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髋关节置换术的并发症

合集下载

髋关节置换术并发症原因分析及其防治进展

髋关节置换术并发症原因分析及其防治进展

髋关节置换术并发症原因分析及其防治进展作者:卢庆弘来源:《中国实用医药》2011年第18期髋关节置换术是严重髋关节疾患的有效治疗手段,它能有效地恢复肢体功能, 提高生活质量, 但术后可能发生多种并发症, 如脱位与半脱位、假体松动下沉、感染、骨折、深静脉血栓、异位骨化、肢体不等长、假体术后损坏、血管神经损伤等,现将其术后并发症发生的原因及防治措施报告如下。

1 脱位与半脱位全髋关节置换术后髋关节脱位是常见的并发症之一,对患者的身体和精神上都带来了痛苦。

主要原因有[1]:①人工股骨头直径过小应力过于集中,脱位发生率增高。

使用小股骨头(22 mm)可使脱位发生率明显增高,使用限制性衬垫则降低。

目前一般使用股骨头直径为28 mm,髋臼直径≤54 mm。

②有效股骨颈长度过短。

如果髋臼假体植入位置太高或太偏内侧或选择股骨颈假体太短,股骨柄假体置入在内翻位,股骨近端骨组织去除过多,会引起股骨颈长度过短,从而导致髋关节周围软组织张力减低,关节容易脱位。

③股骨假体颈部与髋臼缘的撞击。

髋臼假体置入后,必须彻底清除髋关节周围骨赘或溢出的骨水泥,否则这些硬物在髋关节活动时会起到杠杆作用,极易造成关节脱位。

④关节周围软组织松弛或松解过度。

髋关节不能维持正常的张力,可能是导致关节脱位的重要原因。

⑤术后护理不当或康复失控[2]。

过屈、过度外旋、内收等极易脱位。

为避免术后脱位,可从以下几方面入手[3,4]: ①术中保持正确的前倾角,前倾角过大或过小均易发生脱位。

插入假体时,可在假体柄孔内插一斯氏针控制正确角度,防止击入时假体转动。

②适当扩大髓腔,不宜过大,同时假体座外侧紧贴大粗隆,增加抗扭转力矩,避免假体松动旋转而改变前倾角。

③髋臼帽置入角度要正确,站立时正常髋臼开口缘与地平面呈45°角,向前倾与矢状面成40°角。

人工髋臼帽的安装角度应力求在生理状态, 保证人工关节活动度大,且稳定。

髋臼帽前倾角度过大易发生前脱位,过小或后倾易发生后脱位。

老年全髋关节置换术后并发症的预防和护理

老年全髋关节置换术后并发症的预防和护理
血 栓 、 染 、 工 髋 关 节脱 位 、 痛 、 疮 、 秘 等 并 发 症 给 予 预 防 和 护 理 , 果 6 例 病 人 除 1 发 生疼 压 便 结 1 例 其
的发 生, 1例 发 生 下肢 静 脉 血 栓 病 人 通 过 溶 栓 治 疗 后 治 愈 出院 。
全科护 理 20 0 9年 1月 第 7卷 第 1期 中旬 版 ( 总第 1 1 ) 3 期
・17・ 2
老 年 全 髋 关 节 置 换 术 后 并 发 症 的 预 防 和 护 理
叶春 萍
摘要 : 选取 2 0 - 20 0 2年- 0 7年 6 例 住 院 老 年 全 髋 关 节 置 换 病 人 , 据 老 年 病 人 的 具 体 情 况 , 订 恰 当 、 效 的 护 理 方 案 , 下肢 静 脉 1 根 制 有 对
用。
6 例 人 工 全髋 关 节 置 换 术 病 人 中 , 2 1 男 6例 , 3 女 5例 ; 龄 年
2 2 2 肺 部感 染 预 防 和 护 理 髋 关 节 置 换 术 后 因 疼 痛 而 限 制 ..
6 岁 ~8 3 2岁 , 均 7 . 平 O 8岁 ; 中伴 有 冠 心 病 和 / 高 血 压 者 2 其 或 6
关键词 : 髋关节置换 ; 全 下肢 静 脉 血 栓 ; 染 ; 工 髋 关 节 脱 位 ; 痛 ; 疮 ; 秘 感 人 疼 压 便
中 图分 类 号 : 4 3 6 R 7 .
文 献 标 识 码 : C
do : 0 3 6 /.sn 1 7 4 4 . 0 9 0 . 2 i 1 . 9 9ji . 6 4 7 8 2 0 . 2 0 2 s
病 人 深 呼 吸 、 嗽 、 痰 和 翻 身 。特 别 是 老 年病 人 全 身 免 疫 系 统 咳 排

