钢轨伤损标准

合集下载

钢轨伤损-标准-检测与维修可修改文字

钢轨伤损-标准-检测与维修可修改文字
铝热焊接头气孔缺陷
典型钢轨伤损-缺陷类
焊接接头裂纹
典型钢轨伤损-疲劳类
轨头鱼鳞状剥离
典型钢轨伤损-疲劳类
钢轨表面剥离
典型钢轨伤损-疲劳类
轨头剥离严重时引发的掉块
典型钢轨伤损-疲劳类
轨头核伤及断轨典型钢轨伤损-磨耗类
钢轨波磨
1.2 焊接接头伤损
伤损现象及形成原因
提高钢轨硬度
➢ 钢轨耐磨性能随硬度增加。采用轨头全长淬火热处理 钢轨或合金钢轨,将钢轨头部硬度提高到340-370HB, 可显著延长曲线钢轨使用寿命。
科学合理的轮缘润滑
➢ 采用固体润滑。采用固体润滑时,曲线钢轨侧磨可维 持在0.02mm/Mt左右且基本无剥离。使用车载喷脂润 滑时,减磨效果相当但钢轨剥离严重。
钢轨材质不良
疲劳裂纹萌生及扩展
鱼鳞
麻点
剥离掉块 核伤及断轨
钢轨疲劳的减缓措施
改善钢轨材质
➢ 提高钢轨材料的纯净度。减少夹杂物,减少有害元素 及气体含量。
➢ 改进热处理工艺。轨头应具有足够深度和均匀的淬火 硬化层,细化珠光体晶粒。
➢ 采用优质合金钢轨。
合理地进行钢轨大机打磨
➢ 采用钢轨预打磨去除钢轨表面脱碳层; ➢ 采用钢轨定期打磨,提高钢轨磨耗速率,去除钢轨表
严格控制钢中夹杂物含量。要求A类(硫化物) 夹杂物≤2-2.5级,B类(氧化物)、C类(硅 酸盐)、D类(球状氧化物)夹杂物≤1.01.5级。
轨钢中非金属夹杂物要求/级
标准
TB/T2344 250 km/h 350km/h
A类(硫 B类(氧 化物) 化铝)
≤2.5 ≤2.5 ≤2.0
≤2.0 ≤1.5 ≤1.0
钢轨平直度要求/mm

