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年初三的习俗与禁忌
春节初一至十五习俗禁忌_春节从初一到十五的讲究忌讳

春节初一至十五习俗禁忌_春节从初一到十五的讲究忌讳春节是中国人最重要的节日之一,自古以来就有丰富的传统习俗礼仪。
但是随着经济环境、地缘环境、文化环境的不断改变,现在的春节习俗均发生了不小的变化。
下面由百分网小编为你整理的春节初一十五禁忌,希望大家希望!春节初一十五禁忌初一:红包大年初一,人们不扫地,不向外泼水,不走后门,不打骂孩子、相互祝贺新年吉祥富贵,万事如意。
否则会扫走运气、破财。
春节拜年时,晚辈要先给长辈拜年,祝长辈人长寿安康,长辈可将事先准备好的压岁钱分给晚辈,据说压岁钱可以压住邪祟,因为岁与祟谐音,晚辈得到压岁钱就可以平平安安度过一岁。
压岁钱有两种,一种是以彩绳穿线编作龙形,置于床脚,此记载见于《燕京岁时记》;另一种是最常见的,即由家长用红纸包裹分给孩子的钱。
压岁钱可在晚辈拜年后当众赏给,亦可在除夕夜孩子睡着时,由家长偷偷地放在孩子的枕头底下。
现在长辈为晚辈分送压岁钱的习俗仍然盛行。
新年里也不可以打碎家具,打碎了是破产的预兆,得赶快说声岁(碎)岁平安或落地开花,富贵荣华。
初一黄历初一:宜祭祀、祈福、求嗣;忌嫁娶、迁移、动土、求医今天吉事:去庙宇祈福今天忌事:很忌讳动刀杀生,也不能扫地及用刀剪利器。
初二:回娘家初二,出嫁的女儿要回娘家,夫婿要同行,所以俗称[迎婿日]。
回家时要携带礼品,名为[带手]或[伴手]。
大年初二,出嫁的女儿会带着丈夫及儿女回娘家拜年。
这一天,回娘家的女儿必须携带一些礼品和红包,分给娘家的小孩,并且在娘家吃午饭。
大年初二,孩子们都会提着鲤鱼灯去讨个好意头。
大年初一为四时之始,人们以早为贵,早有所成,一切占先。
人们早起后,早鸣鞭炮,早开福门,早迎财喜神,早出门叩节拜年。
过了四始日,人们就不再讲究早字了,故有大年初一起五更,大年初二日头红的说话。
大年初二回娘家的习俗,提供了一个聚会的机会,让许久未见的姊妹们,得以叙叙旧、话话家常。
初二黄历初二:宜会友、解除、纳采、立约,交易;忌祭祀、出行、置产今天吉事:宜会友、解除、纳采、立约,交易今天忌事:忌祭祀、出行、置产今天忌事:作为雇员今天忌吃鸡,否则有流年想申请被炒之嫌初三:不出门年初三,通常不会外出拜年,因赤口,所以希望避免容易与人发生口角争执,若有亲朋好友尚未互相中国大陆的一些农村和城市,有大年初一至初三不动刀或剪刀的习俗。
春节初一至十五习俗禁忌_春节从初一到十五的讲究忌讳

十四禁忌:不可晒衣物、不可动土、不可倒垃圾、不可理发等。
初二禁忌:不可远行、不可婚嫁等。
十五禁忌:不可远行、不可婚嫁、不可针线等。
初三禁忌:不可探亲访友、不可串门等。
初一禁忌:不可动怒、不可吵架、不可打碎东西等。
初四禁忌:不可打扫卫生、不可倒垃圾等。
十五禁忌
忌打碎东西:初一至十五期间,打碎碗碟、水缸等物品被认为是不吉利的,会带来厄运。
初八习俗
放生祈福
观花灯
吃饺子
拜八仙
初九习俗
祭天:正月初九是玉皇大帝的诞辰,民间会举行祭天仪式,祈求风调雨顺、五谷丰登。
