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水市麦积区渭河城区段防洪及生态治理工程简介

合集下载

天水市麦积区藉河重点支流治理项目建设的做法与经验

天水市麦积区藉河重点支流治理项目建设的做法与经验

天水市麦积区藉河重点支流治理项目建设的做法与经验张彦平【摘要】天水藉河重点支流治理二期项目是我国黄河流域水土保持区域性治理工程,于2006年9月黄河水利委员会批准立项实施,四年内共治理小流域13条,治理水土流失面积43.62,项目建设以小流域为单元,以治理水土流失、建设生态农业为中心,以提高群众生活水平、实现山川秀美为目标,通过山水田林路综合治理,进行种养加、产供销、农工贸一体化的系统开发。

使项目区生态环境明显改善,水土流失得到有效控制,调整了土地利用结构,促进资源开发利用,社会经济协调发展,农民经济收入大幅度增加,经济和生态走上了可持续发展的道路。

项目建设中探索出了重视项目机构建设,加大水土保持宣传,创新工作方法,拓宽融资渠道,加强预防监督等方面好的做法和经验。

【期刊名称】《甘肃农业》【年(卷),期】2014(000)023【总页数】4页(P46-49)【关键词】水土保持;流域治理;成效做法【作者】张彦平【作者单位】甘肃省天水市麦积区水土保持局,甘肃天水 741020【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S157.31一、项目区概况黄河水土保持生态工程天水藉河重点支流治理二期项目位于麦积区中部,地处秦岭山脉和陇西黄土高原的过渡地带,属黄土丘陵沟壑区第三副区,项目区面积246.56平方千米,其中水土流失面积230.59平方千米。

区域地貌特征为梁峁山地与河谷地相间地貌,海拔高度1086米~2310米之间,沟壑密度3.3千米/平方千米,地面组成物质主要是第四纪黄土覆盖。

属温带半湿润半干旱气候区,年平均气温10.7℃,大于等于10℃活动积温为2513℃,无霜期184天,多年平均降水量为510毫米,降水在季节上分布不均,多年平均地表水径流量为2152.47万立方米,年均径流模数为8.73万立方米/(平方千米·年)。

影响农业生产的自然灾害有干旱、连阴雨、冰雹、暴雨、霜冻等。

项目区土壤类型为褐色土、黑垆土、黄绵土、红土、淤淀土五类,植被以暖温带落叶阔叶林为主,有少量的常绿针叶林,主要乔木树种有刺槐、油松、侧柏、泡桐、杨树、柳树等。

甘肃天水渭河治理土石方工程中标单位

甘肃天水渭河治理土石方工程中标单位

甘肃天水渭河治理土石方工程中标单位
(原创版)
目录
1.甘肃天水渭河治理土石方工程招标情况
2.中标单位的相关信息
3.项目的具体内容及工程量
4.项目的预期目标及意义
正文
近日,甘肃天水渭河治理土石方工程进行了公开招标,吸引了众多相关企业参与。

经过严格的评审程序,最终中标单位名单已经揭晓。

据悉,甘肃天水渭河治理土石方工程是当地政府为解决渭河流域水环境问题,提升城市生态环境质量而启动的一项重点工程。

此次招标的中标单位分别为:甘肃水利建筑工程有限公司、甘肃工程建设有限公司等。

这些中标单位在业内具有较高的声誉和丰富的经验,曾成功承建过多个大型水利工程项目。

根据招标文件,甘肃天水渭河治理土石方工程主要包括河道整治、岸线绿化、水质改善等内容。

工程总量约为土方开挖及回填 500 万立方米,石方开挖及回填 300 万立方米,预计工期为两年。

项目的实施将有助于提高渭河的防洪能力,改善水质,提升周边生态环境。

同时,通过河道整治和岸线绿化,将打造出一条美丽的生态景观带,为当地居民提供休闲娱乐的好去处,提升城市品质。

总之,甘肃天水渭河治理土石方工程的中标单位的确立,标志着该工程即将进入实质性建设阶段。

第1页共1页。

甘肃省天水市麦积区渭河城生态环境治理河段(蓄水区)工程地质条件及评价

甘肃省天水市麦积区渭河城生态环境治理河段(蓄水区)工程地质条件及评价

甘肃省天水市麦积区渭河城生态环境治理河段(蓄水区)工程地质条件及评价作者:李香凝程晓辉吕刚锋来源:《科教导刊·电子版》2014年第19期摘要新中国成立以来,随着我国水利水电事业的发展,在一些山区和平原区兴建了86400多座水库,为国民经济建设和农业发展奠定了深厚的基础,并取得显著成效。

