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机原理课程设计
微机原理课程设计

设计题目的注意事项
安全性
在设计过程中,需要考虑系统的 安全性。特别是在涉及到控制、 信号处理等应用时,需要采取必 要的安全措施,如防电击、防干
扰等。
可靠性
微机系统常常需要长时间稳定运 行,因此需要充分考虑系统的可 靠性。在设计时应该选择质量可 靠的材料和器件,并进行充分的
测试和验证。
可维护性
为了方便系统的维护和升级,应 该注重设计的模块化和可扩展性。 同时,应该提供必要的技术文档 和使用说明,以便于日后的维护
• 展望:未来微机原理课程设计可以引入更多新技术和实验设备,如人工 智能、物联网等,以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适应未来发展的能力。同时, 应关注学生的个性化需求和学习差异,提供更多元化的学习资源和指导 方式。
THANKS
感谢观看
和使用。
04
课程设计实施过程
设计方案的制定
确定设计目标
明确课程设计的目的和要求,确定设计的功能和性能指标。
调研与资料收集
收集相关资料,了解微机原理的基本知识和技术,为后续设计提供 参考。
制定设计方案
根据设计目标,制定出合理的硬件和软件设计方案,包括系统结构、 电路原理图、软件流程图等。
硬件电路的设计与实现
提供更多关于汇编语言的资料和练习 题,帮助学生熟悉汇编语言的语法和 指令集。
问题二
部分学生在硬件连接和调试过程中遇 到问题。
解决方案
加强实验指导和现场演示,确保学生 正确连接硬件并掌握调试技巧。
问题三
部分学生对微机原理的理解不够深入。
解决方案
在课程设计中增加更多理论讲解和案 例分析,帮助学生理解微机原理的基 本概念和工作机制。
指令由操作码和操作数组成,操作码指定要执行的操作,操作数 指定操作数。
微机原理步进电机课程设计

微机原理步进电机课程设计一、课程目标知识目标:1. 让学生掌握微机原理在步进电机控制中的应用,理解步进电机的结构、原理及其特点。
2. 使学生了解步进电机与微控制器之间的接口技术,掌握步进电机的驱动程序编写方法。
3. 让学生掌握步进电机速度和位置控制的基本算法,并运用到实际项目中。
技能目标:1. 培养学生运用微机原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学会编写和调试步进电机控制程序。
2. 培养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能独立完成步进电机的组装、调试和故障排查。
3. 培养学生团队协作能力,通过分组合作完成课程设计任务。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 激发学生对微机原理和步进电机控制技术的兴趣,培养其探索精神和创新意识。
2. 培养学生严谨、认真的学习态度,养成良好的实验操作习惯。
3. 增强学生的环保意识,关注步进电机在节能环保领域的应用。
本课程针对高年级学生,课程性质为理论与实践相结合。
在分析课程性质、学生特点和教学要求的基础上,将课程目标分解为具体的学习成果。
教学过程中,注重培养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和团队协作精神,使学生在完成课程设计任务的过程中,达到知识、技能和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全面提升。
二、教学内容根据课程目标,教学内容主要包括以下几部分:1. 微机原理基础:回顾微控制器的基本原理,重点讲解微控制器与步进电机的接口技术,涉及课本第3章相关内容。
2. 步进电机原理与结构:介绍步进电机的种类、结构、原理及特点,对应课本第5章内容。
3. 步进电机驱动技术:讲解步进电机的驱动电路设计,包括驱动芯片的选型、接口电路设计等,参考课本第6章相关内容。
4. 步进电机控制算法:学习步进电机的速度和位置控制算法,如PID控制、闭环控制等,结合课本第7章内容。
5. 实践操作:分组进行步进电机的组装、调试及控制程序编写,巩固理论知识,培养实际操作能力。
教学大纲安排如下:第1周:微机原理基础回顾,了解步进电机接口技术;第2周:学习步进电机原理与结构,选型及参数了解;第3周:步进电机驱动技术学习,驱动电路设计;第4周:步进电机控制算法学习,编写控制程序;第5周:实践操作,步进电机组装、调试及故障排查;第6周:课程设计总结,成果展示及评价。
杭电微机原理课程设计

杭电微机原理课程设计一、课程目标知识目标:1. 学生能够理解微机的基本原理和组成结构,掌握微机工作流程。
2. 学生能够掌握微机编程的基本知识,如汇编语言和机器码。
3. 学生能够了解微机系统中的应用程序和接口技术。
技能目标:1. 学生能够运用所学知识进行微机系统的设计和调试。
2. 学生能够编写简单的汇编程序,实现基本的输入输出功能。