放天灯:有些地方会在这一天放天灯,以示庆祝和祈福。
饮食习俗:有些地方会吃年糕、吃汤圆等,寓意着年年高升、团团圆圆。
游玩习俗:有些地方会举行庙会、花市等游玩活动,人们可以欣赏表演、品尝美食、购买年货等。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不要倒垃圾,避免将好运倒掉
不要打扫卫生,避免将财运扫除
不要外出借钱,避免将财运借走
不要说脏话,避免将好运气赶走
初七禁忌
不要去医院或看望病人,以免带来晦气
不要借钱给别人,以免财运受损
不要倒垃圾,以免财运被倒掉
不要吵架或打架,以免影响家庭和睦
初八禁忌
不要向人讨债
不要晒衣服
正月初三习俗:烧门神纸
正月初三习俗:不宜拜年
正月初三习俗:不宜扫地
正月初三习俗:不宜倒污水、倾倒垃圾
初四习俗
习俗:迎灶神
习俗:吃折罗
习俗:扔穷
习俗:忌出远门
初五习俗
破五:这一天是送穷神、迎财神的日子,家家户户会进行大扫除,清理垃圾,以示送走贫穷,迎接财富。
初三事宜和禁忌

初三事宜和禁忌
初三是一个特殊的日子,不同的文化和传统中有不同的习俗和禁忌。
以下是一些常见的初三事宜和禁忌:
事宜:
1. 烧门神纸:在一些地方,人们会在初三这一天烧门神纸,以祈求家庭平安和幸福。
2. 谷子生日:在民间传说中,初三是谷子的生日,人们会祭祀谷子,祈求新的一年五谷丰登、粮食满仓。
3. 老鼠娶亲:在一些地方,初三被认为是老鼠娶亲的日子,人们会避免打扰老鼠,以示尊重。
4. 扫帚日:初三也被认为是扫帚日,人们可以在这一天开始打扫卫生,寓意着扫除一切晦气、迎接新一年的好运。
禁忌:
1. 忌探亲访友:初三被认为是赤狗日,遇到它的人会不吉利,因此不宜外出探亲访友。
2. 忌杀猪:初三是女娲造猪的日子,因此不宜杀猪。
3. 忌摔坏东西:初三摔坏东西被认为是不吉利的,如果不小心摔碎了东西,要赶紧说岁岁平安,以化解不祥之气。
4. 忌动刀子和剪子:初三动刀子和剪子被认为会带来口舌是非
和不祥之气,因此要避免使用。
5. 忌吃米饭:初三被认为是女娲造谷子的日子,因此不宜吃米饭,以示感恩和尊重。
需要注意的是,这些习俗和禁忌可能因地区和文化的不同而有所差异。
在现代社会中,一些传统的习俗和禁忌可能已经逐渐淡化,但在一些地方和人群中仍然被重视和遵守。
尊重传统文化和习俗的同时,也要理性看待其中的禁忌和迷信成分。
大年初一到十五的禁忌大全

大年初一到十五的禁忌大全大年初一到十五的禁忌大全,一定要知道费了九牛二虎之力,终于把中国过年的传统习俗找全了,从大年初一到正月十五,每天都有不同的习俗和注意事项。
快看看吧,因为马上就能用得着了!正月初一正月初一不能动用扫帚,否则会扫走运气、破财。
假使非要扫地不可,须从外头扫到里边。
到今天许多地方还保存着一习俗,除夕前扫除干净,年初一不出扫帚,不倒垃圾,备一大桶盛废水,当日不外泼。
新年里也不可以打碎家具,打碎了是破产的预兆,得赶快说声“岁(碎)岁平安”或“落地开花,富贵荣华”。
正月初二年初二,出嫁的女儿回娘家,要夫婿同行,所以俗称“迎婿日”。
这一天,回娘家的女儿必须携带一些礼品和红包,分给娘家的小孩,并且在娘家吃午饭,但必须在晚饭前赶回婆家。
