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年初五的五大禁忌
春节初一至十五习俗禁忌_春节从初一到十五的讲究忌讳

十四禁忌:不可晒衣物、不可动土、不可倒垃圾、不可理发等。
初二禁忌:不可远行、不可婚嫁等。
十五禁忌:不可远行、不可婚嫁、不可针线等。
初三禁忌:不可探亲访友、不可串门等。
初一禁忌:不可动怒、不可吵架、不可打碎东西等。
初四禁忌:不可打扫卫生、不可倒垃圾等。
十五禁忌
忌打碎东西:初一至十五期间,打碎碗碟、水缸等物品被认为是不吉利的,会带来厄运。
初八习俗
放生祈福
观花灯
吃饺子
拜八仙
初九习俗
祭天:正月初九是玉皇大帝的诞辰,民间会举行祭天仪式,祈求风调雨顺、五谷丰登。
放天灯:有些地方会在这一天放天灯,以示庆祝和祈福。
饮食习俗:有些地方会吃年糕、吃汤圆等,寓意着年年高升、团团圆圆。
游玩习俗:有些地方会举行庙会、花市等游玩活动,人们可以欣赏表演、品尝美食、购买年货等。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不要倒垃圾,避免将好运倒掉
不要打扫卫生,避免将财运扫除
不要外出借钱,避免将财运借走
不要说脏话,避免将好运气赶走
初七禁忌
不要去医院或看望病人,以免带来晦气
不要借钱给别人,以免财运受损
不要倒垃圾,以免财运被倒掉
不要吵架或打架,以免影响家庭和睦
初八禁忌
不要向人讨债
不要晒衣服
正月初三习俗:烧门神纸
正月初三习俗:不宜拜年
正月初三习俗:不宜扫地
正月初三习俗:不宜倒污水、倾倒垃圾
初四习俗
习俗:迎灶神
习俗:吃折罗
习俗:扔穷
习俗:忌出远门
初五习俗
破五:这一天是送穷神、迎财神的日子,家家户户会进行大扫除,清理垃圾,以示送走贫穷,迎接财富。
2023年大年初五是几月几日

2023年大年初五是几月几日2023年大年初五是几月几日?2023年大年初五公历2023年1月26日,干支历壬寅年癸丑月甲申日。
2023年大年初五的偏财位在中的方,正财位在东南方,财神位在东北方。
2023年大年初五的吉时是丑时、辰时、巳时、未时和戌时,其中丑时生肖虎的偏财运最好,辰时生肖兔的偏财运最好,巳时生肖猪的偏财运最好,未时生肖虎的偏财运最好,戌时生肖兔的偏财运最好。
2023年大年初五五行适合穿什么衣服 ?大吉色:蓝色、黑色、灰色——相生助之好运,行事有助,轻松愉快。
次吉色:金色、银色、白色——与人合作共得利益。
不宜色:绿色、青色、碧色——受到环境影响,不宜对大事做决定。
2023大年初五结婚好吗?这一天是结婚的黄道吉日,结婚是比较吉利的。
2023年农历正月初五结婚黄历农历一月初五,公历2023年1月26日,星期四,冲虎(戊寅)煞南【宜】结婚嫁娶订婚领证开市签约交易立券出行出火拆卸修造搬家入宅移徙动土破土移柩安葬启钻除服成服【忌】安床伐木祈福纳畜【胎神占方】占门炉外西北【彭祖百忌】甲不开仓财物耗散申不安床鬼祟入房【吉神宜趋】母仓月恩四相阳德鸣犬除神司命五富临日【凶神宜忌】游祸五离【六曜】佛灭【十二神】成执位【喜神】西北【福神】西南【财神】东北【日禄】寅命互禄庚命进禄【九星】五黄-天符星(土)-凶神【物候】水泽腹坚【月相】娥眉月【得金】二日得金【分饼】七人分饼【耕田】十牛耕田【阳贵神】西南【阴贵神】东北大年初五的风俗有哪些?“破五节”别忘记这5件事1、迎财神:据了解,多个地方迎接财神的日子是大年初五,在这天要举行祭祀活动,不过如今活动多被简化,通常会在财神像前摆上贡品、点上香,祈求财神爷能在新的一年里,给自己带来财富。
据说财神还有武财神、文财神、中斌财神与君财神之分,所以也有“正月初五拜财神,五路财神迎进门”的说法,寓意收纳东南西北中五路财源。
2、送五穷:所谓“送五穷”指的是将家里不好的东西丢掉,这里也指“霉运”,这样就能给家里带来财运、福运。
大年初一到十五的风俗禁忌,有些事尽量别做!