全髋关节置换术后并发症的护理及预防

全髋关节置换术后并发症的护理及预防
1 对 象
1999年 7月~2005年 12月 住院 行全髋 关节 置 换 术患者 634例 ,其 中男 性 306例 ,女 性 328例 ,年 龄 43~87岁 ,平 均 年 龄 为 62岁 。股 骨 颈 骨 折 578 例 ,股 骨头无 菌性坏 死 66例 。
2 术 后并发 症的 类型 及护理
作者简介 :陈 月 梅 (1969一 ),女 ,宁 夏 银 川 ,大 专 ,主 管 护 师 ,从 事 护 理 管 理 和 护 理 人 员培 训
继发渗 血 的血管进 一步 出血 的结果 。在我 们 的病 人 中发生 血肿 者 6人 ,占全髋 关 节 置 换术 后 并 发症 的 22.2%。临床 表 现 为 :病 人 术 后 引流 液 的颜 色持 续 不变 ;伤 口敷 料 浸湿范 围不 断增大 ;血 常规发 现有继 发性 血红 蛋 白下 降 。 2.1.2 血肿 的观察 、治疗及 护理 术后 护士 重点观 察病 人 引流管 内引 流 液 的颜 色 ;伤 口敷 料 浸湿 的 范 围变化 ;血常规 监 测 血红 蛋 白的 变化 。一 旦 发 现 血 肿 ,立 即采取一 次 或 反 复穿 刺 引 流 ,若 效 果 不 理想 , 可再 次手 术 ,否则 会 导 致病 人 发 生 生命 危 险 。护 理 的重点是 保证 引流 通 畅 ;密切 观察 病 人 手术 部 位有 无 肿胀 、皮肤 发 紧 ;观察髋 人字 绷带 加压包 扎 的有 效 性 ;注 意保持 筋膜 下和 皮下 引流管通 畅 ;引流管 放置 48 h,并 尽可 能将 伤 口内的积 血引 出 。 2.2 术后 感染 2.2.1 感 染 的 临 床分 型及 临 床 表 现 THA 术 后 感染是十分严重的并发症。感 染分为早期感染、迟 发感 染和 晚期感 染 。早期感 染 是术后 3个 月内 出现 的感 染 ;迟 发感染 (多为 低 度感 染 )是 手术 后 4个 月 到 2年 出现 的感 染 ;晚 期感 染 是 术 后第 3年 开 始 出 现 。感 染最 常见 的病 原菌是 金葡 菌 。感 染又 可分 为 外 源感 染 和血源感 染 。外源 性感 染是 病原菌 从外 部 渗入到 假体 区域 、手 术切 口、局 部 的压 创 和开放 伤 口