但由于兴建水库,引发了一系列的工程地质问题,尤其是渗漏问题值得我们深入思考。

本文以“甘肃省天水市麦积区渭河城区段生态环境治理工程”为依托,浅谈渗漏工程地质问题及评价,最后提出相关防治对策。

关键词水利水电蓄水区渗漏问题评价2009年10月,国家将天水市划进西北“关中——天水经济区”重要领域,城市空间布局为“两山夹峙,一水中流”的环境格局,形成“关中——天水大经济开发区”。

流经麦积区渭河城区段,汛期流量暴涨暴落,非汛期干旱少水,河道杂草丛生,蚊蝇滋生,水环境日益恶化,改善渭河市区河段水环境已成当务之急。

1工程概况工程区地势西北高东南低,地面高程1086.6~1070.4m。

地貌上属渭河河漫滩与阶地。

一级阶地两岸分布不对称,多位于北岸。

工程区地层岩性单一,为第四系全新统(Q4)堆积物,地下水类型为第四系孔隙水,含水层主要为砾石层。

区内新构造运动较为活跃,以不均匀升降运动为主,活动断裂较为发育,挽近断裂属隐伏断裂,掩埋于第四系之下。

地震动峰值加速度为0.30g,地震烈度为Ⅷ度。

2地下水位变化对城区两岸环境的影响工程范围内的两岸地面高程,上游蓄水区一般在1085.70~1082.20m之间,下游蓄水区一般在1082.40~1081.20m之间,岸里地下水位埋深一般7.0~9.0m。

蓄水后湖盆水深2.0~4.0m,湖盆水位将高于现状地下水位,两岸地下水位必会有所抬升。

因此湖盆蓄水后两岸部分地区可能会存在浸没问题。

2.1计算模型分析依据野外调查资料,蓄水后地下水位上升的主要区域为步行桥至末端坝线段河堤两岸区,升幅最大范围为距离湖盆0~500m范围内,两岸地下水位将上升1.41~5.80。

甘肃省天水市麦积区渭河城生态环境治理河段(蓄水区)工程地质条

甘肃省天水市麦积区渭河城生态环境治理河段(蓄水区)工程地质条
H ~ 地 下 水位 以上 , 土 壤 毛 细 水上 升 带 的高 度 ( m) △H 一 安 全超 高值 ( m) 。
工程区地 势西北高东南低 , 地 面高程 1 0 8 6 . 6~ 1 0 7 0 . 4 m。 地貌上属渭河河漫滩与阶地。一级阶地两岸分布不对称 ,多 位于北岸 。工程区地层岩性单一, 为第四系全新 统 ( Q 4 ) 堆积 物, 地 下水类型 为第 四系 孔隙水 , 含水层主要为砾石层 。区内
甘肃省天水市麦积区渭河城生态环境 治理河段( 蓄水区 ) 工程地质条件及评价
李 香 程晓辉n 吕 刚锋 口
7 1 0 0 5 4 ; ( [ 1 ] 长安 大 学地质 工程 与 测绘 学 院 陕西 ・ 西安
[ 2 】 陕 西省 水利 电力勘 测设 计研 究院勘 察分 院 陕 西 ・ 成 阳 7 1 2 0 0 0 )
摘 要 新 中国成立以来, 随着我 国水利水 电事业的发展 , 在 一些 山区和平原 区兴建 了8 6 4 0 0多座水库 , 为 国民经济
建设 和农业发 展奠定 了深厚的基础 , 并取得显著成效。但 由于兴建水库 , 引发 了一系列的工程地质 问题, 尤其是渗漏
问题值得我们深入思考 。本 文以“ 甘肃省天水市麦积 区渭河城 区段生态环境治理工程” 为依托 , 浅谈渗 漏工程地质 问 题及评价 , 最后提 出相关 防治对策。
依 据 野 外 调 查 资 料 ,蓄 水 后 地 下 水 位 上 升 的主 要 区 域 为 新构造运动较为活跃, 以不 均 匀 升 降运 动 为 主 , 活动 断裂 较 为 步 行 桥 至 末端 坝 线 段 河 堤两 岸 区 , 升 幅 最 大范 围为距 离 湖 盆 0 发育 , 挽近 断裂属隐伏 断裂 , 掩埋于第四系之下。地 震动 峰值 5 0 0 m范 围内,两岸地 下水位将上升 1 . 4 1 ~5 . 8 0 。距堤防 加速度 为 O . 3 0 g , 地震烈度为Ⅷ度 。 边超过 1 0 0 0 m 以后, 地 下 水位 受 库 水 位 影 响 甚 微 。 2地下水位变化对城区两岸环境 的影 响 3结 论 与 建 议 工程范 围内的两岸地面高程 , 上游蓄水 区一般在 1 0 8 5 . 7 0

