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高考物理全国卷一 试卷分析

合集下载

2019年全国高考物理试题简析(全国1卷)

2019年全国高考物理试题简析(全国1卷)

2019年全国高考物理试题简析(全国1卷)范青林2019年的高考已经拉下了帷幕,这也是山东最后一届综合考试,研究好高考试题,回顾过去的备考过程,对于3+3模式也具有承上启下的作用。

一、今年物理高考试题分析1.考查主干知识和核心内容不改变从试题分布来看,考查的知识仍然是物理中的核心内容和主干知识。

选择题考查了氢原子能级、电场与平衡、动量定理、安培力与电路、匀变速直线运动、动态平衡、电磁感应、万有引力与航天。

实验题仍然是一力一电,分别是打点计时器和电表改装测电阻,没有偏题和怪题。

两道大题分别是带点粒子在磁场中的运动,力与运动、碰撞的结合。

选修考查了热力学第一定律和压强的微观解释,气体实验定律中的打气问题。

这些知识与内容均为考试大纲重点要求的内容,在平时的练习和复习中也是高频出现的内容,因此学生看见这些试题不会陌生和紧张。

2.注重常规题型、常规方法的考查今年的试题题型和方法属于常规类型,甚至有部分试题几乎就是和平时做过的试题一样,如19题以斜面和滑轮为模型的动态平衡问题,太熟悉不过了;还有20题以一个圆形线圈一半在磁场中为模型的电磁感应与电路的内容。

实验题的22题考查打点计时器打出的纸带求瞬时速度和加速度,可以说做了三年的试题了。

第一个大题24题考查带电粒子在有界磁场中的运动也是常规模型,考查了常规思路与方法。

最后的选修试题气体实验定律中的充气和放气问题,也是属于经典题型。

总之,通篇试题不追求偏和怪,基本以常规题型和常规方法的考查为主。

3.以科技和生活为背景,考查物理知识在生产生活中的应用在注重考查主干知识和核心内容的同时,在试题中融入了科技与生活。

如16题考查了火箭喷气问题,18题考查了投篮中的起跳问题,但都属于比较简单和常见,题干内容并不复杂,没有一味最求“新”来难为学生。

总之,做完整套试题后,给人的感觉是试题比平时考试要顺心,不会刻意制造陷阱让学生掉进去。

当然,从整套试题来看也有一定的灵活性和区分度,选择题的最后一题、电学实验的最后一小问、25题的最后一问,都有一定的难度。

2019年高考全国Ⅰ物理评析

2019年高考全国Ⅰ物理评析

2019年高考全国Ⅰ物理评析2019年全国Ⅰ物理试卷难度适中,题型较为多样,有选择、填空、计算和简答题。

难度相对均衡,出现了一些新颖题型和考点,考查了学生对物理知识的掌握和应用能力。

一、选择题评析全国Ⅰ物理试卷选择题部分有20个小题,共计40分。

难度适中,考查面广,覆盖了光、力学、电学、热学等多个领域。

部分题目涉及到应用场景,考查了学生对物理知识的应用能力。

总体来说,选择题考查了学生基础知识的掌握情况,对于想要高分的学生,要把握好每一个选项的细节,减少失分。

二、填空题评析填空题部分难度较大,有一些考点比较深入,如热传导、电路分析和光学像差等。

有一些题目需要结合图像进行分析和解答,考查了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和综合应用能力。

