成了一个处于相对稳定状态的池塘生态系统。

成人高考成考生态学基础(专升本)试题与参考答案

成人高考成考生态学基础(专升本)试题与参考答案

成人高考成考生态学基础(专升本)自测试题(答案在后面)一、Ⅰ卷-选择题(本大题有10小题,每小题3分,共30分)1、生态学研究的核心问题是:A、物种多样性B、生物群落C、生态系统功能D、种群动态2、以下哪项不属于生态学的研究领域?A、种群生态学B、群落生态学C、生态系统生态学D、人类生态学E、分子生态学3、在生态学中,以下哪个概念表示生态系统在一定时间内维持其结构和功能的能力?A、生态平衡B、生态系统稳定性C、物种多样性D、生物量4、下列哪个选项是生态位(Niche)的最佳定义?A. 一个物种在生态系统中所占据的空间位置。

B. 物种为了生存而必须获得资源的最小区域。

C. 一个生物个体或种群在生物群落中的功能角色及其与环境的关系。

D. 一种生物对特定环境条件的适应程度。

5、以下哪一项不是生态系统的基本功能?A. 能量流动B. 物质循环C. 生物多样性维护D. 人类活动影响6、在生态系统能量流动过程中,能量传递效率约为:A、10%B、20%C、50%D、80%7、以下哪项不属于生态系统的基本功能?()A、物质循环B、能量流动C、信息传递D、生物多样性维持8、在生态系统中,能量流动的特点是:A、单向流动,逐级递减B、单向流动,逐级增加C、双向流动,保持不变D、循环流动,总量恒定9、下列哪项不属于生态系统中的生产者?()A、树木B、鱼类C、蘑菇D、兔子10、在生态系统中,能量流动的特点是()。

A. 可以循环使用B. 单向流动,逐级递减C. 从消费者流向生产者D. 在同一营养级内均匀分布二、Ⅱ卷-填空题(本大题有10小题,每小题3分,共30分)1、生态系统中,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的特点是__________、__________ 。

2、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是生态系统的 _________ 。

3、生态系统中能量流动的起点是 __________ ,能量流动的特点是 __________ 。

4、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是单向的、不可逆转的,能量传递效率通常为 _________ 。

成考专升本《生态学基础》习题与答案

成考专升本《生态学基础》习题与答案

成考专升本《生态学基础》习题与答案一、选择题1、一定地段上,多物种所组成的聚群是(B)。

A.种群B.群落C.有机整体D.生态系统2、下列不是机体论观点的是(C)A.认为群落是自然单位,具有明确的边界B.它们独立存在,可重复出现C.群落单元是连续群落中的一个片段D.可以像物种那么样进行分类3、下列群落中属于共建种群落可能性最大的是(A)。

A.热带森林B.北方森林C.草原D.落叶林4、生态优势种的显著特征是(B)。

A.最适应当地环境B.生物量最大C.生物个体最大D.生物营养级最高5、群落中的“偶见种”可能是(C)。

A.优势种B.伴生种C.残遗种D.亚优势种6、确立群落成员型的依据是(C)。

A.植物的种类B.植物的高度C.植物的作用D.植物的功能7、不属于群落成员型的是(C)。

A.优势种B.建群种C.特有种D.亚优势种8、若X=某物种出现的样方数/样方总数×100%,则X是(B)。

A.多度B.频度C.密度D.优势度9、Raunkiaer频度定律表明(A)。

A.属于低级频度的种类通常较多B.低频度种数目较高频度种数目少C.频度越高的种的数目越低D.频度越高的种的数目越高10、物种频度从低到高分A、B、C、D、E五级,其中属于E级频度的种类往往是(A)。