钢轨重伤标准

钢轨重伤标准

钢轨重伤标准钢轨重伤标准钢轨作为铁路交通的基础设施之一,承载着列车的重量和运行的压力。

然而,在使用的过程中,钢轨也会受到各种因素的影响,可能会出现不同程度的损伤。

为了确保铁路的安全运行,需要制定一套钢轨重伤标准,对于损伤程度较为严重的钢轨进行修复或更换。

一般来说,钢轨的损伤可以分为轻度损伤、中度损伤和重度损伤三个等级。

具体的标准如下:1. 轻度损伤:轻度损伤主要指钢轨表面出现的一些小坑洞、划痕或者局部磨损。

这种损伤一般不会对列车的正常运行造成太大影响,但如果不及时修复,可能会逐渐扩大,进而影响到列车的稳定性和行驶安全。

因此,一旦发现轻度损伤,应及时进行维修和磨光处理,以保证钢轨的平整度和表面质量。

2. 中度损伤:中度损伤是指钢轨表面出现较深的坑洞、裂纹或者局部变形。

这种损伤已经超出了轻度损伤的范畴,对列车的正常运行会产生一定的影响。

如果不及时修复,中度损伤可能会进一步扩大,甚至引发更严重的问题,如钢轨断裂等。

因此,对于中度损伤的钢轨,应立即停止使用,并进行更换或者修复。

3. 重度损伤:重度损伤是指钢轨出现严重的破裂、变形或者断裂等情况。

这种损伤已经严重影响到列车的正常运行和行驶安全,必须立即停止使用,并进行更换。

重度损伤可能是由于长时间的使用或者外力冲击等原因导致的,如果不及时处理,将会对铁路交通造成严重危害。

除了以上三个等级的损伤标准外,还需要考虑以下几个因素:1. 损伤位置:钢轨的不同位置对列车运行的影响也不同。

例如,如果损伤出现在弯道上,将会对列车的稳定性产生更大影响;如果损伤出现在道岔处,将会对列车的转向产生更大影响。

因此,在制定钢轨重伤标准时,需要考虑到不同位置对列车运行的特殊要求。

2. 损伤数量:如果某一段铁路上同时出现多个钢轨损伤,将会对列车运行产生更大影响。

因此,在制定标准时,需要考虑到损伤数量对列车运行的综合影响。

3. 损伤类型:钢轨的损伤类型多种多样,如疲劳断裂、脱轨、焊接缺陷等。

钢轨、辙叉重伤标准

钢轨、辙叉重伤标准

钢轨重伤标准1.钢轨头部磨耗:垂磨大于10mm,侧磨大于17mm2.钢轨表面在任何部位有裂纹(包含螺孔裂纹、轨头下颚水平裂纹(透锈)、轨腰水平裂纹、轨头纵向裂纹、轨底裂纹);3.轨端或轨顶面剥落掉块,其长度超过30mm,且深度超过8mm;4.钢轨在任何部位变形(轨头扩大、轨腰扭曲或鼓包等),经判断确认内部有暗裂;5.钢轨锈蚀除去铁锈后,轨底厚度小于5mm(在轨底边缘处测量)或轨腰厚度小于8mm;6.轨顶面擦伤深度超过2mm(不含剥落掉块);7.钢轨探伤人员或养路工长认为有影响行车安全的其他缺陷(含黑核、白核)。

8、钢轨低头超过3.5mm普通线路(道岔)的重伤钢轨应及时更换,换下后应及时用白漆刷上明显的“×”标记,防止再铺用。

在桥上或隧道内的轻伤钢轨,应及时更换。

伤损高锰钢辙叉轻伤、重伤标准一、高锰钢整铸辙叉轻伤标准:1.在辙叉心宽40mm的断面处,辙叉心垂直磨耗(不含辙叉翼轨加高部分)在正线上超过4mm,在到发线上超过6mm,在其他站线上超过8mm;2.辙叉顶面和侧面在任何部位有裂纹;3.辙叉心、辙叉翼轨面剥落掉块,长度超过15mm,深度超过3mm;4.钢轨探伤人员或养路工长认为有伤损的辙叉。

二、高锰钢整铸辙叉重伤标准:1.在辙叉心宽40mm的断面处,辙叉心垂直磨耗(不含辙叉翼轨加高部分)在正线上超过6mm,在到发线上超过8mm,在其他站线上超过10mm;5.叉趾、叉跟浇注断面变化部位斜向或水平裂纹,长度超过120mm或虽未超过120mm,但裂纹垂直高度超过40mm;6.底板裂纹向内裂至轨腰,并超过轨腰与圆弧的连接点;7.螺栓孔裂纹延伸至轨端、轨头下颏或轨底,两个螺栓孔裂通;8.辙叉心、辙叉翼轨面剥落掉块,长度超过30mm,深度超过6mm时;9.钢轨探伤人员或养路工长认为有影响行车安全的其它缺陷。

三、钢轨组合辙叉的垂直磨耗比照高锰钢整铸辙叉办理,其他伤损比照钢轨轻重伤标准办理。

辙叉有轻伤时,应注意检查观测,达到重伤标准时,应及时更换。

钢轨伤损标准(一)

钢轨伤损标准(一)

钢轨伤损标准(一)钢轨伤损标准什么是钢轨伤损?钢轨伤损是指铁路线路中的钢轨在使用过程中发生了磨损、裂缝、损伤等情况所造成的问题,这些问题会影响铁路的运行安全和效率。

钢轨伤损的危害钢轨伤损会对铁路运行造成严重的影响,其中最主要的是:1.削弱钢轨的承载能力,增加了轮渡时的异响和震动,影响行车的安全性。

2.改变轮轨之间的接触面积,使接触点的压力集中在较小的范围内,进一步加剧了钢轨的损伤。

3.增加了参数调整的工作量,增加了铁路的维修成本。

钢轨伤损的标准为了确保铁路的稳定和安全,铁路部门制定了一整套的钢轨伤损标准,对钢轨不同程度的伤损问题进行了分类和处理:1.轻微伤损:包括小裂纹、翘起等,不会对行车安全造成严重影响,但是需要及时对其进行维修。

2.中等伤损:包括较大的裂纹、破碎、变形等,可能会对行车安全产生影响,需要及时更换或维修。

3.严重伤损:包括断裂、脱轨等,可能会对行车安全带来重大危害,必须立即停开,更换钢轨。

钢轨的检测铁路部门为了及时发现钢轨的伤损,保障铁路的安全和效率,定期对钢轨进行检测,主要的检测方式有以下几种:1.目视检查:利用肉眼观察钢轨表面的情况,查找是否有明显的裂纹、磨损等问题。