在过去,一家人也会选择这一天拍张全家福。
正月初三大年初三又称赤狗日,与“赤口”同音,通常不会外出拜年,传说这天容易与人发生口角争执。
不过这个习俗早已过时,因为现在人们难得春节团聚,对此已经淡化许多。
正月初四大年初四是祭财神的日子,过去,老板想将某人“炒鱿鱼”,这天就不请他来拜神,对方也就心知肚明,自个收拾走人。
还有传说说,灶王爷这天要来查户口,因此也不宜远出。
正月初五正月初五俗称破五,要“赶五穷”,包括“智穷、学穷、文穷、命穷、交穷”。
人们黎明即起,放鞭炮,打扫卫生。
鞭炮从里往外放,边放边往门外走。
说是将一切不吉利的东西都轰将出去。
这天,民间通行的食俗是吃饺子,俗称“捏小人嘴”,天津人破五这一天,家家户户都吃饺子,而且菜板要剁得叮咚响,让四邻听见,以示正在剁“小人”。
正月初六年初六,商店酒楼才正式开张营业,而且要大放鞭炮,不亚于除夕的境况。
传说这一天最受欢迎的是当年满12岁的男孩,因为12是6的二倍,这叫六六大顺。
这一天,每家每户要把节日积存的垃圾扔出去,这叫送穷鬼。
正月初七初七是人日,即人的生日。
根据《占书》记载,由初一开始,上天创造万物的次序是“一鸡二狗、三猪四羊、五牛六马、七人八谷”,所以初七就是人日。
初一到十五的风俗习惯

初一到十五的风俗习惯正月初一,不能动用扫帚,否则会扫走运气、破财。
假使非要扫地不可,须从外头扫到里边。
到今天许多地方还保存着一习俗,除夕前扫除干净,年初一不出扫帚,不倒垃圾,备一大桶盛废水,当日不外泼。
大年初二,出嫁的女儿回娘家,要夫婿同行,所以俗称“迎婿日”。
这一天,回娘家的女儿必须携带一些礼品和红包,分给娘家的小孩,并且在娘家吃午饭,但必须在晚饭前赶回婆家。
在过去,一家人也会选择这一天拍张全家福。
大年初三,又称赤狗日,与“赤口”同音,通常不会外出拜年,传说这天容易与人发生口角争执。
不过这个习俗早已过时,因为现在人们难得春节团聚,对此已经淡化许多。
大年初四,是祭财神的日子,过去,老板想将某人“炒鱿鱼”,这天就不请他来拜神,对方也就心知肚明,自个收拾走人。
还有传说说,灶王爷这天要来查户口,因此也不宜远出。
正月初五,俗称破五,要“赶五穷”,包括“智穷、学穷、文穷、命穷、交穷”。
人们黎明即起,放鞭炮,打扫卫生。
鞭炮从里往外放,边放边往门外走。
说是将一切不吉利的东西都轰将出去。
这天,民间通行的食俗是吃饺子,俗称“捏小人嘴” 。
年初六,商店酒楼才正式开张营业,而且要大放鞭炮,不亚于除夕的境况。
传说这一天最受欢迎的是当年满12岁的男孩,因为12是6的二倍,这叫六六大顺。
这一天,每家每户要把节日积存的垃圾扔出去,这叫送穷鬼。
初七是人日,即人的生日。
根据《占书》记载,由初一开始,上天创造万物的次序是“一鸡二狗、三猪四羊、五牛六马、七人八谷”,所以初七就是人日。
这天,市民喜欢吃及第粥,所谓及第,是希望科考状元高中。
初八是谷日,传说是谷子的生日,也叫顺星节,传说是诸星下界的日子,天空星斗出得最全,如果这天天气晴朗,则预示这一年稻谷丰收,天阴则年歉。
农历大年初九,民间习俗是玉皇大帝的诞辰,要举行盛大的祭天活动。
台湾新竹不少信众要到主祀玉皇大帝、拥有二百多年历史的天公坛,向天公祝寿,并且祈求新的一年风调雨顺、平安健康。