全髋关节置换术后主要并发症分析及护理干预

全髋关节置换术后主要并发症分析及护理干预

建议 对 4 0岁 以上 的 肥 胖 者 、 小腿 水 肿 、 脉 曲张 、 静 以往 有 深 部 静 脉 血 栓 者 , 人 工 髋 关 节 置 换 后 , 考 虑 采用 预 防性 抗 凝 治 在 应 疗 _ 。因 此 , 高 凝 患 者 可 口服 肠 溶 阿 司 匹 林 和静 滴 低 分 子 4 』 对
他并发症 。
2Hale Waihona Puke 常 见并 发 症 发 生 原 因
活动 方 法 , 并介 绍 成 功 病 例 , 除 患 者 的 紧 张 恐 惧 心 理 , 高 消 提 心 理 应 激 能力 , 患 者 主 动 参 与并 发 症 预 防 。 进 行 全 面 的 检 使 查和评估 , 积极 治疗 和 控 制 其 他 内 科 并 发 症 , 高 血 糖 、 血 如 高 压 、 部感 染 等 , 为 术 后 并 发 症 预 防提 供 治 疗 护 理 依 据 。 肺 并 3 2 深 静 脉栓 塞 的 护理 对 策 术 后 抬 高 患 肢 , 出心 脏 水 平 . 高
用红 外 线 照 射 。 尽 量 避 免 在 患 肢 穿 刺 或 输 液 。根 据 Kee ly s
果 不 采取 预 防 措施 , 髋术 后患 者 静 脉 血栓 发 生 率 可 达 4 % ~ 全 0
7 %, 有 2 0 并 %可 发 生 严 重 的 肺 栓 塞 _ 。血 栓 栓 塞 认 为 与 长 1 』
动功能锻炼 , 以促 进 远 端 静 脉 回流 。保 持 切 口负 压 引 流 管 通 畅 , 时挤 压 引 流 管 , 时 排 除 不 畅 原 因 , 定 及 防止 髋 部 、 腹股 沟 出 血 肿 胀 少 局 部 压 迫 。 患 肢 可 使 用 弹 力 袜 , 后 2 采 减 术 4h可
时 间 的 被 动 体位 , 中 止 血 带 的 应 用 , 度 旋 转 牵拉 及 骨 水 泥 术 过 聚 合 物产 物使 邻 近 血 管受 到 损 伤 、 血 , 后 患 肢 肿 胀 致 使 血 出 术 流 动 力 学 改 变 有关 。

人工髋关节置换技术常见并发症和意外的处理预案

人工髋关节置换技术常见并发症和意外的处理预案

人工髋关节置换技术常见并发症和意外的处理预案一、髋关节置换术后感染感染是人工关节置换术后最严重的并发症之一,可导致手术的彻底失败,并造成患者的残疾,多数感染病例最终需要再次手术去除假体和骨水泥,严重患者甚至死亡,常被称为“灾难性的并发症”。

对人工关节置换手术感染的处理重在预防措施的使用,防止感染发生,一旦发生感染,及早的诊断与治疗。

1.临床表现人工关节感染的临床表现常是多样化的。

一些人工关节置换术早期急性感染的临床表现与一般化脓性感染一样,急性炎症的体征明显,术后体温持续性增高,患肢疼痛,尤其被动活动关节时疼痛更剧,有些人工髋关节感染后可能只有关节疼痛而持续数月或数年。

