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12有理数的加法运算律

合集下载

1.3.1.2有理数加法的运算律

1.3.1.2有理数加法的运算律

练习4:足球循环赛中,红队胜黄队4:1,黄队胜 蓝队1:0,蓝队胜红队1:0,计算各队的净胜球数。 分析:每个队的进球总数记为正数,失球总数记为 负数,这两数的和为这队的净胜球数。
解: 红队: 4+( -2)=2 黄队:2+( -4)= -2 蓝队:1+( -1)=0 答:红队净胜球数为2,黄队净胜球数为-2, 蓝队净胜球数为0.
1.3 有理数的加减法
1.3.1.2 有理数加法的运算律
问题1:在小学中我们学过哪些加法的运算律? ①加法的交换律a+b=b+a;
例:5+3=3+5 ②加法的结合律a+(b+c)=(a+b)+c; 例:53.7+(36.3+10)=(53.7+36.3)+10
问题2:加法的运算律是不是也可以扩充到有理数范围?
练习:出租车司机小李某天下午营运全是在东西走向的大
道上行驶,如果规定向东行驶为正 ,向西行驶为负,这天下午 行车里程如下(单位:千米):+10,-3,+16,-11,+12, -10,+5,-15,+18,-16. (1)当最后一名乘客被送到目的地时,距出车地点的距离为多少 千米? (2)若每千米的营运额为7元,则这天下午的营运额为多少?
(1)10+(-3)+16+(-11)+12+(-10)+5+(-15) 解: +18+(-16)=6(千米),当最后一名乘客被送到 目的地时,距出车地点的距离为6千米 (2)(|10|+|-3|+|16|+|-11|+|12|+|-10|+|5|+|- 15|+|18|+|-16|)×7=812(元),则这天下午的营运 额为812元
4、相加得到整数的几个数先相加——“凑整法”

人教版七年级数学上册 1.3.1.2有理数的加法运算律 同步训练卷

人教版七年级数学上册    1.3.1.2有理数的加法运算律   同步训练卷

人教版七年级数学上册1.3.1.2有理数的加法运算律同步训练卷一、选择题(共10小题,3*10=30)1.对算式(-8)+(+6)+(+18)运用加法交换律正确的是( )A.(-8)+(-18)+(+6)B.(+8)+(-6)+(+18)C.(+6)+(-18)+(+8)D.(-8)+(+18)+(+6)2.下列变形,运用运算律正确的是( )A .2+(-1)=1+2B .3+(-2)+5=(-2)+3+5C .[6+(-3)]+5=[6+(-5)]+3D .13+(-2)+⎝⎛⎭⎫+23=⎝⎛⎭⎫13+23+(+2)3.计算33+(-32)+7+(-8)的结果是( )A .0B .2C .-1D .54.下面的计算运用的运算律是( )-13+3.2+⎝⎛⎭⎫-23+7.8=-13+⎝⎛⎭⎫-23+3.2+7.8=-⎝⎛⎭⎫13+23+(3.2+7.8)=-1+11=10. A .加法交换律B .加法结合律C .先用加法交换律,再用加法结合律D .先用加法结合律,再用加法交换律5.下列运算中正确的是( )A .7+13+(-8)=13B .(-3.5)+4+(-3.5)=4C .334+(-334)+(-3)=-3 D .3.14+(-7)+3.14=-86. 某地一天早晨的气温是-3 ℃,到中午升高了5 ℃,下午又降低了3 ℃,到晚上又降低了5 ℃,则晚上的气温是( )A .6 ℃B .10 ℃C .-6 ℃D .-8 ℃7.对于算式⎝⎛⎭⎫-12+14+⎝⎛⎭⎫-25+⎝⎛⎭⎫+310,下列运算律运用恰当的是( ) A.⎣⎡⎦⎤⎝⎛⎭⎫-12+14+⎣⎡⎦⎤⎝⎛⎭⎫-25+⎝⎛⎭⎫+310 B.⎣⎡⎦⎤14+⎝⎛⎭⎫-25+⎣⎡⎦⎤⎝⎛⎭⎫-12+⎝⎛⎭⎫+310 C.⎝⎛⎭⎫-12+⎣⎡⎦⎤14+⎝⎛⎭⎫-25+⎝⎛⎭⎫+310 D.⎣⎡⎦⎤⎝⎛⎭⎫-12+⎝⎛⎭⎫-25+⎣⎡⎦⎤14+⎝⎛⎭⎫+310 8.计算(-20)+379+20+⎝⎛⎭⎫-79,最简便的做法是( ) A .把一、三两个加数结合,二、四两个加数结合B .把一、二两个加数结合,三、四两个加数结合C .把一、四两个加数结合,二、三两个加数结合D .把一、二、四这三个加数先结合9.在数+6,-1,15,-3中,任取三个不同的数相加,其中和最小的是( )A .-3B .-1C .3D .210.在防范新冠病毒疫情的例行体温检测中,检查人员将高出37 ℃的部分记作正数,将低于37 ℃的部分记作负数,体温正好是37 ℃的记作“0”.一人在一周内的体温结果分别为+0.1,-0.3,-0.5,+0.1,+0.2,-0.6,-0.4,那么该人一周中测量体温的平均值是( )A .37.1 ℃B .37.31 ℃C .36.69 ℃D .36.8 ℃二.填空题(共8小题,3*8=24)11.计算:(-32)+72+(-8)=____.12. 运用加法结合律计算:[10+(-6)]+(-7)=10+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3.检修小组从A 地出发,在东西路上检修线路,如果规定向东行驶为正,向西行驶为负,一天中行驶记录如下(单位:千米):-4,+7,-9,+8,+6,-4,-3.则收工时在A 地的____边____千米处.14.等式5+(-3)+7+(-9)+12=(5+7+12)+[(-3)+(-9)]运用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3有理数的加减法本节总结