填写答案时需注意精度和单位。

三、计算题评析计算题部分试题设计充分考虑到了物理知识的应用,考点涵盖了光学成像、力学动力学和电路分析等。

有的题目在计算过程中需要结合图像进行分析,考查了学生的综合应用能力。

计算时需注意单位和数据精度,避免计算出现错误。

解答时要注重过程的论证和说明,体现物理思维和逻辑思维的魅力。

四、简答题评析简答题部分难度较大,有一些需要深入理解物理的基本原理和概念。

设计了光学成像、力学运动和电路等多个考点,主要考查学生的物理思维和理解能力。

在解答时要理清思路,准确回答问题,注重简明扼要。

总之,2019年全国Ⅰ物理试卷难度适中,涵盖了多个考点,考查了学生的知识面和能力水平。

要想取得好成绩,需要学生熟练掌握物理知识,注重细节,做到精准、全面答题。

2019年高考全国卷物理试题评析

2019年高考全国卷物理试题评析

2019年全国高考理综新课标卷I——物理选择题的赏析摘要:本文对2019年全国高考理综新课标卷I物理选择题进行了研究,发现了考试试题的变化特点,以及解决高考试题的基本方法,对课堂教学具有指导意义。

关键词:高考真题基本方法课堂教学一、总体评价1.试题结构不变,难度基本不变,考点略有变化2019年全国高考理综新课标卷I物理试题与去年相比,题目数量和结构保持不变,8道选择题中,单选题均为第14~18题,多选题均为第19~21题。

今年选择题难度和去年相比基本保持不变,多数为常见题型,难度适中。

总体来看,今年的选择题题型有所变化,单选题近代物理1个,力学2个,电磁学2个,多选题力学2个,电磁学1个。

2018年单选题力学3个,电磁学2个,多选题力学1个,电磁学2个。

今年考查了近代物理,去年没有考查;去年单独考查天体运动,今年把万有引力定律与其他知识点放在一起考查。

2018年物理选择题与2019年物理选择题涉及的考点分别如表1、表2所示。

2.突出物理主干知识,注重知识点间的融合试题以物理学科素养为导向,更加注重对核心物理概念和规律的考查,更加注重各知识点间的融合。

如第15题带电体在电场中的平衡问题,第19题多物体的动态平衡问题,第20题电磁感应问题,把楞次定律、左手定则,法拉第电磁感应定律、电阻定律等核心知识有机融合在一起,第21题把物理过程与运动图像有机结合,把牛顿第二定律、机械能守恒定律、简谐运动等知识点融合在一起。

这些都属于综合分析的问题,有效地考查了考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3.注重物理知识与生产生活的联系,激发学生的创造热情物理知识来源于生活,来源于生产实践。

试题注重运用物理知识解决生产生活中的问题,树立劳动观念,激发学生的创造热情。

如第16题以我国正在研制的“长征九号”大推力新型火箭发动机为背景,考查动量定理,第18题以篮球架下的运动员原地垂直起跳扣篮为背景,考查匀变速直线运动的规律。

这些试题情景新颖,科学合理,不偏不怪,引导考生关注身边日常生活中的物理问题,促进考生学以致用。

2019年高考全国Ⅰ物理评析

2019年高考全国Ⅰ物理评析

2019年高考全国Ⅰ物理评析2019年高考全国I物理试题总体来说考查了学生对物理知识的掌握程度和物理问题的分析能力。

试题整体难度适中,试题设计较为合理,考查范围也比较广泛。

以下是具体评析:一、题型分布情况:本次试题考查了选择题、填空题、解答题和实验操作题四种题型,各题型分布情况较为均匀,对学生的综合能力有较全面的考查。

1.选择题共有15小题,题型为单选题。

涉及了力学、热学、光学、电磁学等多个领域,并且涉及的知识面较为广泛。

在适当范围内考查了学生对知识点的掌握情况。

2.填空题共有5小题,题型为填空题。

主要考察了对物理公式、物理概念等知识点的掌握程度,较简单。

3.解答题共有5小题,题型为解答题。

主要考查了学生对物理问题的分析和解答能力。

在设计上,难度适中、贴近生活,考察了学生对物理现象的理解和应用能力。

4.实验操作题共有2小题,题型为实验操作题。

对实验仪器的使用和实验原理的理解进行了考察,考查了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和实验设计能力,较为符合考试要求。