少数病人可出现皮肤瘘管或局部有分泌物排出。

早期急性感染的症状多出现于术后3, 4周内。

晚期血源性人工关节感染常发生在成功的人工关节术后数月至数年。

常见的感染源可来自齿部感染、泌尿系感染、皮肤感染等。

病人可出现数天感染症状,而后发生晚期人工关节感染。

晚期深部感染其临床表现特殊,一般局部急性炎症不明显,常无红、肿、热等表现,体温和白细胞可以不高,但血沉较高,一般可达40?500mm/h,甚至 100mm/h。

人工关节慢性感染属低毒性细菌感染。

一般患者由术后开始即出现关节疼痛。

常有休息时或夜间疼痛。

有时术后早期有伤口愈合不良,浅层感染或术后伤口引流管换除较晚的历史。

病人无全身或局部感染症状。

有时血沉增快。

影像学检査:人工关节早期急性感染X 线片除可见软组织肿胀外,无其他特殊表现。

在人工髋关节假体周围出现局灶性骨溶解缺损并迅速发展扩大,在假体柄周围骨有明显骨膜反应,应高度怀疑有感染存在。

2.实验室检查对长期疼痛或松动的全髋关节置换的患者,应行血沉及C反应蛋白检验。

当血沉增快,C反应蛋白增髙,而临床表现疑有感染者,应行关节穿刺抽液进行细菌学检查。

穿刺液行常规检查,革兰染色及细菌培养加药敏试验。

应抽取三个标本,如三者均为阴性则可除外感染。

如三者均为阳性则可确定有感染存在。

全髋关节置换术后早期并发症分析及防治

全髋关节置换术后早期并发症分析及防治

全髋关节置换术后早期并发症分析及防治【摘要】目的:探讨分析全髋置换术后早期并发症的原因和防治策略。

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53例全髋置换术的临床资料。

结果:术后早期并发症共9例中低钾血症3例,脱位2例,肺部感染1例,急性肾功能不全1例,坐骨神经损伤l例,髋部浅表感染l例。

9例均为围手术期管理不当所致,经及时治疗均未导致严重后果。

结论:围手术期管理不当是全髋关节置换术后早期并发症发生的主要原因,早期治疗,预后良好。

【关键词】股骨颈骨折;股骨头坏死;全髋关节置换术;早期治疗analysis of early complications after total hip replacement 【abstract】objective:to explore and analyze the causes of early complications after total hip replacement and its preventions and treatments.methods:the clinic data of 53 patients underwent total hip replacement were analyzed.results:early complications after total hip replacement occurred in 14 cases:6 cases with hypokalaemia,2 cases with hip dislocation,2 cases with pulmonary infection,2 cases with acute renal insufficiency,l case with sciatic nerve injury and one case with superficial infection.all the 14 complications were caused by inappropriate perioperative treatments.all the earlycomplications did not lead to serious consequences after early treatment. conclusion:inappropriate per]operative treatments are the chief reasons of early complications after total hip replacement.early treatments give satisfactory outcomes【key words】fracture of neck of femur;necrosis of femoral head;total hip replacement;early treatments全髋关节置换(total hip replacement,thr)是目前重建髋关节功能较为有效的方法之一【1】,近来我们已经在多种髋关节疾病的治疗中应用thr。

预防全髋关节及股骨头置换术后并发症的护理

预防全髋关节及股骨头置换术后并发症的护理
世 界最新 医学信 息文 摘 2 0 1 3年第 1 3卷第 3期

2 2 7
临床研究 ・ 理
( 包 刚第 三职工医院 ,内蒙古 包头 0 1 4 0 1 0 )
呼和其其格
摘要 :目的 探 讨预 防全髋关节及股 骨头置换术后并发 症的护理 。方法 对 3 0例股骨 头坏死病人 行全髋 关节及 股骨头置
0 引 言
髋关 节 置换术 是股 骨头 、髋关 节疾病 圜前一 种疗 效 十分 确 切 的手 术 治 疗方 法 ,它极 大 地 改善 了关 节 疾病 患 者 的 生 存状 态 ,但 术后 并 发症 的发 生 已成 为手 术失 败 的重 要原 因 。 因 此术 后 护 理 在 整个 围手 术期 中 占相 当重 要 的 比例 ,对 手 术 的成 功率 起 着 重 要 的作 用 ,对 病人 的生 命 ,生 活 质 量及 工作 能 力有 着 直接 的影 响 。 自 2 0 0 6年 5月 至 2 0 0 8年 4月 , 护理 3 0例 行髋 关 节置 换术 的患者 ,取 得 了 良好 的效果 ,现 将护 理体会 报告 如下 :
换 术。结果 出院后 随访 3~ 1 2月 ,复查 x光 片示假 体位置 正常 ,观察 下肢 关节功能 活动 良好 ,提 示术后采取积极 有 效地 护理措施能预 防术后 并发 症的发 生。结论 术后 实施有效地护理措施 ,指导患者及 家属 掌握 正确 的功能锻 炼方法 , 并做好 出院指导 ,有效地预防 了并发症的发 生。 关键词 :预 防 ;髋关节置换术 ;并发症 中图分类号 :R6 8 1 文献标识码 :B D OI :1 0 . 3 9 6 9 0 . i s s n . 1 6 7 1 . 3 1 4 1 . 2 0 1 3 . 0 3 . 1 6 8