2.回波超声检测:利用声波对钢轨的内部结构进行扫描,发现表面看不出来的问题,如铁腐、裂纹等。

3.磁吉氏检测:利用磁场对钢轨材料进行探测,发现一些表面看不出来的裂纹、缺陷等问题。

钢轨维修对于伤损的钢轨,应该及时维修或更换,以确保铁路的运行安全和效率。

钢轨的维修主要包括以下几种:1.焊接:对于轻微的伤损问题,可以进行焊接处理,尽可能的保留现有的钢轨。

2.更换:对于严重伤损的钢轨,必须进行更换,以确保铁路的运行安全。

3.加固:对于一些机务性能较好的钢轨,在其长期使用中,可以采用加固方式进行处理。

通过以上方式,对于不同程度的钢轨伤损问题有了清晰的处理标准和方法,可以确保铁路运行的安全和效率。

钢轨伤损问题的治理除了钢轨的及时检测和维修外,还需要采取一些措施来治理钢轨伤损问题,包括:1.加强铁路线路的维护和保养,保证铁路线路的平整度和稳定性,减少钢轨的磨损和损伤。

铁路钢轨缺陷伤损巡检与监测技术综述

铁路钢轨缺陷伤损巡检与监测技术综述

铁路钢轨缺陷伤损巡检与监测技术综述随着我国高速铁路的快速发展,对钢轨基础的设施维护和安全防护提出了挑战。

标签:铁路钢轨;缺陷伤损;监测技术钢轨服役缺陷损伤类型较为复杂,铁路运输通过轮轨相互作用实现列车运行,铁路损伤是铁路运输中最昂贵的问题一、钢轨常见的伤损及检测分析1.最常见的伤损是:(1)铁路轨头的横向裂缝。