大年初一到十五的风俗禁忌,有些事尽量别做!篇一:大年的十五条禁忌大年的十五条禁忌大年初一正是每年万事复苏的第一天,更是大好吉日,走亲访友,拜年问好一样都少不了。
可是大年初一虽然大家都处在新年的气氛当中,但是大年初一最基本的15条禁忌小常识,大家还是要略懂一二的。
信则有,不信则无,大家可以参考一下。
1.已出嫁的女儿不可以回娘家:过年的第一天如果嫁出去的女儿回娘家,意指着会把娘家吃穷,因此只能在或者初三回娘家,但是其中的含意是嫁去的女儿已经是别人家的媳妇了,过年婆家一定有很多人来拜年,媳妇要帮忙奉茶服侍,因此初一不可以回娘家。
2.早餐忌吃稀饭、荤食及**:过去的传统穷人家才吃稀饭,所以在年初一的上午一定要吃乾饭,表示家里整年度都会很富有,而年初一的早上叫做万神盛会,表示所有的神出来拜年,因此为表尊敬首先不要吃荤,要吃素,另外除了重病不得不吃之外,一般的补品补药初一最好不要吃。
3.忌叫他人姓名催人起床:年初一的上午不要叫人姓名催人起床,这样表示对方整年度都要人催促做事情。
4.忌跟还在睡觉的人拜年:年初一时对方还在睡梦中不要跟对方拜年,等对方起床再拜年,因为这样会让对方一整年都在病床中。
5.忌吃药。
说是“初一吃药整一年,而且啥病也治不好”,所以再重的病人初一也不吃药。
6.禁忌动刀子和剪子。
说是“初一动了刀和剪,口舌是非全难免”。
7.忌动针钱。
说是“初一动了针钱,挑了龙筋长(生下的小孩,眼睛如同针眼一样小)针眼”。
8.忌斧子劈木柴。
说是“初一斧子劈开柴(财),劈开再也回不来”。
9.忌借钱。
说是“初一借了别人的钱,一年四季靠外援;初一借给别人钱,财产外流整一年”。
10.忌打家具(盘、碗、酒具等易碎物品)。
认为打碎家具,一年四季不吉利。
不过在当今社会,当孩子们由于不慎打碎了家具也不要紧,只要大人们赶快说上一句:“岁(碎)来(了)好,岁来好,岁岁平安”,也就化凶为吉了。
11.白天不可午睡:过年期间白天睡午觉,表示整年度都会很懒惰,其中的含意是因为过年期间有很多客人到家里拜年,如果睡午觉的话对人很失礼。
大年初五迎财神方法和禁忌

大年初五迎财神方法和禁忌大年初五迎财神方法1、在年初四晚上一点十五分(即年初五丁丑时)于家中神厅或客厅大门口,摆放好八仙桌或天地桌,桌上摆放干净的小盘子,盘子上要放有红纸,红纸上面要放糖果。
2、桌的正前方要点上一对红色的大蜡烛,上面还要挂着一对亮闪闪的“金元宝”,正面供着的就是财神像。
同时,桌子上还要摆放鲜活的大鲤鱼、烧猪肉、公鸡,并摆上财神糕、吉利糕、酥糖、状元糕和五果。
3、桌子的两边各摆着一排盛满黄酒的盅子和一大把筷子。
之后在敞开的大门前祭祀财神。
4、等香烛燃到一半时,走出大门,往东方向行走三十六步,首先脸朝东方位(象征紫气东来)诚心诚意双手抱拳行礼,然后再向西方奉请。
5、在心中默念,邀请财神与你一起回家,接着缓步返家,于接财神神案前虔诚如下口念咒语:“心情似火热烘烘,吉时接神气如红;鸿图大展贺兴隆,财源广进人春风。
”6、念毕便将金元宝和纸钱焚化于香炉内(决不可焚化在地面上)。
熄灭烛火,收好供品、香炉,关好大门,便完成了接财神之仪式。
大年初五迎财神禁忌1、财神爷不能向厕所、不能向房门、不能向饭桌。
2、财神爷不能在祖先下面,也不能跟祖先并排。
些人家把祖先的牌位照片摆放在神桌上。
放在一起供奉。
其实这并不适宜,因为祖先只是家神,与这些天神自难相提并论,认为应该把祖先放在天神”之下,那便较为适宜!总括而言,拜神主要是人们要求心安理得,倘若作奸犯科,作伤天害理之事,那么即使拜尽天下神仙,亦始终心中有愧,根本于事无补的!倘若行善积福,即使不拜神像,亦可心安理得,妖邪自会退避三舍的。
