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家族的风俗习惯作文
家乡的风俗土家族摆手舞作文

家乡的风俗土家族摆手舞作文示例范文第一篇:《家乡的风俗——土家族摆手舞》“哎呀,你们看,广场上又开始跳摆手舞啦!”奶奶站在窗边兴奋地喊着。
我赶紧跑到窗边,顺着奶奶的视线望去,只见广场上灯火通明,一群身着鲜艳土家族服饰的人们正欢快地跳着摆手舞。
那热闹的场景,一下子就把我的思绪拉回到了小时候。
记得小时候,每到重大节日或者有喜庆之事时,家乡的人们就会跳起摆手舞。
那时候,我总是好奇地跟在大人们身后,看着他们手舞足蹈,嘴里还哼唱着我听不懂的歌谣。
有一次,我忍不住问奶奶:“奶奶,他们为啥要跳这个舞呀?”奶奶笑着摸了摸我的头说:“乖孙儿,这摆手舞可是咱们土家族的宝贝呀,它代表着咱们对生活的热爱和对祖先的敬意呢。
”我似懂非懂地点点头,眼睛却还是紧紧地盯着广场上的人们。
那时候,我特别羡慕那些能在广场上尽情跳舞的大人们,觉得他们好威风。
于是,我也偷偷地跟着学起了摆手舞的动作,还拉着小伙伴们一起模仿。
“嘿,你们几个小鬼头,在那瞎比划啥呢!”突然,一个大叔的声音传来。
我们吓得赶紧停了下来,有点不好意思地看着他。
大叔却哈哈一笑:“来,小家伙们,我来教你们跳正宗的摆手舞。
”说着,大叔就拉起我们的手,开始耐心地教我们动作。
“左边摆一下,右边摆一下,对,就是这样……”大叔一边喊着节拍,一边给我们示范。
我们学得格外认真,不一会儿就跳得有模有样了。
周围的大人们看到我们的样子,都纷纷笑着给我们鼓掌。
从那以后,我对摆手舞的热爱就更加浓厚了。
每次看到有人跳摆手舞,我都会忍不住加入进去,和大家一起欢快地舞动。
如今,我已经长大了,离开了家乡,但那欢快的摆手舞却始终留在我的记忆深处。
它就像一束光,照亮了我对家乡的思念和热爱。
摆手舞,它不仅仅是一种舞蹈,更是家乡的象征,是土家族人民的精神寄托。
它让人们在欢乐中传承着民族的文化,在舞动中展现着生活的美好。
我希望,摆手舞能够一直传承下去,让更多的人了解和喜爱我们土家族的文化。
这就是我对家乡风俗——摆手舞的深深情怀呀!示例范文第二篇:《家乡的风俗——土家族摆手舞》“哎呀,你们可不知道,咱们土家族的摆手舞那跳起来可带劲啦!”这是外婆常常挂在嘴边的话。
恩施土家族风俗作文

恩施土家族风俗作文《恩施土家族风俗之摆手舞》在恩施这个充满神秘色彩的地方,土家族的风俗那可真是丰富多彩,其中给我印象最深的就是摆手舞了。
我第一次见识到摆手舞,那是在一次村庄的集会活动中。
整个场子热闹得很,村民们都喜气洋洋地往一个开阔的坝子走去。
我也跟着人群,好奇得像只小老鼠一样窜来窜去。
到了坝子,那阵仗可真不小。
男男女女老老少少,都穿上了土家族特色的服饰。
那些衣服花花绿绿的,颜色鲜艳得就像开在大山里的一朵朵野花。
年纪大些的婆婆们戴着银头饰,走起路来叮当直响,仿佛在演奏一场独特的音乐会。
这摆手舞开始的时候,众人整齐地排成方队。
他们的动作特别有趣,手臂摆动得就像风吹动的柳枝,左右摇摆。
脚步呢,也有节奏地挪来挪去,像是在丈量这片养育他们的土地。
我看到一位老爷爷,别看他脸上皱纹多得像一道道小沟,可跳起舞来那劲儿一点不比年轻人差。
旁边的小孩子不小心跳错了步伐,一脸懵懂地看着周围的大人,那模样就像个犯了错的小团子,把大家都逗得哈哈大笑。
这摆手舞不像我们在城市里见到的那种舞蹈需要很大的舞台,它就在这露天的坝子里,伴随着大家的欢声笑语,肆意地舞动着。