二、知识考查情况:1.力学试题设计了力的平衡、合力、摩擦力、重力势能、机械能守恒等知识点。

在力学部分考查了学生对基本力学概念的理解程度,难度适中。

2.热学试题设计了热传递、气体定容定压过程、比热容等热学知识点。

涉及了热学的基本原理和公式运用,对学生的综合应用能力进行了考查。

3.光学试题设计了凸透镜成像、光的反射定律等光学知识点。

考查了学生对光学基本原理的理解,但难度稍大。

4.电磁学试题设计了电场力、电流、电阻等电磁学知识点。

对电路分析、电场分布等进行了考查,难度适中。

5.其他试题还设计了电磁感应、实验设计等知识点的考查,覆盖了物理学科的多个领域。

试题对各个知识点的考查比较均衡,但在难度和深度上仍存在一些差异,部分知识点考查的难度稍大。

三、题目分析:1.选择题选择题中有部分题目考查了物理概念的掌握和对公式的运用能力,也有一些题目考查了物理问题的分析能力。

整体来说,选择题难度适中,但有几道题目在题干描述上存在一些模糊性,可能会影响学生的答题准确性。

2019年高考全国Ⅰ物理评析

2019年高考全国Ⅰ物理评析

2019年高考全国Ⅰ物理评析
2019年高考全国I卷物理考试已经结束,相信各位考生都已经迫不及待地想知道自己的考试表现了。

本文将对2019年全国I卷物理考试进行详细的评析,希望能够帮助大家更好地了解自己的考试情况,为今后的学习和备考提供一些参考。

第一部分:选择题
一、选择题整体难度评述
2019年全国I卷物理选择题整体上看,难度相对较大,试题内容跨度广,涉及面较广,在理解题目、分析题意、确定答案上存在一定的难度。

考生在复习备考时,要注意拓宽物
理知识面,注重知识的应用和联系,提高解题能力。

1. 难题分析:全国I卷物理选择题中难题主要聚焦在机械运动和能量守恒、电磁感应和电磁波、光学、原子核物理等方面,以及需要考生对物理规律和现象进行深入理解和应用。

2. 涉及范围广:选择题考察的知识面较广,题目涉及到了力学、热学、电磁学、光学、原子核物理等各个方面的知识。

3. 考查技巧:有不少题目需要考生具备较强的物理思维和分析问题的能力,需要考
生充分理解题目要求,掌握解题技巧。

2019年全国I卷物理解答题难度适中,题目内容紧扣课标要求,注重基础知识、考查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应用能力。

二、具体评议
1. 命题规律:本次考题注重考查学生对基本物理概念的理解和应用,题目设置贴近
日常生活和实际应用,考察学生的物理常识和基本技能。

2019年全国I卷物理考试整体难度适中,试题贴合教学大纲,注重考查学生的基础知识、物理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希望本文对大家了解2019年高考全国I卷物理考试有所帮助,希望各位考生能够在今后的学习备考中有所收获,取得理想的成绩。

2019年高考物理试题分析与反思

2019年高考物理试题分析与反思

2019年高考试题(全国Ⅰ卷)分析与反思江西省彭泽县第一中学许忠华2019年高考大幕终于落下,各位老师对试题研究和理解也开始了,本人感触最深的就是考纲的指导作用,2019年考纲中提出“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而2018年是“德智体”全面发展,今年语文作文就考了“劳动是美德”,2019年提出的“创新能力”在多科中都有所体现如:数学知识点顺序创新;物理中计算题考点创新,选修3-3第1小题做填空有所创新。

2019年提出“综合能力”在物理25题淋漓尽致体现、数学压轴题也用到多个知识点才能解决,现就物理各题型分析如下:16.最近,我国为“长征九号”研制的大推力新型火箭发动机联试成功,这标志着我国重型运载火箭的研发取得突破性进展。

若某次实验中该发动机向后喷射的气体速度约为3 km/s,产生的推力约为4.8×106 N,则它在1 s时间内喷射的气体质量约为A.1.6×102 kg B.1.6×103 kg C.1.6×105 kg D.1.6×106 kg18.如图,篮球架下的运动员原地垂直起跳扣篮,离地后重心上升的最大高度为H。