3、文财神在在供奉的时候,面一定不可以向门外,只可以向室内。
财神是送财,他若面向室内,就是送财给室内宅内之人,相反面向门外,则送财给宅外之人了。
宅主人就要破财遭灾了。
文财神应放在近门处之左右二方位置,不论是福禄寿三星抑或财帛星君必须面对自己屋内,方能财源广进。
反之面对大门,自会送财出屋外,小心为要。
4、武财神如关公或赵公明,必须面对大门屋外,既可招财,又可镇宅保平安,当可平安是福,财源广进。
2023春节初一到十五的禁忌

2023春节初一到十五的禁忌春节初一到十五的禁忌初一:红包大年初一,人们不扫地,不向外泼水,不走后门,不打骂孩子、互相庆贺新年吉利富贵,万事如意。
否则会扫走运气、破财。
春节拜年时,晚辈要先给长辈拜年,祝长辈人长寿安康,长辈可将事先预备好的压岁钱分给晚辈,据说压岁钱可以压住邪祟,由于“岁”与“祟”谐音,晚辈得到压岁钱就可以平平安安度过一岁。
压岁钱有两种,一种是以彩绳穿线编作龙形,置于床脚,此记载见于《燕京岁时记》;另一种是最常见的,即由家长用红纸包裹分给孩子的钱。
压岁钱可在晚辈拜年后当众赏给,亦可在〔除夕〕夜孩子睡着时,由家长偷偷地放在孩子的枕头底下。
如今长辈为晚辈分送压岁钱的风俗仍旧盛行。
新年里也不行以打碎家具,打碎了是破产的预兆,得赶快说声“岁(碎)岁平安”或“落地开花,富贵荣华”。
初一黄历初一:宜祭祀、祈福、求嗣;忌嫁娶、迁移、动土、求医今日吉事:去庙宇祈福今日忌事:很忌讳动刀杀生,也不能扫地及用刀剪利器。
初二:回娘家初二,出嫁的女儿要回娘家,夫婿要同行,所以俗称[迎婿日]。
回家时要携带礼品,名为[带手]或[伴手]。
大年初二,出嫁的女儿会带着丈夫及儿女回娘家拜年。
这一天,回娘家的女儿必需携带一些礼品和红包,分给娘家的小孩,并且在娘家吃午饭。
大年初二,孩子们都会提着鲤鱼灯去讨个好意头。
大年初一为四时之始,人们以早为贵,早有所成,一切占先。
人们早起后,早鸣鞭炮,早开福门,早迎财喜神,早出门叩节拜年。
过了“四始”日,人们就不再讲究“早”字了,故有“大年初一起五更,大年初二日头红”的说话。
大年初二回娘家的风俗,供应了一个聚会的机会,让许久未见的姊妹们,得以叙叙旧、话话家常。
初二黄历初二:宜会友、解除、纳采、立约,交易;忌祭祀、出行、置产今日吉事:宜会友、解除、纳采、立约,交易今日忌事:忌祭祀、出行、置产今日忌事:作为雇员今日忌吃鸡,否则有流年想申请被“炒”之嫌初三:不出门年初三,通常不会外出拜年,因赤口,所以盼望避开简单与人发生口角争吵,若有亲朋好友尚未相互……中国大陆的一些农村和城市,有大年初一至初三不动刀或剪刀的风俗。
初一到初五的习俗

正月初一春节俗称“过年”,原名“元旦”,“元”的本意为“头”,后引申为“开始”,因为这一天是一年的头一天,春季的头一天,正月的头一天,所以称为“三元”;因为这一天还是岁之朝,月之朝,日之朝,所以又称“三朝”;又因为它是第一个朔日,所以又称“元朔”。
正月初一还有上日、正朝、三朔、三始等别称,意即正月初一是年、月、日三者的开始。
春节早晨,开门大吉,先放爆竹,叫做“开门炮仗”。
爆竹声后,碎红满地,灿若云锦,称为“满堂红”。
这时满街瑞气,喜气洋洋。
春节里的一项重要活动,是到新朋好友家和邻那里祝贺新春,旧称拜年。
汉族拜年之风,汉代已有。
唐宋之后十分盛行,有些不必亲身前往的,可用名帖投贺。