全髋关节置换术的护理

全髋关节置换术的护理

全髋关节置换术的护理作者:刘艳秋来源:《中国保健营养·中旬刊》2014年第02期【关键词】髋关节;置换;护理【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4-7484(2014)02-0591-02全髋关节置换术主要适用于股骨颈骨折、严重股骨头坏死引起的关节疼痛、畸形、行走不便等功能障碍。

老年患者由于疾病痛苦,不能维持正常活动,可行全髋关节置换术,病人康复后能正常行走,减少病痛,可以很好的提升患者的生活质量。

患者可根据自己家庭的经济情况选择合适价位的髋关节,充分做好术前准备,术后护理及功能锻炼,做好健康指导,促进病人早日康复。

1 术前护理1.1对患者的全身情况进行评估:在进行手术前,首先了解病人的全身情况,有无潜在的健康问题,能否胜任手术,有无合并症的发生,及时向医生进行反映,通过及时纠正问题,使手术得以顺利进行。

1.2心理护理:当受到疾病折磨后,病人易产生失望、焦虑、恐惧等心理障碍,护理人员给予耐心开导,与病人进行有效的沟通,向病人及家属讲解手术的意义和目的,介绍手术方法和手术环境,告知手术者的能力以及手术成功范例,使患者能充分的配合和信任,对手术的实施过程和效果充满信心。

1.3对患者的生活方式和行为进行指导:手术后,让患者开展适应性训练,例如让患者认识到咳嗽和咳痰的重要性,教会患者咳嗽和咳痰的正确方法,许多患者在手术后,不习惯在床上排便,因此需要在手术前,充分锻炼和掌握床上排便的方法,对于吸烟的患者需要讲解吸烟的危害性,告诉他们吸烟影响骨折愈合是有科学根据的,帮助他们戒烟。