1.3有理数的加减法本节总结

1.3有理数的加减法本节总结:知识1:有理数的加法法则:⑴同号两数相加,取相同的符号,并把绝对值相加.⑵绝对值不相等的异号两数相加,取绝对值较大的加数的符号,并用较大的绝对值减去较小的绝对值.互为相反数的两个数相加得0.⑶一个数同0相加,仍得这个数.有理数加法速记口诀:同号相加一边倒,异号相加大减小,符号跟着大的跑;绝对值相等“0”正好。

有理数的加法运算律加法交换律:a+b=b+a加法的结合律:(a+b)+c=a+(b+c)方法:①互为相反数的两个数先相加——“相反数结合法”②符号相同的两个数先相加——“同号结合法”③分母相同的的数先相加——“同分母结合法”④几个数相加得到整数——“凑整数”⑤整数与整数,小数与小数相加——“同行结合法”。

知识点2:有理数的减法法则:已知两个数的和与其中一个加数,求另一个加数的运算,叫做减法,减法是加法的逆运算。

有理数的减法可以转化为加法来进行:减去一个数,等于加上这个数的相反数。

a—b=a+(—b) a+b—c=a+b+(—c)知识点3:加减法混合的方法和步骤:(1)运用减法法则则将有有理数混合运算中的减法转化为加法,统一成代数和的形式;(2)运用加法则、加法交换律、加法结合律进行简便运算。

知识点4:有理数的比较大小:当a—b>0,a>b;当a—b=0,a=b;a—b<0,a<b。

1.计算1—2的结果是,|—3|—2=2.当b<0,a,a—b,a+b,中最大的数是,最小的数是3.若两个数的和是—27,其中一个数比8的相反数小2,则另外一个数是4.某市某天的最高气温是5℃,最低温度是—1℃,这天的温差是5.—3,—14,7的和比它们绝对值的和小6.在正整数中,前50个偶数的和,减去前50个奇数的和的差是7.口算:3-8= -4+7= -6-9= 8-12= -15+7= 0-2= -5-9+3= 10-17+8= -3-4+19-11= -8+12-16-23=8计算:-4.2+5.7-8.4+10 6.1-3.7-4.9+1.8 9+(—7)+10+(—3)+(—9))4.2()6.0()2.1()8(-+-+-+-12-(-18)+(-7)-15 -40-28-(-19)+(-24)-(-32)(-40)-(+28)-(-19)+(-24)-(32) (+4.7)-(-8.9)-(+7.5)+(-6))31()21(54)32(21-+-++-+ 3173312741++⎪⎭⎫ ⎝⎛-+75.9)219()29()5.0(+-++-)539()518()23()52()21(++++-+- )37(75.0)27()43()34()5.3(-++++-+-+-新人教数学七年级上册第1.3有理数的加减法测试题一、填空题(每小题3分,共24分)1、+8与-12的和取___号,+4与-3的和取___号。