3. 学生能够运用微机接口技术,实现硬件与软件的交互。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 学生培养对微机原理及应用的兴趣,激发探究精神。
2. 学生形成良好的团队合作意识,学会共同解决问题。
3. 学生认识到微机技术在国家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中的重要作用,增强社会责任感。
课程性质:本课程为专业性较强的实践课程,结合理论教学,注重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实际操作技能。
学生特点:学生具备一定的电子技术和计算机基础知识,具有较强的学习能力和实践欲望。
教学要求:教师应采用启发式教学方法,引导学生主动探究,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提高学生的综合运用能力。
同时,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因材施教,确保每个学生都能达到课程目标。
通过课程目标的分解,将学习成果具体化,便于教学设计和评估。
二、教学内容1. 微机原理概述:介绍微机的发展历程、基本组成、工作原理,使学生建立整体认识。
教材章节:《微机原理》第1章。
2. 微机硬件系统:讲解微处理器、存储器、输入输出接口等硬件组件的原理与功能。
教材章节:《微机原理》第2章。
3. 汇编语言编程:学习汇编语言的基本语法、指令系统,掌握汇编程序的编写和调试。
教材章节:《微机原理》第3章。
4. 微机接口技术:介绍常用接口电路的原理与应用,如并行接口、串行接口等。
教材章节:《微机原理》第4章。
5. 微机系统设计与实践:结合实际案例,指导学生进行微机系统设计,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
教材章节:《微机原理》第5章。
6. 微机应用案例分析:分析典型微机应用系统,如嵌入式系统、控制系统等,拓展学生视野。
led微机原理课程设计

led微机原理课程设计一、课程目标知识目标:1. 学生能够理解LED微机的基本原理,掌握其工作流程和关键组成部分。
2. 学生能够掌握微机控制LED亮度的基本方法,了解不同控制模式的特点和应用场景。
3. 学生能够解释LED微机系统中涉及的基础电子元件的功能及其相互关系。
技能目标:1. 学生能够运用所学知识,设计并搭建简单的LED微机控制系统,实现LED 灯的亮度和闪烁频率的控制。
2. 学生能够运用编程软件,编写控制程序,实现对LED微机系统的有效控制。
3. 学生能够通过实际操作,培养动手能力、问题解决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 学生能够培养对电子技术和微机原理的兴趣,提高主动学习的积极性。
2. 学生能够通过课程学习,认识到科技发展对生活的影响,增强环保意识和创新精神。
3. 学生能够在团队合作中,学会尊重他人,培养良好的沟通能力和团队精神。
本课程旨在帮助学生掌握LED微机原理及其应用,结合学生的年级特点,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提高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和创新能力。
在教学过程中,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和价值观。
通过具体的学习成果分解,为教学设计和评估提供明确依据。
二、教学内容1. LED基础知识:介绍LED的基本结构、工作原理及其在微机系统中的应用。
- 教材章节:第二章“半导体器件”- 内容列举:LED的发光原理、类型及特性。
2. 微机原理:讲解微机的基本组成、工作流程及其在LED控制系统中的应用。
- 教材章节:第三章“微机原理与应用”- 内容列举:微处理器、存储器、输入输出接口、定时器等。
3. 常用电子元件:介绍常用电子元件在LED微机系统中的作用,如电阻、电容、二极管等。
- 教材章节:第四章“常用电子元件”- 内容列举:元件的功能、选型及应用。
4. 编程与控制:学习微机控制LED亮度和闪烁频率的编程方法。
- 教材章节:第五章“微机编程与应用”- 内容列举:编程语言、控制指令、程序设计。
微机原理课程设计88

微机原理课程设计88一、教学目标本课程的教学目标旨在帮助学生掌握微机原理的基本知识和技能,培养学生运用微机原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知识目标:使学生了解微机的基本组成原理、微处理器的工作原理及其内部结构、指令系统、中断系统、I/O系统等,掌握汇编语言编程方法,了解微机在现代科技领域中的应用。