东汉时称为"刺",故名片又称"名刺"。
明代之后,许多人家在门口贴一个红纸袋,专收名帖,叫“门簿”。
但从正月初一至初五,多数家庭均不接待妇女,谓之“忌门”。
仅限于男子外出拜年,妇女则须等到正月初六以后才能外出走访。
拜年活动要延长很长时间,到正月十五灯节左右。
傍晚时分到人家拜年叫“拜夜节”,初十以后叫“拜灯节”,所以有“有心拜年,寒食未迟”的笑话。
如果因故未及循例行礼,日后补行的,谓之“拜晚年”。
占岁旧时民间以进入新正初几日的天气阴晴来占本年年成。
其说始于汉东方朔的《岁占》,谓岁后八日,一日为鸡日,二日为犬,三日为猪,四日为羊,五日为牛,六日为马,七日伟人,八日为谷。
如果当日晴朗,则所主之物繁育,当日阴,所主之日不昌。
后代沿其习,认为初一至初十,皆以天气清朗,无风无雪为吉。
后代由占岁发展成一系列的祭祀、庆祝活动。
有初一不杀鸡,初二不杀狗,初三不杀猪……初七不行刑的风俗。
画鸡贴画鸡古时春节在门窗上画鸡来驱鬼怪邪气。
晋朝人著的《玄中记》里讲到了前面说到的度朔山上的这只天鸡,说是当太是刚刚升起,第一道阳光照到这株大树上时,天鸡就啼鸣了。
它一啼,天下的鸡就跟着叫起来了。
所以春节所剪的鸡,其实就是象征着天鸡。
从三十到初一有10大禁忌,留住喜气、福气和财气,看明白不犯忌

从三十到初一有10大禁忌,留住喜气、福气和财气,看明白不犯忌人都有想法,也都有希望。
过年求得是吉祥,要得是如意。
辞旧迎新,人人都想把喜气、福气和财气聚拢在自己身上,留在自己家里。
正是从这样的观念出发,老辈人基于传说和向往,为我们总结留下了从大年三十到大年初一的10大禁忌。
一、跨年之夜忌关灯。
灯是光之源,亮之因。
人有光亮证明才有前途,才有奔头;家有光亮说明日子过得也才可以。
因此,除夕之夜跨年守岁的灯切记不能关,要得就是连年光明,有光有亮。
二、吃年夜饭忌关门。
年夜饭开始时,讲究大门要虚掩着,一家人慢慢吃。
席间不能大声喧哗,更不能用筷子敲打碗碟盘子,免得惊扰到喜神和财神。
年夜饭吃到尽兴,就要随即收拾干净,开门大吉。
打开院门,敞开屋门,把远道而来的喜神和财神迎到家里,安排住下。
喜神和财神生性喜欢撒赖,留喜留财,谁都不能嫌烦。
三、除夕、初一忌动鱼。
鱼谐余,连年有余,年年有余,是人人的希望,家家的愿景。
过年不能没有鱼,有鱼有余也才吉利。
除夕和初一,一般家里忌动鱼。
想吃鱼的话也要留下鱼头和鱼尾,寓意“余”是有头有尾的,也就是经年都有“余”。
四、除夕、初一忌催人起床。
初一是年头,除夕是年尾。
除夕和初一那两天要是催人起床的话,传说会招惹上“催命鬼”,并因此使催人者一年到头地唠叨不断,被催者会变成十足的懒人。
五、除夕、初一忌吃苦味食品。
在农历的年头和年尾,倘若还是离不开“苦”的话,在古人朴素的观念里,会被认为就会苦日子无止无休,不是好的象征。
当然,如今的人们思想开放,解释问题也常常会从反向思维的角度出发。
应该说,只要是能够想象出美好的寓意,也就没有不可以。
六、除夕、初一忌说破、死、病、输、败等不吉利的字眼。
为此,家长事先不妨给童言无忌的孩子做做功课,以免到时说破。
但凡有人给添菜时,不能说“不要了”,应该说“有了”、“太多了”。
菜或茶果“吃完”,也不能说“没有了”、“吃光了”,应该说“吃好了”、“吃兴了”。
一旦打破东西,不能说“摔烂了”,必须说“碎碎平安”。
正月初五是几月几号

正月初五是几月几号正月初五是几月几号正月初五是2月5号,正月初五,俗称破五节,《燕京岁时记》中说:初五日谓之‘破五’,‘破五’之内不得以生米为炊,妇女不得出门。