风呼呼地吹着,似乎也想加入这场盛大的狂欢。
有人说,摆手舞是土家族人对祖先的一种纪念,是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在我看来,不管它有什么深刻的意义,这每一个舞动的瞬间,每一个欢快的笑容,都是恩施土家族人热爱生活的最好证明。
我站在那一群舞者中间,虽然自己没有舞动起来,但心却跟着他们的节奏跳动着,感受着这份热情、这份传承的力量,真希望这样独特的风俗能够一直传承下去,永远保持它的活力。
《恩施土家族风俗之油茶汤》要说恩施土家族的风俗,油茶汤可是不得不提。
那次去恩施的一个土家族朋友家,一进门就闻到了一股独特的香味。
那味道有点像茶叶的清香,可是又夹杂着其他的香气,勾得我直咽口水。
我凑到朋友跟前就问:“啥东西这么香?”朋友一脸得意地说:“等下你就知道了。
”不一会儿,只见朋友的妈妈端出了几碗热腾腾的油茶汤。
湘西土家赶年文章

湘西土家赶年文章岁月如梭,转眼间又到了一年一度的春节。
对于湘西土家族人民来说,赶年是一项重要的传统活动,也是展示他们独特文化的机会。
在这个特殊的时刻,他们用自己独特的方式迎接新的一年的到来。
湘西土家族是中国少数民族之一,分布在湖南、湖北等地。
在这个地区,土家民族一直以来都有着丰富多彩的传统节日活动,其中赶年活动是最受欢迎的。
赶年的时间通常在农历腊月二十三日,在这一天,土家族人民会早早起床,忙碌地准备着各种祭祀和庆祝活动。
首先,他们会在家中进行祭祀仪式,以祈求来年的平安和幸福。
祭祀仪式上,土家族人民会燃起香烛,献上美食和水果,还会用鞭炮和锣鼓声来驱逐邪恶的力量。
完成祭祀后,土家族人民会开始进行一系列的娱乐活动。
其中最具特色的是土家族的歌舞表演。
土家族人民以歌舞为媒介,表达自己对生活的热爱和对新年的期待。
他们穿着传统的土家族服装,手持彩绣手帕,在欢快的音乐中翩翩起舞。
他们的舞蹈动作矫健而富有力量感,给人一种独特的视觉享受。
除了歌舞表演,土家族人民还喜欢进行一些传统的户外活动,如打马球、放风筝等。
在湘西土家族的传统文化中,打马球是一项重要的比赛项目。
土家族人民会骑着马,手持球杆,追逐着球,竞争技巧和速度。
这项活动不仅锻炼了身体,也增加了人与自然的互动。
赶年活动还包括一些传统的游戏和民俗活动。
土家族人民会举行一些有趣的比赛,如吃汤圆比赛、拔河比赛等,通过这些活动增进了邻里间的感情,并且加强了团结合作的意识。
赶年活动在湘西土家族人民中扎根已久,代代相传。
它不仅是一种庆祝新年的方式,更是土家族人民传承和传播自己独特文化的途径。
赶年活动不仅让土家族人民感受到浓厚的节日氛围,也让他们更加热爱自己的家乡和传统文化。
赶年活动是湘西土家族人民欢度春节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展示了土家族人民独特的风俗习惯和文化内涵。
通过赶年活动,土家族人民传承和发扬了自己的传统文化,也让更多的人了解和喜爱土家族的文化。
在这个特殊的时刻,让我们一起走进湘西土家族的赶年活动中,感受他们的热情与活力。
土家族民俗民风作文(通用10篇)

土家族民俗民风作文(通用10篇)在日常学习、工作抑或是生活中,大家或多或少都会接触过作文吧,作文根据写作时限的不同可以分为限时作文和非限时作文。