这是由于轨道材料的缺陷或接触疲劳,严重的磨损和磨损,大部分在5毫米到10毫米之间(2)轨道接头损伤。

大部分的伤害都是由于保护和一个较低的圆圈造成的。

由较小的弧线束产生的损伤,通常在接缝的夹板上表现出来,表现为垫圈磨损和轨道顶部的减压现象。

(3)轨道的水平和垂直纵向裂缝。

这是由于轧制过程的缺陷或通常发生在钢轨表面的外部载荷造成的。

(4)铁路底部裂缝。

这是一种横向裂缝或从轨道底部坠落的现象,主要是由弯曲缺陷、生锈的洞和轨道表面的划痕造成的。

(5)焊接损伤。

这些缺陷,如冷凝孔隙、气孔、烧伤、光斑、裂缝、焊缝、焊缝、焊缝、焊缝、焊缝等,都是极其有害的。

2.目前,无损检测技术主要用于钢轨的探伤,它不会对试件的材料和结构造成损伤,可以通过声、光、电、磁等物理手段检测被测零件的缺陷位置、尺寸、性质和数量。

具体包括以下检测方法:(1)超声探伤检测。

对于铸件、钻孔、焊接和金属、非金属和复合材料板,可以检测出内部缺陷的大小、位置、性质、掩埋等。

然而,很难准确地量化缺陷,也需要对试件的形状进行一些限制。

(2)射线探伤。

适用于铸件和焊缝等部件的内部容积型缺陷可以显示和保存检测结果,但检测成本很高,很难检测出裂纹类型的缺陷。

(3)碳粉探伤。

铸件、锻件、焊接件和机械件的内部缺陷具有灵敏度高、检测速度快、操作简单等优点;然而,缺陷只能检测表面和附近表面的内部缺陷的位置和长度,而不能检测内部缺陷的深度。

(4)渗透探伤。

它适用于有色金属的铸造、锻造和焊接缺陷。

(5)涡流探伤。

它适用于在广泛领域中检测钢铁和有色金属等导电材料,并应使用无接触自动检测。

钢轨伤损判定PPT课件

钢轨伤损判定PPT课件
总结词:严重磨损
详细描述:该案例中的钢轨出现了严重的磨损,主要集中在轨道的接头处。由于 长期的列车运行和缺乏适当的维护,导致钢轨的金属材料逐渐被削减,轨道变得 不平整,对列车的安全运行构成了威胁。
案例二:某地铁公司的钢轨伤损案例
总结词:疲劳裂纹
详细描述:在这个案例中,钢轨上出现了疲劳裂纹。这些裂纹通常是由于反复的载荷和应力集中所引 起的。在地铁系统中,由于列车频繁启动和制动,钢轨承受着巨大的冲击力,容易导致疲劳裂纹的产 生。
钢轨伤损的分类
根据伤损的性质,钢轨伤损可以分为裂纹、折断、磨耗和表 面缺陷等类型。
根据伤损的程度,钢轨伤损可以分为轻伤、重伤和折断等类 型,其中轻伤是指对钢轨的正常使用暂时不构成影响的缺陷 ,重伤则是指对钢轨的结构强度和安全性构成严重威胁的缺 陷。
钢轨伤损的原因
钢轨伤损的原因多种多样,主要包括材 料缺陷、制造工艺问题、运输和安装过 程中的损伤、使用环境和条件的影响等
使用更耐久、性能更稳 定的钢轨材料和设备。
培训员工
定期对员工进行钢轨伤 损判别和预防措施的培
训。
控制措施
01
02
03
04
及时修复
一旦发现伤损,立即进行修复 ,防止问题扩大。
监控系统
建立钢轨伤损监控系统,实时 监测钢轨状态。
应急预案
制定针对不同程度伤损的应急 处理预案。
数据分析
对钢轨伤损数据进行分析,找 出潜在规律和改进方向。
实时监测与预警系统
结合传感器技术和数据分析, 实现钢轨伤损的实时监测和预 警。
定期维护与校准
对检测设备进行定期维护和校 准,确保检测结果的准确性和
可靠性。
04
钢轨伤损预防与控制

钢轨伤损标准

钢轨伤损标准

钢轨伤损标准Company number:【0089WT-8898YT-W8CCB-BUUT-202108】铁道部、铁运2006(146)铁路线路修理规则钢轨、尖轨、可动心轨、辙叉伤损标准第3.4.3条钢轨伤损按程度分为轻伤、重伤和折断三类。

一、钢轨轻伤和重伤标准钢轨轻伤和重伤标准见表3.4.3—1、表—2和表—3。

探伤人员、线路(检查)工长认为钢轨有伤损时,也可判为轻伤或重伤。

二、钢轨折断标准钢轨折断是指发生下列情况之一者:1.钢轨全截面断裂;2.裂纹贯通整个轨头截面;3.裂纹贯通整个轨底截面;4.允许速度不大于160km/h区段钢轨顶面上有长度大于50mm且深度大于10mm的掉块,允许速度大于160km/h区段钢轨顶面上有长度大于30 mm且深度大于5 mm的掉块。

②垂直磨耗在钢轨顶面宽1/3处(距标准工作边)测量。

③侧面磨耗在钢轨踏面(按标准断面)下16 mm.处测量。

普通线路和无缝线路缓冲区的重伤和折断钢轨应及时更换。

换下的重伤和折断钢轨应有明显的标记,防止再用。

无缝线路钢轨重伤和折断,应按第条的规定处理。

在桥上或隧道内的轻伤钢轨,应及时进行更换或处理。

第3.9.7条尖轨、可动心轨有下列伤损或病害,应及时修理或更换:一、尖轨尖端与基本轨或可动心轨尖端与翼轨不靠贴大于1mm。

二、尖轨、可动心轨侧弯造成轨距不符合规定。

三、尖轨、可动心轨顶面宽50mm及以上断面处,尖轨顶面低于基本轨顶面、可动心轨顶面低于翼轨顶面2 mm及以上。

四、尖轨、可动心轨顶面宽50nm及以下断面处,尖轨顶面高于基本轨顶面、可动心轨顶面高于翼轨顶面2 mm及以上。

五、尖轨、可动心轨工作面伤损,继续发展,轮缘有爬上尖轨、可动心轨的可能。

六、内锁闭道岔两尖轨相互脱离时,分动外锁闭道岔两尖轨与连接装置相互分离或外锁闭装置失效时。

七、其他伤损达到钢轨轻伤标准时。

第3.9.8条基本轨有下列伤损或病害,应及时修理或更换:一、曲股基本轨的弯折点位置或弯折尺寸不符合要求,造成轨距不符合规定。

钢轨伤损标准

钢轨伤损标准

钢轨伤损标准 The latest revision on November 22, 2020铁道部、铁运2006(146)铁路线路修理规则钢轨、尖轨、可动心轨、辙叉伤损标准第条钢轨伤损按程度分为轻伤、重伤和折断三类。