麦积区水土保持生态建设主要做法

麦积区水土保持生态建设主要做法

麦积区水土保持生态建设的主要做法摘要:介绍了麦积区开展水土保持生态建设的具体做法,提出了今后应该努力的方向。

关键词:水土保持生态建设综合治理做法麦积1、麦积区概况天水市麦积区是甘肃省和天水市的“东大门”,东西长123公里,南北最宽处50公里,横跨黄河、长江两大流域,总人口60万,其中农业人口45万。

全区总面积3480 km2,其中水土流失面积达1512 km2,占全区总土地面积的43.4%,是黄河上中游水土流失程度严重的地区之一。

近年来,麦积区坚持狠抓以水土保持为主的基础设施建设,明确了水保治区,生态先行的基本策略,先后实施了由黄河水利委员会批准立项的黄河水土保持生态工程藉河一期项目(历时六年),藉河二期项目(历时四年),已完成,由省国土资源厅批复建设的麦积区土地整理开发项目,(已实施三年),由国家发改委批复建设的国家巩固退耕还林基本口粮田项目(已实施三年)等水土保持项目,通过不断建立小流域治理样板,总结出了水土保持建设和农业产业化经济开发一体化的诸多模式,走出了一条依靠水保发展经济的新路子。

目前,麦积区累计完成水土流失治理面积1013.87km2,其中水平梯田保存面积33820hm2,有林地保存面积61767 hm2,人工种草保存面积5800hm2,总体治理程度达到67.05%,全区森林覆盖率达到16.3%(疏幼林地未达郁闭要求的未计入),2010年农民的人均纯收入达到1878元。

2、主要做法2.1建立项目机构,完善管理机制,明确分工责任区上成立以政府主管区长和有关业务部门领导及乡镇政府领导组成的水土保持生态建设办公室。

由区水保局负责施工、联络,每年与有关部门及乡镇签定责任书,把项目治理任务纳入乡镇领导考核的内容,形成上下配合、分工负责、齐抓共管、一级促一级、层层抓落实的工作局面。

同时成立了由4个部门组成的监督组,定期负责监督、检查水保工程施工和验收等工作。

为了便于实际工作操作,麦积区应成立相应的项目办公室,如在近年的项目实施过程中,麦积区分别成立了黄河流域水土保持藉河项目、土地整理与开发项目、巩固退耕还林成果基本口粮田项目项目办公室,每个办公室设立3-5名技术人员专门负责各个建设项目的规划设计、施工管理和基础验收,做到责任分明,保证项目实施有始有终,中间环节不换人,不断人、不断档。

河道治理预案

河道治理预案

第一章工程概况1、概述天水市籍河生态综合治理工程二期,位于天水市籍河河道南北防洪堤之间,西起秦州区水家沟口,冬至麦积区峡口(籍河入渭口),治理河段长度9.6千米,宽度145-205米,提防防洪标准为12023一遇,中隔墙防洪标准为5年一遇。

项目工程范围及治理目的:第五标段,工程范围重要是:河5+700~河7+440河段,建设重要内容涉及蓄水区平整、左右岸提防加固、中隔墙、2#进口副坝、6#~7#跌水偃及8#~10#上堤路、2#进口堆沙坝及进水闸、穿堤管道改、续建。

工期规定:本项目建设总工期为575日历天,即 2023年 3月1日-2023 年 10 月1日。

治理原则:对籍治理工程以防洪工程为主;突出防洪安全,积极打造宜人适居的防洪保安区域;妥善解决防洪安全与亲水规定的矛盾,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指导思想,实现防洪和灌溉功能与改善生态环境相结合,兼顾河岸美化、亲水、景观规定,充足展示籍河魅力。

2 、工程范围和任务天水市籍河生态综合治理工程二期第五标段(河5+700~河7+440河段)工程的重要任务是:通过蓄水区平整、左右岸提防加固、中隔墙、跌水偃及上堤路、堆沙坝及进水闸、穿堤管道改、续建等工程措施,使籍河城区段防洪标准达成 100 年一遇。

在防洪工程的基础上,结合景观工程,通过建设水建构筑物,以“水”为载体,建设湿地、景观等生态环境工程,将籍河城区段打导致重要的景观廊道,从而提高居民生活环境,促进区域经济发展。