至初六日,则王妃贵主以及宦官等冠帔往来,相互道贺。
正月初五俗称破,根据民间的固有说法这天过后的春节的多种禁忌事项都可以破除。
根据旧的习惯要吃“水饺”五日,北方叫“煮饽饽”。
如今有的人家只吃三、二天,有的隔一天一吃,然而没有不吃的。
从王公大宅到街巷小户都如此,就连待客也如此。
妇女们不宜出门,但也要吃饺子放鞭炮。
新嫁女子在这一天归宁。
一说破五这一天不宜做事,否则遇事破败。
破五风俗除了以上禁忌外,主要是送穷,迎财神,开市贸易。
正月初五有什么风俗讲究①赶穷鬼:大年初五又有“破五”的别称,由于到了此日许多禁忌都会解开,例如旧时正月前五天都不能拿针线或者清扫,这一天就可以进行了,人们一大早把垃圾都整理好,把灰尘扫出去,然后放鞭炮,寓意把穷鬼穷气都赶跑。
②迎财神:北方在初二祭财神,而南方则是到了初五迎接财神,民间也叫五路神,即祭户神、灶神、土神、门神、行神,所谓五路,指东西南北中,意为出门五路,皆可得财。
人们早早摆好案桌放上供品,祈祷今年能够财源广进,获得更多财宝。
③吃搅团:这是陕西一种比较有特色的美食,样子跟面糊糊差不多,但是味道特殊美,吃的时候千万不能嚼,要整个下咽才好吃。
④包饺子:北方地区照旧是流行吃饺子,代表着团聚和福气。
剁饺子馅的时候,菜板要剁得叮咚响,让四邻听见,以示正在剁“小人”,把不好的东西清晰掉,才能带来吉利的运气。
大年初五接财神有什么讲究接财神的由来和〔传奇〕宋朝蔡京富有,民间传奇他是富神降生,他恰生于正月初五,所以民间把他当作财神来祭把。
后蔡京被贬,民间另换财神,当时宋朝的国姓为赵,玄字为“岚”字的一个组成部分,便给财神起了一个赵玄坛的名字加以敬拜。
正月初五——零时零分,打开大门和窗户,燃香放爆竹,点烟花,向财神表示欢迎。
接过财神,大家还要喝路头酒,往往喝到天亮。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大年初五的五大禁忌
大年初五的五大禁正月初五,俗称破五节,是历史悠久的汉族传统节日之一。
旧时,初一到初五民间有很多迷信禁忌,如不得用生米做饭、妇女不能动针线、不允许搞卫生、不能打碎东西等。
在过了初五之后,这些禁忌即告解除,故而称此日为“破五”。
但大年初五并不是百无禁忌的,那么大年初五禁忌有哪些呢?下面小编为您介绍。
1、要放鞭炮
初五这一天,家家户户都要放鞭炮。
人们要用鞭炮从每间房屋里往外放,边放边往门外走,意思是将一切不吉利的东西、一切妖魔鬼怪都轰出去,让它们离我们远远的,越远越好,尤其放“二踢脚”称“崩穷”,把“晦气”、“穷气”从家中崩走。
2、要吃饺子
大年初五这天,民间通行的食俗是吃饺子,俗称“捏小人嘴”。
因为包饺子时,要用手一下挨一下地沿着饺子边捏。
据说,这样可以规避周围谗言。
此外,妇女们在这天还要找出几件旧衣服来拆拆,谓之“拆小人”。
这样可以免霉运。
按照旧的习惯要吃“水饺子”五日,北方叫“煮饽饽”。
如今有的人家只吃三、二天,有的隔一天一吃,然而没有不吃的。
从王公大宅到街巷小户都如是,就连待客也如此。
初五这天,有些地方饺子里还要包上硬币、蜜枣、红糖等,寓意发财、好运早来、甜蜜和美。
3、一定要清垃圾
一定要将过年期间所制造的垃圾清扫干净,谓之“送穷”,否则会带来穷困。
将灶灰及清扫房屋的垃圾送出门外,再放炮驱邪。
寓意在新的一年里送出穷困,迎来富裕和幸福。
4、不宜做事
按照旧的习惯,破五这一天不宜做事,否则本年内遇事破财。