相信很多朋友都对写作文感到非常苦恼吧,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土家族民俗民风作文(通用10篇),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土家族民俗民风作文篇1小时候,我们家每次过年都会去乡下我外婆那儿。
外婆是土家族,于是汉族的我过的却是土家族的年。
腊月中旬,外婆便会同妈妈一起去集市买杀好了的年猪,回来做“刨汤”吃。
“刨汤”就是用年猪肉做的一桌丰盛的菜,一家人围成一桌,有时还请周围的乡亲。
男人们坐到一堆,为喝酒的事情“吵架”,不醉不归;女人们则慌着给自己的孩子夹菜;孩子们一个个都吃得满脸红彤彤的,嘴边偶尔还会粘有一两颗饭粒,引人发笑。
腊月下旬就该吃糍粑了。
这是小孩子们很喜欢的食物。
大人们把糍粑一个个堆放在火炉旁边,呈圆形。
烤过一会儿后,原来硬梆梆的糍粑变成软绵绵、胀鼓鼓的了。
孩子们顾不上去洗那双脏兮兮的小手,争先恐后地将手伸向火炉旁,用胖乎乎的小手用力扯开,然后把撕成两半的糍粑往装满糖的大碗里蘸一下,便津津有味地吃起来了。
土家人有一个习俗,就是要提前一天过年,土家人叫做过“赶年”。
为什么过“赶年”呢,听大人说,土家人的先辈为了躲避战乱,还有的说是为抗击外来侵略,提前吃年饭以迎战,于是就提前到阴历腊月二十八或二十九过年,直到现在土家族还保留着这个习俗。
过“赶年”时,外婆会早早地做好一盘盘与腊肉、豆腐和萝卜有关的菜摆在桌上,等着我们回家团年。
到了大年三十夜,一家老少围坐在火炉旁边吃边聊,边看春节联欢晚会。
一些坐不住的小孩子就跑出去,找一块空地燃放爆竹。
初一到初五在吃每顿饭前,都要把碗筷放好,并往酒杯里倒上酒,举行“叫亡人”仪式,那是为了祭祀先人,不忘祖宗的恩德。
“叫亡人”通常是让当家的晚辈主持,小孩子们不能站在旁边,也不能让人堵住路,应退让在一旁给亡人“让道”。
这体现出土家族人民善良、有爱心、继承先辈优良传统的良好品质。
关于土家族家乡风俗的作文

关于土家族家乡风俗的作文今天我要跟你讲讲我的家乡,我可是土家族的娃哟!我们土家族的风俗那可真是多得数都数不过来。
就说过年吧,那可热闹啦!一进入腊月,大人们就开始忙乎起来。
他们会准备好多好吃的,像熏腊肉、打糍粑,这场景,就跟打仗似的,忙得不可开交。
我还记得有一次,我问妈妈:“为啥要准备这么多东西呀?”妈妈笑着说:“傻孩子,过年就得丰盛,这是咱们的传统!”我歪着头想,这传统可真不简单。
到了除夕那天,全家老少都会早早地起床。
爸爸会把大门擦得干干净净,贴上红红的春联,那春联上的字龙飞凤舞的,可好看啦!妈妈和奶奶在厨房里忙活着,锅里飘出的香味馋得我直流口水。
“哇,这香味,难道不是在勾我的魂儿吗?”我忍不住说道。
中午的时候,一家人围坐在一起吃团圆饭。
桌上摆满了各种各样的菜,有鱼有肉,还有我最爱吃的粉蒸肉。
爷爷笑着说:“多吃点,新的一年才能长得壮实!”我大口大口地吃着,心里别提多开心啦。
晚上,我们会一起守岁。
大人们聊天,我们小孩子就玩游戏。
“哈哈,这样的时光难道不好吗?”我兴奋地跑来跑去。
除了过年,我们还有摆手舞呢!一到重大节日,大家就会聚集在广场上跳摆手舞。
那场面,就像一片欢乐的海洋。
人们的手摆来摆去,脚步轻盈,脸上洋溢着幸福的笑容。
“这舞姿,不就像一群快乐的小鸟在飞翔吗?”我也跟着跳起来,虽然跳得不太好,但是真的很开心。
还有哭嫁,你听说过吗?新娘子在出嫁前会哭,可别以为是伤心地哭哟,这是一种特别的风俗。
新娘子哭着感谢父母的养育之恩,表达对亲人的不舍。