大年初三的风俗和禁忌

大年初三的风俗和禁忌大年初三的风俗1、烧门神纸:旧时初三晚上会把年节时的松柏枝及节期所挂门神门笺等一并焚化,表示年已经过完,要开始营生。
2、谷子生日:中国民间认为正月初三为谷子生日,这一天祝祭祈年,且禁食米饭。
3、赤狗日:传说中赤狗是熛怒之神,遇到他的人一定会不吉利,故初三为凶日,不宜外出。
据说在初三跟谁拜年,就会跟谁吵架,因而不出去拜年。
4、小年朝:大年初三是小年朝,宋代的宫廷节日,宋真宗大中祥符元年,因传有天书下降人间,真宗下诏书,定正月初三日为天庆节,官员等休假五日。
后来称小年朝,不扫地、不乞火,不汲水,与岁朝相同。
大年初三的禁忌事项1、大年初三不出去拜年,因为旧俗认为大年初三是赤狗日,是一个十分不吉利的日子,不能外出拜年,要待在家里好好休息,这样能防止发生争执或者口角是非。
当然现在已经没有这个说法。
2、大年初三不吃米饭,传说正月初三是谷子生日,这一天不能吃米饭,并且要祈求来年风调雨顺五谷丰登。
3、大年初三不要点灯,要早睡觉。
传说,大年初三是“老鼠娶亲”的大好日子。
为了让老鼠缔结百年之好,人们都早早休息,熄灯睡觉。
4、这一天打扫卫生要往里扫,垃圾表示钱财,表示钱财往家里扫,预示招财进宝。
5、禁忌动刀子和剪子。
有“初三动了刀和剪,口舌是非全难免”的说法,所以大年初一至初三都不宜动刀或剪刀。
6、忌倒污水、垃圾、扫地。
过年期间不要从事洒扫的工作,因为这样容易把家中的财气扫掉。
大年初三的祝福语1、富贵如云烟,情义却不变。
虽然相距远,惦念在心间。
光阴似飞箭,沧海变桑田。
真情系你我,友谊常浇灌,又至年初三,新年弹指间,愿你快乐每一天!2、正月初三乐逍遥;正南喜神;正南财神;正东贵神。
祝你牌场得意须尽欢,杠上开花把把出,数钱数得手抽筋!3、大年初三到,祝福问候送不停,愿您天天好心情!亲情爱情样样行,工作顺心事业成!钞票天天赚不停,一生幸福笑盈盈!春节快乐!4、初一大拜年,初二回娘家,初三送年日,送走新年,迎来忙碌,送走冬日,迎来春日。
中国民间初一至十五风俗与忌讳

中国民间初一至十五风俗与忌讳
年初一:不用扫帚、不打扫、不往外泼水。
年初二:出嫁女儿回娘家,夫婿同行,亦是拍全家福的日子。
年初三:赤口,通常不会外出拜年。
年初四:祭财神的日子,要是老板要炒人,就不请该员工拜神。
年初五:放鞭炮“赶五穷”即“智穷、学穷、文穷、命穷、交穷”。
吃饺“揑小人嘴”。
年初六:酒楼开业,家家户户将节日积存的垃圾扔走,这叫送穷鬼。
年初七:人日,民众爱吃及第粥,希望可以科举高中状元。
年初八:谷日,是谷子生日,如果天气晴朗,预示今年将会丰收。
年初九:玉皇大帝诞辰,各地举行盛大的祭天活动,祈求风调雨顺。
年初十:石头的生日,凡磨、碾等石制工具都不能动,甚至要祭祀石头。
年十一:子婿日,岳父以初九祭天剩下的食物宴请女婿。
十二至十五:准备庆祝年十五元宵节,忙着搭盖灯棚、开灯。
大年初一至初九的民间习俗

大年初一至初九的民间习俗春节,是中华民族最隆重、最热闹的传统佳节,而大年初一至初九,每一天都有着独特的民间习俗,承载着人们对新年的美好祈愿和期盼。
大年初一,新年的伊始,这一天有着诸多重要的习俗。