1.4术前做好各项常规检查,术前晨禁食水,术区常规备皮,剔除会阴部及髋部以外15cm 范围的毛发,动作轻柔,勿划破皮肤,留置导尿。

1.5术区遵医嘱给予抗感染药物。

2 术后护理2.1严密观察病情变化,根据全麻术后护理常规,严密观察生命体征及患者的意识变化,进行心电监测,吸氧,观察血氧饱和度情况。

同时注意保持患者体内水、电解质的平衡情况。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术中组织冰冻切片
鉴别假体的感染或者无菌性松动。 鉴别假体的感染或者无菌性松动。 一般认为如果术中冰冻切片发现有5处或 5处以上 一个高倍视野单位下(×40)多形核白 细胞数量超过5个 考虑感染。
人工关节置换术后深部感染的 治疗方法
单纯抗生素药物的保守治疗 老年病人,身体条件差无法耐受再次手 术打击 假体没有松动,细菌毒力低,对抗生素 敏感并能耐受抗生素治疗 需要长时间用药,临床成功率很低,在 术后4-6年随访中,失败率高达50-90%。
保留假体关节切开清创引流术
适用于术后早期感染(<2周) 出现感染症状时间未超过2周,并且没有 假体松动 术后抗生素静脉输液至少六周
一期髋关节再置换术
术后恢复快、功能好、减少手术机会 问题是术中无法根据细菌培养结果,选 择含敏感抗生素的骨水泥。 复发率报告差异较大,在23%-73%之间
二期髋关节再置换术
临床表现
疼痛是感染的重要症状之一。 对术后出现疼痛或疼痛性状发生改变的 病人应首先考虑感染可能。 手术切口情况 窦道形成
血沉和C-反应蛋白常指标 血沉和 反应蛋白常指标 血沉 非特异性指标,很多时候,即使没 有感染存在,人工髋关节置换术后血沉 也可增高,有时持续6-12个月 C-反应蛋白 在术后第二天达到高峰,6 -8周内恢复正常。当C-反应蛋白值大于 20mg/L时,提示感染可能。更具参考价 值
原因: 原因:手术方式
人工髋关节置换术后脱位的原因很多, 术式。切口: 如前侧切口易发生前脱位, 后侧切口易发生后脱位,可高达5.8%, 是前侧和外侧切口入路的2倍, 外侧和前侧入路脱位率分别为3.1%、 2.3%。
原因: 原因:人工关节位置不良
假体位置是否放置准确, 正确的假体髋臼角应在45°左右, 前倾角15~20°左右。 角度太大易发生脱位,角度太小易影响 肢体外展。安装股骨假体的长轴应与小 粗隆冠状面平行。人工股骨头皮缘与髋 臼缘边缘平行-理想的位置。
治疗
预防意识很重要。
无明显的临床症状,一般不需治疗。 患者出现疼痛或者髋关节活动受限,可 待异位骨化灶成熟后,考虑手术切除,以 改善关节活动度,缓解疼痛。
最后挽救手术
关节切除成形术 截肢术 主要用于其他治疗无效的持续感染 同时合并髋臼、股骨近端大块骨质缺损 病人身体条件限制再次手术可能以及重 建努力失败者。
要考虑的问题
多次手术 功能障碍 手术费用 资源浪费 心理问题——抑郁症 医师的压力
病例
病例
病例
D
异位骨化
发生率
文献报道 THA术后异位骨化的发生率为 5%~90%。 国外报道——男性73%,女性52% 国内报道——男性29.9%,女性16.8%
现已广泛应用于临床,技术成熟,给患 者带来了希望,生活质量大大提高…… 不得不面对的问题——术后并发症 脱位 感染 异位骨化 ……
脱位
(脱位片)
全髋关节置换术术后脱位
最常见的并发症之一 初次THA术后的脱位率为0.2% ~7% 全髋翻修术后的脱位率为10%~25%
全髋关节置换术术后脱位
1、患者躯体、精神上的痛苦 2、经济上的损失 闭合复位——增加19% 翻修术——增加148% 3、给医生带来一定压力 4、医疗资源的浪费
关节置换术后深部感染效果最为肯定的 方法 安装spacer) 第一期 假体取出 病灶清除 (安装 ) 第二期 再次植入人工关节
二期假体再置换术要点: 二期假体再置换术要点:
1.抗生素使用时间 . 血沉、C-反应蛋白降至正常水平, 假性关节腔穿刺液细菌培养阴性。 3-12个月。 一般主张在首次清创术后, 一般主张在首次清创术后,静脉途径抗 生素应用时间以持续6周为宜 周为宜, 生素应用时间以持续 周为宜
异位骨化的表现 ——进行性关节活动受限
早期表现包括关节周围疼痛(休息痛)、关 节紧缩感、发热、红肿,逐渐加重出现 关节活动受限。 晚期可引起关节强直,常伴有不同程度的 疼痛。
ker 分型 0型——无骨化