那哭声里,满满的都是爱呢!我们土家族的风俗还有好多好多,比如跳丧、牛王节。
这些风俗就像一颗颗璀璨的星星,照亮了我们的生活。
朋友,你说我们土家族的风俗是不是特别有意思?它们不仅是一种传统,更是我们对生活的热爱,对家乡的深深眷恋。
我真希望这些美好的风俗能一直传承下去,让更多的人了解我们土家族的独特魅力!。
土家族的风俗的作文

土家族的风俗的作文在咱们中国这个大家庭里,有五十六个民族,每个民族都有自己独特的风俗文化。
今天,我就来给大家讲讲充满魅力的土家族的风俗。
我曾有幸亲身感受过土家族的一些风俗,其中给我印象最深的就是他们的婚礼。
那是一个阳光明媚的日子,我受邀参加了一场土家族的婚礼。
婚礼的筹备工作很早就开始了,主人家的院子里热闹非凡。
大人们忙前忙后,脸上洋溢着喜悦的笑容。
女人们围坐在一起,一边娴熟地绣着精美的鞋垫,一边欢声笑语地谈论着婚礼的细节。
这些鞋垫可都是要作为礼物送给新郎新娘的,上面绣着的花鸟鱼虫,栩栩如生,每一针每一线都饱含着对新人的美好祝福。
男人们则在一旁杀猪宰羊,准备丰盛的酒席。
那猪叫得可真是响亮,几个壮实的汉子费了好大的劲才把它按住。
宰杀之后,新鲜的猪肉被切成大块,放在大锅里炖煮,香气四溢,馋得我直流口水。
婚礼当天,新娘早早地就起来梳妆打扮。
她穿着一身华丽的土家族传统服饰,头上戴着闪闪发光的银饰,那银饰上的铃铛随着她的动作发出清脆的声响。
新娘的脸上洋溢着幸福的笑容,眼神中充满了对未来生活的期待。
新郎这边也没闲着,他带着迎亲的队伍,吹吹打打地朝着新娘家走来。
迎亲的队伍里有吹唢呐的,有敲锣鼓的,热闹极了。
新郎穿着崭新的长衫,胸前戴着一朵大红花,显得格外精神。
到了新娘家,可没那么容易就能把新娘接走。
新娘的姐妹们会在门口设置各种关卡,考验新郎的诚意。
有的让新郎唱歌,有的让新郎跳舞,还有的让新郎回答一些关于新娘的问题。
新郎也不含糊,大大方方地展示着自己的才艺,终于通过了重重考验,走进了新娘的房间。
在房间里,新娘的父母会为新人送上祝福,并叮嘱他们要相互扶持,白头偕老。
新娘和新郎听着父母的话,眼中闪烁着泪花,那场景真是让人感动。
接着,新人就要拜别父母,前往新郎家了。
一路上,迎亲的队伍欢歌笑语,引得路人纷纷驻足观看。
到了新郎家,又是一番热闹的景象。
酒席已经摆好,亲朋好友们纷纷入座。
桌上摆满了各种美味佳肴,有香喷喷的腊肉,有鲜嫩的竹笋,有香甜的米酒,让人看了就食欲大增。
土族风俗作文600字

土族风俗作文600字作文一:土族的服饰风俗。
土族的服饰可好看啦。
土族的姑娘们穿着七彩袖的衣服。
这七彩袖就像彩虹一样漂亮。
每一种颜色都有它的意义呢。
比如说黑色代表土地,那是因为土地是黑色的,土族人民靠着土地种粮食。
红色代表太阳,太阳红彤彤的,给大家带来温暖和光明。
土族姑娘们还戴着漂亮的头饰。
头饰上有很多装饰品,走起路来一摇一摆的。
我听说这些头饰有的是用银子做的,上面还有精美的花纹。
就像花朵在头上盛开一样。
土族男子的服饰也很有特色。
他们穿着长袍,系着腰带。
这腰带一系,整个人看起来特别精神。
而且他们的衣服颜色也很鲜艳,不是那种沉闷的颜色。
我有一次在电视上看到土族的歌舞表演。
那些穿着土族服饰的人们就像从画里走出来的一样。
他们跳着欢快的舞蹈,衣服上的彩带也跟着飞舞。
我当时就想,土族的服饰真的太有魅力了,它不仅仅是衣服,还代表着土族人民对生活的热爱和对美好的向往。
作文二:土族的饮食风俗。
土族的饮食可有趣啦。