技能目标:培养学生具备使用微机进行程序设计、系统分析与调试的能力,能运用微机原理解决实际工程问题。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培养学生对微机技术的兴趣和热情,提高学生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培养学生团结协作、自主探究的学习精神。
二、教学内容本课程的教学内容主要包括微机原理的基本概念、微处理器及其接口技术、指令系统与汇编语言编程、中断系统与I/O系统等。
1.微机原理的基本概念:微机的定义、发展历程、基本组成原理。
2.微处理器及其接口技术:微处理器的工作原理、内部结构、性能指标,接口技术的基本概念和应用。
3.指令系统与汇编语言编程:指令系统的基本组成、指令格式、指令功能,汇编语言的基本语法、编程方法及其与机器指令的关系。
4.中断系统与I/O系统:中断系统的工作原理、中断处理程序的编写,I/O系统的组成、I/O接口技术、I/O设备的管理。
三、教学方法为了提高教学效果,本课程将采用多种教学方法相结合的方式进行教学,包括:1.讲授法:教师通过讲解微机原理的基本概念、理论知识,使学生掌握相关知识。
2.讨论法:学生针对微机原理中的重点、难点问题进行课堂讨论,培养学生思考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3.案例分析法:通过分析实际案例,使学生了解微机原理在工程中的应用,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
4.实验法:安排学生进行上机实验,使学生熟悉微机原理的操作方法,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
四、教学资源为了支持本课程的教学,我们将准备以下教学资源:1.教材:《微机原理与应用》。
2.参考书:提供相关领域的参考书籍,供学生课后自学。
3.多媒体资料:制作课件、教学视频等,丰富教学手段,提高教学效果。
微机原理秒表时钟课程设计

微机原理秒表时钟课程设计一、课程目标知识目标:1. 学生能理解微机原理中秒表时钟的基本工作原理,掌握其硬件组成和软件编程方法。
2. 学生能够掌握秒表时钟的设计思路,了解其功能模块的划分和实现。
3. 学生能够了解微机原理在实际应用中的重要性,认识到秒表时钟在日常生活和工程领域的应用价值。
技能目标:1. 学生能够运用所学知识,设计并实现一个简单的秒表时钟程序,具备基本的编程能力。
2. 学生能够通过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培养创新思维和动手实践能力。
3. 学生能够熟练使用相关硬件设备,提高实际操作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 学生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培养对微机原理的兴趣,激发学习热情,形成积极的学习态度。
2. 学生能够认识到团队合作的重要性,学会与他人协作,培养团队精神和沟通能力。
3. 学生能够在实际操作过程中,培养耐心、细心和责任心,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课程性质:本课程为实践性课程,注重理论联系实际,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创新意识。
学生特点:本年级学生已具备一定的微机原理基础知识,具有较强的学习能力和求知欲,喜欢动手实践。
教学要求:结合学生特点,以实际操作为主线,注重培养学生的编程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提高学生的实际应用能力。
在教学过程中,关注学生的学习进度,及时调整教学策略,确保课程目标的达成。
将课程目标分解为具体的学习成果,便于后续教学设计和评估。
二、教学内容本课程教学内容主要包括以下几部分:1. 微机原理基础知识回顾:引导学生复习已学过的微机原理基础知识,如微处理器、存储器、输入输出接口等,为后续学习秒表时钟设计打下基础。
相关教材章节:第一章 微机原理概述2. 秒表时钟硬件组成:讲解秒表时钟的硬件组成,包括时钟芯片、微处理器、显示模块等,分析各部分的功能和相互关系。
相关教材章节:第三章 微机接口技术3. 秒表时钟软件编程:介绍秒表时钟的软件编程方法,包括编程语言选择、程序结构设计、功能模块划分等。
相关教材章节:第五章 嵌入式系统编程4. 实践操作:安排学生进行实际操作,设计并实现一个简单的秒表时钟程序,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编程技巧。
微机原理课程设计