早晨,人们往往会早早起床,穿上新衣,开门放鞭炮,迎接新年的到来,寓意着驱赶邪祟,迎来吉祥。
这一天,晚辈要向长辈拜年,长辈则会给晚辈发红包,祝愿孩子们在新的一年里健康成长、学业有成。
拜年时,大家互道吉祥话,充满了温馨与欢乐。
许多家庭还会准备丰盛的早餐,多以饺子为主,因为饺子形状像元宝,象征着财富。
而且,大年初一还有忌扫地、忌泼水的习俗,人们认为这样可以留住财气和福气。
大年初二,出嫁的女儿会带着丈夫及儿女回娘家拜年。
这一天,女婿要给岳父岳母拜年,送上精心准备的礼物,以表达对长辈的敬意和关爱。
娘家也会热情款待女儿女婿,一家人团聚在一起,共享天伦之乐。
大年初三,又称“赤狗日”。
传说赤狗是熛怒之神,遇到他会不吉利,所以这一天不宜外出拜年。
在一些地方,还有晚上早睡的习俗,因为据说这一天老鼠娶亲,人们要早早熄灯睡觉,以免打扰到它们。
大年初四,是迎接灶神回民间的日子。
传说灶王爷在腊月二十三上天汇报工作,到了初四这一天要返回人间。
家家户户都要准备丰富的供品,焚香点烛,恭迎灶神归来,保佑家中一年衣食无忧,炉灶火旺。
大年初五,俗称“破五”。
这一天要“赶五穷”,即智穷、学穷、文穷、命穷、交穷。
人们黎明即起,放鞭炮、打扫卫生,将一切不吉利的东西都赶出去。
而且,这一天也是商家开门营业的日子,祈求在新的一年里生意兴隆、财源广进。
大年初六,这一天要送穷鬼。
人们会把节日积存的垃圾扔出去,谓之送穷。
此外,店铺酒楼也会在这一天正式开张营业,而且要大放鞭炮,象征着红红火火,生意兴隆。
大年初七,被称为“人日”。
传说女娲初创世,在造出了鸡狗猪羊牛马等动物后,于第七天造出了人,所以这一天是人类的生日。
在这一天,人们要吃七宝羹,也就是用七种蔬菜煮成的汤羹,以祈求身体健康、无病无灾。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大年初三的习俗与禁忌
大年初三,又称为“猪日”。
自秦汉以来,传统的看法是正月初一为鸡日,初二为狗日,初三为猪日,初四为羊日,初五为牛日,初六为马日,初七为人日。
大年初三通常不会外出拜年,因赤口,所以希望避免容易与人发生口角争执,为防招惹口舌是非,各人均不出外向亲友拜年,只留在家中祭祀神明。
如一定要外出拜年,可放一道化口舌符袋于身上,以化解口舌。
有一些农村和城市,有大年初一至初三不动刀或剪刀的习俗。
大年初三习俗
赤狗日
年初三又称赤狗日,是一个不吉利的日子,赤狗是熛怒之神,遇之则有凶事。
所以老一辈的居民,在这天足不出户,留在家中,以免遇上凶煞。
安睡迟起
因为自大年三十除夕夜到初二期间大伙大多都守夜劳累,所以到了初三这天便可以安睡迟起,好好调理调理身体,养足精神,以备新年里精神抖擞。
烧门神纸
旧时初三日夜把年节时的松柏枝及节期所挂门神门笺等一并焚化,以示年已过完,又要开始营生。
俗谚有“烧了门神纸,个人寻生理”。
谷子生日
民间以为正月初三位谷子生日,这一天祝祭祈年,且禁食米饭。
以为如有犯者,会导致谷物减产。
小年朝
即天庆节。
宋代宫廷节日,宋真宗大中祥符元年,因传有天书下降人间,真宗下诏书,定正月初三日为天庆节,官员等休假五日。
后来称小年朝,不扫地、不乞火,不汲水,与岁朝相同。