土族有一道美食叫焜锅馍馍。
这馍馍的做法很特别。
先把面和好,然后放在一种特制的锅里。
这个锅是在灶火里烤的。
烤的时候,馍馍会慢慢变得金黄。
馍馍的外皮脆脆的,就像饼干一样。
咬一口,里面却是软软的。
有一次我去土族人家做客,他们就拿出焜锅馍馍招待我。
我吃了一个还想吃,那香味一直在我嘴里回荡。
土族还有好喝的奶茶。
他们的奶茶可不是简单的茶加奶。
是先把砖茶煮开,然后加入新鲜的牛奶。
再放上一点盐巴。
喝起来咸咸的,香香的。
土族的叔叔告诉我,他们喝奶茶是因为以前生活在草原上,奶茶既能解渴又能补充营养。
我喝了一口,感觉整个人都暖和起来了。
土族的宴席上还有一道叫“沓乎日”的菜。
这道菜是把肉和土豆等食材放在一起煮。
肉煮得特别烂,土豆也很入味。
大家围坐在一起,吃着“沓乎日”,有说有笑的。
土族的饮食风俗让我感受到了他们的热情和独特的生活方式。
作文三:土族的节日风俗。
土族有个很热闹的节日叫纳顿节。
纳顿节的时候,土族的村庄里就像过年一样。
大家都穿上漂亮的衣服,从四面八方赶来。
土家族民俗民风作文3篇

土家族民俗民风作文3篇土家族民俗民风作文1小时候,每逢春节,我们全家都会去乡下探望外婆。
外婆是土家族人,因此,虽然我们是汉族,却过着土家族的年。
腊月中旬,外婆会和妈妈一起去集市买杀好的年猪,回来后做“刨汤”。
“刨汤”是一桌用年猪肉做的丰盛菜肴,一家人围坐在一起,有时还邀请周围的乡亲们。
男人们聚在一起,为喝酒的事热闹地争论,直至醉醺醺地回家;女人们忙着给孩子们夹菜;孩子们吃得满脸通红,嘴边偶尔还沾着几粒饭,惹得大家笑声不断。
腊月下旬是吃糍粑的时节,这是孩子们最喜欢的食物。
大人们将糍粑堆放在火炉旁呈圆形,经过烘烤后,硬梆梆的糍粑变得软绵绵、鼓鼓的。
孩子们顾不得洗那双脏兮兮的小手,争先恐后地把手伸向火炉旁,用胖乎乎的小手用力扯开,然后把糍粑撕成两半,蘸一下装满糖的大碗,便津津有味地吃起来。
土家人有个习俗,就是要提前一天过年,称为过“赶年”。
据说,土家人的先辈为了躲避战乱,或是为了抗击外来侵略,提前吃年饭迎战,因此在腊月二十八或二十九过年。
这个习俗一直保留到现在。
过“赶年”时,外婆会早早地准备好一盘盘与腊肉、豆腐和萝卜有关的菜,摆在桌上,等着我们回家团年。
大年三十夜,全家老少围坐在火炉旁,一边吃一边聊,还会看春节联欢晚会。
坐不住的小孩子们则跑出去,找块空地燃放爆竹。
初一到初五,每顿饭前,都要先摆好碗筷,并在酒杯里倒上酒,进行“叫亡人”仪式,以祭祀先人,不忘祖宗的恩德。
“叫亡人”通常由当家的晚辈主持,小孩子们不能站在旁边,也不能堵住路,应退让在一旁给亡人“让道”。
这体现了土家族人民善良、有爱心,继承先辈优良传统的美好品质。
土家人的春节总是美好而快乐的。
土家族民俗民风作文2过年啦!每个地方都有独特的习俗,各具特色。
今年我有幸回到老家重庆过年,让我给大家介绍一下土家族的春节习俗吧。
除夕中午,我看到奶奶煮了很多饭,就好奇地问她:“为什么要煮这么多饭?我们一顿也吃不了呀。
”奶奶回答:“今天要多煮一些,大年初一可不能再煮新饭。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土家族的风俗习惯作文
本文是关于习惯的话题作文文章,仅供参考,如果觉得很不错,欢迎点评和分享。
土家族手工艺品各式各样,种类很多。
土家族的工艺美术包括土家织锦、挑花刺绣。
制陶、印染、雕刻。