微机原理课程设计一、引言微机原理课程设计是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的一门重要课程,旨在通过实践项目的设计与实现,匡助学生巩固和应用所学的微机原理知识,提高他们的计算机系统设计和编程能力。
本文将详细介绍微机原理课程设计的标准格式,包括任务背景、设计目标、设计内容、设计步骤、设计结果和总结等部份。
二、任务背景本次微机原理课程设计的任务背景是设计一个简单的计算器程序,该程序能够实现基本的四则运算功能,并具备一定的错误处理能力。
通过该设计任务,学生将深入理解微机原理中的指令系统、寄存器和存储器等相关知识,并能够将其应用于实际的程序设计中。
三、设计目标本次微机原理课程设计的设计目标如下:1. 熟悉并理解微机原理中的指令系统、寄存器和存储器等基本概念;2. 能够使用汇编语言编写简单的计算器程序,并实现基本的四则运算功能;3. 具备一定的错误处理能力,能够对非法输入进行合理的处理和提示。
四、设计内容本次微机原理课程设计的设计内容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硬件平台的选择:根据实际需求选择合适的硬件平台,如Intel 8086微处理器;2. 开辟环境的搭建:选择合适的开辟工具和汇编语言编译器,如MASM;3. 程序设计:根据设计目标,编写汇编语言程序,实现计算器的基本功能;4. 错误处理:设计合理的错误处理机制,对非法输入进行处理和提示。
五、设计步骤本次微机原理课程设计的设计步骤如下:1. 硬件平台的选择:根据实际需求选择合适的硬件平台,如Intel 8086微处理器,并搭建相应的开辟环境;2. 学习和理解指令系统:深入学习和理解所选择硬件平台的指令系统,包括指令的格式、寻址方式和功能等;3. 程序设计:根据设计目标,编写汇编语言程序,实现计算器的基本功能,包括输入数字、选择运算符、进行运算和输出结果等;4. 错误处理:设计合理的错误处理机制,对非法输入进行处理和提示,如输入非数字字符或者除数为零等;5. 调试和测试:对设计的程序进行调试和测试,确保其能够正确运行并满足设计要求。
微机原理课程设计

微机原理 课程设计一、课程目标知识目标:1. 让学生理解微机的基本原理和结构,掌握微处理器的工作机制。
2. 使学生掌握汇编语言的基本指令,能够阅读和编写简单的汇编程序。
3. 帮助学生了解微机系统中内存、I/O设备的基本原理及其与CPU的交互方式。
技能目标:1. 培养学生运用汇编语言进行程序设计的能力,能够实现基本的输入输出、逻辑判断和循环等操作。
2. 培养学生分析和解决微机系统常见问题的能力,如调试程序、处理硬件故障等。
3. 提高学生动手实践能力,通过课程设计项目,使学生能够独立完成一个简单的微机系统设计与实现。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 培养学生对微机原理及计算机科学的兴趣,激发他们探索精神和技术创新意识。
2. 培养学生团队协作精神,学会与他人共同分析问题、解决问题,提高沟通能力。
3. 引导学生认识到微机技术在国家经济发展和国防建设中的重要作用,增强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
课程性质:本课程为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课程,注重培养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和实际应用能力。
学生特点:学生已具备一定的电子技术和计算机基础知识,对微机原理有一定了解,但缺乏实践经验。
教学要求:教师需结合课程性质、学生特点,采用案例教学、项目驱动等教学方法,引导学生主动学习,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和综合素质。
在教学过程中,注重分解课程目标,确保学生能够达到预定的学习成果。
二、教学内容1. 微机原理概述:介绍微机的发展历程、基本结构及工作原理,重点讲解CPU、内存、I/O设备等核心组件的作用和相互关系。
相关教材章节:第一章 微机原理概述2. 汇编语言基础:讲解汇编语言的基本概念、语法和指令系统,使学生掌握汇编程序的编写和调试方法。
相关教材章节:第二章 汇编语言基础3. 微机系统编程:学习微机系统中的程序设计方法,包括顺序程序设计、分支程序设计、循环程序设计等。
相关教材章节:第三章 微机系统编程4. 内存与I/O设备:介绍内存管理、I/O设备控制原理,分析微机系统中内存、I/O设备的访问方法。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微机原理课程设计—数据采集系统(查询法)#(一、课设目的进一步掌握微机原理只是,了解危机在实时采集过程中的应用,学习、掌握编程和程序调试方法。