本标段主题工裎内容涉及:蓄水区平整、左右岸提防加固、中隔墙、2#进口副坝、6#~7#跌水偃及8#~10#上堤路、2#进口堆沙坝及进水闸、穿堤管道改、续建。

临时工程项目涉及 (1)施工场地平整及场内道路; (2)施工供配电系统,施工供水,施工供风,施工照明,施工通风; (3)基坑排水; (4)建筑物上下游挡水围堰; (5)砼拌和系统; (6)施工仓库,存料场,弃料场; (7)施工生产、生活用房; (8)附属加工厂等其它临时工程。

天水市麦积区唐家沟综合治理工程 初步设计说明

天水市麦积区唐家沟综合治理工程 初步设计说明

天水市麦积区唐家沟综合治理工程初步设计说明一、概述唐家沟即三十甸子沟,位于天水市麦积区,是一条南山排洪渠道,羲皇大道以南有连续的浆砌石护堤,羲皇大道以北有几百米的土堤。

现状沟道来水均汇入羲皇大道与天北高速公路间的卷烟厂西侧低洼地带。

由此带来许多安全隐患,山洪时刻威胁着周边居民、工厂的安全,沟道周围生态环境极为恶劣。

由于城市的发展,城市规模的扩大,该处泄洪、滞洪区严重制约了该区域的经济发展。

因此,亟需将此处唐家沟打通,排入渭河,减小洪水对城市的危害。

我院受天水市麦积区建设局委托,对唐家沟排洪渠进行综合生态治理设计。

本工程主要由沟道治理、道路、排水、桥涵及附属工程等组成。

二、设计依据及规范1、设计依据(1)麦积区平面地形图;(2)天水市城市防洪规划报告汇报提纲(甘肃省水利水电勘测设计研究院);(3)《麦积区唐家沟排洪区整治市政工程岩土工程勘察报告》(建材天水地质工程勘察院)2010.11.10;(4)《麦积区山洪灾害防御预案》(麦积区抗旱防汛指挥部);(5)《天水市麦积区防汛应急预案》(天水市麦积区抗旱防汛指挥部);(6)《天水市麦积区唐家沟综合治理工程方案设计》(兰州市城市建设设计院);2、设计规范(1)《防洪标准》(GB50201-94)。

(2)《城市防洪工程设计规范》(CJJ50—92)。

(3)《堤防工程设计规范》(GB50286—98)。

(4)《公路桥涵设计通用规范》(JTG D60—2004)。

(5)《公路桥涵地基与基础设计规范》(JTJ 024—85)。

(6)《城市道路设计规范》(CJJ37—90)(7)《公路水泥混凝土路面设计规范》(JTJ D40-2003)三、技术标准1、沟道(1)唐家沟二十年一遇设计流量:Q5% =14m3/s五十年一遇设计流量:Q2% =19m3/s百年一遇设计流量:Q1% =23m3/s (2)排洪渠最小控制纵坡: 4‰(3)排洪渠设计最大纵坡: 5.1%2、辅路(1)辅道断面:2+6+2=10米(2)辅道最小设计纵坡: 0.3%,最大设计纵坡4.0%横坡: 1.5%(3)桥涵设计荷载:车辆荷载:公路Ⅰ级四、工程地质1.地理位置及自然条件麦积区位于甘肃省东南部,是陇东黄土高原与陇南山区的过渡地带,属侵蚀型黄土中低山~丘陵地区,海拔高度1000.00米~1750.00米。

天水市人民政府关于市级水土流失重点预防区和重点治理区的公告

天水市人民政府关于市级水土流失重点预防区和重点治理区的公告

天水市人民政府关于市级水土流失重点预防区和重点治理区的公告文章属性•【制定机关】天水市人民政府•【公布日期】2021.04.29•【字号】天政发〔2021〕25号•【施行日期】2021.04.29•【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水土保持正文天水市人民政府关于市级水土流失重点预防区和重点治理区的公告各县区人民政府,经开区管委会,市政府各部门,市属及驻市有关单位:为进一步加强我市水土流失预防和治理工作,保护和改善生态环境,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水土保持法》和《甘肃省水土保持条例》的有关规定,我市结合实际,在国家级和省级水土流失重点预防区和重点治理区划分成果的基础上,划定了天水市市级水土流失重点预防区和重点治理区,现公告如下:一、市级水土流失重点预防区天水市水土流失重点预防区由陇山、西秦岭北坡、陇南山地3个区块组成,涉及秦州区、麦积区、甘谷县、武山县、清水县、张家川回族自治县6个县区的27个乡镇265个行政村及农林牧场,重点预防区面积4556km2,占全市国土总面积的31.91%(见附件1)。