Ⅰ型——髋关节周围软组织内有孤立性骨岛 Ⅱ型——骨盆或股骨近端形成骨化,骨化与 股近端或骨盆的间隙大于1 cm Ⅲ型——骨盆或股骨近端形成骨化,骨化与股 骨近端或骨盆的间隙小于1 cm Ⅳ型——髋关节周围形成骨桥,出现骨性强直。
人工全髋置换术后相关并发症 问题的探讨
唐立明 广州中医药大学三骨科
全髋关节置换术 ( total hip arthroplasty, THA)
主要适用于: 1、髋关节骨性关节炎 2、股骨头坏死 3、股骨颈骨折 4、先天性髋关节脱位 目的:解决病人的疼痛;提供稳定的关 节活动;双下肢等长。
人工关节置换术的并发症
原因: 原因:假体选择
股骨头直径越大,脱位的机会越少 1、改善头颈比,从而提高假体的活动度 而不发生碰撞和脱位 2、发生脱位所需的股骨头移动度更大。 3、股骨头可获得周围软组织更好的包容
脱位后临床表现
术后早期脱位的诊断并不困难, 特别在不明确的姿势下病人突感活动性 疼痛,主动、被动活动均受限制 体检可发现患肢有异常固定性内外旋畸 形和肢体短缩 经X线检查可明确诊断。早期脱位多在术 后4~5周内
脱位的处理
早期脱位应尽早复位, X线表明假体位置合适的病人应争取 麻醉下手法复位,其成功率为63%~83 %,复位后必须经X线证实并用皮肤牵引 或“丁”字鞋固定3~6周。
脱位的处理
除假体位置不良外,脱位超过数小时, 组织肿胀,肌张力较高,手法复位多次 均失败或复位后易复发的病例均应作手 术治疗。 X线位置好,可先作小切口,用手指探查 并协助牵引复位。 X线证实假体位置不良,尽早原切口复位
积极预防术后脱位
术前必须仔细分析可能发生的潜在危险 因素 术中仔细检查假体的位置 软组织松解不宜过度 手术有缺陷或条件较差的病人术后皮牵 引或“丁”字鞋固定,不宜早期下床活动
脱位的预防
臀中肌张力低下是容易忽略的问题,术 中用手探查臀中肌张力,如果低下可加 强缝合臀中肌,甚至用股骨大粗隆下移 和假体加长等方法。
原因: 原因:软组织平衡
肌肉力量 关节周围软组织、肌腱、肌肉萎缩、关 节囊松弛或松解过度,多次髋关节手术 史形成的疤痕 大粗隆术后不连接、移位,神经性病变 引起外展肌萎缩
原因: 原因:手术后康复方式
术后预防措施是否得当 术后护理不当和康复失控,如过屈、过 度外旋、内收等极易后脱位,伸直位过 度内收和外旋易发生前脱位,多见于前 方入路或假体位置过于前倾 三不原则:不屈髋90°双腿不交叉 不侧 睡活动。
二期假体再置换术焦点
2次手术间隔时间 次手术间隔时间 ①血沉和C-反应蛋白 ②关节腔穿刺培养。 ③快速冰冻切片--提示感染存,应放弃置 入新假体而改行再次清创术。
二期假体再置换术焦点
3.抗生素骨水泥间置块(spacer) . 生素骨水泥间置块( ) 增加局部抗菌药物浓度的作用 保留关节间隙 40克骨水泥/0.5g-1.0g庆大霉素或者 600mg妥布霉素,或者1g万古霉素 万古霉素与庆大霉素或妥布霉素中任何 一个合用更为理想。
病例一
病例二
人工髋关节置换术后感染
人工关节置换术后感染率不到1%,人工 髋关节置换术后最严重的并发症。 术后发生感染时间为2周~6个月。 其他情况
——灾难性
易感因素
糖尿病 其它部位的感染病灶 低蛋白血症 激素应用 类风湿性关节炎及痛风性关节炎 类风湿性关节炎及痛风性关节炎 关节反修术及其它手术 手术室条件 手术人员操作
X线片表现 线片表现
假体松动、骨膜炎、局灶性骨溶解及 多处骨透亮线等迹象 迅速出现的花边状周围骨膜反应或骨 溶解,应高度怀疑感染。
放射性核素扫描
单独67镓扫描对感染的诊断价值十分有 限 有些学者主张采用99m锝和67镓联合顺序 应用 111铟标记白细胞扫描办法,来提高诊断 的特异性。
关节穿刺局部组织培养 诊断感染最直接的依据 对高度怀疑对象,在局麻下,行关节穿 刺,穿刺液作细菌培养及药物敏感试验。
危险因素
性别——男性较女性多见 年龄——呈正相关,超过65岁更易发生 病史——术前有髋部创伤史、强直性脊柱炎、 退行性关节炎、Paget’s病患者、对侧髋关节 置换手术者 手术技术——手术时间过长、术中大量出血、 对周围肌肉软组织的过度撕扯和牵拉、手术入 路、术后血肿形成
非甾体类抗炎药
预防 THA术后异位骨化最有效的药物, 可以使THA 后异位骨化的发生率降低 50 %~59%。 作用机制——通过抑制环氧化酶,阻止 前列腺素的合成,从而改变触发骨质重 建的局部炎症反应,并抑制间充质细胞 向成骨细胞的分化。 副作用:胃肠道不良反应。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