《有理数的加减》 知识清单

《有理数的加减》 知识清单

《有理数的加减》知识清单一、有理数的概念有理数是整数(正整数、0、负整数)和分数的统称。

有理数可以用分数的形式表示,其中分母不为 0。

例如:5 是整数,属于有理数;05 可以写成 1/2,也是有理数;-3 是负整数,同样是有理数。

二、有理数的加法1、同号两数相加(1)两个正数相加,取相同的符号,并把绝对值相加。

例如:+3 ++5 =+8(2)两个负数相加,取相同的符号,并把绝对值相加。

例如:-3 +-5 =-82、异号两数相加(1)绝对值不相等时,取绝对值较大的数的符号,并用较大的绝对值减去较小的绝对值。

例如:+5 +-3 =+2(2)绝对值相等时(即互为相反数的两个数相加),和为 0。

例如:+3 +-3 = 03、一个数同 0 相加,仍得这个数。

例如:0 + 5 = 5有理数加法运算的步骤:(1)确定和的符号;(2)计算和的绝对值。

加法运算律:(1)加法交换律:两个数相加,交换加数的位置,和不变。

即 a + b = b + a 。

(2)加法结合律:三个数相加,先把前两个数相加,或者先把后两个数相加,和不变。

即(a + b) + c = a +(b + c) 。

三、有理数的减法有理数的减法法则:减去一个数,等于加上这个数的相反数。

例如:5 3 = 5 +(-3) = 2用字母表示为:a b = a +(b)有理数减法运算的步骤:(1)将减法转化为加法;(2)按照有理数加法的法则进行计算。

四、有理数加减混合运算1、把有理数的加减混合运算统一成加法运算。

例如:3 5 + 2 可以写成 3 +(-5) + 22、写成省略加号和括号的形式。

例如:3 +(-5) + 2 可以写成 3 5 + 2在进行有理数加减混合运算时,可以运用加法交换律和结合律简化运算。

五、实际应用中的有理数加减在日常生活中,有理数的加减有着广泛的应用。

例如,在财务方面,计算收支的盈余或亏损;在温度的测量中,计算温度的升降变化;在行程问题中,计算路程的增减等。

1.3.1.2有理数的加法运算律(教案)

1.3.1.2有理数的加法运算律(教案)
二、核心素养目标
本节课的核心素养目标主要包括:
1.培养学生的逻辑推理能力,通过探索有理数的加法运算律,让学生理解数学规律的严谨性和逻辑性。
2.提高学生的数学运算能力,使学生能够熟练运用加法运算律简化计算,提高解题效率。
3.增强学生的问题解决能力,通过将加法运算律应用于实际问题,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在应用方面,可以给出复合的数学问题,如计算温度变化、计算球赛的得分变化等,让学生运用加法运算律来解决问题。
2.教学难点
-理解加法运算律的普遍适用性:对于初学者来说,理解这一运算律不仅仅适用于正数,而是对所有有理数都适用,这是一个难点。
-理解加法运算与括号的关系:学生在初次接触括号时,可能不理解括号改变计算顺序的原理。
(二)新课讲授(用时10分钟)
1.理论介绍:首先,我们要了解有理数加法运算律的基本概念。有理数加法运算律指的是,对于任意有理数a、b、c,(a+b)+c等于a+(b+c)。这一规律是数学运算中的重要基础,它帮助我们简化计算过程,提高解题效率。
2.案例分析:接下来,我们来看一个具体的案例。比如,计算(-2)+3+(4)时,我们可以先计算(-2)+3得到1,然后再加上4得到5,或者直接将3和4相加得到7,再与-2相加得到5,结果相同。这个案例展示了加法运算律在实际中的应用。
在实践活动和小组讨论中,学生们表现出了很高的积极性。他们不仅能够将所学的知识应用到解决实际问题中,还能通过小组合作来加深理解。不过,我也注意到,有些小组在讨论时可能会偏离主题,这或许是因为我对讨论主题的引导不够明确。为此,我应该在未来的教学中提供更具体的讨论指南,确保讨论内容紧扣教学目标。
此外,我也意识到,在总结回顾环节,虽然大多数学生对今天的课程内容有了较好的掌握,但仍有部分学生可能存在疑问。为了更好地帮助学生,我需要改进我的教学方法,比如提供更多的个别辅导时间,或者鼓励学生在课后主动寻求帮助。