老鼠娶亲
根据我国古代的传说,大年初三是“老鼠娶亲”的日子,所以相传入夜后,就必须早早熄灯就寝,让老鼠家族们举行婚礼,并在家中各处撒盐与米,意思是要与“老鼠分钱”。
饿鬼日
到了大年初三,旧习称为“饿鬼日”,这天忌探亲访友,不过这个习俗早已过时,因为随着时代的进步,人们难得春节共聚过年,对此已经淡化许多。
不宜外出
大年初三风俗禁忌:初一到初三都是岁首,禁忌与初一基本相同,参照初一的忌讳。
另外初三俗称“赤狗日”,不宜外出或宴客。
必须早点熄灯睡觉。
羊日
正月初三是女娲造羊的日子,故称“羊日”。
在这一天里,人们不能杀羊,如果天气好,则意味着这一年里,羊会养得很好,养羊的人家会有个好收成。
不外出拜年
初三,通常不会外出拜年,因赤口,所以希望避免容易与人发生口角争执,中国大陆的一些农村和城市,有大年初一至初三不动刀或剪刀的习俗。
贴“赤口”
在中国南方,大年初三的早上要贴“赤口”(禁口),认为这一天里易生口角,不宜拜年。
所谓“赤口”,一般是用约长七八寸、宽一寸的红纸条,上面写上一些出入平安吉利的话(格式:“公元一九九四年岁次甲戌正月初三日当对神前香火前门钉断四方男女赤口贼盗火星一切祸灾归天大吉大利”),贴在前门和后门的门顶上,另外有一张是放在垃圾上面挑出外面倒掉。
这些垃圾是初一初二两天积下来的,一定要到初三才一起清理倒掉,否则,等于把家中的金银财宝向外流一样。
总之,贴“赤口”,是使人们心理上觉得一年到头都能出入平安,不与人发生口角或各种不幸的灾难,家中多多招财进宝,万事如意。
全国各地大年初三的风俗
1、东北扫帚日
每年的正月初三,不仅是吉林省,在北方很多老百姓都称之为“扫帚日”,因为这天老百姓可以把大年初一、初二这两天的垃圾集中清理掉。
而且在打扫院落的时候,还有这样一个说法,就是要从外往里扫,这表示聚财的意思。
2、山东初三初四回娘家
“过完年,回娘家”是春节的传统习俗,在大部分地方,“回娘家”的时间都安排在正月初二;但在山东烟台、莱芜、聊城等地,却是初三、初四才“回娘家”。
需要注意的是给父母带的礼物数量一定要是双数的,女方父母家里也会准备好丰富的酒菜来招待女儿女婿。
3、甘肃送灶神
在西北农村的大部分地方,初三这天是要送灶神的。
从小年也就是腊月二十三请回灶神爷贴在灶台中间,并摆放供品,每天上三次香供奉,寓意保佑家里面五谷丰登,来年庄稼有好收成,全家人丰衣足食,年年有余。
而到了正月初三就要把灶神爷送走。
4、江浙接迎灶神开井
在江浙嘉兴、湖州,初三是被叫做“小年朝”,是接灶神日子,意为迎接灶君自天上回归。
在杭州旧时候,初三需要进行“开井”仪式。
古人初一初二的时候,让劳累一年的井绳休息,就用红纸条把井口封住,大家不能取井水。
初三这一天要举行一个很特殊的仪式,把封条揭去。
5、闽南竹竿舞
在福建闽南漳浦,在初三当地的畲族同胞会用喜庆的竹竿舞来迎接八方来客。
当地从初三开始,用这种载歌载舞的方式来庆祝新年。
因为在闽南初一是要互相拜年,初二是女婿日,女儿女婿都要回娘家,所以畲族人非常好客,他们从初三开使用这样的竹竿舞表达欢乐的心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