A.优势种B.伴生种C.残遗种D.偶见种11、某植物群落中,植物生长缓慢,分解速度慢,腐殖质积累多,群落分层不多,该群落应该是(A)。

A.北方针叶林B.温带草原C.温带落叶阔叶林D.热带雨林12、群落交错区特征是(B)。

A.比相邻群落环境更加严酷B.种类多样性高于相邻群落C.由于是多个群落边缘地带,相邻群落生物均不适应在此生存D.在群落交错区各物种密度均大于相邻群落。

成考专升本《生态学基础》试题与答案

成考专升本《生态学基础》试题与答案

成考专升本《⽣态学基础》试题与答案相关推荐2016年成考专升本《⽣态学基础》精选试题与答案 ⼀、选择题:1~20⼩题。

每⼩题2分。

共40分。

在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

选出⼀项最符合题⽬要求的。

第1题单选难降解的有毒物质沿⾷物链“浮游植物⼀浮游动物⼀鱼⼀猫”传递时,体内该有毒物质浓度最⾼的⽣物是( ) A. 浮游植物 B. 浮游动物 C. 鱼 D. 猫 参考答案:D 第2题单选阴性植物的特点是( ) A. 光补偿点较低,⽣长在全光照条件下 B. 光补偿点较低,⽣长在阴湿条件下 C. 光补偿点较⾼,⽣长在阴湿条件下 D. 光补偿点较⾼,⽣长在全光照条件下 参考答案:B 第3题单选硅藻→桡⾜动物→沙丁鱼→较⼤鱼→鲨鱼这条⾷物链为( ) A. 捕⾷链 B. 腐屑链 C. 寄⽣链 D. 混合链 参考答案:A 第4题单选⽣活在同⼀地段、⽣态要求相近的两个物种,发⽣竞争的原因是( ) A. ⽣态型不同 B. 资源不⾜ C. ⽣活型不同 D. 年龄相同 参考答案:D 第5题单选下列关于⽣态系统的说法中,错误的是( ) A. 是⼀个动态系统 B. ⾷物链营养级数⽬⽆限 C. 能量单向流动 D. 具有⾃我调控能⼒ 参考答案:B 第6题单选若种群的年龄锥体呈典型的⾦字塔形,则该种群的年龄结构属于( ) A. 增长型 B. 稳定型 C. 衰退型 D. 下降型 参考答案:A 第7题单选引起植物群落随海拔⾼度的上升⽽呈现垂直地带性分布的主要⽣态因⼦是( ) A. 温度 B. ⼆氧化碳 C. 氧⽓ D. 风 参考答案:A 第8题单选蜘蛛、蜗⽜、青蛙等⼀般⽣活在森林的__________中。

( ) A. 乔⽊层 B. 灌⽊层 C. 草本层 D. 地被层 参考答案:C 第9题单选我国东部地区成为湿润森林区,主要受( ) A. ⼭风影响 B. 季风影响 C. ⾕风影响 D. 海洋风影响 参考答案:B 第10题单选能量沿⾷物链流动过程中( ) A. 逐级递减 B. 逐级增加 C. 保持不变 D. 先增后减 参考答案:A 第11题单选个体⽣态学、种群⽣态学、群落⽣态学、⽣态系统⽣态学等⽣态学分⽀学科的划分依据是( ) A. ⽣物组织层次 B. ⽣物类群 C. ⽣境类型 D. 应⽤领域 参考答案:A 第12题单选下列⽣态系统中,⾷物⽹结构较简单的是( ) A. 常绿阔叶林 B. 落叶阔叶林 C. 草原 D. 苔原 参考答案:D 第13题单选通常⽣活在寒冷地带的哺乳动物,其四肢、尾巴和⽿朵明显缩短,这种现象称为规律。

成考专升本《生态学》基础习题及答案

成考专升本《生态学》基础习题及答案

成考专升本《生态学》基础习题及答案2016年成考专升本《生态学》基础习题及答案一、选择题:1~20小题。

每小题2分。

共40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

选出一项最符合题目要求的。

第1题生物群落的概念最早是由__________提出的。

( )A.谢尔福德B.达尔文C.奥德姆D.莫比乌斯【正确答案】:D第2题农田作物的生长和土壤养分之间有着密切的关系,其产量往往受土壤中供应最不足的营养元素所制约。