该区域目前水土流失较轻。

要制定有力措施,强化监督管理,实施封山育林、生态修复,落实预防为主、治理为辅等各项措施,有效避免人为破坏、保护植被和生态环境。

二、市级水土流失重点治理区天水市水土流失重点治理区由渭河、嘉陵江上游2个区块组成,涉及我市秦州区、麦积区、秦安县、甘谷县、武山县、清水县、张家川回族自治县7个县区的101乡镇、1942个行政村,重点治理区面积8717km2,占全市国土总面积的61.05% (见附件2)。

该区域目前水土流失治理程度较低,土地利用结构单一,农村经济生态建设效益低下,水土流失较为严重,对当地和下游造成严重水土流失危害。

要调动社会各方面的资源及积极性,开展水土流失综合治理,改善生态环境及当地生产生活条件,实现山青水净、村美民富。

本公告自发布之日起执行,各县区、各有关部门要按照有关法律法规规定,认真做好水土流失预防和治理工作。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天水市麦积区
渭河城区段防洪及生态治理工程简介
麦积区渭河城区段防洪及生态治理工程,上起藉河入渭河的交汇口,下至渭河二号公路桥以下的颖川河口,治理河段全长4500m 。

通过本工程的建设,可营造出景观水面、滨河生态公园、路、桥等为一体的优美环境,形成麦积区一道靓丽的风景线。

一、工程规模
1、治理河段长度4500m ; 2 、河道疏竣长度4500m ; 3、生态绿地面积,北岸滨河生态公园311亩,南岸绿化带81亩,蓄水景观808亩;4、蓄水阶梯2级,蓄水区长度3350m,蓄水区宽度116—178m,设计蓄水深度0.3—3.5m,设计蓄水容积80万m3;5、浑洪槽4500×130m,泄洪流量标准1740 m3 / s ( 5年一遇),浑水槽、滨河公园联合泄洪6430 m3 / s ( 100年一遇)。

二、主要建筑物及设备
1、堤防加高及改建工程3354m,其中:左岸需加高改建长度850m;右岸改建长度2504m。

左岸堤防护坡改建工程改建长度850m,护坡比1: 3,护坡形式采用格宾石护垫,上植草皮;
2、中隔墙工程,长度3250m,断面形式采用钢筋砼箱涵形式,墙高在河床以上5m;
3、生态公园子堤工程,子堤长度3472.38m,堤顶宽度6m,临水侧边坡1 : 2.5,护砌形式采用格宾石护垫,上植草皮;
4、橡胶坝工程,1 #橡胶坝高3. 5m,坝长178 .2m,2#橡胶坝高3.5m,坝长121.2m,副坝高2m,坝长100m;
5、充排水泵站工程3座,水泵3台/套;
6、防渗工程防渗形式利用复合土工膜水平防渗,防渗面积53. 89
—1 —
万m2,埋置于深泓线以下0.5m ;7、污水截流工程,跌水井宽度/深度为10 /2.5m , 排水管长度841m,排水管管径800mm,设计流量0.3m /s;8、为了保证蓄水区引蓄清水,在浑水槽前端设置副坝一座,坝长100m,坝高2m , 在坝前17.5m 处设置引水闸一座,闸孔尺寸2×2m;9、中隔墙上游进口为临时封堵段,长848m,采用自溃沙质子堤挡水,不设防护措施。

三、主要工程量、材料及投资
主要工程量:砂砾石开挖281.86万m3,砂砾石填筑210.45万m3,砼11.30万m3,砌石2.70万m3,钢筋2196t,复合土工膜74.35万m2。

主要材料量:水泥3.57万t ,钢筋2170.76t,板仿材570.70m3,砂子10.28万m3,碎石8.83万m3,块石5.74万m3,柴油2081.16t,汽油10.71t,劳力66.33万工日。

工程建设工期为19个月,工程总投资27588 . 10万元。

四、工程效益
麦积区渭河城区段防洪及生态治理工程的建设,改变了城区段河道内污水横流,杂草丛生,以及麦积区缺少观赏水面的状况,将使城区环境得到极大改善,满足行洪、排涝、蓄水、水生态等要求,具有水资源可持续发展的特性。

通过水景观、水生态、水文化的建设,营造居住舒适、环境美观、水清岸绿、和谐自然的生存和发展空间,创造出独具特色的城市景观,必将进一步促进天水旅游业的发展,极大的提高外部资金吸引力,带动沿河两岸及周边区域房地产升值,并对当地经济的发展产生联动效应,从而促进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2 —
省发改委农经处处长杨新民甘肃省水利厅总工程师翟自宏实地勘察麦积区渭河城区段防洪及生态治理工程
—3 —。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