,二、课设内容用查询法,将ADC 0809通道0外接0~5V电压,转换成数字量后,在七段LED数码管上,以小数点后两位(几十毫伏)的精度,显示其模拟电压的十进值;0809~道0的数字量以线性控制方式送DAC0832输出,当通道O的电压为5V时,0832的OUT为0v,当通道O的电压为0时,0832的OUT为2.5V;此模拟电压再送到ADC0809通道1,转换后的数字量在CRT上以十六进制显示;通道0的数字量经74LS574输出到八位LED上,且以一定的要求,点亮LED指示灯。
调整电位器,用示波器或三用表观察0832的变化,观察七段LED数码管数值的变化,观察LED灯的变化,ADC 0809的CLK脉冲,由定时器8254的OUT0提供;ADC 0809的EOC信号,用8255的PC0检测;74LS574外接的LED灯变化如下:若电压值小于0.5V,则最低位(DO)’LED灯亮,若电压值大于4.5V,则最高位LED灯亮,若电压值在0.5V~4.5V,则八位LED灯由低向高变化亮,且高位LED灯亮时低位灯全亮。
要有较好的人机对话界面;控制程序的运行。
三、硬件设计1、电原理框图见附件12、电原理框图工作过程的简要说明【(1)、ADC 0809的INO采集电位器0—5V电压,INl采集0832输出的模拟量。
(2)、DAC 0832将ADC 0809的INO数字量后重新转换成模拟量输出。
(3)、8255用于检测ADC 0809转换是否,为七段LED数码管显示提供显示驱动信息。
(4)、七段LED数码管显示ADC 0809的INO的值。
(5)、74LS574驱动八位发光二极管,使它们按要求点亮:来指示当前采样值的范围。
(6)、8254提供ADC 0809的采样时钟脉冲。
(7)、74LSl38译码器为各芯片提供地址信息。
四、软件设计【首先进行程序初始化显示提示信息,判断是否有键按下,按下1则继续往下执行,按下2则退出。
首先对8254进行初始化选择工作方式及赋初值,然后启动0809的IN0,接着初始化8255,并检测PA7的状态检测转换是否,否继续检测直至EOC为1,然后读采样值并保存,将其经线性转换后送0832,启动0809的IN1,然后重新对8255初始化及检测PA7的EOC状态端口,直至为1,读IN1的采样值并保存,将读出值经线性转换后送往CRT显示,然后将保存的INO采样值进行量纲转换,调用数码显示子程序。
然后对保存的IN0采样值进行比较,若小于,74574只驱动最低位,最低位亮,若大于则只有最高位亮,在中间值依次点亮一位,如大于小于则最低两位亮,在至间低三位亮,在至间低三位亮等。
在和间选择六个值依次控制选择点亮LED灯.最后判断主键盘是否有键按下,有结束,无重新回到启动0809的IN0程序段。
最后列写数码管显示的子程序、CRT 显示子程序、延时子程序。
1、主程序流图见附录22、程序DATA SEGMENTMES1 DB 'PRESS 1 TO BEGIN!',0DH,0AHDB 'PRESS 2 TO QUIT!',0DH,0AH,0DH,0AH,'$'MES2 DB 'IN1 DATA= ','$'【MES3 DB 0DH,0AH,'$'K0 DBK1 DBS DB 3 DUP()DCTBL1 DB 3FH,06H,5BH,4FH,66H,6DH,7DH,07H,7FH,6FH,3EHDCTBL2 DB 0BFH,86H,0DBH,0CFH,0E6H,0EDH,0FDH,87H,0FFH,0DFHS1 DB 01H【S2 DB 80HDATA ENDSSTACK1 SEGMENT PARA STACK 'STACK'DB 256 DUP()STACK1 ENDSCODE SEGMENT)ASSUME CS:CODE,DS:DATASTART:MOV AX,DATAMOV DS,AXLEA DX,MES1MOV AH,9INT 21HLOP1: MOV DL,0FFH/MOV AH,6INT 21HJZ LOP1CMP AL,'1'JZ DACMP AL,'2'JZ EXIT1JMP START—DA: MOV AL,36H ;8254初始化MOV DX,306CHOUT DX,ALMOV AL,00H ;8254赋初值MOV DX,3060HOUT DX,ALMOV AL,01H$MOV DX,3060HOUT DX,ALBE: MOV AL,00H ;启动0809的IN0MOV DX,3000HOUT DX,ALL1: MOV AL,90H ;8255初始化。