“五忙日”,禁止动土,否可能会有灾害发生。
无论则南北方,过去坊间都忌讳吃藕,也忌讳梳头。
但这些都是迷信的说法。
5、忌串门
《燕京岁时记》中说:初五日谓之“破五”,“破五”之内不得以生米为炊,妇女不得出门。
至初六日,则王妃贵主以及宦官等冠帔往来,互相道贺。
新婚女子亦于当日归宁,而诸商亦渐次开张贸易矣。
《清裨类钞》也载:正月初五日为破五,妇女不得出门。
传说姜太公封老婆为穷神,并令她“见破即归”,人们为了避穷神,于是把这天称为“破五”。
初五不串门其实就是避免见到穷神也就是小媳妇、有的地方干脆叫“初五送穷媳妇出门后喜迎财神”,其实是古时对妇女的一种不尊重。
另外,上了年纪的老人们还会忌讳在这一天串亲访友,也不准串门,说是走亲会把晦气带到别人家。
大年初五的4种习俗1、祭财神
祭财神不仅是南方的传统,在我国北方的很多地方都会在正月初五祭财神。
民间传说财神也称五路神,即祭户神、灶神、土神、门神、行神,所谓五路,指东西南北中,意为出门五路,皆可得财。
因此,每到过年,人们都在正月初五零时零分,打开大门和窗户,燃香放爆竹,点烟花,向财神表示欢迎。
接过财神,大家还要吃路头酒,往往吃到天亮。
大家满怀发财的希望,但愿财神爷能把金银财宝带来家里,在新的一年里大发大富。
2、送穷
正月初五“送穷”,是中国古代民间一种很有特色的岁时风俗。
其意就是祭送
穷鬼。
送穷还有许多别称,诸如“送五穷”“赶五穷”“送穷土”“送穷衣”。
民俗认为,元旦至破五不倒垃圾,能够聚财,否则就倒了“福气”。
然而,垃圾堆多了,毕竟影响卫生,所以到初五要倒出去,又有了讲究,叫“送穷”。
送穷的方式颇多。
简单的只是清早响着爆竹把垃圾倒出门外完事,复杂些的则要用纸剪一个小人送走,甚至还要让她背个装了垃圾的纸袋送在门外;更有破五饱食或汲水满瓮的,称“填穷”,或者把别人家的“穷媳妇”拿走,称“得富”。
3、扫房子
大年初五,人们黎明即起,放鞭炮,打扫卫生。
打扫卫生是一种彻底的大扫除。
从每间房屋里把垃圾扫出门外。
腊月三十到正月初五以前,一般是不允许搞卫生的,也扫扫地,但只能在屋里扫,垃圾只能先放在屋里的拐角处。
特别大年初一,那是一扫帚也不能动的,说是动了就将好运气弄掉了。
可到破五这一天,却非彻底地搞一回大扫除不可了。
等到垃圾扫出大门,扫到一个角落,便也将鞭炮从屋里放到了屋外,于是拿来一个极大的爆竹,放在那垃圾堆上,点燃了,轰隆一声,仪式完毕。
人们说:这下子,一切穷气穷鬼都给赶跑了!于是吃饭。
4、接路头神
路头又称“五路神”。
据说元末有一何五路,为抵御外寇而死,人们因此祀他为神,名“五路神”。
但此五路神似乎与作为财神的路头五路神无涉。
或又以五路神实为五圣神,或曰五通神,在康熙年间汤斌毁禁上方山五通寺以后,民间不敢祀五通神,故改其名为路头而祀之。
一般以此路头为古五祀中的行神,所谓五路乃东西南北中也;财货无不凭路而行,故人们以行神为财神,谨加祭祀,冀求它引财入门,或出行获利。
古人外出行旅,祭祀路神以求平安,此为“祖道”之俗;吴俗接路头,祭祀的也是路神,而这路神变成财神。
俗以为接路头,越早越好,最早接到的才是真神,特别灵验,因此叫“抢路头”。
有的地方,真的在元日初四便“匆匆抢路头”了,且相沿成俗。
既然路神已不再是行旅的保护者,人们便不再在赴旅时祭祀它了。
至于人们在元月初五祭拜路头神,并以此日为其生日,乃五路神中之“五”与初五之“五”牵连之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