这是( )A.李比希最低率B.谢尔福德耐性定律C.阿伦法则D.贝格曼法则【正确答案】:A第3题在单向风的影响下,树木对风适应的明显特征是( )A.矮化B.顶冠C.根不发达D.旗冠【正确答案】:D第4题在对某生物群落调查中,共调查了100个样方,某物种出现在80个样方中,则80%指的是该物种在该群落中的( )A.盖度B.频度C.密度D.重要值【正确答案】:B第5题下列群落中,植物物种组成最简单的是( )A.常绿阔叶林B.落叶阔叶林C.热带雨林D.荒漠生物群落【正确答案】:D第6题当光合作用强度因光照不足而下降时,增加二氧化碳可在一定程度上减小其下降幅度,这表明生态因子的作用具有( )A.阶段性B.限制性C.补偿性D.不可替代性【正确答案】:C第7题影响冬小麦春化的主导因子是( )A.光照B.水分C.温度D.氧气【正确答案】:C第8题当两个生物利用的同一资源或共同占有的其他环境变化时,就会出现( )A.生态位重叠B.生态位分离C.生态位压缩D.生态位移动【正确答案】:A第9题群落与环境的关系为( )A.环境促成群落的形成B.群落造成了环境C.相互影响和制约D.无关【正确答案】:C第10题虫媒植物与其传粉昆虫之间的关系是( )A.寄生B.共生C.捕食D.竞争【正确答案】:B。

最新版全国成人高考专升本_生态学基础第五章生态系统第四节

最新版全国成人高考专升本_生态学基础第五章生态系统第四节

第五章生态系统第四节生态系统的发展与稳定性一、生态系统发展生态系统也像有机体一样,有从幼年期到成熟期过程,群落生态学中所述的生态演替,实际上就是生态系统发展中的一部分,生态系统在发展过程中,往往以形成相对稳定的生态系统而告终。

1.能量流动幼年期的生态系统,P/R(P一总生产量,R一群落呼吸量)大于l,而成熟稳定的生态系统中,P /R接近于1。

由此可见,对自养演替过程的生态系统来说WR比率是表示生态系统相对成熟状况的功能性指标。

在富营养化湖泊的异养过程中,早期的P/R小于l,并向P/R等于l发展,表示污水系统向贫养化或净化方向发展。

2.群落结构形形色色的自然群落在其进展性演替时,一个共同的特点是结构趋向于复杂。

其主要表现是生物的多样性增加,均匀度增加,分层现象增加。

种类多样性的增加,同时也是有机化合物多样性的增加,表现在生物量中有机化合物多样的增加和群落代谢向环境释放产物的种类增多。

如有科学家早在六十年代研究水域的演替过程时,就发现植物色素种类增多的事实。

在演替过程中,物种多样性是否继续增加,取决于生物量增加时潜在生态位是否增加,如对于森林群落的演替来说,在演替的早期或中期,多样性指标最高,顶级期则下降,这很可能是成熟群落中的个体体型增大,生活史加长或复杂化,使得种间斗争加剧,引起物种间的竞争排斥,原群落中过于泛化或过于专化的种消失,使得多样性降低。

但群落的层次会更为发育,生态位分化更细。

发生在旧农田上的演替则是另一种情形,在其早期阶段物种多样性要比后期高,这是因为后期有些植物释放强烈的毒素或其它干扰手段抑制其它种类生长,从而降低了多样性。

演替中一种常见的现象是:有些物种具有较宽的耐性范围,占据着基本的生态位而持续的时间较长,使得演替系列的不同阶段之间由于该种群的连续而没有明显的分界,但实质上,演替的进程并没有停止。

3.营养物质循环营养物质循环方面在演替前、后期的差异也是明显的。

演替前期体小、矮生植物因短命会很快将营养元素返还给环境,循环快速并且系统开放性强;而在后期,营养物质更多地贮存在生物体中,地上生物量的持续增长,并且存在着较长的、复杂的生命物质循环,与前期相比,循环慢速而且封闭性增强了,由于演替过程中残屑链的发展,使得营养物质再生中腐屑的作用也比前期重要的多,因此,就养分循环的总量来讲,后期也比前期多了许多,从而使每单位生物量需从外部投入的养分减少,效率高了。