有理数的加法运算律

有理数的加法运算律

=-1
[8+(-5)]+(-4) =8+[(-5)+(-4)]
我们能发现:有理数的加法满足结合律
即:(a+b)+c=a+(b+c)
例1
16+(-25)+24+(-35)
解:原式=16+24+(-25)+(-35)……加法交换律 =(16+24)+[(-25)+(-35)]
……加法结合律
=40+(-60) =-20
第一章
有理数
1.3.1 有理数的加法运算律
知识回顾
有理数的加法法则: 1、同号两数相加,取 相同 符号,并把绝对值 相加 ; 2、绝对值不相等的异号两数相加,取绝对值 较大 的加数 的符号,并用 较大 的绝对值减去 较小 的绝对值. 互为相反数 的两个数相加得0; 3、一个数同0相加,仍得 这个数 。
例2
3 2 2 2 (6 ) (5 ) (4 ) (1 ) 5 3 5 3
解:原式=
……加法交换 律 ……加法结合律
=11+(-4) =7
方法总结:在进行多个有理数相加时, 在下列情况下一般可以用加法交换律和加 法结合律简化运算: ①有些加数相加后可以得到整数时,可 以先行相加; ②有相反数可以互相消去,和为0,可以 先行相加; ③有许多正数和负数相加时,可以先把 符号相同的数相加,即正数和正数相加, 负数和负数相加,再把一个正数和一个负 数相加。
练一练
3+(-5)= -2 (-2)+3= 1 (-3)+(-8)= -11 8+(-3)= 5
探一探
20+(-30)= -10
(-30)+20= -10
20+(-30)=(-30)+20

有理数的加减混合运算_图文

有理数的加减混合运算_图文

8- 15 =-7;
(-8)- (-12) =4
例2.计算( )
例3下列变形中,正确的是
(1) 1-4+5-4=1-4+4-5; (2) 1-2+3-4=2-1+4-3; (3) 2-3-4+5=2-3+5-4; (4) 2-3-4+5=2-(3-4)+5; (5) 2-3-4+5=2-3-(4+5)
(-8)+ =-5; (-8)+ =-3;
8+ =-7;
(-8)+ =4
(-8)- =-5; (-8)- =-3;
8- =-7;
(-8)- =4
解:(-8)+ 3 =-5; (-8)+ 5 =-3;
8+ (-15 ) =-7;
(-8)+ 12 =4
(-8)- (-3) =-5; (-8)- (-5) =-3;
= -40+6 = -34
解题小技巧:运用运算律将正负数分别相加。
例2:0-1/2- 2/3 -(-3/4)+(-5/6)
❖ 解: 原式=0-1/2-2/3+3/4-5/6

=(-1/2+3/4)+(-2/3-5/6)

=(-2/4+3/4)+(-4/6-5/6)

= 1/4 +(-3/2)

=1/4-6/4
随堂练习
1、把(-6)+(-3)-(-2.5)-(+5)写成 加法的形式_(-_6)_+(_-3_)+_(+_2._5)_+(_- _ 写成省略的形
式__-6_-3_+2_.55)_-5___
2、把下列各式写成省略加号的和的形式,并说出它 们的两种读法. (1) (-12)-( + 8) +(-6) - (- 5)