上升第一个4H所用的时间为t1,第四个4H所用的时间为t2。

不计空气阻力,则21tt满足A.1<21tt<2 B.2<21tt<3 C.3<21tt<4 D.4<21tt<519.如图,一粗糙斜面固定在地面上,斜面顶端装有一光滑定滑轮。

一细绳跨过滑轮,其一端悬挂物块N。

另一端与斜面上的物块M相连,系统处于静止状态。

现用水平向左的拉力缓慢拉动N,直至悬挂N的细绳与竖直方向成45°。

已知M始终保持静止,则在此过程中A.水平拉力的大小可能保持不变B.M所受细绳的拉力大小一定一直增加C.M所受斜面的摩擦力大小一定一直增加D.M所受斜面的摩擦力大小可能先减小后增加21.在星球M上将一轻弹簧竖直固定在水平桌面上,把物体P轻放在弹簧上端,P由静止向下运动,物体的加速度a与弹簧的压缩量x间的关系如图中实线所示。

2019年高考全国Ⅰ物理评析

2019年高考全国Ⅰ物理评析

2019年高考全国Ⅰ物理评析
2019年高考全国Ⅰ物理试卷是中国高考物理科目的一部分,也是全国有许多千千万万同学所关注的考试。

2019年的试卷分为A、B两个版本,每个版本都有两道填空题和10道选择题,一共50分。

下面我们就来对2019年高考全国Ⅰ物理试卷进行评析。

我们来看填空题部分。

试卷的填空题主要考察了学生对物理基础知识的掌握程度。

第1题是利用居里磁温标量量某物质的铁磁性质。

做题时需要认真分析题干中的信息,结合知识点来解答。

第2题是计算处于二维平静水容器内的小球体上浮力的大小。

这类题目需要学生对浮力的概念有着清晰的认识,并且对相关公式和计算方法有一定的掌握,才能顺利解答。

接下来是选择题部分。

试卷的选择题主要考察了学生对物理理论与实践的应用能力。

第3题是关于一个直线电场产生的电势差和势能变化的问题。

此类题目需要学生对电场及其相关定律有着较深的理解,并且能够运用公式和定律进行计算。

第4题要求考生在光具中观察天体时,讨论两种望远镜比较的视场角大小。

解答此类问题需要考生有对光学原理的理解,能够进行运用和归纳。

2019年高考全国Ⅰ物理试卷的难度适中,区分度较好。

填空题及选择题的题目涵盖了物理课程的核心知识点,并且融入了实践的举例及计算题目,有助于考生对知识的深入理解。

这也提醒着我们,在备考时应当注重对基础知识点的掌握,同时也要注重对实际问题的分析与解决能力的培养。

希望同学们在备考中能够充分发挥自己的潜力,取得优异的成绩!。

2019年全国统一高考物理试卷以及答案解析(全国1卷)

2019年全国统一高考物理试卷以及答案解析(全国1卷)

第1页(共18页)绝密★启用前2019年高考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全国1卷)物理注意事项: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

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它答案标号。

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

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3.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一、选择题:本题共8小题,每小题6分,共48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第1~5题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第6~8题有多项符合题目要求。

全部选对的得6分,选对但不全的得3分,有选错的得0分。

1.(6分)氢原子能级示意图如图所示。

光子能量在1.63eV ~3.10eV 的光为可见光。

要使处于基态(n =1)的氢原子被激发后可辐射出可见光光子,最少应给氢原子提供的能量为()A .12.09eVB .10.20eVC .1.89eVD .1.51eV 2.(6分)分)如图,如图,如图,空间存在一方向水平向右的匀强电场,空间存在一方向水平向右的匀强电场,空间存在一方向水平向右的匀强电场,两个带电小球两个带电小球P 和Q 用相同的绝缘细绳悬挂在水平天花板下,两细绳都恰好与天花板垂直,则()A .P 和Q 都带正电荷B .P 和Q 都带负电荷C .P 带正电荷,Q 带负电荷D .P 带负电荷,Q 带正电荷3.(6分)最近,我国为“长征九号”研制的大推力新型火箭发动机联试成功,这标志着我国重型运载火箭的研发取得突破性进展。