MOV DX,302CHOUT DX,ALMOV DX,3020H ;8255的PA7检测EOC状态IN AL,DXTEST AL,80HJZ L1MOV DX,3000H ;读0809采样值IN AL,DX/MOV K0,AL ;保存0809采样值MOV AL,K0 ;线性控制方式转换电压,计算公式-1/2(X-5) SUB AL,0FFHROR AL,1NEG ALMOV K1,AL·MOV DX,30E0H ;把IN0计算值送给0832OUT DX,ALMOV AL,10H ;启动0809的IN1MOV DX,3004HOUT DX,ALL2: MOV AL,90H ;8255PA7检测EOC状态MOV DX,302CH\OUT DX,ALMOV DX,3020HIN AL,DXTEST AL,80HJZ L2NEXT: MOV DX,3004H ;读IN1采样值IN AL,DX\MOV AL,7FHMOV BL,K0SHR BL,1SUB AL,BLMOV K1,AL ;保存IN1LEA DX,MES2MOV AH,9—INT 21HJMP DEEXIT1:JMP EXITDE: MOV AL,K1 ;CRT显示IN1的值MOV BL,AL}AND AL,0F0HMOV CL,4ROR AL,CLCALL CRT1AND AL,0FHCALL CRT1—MOV DL,0DHMOV AH,2INT 21HMOV AL,K0 ;量纲转换 MOV AH,00HMOV BL,51DIV BL-LEA SI,SMOV [SI],ALINC SIMOV AL,AHMOV BL,10MUL BLMOV BL,51DIV BL[MOV [SI],ALINC SIMOV AL,AHMOV BL,10MUL BLMOV BL,51DIV BLCMP AH,25&JA L3JMP L4L3: ADD AL,1L4: MOV [SI],ALCALL DISPMOV AL,K0CMP AL,19H@JB L5CMP AL,3BHJB L6JB L7CMP AL,7FHJB L8CMP AL,0A1H~JB L9CMP AL,0C3HJB L10CMP AL,0E6HJB L11MOV DX,3080HMOV AL,80H$OUT DX,ALJMP L12L5: MOV DX,3080HMOV AL,01HOUT DX,ALJMP L12L6: MOV DX,3080HMOV AL,00000011B ^OUT DX,ALJMP L12L7: MOV DX,3080HMOV AL,00000111B OUT DX,ALCALL DELAYJMP EXIT0L8: MOV DX,3080H,MOV AL,00001111B OUT DX,ALJMP L12L9: MOV DX,3080HMOV AL,00011111B OUT DX,ALJMP L12L10: MOV DX,3080H~MOV AL,00111111B OUT DX,ALJMP L12L11: MOV DX,3080HMOV AL,01111111BOUT DX,ALL12: CALL DELAY。
EXIT0:MOV DL,0FFHMOV AH,6INT 21HJNZ EXITJMP BEEXIT: MOV AH,4CH!INT 21HDISP PROC NEARPUSH DSPUSH CXPUSH DXPUSH AXPUSH BX…MOV AL,B ;8255初始化MOV DX,302CHOUT DX,ALDIS1: MOV SI,OFFSET S ;七段数码管显示IN0转换为十进制后的个位、十分位、百分位的值MOV AL,[SI] ;显示个位LEA BX,DCTBL2%XLATMOV DX,3024HOUT DX,ALMOV AL,000001000BMOV DX,3020HOUT DX,ALCALL DELAYINC SI—MOV AL,[SI] ;显示十分位LEA BX,DCTBL1XLATMOV DX,3024HOUT DX,ALMOV AH,000010000BMOV AL,AH-MOV DX,3020HOUT DX,ALCALL DELAYINC SIMOV AL, [SI] ;显示百分位LEA BX,DCTBL1XLAT【MOV DX,3024HOUT DX,ALMOV AL,100000BMOV DX,3020HOUT DX,ALCALL DELAYPOP BX>POP AXPOP DXPOP CXPOP DSRETDISP ENDPCRT1 PROC ;CRT显示子程序-PUSH AXPUSH DXADD AL,30HCMP AL,39HJBE D0ADD AL,7D0: MOV DL,ALMOV AH,2^INT 21HPOP DXPOP AXRETCRT1 ENDPDELAY PROC NEAR ;DELAY子程序PUSH CX【PUSH BXMOV BX,18HDEL1: MOV CX,0FFFFHLOOP $DEC BXJNZ DEL1POP BX:POP CXRETDELAY ENDPCODE ENDSEND START五、编程和调试中遇到的问题刚开始的时候LED数码管不亮,经检查发现是插线一端接错位置,改正后数码管亮,但发现调整电位器时,八位发光二极管的点亮次序与预计值不同,且LED数码管还会不停闪动。
经检查发现是排线接触不良,对可能接触不良的排线进行排查更换,最终LED和发光二极管正常显示。
~编译时,程序报错Address Out of Range ,即跳转时超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