现在是小编为您整理的x 土家族的风俗习惯作文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土家族的风俗习惯作文1 今天我来为大家介绍土家族的几个节日。
第一个是过春节,土家族过春节,一般比汉族提前一、两天,也有提前六、七天的,称为“赶年”。
“赶年”的时间,因姓氏宗支而异。
以酉阳县为例;老寨乡彭姓,腊月二十九过“赶年”;后溪乡彭姓,腊月二十四过“赶年”;可大乡和沙滩乡李姓,腊月二十八过“赶年”。
过“赶年”的方式,也不完全一样。
可大、沙滩乡李姓过“赶年”时,禁止杀鸡、杀猪,晚上禁点油灯,只能点烛,并通宵不熄。
部分彭姓过“赶年”时,清晨得由男子做饭。
饭做好,祭祀祖先完毕,再喊女人、孩子起床。
饭后,全家出门游玩。
土家人平日用鼎罐做饭,过饭“是将肉切成,加上佐料,一层米一层肉,’萝卜等,合煮一锅。
“年饭”做好,要先祭祀祖先。
祭祀时,焚香燃烛,烧钱化纸,三跪九叩,怀念祖先功德。
第二个是赶年,“赶年”,或曰“提前过年,是土家族最隆重、祭祀活动最丰富,民族特色最浓厚的一个节日。
汉族过年,是腊月三十。
土家族过年比
汉族要提前一天;若是腊月大,为29天;月小,为28天。
若家里有亡人还要再提前一天过年,人们称之为过“赶年”。
关于提前过年的来历,土家人有几种传说,但流传最广的一种说法是明嘉靖年间,土家将士奉命出征到江渐沿海,参加抗倭,为不耽误战事,土家人提前一天过年,后取得“东南战线第一功”凯旋。
过赶年便是从那时沿袭下来,让土家后人不忘记先辈的赫赫战功。
土家人过年时,要在堂屋神龛下摆祭品、敬家神、祭祖先。
我们土家族的节日还有许多我就不一一介绍。
土家族的风俗习惯作文2 五十六个民族,五十六朵花。
不同的民族有着不同的文化及风俗。
身为土家族的我,就要向大家介绍自己家乡的文化与风俗。
早在2000年前,土家族先民就在贵州等武陵地区一带繁衍生息,逐渐形成了单一的民族。
土家族自称华兹卡,历史上被称为武陵蛮或五溪蛮,为古代巴人后裔。
土家族人民热爱艺术的魔力,是所有人都无法抗拒的力量。
村里过喜事,都要请村里的艺术团唱歌跳舞。
土家歌舞有山歌、蓑秧歌、摆手舞、八宝铜铃舞、茅古斯、肉莲花等歌舞,并特有唢呐,木叶、咚咚喹乐器伴奏。
这些歌舞要演到深夜才结束。
在哪家表演哪家就要弄宵夜招待表演的人们,旁观者与长者也要起吃宵夜。
整个寨子沉浸在那高声激昂的歌声与人们大笑声和震耳欲聋的掌声中。
土家族食品虽不是什么山珍海味,但土家族的食物却有着香浓、地道的味道。
土家族以大米、包谷为主食,以小麦、红薯、土豆为副
食,饮食普遍喜酸好辣,具有鲜明的地方特色,茶文化、酒文化异彩纷呈,饮食器具和烹饪器具中铁器具具有铁锈的味道而不影响主菜的味道;木器具有木香的味道,吃着有一种大自然的美味;竹器煮的竹筒饭,甚是好吃干燥、香浓的米饭吸收竹子的味道特香。
烹饪的方法灵活多样有煎的、煮的、熬的、蒸的、炒的,生活在土家族这个寨子里简直像到了美食仓库里任你吃任你选。
土家族手工艺品各式各样,种类很多。
土家族的工艺美术包括土家织锦、挑花刺绣。
制陶、印染、雕刻。
编织等各种门类。
在土家寨里可以欣赏到各种工艺品时常让人流连忘返。
它们既为世世代代土家族人所创造,又为其所享用。
从而深深植根于土家族风俗习贯之中,默默地与土家族人的生活常在,真真切切地表现自己着为土家族人的审美观和艺术魅力。
感谢阅读,希望能帮助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