一、钢轨轻伤和重伤标准钢轨轻伤和重伤标准见表—1、表—2和表—3。

探伤人员、线路(检查)工长认为钢轨有伤损时,也可判为轻伤或重伤。

二、钢轨折断标准钢轨折断是指发生下列情况之一者:1.钢轨全截面断裂;2.裂纹贯通整个轨头截面;3.裂纹贯通整个轨底截面;4.允许速度不大于160km/h区段钢轨顶面上有长度大于50mm且深度大于10mm 的掉块,允许速度大于160km/h区段钢轨顶面上有长度大于30 mm且深度大于5 mm的掉块。

②垂直磨耗在钢轨顶面宽1/3处(距标准工作边)测量。

③侧面磨耗在钢轨踏面(按标准断面)下16 mm.处测量。

折断钢轨应有明显的标记,防止再用。

无缝线路钢轨重伤和折断,应按第条的规定处理。

在桥上或隧道内的轻伤钢轨,应及时进行更换或处理。

第条尖轨、可动心轨有下列伤损或病害,应及时修理或更换:一、尖轨尖端与基本轨或可动心轨尖端与翼轨不靠贴大于1mm。

二、尖轨、可动心轨侧弯造成轨距不符合规定。

三、尖轨、可动心轨顶面宽50mm及以上断面处,尖轨顶面低于基本轨顶面、可动心轨顶面低于翼轨顶面2 mm及以上。

四、尖轨、可动心轨顶面宽50nm及以下断面处,尖轨顶面高于基本轨顶面、可动心轨顶面高于翼轨顶面2 mm及以上。

五、尖轨、可动心轨工作面伤损,继续发展,轮缘有爬上尖轨、可动心轨的可能。

六、内锁闭道岔两尖轨相互脱离时,分动外锁闭道岔两尖轨与连接装置相互分离或外锁闭装置失效时。

七、其他伤损达到钢轨轻伤标准时。

第条基本轨有下列伤损或病害,应及时修理或更换:一、曲股基本轨的弯折点位置或弯折尺寸不符合要求,造成轨距不符合规定。

二、基本轨垂直磨耗,50kg/m及以下钢轨,在正线上超过6mm,到发线上超过8mm,其他站线上超过10mm;60kg/m及以上钢轨,在允许速度大于120km/h的正线上超过6mm,其他正线上超过8mm,到发线上超过10mm,其他站线上超过11 mm(33 kg/m及其以下钢轨由铁路局稠定)。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铁道部、铁运2006(146)铁路线路修理规则
钢轨、尖轨、可动心轨、辙叉伤损标准
第3.4.3条钢轨伤损按程度分为轻伤、重伤和折断三类。

一、钢轨轻伤和重伤标准
钢轨轻伤和重伤标准见表3.4.3—1、表3.4.3—2和表3.4.3—3。

探伤人员、线路(检查)工长认为钢轨有伤损时,也可判为轻伤或重伤。

二、钢轨折断标准
钢轨折断是指发生下列情况之一者:
1.钢轨全截面断裂;
2.裂纹贯通整个轨头截面;
3.裂纹贯通整个轨底截面;
4.允许速度不大于160km/h区段钢轨顶面上有长度大于50mm且深度大于10mm的掉块,允许速度大于160km/h区段钢轨顶面上有长度大于30 mm且深度大于5 mm的掉块。