若某次实验中该发动机向后喷射的气体速度约为3km/s ,产生的推力约为4.8×106N ,则它在1s 时间内喷射的气体质量约为( ) A .1.6×102kg B .1.6×103kg C .1.6×105kg D .1.6×106kg 4.(6分)如图,等边三角形线框LMN 由三根相同的导体棒连接而成,固定于匀强磁场中,线框平面与磁感应强度方向垂直,线框顶点M 、N 与直流电源两端相接。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9高考物理全国卷一试卷分析
2019年高考物理试题严格遵循考试大纲,以物理观念、科学思维、科学探究、科学态度与责任的物理学科素养为导向,更加注重对核心物理概念和规律的考查,鉴别学生的基本学科素养,引导学生夯实学习发展的基础,促进课堂回归教材。

选择部分是熟悉的常规题型,整体难度平稳过渡。

14题考查能级跃迁;15题考查电场受力、库仑定律;16题以我国正在研制的“长征九号”大推力火箭发动机为背景,考查学生应用动量定理计算发动机在单位时间内喷射的气体质量,引导考生关注我国在重型运载火箭研发方面的进展;17题考查磁场安培力、等效长度、电路的电流关系;18题考查竖直上抛运动,以青少年酷爱的篮球运动为载体,体现了德智体美劳的考查方向;19题考查动态分析,受力平衡;20题考查电磁感应;21题考查天体与能量结合。

实验部分考查了基本的实验技能,在试题的设计中,要求学生熟练掌握实验原理,反思实验结果,进行误差分析,提出改进的措施。

通过增强试题的开放性和探究性,着重考查学生的实验能力。

22题考查匀变速直线运动中纸带的处理方法和注意事项;第23题考查电流表的改装和核对以及误差分析。

全国1卷中的计算题也注重基础、强调主干,淡化解题技巧,突出考查学生运用基本物理规律解决问题的能力,促进学生学科素养的提升。

24题考查电场加速,磁场偏转,无场区匀速运动,重视对基本运动的考查,难度不大,考生可以驾驭。

自2017年选修3-5首次纳入必考部分,试卷14题就对动量进行了考查,及时到位,很好地落实了考试内容改革的方向。

以及后面的第17题里也通过核反应来对3-5的原子物理知识进行了进一步考查。

2018年24题考查动量中的爆炸问题,考查的比例明显增加,难度也有所增加。

2019年更是众望所归以压轴题形式呈现在考生面前,在25题中对动量进行了考查,今年物理试题还突出了图像的呈现方式,考查信息加工能力;增强开放性和探究性,加强图形结合能力的考查。

选考部分主要考查气体实验定律、热力学第一定律、光的反射和折射、机械振动与机械波等主要内容,难度与2018年相当。

物理学科中许多知识来源于生产劳动实践,上升为理论后指导生产实践,从而更好地为生产实践服务。

2019年高考物理试题加强与生产劳动的结合,引导学生关注生产劳动中的物理现象,以及运用物理知识解决生产劳动中的物理问题,引导学生树立劳动观念。

全国I 卷第33(2)题以材料加工中广泛应用的热等静压设备为背景,要求考生分析相应的气体变化过程,建立物理模型并应用气体定律解决问题,引导考生关注生产劳动中的物理原理。

理综卷物理部分,体现了以基础知识为依托,以能力考查为主旨的指导思想。

在保持历年来一贯的严谨的科学性和规范性的基础上,同时注重基础、体现方法、突出思想、考查能力,力求公平、公正、客观、全面。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