有理数的加法运算律

有理数的加法运算律

分析
本题中,判断这个老板是盈利还是亏损,应先求出他销售 这10件玩具的总收入,然后与成本300元进行比较,若总收 入高于300元,则盈利;若总收入低于300元,则亏损;若 总收入等于300元,则不亏损也不盈利.可先求出各数与基准 数48元的差的和.,得到总的增减量,然后再求出总收入, 与成本300元比较.
7 12 3 87 (kg)
答:这7筐西红柿的总质量是87kg.
中考 试题
例1
某玩具店老板用300元购买了10件玩具,如果按自定的价格每 件玩具48元作为标准出售,超出的钱数记为正数,不足的钱数记 为负数,现记录如下(单位:元):+5,-2,+9,-6,-1,0,+3, -9,+4,-8,请你帮助这个老板计算一下,当他卖完这10件玩具 后,是盈利还是亏损?
3、下列各题计算运用运算律恰当吗?
(1)28 (19) 42 (21)
(19) (21) (28 42)
3 3 (2)( 3.75) (2 ) 5 (8.4) 5 4
3 3 (3.75) 5 (2 ) (8.4) 4 5
(1)把正数和负数分别结合在一起相加 (2)把互为相反数的结合,能凑整的结合 (3)把同分母的数结合相加
2.算一算: 1 16 25 24 (35) 2 3.48 5.33 9.52 5.33 (3.05)
3 1 2 3 1 3 2 3 3 2 1 5 4 5 4 3
中考 试题
例2
在1,-1,-2这三个数中,任意两数之和的最大值是( B ). A.1 B.0 C.-1 D.-3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新知探究
解:(1)+9+(-3)+(-5)+(+4)+(-8)+(+6)+ (-3)+(-6)+(-4)+(+10)
=9+10+(-3)+(-5)+(-8)+(-3)+6+(-6) +4+(-4)=19+(-19)=0 (千米) 即又回到了出发地. (2)|+9|+|-3|+|-5|+|+4|+|-8|+|+6|+|-3| +|-6|+|-4|+|+10|
=8+(-4) =4. 所以这10筐苹果的总重量为 30×10+4=304(千克)
新知探究
(3) ( 3 ﹢ -5 )﹢ -7 ﹦ -9 3 ﹢( -5 ﹢ -7 ) ﹦ -9
(4) ( 8 ﹢ -4 )﹢ -6 ﹦ -2 8 ﹢( -4 ﹢ -6 ) ﹦ -2
思考:(1)请用精炼的语言把你得到的结论概括出来. (2)你能用字母把这个规律表示出来吗?
新知探究
要点归纳
1.加法结合律: 在有理数加法中 ,两个数相加,交换 加数的位置,和不变.
=(-10)+0 =-10.
新知探究
(2) 5 ? (? 6) ? (? 1) . 67 6
.
新知探究
议一议
回顾以上例题的解答,思考:将怎样的加数结合在一 起,可使运算简便?
总结归纳
1.一般地,总是先把正数或负数分别结合在一起相加; 2.有相反数的可先把相反数相加,能凑整的可先凑整; 3.有分母相同的,可先把分母相同的数结合相加 .
54
5
?(3 1 ? 5 3)? ([ ? 2 3)?(? 8 2)]
44
5
5
? 9 ? 11
=-2
课堂小测
2.上周五一新股民买进某公司股票 1 000股,每股35 元,下表为本周内每日股票的涨跌情况 (单位:元):
星期 每股涨跌
一 二 三四 五 +4 +4.5 -1 -2.5 -6
则在星期五收盘时,每股的价格是多少?
新知探究
二 有理数加法运算律的应用
例3 每袋小麦的标准重量为 90千克,10袋小麦称
重记录如图所示,与标准重量比较, 10袋小麦总
zxxkw
学科网
计超过多少千克或不足多少千克? 10袋小麦的总
重量是多少?
91
91
91.5
91.3
88.7
88.8
89
91.2
91.8
91.1
新知探究 解法 1:先计算 10袋小麦的总重量
=9+3+5+4+8+6+3+6+4+10=58( 千米) 所以营业额为 58×2.4=139.2(元).
巩固练习
1.计算: (1)23+(-17)+6+(-22);
=(23+6)+[(-17)+(-22)] =29-39 =-10.
(2)(-2)+3+1+(-3)+2+(-4). =( 3+1+2 )+[ (- 2)+(- 3)+(- 4)] =6-9 =-3.
解:根据题意得 35+(+4)+(+4.5)+(-1)+(-2.5)+(-6)=34( 元)
答:每股的价格是 34元.
课堂小测
3.10筐苹果,以每筐 30千克为基准,超过的千克数 记作正数,不足的千克数记作负数,记录如下: 2, -4, 2.5, 3, -0.5, 1.5, 3, -1, 0, -2.5. 问这10筐苹果总共重多少千克? 解:根据题意,得 2+(-4)+2.5+3+(-0.5)+1.5+3+(-1)+0+(-2.5) =(2+3+3)+(-4)+[2.5+(-2.5)]+[(-0.5)+(-1)+1.5]
问题: 该县从 2013 年到 2016 年一共完成植树造林多
少亩?看谁算得又对又快 !
4500
新知探究
一 加法运算律
观察与思考
填一填:(1) 3 ﹢ -5 ﹦ -2 -5 ﹢ 3 ﹦ -2
(2) 13 ﹢ -9 ﹦ 4 -9 ﹢ 13 ﹦ 4
思考:(1)比较以上各组两个算式的结果 ,每组两个算 式有什么特征? (2)小学学的加法交换律在有理数的加法中还适用吗?
(-35)]
=40+ (- 60)=- 20
怎样使计算简 化的?这样做的
根据是什么 ?
把正数与负数分别相 加,从而使计算简化. 这样做既运用了加法 交换律又运用了加法 结合律.
新知探究
例2 计算: (1)(-2.48)+4.33+(-7.52)+( -4.33);
解:原式=[(-2.48)+(-7.52)]+[(+4.33)+(-4.33)]
七年级数学人教版·上册
第一章 有理数
1.3.2 有理数的加法运算律
授课人:XXXX
教学目标
1.能概括出有理数的加法交换律和结合律 . 2.灵活熟练地运用加法交换律、结合律简化运算 (重点、难点)
情景引入
情境引入
为了防止水土流失,保护 环境,某县从 2013年起开始实 施植树造林,其中 2013年完成 786亩,2014年完成957亩, 2015年完成1214亩,2016年完 成1543亩.
用字母表示为 a+b=b+a
2.加法结合律: 在有理数的加法中 ,三个数相加,先 把前两个数相加,或者先把后两个数相加,和不变.
用字母表示为 (a+b)+c=a+(b+c)
新知探究
例1 计算16+(-25)+24+(-35)
解: 16+(-25)+24+(-35)