钢轨轻伤和重伤标准表3.4.3—1
钢轨头部磨耗轻伤标准表3.4.3—2
注:①总磨耗=垂直磨耗+1/2侧面磨耗。

②垂直磨耗在钢轨顶面宽1/3处(距标准工作边)测量。

③侧面磨耗在钢轨踏面(按标准断面)下16 mm.处测量。

钢轨头部磨耗重伤标准表3.4.3—3
普通线路和无缝线路缓冲区的重伤和折断钢轨应及时更换。

换下的重伤和折断钢轨应有明显的标记,防止再用。

无缝线路钢轨重伤和折断,应按第条的规定处理。

在桥上或隧道内的轻伤钢轨,应及时进行更换或处理。

第3.9.7条尖轨、可动心轨有下列伤损或病害,应及时修理或更换:
一、尖轨尖端与基本轨或可动心轨尖端与翼轨不靠贴大于1mm。

二、尖轨、可动心轨侧弯造成轨距不符合规定。

三、尖轨、可动心轨顶面宽50mm及以上断面处,尖轨顶面低于基本轨顶面、可动心轨顶面低于翼轨顶面2 mm及以上。

四、尖轨、可动心轨顶面宽50nm及以下断面处,尖轨顶面高于基本轨顶面、可动心轨顶面高于翼轨顶面2 mm及以上。

五、尖轨、可动心轨工作面伤损,继续发展,轮缘有爬上尖轨、可动心轨的可能。

六、内锁闭道岔两尖轨相互脱离时,分动外锁闭道岔两尖轨与连接装置相互分离或外锁
闭装置失效时。

七、其他伤损达到钢轨轻伤标准时。

第3.9.8条基本轨有下列伤损或病害,应及时修理或更换:
一、曲股基本轨的弯折点位置或弯折尺寸不符合要求,造成轨距不符合规定。

二、基本轨垂直磨耗,50kg/m及以下钢轨,在正线上超过6mm,到发线上超过8mm,其他站线上超过10mm;60kg/m及以上钢轨,在允许速度大于120km/h的正线上超过6mm,其他正线上超过8mm,到发线上超过10mm,其他站线上超过11 mm(33 kg/m及其以下钢轨由铁路局稠定)。

三、其他伤损达到钢轨轻伤标准时。

第条辙叉伤损分轻伤和重伤两类。

一、高锰钢整铸辙叉轻伤标准(含可动心轨辙叉中高锰钢整铸翼轨、叉跟座):
1.辙叉心宽40mm断面处,辙叉心垂直磨耗(不含翼轨加高部分),50 kg/m及以下钢轨,在正线上超过4mm,到发线上超过6mm,其他站线上超过8mm; 60kg/m及以上钢轨,在允许速度大于120 km/h的正线上超过4 mm,其他正线上超过6 mm,到发线上超过8 mm,其他站线上超过10mm;可动心轨宽40mm断面及可动心轨宽20mm断面对应的翼轨垂直磨耗(不含翼轨加高部分)超过4mm。

2.辙叉顶面和侧面的任何部位有裂纹。

3.辙叉心、辙叉翼轨面剥落掉块,在允许速度大于120km/h的线路上长度超过15mm,且深度超过1.5mm;在其他线路上长度超过15 mm,且深度超过3 mm。

4.钢轨探伤人员或线路(检查)工长认为有伤损的辙叉。

二、高锰钢整铸辙叉重伤标准(含可动心轨辙叉中高锰钢整铸翼轨、叉跟座):
1.辙叉心宽40mm断面处,辙叉心垂直磨耗(不含翼轨加高部分),50kg/m及以下钢轨,在正线上超过6mm到发线上超过8mm,其他站线上超过10mm;60kg/m及以上钢轨,在允许速度大于120km/h的正线上超过6 mm,其他正线上超过8mm,到发线上超过10mm,其他站线上超过11mm;可动心轨宽40mm断面及可动心轨宽20mm断面对应的翼轨垂直磨耗(不含翼轨加高部分)超过6 mm(33kg/m及其以下钢轨由铁路局规定)。

2.垂直裂纹长度(含轨面部分裂纹长度)超过表—1所列限度者。

垂直裂纹表—1
3.纵向水平裂纹长度超过表—2所列限度者。

纵向水平裂纹表—2
4.叉趾、叉跟轨头及下颚部位裂纹超过30mm。

5.叉趾、叉跟浇注断面变化部位斜向或水平裂纹长度超过120mm,或虽未超过120mm,但裂纹垂直高度超过40mm。

6.底板裂纹向内裂至轨腰,并超过轨腰与圆弧的连接点。

7.螺栓孔裂纹延伸至轨端、轨头下颚或轨底,两相邻螺栓孔裂通。

8.辙叉心、辙叉翼轨面剥落掉块长度超过30 mm,且深度超过6mm。

9.钢轨探伤人员或线路(检查)工长认为有影响行车安全的其他缺陷。

三、钢轨组合辙叉的垂直磨耗比照高锰钢整铸辙叉办理,其他伤损比照钢轨轻重伤标准办理。

辙叉有轻伤时,应注意检查观测,达到重伤标准时应及时更换。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