成考专升本《生态学基础》自测试题及答案

成考专升本《生态学基础》自测试题及答案

成考专升本《生态学基础》自测试题及答案2016年成考专升本《生态学基础》自测试题及答案一、名词解释1、种群:在一定的时间和空间范围内,由同种个体组成的个体群称为种群。

2、生态位:是指物种所占有的物理空间,在群落中的功能作用以及对温度,湿度,光照,养分,土壤等环境资源条件的适应或利用范围的综合。

3、生命表:把观测到的种群中不同年龄个体的存活和死亡数编制成表,称为生命表。

4、种群分布格局:种群内个体的空间分布方式或配置特点,称为分布格局。

5、异株克生现象:一种植物将其次生代谢物质释放到环境中,这些化学物质能抑制其它植物发芽或生长的`现象,称为异株克生。

6、种群密度:单位面积或容积中种群的个体数目。

7、存活曲线:依据生命表中种群在不同年龄的存活数绘制的曲线称为存活曲线。

8、出生率:是指种群在单位时间内出生的个体数与初始个体总数之比。

9、种群年龄结构:是指种群内个体的年龄分布状况,用各个年龄级的个体数在整个种群个体总数中所占百分比表示。

10、互利共生:两种生物生活在一起,两者相互有利,甚到达到彼此相互依赖的程度,这种现象称为互利共生。

11、性比:指的是种群中雌雄个体的比例。

12、生态对策:生物在生存斗争中获得的生存对策,称为生态对策,或生活史对策。

二、单项选择题1、种群指数增长方程中,当r﹥0时,种群个体数量(3 )。

(1)减少(2)稳定(3)增加(4)全部死亡2、逻辑斯蒂克方程中,当1= N/K时,种群( 2 )。

(1)种群增长近似指数增长,(2)种群增长速度趋于零,(3)增种群增长的数量已接近极限,(4)种群数量不变。

3、在幼年时期个体死亡率很高,以后死亡率较低且稳定,一般( 1 )的存活曲线属于这一类型。

(1)阳性树种。

(2)耐阴树种。

(3)草本植物。

(4)中性树种。

4、在一定时间、空间范围内,由同种个体集合,称为(3 )。

(1) 群落。

(2)林分。

(3)种群。

(4)林型。

5、在自然状态下,大多数的种群个体分布格局是( 3 )。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6成考专升本《生态学基础》第五章重点与习题
距离2016年成人还剩5天时间,大家是否感觉到紧张感呢?为帮助大家更有准备地参加,以下是搜索整理的关于成考专升本《生态学基础》第五章重点与习题,供参考学习,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想了解更多信息请持续关于我们!
第五章种群及其基本特征
本章重点
1、名词
种群内分布型年龄结构年龄金字塔K因子分析内禀增长率环境容纳量阿利(氏)规律集合种群
建筑学结构:植物重复出现的构件的空间排列,称为建筑学结构。

动态生命表:根据对同年出生的所有个体存活数目进行动态监察的资料而编制的生命表,又称同生群生命表、特定年龄生命表。

静态生命表:根据某一特定时间对种群作一个年龄结构调查,并根据结果而编制的生命表。

又称特定时间生命表。

生态入侵由于人类有意识或无意识地把某种生物带入适宜其栖息和繁衍的地区,该生物种群不断扩大,分布区逐步稳定地扩展,这种过程称为生态入侵。

2、问答题
(1)自然种群的三个基本特性是什么?
(2)种群粗密度和生态密度有何不同?
(3)如何用标志重捕法测定种群密度?
(4)简述种群分布类型及其检验方法。