学科网
16+24+
[(-
25

+
+1.5,-1,+1.2,+1.3,-1.3,-1.2,+1.8,+1.1.
1+1+1.5+( -1)+1.2+1.3+( -1.3)+(-1.2)+1.8+1.1 =[1+(-1)]+[1.2+(-1.2)]+[1.3+( -1.3)]+(1+1.5+1.8+1.1)
=5.4.
90×10+5.4=905.4.
比较两种解法.解法2 中使用了哪些运算律?
答:10袋小麦总计超过标准重量 5.4千克,总重量是
905.4千克.
新知探究
针对训练
某一出租车一天下午以文化中心为出发地在东西方向 营运,向东走为正,向西走为负,行车里程 (单位: km)依先后次序记录如下:
+9,-3,-5,+4,-8,+6,-3,-6,-4,+10. (1)将最后一名乘客送到目的地时出租车离出发地多远? 在出发地的什么方向上? (2) 若按每千米 2.4元计费,司机一个下午的营业额是多 少?
91+91+91.5+89+91.2+91.3+88.7+88.8+91.8+91.1 =905.4 再计算总计超过多少千克
905.4-90×10=5.4 答:10袋千克.
新知探究
解法2:每袋小麦超过标准重量的千克数记作正数,不 足的千克数记作负数, 10袋小麦对应的数为 +1,+1,
课堂小结

加法交换律:

a+b=b+a.






加法结合律:

(a+b)+c=a+(b+c) .
课堂小测
1.计算:
(1)1?(?
1)?
1
?(?
1)
23 6
?(1? 1)? ([ ? 1)?(? 1)]
3
2
6
? 4?2? 2 33 3
(2)3 1 ?(? 2 3)? 5 3 ?(? 8 2)
4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