(5)影响种群密度的基本参数有哪些?
(6)年龄锥体的基本类型及各自的特征。

(7)试论Logistic(逻辑斯谛)种群增长模型中各参数的生物学意义及五个时期增长点。

(8)逻辑斯谛方程的五个时期?
(9)种群的年龄金字塔有哪几种基本类型?各个类型的特点如何?
答:Ⅰ增长型种群:年龄锥体呈典型金字塔形,基部宽、顶部狭,表示种群中有大量幼体,而老年个体较小。

种群的出生率大于死亡率,是迅速增长的种群。

例:孟加拉国、非洲等。

Ⅱ稳定型种群:年龄锥体形状和老、中、幼比例介于1、3两类之间。

出生率与死亡率大致相平衡,种群稳定。

例:西班牙等。

钟型。

Ⅲ下降型种群:锥体基部比较狭、而顶部比较宽。

种群中幼体比例减少而老体比例增大,种群的死亡率大于出生率。

例:俄罗斯
思考题
1、名词
生理出生率与生态出生率
同生群分析种群平衡种群调节
2、简答题
(1)存活曲线的类型及各自的特点。

(2)种群指数增长模型的应用。

(3)自然种群的数量变动有哪些方面?
(4)简述种群调节理论有哪些(至少三种)?
练习
1、种群是指(A)
A一定空间内同种个体的集合
B不同空间内同种个体的集合
C一定空间内所有种的集会
D不同空间内所有种的集合
2、判断:种群是由生物个体随机组成的。

(×)
3、判断:每个种群都有固定的边界。

(×)
4、下列各项中,属于种群的是(B)。

A.黄山和峨眉山的全部啄木鸟
B.一株马尾松上的全部七星瓢虫
C.一块麦田里的全部昆虫
D.大兴安岭的全部松树
5、下列属于构件生物的是(B)
A.牛
B.珊瑚虫
C.蛔虫
D.青蛙
6、不属于单体生物的是(D)。

A.一群羊
B.一窝小鸟
C.一只鸡
D.一棵松
7、判断:种群的生态密度明显比粗密度要大。

(√)
8、下列表示种群相对密度的是(C)。

A.一亩地有20棵杨树
B.10只/hm2黄鼠
C.100个/hm2鼠洞
D.50ml水中有100个草履虫
9、为了估计池塘中某种鱼的数量,先从池塘中捞起50条鱼,挂上标志后放回池塘,数天后,再从塘中捕到这种鱼100条,其中有标志的有10条,在理想状态下,根据标志重捕法推测该池塘中共有这种鱼有多少条(D)。

A.1000
B.5000
C.100
D.500
10、一群老鼠占据了一个全新的栖息地,有关种群以后的发展,下面说法正确的是
(A)。

A.种群增长率先升高,后降低。

B.种群增长率升高
C.种群数量先升高,后降低。

D.种群存活率稳定下降
11、蚂蚁在自然界的分布型为(B)。

A.均匀分布
B.成群分布
C.随机分布
D.带状分布
12、先锋植物在裸地上出现时,其空间格局常是(B)。

A均匀型
B随机型
C聚集型
D分散型
13、用方差/平均数比率检测生物分布型时,以下比值为均匀分布的是(A)。

A.s2/m=0
B.s2/m=1
C.s2/rn显著大于1
D.s2/m显著小于1
14、(集群分布)分布是最常见的种群空间分布结构。

15、通常种群的分布状态及形式有三种类型,分别为(随机分布)、(集群分布)和(均匀分布)。

16、判断:中国人口居世界第一,说明中国人口的生理出生率高。

(×)
17、判断:出生率和死亡率大体相等的种群一般属于增长型种群。

(×)
18、出生率可分为(生理出生率)和(生态出生率)两种类型。

19、在特定的环境条件下种群的实际出生率称为(D)。

A.绝对出生率
B.专有出生率
C.最大出生率
D.生态出生率
20、种群的年龄结构是每一年龄阶段个体数目的比率,通常用(B)。

A.年龄结构图
B.年龄金字塔图
C.年龄分布图
D.年龄组成图。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